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蔭榆是錢鍾書夫人、作家楊絳的姑母,曾因“女師大事件”被魯迅痛罵,但她為人正直,有民族氣節,抗戰期間仍堅持主辦女子補習學校,傳揚中華文化,學校成為婦女安全庇護所。後被日寇殺害,死得慘烈。

民國史上,作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師範大學女校長,楊蔭榆是不可忽略的。

"

楊蔭榆是錢鍾書夫人、作家楊絳的姑母,曾因“女師大事件”被魯迅痛罵,但她為人正直,有民族氣節,抗戰期間仍堅持主辦女子補習學校,傳揚中華文化,學校成為婦女安全庇護所。後被日寇殺害,死得慘烈。

民國史上,作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師範大學女校長,楊蔭榆是不可忽略的。

楊蔭榆,剛烈的女校長

北京女子師範大學

楊蔭榆出身書香門第,1907年,考取官費留學日本,先入青山實踐女子學校,嗣後轉入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理化博物科學習。1911年,楊蔭榆畢業回國。1913年,擔任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教務主任。1914年,擔任北京女子師範學校學監。1918年,教育部首次甄選教師赴歐美留學,她在獲派之列,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教育專業。1922年,楊蔭榆獲得碩士學位,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喝過洋墨水的女學究,受到章士釗的賞識。兩年後,她榮任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

作家楊絳在《回憶我的姑母》一文中,描繪出楊蔭榆鮮為人知的婚姻生活。

三姑母皮膚黑黝黝的,雙眼皮,眼睛炯炯有神,笑時兩嘴角各有個細酒窩,牙也整齊。她臉型不錯,比中等身材略高些,雖然不是天足,穿上合適的鞋,也不像小腳娘。我曾注意到她是扎過耳朵眼的,不過耳垂上的針眼早已結死,我從未見她戴過耳環。她不令人感到美,可是也不能算醜。即使她是個醜女兒,也不該把她嫁給一個低能的“大少爺”。當然,定親的時候只

求門當戶對,並不知對方底細。據我父親的形容,那位少爺老嘻著嘴,露出紫紅的牙肉,嘴角流著哈喇子。

我不知道三姑母在蔣家的日子是怎麼過的。聽說她把那位傻爺的臉皮都抓破了,想必是為自衛。據我大姐轉述我母親的話,她回了孃家就不肯到夫家去。那位婆婆出了名的厲害,先是命轎子來接,然後派老媽子一同來接,三姑母只好硬給接走。可是有一次她死也不肯再回去,結果婆婆親自上門來接。三姑母對婆婆有幾分怕懼,就躲在我母親的大床帳子後面。那位婆婆不客氣,竟闖入我母親的臥房,把三姑母揪出來。逼到這個地步,三姑母不再示弱,索性撕破了臉,聲明她怎麼樣也不再回蔣家。她從此就和夫家斷絕了關係。那位傻爺是獨子,有人罵三姑母為“滅門婦”,大概因為她不肯為蔣家生男育女吧。我推算她在蔣家的日子很短,因為她給婆婆揪出來的時候,我父親還在日本。1902年我父親回國,在家鄉同朋友一起創立理化會,我的二姑母、三姑母都參加學習。據說那是最早男女同學的補習學校。尤其兩個姑母都不坐轎子,步行上學,開風氣之先。三姑母想必已經離開蔣家了。那時候,她不過18週歲。

"

楊蔭榆是錢鍾書夫人、作家楊絳的姑母,曾因“女師大事件”被魯迅痛罵,但她為人正直,有民族氣節,抗戰期間仍堅持主辦女子補習學校,傳揚中華文化,學校成為婦女安全庇護所。後被日寇殺害,死得慘烈。

民國史上,作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師範大學女校長,楊蔭榆是不可忽略的。

楊蔭榆,剛烈的女校長

北京女子師範大學

楊蔭榆出身書香門第,1907年,考取官費留學日本,先入青山實踐女子學校,嗣後轉入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理化博物科學習。1911年,楊蔭榆畢業回國。1913年,擔任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教務主任。1914年,擔任北京女子師範學校學監。1918年,教育部首次甄選教師赴歐美留學,她在獲派之列,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教育專業。1922年,楊蔭榆獲得碩士學位,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喝過洋墨水的女學究,受到章士釗的賞識。兩年後,她榮任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

