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

文|青樓大茶壺

導讀:《孔子世家》所述“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真偽,涉及儒道學派源流爭辯,牽連不可謂不大,遂成學術界一樁公案。針對《孔子世家》中“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所引發事實與傳言混淆問題,筆者欲就援引資料出處同期史料對比及文本內容分析三方面入手,辨析此處史實真偽問題,並結合戰國西漢早期社會狀況思想潮流,作出相應解釋。

中國傳統史書修撰例來遵循“傳疑”的材料編排方式,即將相互矛盾材料輯錄並置於同一文本中而非闡明自身觀點,以供讀者辨析。

此舉在有助於保存材料豐富性同時亦易以訛傳訛,為復原史實設下障礙。

"

文|青樓大茶壺

導讀:《孔子世家》所述“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真偽,涉及儒道學派源流爭辯,牽連不可謂不大,遂成學術界一樁公案。針對《孔子世家》中“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所引發事實與傳言混淆問題,筆者欲就援引資料出處同期史料對比及文本內容分析三方面入手,辨析此處史實真偽問題,並結合戰國西漢早期社會狀況思想潮流,作出相應解釋。

中國傳統史書修撰例來遵循“傳疑”的材料編排方式,即將相互矛盾材料輯錄並置於同一文本中而非闡明自身觀點,以供讀者辨析。

此舉在有助於保存材料豐富性同時亦易以訛傳訛,為復原史實設下障礙。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陝西韓城市:著名太史公司馬遷祠墓

太史公(西漢武帝時期設立的官職名稱。位在丞相上,是我國古代官方史料專職記錄者)著《史記》欲“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所引材料門類各異、卷帙浩繁,此類問題當不鮮見。而《孔子世家》一篇,“是為記載孔子生平首位條貫之第一篇傳記”;而所述“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又涉及儒道源流爭辯,牽連不可謂不大,遂成學術界一樁公案。然而本處考證“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不同於《史記》中其他“傳疑”處,亦不能簡單從“傳疑”角度分析,而應注意其背後思想史發展邏輯。本文希望籍由以往討論再加考證,略述一得之見,以加深對該問題理解。

一.作為文本源流之《孔子家語》之分析

"

文|青樓大茶壺

導讀:《孔子世家》所述“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真偽,涉及儒道學派源流爭辯,牽連不可謂不大,遂成學術界一樁公案。針對《孔子世家》中“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所引發事實與傳言混淆問題,筆者欲就援引資料出處同期史料對比及文本內容分析三方面入手,辨析此處史實真偽問題,並結合戰國西漢早期社會狀況思想潮流,作出相應解釋。

中國傳統史書修撰例來遵循“傳疑”的材料編排方式,即將相互矛盾材料輯錄並置於同一文本中而非闡明自身觀點,以供讀者辨析。

此舉在有助於保存材料豐富性同時亦易以訛傳訛,為復原史實設下障礙。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陝西韓城市:著名太史公司馬遷祠墓

太史公(西漢武帝時期設立的官職名稱。位在丞相上,是我國古代官方史料專職記錄者)著《史記》欲“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所引材料門類各異、卷帙浩繁,此類問題當不鮮見。而《孔子世家》一篇,“是為記載孔子生平首位條貫之第一篇傳記”;而所述“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又涉及儒道源流爭辯,牽連不可謂不大,遂成學術界一樁公案。然而本處考證“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不同於《史記》中其他“傳疑”處,亦不能簡單從“傳疑”角度分析,而應注意其背後思想史發展邏輯。本文希望籍由以往討論再加考證,略述一得之見,以加深對該問題理解。

一.作為文本源流之《孔子家語》之分析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與第三任妻子胡美琦女士合影

錢穆語“今傳《家語》乃王肅偽本,然司馬遷所見當是家語之原本”,此說似不確

"

文|青樓大茶壺

導讀:《孔子世家》所述“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真偽,涉及儒道學派源流爭辯,牽連不可謂不大,遂成學術界一樁公案。針對《孔子世家》中“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所引發事實與傳言混淆問題,筆者欲就援引資料出處同期史料對比及文本內容分析三方面入手,辨析此處史實真偽問題,並結合戰國西漢早期社會狀況思想潮流,作出相應解釋。

中國傳統史書修撰例來遵循“傳疑”的材料編排方式,即將相互矛盾材料輯錄並置於同一文本中而非闡明自身觀點,以供讀者辨析。

此舉在有助於保存材料豐富性同時亦易以訛傳訛,為復原史實設下障礙。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陝西韓城市:著名太史公司馬遷祠墓

太史公(西漢武帝時期設立的官職名稱。位在丞相上,是我國古代官方史料專職記錄者)著《史記》欲“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所引材料門類各異、卷帙浩繁,此類問題當不鮮見。而《孔子世家》一篇,“是為記載孔子生平首位條貫之第一篇傳記”;而所述“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又涉及儒道源流爭辯,牽連不可謂不大,遂成學術界一樁公案。然而本處考證“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不同於《史記》中其他“傳疑”處,亦不能簡單從“傳疑”角度分析,而應注意其背後思想史發展邏輯。本文希望籍由以往討論再加考證,略述一得之見,以加深對該問題理解。

一.作為文本源流之《孔子家語》之分析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與第三任妻子胡美琦女士合影

錢穆語“今傳《家語》乃王肅偽本,然司馬遷所見當是家語之原本”,此說似不確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河北定縣:今河北定州市

1973年河北定縣八角廊西漢墓有《儒家者言》竹簡出土,其《觀周》篇與《家語》大致相當。可知王肅輯錄散佚文獻說具有其真實性。然據何直剛先生考證,簡文中涉及年代最晚者樂正子春為曾子弟子,其成書年代應不早於此,更可靠推測為戰國晚期,則去孔子亦百有餘年矣,其史料真偽性猶待考證。綜上,今日所見《孔子家語》其記載可靠性雖不詳,但內容略同於昔日太史公所引用,將兩段材料對比分析,或能得到一些啟迪。

現輯錄《孔子世家》中“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於下:

“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於魯,弟子稍益進焉。”

