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中

漢中因漢水得名,古時又稱南鄭,為歷代州,郡,府,道,治所。又是陝甘川交匯之地。因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春秋時期,漢中為蜀地,後為楚奪得。楚國憑此地四塞之險,而能與秦抗衡。戰國時期,漢中成為秦楚的互爭之地,至秦惠文王十三年,秦國最終奪得漢中,去地六百里,置漢中郡。秦末,劉邦忍辱負重來到漢中,就封漢王,憑藉漢中的地利,收用巴蜀,操練士卒,進而暗渡陳倉,還定中原.為日後漢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東漢初年, 張魯據此,憑險自雄,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與朝廷分廷抗爭長達20餘年.之後蜀主劉備率軍北上漢中,擊潰曹軍,在此自立漢中王,終於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豈知帝業高, 煌煌漢中起”,陸游對漢中在兩漢,三國時的重要歷史地位,作了如此高度的評價並非過譽.再整個唐代,漢中一直是巴蜀的屏障,關中的後援。唐僖宗,唐德宗都因躲避戰亂而駐紮在漢中,在此休養生息,關注和左右著朝廷的安危。宋室南遷,漢中以其形勝之地,而成為南宋朝廷的抗金重鎮。愛國將領吳玠,吳璘以秦嶺為屏障,扼守險關要隘,遏制了金兵的南進,維持了朝廷的延續。縱觀中國數千年曆史,漢中對歷代戰略家,軍事家進軍西南,統一全國,推動朝代的更替和社會的進步,在戰略位置上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漢中城的歷史也十分悠久。他的形成可以上述到公元前771年。所謂鄭民南遷,因居此而有南鄭之稱。秦厲公二十六年,秦“左庶長城南鄭”,這是關於漢中築城的重要記載。劉邦為漢中王時對漢中城進行了擴充。其時“大城週四十二里,城內有小城,南憑津流,北結環雉,金鏞漆井,皆漢所創築”。近年來,在漢中市內出土了許多漢代的陶製水井圈和下水管道,證實了漢城於今城基本同址。

漢代以後,歷代多有修城之舉,尤其是明代洪武三年,知府費震在宋城的基礎上對漢中城進行了重修,基本上奠定了漢中城今日的格局,清代除沿用明城牆作防禦外,還在商業繁華的東關修築土城,與府城相連,構成了城外有城的特殊格局。直到六十年代,明代城牆仍然保存得比較完好。

漢中古城,自秦漢以來“人民叢聚,城郭巋然,樹表分道,列為市裡,四通八達,路區相連”。至清代,這裡商賈輻揍,會館林立。“雖繁盛不及長安,亦陝西第二都會。” 市內鋪面頡比鱗次,行店大院古老深邃。反映著城市專業街道特點的傘鋪街,碗鋪街,管子街,皮坊街,會館巷等至今都沿用其名。諸多的民居街巷,庭院仍保留著傳統的風貌。

1994年,漢中市被國務院批准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漢中古城將煥發新的光彩,揭開歷史的新篇章。

"

漢中

漢中因漢水得名,古時又稱南鄭,為歷代州,郡,府,道,治所。又是陝甘川交匯之地。因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春秋時期,漢中為蜀地,後為楚奪得。楚國憑此地四塞之險,而能與秦抗衡。戰國時期,漢中成為秦楚的互爭之地,至秦惠文王十三年,秦國最終奪得漢中,去地六百里,置漢中郡。秦末,劉邦忍辱負重來到漢中,就封漢王,憑藉漢中的地利,收用巴蜀,操練士卒,進而暗渡陳倉,還定中原.為日後漢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東漢初年, 張魯據此,憑險自雄,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與朝廷分廷抗爭長達20餘年.之後蜀主劉備率軍北上漢中,擊潰曹軍,在此自立漢中王,終於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豈知帝業高, 煌煌漢中起”,陸游對漢中在兩漢,三國時的重要歷史地位,作了如此高度的評價並非過譽.再整個唐代,漢中一直是巴蜀的屏障,關中的後援。唐僖宗,唐德宗都因躲避戰亂而駐紮在漢中,在此休養生息,關注和左右著朝廷的安危。宋室南遷,漢中以其形勝之地,而成為南宋朝廷的抗金重鎮。愛國將領吳玠,吳璘以秦嶺為屏障,扼守險關要隘,遏制了金兵的南進,維持了朝廷的延續。縱觀中國數千年曆史,漢中對歷代戰略家,軍事家進軍西南,統一全國,推動朝代的更替和社會的進步,在戰略位置上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漢中城的歷史也十分悠久。他的形成可以上述到公元前771年。所謂鄭民南遷,因居此而有南鄭之稱。秦厲公二十六年,秦“左庶長城南鄭”,這是關於漢中築城的重要記載。劉邦為漢中王時對漢中城進行了擴充。其時“大城週四十二里,城內有小城,南憑津流,北結環雉,金鏞漆井,皆漢所創築”。近年來,在漢中市內出土了許多漢代的陶製水井圈和下水管道,證實了漢城於今城基本同址。

