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中國市場一躍成為全球汽車消費第一大市場後,中國市場成了名副其實的“香餑餑”,眾車企為了“中國資源”不斷狂轟亂炸,多家車企更是提出了中國戰略,以更好應對中國市場的發展。豪華品牌、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全線開啟“火拼”模式,加大市場競爭砝碼。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汽車工業進入加速發展期,吉利、長城、奇瑞、長安等一批自主品牌成立,長豐獵豹等企業成功轉制,全面開花的自主品牌在經過二十餘年風霜洗禮後,發展現狀開始呈現梯級化。一線自主品牌高速增長,不斷衝擊新的高點;二線自主品牌維持現狀,在車市發展洪流中求生存;三四線自主品牌則被邊緣化,在舞臺邊緣垂死掙扎。


自主品牌進入“洗牌期”,三四線品牌怎樣才能活下去?



根據乘聯會數據消息,2018年國產狹義乘用車全年批發銷量達2323.7萬輛,同比負增長4.0%。這是中國車市在連續保持了28年高速增長後,首次出現的負增長狀況,整個車市表現稍顯萎靡。

同為高速增長的28年,為何吉利、長城、長安等品牌就能一躍成為一線自主?華泰、獵豹等如今卻只能在市場中求生存?

01

產品

缺乏自主設計


在市場競爭中,產品猶如士兵手中的武器,如果武器不行,再好的兵法佈陣都是空談。生活在“看臉”的時代下,顏值是非常重要的競爭砝碼,例如吉利推出的“博”、“繽”兩個系列產品,均採用自主設計;長安推出的新CS75、即將上市的CS85、CS95等車型也採用家族臉譜設計,首先在外觀上征服消費者。

自主品牌進入“洗牌期”,三四線品牌怎樣才能活下去?


自主品牌進入“洗牌期”,三四線品牌怎樣才能活下去?


相比之下,華泰汽車旗下的聖達菲、路盛兩個系列產品,就算是下放到四五線縣、鄉市場,估計也沒有多少消費者願意為其外觀設計買單。其外觀造型根本談不上自主原創設計,特別是新聖達菲的前臉大尺寸格柵,感覺像是硬加上去的。獵豹汽車也存在類似的問題,邁途SUV車型的前臉大嘴也不被大眾消費者所接受。

質量把控差


對於購車消費者來說,產品質量是非常關鍵的,如果產品質量好使用起來也順心,如果產品質量不好則會讓人很糟心。根據車質網第三方投訴平臺來看,華泰汽車旗下新聖達菲、經典聖達菲等產品投訴率較高,而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發動機異響問題上,屢遭投訴的產品不僅損失掉現有客戶,而且還會對產品聲譽造成影響,不利於整個品牌的發展。


自主品牌進入“洗牌期”,三四線品牌怎樣才能活下去?



產品迭代慢、結構單一


車企在市場發展中都講究“兩條腿走路”,意思就是要SUV、轎車雙產品線深入佈局,開發不同系列產品,實現產品多元化。例如長安旗下SUV陣營有CS系列,轎車有逸動系列、睿騁CC等;吉利有“博”、“繽”兩個字輩系列車型。

自主品牌進入“洗牌期”,三四線品牌怎樣才能活下去?


自主品牌進入“洗牌期”,三四線品牌怎樣才能活下去?


華泰汽車和獵豹汽車產品結構都比較單一,華泰汽車旗下僅聖達菲、路盛兩個系列,而且產品也比較少。獵豹汽車專做SUV車型,旗下有CS系列、邁途、Q系列車型,但每個系列產品較少,市場熱度也低。同時,兩個品牌旗下車型迭代都比較慢,比市場反應慢半拍,競爭力自然下跌。

品價比低


細心的消費者肯定會發現,如今車企在宣傳旗下產品時,已經由最初的“性價比”過渡成為了“品價比”,一字之差但蘊涵卻大相徑庭。品價比更加註重品質與價格帶給消費者的利好,比性價比更加出色,同時也突出了汽車產品的品質。

品價比低應該是三四線自主品牌的通病,換句話講就是誰也不願意自降身價,但問題在於消費者自己心中已經分了高低,形成了車企與消費者之間的矛盾。例如,獵豹旗下邁途SUV定價11-16萬之間,處於自主品牌緊湊級SUV主流價格區間,與同級車型相比定價也算合理。


自主品牌進入“洗牌期”,三四線品牌怎樣才能活下去?