孔子家語·觀周》文本過長,暫不予錄

首先,孔子適周目的頗值得懷疑,以《孔子世家》觀之,南宮敬叔向昭公請示時未言明,而後太史公卻作“蓋見老子”的追述。南宮敬叔為魯顯赫貴族,財力不至於不及“一乘車,兩馬,一豎子”而待昭公贈送。如老子非為列國所禮敬仰慕者,則國君更多涵有禮節性意義的贈送車馬行為就不可解,若老子真為當時列國所禮敬仰慕者,則南宮敬叔就斷無請示而不向昭公解釋之理,此實為一難以理解之處。

而筆者認為,此種矛盾,實出於太史公所援引《家語》。《家語》中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是言適周實為求教於老聃。而南宮敬叔請辭於魯君則決不提此事,“觀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而據《家語》下文考孔子入周後行跡,亦不侷限於求教於老子。此種文本上的割裂,更類似於兩件本無關聯事情拼接為一,即不辨其真偽前提下,孔子適周與求教於老子原本當作兩事講。

"

文|青樓大茶壺

導讀:《孔子世家》所述“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真偽,涉及儒道學派源流爭辯,牽連不可謂不大,遂成學術界一樁公案。針對《孔子世家》中“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所引發事實與傳言混淆問題,筆者欲就援引資料出處同期史料對比及文本內容分析三方面入手,辨析此處史實真偽問題,並結合戰國西漢早期社會狀況思想潮流,作出相應解釋。

中國傳統史書修撰例來遵循“傳疑”的材料編排方式,即將相互矛盾材料輯錄並置於同一文本中而非闡明自身觀點,以供讀者辨析。

此舉在有助於保存材料豐富性同時亦易以訛傳訛,為復原史實設下障礙。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陝西韓城市:著名太史公司馬遷祠墓

太史公(西漢武帝時期設立的官職名稱。位在丞相上,是我國古代官方史料專職記錄者)著《史記》欲“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所引材料門類各異、卷帙浩繁,此類問題當不鮮見。而《孔子世家》一篇,“是為記載孔子生平首位條貫之第一篇傳記”;而所述“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又涉及儒道源流爭辯,牽連不可謂不大,遂成學術界一樁公案。然而本處考證“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不同於《史記》中其他“傳疑”處,亦不能簡單從“傳疑”角度分析,而應注意其背後思想史發展邏輯。本文希望籍由以往討論再加考證,略述一得之見,以加深對該問題理解。

一.作為文本源流之《孔子家語》之分析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與第三任妻子胡美琦女士合影

錢穆語“今傳《家語》乃王肅偽本,然司馬遷所見當是家語之原本”,此說似不確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河北定縣:今河北定州市

1973年河北定縣八角廊西漢墓有《儒家者言》竹簡出土,其《觀周》篇與《家語》大致相當。可知王肅輯錄散佚文獻說具有其真實性。然據何直剛先生考證,簡文中涉及年代最晚者樂正子春為曾子弟子,其成書年代應不早於此,更可靠推測為戰國晚期,則去孔子亦百有餘年矣,其史料真偽性猶待考證。綜上,今日所見《孔子家語》其記載可靠性雖不詳,但內容略同於昔日太史公所引用,將兩段材料對比分析,或能得到一些啟迪。

現輯錄《孔子世家》中“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於下:

“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於魯,弟子稍益進焉。”

孔子家語·觀周》文本過長,暫不予錄

首先,孔子適周目的頗值得懷疑,以《孔子世家》觀之,南宮敬叔向昭公請示時未言明,而後太史公卻作“蓋見老子”的追述。南宮敬叔為魯顯赫貴族,財力不至於不及“一乘車,兩馬,一豎子”而待昭公贈送。如老子非為列國所禮敬仰慕者,則國君更多涵有禮節性意義的贈送車馬行為就不可解,若老子真為當時列國所禮敬仰慕者,則南宮敬叔就斷無請示而不向昭公解釋之理,此實為一難以理解之處。

而筆者認為,此種矛盾,實出於太史公所援引《家語》。《家語》中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是言適周實為求教於老聃。而南宮敬叔請辭於魯君則決不提此事,“觀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而據《家語》下文考孔子入周後行跡,亦不侷限於求教於老子。此種文本上的割裂,更類似於兩件本無關聯事情拼接為一,即不辨其真偽前提下,孔子適周與求教於老子原本當作兩事講。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孔子家語》:記錄孔子及其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那太史公在引用時,是否曾發現《家語》存在不妥當之處呢?

筆者認為,《孔子世家》中間此處改動或能說明問題

《家語》雲,“自周返魯……遠方弟子之進,蓋三千焉”;而《孔子世家》僅言“弟子稍進焉”,於數字取捨上持一更謹慎態度。由錢穆《孔子傳》可知,孔門弟子有孔子中年期開壇授徒與晚年返魯繼續從事教育事業新收之前後兩批,弟子三千為總數虛稱。太史公將此事大致歸於昭公至二十年間,則孔門弟子決未有三千之盛,可知矣。故太史公亦發現該材料存疑,或許太史公在權衡後欣賞此處材料價值決意添入,為文章前後融通,不得不就其不通順處進行調整。

二.由《左傳》入手,核准年代及人物關係

"

文|青樓大茶壺

導讀:《孔子世家》所述“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真偽,涉及儒道學派源流爭辯,牽連不可謂不大,遂成學術界一樁公案。針對《孔子世家》中“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所引發事實與傳言混淆問題,筆者欲就援引資料出處同期史料對比及文本內容分析三方面入手,辨析此處史實真偽問題,並結合戰國西漢早期社會狀況思想潮流,作出相應解釋。

中國傳統史書修撰例來遵循“傳疑”的材料編排方式,即將相互矛盾材料輯錄並置於同一文本中而非闡明自身觀點,以供讀者辨析。

此舉在有助於保存材料豐富性同時亦易以訛傳訛,為復原史實設下障礙。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陝西韓城市:著名太史公司馬遷祠墓

太史公(西漢武帝時期設立的官職名稱。位在丞相上,是我國古代官方史料專職記錄者)著《史記》欲“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所引材料門類各異、卷帙浩繁,此類問題當不鮮見。而《孔子世家》一篇,“是為記載孔子生平首位條貫之第一篇傳記”;而所述“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又涉及儒道源流爭辯,牽連不可謂不大,遂成學術界一樁公案。然而本處考證“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不同於《史記》中其他“傳疑”處,亦不能簡單從“傳疑”角度分析,而應注意其背後思想史發展邏輯。本文希望籍由以往討論再加考證,略述一得之見,以加深對該問題理解。

