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生命對誰來說都是短暫的,每個人都像煙花一樣,都會有自己最絢爛的時刻”

——《煙花》人間世第二季


我在一個晚上流著淚看完了這部紀錄片,身為一個孩子的母親,心變得特別脆弱,看著影片裡生病的孩子,看到同為母親的眼淚,感受著失去孩子的悲痛,關於對生命的思考齊齊湧了上來,之後失眠到半夜。

《人間世》第一季曾獲得豆瓣9.6的高評分,時隔兩年,萬眾矚目的第二季也播出了,第一集《煙花》評價就非常高,記錄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病房裡發生的真實故事。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骨腫瘤是一種很少見的病,大眾對骨腫瘤的關注和了解都太少。而這部紀實片向我們傳達的除了關注這種重疾的同時還引人思考,在殘酷的疾病面前,我們該如何面對?健康的你我他,是否真的明白“活著”的意義?

曾聽人說,“如果你覺得自己很不幸,就去醫院,那裡真正的絕望和悲痛每天都在發生。”

得骨腫瘤的概率是多少?答案是百萬分之三,相當於你連續拋22次硬幣,都是正面。

一、堅強而懂事的安仔


蔡炫安,就是這不幸的百萬分之三,第一次說自己手臂疼時,媽媽並沒有太在意,但骨腫瘤是一種惡化速度很快的病,沒幾天就腫起來,最後左手被截肢。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以前安仔喜歡打籃球、玩滑板、打遊戲)


截肢後,他幾乎不願意出門,媽媽帶他去假肢廠做假肢,安仔對裝好假肢後背書包的畫面充滿憧憬,他還想回學校上學。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安仔以為只要挺過痛苦的化療後,就可以回學校上學,但他不知道腫瘤已經轉移到了肺部。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化療結束後,帶著對生活重新啟程的美好向往,安仔一家在年前出院了。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二、愛美又敏感的王思蓉

王思蓉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在老家,父母靠給別人燙羊毛衫打工掙錢,一年只有過年才會回次家,在她初二期末考試的那段時間,腿開始疼了起來。


以為是青春期生長痛,其實是腿骨長了骨肉瘤,並且她骨肉瘤的情況切除起來比較困難,醫生建議截肢,但這個愛美的女孩十分抗拒。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她對父母和醫生的談話十分敏感,媽媽關於這點十分小心。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最後為了保住腿,決定做次大手術,把大腿和小腿的腿骨拿出來進行腫瘤菌滅活,殺死腫瘤後再放回去。當我看到這種手術方式時,隔著屏幕都覺得疼的鑽心。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手術前,媽媽跟王思蓉打賭,說自己今天肯定不哭,然而當女兒被推出手術室,幾個小時努力的壓抑與剋制在看到女兒的那一瞬間全盤崩潰瓦解,不是電視演員的眼藥水,而是一位真實的母親最本能最直接的情感流露。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在過年前,王思蓉一家也出院回了老家,而王思蓉不知道的是,她的肺部也發現了病變。

三、殘酷的結局

新年還沒過完,安仔雙肺腫瘤持續惡化,被緊急送進了當地醫院,他的人生已走到最後階段,安仔感到自己再也撐不住。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在孩子人生的最後一晚,媽媽還在為孩子加油打氣,安仔答應媽媽以後老了會照顧她,但隨即眼神灰暗,他覺得自己真的頂不住了。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看著病床上虛弱的兒子,儘管知道孩子快要離開自己,仍含淚哽咽地不想接受事實,嘴裡反覆的說,“什麼頂不住、為什麼頂不住了?你頂得住的”,身為母親,這一刻的悲痛任何言語的形容都是蒼白無力的。

太陽升起,新的一天到來了,媽媽拿起手機想要記錄最後的時刻,看著兒子艱難地呼吸,微張的鼻翼和嘴巴顯示著他僅存的生命體徵,快要失去兒子的悲痛和絕望讓她用盡全力也無法微笑,她將額頭緊緊的貼住安仔的額頭,嗚咽著,泣不成聲。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在生前,安仔曾經躺在病床上盯著手機看的十分認真,或許想起了自己短暫又不幸的人生,看著屏幕裡浮腫的臉,幸運的是眼睛尚且明亮,所以他盯著手機看,努力地把他今生最後一點運氣,全部裝進眼睛裡。

安仔媽媽決定捐獻眼角膜,但簽字的時候依然悲從中來淚流不止,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最後,帶著安仔好運的眼角膜讓另一個小男孩重見了光明。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而王思蓉過了一個祥和的春節,年後,父母帶思蓉一起去了廈門鼓浪嶼,一家人在海邊玩的很開心,這個畫面美好而溫馨,彷彿思蓉以後的生命,會在來年春天變暖的時候,重新發芽開花。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安仔是紀錄片裡從進醫院到離世唯一一個記錄完整的孩子,王思蓉的結局沒有細說,我想她應該會和我們一樣,擁有每一個明天,可當紀錄片結束時,她的名字也和安仔一樣,被加上了白框。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心願和期許十分美好,但病魔和現實卻毫不留情,王思蓉和安仔一樣,走了。

這部紀錄片的旁白配音是杜可萌,她也是一位骨腫瘤患者,病友們經歷過的,她都經歷了,稚嫩的聲音緩緩講述病友的故事,聽的讓人心碎。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杜可萌一直是個很樂觀很有想法的孩子,她還在自己的公眾號裡分享每天的點點滴滴,在病房裡總是給別人帶去歡聲笑語,儼然是個樂觀使者。

在紀錄片進入尾聲的時候,杜可萌被醫生告知肺部有腫瘤轉移,於是她在自己的公號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是不是很嚴重?我害怕,聽說轉移了再治好也不容易,我這個樂觀使者有點累了,想卸下面具”。


由衷的希望杜可萌能創造奇蹟,給其他千千萬萬的病友帶去信心。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導演的鏡頭向我們展現了病魔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席捲摧毀一個家庭,科技和醫療發達如今日,人類卻依舊不能控制自己的生老病死,在病魔向我們伸出魔爪那瞬間,孩子開始了每日的忍受和掙扎、父母絕望悲痛卻無能為力,醫生們為了尋求痛苦最小化的方案,殫精竭慮。

大家在充滿消毒水味的醫院,不斷的相互安慰、鼓勵,握緊對方的手叮囑彼此一定不要放棄,每日在希望與絕望之間來回掙扎、抗爭。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萬千媽媽,只要一家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在餘華《活著》的自序中有這樣一段話——“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這股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在我們每日渾渾噩噩依舊感到生無可戀的時候,他們努力對抗這一切,僅僅是為了活著。他們對活著的渴望比我們更加迫切,我們也並沒有比他們更努力的活好自己,我們唯一超越他們的,可能就是比他們多了幾分好運而已。


看人間世,反省對生命的態度,敬畏生命,擁抱身邊的人,給煙花般短暫的人生填滿美好的回憶,人世間除卻生死,都是小事。

也許快樂很難,那我祝你平安。

家有三歲牛寶,擅長用漫畫記錄寶寶的日常和帶娃心得。更多有趣、感人的母嬰漫畫,可以關注我:echo小茵茵 常來找我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