作家楊絳在《回憶我的姑母》一文中,描繪出楊蔭榆鮮為人知的婚姻生活。

三姑母皮膚黑黝黝的,雙眼皮,眼睛炯炯有神,笑時兩嘴角各有個細酒窩,牙也整齊。她臉型不錯,比中等身材略高些,雖然不是天足,穿上合適的鞋,也不像小腳娘。我曾注意到她是扎過耳朵眼的,不過耳垂上的針眼早已結死,我從未見她戴過耳環。她不令人感到美,可是也不能算醜。即使她是個醜女兒,也不該把她嫁給一個低能的“大少爺”。當然,定親的時候只

求門當戶對,並不知對方底細。據我父親的形容,那位少爺老嘻著嘴,露出紫紅的牙肉,嘴角流著哈喇子。

我不知道三姑母在蔣家的日子是怎麼過的。聽說她把那位傻爺的臉皮都抓破了,想必是為自衛。據我大姐轉述我母親的話,她回了孃家就不肯到夫家去。那位婆婆出了名的厲害,先是命轎子來接,然後派老媽子一同來接,三姑母只好硬給接走。可是有一次她死也不肯再回去,結果婆婆親自上門來接。三姑母對婆婆有幾分怕懼,就躲在我母親的大床帳子後面。那位婆婆不客氣,竟闖入我母親的臥房,把三姑母揪出來。逼到這個地步,三姑母不再示弱,索性撕破了臉,聲明她怎麼樣也不再回蔣家。她從此就和夫家斷絕了關係。那位傻爺是獨子,有人罵三姑母為“滅門婦”,大概因為她不肯為蔣家生男育女吧。我推算她在蔣家的日子很短,因為她給婆婆揪出來的時候,我父親還在日本。1902年我父親回國,在家鄉同朋友一起創立理化會,我的二姑母、三姑母都參加學習。據說那是最早男女同學的補習學校。尤其兩個姑母都不坐轎子,步行上學,開風氣之先。三姑母想必已經離開蔣家了。那時候,她不過18週歲。

楊蔭榆,剛烈的女校長

楊蔭榆

"

楊蔭榆是錢鍾書夫人、作家楊絳的姑母,曾因“女師大事件”被魯迅痛罵,但她為人正直,有民族氣節,抗戰期間仍堅持主辦女子補習學校,傳揚中華文化,學校成為婦女安全庇護所。後被日寇殺害,死得慘烈。

民國史上,作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師範大學女校長,楊蔭榆是不可忽略的。

楊蔭榆,剛烈的女校長

北京女子師範大學

楊蔭榆出身書香門第,1907年,考取官費留學日本,先入青山實踐女子學校,嗣後轉入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理化博物科學習。1911年,楊蔭榆畢業回國。1913年,擔任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教務主任。1914年,擔任北京女子師範學校學監。1918年,教育部首次甄選教師赴歐美留學,她在獲派之列,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教育專業。1922年,楊蔭榆獲得碩士學位,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喝過洋墨水的女學究,受到章士釗的賞識。兩年後,她榮任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

作家楊絳在《回憶我的姑母》一文中,描繪出楊蔭榆鮮為人知的婚姻生活。

三姑母皮膚黑黝黝的,雙眼皮,眼睛炯炯有神,笑時兩嘴角各有個細酒窩,牙也整齊。她臉型不錯,比中等身材略高些,雖然不是天足,穿上合適的鞋,也不像小腳娘。我曾注意到她是扎過耳朵眼的,不過耳垂上的針眼早已結死,我從未見她戴過耳環。她不令人感到美,可是也不能算醜。即使她是個醜女兒,也不該把她嫁給一個低能的“大少爺”。當然,定親的時候只

求門當戶對,並不知對方底細。據我父親的形容,那位少爺老嘻著嘴,露出紫紅的牙肉,嘴角流著哈喇子。

我不知道三姑母在蔣家的日子是怎麼過的。聽說她把那位傻爺的臉皮都抓破了,想必是為自衛。據我大姐轉述我母親的話,她回了孃家就不肯到夫家去。那位婆婆出了名的厲害,先是命轎子來接,然後派老媽子一同來接,三姑母只好硬給接走。可是有一次她死也不肯再回去,結果婆婆親自上門來接。三姑母對婆婆有幾分怕懼,就躲在我母親的大床帳子後面。那位婆婆不客氣,竟闖入我母親的臥房,把三姑母揪出來。逼到這個地步,三姑母不再示弱,索性撕破了臉,聲明她怎麼樣也不再回蔣家。她從此就和夫家斷絕了關係。那位傻爺是獨子,有人罵三姑母為“滅門婦”,大概因為她不肯為蔣家生男育女吧。我推算她在蔣家的日子很短,因為她給婆婆揪出來的時候,我父親還在日本。1902年我父親回國,在家鄉同朋友一起創立理化會,我的二姑母、三姑母都參加學習。據說那是最早男女同學的補習學校。尤其兩個姑母都不坐轎子,步行上學,開風氣之先。三姑母想必已經離開蔣家了。那時候,她不過18週歲。

