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客家鄉鎮:下七鄉

不一樣的客家鄉鎮:下七鄉

明末清初,王姓從廣東遷居此地建村立籍,因此地有一溪流,原盛產魚蝦,人們便稱此溪為"蝦溪",後因字音的演變,遂寫作"下七",沿用至今。此後陸續有客家移民從廣東省興寧、玉華、和平、梅縣,及福建省上杭等縣遷來此地開基。建國前為遂川縣草林區上七、下七鄉。1958年合設下七公社,1967年併入黃垇公社。1969年劃隸井岡山管理局,1972年復設下七公社。1984年成立下七鄉。現轄上七村、光明村、楊坑村、洪坪村、下七村、漢頭村6個行政村,63個村民小組。

下七生態優美。屬典型的山區鄉鎮,山高林廣,山多田少。現有山林面積12萬畝,耕地5685畝。全鄉青山綠水,風景宜人,林木茂密,物種眾多,環境優美,生態優良,森林覆蓋率高達90%。境內資源豐富,發展潛力無限;下七物產豐富。據勘察,地下儲藏有大量的鎢、硅、大理石等礦產資源;下七河流域較長,長年保持較大流量,水利開發前景廣闊。同時,下七鄉土地肥沃,物產豐實。境內盛產金桔、茶葉、生薑、竹筍、山蒼籽等農副土特產品。下七日新月異。下七鄉黨委、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厚的客家文化為底蘊,以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基礎,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著力改善鄉村面貌,全面創建和諧社會,切實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經濟發展的軟硬件環境不斷優化。通過招商引資,已開發建有裝機容量達3.6萬千瓦的仙口電站和裝機容量達8250千瓦的羅洪口電站,鎢礦、林木等資源也得到有效地開發和利用,金桔、生薑、茶葉、花卉苗木等產業初具規模,已開發出井岡醋姜、井岡豆腐乳、井岡山蒼籽油等系列農副土特產品,建有井岡山市最大的山貨交易中心,下七鄉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山貨之鄉"。

當地是正宗的客家之鄉,目前以盧氏家族為當地最大客家族 群,盧氏家族在下七鄉光明村,村裡保存著盧氏家族3大族群的古建築,距今已有近300年曆史,是典型的客家風格建築。建築分前廳、中廳、後廳以及側房為主,同時兼顧消防。主體建築為泥夯建築,同時輔以木材,且木材雕花非常漂亮。據傳盧氏家族三大族群建築內均懸掛三幅匾,分別為懷德堂、正興堂、連裕堂。其中在懷德堂建築門前,有著非常有歷史意義的古代牌匾,據傳是盧氏家族祖上中舉的舉人,按當時朝廷規定,由朝廷特製舉人牌匾,以歌功頌德。當地有著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在仙口村有著非常有名的溫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