'《史記》中的馬屁60:孔子與破鞋不得不說的故事'

"
"
《史記》中的馬屁60:孔子與破鞋不得不說的故事

阿元

打孔子(更早的可能也有,但查不著了)開始的大小儒家們,就開始通過拼命的篡改歷史,用拍馬屁拍出來的堯、舜、禹、商湯、周文王、周公姬旦等等聖人,靠著仁德把天下治理的無比完美的歷史,從而總結出了儒家思想中的,推祟禮治、德政、仁政,強調道德感化,通過構建施“仁”予“人”的治國總綱、營造“貴和、和諧”的理政氛圍、實施“惠民”、“富民”的經濟政策、推行“教民為政”的教化方式和“德”、“禮”並行的雙翼控制,從而實現對國家的有效治理的那麼一套,看上去特別美的治國理論。

但這套看上去特別美的治國理論,在歷史的真相面前實際經不起推敲。比如前邊說過的,周文王是用鐵與火,是用戰爭奠定了西周崛起的基礎,甚至達到了一年一戰的密度;比如周武王對商紂王的戰爭,並沒有因為周的仁德而兵不血忍,而是殘酷無比、血流漂杵;比如千古聖人周公旦的仁德,並沒有讓各路諸侯心存感念,乖乖地當西周王朝的小綿羊,以致於周公旦執政(或者篡位)階段,是西周王朝建立以來戰爭密度最大的時期。再有就是周厲王的改革,在完全推翻了這套統治思想的情況下,取得的巨大成功,更是給了儒家文化一記響亮的大耳光。

正是因為周厲王改革的成功,是對儒家思想的一記大耳光,所以司馬遷出於維護儒家思想的需要,把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改革家,描述成了一個殘暴的君王。這種對周厲王的抹黑,本質上還是一記拍向儒家文化的馬屁。不過這記馬屁是倒著拍的,以埋汰周厲王來證明周王朝的光輝形象,來維護周公、孔子等被大小儒們,抹成金光燦爛的大臉。

說到這裡,可能大家可能會感到奇怪,為啥儒家人物要拼命拍西周王朝的馬屁呢?要知道,大小儒們可都是精明人,沒有好處的事情,他們是絕對不會幹的。大小儒們拍西周王朝馬屁的根本原因是,儒家思想中的本質,是周王朝的官方文化,是對周王朝統治思想的政治解讀。

那麼周王朝的統治思想是什麼,儒家文化又是如何解讀的呢?

周王朝的統治思想中最基礎的部分,既不是禮,也不是仁,而是天或者說天命論。這是因為,雖然禮和禮制是周王朝統治的基礎,但天或者說天命論,卻是周王朝權力來源合理性的保證。沒有了天命論,那麼禮制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周部落取代商王朝總得有個理由吧,他們找到的理由是“順天應人”。說的白一點就是,周滅掉商王朝成為天下共主,是老天爺的意思,老天爺又代表了老百姓的願望,所以就是合情合理的了。這種說法形成理論,就是君權天授。

雖然現在的通行說法中,古代中國君權天授的理論是董仲舒總結出來的,但實際上他不過是對孔子的理論繼承。

關於君權天授思想,孔子最為直白的說法在《論語》中: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這段話的意思是,堯說:“嘖嘖!你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經落在你的身上了。誠實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隱於困苦和貧窮,上天賜給你的祿位也就會永遠終止。”

這段話裡的“天之歷數在爾躬”,以及“天祿永終”是君權天授思想的明確解讀。而在《史記》中,周武王給自己發兵攻打商王朝的理由中,天命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條。

在第一次彙集了大量小部落,動了以周代商的小心思之後,周武王衡量了一下自己和商王朝的實力,覺得沒有打敗商王朝的信心,於是宣佈解散。大老遠來的小部落頭領們不幹啊,俺們來一趟,是想跟在你後邊撿點便宜,在商王朝身上撈點好處的。你一句話就把俺們打發了,來回的路費誰給報了啊?還有家裡的老老小小都等著從商王朝搶回的米下鍋呢。於是都不肯回去,鬧吵地勸周武王,趕緊把商王朝給滅了。周武王的回答是:“女未知天命,未可也。”意思是老天爺還沒有讓商王朝滅亡呢,你們咋吵吵也沒有用,趕緊回家洗洗睡吧。