楊蔭榆,剛烈的女校長

楊蔭榆

楊蔭榆,剛烈的女校長

楊絳

也許是不幸的婚姻早早破壞了楊蔭榆的心境,這位被人咒為“老孤婆” “滅門婦”的女學究性格刻板,遇事較真,一點也不通融,總給人一種捉摸不透和格格不入的感覺,再加上她一次離婚、兩次留洋的特殊經歷,當時,一般男女都對她敬而遠之。

身為大學校長,楊蔭榆強調校風校紀,反對女生分心於功課之外,這並無大錯。但她昧於大勢,不知權宜變通,辦學手法欠缺靈活,獨開招怨之門。她撰文宣稱, “竊念好教育為國民之母,本校則是國民之母之母”,一時間這句話被女生當成笑談,暗地裡譏諷她為“國民之母之母之婆”。

1925 年8月1日,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楊蔭榆為了對付學生的“驅羊(楊)運動”,先是以校評議會的名義開除女師大學生自治會的幾位幹事(其中有劉和珍、許廣平),然後召來軍警,截斷電話線,毆打女生,關閉伙房,強行解散預科甲、乙兩部的4個班級。北洋政府教育部更是火上澆油,明令停辦女師大,以國立女子大學取而代之,此舉徹底激怒了北京學界眾多知名人士(魯迅、馬裕藻、沈尹默、李泰棻、錢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楊氏惹火燒身,成為頭號“標靶”,遭到口誅筆伐。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強大的輿論壓力,只好將楊蔭榆當成替罪羊,免去她的教職,以息公憤。

平心而論,在安穩的時期,楊蔭榆何嘗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校長,可是她身處亂世,勁敵太多,政治上歧道紛出,尤其令她無所適從。她不贊成學生上街遊行,荒廢學業,用心是好的,處理方法卻是糟的,引警察入校,使對抗驟然升級,尤為不妥。

魯迅對楊蔭榆的打擊絕對具有毀滅性質,使她身敗名裂,從此與“反動”一詞有了洗脫不淨的干係。她羞憤出京,回蘇州賦閒。

1927 年,楊蔭榆重出江湖,再作馮婦,赴蘇州女子師範學校任教,並在東吳大學兼授外語。由於她聲名狼藉,蘇州女子師範學校的學生並不待見她,更談不上應有的尊重。當時《蘇州日報》文藝副刊編輯是魯迅的學生,多次在報紙上重提女師大舊事,指斥楊蔭榆為“專制魔君” “女性壓迫者” “教育界蟊賊” “反革命分子”,弄得楊蔭榆在蘇州的處境極為狼狽,整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如探沸湯、如坐鍼氈。

1935年,楊蔭榆辭去教職,但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情絲毫未減。不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宅,在蘇州盤門小新橋巷 11 號創辦女子補習學校 — —二樂女子學術社,自任社長,招收女生。

1937年 ,日 軍 侵 佔 蘇州,姦淫擄掠,惡行累累。當時,楊蔭榆居住在盤門,四鄰的小戶人家飽受日軍蹂躪,她開辦的二樂女子學術社是女學生集中的地方,自然也無法倖免。楊蔭榆忍無可忍,跑去日本軍營,遞交用日文撰寫的抗議書,並當面斥責日本軍官縱容部曲姦淫擄掠,肆意違反國際公法。日本軍官見楊蔭榆氣度不凡,日語講得十分流利,估計她是地方上有名有數的人物,就勒令部下退還了他們從楊蔭榆四鄰搶走的財物。如此一來,街坊上那些被日本獸兵視為“花姑娘”的婦女都將二樂女子學術社視為首選的安全庇護所,楊蔭榆出於正義感和鄰里之誼,對她們來者不拒,悉數收留,為此她拿出積蓄,擴建房舍。這種情形顯然不是敵酋所樂見的,於是他們想出毒招,徵用楊蔭榆的住宅。楊蔭榆怎肯搬家,於是雙方形成激烈對抗的局面。