不過問題在於獵豹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已經不是一線自主品牌,為何你的定價要和吉利博越、長安新CS75、哈弗H6等產品處於同一級別了?不對等的品價比認知,導致車型銷量較低,同時也說明了這些車型品價比比較低,難以用產品打動消費者。

02

營銷

營銷方式單一且老套


車企在注重產品質量的同時,市場營銷也是關鍵點之一,好產品+好營銷才能實現比翼雙飛。華泰汽車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人來說應該是比較陌生的,畢竟好久都沒有聽到關於華泰汽車的消息了,普通大眾連整個品牌都不知道,足以證明其市場營銷是何其的單一。

自主品牌進入“洗牌期”,三四線品牌怎樣才能活下去?


自主品牌進入“洗牌期”,三四線品牌怎樣才能活下去?


自主品牌進入“洗牌期”,三四線品牌怎樣才能活下去?


獵豹汽車如今的發展狀況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長豐獵豹作為曾經的軍工企業,向部隊生產供應了獵豹V73、黑金剛、6481(奇兵)等多款軍用越野車,其中獵豹V73車型如今在部分地區也比較常見,可以說獵豹當時在國內越野車市場的地位是數一數二的。

在生產供應軍用越野車的同時,獵豹也向市場投放了相應的民用版本車型,如黑金剛、V73、奇兵等,成為當年越野愛好者的擁蹙。正是這樣一家擁有深厚越野車發展史的企業,如今卻在市場中求生存,多少讓人有些遺憾。

獵豹汽車在自主品牌發展大潮中,一方面侷限於產品的更新換代,未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向市場推出高顏值越野車產品;另一方面,獵豹汽車的營銷也是受限的短板。對比長城汽車發現,哈弗SUV市場營銷比較多元化,除了常規的試駕、新車上市外,哈弗SUV還組建了“轟九大隊”、參加各種越野賽事等,在細分市場不斷宣傳自己。


自主品牌進入“洗牌期”,三四線品牌怎樣才能活下去?



自主品牌進入“洗牌期”,三四線品牌怎樣才能活下去?


獵豹汽車最有底氣的便是軍工背景,軍用越野車供應單位,如果在民用版車型的宣傳中突出獵豹SUV的“耐造”等軍車品質,或許可以更好的打動SUV愛好者。同時,獵豹越野車的口碑在早前是非常好的,粉絲也非常多,但是這些粉絲都是一盤散沙,如果獵豹官方能夠組建類似“轟九大隊”這樣的車友會,則有利於品牌造勢、粉絲營銷,提高獵豹品牌熱度。

獵豹在如今境況下,也可以學習寶駿汽車的打法,先低端再高端。深入三四五線小城市,利用獵豹汽車本身的深厚歷史底蘊、新車產品品價比等,開發中小城市、甚至是農村潛在市場,為獵豹打開市場局面。俗話說:和臉面相比,活著更重要。

馬曰:

隨著合資品牌、豪華品牌價格的不斷下探,自主品牌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在殘酷的市場競爭狀態下,品牌發展梯次逐漸清晰,自主品牌目前正面臨重要的“洗牌”,此前已有力帆汽車掛牌出售,後續的野馬汽車也在路上。在梯級層次逐漸拉大的市場趨勢下,部分三四線自主品牌已淪為造車新勢力的“代工廠”,而剩餘品牌又將何去何從,目前還很難說。


END


版權聲明:本文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公眾號聯繫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