一.作為文本源流之《孔子家語》之分析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與第三任妻子胡美琦女士合影

錢穆語“今傳《家語》乃王肅偽本,然司馬遷所見當是家語之原本”,此說似不確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河北定縣:今河北定州市

1973年河北定縣八角廊西漢墓有《儒家者言》竹簡出土,其《觀周》篇與《家語》大致相當。可知王肅輯錄散佚文獻說具有其真實性。然據何直剛先生考證,簡文中涉及年代最晚者樂正子春為曾子弟子,其成書年代應不早於此,更可靠推測為戰國晚期,則去孔子亦百有餘年矣,其史料真偽性猶待考證。綜上,今日所見《孔子家語》其記載可靠性雖不詳,但內容略同於昔日太史公所引用,將兩段材料對比分析,或能得到一些啟迪。

現輯錄《孔子世家》中“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於下:

“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於魯,弟子稍益進焉。”

孔子家語·觀周》文本過長,暫不予錄

首先,孔子適周目的頗值得懷疑,以《孔子世家》觀之,南宮敬叔向昭公請示時未言明,而後太史公卻作“蓋見老子”的追述。南宮敬叔為魯顯赫貴族,財力不至於不及“一乘車,兩馬,一豎子”而待昭公贈送。如老子非為列國所禮敬仰慕者,則國君更多涵有禮節性意義的贈送車馬行為就不可解,若老子真為當時列國所禮敬仰慕者,則南宮敬叔就斷無請示而不向昭公解釋之理,此實為一難以理解之處。

而筆者認為,此種矛盾,實出於太史公所援引《家語》。《家語》中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是言適周實為求教於老聃。而南宮敬叔請辭於魯君則決不提此事,“觀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而據《家語》下文考孔子入周後行跡,亦不侷限於求教於老子。此種文本上的割裂,更類似於兩件本無關聯事情拼接為一,即不辨其真偽前提下,孔子適周與求教於老子原本當作兩事講。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孔子家語》:記錄孔子及其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那太史公在引用時,是否曾發現《家語》存在不妥當之處呢?

筆者認為,《孔子世家》中間此處改動或能說明問題

《家語》雲,“自周返魯……遠方弟子之進,蓋三千焉”;而《孔子世家》僅言“弟子稍進焉”,於數字取捨上持一更謹慎態度。由錢穆《孔子傳》可知,孔門弟子有孔子中年期開壇授徒與晚年返魯繼續從事教育事業新收之前後兩批,弟子三千為總數虛稱。太史公將此事大致歸於昭公至二十年間,則孔門弟子決未有三千之盛,可知矣。故太史公亦發現該材料存疑,或許太史公在權衡後欣賞此處材料價值決意添入,為文章前後融通,不得不就其不通順處進行調整。

二.由《左傳》入手,核准年代及人物關係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漢時名《春秋左氏》,漢後名《左傳》

據《左傳》載,“(昭公十一年)泉丘人有女夢以其帷幕孟氏之廟……生懿子及南宮敬叔於泉丘人。”

孟僖子於昭公十一年納泉丘女,則南宮敬叔至早為昭公十一或二年生人,此明矣,而《史記》以“孔子於老子問禮”事在昭公七年至二十年間。昭公十二年前,尚未有南宮敬叔其人;據《史記》推測,其事至遲於昭公二十年,此時南宮敬叔尚為一七八歲幼童,焉能上朝堂拜見昭公且對答自如並隨孔子之周?此其荒謬之處一也。

“(昭公)二十四年春王三月丙戌,仲孫玃卒。”

“及其(孟僖子)將死也,召其大夫曰:‘禮,人之幹也。……我若獲沒,必屬說與何忌於夫子,使事之,而學禮焉,以定其位。’”

仲孫玃即孟僖子,說與何忌即孟懿子與南宮敬叔。則昭公七年至二十年間,孟僖子尚健在,則南宮敬叔未學禮於孔子;縱其時南宮敬叔已學禮於孔子,其父於是時為卿,則南宮敬叔越級覲見昭公就於禮制不合,此其荒謬之處二也。

三.語言風格分析:《家語》中春秋及戰國兩時期語言風格交錯雜糅現象

關於老子及孔子間對話之記載,《孔子世家》僅截錄《家語》部分,故就《家語》分析更為合理。

據《家語》記載,“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吾雖不能富貴,而竊仁者之號,請送子以言乎。凡當今之士,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博辯閎達而危其身,好發人之惡者也;無以有己為人子者,無以惡己為人臣者。’”

孔子入太祖后稷之廟見“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天道無親,而能下人,戒之哉!’”

先談老子贈別孔子之言。作為前提,需辨析此處與傳世本《老子》間“仁”一概念的異同。

《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人,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

傳世本《老子》中所謂“老子”與道不與仁,“老子”於天動萬物化育凋亡持一冷靜意態,及以“不仁”態度處之而不憑己意妄加干預自然運行規律。

"

文|青樓大茶壺

導讀:《孔子世家》所述“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真偽,涉及儒道學派源流爭辯,牽連不可謂不大,遂成學術界一樁公案。針對《孔子世家》中“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所引發事實與傳言混淆問題,筆者欲就援引資料出處同期史料對比及文本內容分析三方面入手,辨析此處史實真偽問題,並結合戰國西漢早期社會狀況思想潮流,作出相應解釋。

中國傳統史書修撰例來遵循“傳疑”的材料編排方式,即將相互矛盾材料輯錄並置於同一文本中而非闡明自身觀點,以供讀者辨析。

此舉在有助於保存材料豐富性同時亦易以訛傳訛,為復原史實設下障礙。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陝西韓城市:著名太史公司馬遷祠墓

太史公(西漢武帝時期設立的官職名稱。位在丞相上,是我國古代官方史料專職記錄者)著《史記》欲“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所引材料門類各異、卷帙浩繁,此類問題當不鮮見。而《孔子世家》一篇,“是為記載孔子生平首位條貫之第一篇傳記”;而所述“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又涉及儒道源流爭辯,牽連不可謂不大,遂成學術界一樁公案。然而本處考證“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不同於《史記》中其他“傳疑”處,亦不能簡單從“傳疑”角度分析,而應注意其背後思想史發展邏輯。本文希望籍由以往討論再加考證,略述一得之見,以加深對該問題理解。

一.作為文本源流之《孔子家語》之分析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與第三任妻子胡美琦女士合影

