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劍《人類源流史》西亞古代民族∶古代印歐民族的起源與遷徙

麟劍《人類源流史》西亞古代民族∶古代印歐民族的起源與遷徙

古代印歐民族的起源與遷徙

(一)、古代印歐語系各族的起源

古代使用印歐語系語言的各民族總稱為印歐人,他們包括西亞的赫梯人、米底人、波斯人,南亞的雅利安人、南歐的希臘人、羅馬人,東歐的斯拉夫人,北歐的日耳曼人,西歐的克爾特人等。

最早發現古代印歐語系各族同源同根的不是歷史學家,而是語言學家。18、19世紀,語言學家把近代歐洲的語言和古代的梵語、波斯語、拉丁語、希臘語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它們之間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不但有許多同根的詞彙,而且在語法形態、語音上也有許多相似之處。語言學家根據這些語言在地理上的分佈將其命名為印歐語系。印歐語系各種語言之間的相似之處是不能用巧合或互相借用來解釋的,唯一正確的解釋是這些語言和使用這些語言的民族在歷史上有著共同的起源。但是,印歐語系的發源地在哪裡?古代印歐人遷徙之前的故鄉何在?這方面的說法很多,最流行的是黑海地區說。從目前的資料看,黑海地區說基本上是正確的,但它把印歐人的故鄉限制得過於狹窄。印歐人的故鄉可能是一個更廣闊的地區,是以黑海北岸為中心,向西伸展到多瑙河流域,向東伸展到黑海沿岸的廣漠草原地帶。

古代印歐語系各族是人口眾多的遊牧部落,已經使用馬和馬車作為交通工具,故而活動範圍較大。他們南下之後覆蓋了從南亞到南歐的廣大地區,成為佔統治地位的民族。由此推斷,印歐人是一些強悍的民族,他們的故鄉是一個較廣闊的地區。遊牧部落的活動是呈輻射形的,但他們向北擴展受到嚴寒氣候的限制,向南擴展又受到分佈在北緯450線附近的阿爾卑斯山、黑海等的阻隔,只能向東西兩翼擴展,以黑海沿岸為中心、西抵多瑙河、東至黑海沿岸呈弧形的地區是同緯度的草原地帶,氣候、自然環境和生態基本相同。以黑海沿岸為中心向東西兩翼伸展各約為1500千米,騎馬或駕車不到一個月即可到達,符合遊牧民族活動規律。黑海地區接近西亞文明發源地、較東西兩翼發展迅速,因此,它不但是地理上的中心,也是經濟、文化上的中心。

印歐語系的各種語言中有許多關於生物、氣象、食物的用語,語言學家從中篩選出共同或同根的詞,這些詞可能是他們從故鄉帶來的,根據這些語言“化石”可以推斷他們故鄉的生活環境,也有一些詞在印歐語系的各種語言中各不相同,這些詞可能是印歐人遷居新地之後產生的。屬於印歐語系的許多語種都有表示“冬天”、“雪”和“寒冷”等意義的相同或相似的詞,而且“冬”一詞出現的頻率要比“夏”多,這說明他們起源於氣候較冷的地區。而某些熱帶、亞熱帶地區動、植物名稱的詞,如“獅子”、“稻米”、“竹”等等,在原始印歐語中是不存在的;而印歐語系各語種中都有表示“白楊”、“柳樹”、“熊”、“羊”、“蜜蜂”等動、植物名稱的相似詞,但對屬於溫溼氣候中的無花果、葡萄、絲柏等名稱則各異。通過這樣的探索和研究,許多人認為,當人類進人新石器時代時,歐洲中東部曾居住著一些遊牧部落,他們飼養著象、羊、狗、馬等這樣的家畜,會使用馬和馬車,逐水草而居,在這廣闊的呈弧形的草原上,零星地散佈著一些定居的農業村落,以作他們長途跋涉的棲息之所。他們處在父系氏族社會階段,存在著軍事民主制時期的機構,在某些先進地區,已出現階級分化,但尚未進人階級社會,這些人就是原始印歐人。

(二)、古代印歐語系各族的遷徙與建國

大約從公元前3000年代末開始,印歐語系各族分批地從他們的故鄉地區向外遷徙,形成一個個規模巨大的、世界性的民族遷徙浪潮。為何遷徙?因為,當時印歐人正處於原始社會解體過程中,社會內部已發生了階級分化,軍事首領和貴族的地位和作用已逐漸加強。對他們來說,進行掠奪是比勞動更容易、更榮譽地獲取財富的途徑,對財富的追求成了他們遷徙的主要動力。在印歐人中,原始社會的解體過程是不平衡的,黑海北岸地區開始較早,而其它地區則較晚,這也是形成多次遷徙高潮的內部原因。

古代印歐語系各族遷徙的基本方向是由北而南,這是由當時的地理、歷史等因素決定的。一批世界文明發源地大都分佈在東半球北緯40°至23°之間,這裡氣候溫和,水源充足,適宜於農業生產,有繁華的城市、發達的工商業。古印歐人則生活在北緯45°以北地區,氣候較冷,文化經濟落後,基本上停留在遊牧階段,當時的世界形勢是“南農北牧,南富北窮’,一旦時機成熟,這些強悍的遊牧民族就越過自然屏障南下,形成了一次次向南部富庶地區遷徙、入侵的浪潮。

