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關於大巴的回憶

都自帶上世紀的味道


我國出現的第一輛客車,是1928年浙江省工人用美國貨車改裝而成的。

這些由外國進口而來的“大個子”,被送到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進行簡單的整修工作,便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偶爾能見到的“萬國牌”客車。


據稱在缺油的時候,客車還燒過木炭、煤球。售票員半天上車售票,半天捏煤球。碰到上坡路段,他們還得下車搖動鼓風機。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關於大巴的回憶

都自帶上世紀的味道


我國出現的第一輛客車,是1928年浙江省工人用美國貨車改裝而成的。

這些由外國進口而來的“大個子”,被送到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進行簡單的整修工作,便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偶爾能見到的“萬國牌”客車。


據稱在缺油的時候,客車還燒過木炭、煤球。售票員半天上車售票,半天捏煤球。碰到上坡路段,他們還得下車搖動鼓風機。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1943年,從都勻到貴陽的公路上,一位司機正在為卡車添加木炭。


1969年前後,全國19個省市的20多家工廠開始了長途客車的量產,為公路客運的成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10年後,北京客裝公司在解放牌貨車的模型上,開發出我國第一輛空調旅遊客車。

老百姓“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由此開始,逐漸養成。


為了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的壓力,促進城鄉道路客運市場的發展,西安公路學院與揚州客車廠還靈機一動,創造了臥鋪客車這一概念。


在當年,臥鋪客車可謂是和今天共享單車一樣值得名垂青史的創意——

既延續了客運的價格優勢,又結合了鐵路臥鋪的舒適度,再恰好碰見了上世紀90年代的南下、進城打工潮的大勢,臥鋪大巴一時行駛在風頭上。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關於大巴的回憶

都自帶上世紀的味道


我國出現的第一輛客車,是1928年浙江省工人用美國貨車改裝而成的。

這些由外國進口而來的“大個子”,被送到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進行簡單的整修工作,便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偶爾能見到的“萬國牌”客車。


據稱在缺油的時候,客車還燒過木炭、煤球。售票員半天上車售票,半天捏煤球。碰到上坡路段,他們還得下車搖動鼓風機。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1943年,從都勻到貴陽的公路上,一位司機正在為卡車添加木炭。


1969年前後,全國19個省市的20多家工廠開始了長途客車的量產,為公路客運的成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10年後,北京客裝公司在解放牌貨車的模型上,開發出我國第一輛空調旅遊客車。

老百姓“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由此開始,逐漸養成。


為了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的壓力,促進城鄉道路客運市場的發展,西安公路學院與揚州客車廠還靈機一動,創造了臥鋪客車這一概念。


在當年,臥鋪客車可謂是和今天共享單車一樣值得名垂青史的創意——

既延續了客運的價格優勢,又結合了鐵路臥鋪的舒適度,再恰好碰見了上世紀90年代的南下、進城打工潮的大勢,臥鋪大巴一時行駛在風頭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臥鋪客車裡,過道也常常睡滿了人。2012年國家工信部和公安部發布文件規定,暫停辦理臥鋪客車註冊登記,最後一批臥鋪大巴的使用期限是5年。但如今多地仍有臥鋪大巴在運行。圖/圖蟲創意


不少90後的孩子都有跟著父母乘臥鋪大巴回老家的經歷。

他們可能是年紀尚輕,天真浪漫地就被“臥鋪”兩字吸引去了,甚至還帶著自己最心愛的玩具與零食上的車,卻發現這“臥”是“全程地臥”“翻身艱難地臥”。


事實上,除了孩子,還有許多成年人在選擇臥鋪大巴這件事上“上當受騙”。

親身體驗過一遭,他們便永遠忘不了那縈繞的泡麵味、貼身衣物味,和那因為路況和鋪位設置不佳而此起彼伏的嘔吐聲。


而為了將普通客車改成承載量更多的臥鋪車,車身必須造得更高,過道也儘可能地縮窄。

這就意味著一旦碰到彎道,或需要緊急剎車的情況,重心高的臥鋪客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高。


據公安部統計,2011年,我國臥鋪客車數量佔大客車的比例為1%左右,但其事故死亡人數佔大客車事故死亡人數比例達10%。


來到21世紀,宇通、金龍等自主品牌將中國客車帶進了新時代。但我們今天能夠乘坐的客車和2000年的沒什麼區別。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關於大巴的回憶

都自帶上世紀的味道


我國出現的第一輛客車,是1928年浙江省工人用美國貨車改裝而成的。

這些由外國進口而來的“大個子”,被送到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進行簡單的整修工作,便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偶爾能見到的“萬國牌”客車。


據稱在缺油的時候,客車還燒過木炭、煤球。售票員半天上車售票,半天捏煤球。碰到上坡路段,他們還得下車搖動鼓風機。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1943年,從都勻到貴陽的公路上,一位司機正在為卡車添加木炭。


1969年前後,全國19個省市的20多家工廠開始了長途客車的量產,為公路客運的成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10年後,北京客裝公司在解放牌貨車的模型上,開發出我國第一輛空調旅遊客車。

老百姓“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由此開始,逐漸養成。


為了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的壓力,促進城鄉道路客運市場的發展,西安公路學院與揚州客車廠還靈機一動,創造了臥鋪客車這一概念。


在當年,臥鋪客車可謂是和今天共享單車一樣值得名垂青史的創意——

既延續了客運的價格優勢,又結合了鐵路臥鋪的舒適度,再恰好碰見了上世紀90年代的南下、進城打工潮的大勢,臥鋪大巴一時行駛在風頭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臥鋪客車裡,過道也常常睡滿了人。2012年國家工信部和公安部發布文件規定,暫停辦理臥鋪客車註冊登記,最後一批臥鋪大巴的使用期限是5年。但如今多地仍有臥鋪大巴在運行。圖/圖蟲創意


不少90後的孩子都有跟著父母乘臥鋪大巴回老家的經歷。

他們可能是年紀尚輕,天真浪漫地就被“臥鋪”兩字吸引去了,甚至還帶著自己最心愛的玩具與零食上的車,卻發現這“臥”是“全程地臥”“翻身艱難地臥”。


事實上,除了孩子,還有許多成年人在選擇臥鋪大巴這件事上“上當受騙”。

親身體驗過一遭,他們便永遠忘不了那縈繞的泡麵味、貼身衣物味,和那因為路況和鋪位設置不佳而此起彼伏的嘔吐聲。


而為了將普通客車改成承載量更多的臥鋪車,車身必須造得更高,過道也儘可能地縮窄。

這就意味著一旦碰到彎道,或需要緊急剎車的情況,重心高的臥鋪客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高。


據公安部統計,2011年,我國臥鋪客車數量佔大客車的比例為1%左右,但其事故死亡人數佔大客車事故死亡人數比例達10%。


來到21世紀,宇通、金龍等自主品牌將中國客車帶進了新時代。但我們今天能夠乘坐的客車和2000年的沒什麼區別。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客車一角的小電視。圖/unsplash


全球化語境下,客車改叫巴士。隨著港臺娛樂、網絡歌曲文化的滲入,大巴上除了有空調,還安裝有一臺低清小電視。

從劉德華唱到刀郎,偶爾一首來自天竺少女的“沙裡瓦沙裡瓦”,魔音灌耳,讓你瞬間清醒。然後又開始了循環播放,以解司機乘客長途旅程的苦悶。


可是,二十年後小電視上播放的還是《痴心絕對》《兩隻蝴蝶》和《等一分鐘》。每每前奏響起,司機和乘客內心也自動泛起了一陣苦悶。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關於大巴的回憶

都自帶上世紀的味道


我國出現的第一輛客車,是1928年浙江省工人用美國貨車改裝而成的。

這些由外國進口而來的“大個子”,被送到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進行簡單的整修工作,便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偶爾能見到的“萬國牌”客車。


據稱在缺油的時候,客車還燒過木炭、煤球。售票員半天上車售票,半天捏煤球。碰到上坡路段,他們還得下車搖動鼓風機。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1943年,從都勻到貴陽的公路上,一位司機正在為卡車添加木炭。


1969年前後,全國19個省市的20多家工廠開始了長途客車的量產,為公路客運的成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10年後,北京客裝公司在解放牌貨車的模型上,開發出我國第一輛空調旅遊客車。

老百姓“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由此開始,逐漸養成。


為了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的壓力,促進城鄉道路客運市場的發展,西安公路學院與揚州客車廠還靈機一動,創造了臥鋪客車這一概念。


在當年,臥鋪客車可謂是和今天共享單車一樣值得名垂青史的創意——

既延續了客運的價格優勢,又結合了鐵路臥鋪的舒適度,再恰好碰見了上世紀90年代的南下、進城打工潮的大勢,臥鋪大巴一時行駛在風頭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臥鋪客車裡,過道也常常睡滿了人。2012年國家工信部和公安部發布文件規定,暫停辦理臥鋪客車註冊登記,最後一批臥鋪大巴的使用期限是5年。但如今多地仍有臥鋪大巴在運行。圖/圖蟲創意


不少90後的孩子都有跟著父母乘臥鋪大巴回老家的經歷。

他們可能是年紀尚輕,天真浪漫地就被“臥鋪”兩字吸引去了,甚至還帶著自己最心愛的玩具與零食上的車,卻發現這“臥”是“全程地臥”“翻身艱難地臥”。


事實上,除了孩子,還有許多成年人在選擇臥鋪大巴這件事上“上當受騙”。

親身體驗過一遭,他們便永遠忘不了那縈繞的泡麵味、貼身衣物味,和那因為路況和鋪位設置不佳而此起彼伏的嘔吐聲。


而為了將普通客車改成承載量更多的臥鋪車,車身必須造得更高,過道也儘可能地縮窄。

這就意味著一旦碰到彎道,或需要緊急剎車的情況,重心高的臥鋪客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高。


據公安部統計,2011年,我國臥鋪客車數量佔大客車的比例為1%左右,但其事故死亡人數佔大客車事故死亡人數比例達10%。


來到21世紀,宇通、金龍等自主品牌將中國客車帶進了新時代。但我們今天能夠乘坐的客車和2000年的沒什麼區別。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客車一角的小電視。圖/unsplash


全球化語境下,客車改叫巴士。隨著港臺娛樂、網絡歌曲文化的滲入,大巴上除了有空調,還安裝有一臺低清小電視。

從劉德華唱到刀郎,偶爾一首來自天竺少女的“沙裡瓦沙裡瓦”,魔音灌耳,讓你瞬間清醒。然後又開始了循環播放,以解司機乘客長途旅程的苦悶。


可是,二十年後小電視上播放的還是《痴心絕對》《兩隻蝴蝶》和《等一分鐘》。每每前奏響起,司機和乘客內心也自動泛起了一陣苦悶。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關於大巴的回憶

都自帶上世紀的味道


我國出現的第一輛客車,是1928年浙江省工人用美國貨車改裝而成的。

這些由外國進口而來的“大個子”,被送到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進行簡單的整修工作,便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偶爾能見到的“萬國牌”客車。


據稱在缺油的時候,客車還燒過木炭、煤球。售票員半天上車售票,半天捏煤球。碰到上坡路段,他們還得下車搖動鼓風機。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1943年,從都勻到貴陽的公路上,一位司機正在為卡車添加木炭。


1969年前後,全國19個省市的20多家工廠開始了長途客車的量產,為公路客運的成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10年後,北京客裝公司在解放牌貨車的模型上,開發出我國第一輛空調旅遊客車。

老百姓“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由此開始,逐漸養成。


為了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的壓力,促進城鄉道路客運市場的發展,西安公路學院與揚州客車廠還靈機一動,創造了臥鋪客車這一概念。


在當年,臥鋪客車可謂是和今天共享單車一樣值得名垂青史的創意——

既延續了客運的價格優勢,又結合了鐵路臥鋪的舒適度,再恰好碰見了上世紀90年代的南下、進城打工潮的大勢,臥鋪大巴一時行駛在風頭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臥鋪客車裡,過道也常常睡滿了人。2012年國家工信部和公安部發布文件規定,暫停辦理臥鋪客車註冊登記,最後一批臥鋪大巴的使用期限是5年。但如今多地仍有臥鋪大巴在運行。圖/圖蟲創意


不少90後的孩子都有跟著父母乘臥鋪大巴回老家的經歷。

他們可能是年紀尚輕,天真浪漫地就被“臥鋪”兩字吸引去了,甚至還帶著自己最心愛的玩具與零食上的車,卻發現這“臥”是“全程地臥”“翻身艱難地臥”。


事實上,除了孩子,還有許多成年人在選擇臥鋪大巴這件事上“上當受騙”。

親身體驗過一遭,他們便永遠忘不了那縈繞的泡麵味、貼身衣物味,和那因為路況和鋪位設置不佳而此起彼伏的嘔吐聲。


而為了將普通客車改成承載量更多的臥鋪車,車身必須造得更高,過道也儘可能地縮窄。

這就意味著一旦碰到彎道,或需要緊急剎車的情況,重心高的臥鋪客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高。