錢穆語“今傳《家語》乃王肅偽本,然司馬遷所見當是家語之原本”,此說似不確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河北定縣:今河北定州市

1973年河北定縣八角廊西漢墓有《儒家者言》竹簡出土,其《觀周》篇與《家語》大致相當。可知王肅輯錄散佚文獻說具有其真實性。然據何直剛先生考證,簡文中涉及年代最晚者樂正子春為曾子弟子,其成書年代應不早於此,更可靠推測為戰國晚期,則去孔子亦百有餘年矣,其史料真偽性猶待考證。綜上,今日所見《孔子家語》其記載可靠性雖不詳,但內容略同於昔日太史公所引用,將兩段材料對比分析,或能得到一些啟迪。

現輯錄《孔子世家》中“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於下:

“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於魯,弟子稍益進焉。”

孔子家語·觀周》文本過長,暫不予錄

首先,孔子適周目的頗值得懷疑,以《孔子世家》觀之,南宮敬叔向昭公請示時未言明,而後太史公卻作“蓋見老子”的追述。南宮敬叔為魯顯赫貴族,財力不至於不及“一乘車,兩馬,一豎子”而待昭公贈送。如老子非為列國所禮敬仰慕者,則國君更多涵有禮節性意義的贈送車馬行為就不可解,若老子真為當時列國所禮敬仰慕者,則南宮敬叔就斷無請示而不向昭公解釋之理,此實為一難以理解之處。

而筆者認為,此種矛盾,實出於太史公所援引《家語》。《家語》中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是言適周實為求教於老聃。而南宮敬叔請辭於魯君則決不提此事,“觀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而據《家語》下文考孔子入周後行跡,亦不侷限於求教於老子。此種文本上的割裂,更類似於兩件本無關聯事情拼接為一,即不辨其真偽前提下,孔子適周與求教於老子原本當作兩事講。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孔子家語》:記錄孔子及其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那太史公在引用時,是否曾發現《家語》存在不妥當之處呢?

筆者認為,《孔子世家》中間此處改動或能說明問題

《家語》雲,“自周返魯……遠方弟子之進,蓋三千焉”;而《孔子世家》僅言“弟子稍進焉”,於數字取捨上持一更謹慎態度。由錢穆《孔子傳》可知,孔門弟子有孔子中年期開壇授徒與晚年返魯繼續從事教育事業新收之前後兩批,弟子三千為總數虛稱。太史公將此事大致歸於昭公至二十年間,則孔門弟子決未有三千之盛,可知矣。故太史公亦發現該材料存疑,或許太史公在權衡後欣賞此處材料價值決意添入,為文章前後融通,不得不就其不通順處進行調整。

二.由《左傳》入手,核准年代及人物關係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漢時名《春秋左氏》,漢後名《左傳》

據《左傳》載,“(昭公十一年)泉丘人有女夢以其帷幕孟氏之廟……生懿子及南宮敬叔於泉丘人。”

孟僖子於昭公十一年納泉丘女,則南宮敬叔至早為昭公十一或二年生人,此明矣,而《史記》以“孔子於老子問禮”事在昭公七年至二十年間。昭公十二年前,尚未有南宮敬叔其人;據《史記》推測,其事至遲於昭公二十年,此時南宮敬叔尚為一七八歲幼童,焉能上朝堂拜見昭公且對答自如並隨孔子之周?此其荒謬之處一也。

“(昭公)二十四年春王三月丙戌,仲孫玃卒。”

“及其(孟僖子)將死也,召其大夫曰:‘禮,人之幹也。……我若獲沒,必屬說與何忌於夫子,使事之,而學禮焉,以定其位。’”

仲孫玃即孟僖子,說與何忌即孟懿子與南宮敬叔。則昭公七年至二十年間,孟僖子尚健在,則南宮敬叔未學禮於孔子;縱其時南宮敬叔已學禮於孔子,其父於是時為卿,則南宮敬叔越級覲見昭公就於禮制不合,此其荒謬之處二也。

三.語言風格分析:《家語》中春秋及戰國兩時期語言風格交錯雜糅現象

關於老子及孔子間對話之記載,《孔子世家》僅截錄《家語》部分,故就《家語》分析更為合理。

據《家語》記載,“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吾雖不能富貴,而竊仁者之號,請送子以言乎。凡當今之士,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博辯閎達而危其身,好發人之惡者也;無以有己為人子者,無以惡己為人臣者。’”

孔子入太祖后稷之廟見“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天道無親,而能下人,戒之哉!’”

先談老子贈別孔子之言。作為前提,需辨析此處與傳世本《老子》間“仁”一概念的異同。

《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人,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

傳世本《老子》中所謂“老子”與道不與仁,“老子”於天動萬物化育凋亡持一冷靜意態,及以“不仁”態度處之而不憑己意妄加干預自然運行規律。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錢穆先生著

錢穆先生於《中國思想史》中有論斷言,“《老子》是戰國一部晚出書,不僅在《論語》後,還應在《莊子》後。”其詳細闡述見錢穆《老莊通辨》。此處周王室“守藏室之官”老聃談仁言辭不似戰國無名氏託名《老子》一書排斥與激烈,甚至自喻為仁者,可見其立場更接近孔子,其思想觀念更近似春秋而非戰國時人。

其次,金人背銘文語風則類戰國,使人困惑不解,現將銘文與戰國無名氏撰《老子》相似處具列於下。

金人背銘文“強梁者不得其死”;

《老子》第四十二章“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金人背銘文“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眾人之不可先也,故後之”;

《老子》第七章“君子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金人背銘文“人皆趨彼,我獨守此。人皆或之,我獨不徙”;

《老子》第二十章“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儡儡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金人背銘文“執雌持下,人莫逾之”;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奚”。

金人背銘文“江海雖左,長於百川,以其卑也”;

《老子》第三十二章,“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金人背銘文“天道無親”;

《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

觀金人背銘文,其文風及所言“柔弱”、“貴雌”等概念,均與戰國較晚近出《老子》多有貼切,可知絕非巧合,而極可能是後世受此思想薰陶之人所撰。而其中又尤有值得注意的兩點。

其一為“江海雖左”

春秋左右何者為上當依照場合為準,且吉慶場合多以左為上;至戰國後逐步演變為以右為上;《老子》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故君子居貴左,用兵則貴右”或可證之。此處尚右而不加解釋,其時或在較《老子》更晚近之時。