漢代以後,歷代多有修城之舉,尤其是明代洪武三年,知府費震在宋城的基礎上對漢中城進行了重修,基本上奠定了漢中城今日的格局,清代除沿用明城牆作防禦外,還在商業繁華的東關修築土城,與府城相連,構成了城外有城的特殊格局。直到六十年代,明代城牆仍然保存得比較完好。

漢中古城,自秦漢以來“人民叢聚,城郭巋然,樹表分道,列為市裡,四通八達,路區相連”。至清代,這裡商賈輻揍,會館林立。“雖繁盛不及長安,亦陝西第二都會。” 市內鋪面頡比鱗次,行店大院古老深邃。反映著城市專業街道特點的傘鋪街,碗鋪街,管子街,皮坊街,會館巷等至今都沿用其名。諸多的民居街巷,庭院仍保留著傳統的風貌。

1994年,漢中市被國務院批准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漢中古城將煥發新的光彩,揭開歷史的新篇章。

漢中市各縣區名字的由來

"

漢中

漢中因漢水得名,古時又稱南鄭,為歷代州,郡,府,道,治所。又是陝甘川交匯之地。因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春秋時期,漢中為蜀地,後為楚奪得。楚國憑此地四塞之險,而能與秦抗衡。戰國時期,漢中成為秦楚的互爭之地,至秦惠文王十三年,秦國最終奪得漢中,去地六百里,置漢中郡。秦末,劉邦忍辱負重來到漢中,就封漢王,憑藉漢中的地利,收用巴蜀,操練士卒,進而暗渡陳倉,還定中原.為日後漢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東漢初年, 張魯據此,憑險自雄,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與朝廷分廷抗爭長達20餘年.之後蜀主劉備率軍北上漢中,擊潰曹軍,在此自立漢中王,終於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豈知帝業高, 煌煌漢中起”,陸游對漢中在兩漢,三國時的重要歷史地位,作了如此高度的評價並非過譽.再整個唐代,漢中一直是巴蜀的屏障,關中的後援。唐僖宗,唐德宗都因躲避戰亂而駐紮在漢中,在此休養生息,關注和左右著朝廷的安危。宋室南遷,漢中以其形勝之地,而成為南宋朝廷的抗金重鎮。愛國將領吳玠,吳璘以秦嶺為屏障,扼守險關要隘,遏制了金兵的南進,維持了朝廷的延續。縱觀中國數千年曆史,漢中對歷代戰略家,軍事家進軍西南,統一全國,推動朝代的更替和社會的進步,在戰略位置上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漢中城的歷史也十分悠久。他的形成可以上述到公元前771年。所謂鄭民南遷,因居此而有南鄭之稱。秦厲公二十六年,秦“左庶長城南鄭”,這是關於漢中築城的重要記載。劉邦為漢中王時對漢中城進行了擴充。其時“大城週四十二里,城內有小城,南憑津流,北結環雉,金鏞漆井,皆漢所創築”。近年來,在漢中市內出土了許多漢代的陶製水井圈和下水管道,證實了漢城於今城基本同址。

漢代以後,歷代多有修城之舉,尤其是明代洪武三年,知府費震在宋城的基礎上對漢中城進行了重修,基本上奠定了漢中城今日的格局,清代除沿用明城牆作防禦外,還在商業繁華的東關修築土城,與府城相連,構成了城外有城的特殊格局。直到六十年代,明代城牆仍然保存得比較完好。

漢中古城,自秦漢以來“人民叢聚,城郭巋然,樹表分道,列為市裡,四通八達,路區相連”。至清代,這裡商賈輻揍,會館林立。“雖繁盛不及長安,亦陝西第二都會。” 市內鋪面頡比鱗次,行店大院古老深邃。反映著城市專業街道特點的傘鋪街,碗鋪街,管子街,皮坊街,會館巷等至今都沿用其名。諸多的民居街巷,庭院仍保留著傳統的風貌。

1994年,漢中市被國務院批准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漢中古城將煥發新的光彩,揭開歷史的新篇章。