據公安部統計,2011年,我國臥鋪客車數量佔大客車的比例為1%左右,但其事故死亡人數佔大客車事故死亡人數比例達10%。


來到21世紀,宇通、金龍等自主品牌將中國客車帶進了新時代。但我們今天能夠乘坐的客車和2000年的沒什麼區別。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客車一角的小電視。圖/unsplash


全球化語境下,客車改叫巴士。隨著港臺娛樂、網絡歌曲文化的滲入,大巴上除了有空調,還安裝有一臺低清小電視。

從劉德華唱到刀郎,偶爾一首來自天竺少女的“沙裡瓦沙裡瓦”,魔音灌耳,讓你瞬間清醒。然後又開始了循環播放,以解司機乘客長途旅程的苦悶。


可是,二十年後小電視上播放的還是《痴心絕對》《兩隻蝴蝶》和《等一分鐘》。每每前奏響起,司機和乘客內心也自動泛起了一陣苦悶。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劉德華確實在巴士上演了蠻多經典的浪漫橋段,怪不得司機都這麼愛他的歌。圖 /《旺角卡門》《暗戰》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關於大巴的回憶

都自帶上世紀的味道


我國出現的第一輛客車,是1928年浙江省工人用美國貨車改裝而成的。

這些由外國進口而來的“大個子”,被送到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進行簡單的整修工作,便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偶爾能見到的“萬國牌”客車。


據稱在缺油的時候,客車還燒過木炭、煤球。售票員半天上車售票,半天捏煤球。碰到上坡路段,他們還得下車搖動鼓風機。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1943年,從都勻到貴陽的公路上,一位司機正在為卡車添加木炭。


1969年前後,全國19個省市的20多家工廠開始了長途客車的量產,為公路客運的成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10年後,北京客裝公司在解放牌貨車的模型上,開發出我國第一輛空調旅遊客車。

老百姓“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由此開始,逐漸養成。


為了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的壓力,促進城鄉道路客運市場的發展,西安公路學院與揚州客車廠還靈機一動,創造了臥鋪客車這一概念。


在當年,臥鋪客車可謂是和今天共享單車一樣值得名垂青史的創意——

既延續了客運的價格優勢,又結合了鐵路臥鋪的舒適度,再恰好碰見了上世紀90年代的南下、進城打工潮的大勢,臥鋪大巴一時行駛在風頭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臥鋪客車裡,過道也常常睡滿了人。2012年國家工信部和公安部發布文件規定,暫停辦理臥鋪客車註冊登記,最後一批臥鋪大巴的使用期限是5年。但如今多地仍有臥鋪大巴在運行。圖/圖蟲創意


不少90後的孩子都有跟著父母乘臥鋪大巴回老家的經歷。

他們可能是年紀尚輕,天真浪漫地就被“臥鋪”兩字吸引去了,甚至還帶著自己最心愛的玩具與零食上的車,卻發現這“臥”是“全程地臥”“翻身艱難地臥”。


事實上,除了孩子,還有許多成年人在選擇臥鋪大巴這件事上“上當受騙”。

親身體驗過一遭,他們便永遠忘不了那縈繞的泡麵味、貼身衣物味,和那因為路況和鋪位設置不佳而此起彼伏的嘔吐聲。


而為了將普通客車改成承載量更多的臥鋪車,車身必須造得更高,過道也儘可能地縮窄。

這就意味著一旦碰到彎道,或需要緊急剎車的情況,重心高的臥鋪客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高。


據公安部統計,2011年,我國臥鋪客車數量佔大客車的比例為1%左右,但其事故死亡人數佔大客車事故死亡人數比例達10%。


來到21世紀,宇通、金龍等自主品牌將中國客車帶進了新時代。但我們今天能夠乘坐的客車和2000年的沒什麼區別。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客車一角的小電視。圖/unsplash


全球化語境下,客車改叫巴士。隨著港臺娛樂、網絡歌曲文化的滲入,大巴上除了有空調,還安裝有一臺低清小電視。

從劉德華唱到刀郎,偶爾一首來自天竺少女的“沙裡瓦沙裡瓦”,魔音灌耳,讓你瞬間清醒。然後又開始了循環播放,以解司機乘客長途旅程的苦悶。


可是,二十年後小電視上播放的還是《痴心絕對》《兩隻蝴蝶》和《等一分鐘》。每每前奏響起,司機和乘客內心也自動泛起了一陣苦悶。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劉德華確實在巴士上演了蠻多經典的浪漫橋段,怪不得司機都這麼愛他的歌。圖 /《旺角卡門》《暗戰》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車的下坡路

是它自己開上去的


雖然速度上被飛機高鐵碾壓,但真正讓老百姓從出行清單中劃除大巴選項的,還是客運自身發展停滯的問題。


的確,它不像前者一樣,落座後,只要能順利出發,兩眼一閉一睜就能基本準時到達目的地。

只要從車站駛出,大巴就面臨著路況、天氣等變量因素,將司機的駕駛素質及車輛的保養狀況放在赤裸裸的公路上進行考驗。


比轎車體積大,比貨車速度快,大巴幾乎是公路上的“霸主”了。但在搜索欄上輸入關鍵字,你就發現一系列這位霸主頻頻翻車的慘烈事故。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關於大巴的回憶

都自帶上世紀的味道


我國出現的第一輛客車,是1928年浙江省工人用美國貨車改裝而成的。

這些由外國進口而來的“大個子”,被送到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進行簡單的整修工作,便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偶爾能見到的“萬國牌”客車。


據稱在缺油的時候,客車還燒過木炭、煤球。售票員半天上車售票,半天捏煤球。碰到上坡路段,他們還得下車搖動鼓風機。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1943年,從都勻到貴陽的公路上,一位司機正在為卡車添加木炭。


1969年前後,全國19個省市的20多家工廠開始了長途客車的量產,為公路客運的成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10年後,北京客裝公司在解放牌貨車的模型上,開發出我國第一輛空調旅遊客車。

老百姓“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由此開始,逐漸養成。


為了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的壓力,促進城鄉道路客運市場的發展,西安公路學院與揚州客車廠還靈機一動,創造了臥鋪客車這一概念。


在當年,臥鋪客車可謂是和今天共享單車一樣值得名垂青史的創意——

既延續了客運的價格優勢,又結合了鐵路臥鋪的舒適度,再恰好碰見了上世紀90年代的南下、進城打工潮的大勢,臥鋪大巴一時行駛在風頭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臥鋪客車裡,過道也常常睡滿了人。2012年國家工信部和公安部發布文件規定,暫停辦理臥鋪客車註冊登記,最後一批臥鋪大巴的使用期限是5年。但如今多地仍有臥鋪大巴在運行。圖/圖蟲創意


不少90後的孩子都有跟著父母乘臥鋪大巴回老家的經歷。

他們可能是年紀尚輕,天真浪漫地就被“臥鋪”兩字吸引去了,甚至還帶著自己最心愛的玩具與零食上的車,卻發現這“臥”是“全程地臥”“翻身艱難地臥”。


事實上,除了孩子,還有許多成年人在選擇臥鋪大巴這件事上“上當受騙”。

親身體驗過一遭,他們便永遠忘不了那縈繞的泡麵味、貼身衣物味,和那因為路況和鋪位設置不佳而此起彼伏的嘔吐聲。


而為了將普通客車改成承載量更多的臥鋪車,車身必須造得更高,過道也儘可能地縮窄。

這就意味著一旦碰到彎道,或需要緊急剎車的情況,重心高的臥鋪客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高。


據公安部統計,2011年,我國臥鋪客車數量佔大客車的比例為1%左右,但其事故死亡人數佔大客車事故死亡人數比例達10%。


來到21世紀,宇通、金龍等自主品牌將中國客車帶進了新時代。但我們今天能夠乘坐的客車和2000年的沒什麼區別。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客車一角的小電視。圖/unsplash


全球化語境下,客車改叫巴士。隨著港臺娛樂、網絡歌曲文化的滲入,大巴上除了有空調,還安裝有一臺低清小電視。

從劉德華唱到刀郎,偶爾一首來自天竺少女的“沙裡瓦沙裡瓦”,魔音灌耳,讓你瞬間清醒。然後又開始了循環播放,以解司機乘客長途旅程的苦悶。


可是,二十年後小電視上播放的還是《痴心絕對》《兩隻蝴蝶》和《等一分鐘》。每每前奏響起,司機和乘客內心也自動泛起了一陣苦悶。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劉德華確實在巴士上演了蠻多經典的浪漫橋段,怪不得司機都這麼愛他的歌。圖 /《旺角卡門》《暗戰》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車的下坡路

是它自己開上去的


雖然速度上被飛機高鐵碾壓,但真正讓老百姓從出行清單中劃除大巴選項的,還是客運自身發展停滯的問題。


的確,它不像前者一樣,落座後,只要能順利出發,兩眼一閉一睜就能基本準時到達目的地。

只要從車站駛出,大巴就面臨著路況、天氣等變量因素,將司機的駕駛素質及車輛的保養狀況放在赤裸裸的公路上進行考驗。


比轎車體積大,比貨車速度快,大巴幾乎是公路上的“霸主”了。但在搜索欄上輸入關鍵字,你就發現一系列這位霸主頻頻翻車的慘烈事故。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江蘇一長途客運站廣場舉行車輛預防夏季重特大事故處置演練。圖/圖蟲創意

2011年,河南信陽明港附近一輛35座臥鋪客車發生燃燒。該事故共造成41人死亡,6人受傷,其中1人重傷。

事故後調查發現起火原因是車上非法攜帶、運輸的易燃化工產品所致。而該車為私人承包車輛,出發的長途汽車站並沒有此輛客車的售票信息。


2016年,一輛從沭陽開往浙江的大客車,因避讓一輛自撞護欄的轎車,客車衝破高速護欄翻倒在路邊溝中,事故造成兩人死亡,多人受傷被困。


2018年,西安市國際港務區境內,一輛小客車為了躲避坑槽,駛入對向車道,與一混凝土運輸車迎面相撞,造成10人死亡、2人受傷的重大事故。


今年3月,一輛從河南鄭州開出的柴油旅遊大巴,在湖南常德一服務站自燃起火,造成26人死亡,28人受傷(其中5人重傷)。目前事發原因仍在調查過程中……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關於大巴的回憶

都自帶上世紀的味道


我國出現的第一輛客車,是1928年浙江省工人用美國貨車改裝而成的。

這些由外國進口而來的“大個子”,被送到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進行簡單的整修工作,便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偶爾能見到的“萬國牌”客車。


據稱在缺油的時候,客車還燒過木炭、煤球。售票員半天上車售票,半天捏煤球。碰到上坡路段,他們還得下車搖動鼓風機。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1943年,從都勻到貴陽的公路上,一位司機正在為卡車添加木炭。


1969年前後,全國19個省市的20多家工廠開始了長途客車的量產,為公路客運的成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10年後,北京客裝公司在解放牌貨車的模型上,開發出我國第一輛空調旅遊客車。

老百姓“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由此開始,逐漸養成。


為了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的壓力,促進城鄉道路客運市場的發展,西安公路學院與揚州客車廠還靈機一動,創造了臥鋪客車這一概念。


在當年,臥鋪客車可謂是和今天共享單車一樣值得名垂青史的創意——

既延續了客運的價格優勢,又結合了鐵路臥鋪的舒適度,再恰好碰見了上世紀90年代的南下、進城打工潮的大勢,臥鋪大巴一時行駛在風頭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臥鋪客車裡,過道也常常睡滿了人。2012年國家工信部和公安部發布文件規定,暫停辦理臥鋪客車註冊登記,最後一批臥鋪大巴的使用期限是5年。但如今多地仍有臥鋪大巴在運行。圖/圖蟲創意


不少90後的孩子都有跟著父母乘臥鋪大巴回老家的經歷。

他們可能是年紀尚輕,天真浪漫地就被“臥鋪”兩字吸引去了,甚至還帶著自己最心愛的玩具與零食上的車,卻發現這“臥”是“全程地臥”“翻身艱難地臥”。


事實上,除了孩子,還有許多成年人在選擇臥鋪大巴這件事上“上當受騙”。

親身體驗過一遭,他們便永遠忘不了那縈繞的泡麵味、貼身衣物味,和那因為路況和鋪位設置不佳而此起彼伏的嘔吐聲。


而為了將普通客車改成承載量更多的臥鋪車,車身必須造得更高,過道也儘可能地縮窄。

這就意味著一旦碰到彎道,或需要緊急剎車的情況,重心高的臥鋪客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高。