其二為“天道無親

此語似《尚書·蔡仲之命》中“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而後者本為殷周交替之際周人為論證政權合法性重新闡釋至上神“天”並將其賦予道德色彩以革去親緣關係之一舉措。此處不應以“道”具有規律義將其歸入晚近語,《左傳·昭公十七年》鄭子產“天道遠,人道爾,非所及也”亦有此意。故其語似至晚作於春秋時。然較早先之語可包含於較晚近語中,反之則不然,故不能以此一句推斷全文年代

綜上,由金人背銘文春秋及戰國錯雜文風推測,銘文極可能為後世之人所撰寫而非向時之舊文,而銘文背後所寄託孔子入周於老子問禮一故事亦可能僅為憑空架構而非確有其事。

四.戰國諸子擬託之風及漢初儒道合流趨向

由上文推理可得,《孔子世家》中記載昭公七年至二十年間“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為偽造,確鑿無疑。然此種提法終能流行廣佈於世並使太史公作信史援引至孔子生平行蹤之中,亦必有其背後一番道理,不能不察。筆者以為,此說法誕生,應歸結於戰國諸子擬託之風之盛行;而卒為世人並太史公所接納,則與漢初儒道合流趨向不無關聯

"

文|青樓大茶壺

導讀:《孔子世家》所述“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真偽,涉及儒道學派源流爭辯,牽連不可謂不大,遂成學術界一樁公案。針對《孔子世家》中“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所引發事實與傳言混淆問題,筆者欲就援引資料出處同期史料對比及文本內容分析三方面入手,辨析此處史實真偽問題,並結合戰國西漢早期社會狀況思想潮流,作出相應解釋。

中國傳統史書修撰例來遵循“傳疑”的材料編排方式,即將相互矛盾材料輯錄並置於同一文本中而非闡明自身觀點,以供讀者辨析。

此舉在有助於保存材料豐富性同時亦易以訛傳訛,為復原史實設下障礙。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陝西韓城市:著名太史公司馬遷祠墓

太史公(西漢武帝時期設立的官職名稱。位在丞相上,是我國古代官方史料專職記錄者)著《史記》欲“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所引材料門類各異、卷帙浩繁,此類問題當不鮮見。而《孔子世家》一篇,“是為記載孔子生平首位條貫之第一篇傳記”;而所述“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又涉及儒道源流爭辯,牽連不可謂不大,遂成學術界一樁公案。然而本處考證“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不同於《史記》中其他“傳疑”處,亦不能簡單從“傳疑”角度分析,而應注意其背後思想史發展邏輯。本文希望籍由以往討論再加考證,略述一得之見,以加深對該問題理解。

一.作為文本源流之《孔子家語》之分析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與第三任妻子胡美琦女士合影

錢穆語“今傳《家語》乃王肅偽本,然司馬遷所見當是家語之原本”,此說似不確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河北定縣:今河北定州市

1973年河北定縣八角廊西漢墓有《儒家者言》竹簡出土,其《觀周》篇與《家語》大致相當。可知王肅輯錄散佚文獻說具有其真實性。然據何直剛先生考證,簡文中涉及年代最晚者樂正子春為曾子弟子,其成書年代應不早於此,更可靠推測為戰國晚期,則去孔子亦百有餘年矣,其史料真偽性猶待考證。綜上,今日所見《孔子家語》其記載可靠性雖不詳,但內容略同於昔日太史公所引用,將兩段材料對比分析,或能得到一些啟迪。

現輯錄《孔子世家》中“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於下:

“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於魯,弟子稍益進焉。”

孔子家語·觀周》文本過長,暫不予錄

首先,孔子適周目的頗值得懷疑,以《孔子世家》觀之,南宮敬叔向昭公請示時未言明,而後太史公卻作“蓋見老子”的追述。南宮敬叔為魯顯赫貴族,財力不至於不及“一乘車,兩馬,一豎子”而待昭公贈送。如老子非為列國所禮敬仰慕者,則國君更多涵有禮節性意義的贈送車馬行為就不可解,若老子真為當時列國所禮敬仰慕者,則南宮敬叔就斷無請示而不向昭公解釋之理,此實為一難以理解之處。

而筆者認為,此種矛盾,實出於太史公所援引《家語》。《家語》中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是言適周實為求教於老聃。而南宮敬叔請辭於魯君則決不提此事,“觀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而據《家語》下文考孔子入周後行跡,亦不侷限於求教於老子。此種文本上的割裂,更類似於兩件本無關聯事情拼接為一,即不辨其真偽前提下,孔子適周與求教於老子原本當作兩事講。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孔子家語》:記錄孔子及其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那太史公在引用時,是否曾發現《家語》存在不妥當之處呢?

筆者認為,《孔子世家》中間此處改動或能說明問題

《家語》雲,“自周返魯……遠方弟子之進,蓋三千焉”;而《孔子世家》僅言“弟子稍進焉”,於數字取捨上持一更謹慎態度。由錢穆《孔子傳》可知,孔門弟子有孔子中年期開壇授徒與晚年返魯繼續從事教育事業新收之前後兩批,弟子三千為總數虛稱。太史公將此事大致歸於昭公至二十年間,則孔門弟子決未有三千之盛,可知矣。故太史公亦發現該材料存疑,或許太史公在權衡後欣賞此處材料價值決意添入,為文章前後融通,不得不就其不通順處進行調整。

二.由《左傳》入手,核准年代及人物關係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漢時名《春秋左氏》,漢後名《左傳》

據《左傳》載,“(昭公十一年)泉丘人有女夢以其帷幕孟氏之廟……生懿子及南宮敬叔於泉丘人。”

孟僖子於昭公十一年納泉丘女,則南宮敬叔至早為昭公十一或二年生人,此明矣,而《史記》以“孔子於老子問禮”事在昭公七年至二十年間。昭公十二年前,尚未有南宮敬叔其人;據《史記》推測,其事至遲於昭公二十年,此時南宮敬叔尚為一七八歲幼童,焉能上朝堂拜見昭公且對答自如並隨孔子之周?此其荒謬之處一也。

“(昭公)二十四年春王三月丙戌,仲孫玃卒。”

“及其(孟僖子)將死也,召其大夫曰:‘禮,人之幹也。……我若獲沒,必屬說與何忌於夫子,使事之,而學禮焉,以定其位。’”

仲孫玃即孟僖子,說與何忌即孟懿子與南宮敬叔。則昭公七年至二十年間,孟僖子尚健在,則南宮敬叔未學禮於孔子;縱其時南宮敬叔已學禮於孔子,其父於是時為卿,則南宮敬叔越級覲見昭公就於禮制不合,此其荒謬之處二也。

三.語言風格分析:《家語》中春秋及戰國兩時期語言風格交錯雜糅現象

關於老子及孔子間對話之記載,《孔子世家》僅截錄《家語》部分,故就《家語》分析更為合理。

據《家語》記載,“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吾雖不能富貴,而竊仁者之號,請送子以言乎。凡當今之士,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博辯閎達而危其身,好發人之惡者也;無以有己為人子者,無以惡己為人臣者。’”

孔子入太祖后稷之廟見“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天道無親,而能下人,戒之哉!’”

