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中醫辨證及方略

呼吸道疾病 肺炎 中醫 中藥 婆羅門的解藥 2017-05-09

肺炎的中醫辨證及方略

中醫學將肺炎辨證為以下幾個證型:

1.外感風寒

疾病初期。主症:鼻塞嚴重或鼻癢噴嚏,流涕清稀,喉癢嚴重,咳嗽,咳痰多而清稀,或見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骨節痠痛,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方藥:止嗽散。

組成:桔梗、荊芥、紫莞、百部、白前、甘草、陳皮等。

加減:外感風寒初起.頭痛鼻塞,惡寒發熱等表證較重者,加防風、蘇葉、生薑散邪;痰涎豁稠者加半夏、獲菩、桑白皮以祛其痰;燥氣焚金,乾咳無痰者,加括樓、貝母、知母以潤燥。

2.風熱犯肺

疾病初期。主症:發熱,微惡風寒,或有汗出,鼻流濁涕,咳嗽不爽,痰黃戮稠,咽痛喉痛,口乾欲飲,舌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辛涼解表,宣肺化痰。

方藥:銀翹散。

組成:銀花、連翹、牛芬子、薄荷、荊芥、桔梗、杏仁、前胡、貝母、板藍根、大青葉等。

加減:口乾渴,舌紅者,為熱傷陰津,加麥冬、玄蔘、花粉、茅根;胸悶、舌苔黃膩者.加霍香、佩蘭、六一散、積殼;咽痛甚者,加射干、玄蔘、青果。

3.燥邪犯肺

疾病初期。主症:咳嗽少痰,或略有豁痰不易咯出,或痰中帶有血絲,咽乾、咽痛,脣、鼻乾燥。咳甚則胸痛,初起或有惡寒、發熱等表證。舌苔薄黃而幹,舌尖紅,脈細數或無變化。

治法:清肺潤燥,疏風清熱。

方藥:桑杏湯。

組成:桑葉、沙蔘、杏仁、浙貝母、桅子、梨皮等。

加減:表證明顯者,加連翹、薄荷;痰中帶血絲者,加白茅根、茜草。

4.痰熱奎肺

多見於肺炎急性期。主症:身熱煩渴,汗出,咳嗽氣粗.或伴喘促.或痰黃帶血.胸悶胸痛,口渴,舌紅苔黃,脈洪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化痰,宣肺止咳。

方藥:清金化痰湯。

組成:黃芬、山桅、桔梗、麥冬、桑白皮、貝母、知母、括樓仁、橘紅、獲荃、甘草等。

加減:邪熱雍肺,氣喘較著者,可合麻杏石甘湯;若痰黃如膿或腥臭,酌加魚腥草、慧芭仁、冬瓜子以清化痰熱;若痰熱傷津,可加沙蔘、天冬、天花粉以養陰生津。

5.痰濁阻肺

多見於肺炎急性期。主症:突發咳嗽,咯痰白勃帶泡沫,嚴重者可喉有哮鳴音,氣促。或可見鼻塞,咽痛聲嘶,舌苔白滑,脈弦滑。

治法:祛風散寒,宣肺化痰。

方藥:寧嗽化痰湯。

組成:炙麻黃、桔梗、杏仁、生薑、陳皮、積殼、半夏、前胡、葛根、獲荃、蘇葉、甘草等。

加減:痰鬱化熱者,加黃芬、蘆根、連翹。

6.肺胃熱盛

多見於肺炎急性期。主症:身熱,午後為甚,心煩,口渴多飲,咳嗽痰黃,腹滿便祕,舌紅,苔黃或灰黑而燥,脈滑數。

治法:宣肺化痰,洩熱通腑。

方藥:宣白承氣湯。

組成:杏仁、生石膏、括樓、生大黃、浙貝、漏蘆、連翹、甘草等。

加減:熱盛津傷者.加沙蔘、麥冬、花粉以養陰生津。

7.氣陰兩虛

肺炎恢復期。主症:身熱漸退,或無身熱,乾咳痰少而勃.自汗神倦,納少口乾,舌紅少苔,脈細或細數。

治法:益氣養陰,潤肺止咳。

方藥:生脈散合沙蔘麥冬湯。

組成:人蔘、麥冬、五味子、沙蔘、玉竹、桑葉、甘草、天花粉、生扁豆等。

加減:煩躁失眠者,加朱遠志、朱蓮心、棗仁以鎮靜安神:午後潮熱者,加地骨皮、青篙、鱉甲以養陰清熱。

8.邪陷心包

休克型肺炎,肺炎合併有周圍循環衰竭者,多由毒力較強的肺炎鏈球菌及大腸桿菌引起,少數可由病毒引起。主症:神志不清,煩躁不安,澹語妄言,甚則昏迷,或有壯熱,口渴不欲飲,四肢厥冷,舌質紅絳少津,苔黃燥,脈細數。

治法:清心涼營,豁痰開竅。

方藥:清宮湯。

組成:玄蔘心、蓮子心、竹葉捲心、連翹心、連心麥冬、水牛角尖等。

加減:熱痰盛者,加竹瀝、梨汁以清熱化痰;抽搐驚厥者,加磁石、生石決明、鉤藤以鎮驚熄風;高熱不退者,加大青葉、板藍根以清熱解毒;神志昏迷者,加牛黃清心丸或安宮牛黃丸清心開竅。

9.邪陷正脫

多見於休克型肺炎,肺炎合併有周圍循環衰竭者,多由毒力較強的肺炎鏈球菌及大腸桿菌引起,少數可由病毒引起。主症:呼吸短促,鼻翼煽動,面色蒼白,大汗淋漓,甚則汗出如油.四肢厥冷.發給,煩躁不安,身熱驟降;或起病無身熱,面色淡白,神志逐漸模糊。舌質淡紫,脈細數無力,或脈微欲絕。

治法:益氣固脫,潛陽益陰。

方藥:生脈散合參附湯。

組成:人蔘、麥冬、五味子、附子、乾薑、山茱英、媛龍骨、媛牡礪等。

加減:神志昏迷者,加石富蒲醒神開竅;面色青紫者,加丹蔘、川芍以活血化痕;汗出明顯者,加山英肉、緞龍牡;肢冷息微者,加炮附子15克,急煎頻服。

肺炎證型是相對的,有的患者可以歸納為一個證型,有的患者可兼夾兩個證型。證型是有階段性的,這個階段是一個證型.過了一段時間,由於體質演變,藥物作用可能變成另外一種證型。治療時不可拘泥於一證一方,也不可機械地只用一個治療原則。

上述方略請謹慎嘗試,或遵醫囑。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