據公安部統計,2011年,我國臥鋪客車數量佔大客車的比例為1%左右,但其事故死亡人數佔大客車事故死亡人數比例達10%。


來到21世紀,宇通、金龍等自主品牌將中國客車帶進了新時代。但我們今天能夠乘坐的客車和2000年的沒什麼區別。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客車一角的小電視。圖/unsplash


全球化語境下,客車改叫巴士。隨著港臺娛樂、網絡歌曲文化的滲入,大巴上除了有空調,還安裝有一臺低清小電視。

從劉德華唱到刀郎,偶爾一首來自天竺少女的“沙裡瓦沙裡瓦”,魔音灌耳,讓你瞬間清醒。然後又開始了循環播放,以解司機乘客長途旅程的苦悶。


可是,二十年後小電視上播放的還是《痴心絕對》《兩隻蝴蝶》和《等一分鐘》。每每前奏響起,司機和乘客內心也自動泛起了一陣苦悶。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劉德華確實在巴士上演了蠻多經典的浪漫橋段,怪不得司機都這麼愛他的歌。圖 /《旺角卡門》《暗戰》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車的下坡路

是它自己開上去的


雖然速度上被飛機高鐵碾壓,但真正讓老百姓從出行清單中劃除大巴選項的,還是客運自身發展停滯的問題。


的確,它不像前者一樣,落座後,只要能順利出發,兩眼一閉一睜就能基本準時到達目的地。

只要從車站駛出,大巴就面臨著路況、天氣等變量因素,將司機的駕駛素質及車輛的保養狀況放在赤裸裸的公路上進行考驗。


比轎車體積大,比貨車速度快,大巴幾乎是公路上的“霸主”了。但在搜索欄上輸入關鍵字,你就發現一系列這位霸主頻頻翻車的慘烈事故。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江蘇一長途客運站廣場舉行車輛預防夏季重特大事故處置演練。圖/圖蟲創意

2011年,河南信陽明港附近一輛35座臥鋪客車發生燃燒。該事故共造成41人死亡,6人受傷,其中1人重傷。

事故後調查發現起火原因是車上非法攜帶、運輸的易燃化工產品所致。而該車為私人承包車輛,出發的長途汽車站並沒有此輛客車的售票信息。


2016年,一輛從沭陽開往浙江的大客車,因避讓一輛自撞護欄的轎車,客車衝破高速護欄翻倒在路邊溝中,事故造成兩人死亡,多人受傷被困。


2018年,西安市國際港務區境內,一輛小客車為了躲避坑槽,駛入對向車道,與一混凝土運輸車迎面相撞,造成10人死亡、2人受傷的重大事故。


今年3月,一輛從河南鄭州開出的柴油旅遊大巴,在湖南常德一服務站自燃起火,造成26人死亡,28人受傷(其中5人重傷)。目前事發原因仍在調查過程中……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公路上,客車司機的角色至關重要。圖 /《一出好戲》


當致命的疲勞駕駛、超速駕駛、超載駕駛問題,落到承載著公路上最多生命的客車身上,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幕幕令人恐懼的“死神來了”。


缺乏嚴格的管理機制與駕駛條例,司機下意識憑經驗辦事,在自己已經走過無數遍的公路上瘋狂超車。


雲南人小強就說自己有幸坐過最野的大巴,“只要路放得下兩邊輪子,司機就有膽半山漂移”,乘客只要能完整到達目的地就是了不起的事,根本不敢奢求什麼舒適度。


有時候,為了能讓更多人回家,客運公司還會“不擇手段”。


每年都要回粵東過中秋的秋秋則記得,碰上人多的時候,大巴過道上的一張塑料凳就是她全程的支撐。

擠擠囔囔的車廂裡,都是在火車搶票大戰中慘遭淘汰的一批人,唯有“不正規”的大巴願意容納他們。

要是在高速碰到大塞車,那她就得在這張“移動座位”上前前後後地晃好幾個小時。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關於大巴的回憶

都自帶上世紀的味道


我國出現的第一輛客車,是1928年浙江省工人用美國貨車改裝而成的。

這些由外國進口而來的“大個子”,被送到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進行簡單的整修工作,便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偶爾能見到的“萬國牌”客車。


據稱在缺油的時候,客車還燒過木炭、煤球。售票員半天上車售票,半天捏煤球。碰到上坡路段,他們還得下車搖動鼓風機。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1943年,從都勻到貴陽的公路上,一位司機正在為卡車添加木炭。


1969年前後,全國19個省市的20多家工廠開始了長途客車的量產,為公路客運的成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10年後,北京客裝公司在解放牌貨車的模型上,開發出我國第一輛空調旅遊客車。

老百姓“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由此開始,逐漸養成。


為了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的壓力,促進城鄉道路客運市場的發展,西安公路學院與揚州客車廠還靈機一動,創造了臥鋪客車這一概念。


在當年,臥鋪客車可謂是和今天共享單車一樣值得名垂青史的創意——

既延續了客運的價格優勢,又結合了鐵路臥鋪的舒適度,再恰好碰見了上世紀90年代的南下、進城打工潮的大勢,臥鋪大巴一時行駛在風頭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臥鋪客車裡,過道也常常睡滿了人。2012年國家工信部和公安部發布文件規定,暫停辦理臥鋪客車註冊登記,最後一批臥鋪大巴的使用期限是5年。但如今多地仍有臥鋪大巴在運行。圖/圖蟲創意


不少90後的孩子都有跟著父母乘臥鋪大巴回老家的經歷。

他們可能是年紀尚輕,天真浪漫地就被“臥鋪”兩字吸引去了,甚至還帶著自己最心愛的玩具與零食上的車,卻發現這“臥”是“全程地臥”“翻身艱難地臥”。


事實上,除了孩子,還有許多成年人在選擇臥鋪大巴這件事上“上當受騙”。

親身體驗過一遭,他們便永遠忘不了那縈繞的泡麵味、貼身衣物味,和那因為路況和鋪位設置不佳而此起彼伏的嘔吐聲。


而為了將普通客車改成承載量更多的臥鋪車,車身必須造得更高,過道也儘可能地縮窄。

這就意味著一旦碰到彎道,或需要緊急剎車的情況,重心高的臥鋪客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高。


據公安部統計,2011年,我國臥鋪客車數量佔大客車的比例為1%左右,但其事故死亡人數佔大客車事故死亡人數比例達10%。


來到21世紀,宇通、金龍等自主品牌將中國客車帶進了新時代。但我們今天能夠乘坐的客車和2000年的沒什麼區別。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客車一角的小電視。圖/unsplash


全球化語境下,客車改叫巴士。隨著港臺娛樂、網絡歌曲文化的滲入,大巴上除了有空調,還安裝有一臺低清小電視。

從劉德華唱到刀郎,偶爾一首來自天竺少女的“沙裡瓦沙裡瓦”,魔音灌耳,讓你瞬間清醒。然後又開始了循環播放,以解司機乘客長途旅程的苦悶。


可是,二十年後小電視上播放的還是《痴心絕對》《兩隻蝴蝶》和《等一分鐘》。每每前奏響起,司機和乘客內心也自動泛起了一陣苦悶。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劉德華確實在巴士上演了蠻多經典的浪漫橋段,怪不得司機都這麼愛他的歌。圖 /《旺角卡門》《暗戰》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車的下坡路

是它自己開上去的


雖然速度上被飛機高鐵碾壓,但真正讓老百姓從出行清單中劃除大巴選項的,還是客運自身發展停滯的問題。


的確,它不像前者一樣,落座後,只要能順利出發,兩眼一閉一睜就能基本準時到達目的地。

只要從車站駛出,大巴就面臨著路況、天氣等變量因素,將司機的駕駛素質及車輛的保養狀況放在赤裸裸的公路上進行考驗。


比轎車體積大,比貨車速度快,大巴幾乎是公路上的“霸主”了。但在搜索欄上輸入關鍵字,你就發現一系列這位霸主頻頻翻車的慘烈事故。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江蘇一長途客運站廣場舉行車輛預防夏季重特大事故處置演練。圖/圖蟲創意

2011年,河南信陽明港附近一輛35座臥鋪客車發生燃燒。該事故共造成41人死亡,6人受傷,其中1人重傷。

事故後調查發現起火原因是車上非法攜帶、運輸的易燃化工產品所致。而該車為私人承包車輛,出發的長途汽車站並沒有此輛客車的售票信息。


2016年,一輛從沭陽開往浙江的大客車,因避讓一輛自撞護欄的轎車,客車衝破高速護欄翻倒在路邊溝中,事故造成兩人死亡,多人受傷被困。


2018年,西安市國際港務區境內,一輛小客車為了躲避坑槽,駛入對向車道,與一混凝土運輸車迎面相撞,造成10人死亡、2人受傷的重大事故。


今年3月,一輛從河南鄭州開出的柴油旅遊大巴,在湖南常德一服務站自燃起火,造成26人死亡,28人受傷(其中5人重傷)。目前事發原因仍在調查過程中……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公路上,客車司機的角色至關重要。圖 /《一出好戲》


當致命的疲勞駕駛、超速駕駛、超載駕駛問題,落到承載著公路上最多生命的客車身上,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幕幕令人恐懼的“死神來了”。


缺乏嚴格的管理機制與駕駛條例,司機下意識憑經驗辦事,在自己已經走過無數遍的公路上瘋狂超車。


雲南人小強就說自己有幸坐過最野的大巴,“只要路放得下兩邊輪子,司機就有膽半山漂移”,乘客只要能完整到達目的地就是了不起的事,根本不敢奢求什麼舒適度。


有時候,為了能讓更多人回家,客運公司還會“不擇手段”。


每年都要回粵東過中秋的秋秋則記得,碰上人多的時候,大巴過道上的一張塑料凳就是她全程的支撐。

擠擠囔囔的車廂裡,都是在火車搶票大戰中慘遭淘汰的一批人,唯有“不正規”的大巴願意容納他們。

要是在高速碰到大塞車,那她就得在這張“移動座位”上前前後後地晃好幾個小時。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各地校車多為亮眼的黃色,車身顯眼,能夠起到一定的減少事故的作用。這也可能是難得把“客運”的重心放在“客”上的大巴車。圖 / unsplash

客運的重點,始終被放在了“運輸”上。在大巴上,人如貨物,只有出發、到達和過程速度之分。


而每件“貨物”所擁有的空間,這個空間中的溫度與氣味,由誰負責?

是冷酷寡言的司機嗎?是脾氣火爆的車站工作人員嗎?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關於大巴的回憶

都自帶上世紀的味道


我國出現的第一輛客車,是1928年浙江省工人用美國貨車改裝而成的。

這些由外國進口而來的“大個子”,被送到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進行簡單的整修工作,便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偶爾能見到的“萬國牌”客車。


據稱在缺油的時候,客車還燒過木炭、煤球。售票員半天上車售票,半天捏煤球。碰到上坡路段,他們還得下車搖動鼓風機。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1943年,從都勻到貴陽的公路上,一位司機正在為卡車添加木炭。


1969年前後,全國19個省市的20多家工廠開始了長途客車的量產,為公路客運的成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10年後,北京客裝公司在解放牌貨車的模型上,開發出我國第一輛空調旅遊客車。

老百姓“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由此開始,逐漸養成。


為了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的壓力,促進城鄉道路客運市場的發展,西安公路學院與揚州客車廠還靈機一動,創造了臥鋪客車這一概念。


在當年,臥鋪客車可謂是和今天共享單車一樣值得名垂青史的創意——

既延續了客運的價格優勢,又結合了鐵路臥鋪的舒適度,再恰好碰見了上世紀90年代的南下、進城打工潮的大勢,臥鋪大巴一時行駛在風頭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臥鋪客車裡,過道也常常睡滿了人。2012年國家工信部和公安部發布文件規定,暫停辦理臥鋪客車註冊登記,最後一批臥鋪大巴的使用期限是5年。但如今多地仍有臥鋪大巴在運行。圖/圖蟲創意


不少90後的孩子都有跟著父母乘臥鋪大巴回老家的經歷。

他們可能是年紀尚輕,天真浪漫地就被“臥鋪”兩字吸引去了,甚至還帶著自己最心愛的玩具與零食上的車,卻發現這“臥”是“全程地臥”“翻身艱難地臥”。


事實上,除了孩子,還有許多成年人在選擇臥鋪大巴這件事上“上當受騙”。

親身體驗過一遭,他們便永遠忘不了那縈繞的泡麵味、貼身衣物味,和那因為路況和鋪位設置不佳而此起彼伏的嘔吐聲。


而為了將普通客車改成承載量更多的臥鋪車,車身必須造得更高,過道也儘可能地縮窄。

這就意味著一旦碰到彎道,或需要緊急剎車的情況,重心高的臥鋪客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高。