先談老子贈別孔子之言。作為前提,需辨析此處與傳世本《老子》間“仁”一概念的異同。

《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人,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

傳世本《老子》中所謂“老子”與道不與仁,“老子”於天動萬物化育凋亡持一冷靜意態,及以“不仁”態度處之而不憑己意妄加干預自然運行規律。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錢穆先生著

錢穆先生於《中國思想史》中有論斷言,“《老子》是戰國一部晚出書,不僅在《論語》後,還應在《莊子》後。”其詳細闡述見錢穆《老莊通辨》。此處周王室“守藏室之官”老聃談仁言辭不似戰國無名氏託名《老子》一書排斥與激烈,甚至自喻為仁者,可見其立場更接近孔子,其思想觀念更近似春秋而非戰國時人。

其次,金人背銘文語風則類戰國,使人困惑不解,現將銘文與戰國無名氏撰《老子》相似處具列於下。

金人背銘文“強梁者不得其死”;

《老子》第四十二章“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金人背銘文“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眾人之不可先也,故後之”;

《老子》第七章“君子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金人背銘文“人皆趨彼,我獨守此。人皆或之,我獨不徙”;

《老子》第二十章“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儡儡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金人背銘文“執雌持下,人莫逾之”;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奚”。

金人背銘文“江海雖左,長於百川,以其卑也”;

《老子》第三十二章,“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金人背銘文“天道無親”;

《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

觀金人背銘文,其文風及所言“柔弱”、“貴雌”等概念,均與戰國較晚近出《老子》多有貼切,可知絕非巧合,而極可能是後世受此思想薰陶之人所撰。而其中又尤有值得注意的兩點。

其一為“江海雖左”

春秋左右何者為上當依照場合為準,且吉慶場合多以左為上;至戰國後逐步演變為以右為上;《老子》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故君子居貴左,用兵則貴右”或可證之。此處尚右而不加解釋,其時或在較《老子》更晚近之時。

其二為“天道無親

此語似《尚書·蔡仲之命》中“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而後者本為殷周交替之際周人為論證政權合法性重新闡釋至上神“天”並將其賦予道德色彩以革去親緣關係之一舉措。此處不應以“道”具有規律義將其歸入晚近語,《左傳·昭公十七年》鄭子產“天道遠,人道爾,非所及也”亦有此意。故其語似至晚作於春秋時。然較早先之語可包含於較晚近語中,反之則不然,故不能以此一句推斷全文年代

綜上,由金人背銘文春秋及戰國錯雜文風推測,銘文極可能為後世之人所撰寫而非向時之舊文,而銘文背後所寄託孔子入周於老子問禮一故事亦可能僅為憑空架構而非確有其事。

四.戰國諸子擬託之風及漢初儒道合流趨向

由上文推理可得,《孔子世家》中記載昭公七年至二十年間“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為偽造,確鑿無疑。然此種提法終能流行廣佈於世並使太史公作信史援引至孔子生平行蹤之中,亦必有其背後一番道理,不能不察。筆者以為,此說法誕生,應歸結於戰國諸子擬託之風之盛行;而卒為世人並太史公所接納,則與漢初儒道合流趨向不無關聯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今人言“百家爭鳴”為思想界一盛況,而置身於戰國諸子語境下視之,則“爭鳴”絕非一褒義詞。諸子皆不認可各抒己見為學術界良性常態,而渴盼能定鼎於一尊

試舉例證明之

“吾為此懼,閒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孟子·滕文公下》

“……此君子之道也。以所聞孔某之行,則本與此相反謬也!”《墨子·非儒》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第三十八章》

“……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史記·秦始皇本紀》

由此可見,儒墨道法諸學派間皆斥非己者為異端邪說,攻訐不斷。而訴諸權威則是抬高自身、貶抑他者手段之一,由此,擬託之風逐漸盛行。

“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孟子·滕文公上》

“(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慾,自然而已。”

許行託之於神農氏,道家託之於軒轅氏,墨家託之於夏后氏,本欲借上古聖王聲望弘揚本派學說,其記載多為杜撰,不足為信。

除擬託外,編造他家學派宗師事蹟,藉其讚譽以證實自身優越,甚至為異於己者造謠抹黑,此種行為亦不鮮見,首當其衝者即儒家孔子。

“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佝僂者承蜩,猶掇之也。……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佝僂丈人之謂乎!”

“孔某所行,心術所至也。其徒屬弟子皆效孔某:子貢、季路,輔孔悝亂乎衛,陽貨亂乎齊,佛肸以中牟叛,漆雕刑殘,莫大焉!”