1938年元旦,兩個日本兵來到楊蔭榆家中,用一番鬼話哄她出門。在吳門橋上,一名獸兵突然朝她後背開槍,另一名獸兵則猛然將她踹入寒冷的河水裡。他們發現楊蔭榆落水後還在繼續撲騰,又連發數槍,直到河水泛紅,這才揚長而去。一個為楊蔭榆造房子的木工將她從河裡打撈上岸,裝殮遺體時,棺木太薄,不敷所用,只好在棺外倉促加釘一層厚厚的木板,既沒刨光,也沒上漆。楊絳認為, “那具棺材,好像象徵了三姑母坎坷彆扭的一輩子”。

"

楊蔭榆是錢鍾書夫人、作家楊絳的姑母,曾因“女師大事件”被魯迅痛罵,但她為人正直,有民族氣節,抗戰期間仍堅持主辦女子補習學校,傳揚中華文化,學校成為婦女安全庇護所。後被日寇殺害,死得慘烈。

民國史上,作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師範大學女校長,楊蔭榆是不可忽略的。

楊蔭榆,剛烈的女校長

北京女子師範大學

楊蔭榆出身書香門第,1907年,考取官費留學日本,先入青山實踐女子學校,嗣後轉入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理化博物科學習。1911年,楊蔭榆畢業回國。1913年,擔任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教務主任。1914年,擔任北京女子師範學校學監。1918年,教育部首次甄選教師赴歐美留學,她在獲派之列,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教育專業。1922年,楊蔭榆獲得碩士學位,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喝過洋墨水的女學究,受到章士釗的賞識。兩年後,她榮任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

作家楊絳在《回憶我的姑母》一文中,描繪出楊蔭榆鮮為人知的婚姻生活。

三姑母皮膚黑黝黝的,雙眼皮,眼睛炯炯有神,笑時兩嘴角各有個細酒窩,牙也整齊。她臉型不錯,比中等身材略高些,雖然不是天足,穿上合適的鞋,也不像小腳娘。我曾注意到她是扎過耳朵眼的,不過耳垂上的針眼早已結死,我從未見她戴過耳環。她不令人感到美,可是也不能算醜。即使她是個醜女兒,也不該把她嫁給一個低能的“大少爺”。當然,定親的時候只

求門當戶對,並不知對方底細。據我父親的形容,那位少爺老嘻著嘴,露出紫紅的牙肉,嘴角流著哈喇子。

我不知道三姑母在蔣家的日子是怎麼過的。聽說她把那位傻爺的臉皮都抓破了,想必是為自衛。據我大姐轉述我母親的話,她回了孃家就不肯到夫家去。那位婆婆出了名的厲害,先是命轎子來接,然後派老媽子一同來接,三姑母只好硬給接走。可是有一次她死也不肯再回去,結果婆婆親自上門來接。三姑母對婆婆有幾分怕懼,就躲在我母親的大床帳子後面。那位婆婆不客氣,竟闖入我母親的臥房,把三姑母揪出來。逼到這個地步,三姑母不再示弱,索性撕破了臉,聲明她怎麼樣也不再回蔣家。她從此就和夫家斷絕了關係。那位傻爺是獨子,有人罵三姑母為“滅門婦”,大概因為她不肯為蔣家生男育女吧。我推算她在蔣家的日子很短,因為她給婆婆揪出來的時候,我父親還在日本。1902年我父親回國,在家鄉同朋友一起創立理化會,我的二姑母、三姑母都參加學習。據說那是最早男女同學的補習學校。尤其兩個姑母都不坐轎子,步行上學,開風氣之先。三姑母想必已經離開蔣家了。那時候,她不過18週歲。

楊蔭榆,剛烈的女校長

楊蔭榆

楊蔭榆,剛烈的女校長

楊絳

也許是不幸的婚姻早早破壞了楊蔭榆的心境,這位被人咒為“老孤婆” “滅門婦”的女學究性格刻板,遇事較真,一點也不通融,總給人一種捉摸不透和格格不入的感覺,再加上她一次離婚、兩次留洋的特殊經歷,當時,一般男女都對她敬而遠之。

身為大學校長,楊蔭榆強調校風校紀,反對女生分心於功課之外,這並無大錯。但她昧於大勢,不知權宜變通,辦學手法欠缺靈活,獨開招怨之門。她撰文宣稱, “竊念好教育為國民之母,本校則是國民之母之母”,一時間這句話被女生當成笑談,暗地裡譏諷她為“國民之母之母之婆”。

