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到底怎麼來的?醫生提醒:這殺手你本可避免,儘早行動!

心梗

一位患者的血管只堵了30%,沒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礎疾病,甚至連冠心病的標準都算不上,可是他卻在一個月內心梗了三次,這是怎麼回事呢?另一位看似健康的患者,也是頻繁發生心絞痛。而身體上一個“異常”的指標也引起了三位專家的關注。隱藏在兩位患者身上的“意料之外的心梗危機”究竟是什麼?

血管痙攣引發心梗

病例:王先生,55歲的男性患者,胃部總是疼痛,十天後第一次到醫院就診,醫生給他開了胃藥,吃完後有緩解,但他後面又發生疼痛,再次到醫院就診,醫生這次給他檢查心臟時發現,他不是胃痛,而是發生了心梗!更加奇怪的是造影顯示血管只有30%-40%的堵塞,所以醫生給他只進行藥物的治療,出院以後,他仍然在每天的凌晨兩三點鐘發生胸痛

心梗到底怎麼來的?醫生提醒:這殺手你本可避免,儘早行動!

專家告訴我們,王先生沒有三高,血管未發生大面積堵塞,但卻造成三次心肌梗死,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原來是因為發生了冠狀動脈血管痙攣

心臟的供血血管叫冠狀動脈,如果血管長時間自發性的痙攣,就會導致血管扁塌,管腔甚至消失,導致心臟缺血,出現心梗。

心梗到底怎麼來的?醫生提醒:這殺手你本可避免,儘早行動!

冠狀動脈痙攣的高危人群

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

2、吸菸人群

3、熬夜人群

4、打呼嚕人群

5、心理疾患人群

白天和晚上心臟疼痛對比

大多數心絞痛都發生在白天,而王先生是在凌晨犯病,白天和夜晚發生心臟疼痛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

誘因:白天發生胸痛大多勞累、飽餐、寒冷有關;夜間胸痛無明顯誘因

時間:白天的胸痛發作一般持續數分鐘,不超過15分鐘;夜間的胸痛有長有短,數十秒~數十分鐘都有可能。

心梗到底怎麼來的?醫生提醒:這殺手你本可避免,儘早行動!

脖子粗可能是心梗預兆

病例:53歲男性患者,身高167cm,體重72kg,體脂指數25,稍微比正常24偏高一點,不算特別胖,可是他發生了心梗。醫生給他做冠脈CT,發現他前降支稍微有些斑塊,還達不到冠心病的標準,但是他的症狀又是典型的心絞痛,後來專家發現他有一個特點,就是脖子特別短粗,頸圍達到40釐米

脖子粗會引起很多疾病,首先會影響我們的呼吸,引起夜間打鼾,專家給這位患者做了睡眠監測,發現他的睡眠呼吸暫停指數達到50.8,是正常指標的十倍以上!而且,晚上呼吸暫停的時間最長達到70多秒,夜間氧飽和度只有70%,嚴重缺氧

其次,脖子粗的人一般全身都比較肥胖,肥胖是引起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脂質代謝紊亂疾病的高危因素。

心梗到底怎麼來的?醫生提醒:這殺手你本可避免,儘早行動!

頸圍的標準值

我們通常測定身體的維度是以腰圍為準,但是測頸圍也能判斷肥胖程度

正常人的頸圍標準值:男性<38釐米,女性<35釐米。如果超過這個標準,就代表可能是肥胖人群,需要格外注意血糖、血壓、血脂、尿酸、心臟等指標是否正常。

心梗到底怎麼來的?醫生提醒:這殺手你本可避免,儘早行動!

【專家建議】對於睡眠呼吸暫停患者,睡前喝水可以緩解症狀。

夜間高血壓也是心梗的誘因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夜間血壓增高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高。凌晨三點到五點,是血壓一天中最低的時間段,一般在120/70毫米汞柱,如果在凌晨血壓增高,所造成的風險比別的高血壓患者更高

科學研究發現,如果夜間血壓增高10個毫米汞柱,那麼我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上升35%;如果夜間血壓下降5個毫米汞柱,那麼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下降17%

心梗到底怎麼來的?醫生提醒:這殺手你本可避免,儘早行動!

第二天起床時,出現什麼症狀提示夜間血壓增高?

出現頭暈頭脹、口乾乏力、情緒低落等症狀時,可能是夜間血壓增高,導致白天精力不夠造成的。

24小時動態血壓

想要準確發現自己夜間血壓是否正常,可以使用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儀,它白天會每隔一小時監測一次,晚上每隔半小時監測一次。

心梗到底怎麼來的?醫生提醒:這殺手你本可避免,儘早行動!

夜間低血糖是心梗的導火索

在清晨2點的內分泌病房裡,異常緊張忙碌,為什麼醫生一定要在凌晨2點給患者們測量血糖呢?

葡萄糖可以直接進入細胞內,通過氧化反應提供能量,所以血糖一旦發生變化,身體的各個部分都會有反應。如果血糖過低,對於正常人來說,可能只是發生心慌、出汗、心跳快,通過補充糖分就可以緩解。但是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血糖過低,可能帶來致命的危險。

心梗到底怎麼來的?醫生提醒:這殺手你本可避免,儘早行動!

血糖在夜間和白天是不一樣的,在夜間,能量代謝水平低,所以血糖會比較低,尤其是在凌晨0點到3點。如果夜間血糖低於2.8,導致心肌細胞能量缺乏,引起急性反應

心梗到底怎麼來的?醫生提醒:這殺手你本可避免,儘早行動!

對於容易出現低血糖的患者,可以在床頭放一瓶粘稠酸奶,提高血糖的同時,不至於引起嗆咳,還能避免要命的夜間低血糖。

【專家提醒】老年患者,最好不要在夜間吃酥脆的食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