則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亦不能排除其為戰國道家為論證儒家源流承自道家所偽造,而後又被輯錄於《家語》。

漢初儒道合流趨勢,難以以一篇文章之一部分闡述清楚。但董仲舒援道入儒,不惟黃老能彌補儒學思想體系之缺憾,還屬權衡社會思想認同,減輕尊儒壓力,以退為進。

以下試舉例說明之。

“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黃帝、老子,尊其術。”《外戚世家》

“百姓歌之曰:“蕭何為法,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淨,民以寧一。” 《曹相國世家》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太史公自序》

由此觀之,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尊崇孔氏,抑黜百家”建議前,漢初社會具有濃重尊崇黃老的思想氛圍,並籍此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若移風氣,尊儒術,則需重新構建起儒道間聯繫,而為後世尊崇兩學派創始人孔、老間若能發生直接學問順承關係,則推崇儒學所面臨社會阻力將能得到減輕。由漢初思想從尊道向尊儒轉變社會背景看,太史公將內容不合邏輯、年代難以確定的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編入《孔子世家》,也是合乎情理的了。

五.結論

"

文|青樓大茶壺

導讀:《孔子世家》所述“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真偽,涉及儒道學派源流爭辯,牽連不可謂不大,遂成學術界一樁公案。針對《孔子世家》中“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所引發事實與傳言混淆問題,筆者欲就援引資料出處同期史料對比及文本內容分析三方面入手,辨析此處史實真偽問題,並結合戰國西漢早期社會狀況思想潮流,作出相應解釋。

中國傳統史書修撰例來遵循“傳疑”的材料編排方式,即將相互矛盾材料輯錄並置於同一文本中而非闡明自身觀點,以供讀者辨析。

此舉在有助於保存材料豐富性同時亦易以訛傳訛,為復原史實設下障礙。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陝西韓城市:著名太史公司馬遷祠墓

太史公(西漢武帝時期設立的官職名稱。位在丞相上,是我國古代官方史料專職記錄者)著《史記》欲“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所引材料門類各異、卷帙浩繁,此類問題當不鮮見。而《孔子世家》一篇,“是為記載孔子生平首位條貫之第一篇傳記”;而所述“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又涉及儒道源流爭辯,牽連不可謂不大,遂成學術界一樁公案。然而本處考證“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不同於《史記》中其他“傳疑”處,亦不能簡單從“傳疑”角度分析,而應注意其背後思想史發展邏輯。本文希望籍由以往討論再加考證,略述一得之見,以加深對該問題理解。

一.作為文本源流之《孔子家語》之分析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與第三任妻子胡美琦女士合影

錢穆語“今傳《家語》乃王肅偽本,然司馬遷所見當是家語之原本”,此說似不確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河北定縣:今河北定州市

1973年河北定縣八角廊西漢墓有《儒家者言》竹簡出土,其《觀周》篇與《家語》大致相當。可知王肅輯錄散佚文獻說具有其真實性。然據何直剛先生考證,簡文中涉及年代最晚者樂正子春為曾子弟子,其成書年代應不早於此,更可靠推測為戰國晚期,則去孔子亦百有餘年矣,其史料真偽性猶待考證。綜上,今日所見《孔子家語》其記載可靠性雖不詳,但內容略同於昔日太史公所引用,將兩段材料對比分析,或能得到一些啟迪。

現輯錄《孔子世家》中“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於下:

“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於魯,弟子稍益進焉。”

孔子家語·觀周》文本過長,暫不予錄

首先,孔子適周目的頗值得懷疑,以《孔子世家》觀之,南宮敬叔向昭公請示時未言明,而後太史公卻作“蓋見老子”的追述。南宮敬叔為魯顯赫貴族,財力不至於不及“一乘車,兩馬,一豎子”而待昭公贈送。如老子非為列國所禮敬仰慕者,則國君更多涵有禮節性意義的贈送車馬行為就不可解,若老子真為當時列國所禮敬仰慕者,則南宮敬叔就斷無請示而不向昭公解釋之理,此實為一難以理解之處。

而筆者認為,此種矛盾,實出於太史公所援引《家語》。《家語》中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是言適周實為求教於老聃。而南宮敬叔請辭於魯君則決不提此事,“觀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而據《家語》下文考孔子入周後行跡,亦不侷限於求教於老子。此種文本上的割裂,更類似於兩件本無關聯事情拼接為一,即不辨其真偽前提下,孔子適周與求教於老子原本當作兩事講。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孔子家語》:記錄孔子及其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那太史公在引用時,是否曾發現《家語》存在不妥當之處呢?

筆者認為,《孔子世家》中間此處改動或能說明問題

《家語》雲,“自周返魯……遠方弟子之進,蓋三千焉”;而《孔子世家》僅言“弟子稍進焉”,於數字取捨上持一更謹慎態度。由錢穆《孔子傳》可知,孔門弟子有孔子中年期開壇授徒與晚年返魯繼續從事教育事業新收之前後兩批,弟子三千為總數虛稱。太史公將此事大致歸於昭公至二十年間,則孔門弟子決未有三千之盛,可知矣。故太史公亦發現該材料存疑,或許太史公在權衡後欣賞此處材料價值決意添入,為文章前後融通,不得不就其不通順處進行調整。

二.由《左傳》入手,核准年代及人物關係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漢時名《春秋左氏》,漢後名《左傳》

據《左傳》載,“(昭公十一年)泉丘人有女夢以其帷幕孟氏之廟……生懿子及南宮敬叔於泉丘人。”

孟僖子於昭公十一年納泉丘女,則南宮敬叔至早為昭公十一或二年生人,此明矣,而《史記》以“孔子於老子問禮”事在昭公七年至二十年間。昭公十二年前,尚未有南宮敬叔其人;據《史記》推測,其事至遲於昭公二十年,此時南宮敬叔尚為一七八歲幼童,焉能上朝堂拜見昭公且對答自如並隨孔子之周?此其荒謬之處一也。

“(昭公)二十四年春王三月丙戌,仲孫玃卒。”

“及其(孟僖子)將死也,召其大夫曰:‘禮,人之幹也。……我若獲沒,必屬說與何忌於夫子,使事之,而學禮焉,以定其位。’”

仲孫玃即孟僖子,說與何忌即孟懿子與南宮敬叔。則昭公七年至二十年間,孟僖子尚健在,則南宮敬叔未學禮於孔子;縱其時南宮敬叔已學禮於孔子,其父於是時為卿,則南宮敬叔越級覲見昭公就於禮制不合,此其荒謬之處二也。

三.語言風格分析:《家語》中春秋及戰國兩時期語言風格交錯雜糅現象

關於老子及孔子間對話之記載,《孔子世家》僅截錄《家語》部分,故就《家語》分析更為合理。

據《家語》記載,“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吾雖不能富貴,而竊仁者之號,請送子以言乎。凡當今之士,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博辯閎達而危其身,好發人之惡者也;無以有己為人子者,無以惡己為人臣者。’”

孔子入太祖后稷之廟見“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天道無親,而能下人,戒之哉!’”