漢中市各縣區名字的由來

漢中市各縣區名字的由來

漢臺區 因古漢臺而得名。

古漢臺,位於漢中市東大街。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四月,劉邦在南鄭(今漢中市)就漢王,此地曾為劉邦駐馬畢之所。西漢立國之初,漢中太守田叔在此“置名材,立官室”,為劉邦建造了行宮。後人稱之為漢臺。

解放前,今漢中市區一直為南鄭縣治。1949年12月6日,漢中解放之日即析南鄭城郭(即:原城關鎮、漢水、石馬二鄉),置南鄭市,南鄭縣治東遷十八里鋪(今漢臺區鋪鎮)。1954年1月,南鄭市改為漢中市,這是漢中作為城市名的開始。1959年全國並大縣時,將南鄭縣全部及褒城縣、黎坪中心區之一部併入漢中市;1961年9月恢復南鄭縣建制,並以漢水為分界南北劃分;1964年8月改為漢中縣,1980年9月重改漢中市;1996年6月改為漢中市漢臺區。

南鄭區 其名始於春秋初年。

前770年,居住在今陝西華縣一帶的鄭國人,因犬戎入侵,國破,一部隨周平王東遷進入今河南境內,是為“新鄭”(今河南新鄭市);另一部分向南沿秦嶺穀道進入漢水上游,是為“南鄭”。《水經注》亦有“(鄭)恆公死於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鄭稱”的記載。

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始置縣(治今漢中市區)。解放後,南鄭縣城遷至鋪鎮。1958年—1961年南鄭縣曾一度被撤銷,併入漢中市。1961年9月恢復建制時,縣城乃遷周家坪(今縣城)。2017年8月,經國務院同意,撤銷南鄭縣,設立漢中市南鄭區。

城固縣 取“始城而冀其鞏固”之意。

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12年),始置成固縣,取“始城而冀其鞏固”之意。古代“成”“城”通假,南朝劉宋時加“土”於“成”,相延迄今。

勉縣 因“沔水”而得名。

秦漢時期,漢水被稱為“沔水”。西漢初,在今縣城東舊州鋪始置(年代暫無考)沔陽縣(水之北稱“陽”)。南宋寧宗開禧三年(1207年),改興州(治今略陽縣)為沔州;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遷沔州於今勉縣舊州鋪。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降沔州為沔縣。1959年全國並大縣時,將原褒城縣褒河以西地區及黎坪中心區部分併入;1964年9月,因“沔”字生僻難認,經國務院批准改“沔縣”為“勉縣”。

洋縣 因川而得名。

據《漢中府志》載:“洋以川名,舊治在西鄉祥河之上,祥河之川,其後改祥為洋”。西魏廢帝二年(553年)始置洋州,故址在今西鄉東南20裡處的祥河(今涇洋河)岸上。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洋州遷至今洋縣縣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降洋州為洋。

西鄉 因西鄉侯張飛而得名。

三國時,劉備曾封張飛為西鄉侯。後,蜀漢設南鄉縣(年代暫無考)。晉太康二年(281年),因西鄉侯張飛“曾寄採食於此”而改名西鄉縣。

寧強 原名“寧羌”,取“寧定羌氐”之意。

寧強,古代曾為羌、氐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分綿谷縣(治今廣元市)北部置金牛縣,治通谷鎮(今大安鎮)。此為寧強設縣之始。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平洮州(今甘肅臨潭)羌亂後,設寧羌衛(軍事駐地)於徽州(今甘肅徽縣);據地方誌釋義:“其曰寧羌,蓋亦輯寧氐羌,以羌之永寧耳。”三十年(1397年)九月,遷寧羌衛於羊鹿坪(今縣城);明憲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設寧羌州,州、衛並存。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為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元旦改為寧強縣。于右任先生曾為此題寫新縣名曰“安寧強固”。1959年並大縣時,將原黎坪中心區大部併入。

略陽 “用武之地曰略,象山之南曰陽”,故名略陽。

秦漢時,為氐、羌等少數民族聚居地。三國時,諸葛亮派大將陳式築武興城,這是略陽築城之始。東晉太元十一年(382年),設東益州武興縣;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東益州改為興州。南宋寧宗開禧三年(1207年),詔改興州為沔州,順政縣改為略陽縣,略陽之名即延續及今。

鎮巴 處巴山腹地,“境內有大小巴山,置縣以鎮攝之意”,故名鎮巴。

東漢和帝永元七年(95年),為“定遠侯”班超的“採食之邑”。清嘉慶七年(1802年),分西鄉縣南二十四地置定遠廳。民國二年(1913年)廢廳為定遠縣;民國三年(1914年)一月,因安徽、四川、雲南也有定遠縣(四川改為武勝縣,雲南改為牟定縣),即改為鎮巴縣。