據公安部統計,2011年,我國臥鋪客車數量佔大客車的比例為1%左右,但其事故死亡人數佔大客車事故死亡人數比例達10%。


來到21世紀,宇通、金龍等自主品牌將中國客車帶進了新時代。但我們今天能夠乘坐的客車和2000年的沒什麼區別。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客車一角的小電視。圖/unsplash


全球化語境下,客車改叫巴士。隨著港臺娛樂、網絡歌曲文化的滲入,大巴上除了有空調,還安裝有一臺低清小電視。

從劉德華唱到刀郎,偶爾一首來自天竺少女的“沙裡瓦沙裡瓦”,魔音灌耳,讓你瞬間清醒。然後又開始了循環播放,以解司機乘客長途旅程的苦悶。


可是,二十年後小電視上播放的還是《痴心絕對》《兩隻蝴蝶》和《等一分鐘》。每每前奏響起,司機和乘客內心也自動泛起了一陣苦悶。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劉德華確實在巴士上演了蠻多經典的浪漫橋段,怪不得司機都這麼愛他的歌。圖 /《旺角卡門》《暗戰》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車的下坡路

是它自己開上去的


雖然速度上被飛機高鐵碾壓,但真正讓老百姓從出行清單中劃除大巴選項的,還是客運自身發展停滯的問題。


的確,它不像前者一樣,落座後,只要能順利出發,兩眼一閉一睜就能基本準時到達目的地。

只要從車站駛出,大巴就面臨著路況、天氣等變量因素,將司機的駕駛素質及車輛的保養狀況放在赤裸裸的公路上進行考驗。


比轎車體積大,比貨車速度快,大巴幾乎是公路上的“霸主”了。但在搜索欄上輸入關鍵字,你就發現一系列這位霸主頻頻翻車的慘烈事故。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江蘇一長途客運站廣場舉行車輛預防夏季重特大事故處置演練。圖/圖蟲創意

2011年,河南信陽明港附近一輛35座臥鋪客車發生燃燒。該事故共造成41人死亡,6人受傷,其中1人重傷。

事故後調查發現起火原因是車上非法攜帶、運輸的易燃化工產品所致。而該車為私人承包車輛,出發的長途汽車站並沒有此輛客車的售票信息。


2016年,一輛從沭陽開往浙江的大客車,因避讓一輛自撞護欄的轎車,客車衝破高速護欄翻倒在路邊溝中,事故造成兩人死亡,多人受傷被困。


2018年,西安市國際港務區境內,一輛小客車為了躲避坑槽,駛入對向車道,與一混凝土運輸車迎面相撞,造成10人死亡、2人受傷的重大事故。


今年3月,一輛從河南鄭州開出的柴油旅遊大巴,在湖南常德一服務站自燃起火,造成26人死亡,28人受傷(其中5人重傷)。目前事發原因仍在調查過程中……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公路上,客車司機的角色至關重要。圖 /《一出好戲》


當致命的疲勞駕駛、超速駕駛、超載駕駛問題,落到承載著公路上最多生命的客車身上,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幕幕令人恐懼的“死神來了”。


缺乏嚴格的管理機制與駕駛條例,司機下意識憑經驗辦事,在自己已經走過無數遍的公路上瘋狂超車。


雲南人小強就說自己有幸坐過最野的大巴,“只要路放得下兩邊輪子,司機就有膽半山漂移”,乘客只要能完整到達目的地就是了不起的事,根本不敢奢求什麼舒適度。


有時候,為了能讓更多人回家,客運公司還會“不擇手段”。


每年都要回粵東過中秋的秋秋則記得,碰上人多的時候,大巴過道上的一張塑料凳就是她全程的支撐。

擠擠囔囔的車廂裡,都是在火車搶票大戰中慘遭淘汰的一批人,唯有“不正規”的大巴願意容納他們。

要是在高速碰到大塞車,那她就得在這張“移動座位”上前前後後地晃好幾個小時。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各地校車多為亮眼的黃色,車身顯眼,能夠起到一定的減少事故的作用。這也可能是難得把“客運”的重心放在“客”上的大巴車。圖 / unsplash

客運的重點,始終被放在了“運輸”上。在大巴上,人如貨物,只有出發、到達和過程速度之分。


而每件“貨物”所擁有的空間,這個空間中的溫度與氣味,由誰負責?

是冷酷寡言的司機嗎?是脾氣火爆的車站工作人員嗎?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所承載的這部分中國

也在以自己的速度前行著


公路客運是為世界各國所通用的出行方式。


北美、歐洲等國,都由多家運營商家在承接這塊業務,提供票務到出行的一條龍服務。在激烈的競爭關係中,各家客運的服務質量逐漸在向飛機等高端服務看齊。


像美國的“灰狗”大巴,空調、插座、Wi-Fi必不可少。還模仿飛機席位設置,在一輛車上設有“經濟席”和價格更高的“優等席”,後者擁有優先上車權與全額退票權。

在其官網上能看到城市探索計劃的定製項目,在明顯的位置企業的環保政策也適當露出。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關於大巴的回憶

都自帶上世紀的味道


我國出現的第一輛客車,是1928年浙江省工人用美國貨車改裝而成的。

這些由外國進口而來的“大個子”,被送到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進行簡單的整修工作,便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偶爾能見到的“萬國牌”客車。


據稱在缺油的時候,客車還燒過木炭、煤球。售票員半天上車售票,半天捏煤球。碰到上坡路段,他們還得下車搖動鼓風機。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1943年,從都勻到貴陽的公路上,一位司機正在為卡車添加木炭。


1969年前後,全國19個省市的20多家工廠開始了長途客車的量產,為公路客運的成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10年後,北京客裝公司在解放牌貨車的模型上,開發出我國第一輛空調旅遊客車。

老百姓“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由此開始,逐漸養成。


為了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的壓力,促進城鄉道路客運市場的發展,西安公路學院與揚州客車廠還靈機一動,創造了臥鋪客車這一概念。


在當年,臥鋪客車可謂是和今天共享單車一樣值得名垂青史的創意——

既延續了客運的價格優勢,又結合了鐵路臥鋪的舒適度,再恰好碰見了上世紀90年代的南下、進城打工潮的大勢,臥鋪大巴一時行駛在風頭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臥鋪客車裡,過道也常常睡滿了人。2012年國家工信部和公安部發布文件規定,暫停辦理臥鋪客車註冊登記,最後一批臥鋪大巴的使用期限是5年。但如今多地仍有臥鋪大巴在運行。圖/圖蟲創意


不少90後的孩子都有跟著父母乘臥鋪大巴回老家的經歷。

他們可能是年紀尚輕,天真浪漫地就被“臥鋪”兩字吸引去了,甚至還帶著自己最心愛的玩具與零食上的車,卻發現這“臥”是“全程地臥”“翻身艱難地臥”。


事實上,除了孩子,還有許多成年人在選擇臥鋪大巴這件事上“上當受騙”。

親身體驗過一遭,他們便永遠忘不了那縈繞的泡麵味、貼身衣物味,和那因為路況和鋪位設置不佳而此起彼伏的嘔吐聲。


而為了將普通客車改成承載量更多的臥鋪車,車身必須造得更高,過道也儘可能地縮窄。

這就意味著一旦碰到彎道,或需要緊急剎車的情況,重心高的臥鋪客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高。


據公安部統計,2011年,我國臥鋪客車數量佔大客車的比例為1%左右,但其事故死亡人數佔大客車事故死亡人數比例達10%。


來到21世紀,宇通、金龍等自主品牌將中國客車帶進了新時代。但我們今天能夠乘坐的客車和2000年的沒什麼區別。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客車一角的小電視。圖/unsplash


全球化語境下,客車改叫巴士。隨著港臺娛樂、網絡歌曲文化的滲入,大巴上除了有空調,還安裝有一臺低清小電視。

從劉德華唱到刀郎,偶爾一首來自天竺少女的“沙裡瓦沙裡瓦”,魔音灌耳,讓你瞬間清醒。然後又開始了循環播放,以解司機乘客長途旅程的苦悶。


可是,二十年後小電視上播放的還是《痴心絕對》《兩隻蝴蝶》和《等一分鐘》。每每前奏響起,司機和乘客內心也自動泛起了一陣苦悶。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劉德華確實在巴士上演了蠻多經典的浪漫橋段,怪不得司機都這麼愛他的歌。圖 /《旺角卡門》《暗戰》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車的下坡路

是它自己開上去的


雖然速度上被飛機高鐵碾壓,但真正讓老百姓從出行清單中劃除大巴選項的,還是客運自身發展停滯的問題。


的確,它不像前者一樣,落座後,只要能順利出發,兩眼一閉一睜就能基本準時到達目的地。

只要從車站駛出,大巴就面臨著路況、天氣等變量因素,將司機的駕駛素質及車輛的保養狀況放在赤裸裸的公路上進行考驗。


比轎車體積大,比貨車速度快,大巴幾乎是公路上的“霸主”了。但在搜索欄上輸入關鍵字,你就發現一系列這位霸主頻頻翻車的慘烈事故。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江蘇一長途客運站廣場舉行車輛預防夏季重特大事故處置演練。圖/圖蟲創意

2011年,河南信陽明港附近一輛35座臥鋪客車發生燃燒。該事故共造成41人死亡,6人受傷,其中1人重傷。

事故後調查發現起火原因是車上非法攜帶、運輸的易燃化工產品所致。而該車為私人承包車輛,出發的長途汽車站並沒有此輛客車的售票信息。


2016年,一輛從沭陽開往浙江的大客車,因避讓一輛自撞護欄的轎車,客車衝破高速護欄翻倒在路邊溝中,事故造成兩人死亡,多人受傷被困。


2018年,西安市國際港務區境內,一輛小客車為了躲避坑槽,駛入對向車道,與一混凝土運輸車迎面相撞,造成10人死亡、2人受傷的重大事故。


今年3月,一輛從河南鄭州開出的柴油旅遊大巴,在湖南常德一服務站自燃起火,造成26人死亡,28人受傷(其中5人重傷)。目前事發原因仍在調查過程中……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公路上,客車司機的角色至關重要。圖 /《一出好戲》


當致命的疲勞駕駛、超速駕駛、超載駕駛問題,落到承載著公路上最多生命的客車身上,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幕幕令人恐懼的“死神來了”。


缺乏嚴格的管理機制與駕駛條例,司機下意識憑經驗辦事,在自己已經走過無數遍的公路上瘋狂超車。


雲南人小強就說自己有幸坐過最野的大巴,“只要路放得下兩邊輪子,司機就有膽半山漂移”,乘客只要能完整到達目的地就是了不起的事,根本不敢奢求什麼舒適度。


有時候,為了能讓更多人回家,客運公司還會“不擇手段”。


每年都要回粵東過中秋的秋秋則記得,碰上人多的時候,大巴過道上的一張塑料凳就是她全程的支撐。

擠擠囔囔的車廂裡,都是在火車搶票大戰中慘遭淘汰的一批人,唯有“不正規”的大巴願意容納他們。

要是在高速碰到大塞車,那她就得在這張“移動座位”上前前後後地晃好幾個小時。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各地校車多為亮眼的黃色,車身顯眼,能夠起到一定的減少事故的作用。這也可能是難得把“客運”的重心放在“客”上的大巴車。圖 / unsplash

客運的重點,始終被放在了“運輸”上。在大巴上,人如貨物,只有出發、到達和過程速度之分。


而每件“貨物”所擁有的空間,這個空間中的溫度與氣味,由誰負責?

