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益言是怎麼進的渣滓洞?

紅巖 江竹筠 抗日戰爭 趙洪文國 上游新聞 2017-05-20

光明日報與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主辦的《中華讀書報》曾採訪過楊益言,楊益言講述了自己是如何進的渣滓洞,並回憶了參與寫作《紅巖》的過程。

楊益言1925年生於重慶,抗戰時期,同濟大學從上海搬到重慶,他就在其工學院讀書。抗戰勝利後,他隨之遷回上海,不久就參加了轟轟烈烈的反內戰運動。楊益言是上海地下學聯機關報的負責人和“主筆”。“一二·九”運動後,楊益言從復旦輾轉回重慶。

到重慶後,楊益言不但在重慶進步刊物上發表《一二·九真相》等文章,而且與重慶大學地下黨聯繫上,準備利用手頭的照片、資料編本書《控訴》。而這時,他已經被祕密“盯”上了。終於,他寫給重慶大學女朋友的信件被扣留了,國民黨認定他是中共從香港派回重慶恢復《挺進報》的,把他逮捕。那是盛夏一個平平常常的下午,他正獨自一人在樓上的小屋裡看書,有人敲門,他剛把門打開,湧進四個人,便裝,但有槍。楊益言沒有說話,更沒有掙扎,他坦然地下樓。樓下,還有幾個全副武裝的特務,楊益言唯一沒想到的是抓他這樣的書生居然也要動用這麼多人。那時他剛剛22歲。

獄中的生活,楊益言只記得坐過老虎凳,人坐在長條凳上,膝蓋處綁著,兩手的大拇指分別跟腳拇指捆在一起。有人用小棒不停地敲腳踝,不停地問,“說不說,你說不說?”不說,便在腳後跟處墊磚頭,一塊一塊慢慢地加,加到四塊,人的膝蓋骨便會粉碎,渣滓洞裡就有這樣的人。當然也有抗爭,像《紅巖》中寫的開追悼會、絕食等。再記得的就是羅廣斌入獄時,因為他的哥哥是國民黨軍隊司令,大家都懷疑他是內奸,他關在楊益言隔壁的樓上1號房,同房的28個人都不理睬他,後來,還是江姐的一句話“我瞭解他”澄清了他。

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特務在白公館、渣滓洞集中營執行瘋狂集體大屠殺,近300名革命志士在黎明前倒在了血泊裡,羅廣斌、劉德彬、楊益言等35人在特務的槍口下僥倖脫險。

楊益言回憶,《紅巖》的寫作從1959年開始到1961年,前後三年。羅廣斌寫陳然、劉思揚、小蘿蔔頭,劉德彬寫江姐、老大哥、雲霧山和蔡夢慰,楊益言寫龍光章和水的鬥爭。

楊益言和羅廣斌分住在重慶市委安排的兩間平房裡,白天走訪革命前輩、看材料,寫作經常從傍晚開始,有時寫到半夜,有時寫到凌晨,但多數時候都寫一個通宵。任務很緊,40萬字的長篇,有時一天要寫一萬字。當時正是三年困難時期,全國都沒有東西吃,他們算是享受特殊照顧的,每晚每人能分到一個小黑饅頭。饅頭每天傍晚時發給他們,楊益言領了就放到一邊,不去看它,也努力不去想。寫到下半夜,餓得不行了,便掰一小片,再掰一小片,一個饅頭居然很耐吃。他還記得1960年的冬天,正是寫作進入最關鍵的時候。那年的天很冷。有時候,凌晨兩三點或三四點鐘的時候,兩人寫作都有些疲倦了,手也凍得有些發白發僵,漸漸拿不住筆了。羅廣斌就來敲他的窗戶,腋下夾著稿子,拼命搓著雙手,嘴裡呵著白白的熱氣。進來也不多說什麼,就念草稿給楊益言聽。其中就有那段有名的文字。江姐看到她丈夫被害,頭顱被掛在城牆上,她強忍悲痛離開,到了後方,雙槍老太婆對她說:“在親人面前,你就哭出來吧。”那時羅廣斌正寫到江姐這個形象,幾乎不能自拔。他寫到後來江姐入獄、受刑,臨刑前繡紅旗,抱著“監獄之花”說:“孩子,你快長大吧。……”當時,78歲高齡的楊益言老人接受採訪民時,竟能清晰而流利地背誦大段《紅巖》。他的生命已經浸透在《紅巖》裡。

上游新聞整理自光明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