留壩 因境內有“留侯祠”而得名。

明清以前,本名“劉壩”。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析鳳縣南部置留壩廳。民國二年(1913年)改留壩縣。1958年撤銷,並於鳳縣;1961年恢復原境,將原併入漢中市的褒城縣東北部(即馬道區)劃入縣境。

佛坪 因原縣城在佛爺坪(今周至縣厚畛子鎮老縣城)而得名。

清道光五年(1825年),劃周至、洋縣部分地區設佛坪廳。民國二年(1913年)廢廳改為佛坪縣;民國十五年(1926年),因匪患猖獗而遷縣城於袁家莊(今縣城)。1959年曾撤消併入洋縣、周至、石泉等縣;1961年9月恢復原境

"

漢中

漢中因漢水得名,古時又稱南鄭,為歷代州,郡,府,道,治所。又是陝甘川交匯之地。因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春秋時期,漢中為蜀地,後為楚奪得。楚國憑此地四塞之險,而能與秦抗衡。戰國時期,漢中成為秦楚的互爭之地,至秦惠文王十三年,秦國最終奪得漢中,去地六百里,置漢中郡。秦末,劉邦忍辱負重來到漢中,就封漢王,憑藉漢中的地利,收用巴蜀,操練士卒,進而暗渡陳倉,還定中原.為日後漢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東漢初年, 張魯據此,憑險自雄,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與朝廷分廷抗爭長達20餘年.之後蜀主劉備率軍北上漢中,擊潰曹軍,在此自立漢中王,終於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豈知帝業高, 煌煌漢中起”,陸游對漢中在兩漢,三國時的重要歷史地位,作了如此高度的評價並非過譽.再整個唐代,漢中一直是巴蜀的屏障,關中的後援。唐僖宗,唐德宗都因躲避戰亂而駐紮在漢中,在此休養生息,關注和左右著朝廷的安危。宋室南遷,漢中以其形勝之地,而成為南宋朝廷的抗金重鎮。愛國將領吳玠,吳璘以秦嶺為屏障,扼守險關要隘,遏制了金兵的南進,維持了朝廷的延續。縱觀中國數千年曆史,漢中對歷代戰略家,軍事家進軍西南,統一全國,推動朝代的更替和社會的進步,在戰略位置上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漢中城的歷史也十分悠久。他的形成可以上述到公元前771年。所謂鄭民南遷,因居此而有南鄭之稱。秦厲公二十六年,秦“左庶長城南鄭”,這是關於漢中築城的重要記載。劉邦為漢中王時對漢中城進行了擴充。其時“大城週四十二里,城內有小城,南憑津流,北結環雉,金鏞漆井,皆漢所創築”。近年來,在漢中市內出土了許多漢代的陶製水井圈和下水管道,證實了漢城於今城基本同址。

漢代以後,歷代多有修城之舉,尤其是明代洪武三年,知府費震在宋城的基礎上對漢中城進行了重修,基本上奠定了漢中城今日的格局,清代除沿用明城牆作防禦外,還在商業繁華的東關修築土城,與府城相連,構成了城外有城的特殊格局。直到六十年代,明代城牆仍然保存得比較完好。

漢中古城,自秦漢以來“人民叢聚,城郭巋然,樹表分道,列為市裡,四通八達,路區相連”。至清代,這裡商賈輻揍,會館林立。“雖繁盛不及長安,亦陝西第二都會。” 市內鋪面頡比鱗次,行店大院古老深邃。反映著城市專業街道特點的傘鋪街,碗鋪街,管子街,皮坊街,會館巷等至今都沿用其名。諸多的民居街巷,庭院仍保留著傳統的風貌。

1994年,漢中市被國務院批准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漢中古城將煥發新的光彩,揭開歷史的新篇章。

漢中市各縣區名字的由來

漢中市各縣區名字的由來

漢臺區 因古漢臺而得名。

古漢臺,位於漢中市東大街。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四月,劉邦在南鄭(今漢中市)就漢王,此地曾為劉邦駐馬畢之所。西漢立國之初,漢中太守田叔在此“置名材,立官室”,為劉邦建造了行宮。後人稱之為漢臺。

解放前,今漢中市區一直為南鄭縣治。1949年12月6日,漢中解放之日即析南鄭城郭(即:原城關鎮、漢水、石馬二鄉),置南鄭市,南鄭縣治東遷十八里鋪(今漢臺區鋪鎮)。1954年1月,南鄭市改為漢中市,這是漢中作為城市名的開始。1959年全國並大縣時,將南鄭縣全部及褒城縣、黎坪中心區之一部併入漢中市;1961年9月恢復南鄭縣建制,並以漢水為分界南北劃分;1964年8月改為漢中縣,1980年9月重改漢中市;1996年6月改為漢中市漢臺區。