是冷酷寡言的司機嗎?是脾氣火爆的車站工作人員嗎?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所承載的這部分中國

也在以自己的速度前行著


公路客運是為世界各國所通用的出行方式。


北美、歐洲等國,都由多家運營商家在承接這塊業務,提供票務到出行的一條龍服務。在激烈的競爭關係中,各家客運的服務質量逐漸在向飛機等高端服務看齊。


像美國的“灰狗”大巴,空調、插座、Wi-Fi必不可少。還模仿飛機席位設置,在一輛車上設有“經濟席”和價格更高的“優等席”,後者擁有優先上車權與全額退票權。

在其官網上能看到城市探索計劃的定製項目,在明顯的位置企業的環保政策也適當露出。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灰狗官網截圖


“閃電”大巴,乘客可以通過Twitter投訴,下車前大部分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還有專門在美國西海岸酒店之間提供門到門服務的大巴公司,配備真皮座椅,小吃、啤酒、紅酒管飽。


有獵奇的人去日本乘坐過超豪華大巴,每個座位都是一個單獨的包間,乘客擁有自己的隱私空間。


普通級別的大巴,也配有兩個司機輪番值班,一到休息站便有乘務忙著四處噴灑空氣清新劑。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關於大巴的回憶

都自帶上世紀的味道


我國出現的第一輛客車,是1928年浙江省工人用美國貨車改裝而成的。

這些由外國進口而來的“大個子”,被送到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進行簡單的整修工作,便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偶爾能見到的“萬國牌”客車。


據稱在缺油的時候,客車還燒過木炭、煤球。售票員半天上車售票,半天捏煤球。碰到上坡路段,他們還得下車搖動鼓風機。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1943年,從都勻到貴陽的公路上,一位司機正在為卡車添加木炭。


1969年前後,全國19個省市的20多家工廠開始了長途客車的量產,為公路客運的成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10年後,北京客裝公司在解放牌貨車的模型上,開發出我國第一輛空調旅遊客車。

老百姓“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由此開始,逐漸養成。


為了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的壓力,促進城鄉道路客運市場的發展,西安公路學院與揚州客車廠還靈機一動,創造了臥鋪客車這一概念。


在當年,臥鋪客車可謂是和今天共享單車一樣值得名垂青史的創意——

既延續了客運的價格優勢,又結合了鐵路臥鋪的舒適度,再恰好碰見了上世紀90年代的南下、進城打工潮的大勢,臥鋪大巴一時行駛在風頭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臥鋪客車裡,過道也常常睡滿了人。2012年國家工信部和公安部發布文件規定,暫停辦理臥鋪客車註冊登記,最後一批臥鋪大巴的使用期限是5年。但如今多地仍有臥鋪大巴在運行。圖/圖蟲創意


不少90後的孩子都有跟著父母乘臥鋪大巴回老家的經歷。

他們可能是年紀尚輕,天真浪漫地就被“臥鋪”兩字吸引去了,甚至還帶著自己最心愛的玩具與零食上的車,卻發現這“臥”是“全程地臥”“翻身艱難地臥”。


事實上,除了孩子,還有許多成年人在選擇臥鋪大巴這件事上“上當受騙”。

親身體驗過一遭,他們便永遠忘不了那縈繞的泡麵味、貼身衣物味,和那因為路況和鋪位設置不佳而此起彼伏的嘔吐聲。


而為了將普通客車改成承載量更多的臥鋪車,車身必須造得更高,過道也儘可能地縮窄。

這就意味著一旦碰到彎道,或需要緊急剎車的情況,重心高的臥鋪客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高。


據公安部統計,2011年,我國臥鋪客車數量佔大客車的比例為1%左右,但其事故死亡人數佔大客車事故死亡人數比例達10%。


來到21世紀,宇通、金龍等自主品牌將中國客車帶進了新時代。但我們今天能夠乘坐的客車和2000年的沒什麼區別。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客車一角的小電視。圖/unsplash


全球化語境下,客車改叫巴士。隨著港臺娛樂、網絡歌曲文化的滲入,大巴上除了有空調,還安裝有一臺低清小電視。

從劉德華唱到刀郎,偶爾一首來自天竺少女的“沙裡瓦沙裡瓦”,魔音灌耳,讓你瞬間清醒。然後又開始了循環播放,以解司機乘客長途旅程的苦悶。


可是,二十年後小電視上播放的還是《痴心絕對》《兩隻蝴蝶》和《等一分鐘》。每每前奏響起,司機和乘客內心也自動泛起了一陣苦悶。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劉德華確實在巴士上演了蠻多經典的浪漫橋段,怪不得司機都這麼愛他的歌。圖 /《旺角卡門》《暗戰》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車的下坡路

是它自己開上去的


雖然速度上被飛機高鐵碾壓,但真正讓老百姓從出行清單中劃除大巴選項的,還是客運自身發展停滯的問題。


的確,它不像前者一樣,落座後,只要能順利出發,兩眼一閉一睜就能基本準時到達目的地。

只要從車站駛出,大巴就面臨著路況、天氣等變量因素,將司機的駕駛素質及車輛的保養狀況放在赤裸裸的公路上進行考驗。


比轎車體積大,比貨車速度快,大巴幾乎是公路上的“霸主”了。但在搜索欄上輸入關鍵字,你就發現一系列這位霸主頻頻翻車的慘烈事故。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江蘇一長途客運站廣場舉行車輛預防夏季重特大事故處置演練。圖/圖蟲創意

2011年,河南信陽明港附近一輛35座臥鋪客車發生燃燒。該事故共造成41人死亡,6人受傷,其中1人重傷。

事故後調查發現起火原因是車上非法攜帶、運輸的易燃化工產品所致。而該車為私人承包車輛,出發的長途汽車站並沒有此輛客車的售票信息。


2016年,一輛從沭陽開往浙江的大客車,因避讓一輛自撞護欄的轎車,客車衝破高速護欄翻倒在路邊溝中,事故造成兩人死亡,多人受傷被困。


2018年,西安市國際港務區境內,一輛小客車為了躲避坑槽,駛入對向車道,與一混凝土運輸車迎面相撞,造成10人死亡、2人受傷的重大事故。


今年3月,一輛從河南鄭州開出的柴油旅遊大巴,在湖南常德一服務站自燃起火,造成26人死亡,28人受傷(其中5人重傷)。目前事發原因仍在調查過程中……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公路上,客車司機的角色至關重要。圖 /《一出好戲》


當致命的疲勞駕駛、超速駕駛、超載駕駛問題,落到承載著公路上最多生命的客車身上,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幕幕令人恐懼的“死神來了”。


缺乏嚴格的管理機制與駕駛條例,司機下意識憑經驗辦事,在自己已經走過無數遍的公路上瘋狂超車。


雲南人小強就說自己有幸坐過最野的大巴,“只要路放得下兩邊輪子,司機就有膽半山漂移”,乘客只要能完整到達目的地就是了不起的事,根本不敢奢求什麼舒適度。


有時候,為了能讓更多人回家,客運公司還會“不擇手段”。


每年都要回粵東過中秋的秋秋則記得,碰上人多的時候,大巴過道上的一張塑料凳就是她全程的支撐。

擠擠囔囔的車廂裡,都是在火車搶票大戰中慘遭淘汰的一批人,唯有“不正規”的大巴願意容納他們。

要是在高速碰到大塞車,那她就得在這張“移動座位”上前前後後地晃好幾個小時。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各地校車多為亮眼的黃色,車身顯眼,能夠起到一定的減少事故的作用。這也可能是難得把“客運”的重心放在“客”上的大巴車。圖 / unsplash

客運的重點,始終被放在了“運輸”上。在大巴上,人如貨物,只有出發、到達和過程速度之分。


而每件“貨物”所擁有的空間,這個空間中的溫度與氣味,由誰負責?

是冷酷寡言的司機嗎?是脾氣火爆的車站工作人員嗎?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所承載的這部分中國

也在以自己的速度前行著


公路客運是為世界各國所通用的出行方式。


北美、歐洲等國,都由多家運營商家在承接這塊業務,提供票務到出行的一條龍服務。在激烈的競爭關係中,各家客運的服務質量逐漸在向飛機等高端服務看齊。


像美國的“灰狗”大巴,空調、插座、Wi-Fi必不可少。還模仿飛機席位設置,在一輛車上設有“經濟席”和價格更高的“優等席”,後者擁有優先上車權與全額退票權。

在其官網上能看到城市探索計劃的定製項目,在明顯的位置企業的環保政策也適當露出。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灰狗官網截圖


“閃電”大巴,乘客可以通過Twitter投訴,下車前大部分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還有專門在美國西海岸酒店之間提供門到門服務的大巴公司,配備真皮座椅,小吃、啤酒、紅酒管飽。


有獵奇的人去日本乘坐過超豪華大巴,每個座位都是一個單獨的包間,乘客擁有自己的隱私空間。


普通級別的大巴,也配有兩個司機輪番值班,一到休息站便有乘務忙著四處噴灑空氣清新劑。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日本WILLER大巴的座位選擇


有些大巴下方的“行李位”,被改造成了哆啦A夢式的“睡眠艙”,供司機停車時補眠用。


孟加拉國的大巴多是歐洲淘汰下來的二手貨,窗戶上還帶有放射狀的裂紋。

但購票者可以根據票價,選擇舒適寬敞的座位或平價座位。配合強勁的空調,乘務員給每人還會發放毛毯。


至於目前國內的大巴,多與以鄉土為培養皿的文藝片色調保持一致。


像賈樟柯拍的大巴,車前小電視上播放著杜琪峰《放逐》最經典的白紗帳槍戰橋段,導演用戲中戲的方式夾帶私貨致敬前輩。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關於大巴的回憶

都自帶上世紀的味道


我國出現的第一輛客車,是1928年浙江省工人用美國貨車改裝而成的。

這些由外國進口而來的“大個子”,被送到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進行簡單的整修工作,便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偶爾能見到的“萬國牌”客車。


據稱在缺油的時候,客車還燒過木炭、煤球。售票員半天上車售票,半天捏煤球。碰到上坡路段,他們還得下車搖動鼓風機。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1943年,從都勻到貴陽的公路上,一位司機正在為卡車添加木炭。


1969年前後,全國19個省市的20多家工廠開始了長途客車的量產,為公路客運的成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10年後,北京客裝公司在解放牌貨車的模型上,開發出我國第一輛空調旅遊客車。

老百姓“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由此開始,逐漸養成。


為了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的壓力,促進城鄉道路客運市場的發展,西安公路學院與揚州客車廠還靈機一動,創造了臥鋪客車這一概念。


在當年,臥鋪客車可謂是和今天共享單車一樣值得名垂青史的創意——

既延續了客運的價格優勢,又結合了鐵路臥鋪的舒適度,再恰好碰見了上世紀90年代的南下、進城打工潮的大勢,臥鋪大巴一時行駛在風頭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臥鋪客車裡,過道也常常睡滿了人。2012年國家工信部和公安部發布文件規定,暫停辦理臥鋪客車註冊登記,最後一批臥鋪大巴的使用期限是5年。但如今多地仍有臥鋪大巴在運行。圖/圖蟲創意


不少90後的孩子都有跟著父母乘臥鋪大巴回老家的經歷。

他們可能是年紀尚輕,天真浪漫地就被“臥鋪”兩字吸引去了,甚至還帶著自己最心愛的玩具與零食上的車,卻發現這“臥”是“全程地臥”“翻身艱難地臥”。


事實上,除了孩子,還有許多成年人在選擇臥鋪大巴這件事上“上當受騙”。

親身體驗過一遭,他們便永遠忘不了那縈繞的泡麵味、貼身衣物味,和那因為路況和鋪位設置不佳而此起彼伏的嘔吐聲。


而為了將普通客車改成承載量更多的臥鋪車,車身必須造得更高,過道也儘可能地縮窄。

這就意味著一旦碰到彎道,或需要緊急剎車的情況,重心高的臥鋪客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高。


據公安部統計,2011年,我國臥鋪客車數量佔大客車的比例為1%左右,但其事故死亡人數佔大客車事故死亡人數比例達10%。


來到21世紀,宇通、金龍等自主品牌將中國客車帶進了新時代。但我們今天能夠乘坐的客車和2000年的沒什麼區別。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客車一角的小電視。圖/unsplash


全球化語境下,客車改叫巴士。隨著港臺娛樂、網絡歌曲文化的滲入,大巴上除了有空調,還安裝有一臺低清小電視。

從劉德華唱到刀郎,偶爾一首來自天竺少女的“沙裡瓦沙裡瓦”,魔音灌耳,讓你瞬間清醒。然後又開始了循環播放,以解司機乘客長途旅程的苦悶。


可是,二十年後小電視上播放的還是《痴心絕對》《兩隻蝴蝶》和《等一分鐘》。每每前奏響起,司機和乘客內心也自動泛起了一陣苦悶。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劉德華確實在巴士上演了蠻多經典的浪漫橋段,怪不得司機都這麼愛他的歌。圖 /《旺角卡門》《暗戰》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車的下坡路

是它自己開上去的


雖然速度上被飛機高鐵碾壓,但真正讓老百姓從出行清單中劃除大巴選項的,還是客運自身發展停滯的問題。


的確,它不像前者一樣,落座後,只要能順利出發,兩眼一閉一睜就能基本準時到達目的地。

只要從車站駛出,大巴就面臨著路況、天氣等變量因素,將司機的駕駛素質及車輛的保養狀況放在赤裸裸的公路上進行考驗。


比轎車體積大,比貨車速度快,大巴幾乎是公路上的“霸主”了。但在搜索欄上輸入關鍵字,你就發現一系列這位霸主頻頻翻車的慘烈事故。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江蘇一長途客運站廣場舉行車輛預防夏季重特大事故處置演練。圖/圖蟲創意