又過了兩年,商王朝因為商紂王的腐敗更加衰弱(考古發現實際上是因為商與東夷的戰爭,導致重兵集國遠離首都,使首都的防衛力量極度削弱。),周武王一看有機可乘,本著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的理念,再次召集了一大堆小部落,發動了滅商戰爭。在戰爭動員大會上,周武王再次把老天爺拿了出來,以堅定大家戰勝商王朝的信心。“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於天,毀壞其三正,離逷其王父母弟,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用變亂正聲,怡說婦人。故今予發維共行天罰。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意思是:如今殷王紂竟聽任婦人之言,以致自絕於天,毀壞天、地、人的正道,疏遠他的親族弟兄,又拋棄了他祖先傳下的樂曲,竟譜制淫蕩之聲,擾亂雅正的音樂,去討女人的歡心。所以,現在我姬發要恭敬地執行上天的懲罰。各位努力吧,不能再有第二次,不能再有第三次!”

在這裡,周武王明確提出了周對商的戰爭,是執行上天的旨意,對商王朝進行懲罰。在周王朝的統治思想中,虛無縹緲的天,有了意志和靈魂,成為人間社會的至高主宰。

這種理念經過孔子開始的大小儒家們精心總結,變成了儒家文化中“君權天授”,從而為周朝建立的合理性找到了理論基點。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董仲舒在總結儒家文化時,把“君權天授”,以及在天的意志下大一統的思想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而不是大家通常以為的仁義禮智信。

這種做法,是對孔子天命論思想的繼承,因為在孔子的理論中,天的份量也是最大的。

舉個例子。

有一次,孔子為了在衛國當上官,跑官跑到了衛靈公老婆南子那裡。南子名聲不好,往好聽裡說是交際花,往不好聽裡說是破鞋,性關係非常的混亂。孔子的學生子路一看孔子和南子打的火熱,還經常私下單獨在一起,不知道搞些啥亂七八糟的事情,很生氣。

這事孔子也說不清啊,只能是詛咒發誓,說我如果和南子亂整,老天爺都拋棄我!

事見《論語》: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因為《論語》中這段記載實在是過於簡單,容易讓人產生聯想,尤其沒有說孔子見了南子之後,子路為什麼不高興,這對於孔子的形象來說,十分的不利。於是司馬遷在《史記》裡給孔子正式平反,拍了一個響亮的大馬屁。

司馬遷是這麼說的: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珮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居衛月餘,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巿過之。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醜之,出衛。

看看,司馬遷大人絕對和孔子有心靈感應,要不怎麼子見南子這麼個,讓孔子學生都搞不明白,以至於挺生氣的事,司馬大人咋整的跟親眼見過的一樣呢?通過司馬遷給孔子和南子之間加的這道布簾子(絺帷),兩人見面的過程,相當的符合禮制的要求。但既然子路會不悅,讓人懷疑司馬遷是在拍馬屁,要不就是別有用心。這也讓我們懷疑,裡頭可能還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否則用不著這麼遮遮掩掩。

孔子和南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誰也不知道,咱們更不能像某些人(比如說孟子,公然篡改歷史)一樣,習慣於瞎編,所以不說了。但就是因為“子路不悅”了,所以也能說明孔子不是道德完人。也是因為這件事太怪了,所以在過去的時代,科舉考試把《四書》的章句作為題目出了個遍,但“子見南子”卻沒有考官出過。如果真的出了,考生都要罵的,因為實在不好演繹,一個不留神,說出孔夫子“寡人有疾”來,那可麻煩大了。

說這個孔子的緋聞,以及司馬遷為孔子拍的馬屁,是因為這段話裡,可以反應出孔子的天道思想。這個故事裡,孔子被懷疑的時候,沒有對燈發誓,也沒有對神發誓,而是對天發誓,說明在他的心裡,天是至高無上的存在。

"
《史記》中的馬屁60:孔子與破鞋不得不說的故事

阿元

打孔子(更早的可能也有,但查不著了)開始的大小儒家們,就開始通過拼命的篡改歷史,用拍馬屁拍出來的堯、舜、禹、商湯、周文王、周公姬旦等等聖人,靠著仁德把天下治理的無比完美的歷史,從而總結出了儒家思想中的,推祟禮治、德政、仁政,強調道德感化,通過構建施“仁”予“人”的治國總綱、營造“貴和、和諧”的理政氛圍、實施“惠民”、“富民”的經濟政策、推行“教民為政”的教化方式和“德”、“禮”並行的雙翼控制,從而實現對國家的有效治理的那麼一套,看上去特別美的治國理論。