先談老子贈別孔子之言。作為前提,需辨析此處與傳世本《老子》間“仁”一概念的異同。

《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人,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

傳世本《老子》中所謂“老子”與道不與仁,“老子”於天動萬物化育凋亡持一冷靜意態,及以“不仁”態度處之而不憑己意妄加干預自然運行規律。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錢穆先生著

錢穆先生於《中國思想史》中有論斷言,“《老子》是戰國一部晚出書,不僅在《論語》後,還應在《莊子》後。”其詳細闡述見錢穆《老莊通辨》。此處周王室“守藏室之官”老聃談仁言辭不似戰國無名氏託名《老子》一書排斥與激烈,甚至自喻為仁者,可見其立場更接近孔子,其思想觀念更近似春秋而非戰國時人。

其次,金人背銘文語風則類戰國,使人困惑不解,現將銘文與戰國無名氏撰《老子》相似處具列於下。

金人背銘文“強梁者不得其死”;

《老子》第四十二章“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金人背銘文“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眾人之不可先也,故後之”;

《老子》第七章“君子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金人背銘文“人皆趨彼,我獨守此。人皆或之,我獨不徙”;

《老子》第二十章“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儡儡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金人背銘文“執雌持下,人莫逾之”;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奚”。

金人背銘文“江海雖左,長於百川,以其卑也”;

《老子》第三十二章,“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金人背銘文“天道無親”;

《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

觀金人背銘文,其文風及所言“柔弱”、“貴雌”等概念,均與戰國較晚近出《老子》多有貼切,可知絕非巧合,而極可能是後世受此思想薰陶之人所撰。而其中又尤有值得注意的兩點。

其一為“江海雖左”

春秋左右何者為上當依照場合為準,且吉慶場合多以左為上;至戰國後逐步演變為以右為上;《老子》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故君子居貴左,用兵則貴右”或可證之。此處尚右而不加解釋,其時或在較《老子》更晚近之時。

其二為“天道無親

此語似《尚書·蔡仲之命》中“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而後者本為殷周交替之際周人為論證政權合法性重新闡釋至上神“天”並將其賦予道德色彩以革去親緣關係之一舉措。此處不應以“道”具有規律義將其歸入晚近語,《左傳·昭公十七年》鄭子產“天道遠,人道爾,非所及也”亦有此意。故其語似至晚作於春秋時。然較早先之語可包含於較晚近語中,反之則不然,故不能以此一句推斷全文年代

綜上,由金人背銘文春秋及戰國錯雜文風推測,銘文極可能為後世之人所撰寫而非向時之舊文,而銘文背後所寄託孔子入周於老子問禮一故事亦可能僅為憑空架構而非確有其事。

四.戰國諸子擬託之風及漢初儒道合流趨向

由上文推理可得,《孔子世家》中記載昭公七年至二十年間“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為偽造,確鑿無疑。然此種提法終能流行廣佈於世並使太史公作信史援引至孔子生平行蹤之中,亦必有其背後一番道理,不能不察。筆者以為,此說法誕生,應歸結於戰國諸子擬託之風之盛行;而卒為世人並太史公所接納,則與漢初儒道合流趨向不無關聯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今人言“百家爭鳴”為思想界一盛況,而置身於戰國諸子語境下視之,則“爭鳴”絕非一褒義詞。諸子皆不認可各抒己見為學術界良性常態,而渴盼能定鼎於一尊

試舉例證明之

“吾為此懼,閒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孟子·滕文公下》

“……此君子之道也。以所聞孔某之行,則本與此相反謬也!”《墨子·非儒》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第三十八章》

“……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史記·秦始皇本紀》

由此可見,儒墨道法諸學派間皆斥非己者為異端邪說,攻訐不斷。而訴諸權威則是抬高自身、貶抑他者手段之一,由此,擬託之風逐漸盛行。

“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孟子·滕文公上》

“(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慾,自然而已。”

許行託之於神農氏,道家託之於軒轅氏,墨家託之於夏后氏,本欲借上古聖王聲望弘揚本派學說,其記載多為杜撰,不足為信。

除擬託外,編造他家學派宗師事蹟,藉其讚譽以證實自身優越,甚至為異於己者造謠抹黑,此種行為亦不鮮見,首當其衝者即儒家孔子。

“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佝僂者承蜩,猶掇之也。……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佝僂丈人之謂乎!”

“孔某所行,心術所至也。其徒屬弟子皆效孔某:子貢、季路,輔孔悝亂乎衛,陽貨亂乎齊,佛肸以中牟叛,漆雕刑殘,莫大焉!”

則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亦不能排除其為戰國道家為論證儒家源流承自道家所偽造,而後又被輯錄於《家語》。

漢初儒道合流趨勢,難以以一篇文章之一部分闡述清楚。但董仲舒援道入儒,不惟黃老能彌補儒學思想體系之缺憾,還屬權衡社會思想認同,減輕尊儒壓力,以退為進。

以下試舉例說明之。

“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黃帝、老子,尊其術。”《外戚世家》

“百姓歌之曰:“蕭何為法,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淨,民以寧一。” 《曹相國世家》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太史公自序》

由此觀之,漢武帝接受董仲舒“尊崇孔氏,抑黜百家”建議前,漢初社會具有濃重尊崇黃老的思想氛圍,並籍此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若移風氣,尊儒術,則需重新構建起儒道間聯繫,而為後世尊崇兩學派創始人孔、老間若能發生直接學問順承關係,則推崇儒學所面臨社會阻力將能得到減輕。由漢初思想從尊道向尊儒轉變社會背景看,太史公將內容不合邏輯、年代難以確定的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一事編入《孔子世家》,也是合乎情理的了。

五.結論

孔子“適周於老子問禮”考辨——讀《史記·孔子世家》心得

中國畫:適周觀禮

綜上,《家語》中所載“孔子適周”一事,於年代及人物關係與事實相牴牾,於語言風格上帶有明顯戰國痕跡,顯然無法作為信史研究。然而該故事誕生與其被太史公所收入《史記》,不能簡單以“辯偽”為考證目標,而須關注其背後確有的社會思想背景與歷史邏輯。

參著:

[1] 錢穆.《孔子傳》[M].北京:讀書·生活·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2] 錢穆.《中國思想史》[M].北京:讀書·生活·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3] 苗江磊.《戰國擬託創作與<史記>“傳疑”——以“孔子於周師老子”及秦始皇身世故事為例》[J].《理論月刊》.2018年.09期

[4] 劉來成.《河北定縣40號漢墓發掘簡報》[J].《文物》.1981年.08期

匠心原創,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