2011年,河南信陽明港附近一輛35座臥鋪客車發生燃燒。該事故共造成41人死亡,6人受傷,其中1人重傷。

事故後調查發現起火原因是車上非法攜帶、運輸的易燃化工產品所致。而該車為私人承包車輛,出發的長途汽車站並沒有此輛客車的售票信息。


2016年,一輛從沭陽開往浙江的大客車,因避讓一輛自撞護欄的轎車,客車衝破高速護欄翻倒在路邊溝中,事故造成兩人死亡,多人受傷被困。


2018年,西安市國際港務區境內,一輛小客車為了躲避坑槽,駛入對向車道,與一混凝土運輸車迎面相撞,造成10人死亡、2人受傷的重大事故。


今年3月,一輛從河南鄭州開出的柴油旅遊大巴,在湖南常德一服務站自燃起火,造成26人死亡,28人受傷(其中5人重傷)。目前事發原因仍在調查過程中……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公路上,客車司機的角色至關重要。圖 /《一出好戲》


當致命的疲勞駕駛、超速駕駛、超載駕駛問題,落到承載著公路上最多生命的客車身上,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幕幕令人恐懼的“死神來了”。


缺乏嚴格的管理機制與駕駛條例,司機下意識憑經驗辦事,在自己已經走過無數遍的公路上瘋狂超車。


雲南人小強就說自己有幸坐過最野的大巴,“只要路放得下兩邊輪子,司機就有膽半山漂移”,乘客只要能完整到達目的地就是了不起的事,根本不敢奢求什麼舒適度。


有時候,為了能讓更多人回家,客運公司還會“不擇手段”。


每年都要回粵東過中秋的秋秋則記得,碰上人多的時候,大巴過道上的一張塑料凳就是她全程的支撐。

擠擠囔囔的車廂裡,都是在火車搶票大戰中慘遭淘汰的一批人,唯有“不正規”的大巴願意容納他們。

要是在高速碰到大塞車,那她就得在這張“移動座位”上前前後後地晃好幾個小時。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各地校車多為亮眼的黃色,車身顯眼,能夠起到一定的減少事故的作用。這也可能是難得把“客運”的重心放在“客”上的大巴車。圖 / unsplash

客運的重點,始終被放在了“運輸”上。在大巴上,人如貨物,只有出發、到達和過程速度之分。


而每件“貨物”所擁有的空間,這個空間中的溫度與氣味,由誰負責?

是冷酷寡言的司機嗎?是脾氣火爆的車站工作人員嗎?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所承載的這部分中國

也在以自己的速度前行著


公路客運是為世界各國所通用的出行方式。


北美、歐洲等國,都由多家運營商家在承接這塊業務,提供票務到出行的一條龍服務。在激烈的競爭關係中,各家客運的服務質量逐漸在向飛機等高端服務看齊。


像美國的“灰狗”大巴,空調、插座、Wi-Fi必不可少。還模仿飛機席位設置,在一輛車上設有“經濟席”和價格更高的“優等席”,後者擁有優先上車權與全額退票權。

在其官網上能看到城市探索計劃的定製項目,在明顯的位置企業的環保政策也適當露出。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灰狗官網截圖


“閃電”大巴,乘客可以通過Twitter投訴,下車前大部分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還有專門在美國西海岸酒店之間提供門到門服務的大巴公司,配備真皮座椅,小吃、啤酒、紅酒管飽。


有獵奇的人去日本乘坐過超豪華大巴,每個座位都是一個單獨的包間,乘客擁有自己的隱私空間。


普通級別的大巴,也配有兩個司機輪番值班,一到休息站便有乘務忙著四處噴灑空氣清新劑。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日本WILLER大巴的座位選擇


有些大巴下方的“行李位”,被改造成了哆啦A夢式的“睡眠艙”,供司機停車時補眠用。


孟加拉國的大巴多是歐洲淘汰下來的二手貨,窗戶上還帶有放射狀的裂紋。

但購票者可以根據票價,選擇舒適寬敞的座位或平價座位。配合強勁的空調,乘務員給每人還會發放毛毯。


至於目前國內的大巴,多與以鄉土為培養皿的文藝片色調保持一致。


像賈樟柯拍的大巴,車前小電視上播放著杜琪峰《放逐》最經典的白紗帳槍戰橋段,導演用戲中戲的方式夾帶私貨致敬前輩。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旺角卡門》劇照


而到了現實世界中,恢弘的高鐵、飛機無法到達的地方,也是那輛不太新穎的大巴車,像毛細血管般穿梭在村與村、鎮與鎮之間。順便,用大喇叭給大夥兒傳播傳播《富春山居圖》。


雖然公路客運市場在逐年縮水,但2018年一年,我國的公路客運量為136.72億人次,是鐵路的四倍。也只有那輛大巴車能夠反映這部分土地的真實狀況。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關於大巴的回憶

都自帶上世紀的味道


我國出現的第一輛客車,是1928年浙江省工人用美國貨車改裝而成的。

這些由外國進口而來的“大個子”,被送到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進行簡單的整修工作,便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偶爾能見到的“萬國牌”客車。


據稱在缺油的時候,客車還燒過木炭、煤球。售票員半天上車售票,半天捏煤球。碰到上坡路段,他們還得下車搖動鼓風機。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1943年,從都勻到貴陽的公路上,一位司機正在為卡車添加木炭。


1969年前後,全國19個省市的20多家工廠開始了長途客車的量產,為公路客運的成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10年後,北京客裝公司在解放牌貨車的模型上,開發出我國第一輛空調旅遊客車。

老百姓“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由此開始,逐漸養成。


為了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的壓力,促進城鄉道路客運市場的發展,西安公路學院與揚州客車廠還靈機一動,創造了臥鋪客車這一概念。


在當年,臥鋪客車可謂是和今天共享單車一樣值得名垂青史的創意——

既延續了客運的價格優勢,又結合了鐵路臥鋪的舒適度,再恰好碰見了上世紀90年代的南下、進城打工潮的大勢,臥鋪大巴一時行駛在風頭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臥鋪客車裡,過道也常常睡滿了人。2012年國家工信部和公安部發布文件規定,暫停辦理臥鋪客車註冊登記,最後一批臥鋪大巴的使用期限是5年。但如今多地仍有臥鋪大巴在運行。圖/圖蟲創意


不少90後的孩子都有跟著父母乘臥鋪大巴回老家的經歷。

他們可能是年紀尚輕,天真浪漫地就被“臥鋪”兩字吸引去了,甚至還帶著自己最心愛的玩具與零食上的車,卻發現這“臥”是“全程地臥”“翻身艱難地臥”。


事實上,除了孩子,還有許多成年人在選擇臥鋪大巴這件事上“上當受騙”。

親身體驗過一遭,他們便永遠忘不了那縈繞的泡麵味、貼身衣物味,和那因為路況和鋪位設置不佳而此起彼伏的嘔吐聲。


而為了將普通客車改成承載量更多的臥鋪車,車身必須造得更高,過道也儘可能地縮窄。

這就意味著一旦碰到彎道,或需要緊急剎車的情況,重心高的臥鋪客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高。


據公安部統計,2011年,我國臥鋪客車數量佔大客車的比例為1%左右,但其事故死亡人數佔大客車事故死亡人數比例達10%。


來到21世紀,宇通、金龍等自主品牌將中國客車帶進了新時代。但我們今天能夠乘坐的客車和2000年的沒什麼區別。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客車一角的小電視。圖/unsplash


全球化語境下,客車改叫巴士。隨著港臺娛樂、網絡歌曲文化的滲入,大巴上除了有空調,還安裝有一臺低清小電視。

從劉德華唱到刀郎,偶爾一首來自天竺少女的“沙裡瓦沙裡瓦”,魔音灌耳,讓你瞬間清醒。然後又開始了循環播放,以解司機乘客長途旅程的苦悶。


可是,二十年後小電視上播放的還是《痴心絕對》《兩隻蝴蝶》和《等一分鐘》。每每前奏響起,司機和乘客內心也自動泛起了一陣苦悶。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劉德華確實在巴士上演了蠻多經典的浪漫橋段,怪不得司機都這麼愛他的歌。圖 /《旺角卡門》《暗戰》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車的下坡路

是它自己開上去的


雖然速度上被飛機高鐵碾壓,但真正讓老百姓從出行清單中劃除大巴選項的,還是客運自身發展停滯的問題。


的確,它不像前者一樣,落座後,只要能順利出發,兩眼一閉一睜就能基本準時到達目的地。

只要從車站駛出,大巴就面臨著路況、天氣等變量因素,將司機的駕駛素質及車輛的保養狀況放在赤裸裸的公路上進行考驗。


比轎車體積大,比貨車速度快,大巴幾乎是公路上的“霸主”了。但在搜索欄上輸入關鍵字,你就發現一系列這位霸主頻頻翻車的慘烈事故。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江蘇一長途客運站廣場舉行車輛預防夏季重特大事故處置演練。圖/圖蟲創意

2011年,河南信陽明港附近一輛35座臥鋪客車發生燃燒。該事故共造成41人死亡,6人受傷,其中1人重傷。

事故後調查發現起火原因是車上非法攜帶、運輸的易燃化工產品所致。而該車為私人承包車輛,出發的長途汽車站並沒有此輛客車的售票信息。


2016年,一輛從沭陽開往浙江的大客車,因避讓一輛自撞護欄的轎車,客車衝破高速護欄翻倒在路邊溝中,事故造成兩人死亡,多人受傷被困。


2018年,西安市國際港務區境內,一輛小客車為了躲避坑槽,駛入對向車道,與一混凝土運輸車迎面相撞,造成10人死亡、2人受傷的重大事故。


今年3月,一輛從河南鄭州開出的柴油旅遊大巴,在湖南常德一服務站自燃起火,造成26人死亡,28人受傷(其中5人重傷)。目前事發原因仍在調查過程中……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公路上,客車司機的角色至關重要。圖 /《一出好戲》


當致命的疲勞駕駛、超速駕駛、超載駕駛問題,落到承載著公路上最多生命的客車身上,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幕幕令人恐懼的“死神來了”。


缺乏嚴格的管理機制與駕駛條例,司機下意識憑經驗辦事,在自己已經走過無數遍的公路上瘋狂超車。


雲南人小強就說自己有幸坐過最野的大巴,“只要路放得下兩邊輪子,司機就有膽半山漂移”,乘客只要能完整到達目的地就是了不起的事,根本不敢奢求什麼舒適度。


有時候,為了能讓更多人回家,客運公司還會“不擇手段”。


每年都要回粵東過中秋的秋秋則記得,碰上人多的時候,大巴過道上的一張塑料凳就是她全程的支撐。

擠擠囔囔的車廂裡,都是在火車搶票大戰中慘遭淘汰的一批人,唯有“不正規”的大巴願意容納他們。

要是在高速碰到大塞車,那她就得在這張“移動座位”上前前後後地晃好幾個小時。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各地校車多為亮眼的黃色,車身顯眼,能夠起到一定的減少事故的作用。這也可能是難得把“客運”的重心放在“客”上的大巴車。圖 / unsplash

客運的重點,始終被放在了“運輸”上。在大巴上,人如貨物,只有出發、到達和過程速度之分。


而每件“貨物”所擁有的空間,這個空間中的溫度與氣味,由誰負責?