但這套看上去特別美的治國理論,在歷史的真相面前實際經不起推敲。比如前邊說過的,周文王是用鐵與火,是用戰爭奠定了西周崛起的基礎,甚至達到了一年一戰的密度;比如周武王對商紂王的戰爭,並沒有因為周的仁德而兵不血忍,而是殘酷無比、血流漂杵;比如千古聖人周公旦的仁德,並沒有讓各路諸侯心存感念,乖乖地當西周王朝的小綿羊,以致於周公旦執政(或者篡位)階段,是西周王朝建立以來戰爭密度最大的時期。再有就是周厲王的改革,在完全推翻了這套統治思想的情況下,取得的巨大成功,更是給了儒家文化一記響亮的大耳光。

正是因為周厲王改革的成功,是對儒家思想的一記大耳光,所以司馬遷出於維護儒家思想的需要,把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改革家,描述成了一個殘暴的君王。這種對周厲王的抹黑,本質上還是一記拍向儒家文化的馬屁。不過這記馬屁是倒著拍的,以埋汰周厲王來證明周王朝的光輝形象,來維護周公、孔子等被大小儒們,抹成金光燦爛的大臉。

說到這裡,可能大家可能會感到奇怪,為啥儒家人物要拼命拍西周王朝的馬屁呢?要知道,大小儒們可都是精明人,沒有好處的事情,他們是絕對不會幹的。大小儒們拍西周王朝馬屁的根本原因是,儒家思想中的本質,是周王朝的官方文化,是對周王朝統治思想的政治解讀。

那麼周王朝的統治思想是什麼,儒家文化又是如何解讀的呢?

周王朝的統治思想中最基礎的部分,既不是禮,也不是仁,而是天或者說天命論。這是因為,雖然禮和禮制是周王朝統治的基礎,但天或者說天命論,卻是周王朝權力來源合理性的保證。沒有了天命論,那麼禮制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周部落取代商王朝總得有個理由吧,他們找到的理由是“順天應人”。說的白一點就是,周滅掉商王朝成為天下共主,是老天爺的意思,老天爺又代表了老百姓的願望,所以就是合情合理的了。這種說法形成理論,就是君權天授。

雖然現在的通行說法中,古代中國君權天授的理論是董仲舒總結出來的,但實際上他不過是對孔子的理論繼承。

關於君權天授思想,孔子最為直白的說法在《論語》中: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這段話的意思是,堯說:“嘖嘖!你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經落在你的身上了。誠實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隱於困苦和貧窮,上天賜給你的祿位也就會永遠終止。”

這段話裡的“天之歷數在爾躬”,以及“天祿永終”是君權天授思想的明確解讀。而在《史記》中,周武王給自己發兵攻打商王朝的理由中,天命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條。

在第一次彙集了大量小部落,動了以周代商的小心思之後,周武王衡量了一下自己和商王朝的實力,覺得沒有打敗商王朝的信心,於是宣佈解散。大老遠來的小部落頭領們不幹啊,俺們來一趟,是想跟在你後邊撿點便宜,在商王朝身上撈點好處的。你一句話就把俺們打發了,來回的路費誰給報了啊?還有家裡的老老小小都等著從商王朝搶回的米下鍋呢。於是都不肯回去,鬧吵地勸周武王,趕緊把商王朝給滅了。周武王的回答是:“女未知天命,未可也。”意思是老天爺還沒有讓商王朝滅亡呢,你們咋吵吵也沒有用,趕緊回家洗洗睡吧。

又過了兩年,商王朝因為商紂王的腐敗更加衰弱(考古發現實際上是因為商與東夷的戰爭,導致重兵集國遠離首都,使首都的防衛力量極度削弱。),周武王一看有機可乘,本著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的理念,再次召集了一大堆小部落,發動了滅商戰爭。在戰爭動員大會上,周武王再次把老天爺拿了出來,以堅定大家戰勝商王朝的信心。“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於天,毀壞其三正,離逷其王父母弟,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用變亂正聲,怡說婦人。故今予發維共行天罰。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意思是:如今殷王紂竟聽任婦人之言,以致自絕於天,毀壞天、地、人的正道,疏遠他的親族弟兄,又拋棄了他祖先傳下的樂曲,竟譜制淫蕩之聲,擾亂雅正的音樂,去討女人的歡心。所以,現在我姬發要恭敬地執行上天的懲罰。各位努力吧,不能再有第二次,不能再有第三次!”