印歐人的遷徙導致了古代許多顯赫一時的國家的誕生,使世界歷史發生轉折性的變化。古印歐語系各族根據他們居住的地區、語言文化和遷徙過程大體可分為三支:黑海北岸是中支,黑海以東至黑海沿岸為東支,黑海以西至多瑙河流域為西支。其中以中支發展較為迅速,也最早遷徙。公元前3000年代末2000年代初,他們中的一些部落越過高加索山脈,來到小亞的安納托利亞,這些居民以後被稱為赫梯人。公元前2000年代初,赫梯人建立了國家,擁有自己的文字,這是最早建立的以印歐人為統治者的國家。隨著實力的不斷增加,他們向外大肆擴張。公元前1595年滅亡了古巴比倫王國,赫梯國家成為當時近東地區的一個大國。

古代印歐人的東支生活在黑海沿岸一帶,從公元前2000年代開始,他們也分批南下,形成了印歐語系的東部語族:伊朗語族和印度語族。伊朗語族的這一支南下後分別定居在裡海南岸和波斯清北岸,稱為米底人和波斯人,米底人建國較早,佔有兩河流域北部和小亞一帶,是古代西亞的強國,波斯直到公元前6世紀才建立國家,但它興起很快,在短短的三、四十年中建立了地跨歐、亞、非的大帝國。

印歐人中使用印度語族的一支南下後進入印度,在歷史上稱為“雅利安人”。公元.前2000年代初,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以後又向恆河流域遷徙。從公元前1000年代起、他們在恆河流域建立了許多小國,這樣,印歐語系的雅利安人代替了原來的土著居民而成為南亞次大陸的統治民族。

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第一批印歐語系部落進入希臘。進入希臘的印歐語系居民稱為希臘人,他們是分批而來的。最早進入希臘的有阿卡亞人、愛奧尼亞人等等,其中以阿卡亞人最為先進。公元前1500年左右,他們創建了邁錫尼文明。公元前12世紀,另一支希臘人多利亞人向南遷徙。他們一方面破壞了原來的邁錫尼文明,另一方面在先進文化影響下,原始社會迅速解體,多利亞人入侵之後,希臘歷史進入了奴隸制城邦形成時期。

公元前2000年代初,屬於印歐人中的西支部落入侵意大利。公元前6世紀,其中的拉丁人建立了古代歷史上叱吒風雲達千年之久的羅馬。

縱觀歷史發展趨勢,可以看到:公元前2000代有一個影響世界歷史發展的民族大遷徙浪潮。這個民族遷徙浪潮就是印歐人從他們的故鄉向南遷徙,來到西亞、南亞和南歐各地,建立了赫梯、米底、波斯、印度、希臘、羅馬等國家。公元3世紀,由於羅馬帝國的衰落,屬於印歐語系的日耳曼人又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民族大遷徙運動,建立了許多封建王國。

(三)、古代印歐語系各族的遷徙對世界歷史的影響

古代印歐語系各族的遷徙對世界歷史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印歐人的遷徙是落後的遊牧部落對先進的文明地區的入侵,掠奪是他們遷徙的主要目的和動因。因此每次入侵都對被征服地區帶來不同程度的破壞,造成了先進的文明中心暫時停滯甚至倒退的局面,赫梯人進入西亞,米底人、波斯人進入伊朗,由於社會發展階段基本相同,這種破壞性表現不太明顯。波斯帝國征服西亞、北非廣大地區後,由於及時改革,客觀上對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蠻族”日耳曼人進入羅馬帝國後,由於不懂得城市、工商業、文化的作用,對先進的經濟、文化採取“一概排斥”、“付之一炬”的態度。這是西歐封建社會早期生產力停滯甚至倒退的根本原因。但從長遠的觀點來看;這種倒退、停滯是暫時的,日耳曼人入侵後所確立的封建制比奴隸制先進得多,會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

古代印歐語系各族的遷徘也對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了不少積極的影響。首先,他們的遷徙有利於當時先進的社會制度的確立和擴大。印歐人遷徙後,由於受到先進文化的影響,很快結束了野蠻狀態,進人了文明時代,其發展速度比其它民族迅速得多,對他們本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印歐人入侵前,雖然西亞、南亞、南歐已經出現了古代文明,但這些文明中心只是零星地散佈在個別地區,沒有連成一片。印歐人入侵後,從南亞次大陸到西歐幾乎連成一片。奴隸制真正在世界上佔了統治地位,希臘、羅馬等國的奴隸制達到了發展的最高形態。

各民族的大遷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古代文明地區的閉塞狀態,擴大了經濟、文化交流,還帶來了一些先進的生產技術。印歐人建立的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赫梯帝國、羅馬帝國,雖是通過武力征服建立的,但在溝通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都起過積極作用。馬和馬車的使用有助於打破各地的孤立閉塞狀態,建立新的國際格局,擴大國與國之間的聯繫,發展經濟、文化交流。赫梯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使用鐵器的國家。隨著冶鐵技術的傳播,世界進人了鐵器時代。

古代印歐語系各族的遷徙,在遷徙中所建立的國家,使古代世界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今天歐洲國家和民族分佈的主要格局是印歐語系各族在遷徙過程中確立起來的。總之,對古代印歐語系各族的遷徙,既要看到其破壞性的一面,又要正確估計它們對歷史發展、社會進步帶來的積極影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