是冷酷寡言的司機嗎?是脾氣火爆的車站工作人員嗎?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所承載的這部分中國

也在以自己的速度前行著


公路客運是為世界各國所通用的出行方式。


北美、歐洲等國,都由多家運營商家在承接這塊業務,提供票務到出行的一條龍服務。在激烈的競爭關係中,各家客運的服務質量逐漸在向飛機等高端服務看齊。


像美國的“灰狗”大巴,空調、插座、Wi-Fi必不可少。還模仿飛機席位設置,在一輛車上設有“經濟席”和價格更高的“優等席”,後者擁有優先上車權與全額退票權。

在其官網上能看到城市探索計劃的定製項目,在明顯的位置企業的環保政策也適當露出。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灰狗官網截圖


“閃電”大巴,乘客可以通過Twitter投訴,下車前大部分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還有專門在美國西海岸酒店之間提供門到門服務的大巴公司,配備真皮座椅,小吃、啤酒、紅酒管飽。


有獵奇的人去日本乘坐過超豪華大巴,每個座位都是一個單獨的包間,乘客擁有自己的隱私空間。


普通級別的大巴,也配有兩個司機輪番值班,一到休息站便有乘務忙著四處噴灑空氣清新劑。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日本WILLER大巴的座位選擇


有些大巴下方的“行李位”,被改造成了哆啦A夢式的“睡眠艙”,供司機停車時補眠用。


孟加拉國的大巴多是歐洲淘汰下來的二手貨,窗戶上還帶有放射狀的裂紋。

但購票者可以根據票價,選擇舒適寬敞的座位或平價座位。配合強勁的空調,乘務員給每人還會發放毛毯。


至於目前國內的大巴,多與以鄉土為培養皿的文藝片色調保持一致。


像賈樟柯拍的大巴,車前小電視上播放著杜琪峰《放逐》最經典的白紗帳槍戰橋段,導演用戲中戲的方式夾帶私貨致敬前輩。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旺角卡門》劇照


而到了現實世界中,恢弘的高鐵、飛機無法到達的地方,也是那輛不太新穎的大巴車,像毛細血管般穿梭在村與村、鎮與鎮之間。順便,用大喇叭給大夥兒傳播傳播《富春山居圖》。


雖然公路客運市場在逐年縮水,但2018年一年,我國的公路客運量為136.72億人次,是鐵路的四倍。也只有那輛大巴車能夠反映這部分土地的真實狀況。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2012年,福建春運。圖 / 圖蟲創意


對於正在上高中的瑤瑤來說,大巴是考驗自己與心儀男生默契程度的地方。

如何不動聲色地搶到他身旁的位置,兩人共用一副耳機,任由狹窄的座位增添空氣中曖昧的程度。

然後她才能一邊倍兒清醒地裝睡,一邊慢慢地往身旁的肩膀上靠。


對於老張頭來說,大巴就是他的私人快遞員。剛宰了兩隻走地雞,想分給城市生活的女兒一隻,便託了車站相熟的老弟,隨車送過去。

空調候車室—空調大巴—另一個空調候車室,這樣全程有保證的“冷鏈”,不是所有物流公司都能做到。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關於大巴的回憶

都自帶上世紀的味道


我國出現的第一輛客車,是1928年浙江省工人用美國貨車改裝而成的。

這些由外國進口而來的“大個子”,被送到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進行簡單的整修工作,便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偶爾能見到的“萬國牌”客車。


據稱在缺油的時候,客車還燒過木炭、煤球。售票員半天上車售票,半天捏煤球。碰到上坡路段,他們還得下車搖動鼓風機。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1943年,從都勻到貴陽的公路上,一位司機正在為卡車添加木炭。


1969年前後,全國19個省市的20多家工廠開始了長途客車的量產,為公路客運的成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10年後,北京客裝公司在解放牌貨車的模型上,開發出我國第一輛空調旅遊客車。

老百姓“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由此開始,逐漸養成。


為了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的壓力,促進城鄉道路客運市場的發展,西安公路學院與揚州客車廠還靈機一動,創造了臥鋪客車這一概念。


在當年,臥鋪客車可謂是和今天共享單車一樣值得名垂青史的創意——

既延續了客運的價格優勢,又結合了鐵路臥鋪的舒適度,再恰好碰見了上世紀90年代的南下、進城打工潮的大勢,臥鋪大巴一時行駛在風頭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臥鋪客車裡,過道也常常睡滿了人。2012年國家工信部和公安部發布文件規定,暫停辦理臥鋪客車註冊登記,最後一批臥鋪大巴的使用期限是5年。但如今多地仍有臥鋪大巴在運行。圖/圖蟲創意


不少90後的孩子都有跟著父母乘臥鋪大巴回老家的經歷。

他們可能是年紀尚輕,天真浪漫地就被“臥鋪”兩字吸引去了,甚至還帶著自己最心愛的玩具與零食上的車,卻發現這“臥”是“全程地臥”“翻身艱難地臥”。


事實上,除了孩子,還有許多成年人在選擇臥鋪大巴這件事上“上當受騙”。

親身體驗過一遭,他們便永遠忘不了那縈繞的泡麵味、貼身衣物味,和那因為路況和鋪位設置不佳而此起彼伏的嘔吐聲。


而為了將普通客車改成承載量更多的臥鋪車,車身必須造得更高,過道也儘可能地縮窄。

這就意味著一旦碰到彎道,或需要緊急剎車的情況,重心高的臥鋪客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高。


據公安部統計,2011年,我國臥鋪客車數量佔大客車的比例為1%左右,但其事故死亡人數佔大客車事故死亡人數比例達10%。


來到21世紀,宇通、金龍等自主品牌將中國客車帶進了新時代。但我們今天能夠乘坐的客車和2000年的沒什麼區別。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客車一角的小電視。圖/unsplash


全球化語境下,客車改叫巴士。隨著港臺娛樂、網絡歌曲文化的滲入,大巴上除了有空調,還安裝有一臺低清小電視。

從劉德華唱到刀郎,偶爾一首來自天竺少女的“沙裡瓦沙裡瓦”,魔音灌耳,讓你瞬間清醒。然後又開始了循環播放,以解司機乘客長途旅程的苦悶。


可是,二十年後小電視上播放的還是《痴心絕對》《兩隻蝴蝶》和《等一分鐘》。每每前奏響起,司機和乘客內心也自動泛起了一陣苦悶。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劉德華確實在巴士上演了蠻多經典的浪漫橋段,怪不得司機都這麼愛他的歌。圖 /《旺角卡門》《暗戰》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車的下坡路

是它自己開上去的


雖然速度上被飛機高鐵碾壓,但真正讓老百姓從出行清單中劃除大巴選項的,還是客運自身發展停滯的問題。


的確,它不像前者一樣,落座後,只要能順利出發,兩眼一閉一睜就能基本準時到達目的地。

只要從車站駛出,大巴就面臨著路況、天氣等變量因素,將司機的駕駛素質及車輛的保養狀況放在赤裸裸的公路上進行考驗。


比轎車體積大,比貨車速度快,大巴幾乎是公路上的“霸主”了。但在搜索欄上輸入關鍵字,你就發現一系列這位霸主頻頻翻車的慘烈事故。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江蘇一長途客運站廣場舉行車輛預防夏季重特大事故處置演練。圖/圖蟲創意

2011年,河南信陽明港附近一輛35座臥鋪客車發生燃燒。該事故共造成41人死亡,6人受傷,其中1人重傷。

事故後調查發現起火原因是車上非法攜帶、運輸的易燃化工產品所致。而該車為私人承包車輛,出發的長途汽車站並沒有此輛客車的售票信息。


2016年,一輛從沭陽開往浙江的大客車,因避讓一輛自撞護欄的轎車,客車衝破高速護欄翻倒在路邊溝中,事故造成兩人死亡,多人受傷被困。


2018年,西安市國際港務區境內,一輛小客車為了躲避坑槽,駛入對向車道,與一混凝土運輸車迎面相撞,造成10人死亡、2人受傷的重大事故。


今年3月,一輛從河南鄭州開出的柴油旅遊大巴,在湖南常德一服務站自燃起火,造成26人死亡,28人受傷(其中5人重傷)。目前事發原因仍在調查過程中……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公路上,客車司機的角色至關重要。圖 /《一出好戲》


當致命的疲勞駕駛、超速駕駛、超載駕駛問題,落到承載著公路上最多生命的客車身上,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幕幕令人恐懼的“死神來了”。


缺乏嚴格的管理機制與駕駛條例,司機下意識憑經驗辦事,在自己已經走過無數遍的公路上瘋狂超車。


雲南人小強就說自己有幸坐過最野的大巴,“只要路放得下兩邊輪子,司機就有膽半山漂移”,乘客只要能完整到達目的地就是了不起的事,根本不敢奢求什麼舒適度。


有時候,為了能讓更多人回家,客運公司還會“不擇手段”。


每年都要回粵東過中秋的秋秋則記得,碰上人多的時候,大巴過道上的一張塑料凳就是她全程的支撐。

擠擠囔囔的車廂裡,都是在火車搶票大戰中慘遭淘汰的一批人,唯有“不正規”的大巴願意容納他們。

要是在高速碰到大塞車,那她就得在這張“移動座位”上前前後後地晃好幾個小時。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各地校車多為亮眼的黃色,車身顯眼,能夠起到一定的減少事故的作用。這也可能是難得把“客運”的重心放在“客”上的大巴車。圖 / unsplash

客運的重點,始終被放在了“運輸”上。在大巴上,人如貨物,只有出發、到達和過程速度之分。


而每件“貨物”所擁有的空間,這個空間中的溫度與氣味,由誰負責?

是冷酷寡言的司機嗎?是脾氣火爆的車站工作人員嗎?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所承載的這部分中國

也在以自己的速度前行著


公路客運是為世界各國所通用的出行方式。


北美、歐洲等國,都由多家運營商家在承接這塊業務,提供票務到出行的一條龍服務。在激烈的競爭關係中,各家客運的服務質量逐漸在向飛機等高端服務看齊。


像美國的“灰狗”大巴,空調、插座、Wi-Fi必不可少。還模仿飛機席位設置,在一輛車上設有“經濟席”和價格更高的“優等席”,後者擁有優先上車權與全額退票權。

在其官網上能看到城市探索計劃的定製項目,在明顯的位置企業的環保政策也適當露出。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灰狗官網截圖


“閃電”大巴,乘客可以通過Twitter投訴,下車前大部分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還有專門在美國西海岸酒店之間提供門到門服務的大巴公司,配備真皮座椅,小吃、啤酒、紅酒管飽。


有獵奇的人去日本乘坐過超豪華大巴,每個座位都是一個單獨的包間,乘客擁有自己的隱私空間。


普通級別的大巴,也配有兩個司機輪番值班,一到休息站便有乘務忙著四處噴灑空氣清新劑。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日本WILLER大巴的座位選擇


有些大巴下方的“行李位”,被改造成了哆啦A夢式的“睡眠艙”,供司機停車時補眠用。


孟加拉國的大巴多是歐洲淘汰下來的二手貨,窗戶上還帶有放射狀的裂紋。

但購票者可以根據票價,選擇舒適寬敞的座位或平價座位。配合強勁的空調,乘務員給每人還會發放毛毯。


至於目前國內的大巴,多與以鄉土為培養皿的文藝片色調保持一致。


像賈樟柯拍的大巴,車前小電視上播放著杜琪峰《放逐》最經典的白紗帳槍戰橋段,導演用戲中戲的方式夾帶私貨致敬前輩。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旺角卡門》劇照


而到了現實世界中,恢弘的高鐵、飛機無法到達的地方,也是那輛不太新穎的大巴車,像毛細血管般穿梭在村與村、鎮與鎮之間。順便,用大喇叭給大夥兒傳播傳播《富春山居圖》。


雖然公路客運市場在逐年縮水,但2018年一年,我國的公路客運量為136.72億人次,是鐵路的四倍。也只有那輛大巴車能夠反映這部分土地的真實狀況。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2012年,福建春運。圖 / 圖蟲創意


對於正在上高中的瑤瑤來說,大巴是考驗自己與心儀男生默契程度的地方。

如何不動聲色地搶到他身旁的位置,兩人共用一副耳機,任由狹窄的座位增添空氣中曖昧的程度。

然後她才能一邊倍兒清醒地裝睡,一邊慢慢地往身旁的肩膀上靠。


對於老張頭來說,大巴就是他的私人快遞員。剛宰了兩隻走地雞,想分給城市生活的女兒一隻,便託了車站相熟的老弟,隨車送過去。

空調候車室—空調大巴—另一個空調候車室,這樣全程有保證的“冷鏈”,不是所有物流公司都能做到。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王大媽與姐妹們相約去重慶旅遊,結果大巴車堵在了高速上一動不動。她便發揮自己的優勢,領著姐妹們在煩悶的公路上跳起了廣場舞。

後來這段視頻在網上被瘋狂轉發,“中國大媽”的頭銜下又多一件英勇事蹟,交警也多了一條錯誤案例。


也有客運公司在嘗試找尋沒有被高鐵和飛機覆蓋的新出路:推出旅遊專項大巴,整合物流業務,提升服務品質……


滴滴順風車事件一週年,有人提出定製大巴業務應該重新出爐。或許不久後,從郊區的家忙急忙慌地趕上大巴的你,身邊正坐著跑了步洗了澡才從別墅區過來的老闆。後來,你們一起堵在了前往公司的路上。

"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坐大巴,邂逅玄彬,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電影裡。圖 /《晚秋》

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還得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這一出行模式。

顯然,大巴已經跟不上中國人的發展速度了。


民航客機一小時可以飛900公里,里程世界第一的高鐵運營速度在250公里/時以上,這才能滿足人們日漸急迫的出行需求。


珠三角率先開啟的城際地鐵,雖然停靠的站點多,速度快不起來,但好在整個地下任我行,根本無需顧慮堵車難題。


唯獨大巴車,對天氣、道路種種方面的影響最為敏感。

即便是行駛在路況極佳的高速公路上,它的最高時速也不過120公里,只能任由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對其進行“降維打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南京長途客運站的高峰時段。圖/圖蟲創意