1925 年8月1日,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楊蔭榆為了對付學生的“驅羊(楊)運動”,先是以校評議會的名義開除女師大學生自治會的幾位幹事(其中有劉和珍、許廣平),然後召來軍警,截斷電話線,毆打女生,關閉伙房,強行解散預科甲、乙兩部的4個班級。北洋政府教育部更是火上澆油,明令停辦女師大,以國立女子大學取而代之,此舉徹底激怒了北京學界眾多知名人士(魯迅、馬裕藻、沈尹默、李泰棻、錢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楊氏惹火燒身,成為頭號“標靶”,遭到口誅筆伐。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強大的輿論壓力,只好將楊蔭榆當成替罪羊,免去她的教職,以息公憤。

平心而論,在安穩的時期,楊蔭榆何嘗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校長,可是她身處亂世,勁敵太多,政治上歧道紛出,尤其令她無所適從。她不贊成學生上街遊行,荒廢學業,用心是好的,處理方法卻是糟的,引警察入校,使對抗驟然升級,尤為不妥。

魯迅對楊蔭榆的打擊絕對具有毀滅性質,使她身敗名裂,從此與“反動”一詞有了洗脫不淨的干係。她羞憤出京,回蘇州賦閒。

1927 年,楊蔭榆重出江湖,再作馮婦,赴蘇州女子師範學校任教,並在東吳大學兼授外語。由於她聲名狼藉,蘇州女子師範學校的學生並不待見她,更談不上應有的尊重。當時《蘇州日報》文藝副刊編輯是魯迅的學生,多次在報紙上重提女師大舊事,指斥楊蔭榆為“專制魔君” “女性壓迫者” “教育界蟊賊” “反革命分子”,弄得楊蔭榆在蘇州的處境極為狼狽,整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如探沸湯、如坐鍼氈。

1935年,楊蔭榆辭去教職,但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情絲毫未減。不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宅,在蘇州盤門小新橋巷 11 號創辦女子補習學校 — —二樂女子學術社,自任社長,招收女生。

1937年 ,日 軍 侵 佔 蘇州,姦淫擄掠,惡行累累。當時,楊蔭榆居住在盤門,四鄰的小戶人家飽受日軍蹂躪,她開辦的二樂女子學術社是女學生集中的地方,自然也無法倖免。楊蔭榆忍無可忍,跑去日本軍營,遞交用日文撰寫的抗議書,並當面斥責日本軍官縱容部曲姦淫擄掠,肆意違反國際公法。日本軍官見楊蔭榆氣度不凡,日語講得十分流利,估計她是地方上有名有數的人物,就勒令部下退還了他們從楊蔭榆四鄰搶走的財物。如此一來,街坊上那些被日本獸兵視為“花姑娘”的婦女都將二樂女子學術社視為首選的安全庇護所,楊蔭榆出於正義感和鄰里之誼,對她們來者不拒,悉數收留,為此她拿出積蓄,擴建房舍。這種情形顯然不是敵酋所樂見的,於是他們想出毒招,徵用楊蔭榆的住宅。楊蔭榆怎肯搬家,於是雙方形成激烈對抗的局面。

1938年元旦,兩個日本兵來到楊蔭榆家中,用一番鬼話哄她出門。在吳門橋上,一名獸兵突然朝她後背開槍,另一名獸兵則猛然將她踹入寒冷的河水裡。他們發現楊蔭榆落水後還在繼續撲騰,又連發數槍,直到河水泛紅,這才揚長而去。一個為楊蔭榆造房子的木工將她從河裡打撈上岸,裝殮遺體時,棺木太薄,不敷所用,只好在棺外倉促加釘一層厚厚的木板,既沒刨光,也沒上漆。楊絳認為, “那具棺材,好像象徵了三姑母坎坷彆扭的一輩子”。

楊蔭榆,剛烈的女校長

楊蔭榆被日本人殺害的地方吳門橋

抗戰期間,在前線殺敵與在危城斥敵,同是英勇壯烈的舉動,何況楊蔭榆一介婦人毫無懼色,為了爭取自己正當的居住權而據理力爭,正氣凜然地痛斥氣焰萬丈的日本獸兵,絲毫也不遜色於任何一名熱血男兒。

她晚節無虧,對教育事業的熱忱也值得敬佩。當代作家陳群寫過一篇文章《楊蔭榆之死》,裡面有這樣一句話: “抗日,有各種方式,有拿槍的,有徒手的,有殺敵的,有斥敵的,楊蔭榆的行為,不愧是抗日英雄的行為。”聽聞此言,在九泉之下受屈多年的楊蔭榆應該可以略感欣慰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