南鄭區 其名始於春秋初年。

前770年,居住在今陝西華縣一帶的鄭國人,因犬戎入侵,國破,一部隨周平王東遷進入今河南境內,是為“新鄭”(今河南新鄭市);另一部分向南沿秦嶺穀道進入漢水上游,是為“南鄭”。《水經注》亦有“(鄭)恆公死於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鄭稱”的記載。

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始置縣(治今漢中市區)。解放後,南鄭縣城遷至鋪鎮。1958年—1961年南鄭縣曾一度被撤銷,併入漢中市。1961年9月恢復建制時,縣城乃遷周家坪(今縣城)。2017年8月,經國務院同意,撤銷南鄭縣,設立漢中市南鄭區。

城固縣 取“始城而冀其鞏固”之意。

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12年),始置成固縣,取“始城而冀其鞏固”之意。古代“成”“城”通假,南朝劉宋時加“土”於“成”,相延迄今。

勉縣 因“沔水”而得名。

秦漢時期,漢水被稱為“沔水”。西漢初,在今縣城東舊州鋪始置(年代暫無考)沔陽縣(水之北稱“陽”)。南宋寧宗開禧三年(1207年),改興州(治今略陽縣)為沔州;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遷沔州於今勉縣舊州鋪。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降沔州為沔縣。1959年全國並大縣時,將原褒城縣褒河以西地區及黎坪中心區部分併入;1964年9月,因“沔”字生僻難認,經國務院批准改“沔縣”為“勉縣”。

洋縣 因川而得名。

據《漢中府志》載:“洋以川名,舊治在西鄉祥河之上,祥河之川,其後改祥為洋”。西魏廢帝二年(553年)始置洋州,故址在今西鄉東南20裡處的祥河(今涇洋河)岸上。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洋州遷至今洋縣縣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降洋州為洋。

西鄉 因西鄉侯張飛而得名。

三國時,劉備曾封張飛為西鄉侯。後,蜀漢設南鄉縣(年代暫無考)。晉太康二年(281年),因西鄉侯張飛“曾寄採食於此”而改名西鄉縣。

寧強 原名“寧羌”,取“寧定羌氐”之意。

寧強,古代曾為羌、氐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分綿谷縣(治今廣元市)北部置金牛縣,治通谷鎮(今大安鎮)。此為寧強設縣之始。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平洮州(今甘肅臨潭)羌亂後,設寧羌衛(軍事駐地)於徽州(今甘肅徽縣);據地方誌釋義:“其曰寧羌,蓋亦輯寧氐羌,以羌之永寧耳。”三十年(1397年)九月,遷寧羌衛於羊鹿坪(今縣城);明憲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設寧羌州,州、衛並存。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為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元旦改為寧強縣。于右任先生曾為此題寫新縣名曰“安寧強固”。1959年並大縣時,將原黎坪中心區大部併入。

略陽 “用武之地曰略,象山之南曰陽”,故名略陽。

秦漢時,為氐、羌等少數民族聚居地。三國時,諸葛亮派大將陳式築武興城,這是略陽築城之始。東晉太元十一年(382年),設東益州武興縣;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東益州改為興州。南宋寧宗開禧三年(1207年),詔改興州為沔州,順政縣改為略陽縣,略陽之名即延續及今。

鎮巴 處巴山腹地,“境內有大小巴山,置縣以鎮攝之意”,故名鎮巴。

東漢和帝永元七年(95年),為“定遠侯”班超的“採食之邑”。清嘉慶七年(1802年),分西鄉縣南二十四地置定遠廳。民國二年(1913年)廢廳為定遠縣;民國三年(1914年)一月,因安徽、四川、雲南也有定遠縣(四川改為武勝縣,雲南改為牟定縣),即改為鎮巴縣。

留壩 因境內有“留侯祠”而得名。

明清以前,本名“劉壩”。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析鳳縣南部置留壩廳。民國二年(1913年)改留壩縣。1958年撤銷,並於鳳縣;1961年恢復原境,將原併入漢中市的褒城縣東北部(即馬道區)劃入縣境。

佛坪 因原縣城在佛爺坪(今周至縣厚畛子鎮老縣城)而得名。

清道光五年(1825年),劃周至、洋縣部分地區設佛坪廳。民國二年(1913年)廢廳改為佛坪縣;民國十五年(1926年),因匪患猖獗而遷縣城於袁家莊(今縣城)。1959年曾撤消併入洋縣、周至、石泉等縣;1961年9月恢復原境

漢中市各縣區名字的由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