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間的出行為例。非節假日,首都機場到虹橋機場,打折機票售價500元左右,飛行時間兩小時出頭。


北京南站出發,京滬高鐵二等座賣553元,最快的車不到5個小時即能到達上海。

天津、濟南、徐州、南京等大城市也在其輻射範圍內,一旦上車,還有人間美味德州扒雞作伴。


可以說,算上從家門口到上車/登機的時間,二者價格時長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售價342元、行車時間超過18小時的長途大巴,顯然就成了出行者最先排除的選項。

試問有多少北京人會知道趙公口汽車站在哪呢?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圖 / 界面新聞


交通部亦有數據反映,公路客運市場在2014年達到190.82億人次,完成了最後一次增長後,便走上了下坡路,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持續縮水。

而與此同時,鐵路客流則大方地接納了那批從公路上流走的客源,年增長率達到9%-12%。


遠程出行,出發地、目的地與飛機高鐵的一重合,大巴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而至於200公里以下的短途出行,這本該是公路客運的強勢區間,性價比高者為王,卻也因為大巴車本身便利性有待提高、舒適度嚴重不足,常常出現乘客填不滿一輛車的情況。


高鐵、飛機、私家車、順風車、坐火車繞一點路再打車回來……我們總在儘可能地找辦法規避乘坐大巴的可能性。

公路客運成為出行的雷區,如今,再沒有人願意坐大巴了。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寧願花多點錢,也不願意擠大巴。圖/unsplash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關於大巴的回憶

都自帶上世紀的味道


我國出現的第一輛客車,是1928年浙江省工人用美國貨車改裝而成的。

這些由外國進口而來的“大個子”,被送到上海、重慶、天津等地進行簡單的整修工作,便成為了老百姓生活中偶爾能見到的“萬國牌”客車。


據稱在缺油的時候,客車還燒過木炭、煤球。售票員半天上車售票,半天捏煤球。碰到上坡路段,他們還得下車搖動鼓風機。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1943年,從都勻到貴陽的公路上,一位司機正在為卡車添加木炭。


1969年前後,全國19個省市的20多家工廠開始了長途客車的量產,為公路客運的成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10年後,北京客裝公司在解放牌貨車的模型上,開發出我國第一輛空調旅遊客車。

老百姓“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由此開始,逐漸養成。


為了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的壓力,促進城鄉道路客運市場的發展,西安公路學院與揚州客車廠還靈機一動,創造了臥鋪客車這一概念。


在當年,臥鋪客車可謂是和今天共享單車一樣值得名垂青史的創意——

既延續了客運的價格優勢,又結合了鐵路臥鋪的舒適度,再恰好碰見了上世紀90年代的南下、進城打工潮的大勢,臥鋪大巴一時行駛在風頭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臥鋪客車裡,過道也常常睡滿了人。2012年國家工信部和公安部發布文件規定,暫停辦理臥鋪客車註冊登記,最後一批臥鋪大巴的使用期限是5年。但如今多地仍有臥鋪大巴在運行。圖/圖蟲創意


不少90後的孩子都有跟著父母乘臥鋪大巴回老家的經歷。

他們可能是年紀尚輕,天真浪漫地就被“臥鋪”兩字吸引去了,甚至還帶著自己最心愛的玩具與零食上的車,卻發現這“臥”是“全程地臥”“翻身艱難地臥”。


事實上,除了孩子,還有許多成年人在選擇臥鋪大巴這件事上“上當受騙”。

親身體驗過一遭,他們便永遠忘不了那縈繞的泡麵味、貼身衣物味,和那因為路況和鋪位設置不佳而此起彼伏的嘔吐聲。


而為了將普通客車改成承載量更多的臥鋪車,車身必須造得更高,過道也儘可能地縮窄。

這就意味著一旦碰到彎道,或需要緊急剎車的情況,重心高的臥鋪客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高。


據公安部統計,2011年,我國臥鋪客車數量佔大客車的比例為1%左右,但其事故死亡人數佔大客車事故死亡人數比例達10%。


來到21世紀,宇通、金龍等自主品牌將中國客車帶進了新時代。但我們今天能夠乘坐的客車和2000年的沒什麼區別。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客車一角的小電視。圖/unsplash


全球化語境下,客車改叫巴士。隨著港臺娛樂、網絡歌曲文化的滲入,大巴上除了有空調,還安裝有一臺低清小電視。

從劉德華唱到刀郎,偶爾一首來自天竺少女的“沙裡瓦沙裡瓦”,魔音灌耳,讓你瞬間清醒。然後又開始了循環播放,以解司機乘客長途旅程的苦悶。


可是,二十年後小電視上播放的還是《痴心絕對》《兩隻蝴蝶》和《等一分鐘》。每每前奏響起,司機和乘客內心也自動泛起了一陣苦悶。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劉德華確實在巴士上演了蠻多經典的浪漫橋段,怪不得司機都這麼愛他的歌。圖 /《旺角卡門》《暗戰》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車的下坡路

是它自己開上去的


雖然速度上被飛機高鐵碾壓,但真正讓老百姓從出行清單中劃除大巴選項的,還是客運自身發展停滯的問題。


的確,它不像前者一樣,落座後,只要能順利出發,兩眼一閉一睜就能基本準時到達目的地。

只要從車站駛出,大巴就面臨著路況、天氣等變量因素,將司機的駕駛素質及車輛的保養狀況放在赤裸裸的公路上進行考驗。


比轎車體積大,比貨車速度快,大巴幾乎是公路上的“霸主”了。但在搜索欄上輸入關鍵字,你就發現一系列這位霸主頻頻翻車的慘烈事故。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江蘇一長途客運站廣場舉行車輛預防夏季重特大事故處置演練。圖/圖蟲創意

2011年,河南信陽明港附近一輛35座臥鋪客車發生燃燒。該事故共造成41人死亡,6人受傷,其中1人重傷。

事故後調查發現起火原因是車上非法攜帶、運輸的易燃化工產品所致。而該車為私人承包車輛,出發的長途汽車站並沒有此輛客車的售票信息。


2016年,一輛從沭陽開往浙江的大客車,因避讓一輛自撞護欄的轎車,客車衝破高速護欄翻倒在路邊溝中,事故造成兩人死亡,多人受傷被困。


2018年,西安市國際港務區境內,一輛小客車為了躲避坑槽,駛入對向車道,與一混凝土運輸車迎面相撞,造成10人死亡、2人受傷的重大事故。


今年3月,一輛從河南鄭州開出的柴油旅遊大巴,在湖南常德一服務站自燃起火,造成26人死亡,28人受傷(其中5人重傷)。目前事發原因仍在調查過程中……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公路上,客車司機的角色至關重要。圖 /《一出好戲》


當致命的疲勞駕駛、超速駕駛、超載駕駛問題,落到承載著公路上最多生命的客車身上,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幕幕令人恐懼的“死神來了”。


缺乏嚴格的管理機制與駕駛條例,司機下意識憑經驗辦事,在自己已經走過無數遍的公路上瘋狂超車。


雲南人小強就說自己有幸坐過最野的大巴,“只要路放得下兩邊輪子,司機就有膽半山漂移”,乘客只要能完整到達目的地就是了不起的事,根本不敢奢求什麼舒適度。


有時候,為了能讓更多人回家,客運公司還會“不擇手段”。


每年都要回粵東過中秋的秋秋則記得,碰上人多的時候,大巴過道上的一張塑料凳就是她全程的支撐。

擠擠囔囔的車廂裡,都是在火車搶票大戰中慘遭淘汰的一批人,唯有“不正規”的大巴願意容納他們。

要是在高速碰到大塞車,那她就得在這張“移動座位”上前前後後地晃好幾個小時。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各地校車多為亮眼的黃色,車身顯眼,能夠起到一定的減少事故的作用。這也可能是難得把“客運”的重心放在“客”上的大巴車。圖 / unsplash

客運的重點,始終被放在了“運輸”上。在大巴上,人如貨物,只有出發、到達和過程速度之分。


而每件“貨物”所擁有的空間,這個空間中的溫度與氣味,由誰負責?

是冷酷寡言的司機嗎?是脾氣火爆的車站工作人員嗎?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大巴所承載的這部分中國

也在以自己的速度前行著


公路客運是為世界各國所通用的出行方式。


北美、歐洲等國,都由多家運營商家在承接這塊業務,提供票務到出行的一條龍服務。在激烈的競爭關係中,各家客運的服務質量逐漸在向飛機等高端服務看齊。


像美國的“灰狗”大巴,空調、插座、Wi-Fi必不可少。還模仿飛機席位設置,在一輛車上設有“經濟席”和價格更高的“優等席”,後者擁有優先上車權與全額退票權。

在其官網上能看到城市探索計劃的定製項目,在明顯的位置企業的環保政策也適當露出。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灰狗官網截圖


“閃電”大巴,乘客可以通過Twitter投訴,下車前大部分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還有專門在美國西海岸酒店之間提供門到門服務的大巴公司,配備真皮座椅,小吃、啤酒、紅酒管飽。


有獵奇的人去日本乘坐過超豪華大巴,每個座位都是一個單獨的包間,乘客擁有自己的隱私空間。


普通級別的大巴,也配有兩個司機輪番值班,一到休息站便有乘務忙著四處噴灑空氣清新劑。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日本WILLER大巴的座位選擇


有些大巴下方的“行李位”,被改造成了哆啦A夢式的“睡眠艙”,供司機停車時補眠用。


孟加拉國的大巴多是歐洲淘汰下來的二手貨,窗戶上還帶有放射狀的裂紋。

但購票者可以根據票價,選擇舒適寬敞的座位或平價座位。配合強勁的空調,乘務員給每人還會發放毛毯。


至於目前國內的大巴,多與以鄉土為培養皿的文藝片色調保持一致。


像賈樟柯拍的大巴,車前小電視上播放著杜琪峰《放逐》最經典的白紗帳槍戰橋段,導演用戲中戲的方式夾帶私貨致敬前輩。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旺角卡門》劇照


而到了現實世界中,恢弘的高鐵、飛機無法到達的地方,也是那輛不太新穎的大巴車,像毛細血管般穿梭在村與村、鎮與鎮之間。順便,用大喇叭給大夥兒傳播傳播《富春山居圖》。


雖然公路客運市場在逐年縮水,但2018年一年,我國的公路客運量為136.72億人次,是鐵路的四倍。也只有那輛大巴車能夠反映這部分土地的真實狀況。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2012年,福建春運。圖 / 圖蟲創意


對於正在上高中的瑤瑤來說,大巴是考驗自己與心儀男生默契程度的地方。

如何不動聲色地搶到他身旁的位置,兩人共用一副耳機,任由狹窄的座位增添空氣中曖昧的程度。

然後她才能一邊倍兒清醒地裝睡,一邊慢慢地往身旁的肩膀上靠。


對於老張頭來說,大巴就是他的私人快遞員。剛宰了兩隻走地雞,想分給城市生活的女兒一隻,便託了車站相熟的老弟,隨車送過去。

空調候車室—空調大巴—另一個空調候車室,這樣全程有保證的“冷鏈”,不是所有物流公司都能做到。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王大媽與姐妹們相約去重慶旅遊,結果大巴車堵在了高速上一動不動。她便發揮自己的優勢,領著姐妹們在煩悶的公路上跳起了廣場舞。

後來這段視頻在網上被瘋狂轉發,“中國大媽”的頭銜下又多一件英勇事蹟,交警也多了一條錯誤案例。


也有客運公司在嘗試找尋沒有被高鐵和飛機覆蓋的新出路:推出旅遊專項大巴,整合物流業務,提升服務品質……


滴滴順風車事件一週年,有人提出定製大巴業務應該重新出爐。或許不久後,從郊區的家忙急忙慌地趕上大巴的你,身邊正坐著跑了步洗了澡才從別墅區過來的老闆。後來,你們一起堵在了前往公司的路上。

都在說高鐵,別忘了還有很多中國人只能坐大巴

不管坐大巴還是開車,堵是不可能不堵的了。圖 / 《愛樂之城》


但在更大的變革到來之前,大家始終在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包容著這一出行模式。

參考資料:

《坐大巴的人越來越少了,城際客運巴士將開往何處?》,界面新聞

《從大客車到大巴車,看中國客車百年發展史 !》,車家號

《解密公交車:老公交人敘說溫州公交車的故事》,溫州新聞網

✎作者 | 麻醬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週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