在這裡,周武王明確提出了周對商的戰爭,是執行上天的旨意,對商王朝進行懲罰。在周王朝的統治思想中,虛無縹緲的天,有了意志和靈魂,成為人間社會的至高主宰。

這種理念經過孔子開始的大小儒家們精心總結,變成了儒家文化中“君權天授”,從而為周朝建立的合理性找到了理論基點。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董仲舒在總結儒家文化時,把“君權天授”,以及在天的意志下大一統的思想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而不是大家通常以為的仁義禮智信。

這種做法,是對孔子天命論思想的繼承,因為在孔子的理論中,天的份量也是最大的。

舉個例子。

有一次,孔子為了在衛國當上官,跑官跑到了衛靈公老婆南子那裡。南子名聲不好,往好聽裡說是交際花,往不好聽裡說是破鞋,性關係非常的混亂。孔子的學生子路一看孔子和南子打的火熱,還經常私下單獨在一起,不知道搞些啥亂七八糟的事情,很生氣。

這事孔子也說不清啊,只能是詛咒發誓,說我如果和南子亂整,老天爺都拋棄我!

事見《論語》: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因為《論語》中這段記載實在是過於簡單,容易讓人產生聯想,尤其沒有說孔子見了南子之後,子路為什麼不高興,這對於孔子的形象來說,十分的不利。於是司馬遷在《史記》裡給孔子正式平反,拍了一個響亮的大馬屁。

司馬遷是這麼說的: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珮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居衛月餘,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巿過之。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醜之,出衛。

看看,司馬遷大人絕對和孔子有心靈感應,要不怎麼子見南子這麼個,讓孔子學生都搞不明白,以至於挺生氣的事,司馬大人咋整的跟親眼見過的一樣呢?通過司馬遷給孔子和南子之間加的這道布簾子(絺帷),兩人見面的過程,相當的符合禮制的要求。但既然子路會不悅,讓人懷疑司馬遷是在拍馬屁,要不就是別有用心。這也讓我們懷疑,裡頭可能還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否則用不著這麼遮遮掩掩。

孔子和南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誰也不知道,咱們更不能像某些人(比如說孟子,公然篡改歷史)一樣,習慣於瞎編,所以不說了。但就是因為“子路不悅”了,所以也能說明孔子不是道德完人。也是因為這件事太怪了,所以在過去的時代,科舉考試把《四書》的章句作為題目出了個遍,但“子見南子”卻沒有考官出過。如果真的出了,考生都要罵的,因為實在不好演繹,一個不留神,說出孔夫子“寡人有疾”來,那可麻煩大了。

說這個孔子的緋聞,以及司馬遷為孔子拍的馬屁,是因為這段話裡,可以反應出孔子的天道思想。這個故事裡,孔子被懷疑的時候,沒有對燈發誓,也沒有對神發誓,而是對天發誓,說明在他的心裡,天是至高無上的存在。

《史記》中的馬屁60:孔子與破鞋不得不說的故事

自我宣傳時間:

聖人為啥沒有爹、迷倒周幽王的褒姒已經是老太太、項羽是被殺不是自殺、虞姬是被項羽逼死的、劉邦死於謀殺,《<史記>中的馬屁》將為您解開楚漢相爭中,劉邦勝利、項羽失敗的終極原因。

關注《歷史有坑請注意》,《<史記>中的馬屁》,長篇連載,每日更新,精彩無限。

真心建議大家關注下《歷史有坑請注意》,因為是連載,所以很多內容很難在一章內說明白,不看上下文,就是一頭霧水。更何況阿元還會有更多的精采內容上線,《爆笑三國》為您解讀說阿斗到底是不是個笨蛋?諸葛亮是個陰謀家還是個偉大的統帥?劉備到底是英雄還是狗熊?關羽是高大尚的英雄,還是道德低下的混蛋?是諸葛亮還是劉備幹掉的關羽等等迷題;如何教育孩子,阿元與您交流陪伴孩子成長的感受。

《歷史有坑請注意》,歡迎您的光臨。

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在看”和轉發,以示鼓勵!一個人長期堅持原創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