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老年“斑”軟的更可怕

頸動脈比較表淺,故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簡稱頸動脈彩超)作為一種瞭解動脈粥樣硬化、無創傷性又便捷的手段,已被廣泛採用,很多單位已把其作為一個老年體檢常規項目。體檢中發現頸動脈斑塊的老年人不在少數,有時會被告知,這斑塊隨時有脫落導致中風的危險。因而有些人甚至認為,頸動脈斑塊就好比一個“不定時炸彈”,以致心情頗為緊張不安。

半數老年人有頸動脈斑塊

上海瑞金醫院在100名54~94歲無“三高”人群的頸動脈彩超中發現,65歲以上人群,半數可發現頸動脈斑塊,並表明斑塊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其實,除了頸動脈以外,腹主動脈、上下肢動脈,都是多普勒超聲容易觀察到的部位,可同時檢查,因為各部位的動脈硬化程度未必一致,多部位檢測可以避免遺漏。

簡單地說,動脈斑塊分兩種,一為穩定斑塊(又稱硬斑),二為不穩定斑塊(又稱軟斑)。前者斑塊內所含脂質少、纖維帽相對偏厚,猶如皮厚餡少的包子,有學者還把它比喻為“死火山”。後者斑塊較大,所含脂質多、纖維帽薄,猶如皮薄餡多的餃子,還可把它比作“活火山”。

不穩定斑塊正因為“皮薄餡多”,故其在一定因素觸發下易於破裂,隨之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血栓是不穩定的,且容易脫落。所以說,破裂的是軟斑,脫落的是血栓。正是因為血栓的脫落,進入腦部血管,可導致中風等併發症的產生。因此,將不穩定斑塊比作“隱形炸彈”,確有一定道理。

而“皮厚餡少”的穩定斑塊不易破裂,也就不易有血栓的形成。穩定斑塊位於內膜與中膜之間,是有“包膜”和一定“根基”的,故其本身並不易脫落。

但不管是穩定斑塊,還是不穩定斑塊,如果它不斷增大,向管腔內發展,則可使動脈血管腔變狹窄。當狹窄大於50%,則可產生臨床症狀。嚴重者血管腔狹窄可大於70%,甚至管腔完全閉塞,可嚴重影響該動脈所轄部位的血供。

當發現頸動脈斑塊時,首先要區分是硬斑還是軟斑。通過血管多普勒超聲、CT或磁共振檢查,可幫助診斷,但仍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首先,頸動脈彩超的分辨率還不夠,無法直接測定斑塊纖維帽的厚度。其次,斑塊內脂質含量的評估很大程度上要靠醫生的經驗。所以,對於一些不典型的軟斑(報告稱低迴聲團塊),還有其不確定性,應審慎對待。現在已有更先進的光學相干斷層成像(OCT)可直接測定纖維帽厚度。

一般來說,老年人頸動脈彩超發現的內膜到中膜厚度小於1.1毫米,發現幾個幾毫米大小的斑塊,絕大多數屬於硬斑,是老齡化的正常現象,不必驚慌。

動脈粥樣硬化防治有招

發現了頸動脈粥樣斑塊,即使是硬斑,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的警示,所以在戰術上我們要予以重視。

首先,需注意解除動脈粥樣硬化的各種高危因素。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除“三高”外,主要還有年齡(男>45歲,女>55歲)、早發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吸菸、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降低(

這裡重點談談高血脂的防治問題。血脂代謝紊亂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關鍵因素,而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唯一的獨立致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蛋白,它的增高可直接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因此,降低LDL-C使其達標是動脈粥樣硬化防治的重中之重。LDL-C正常值參考範圍通常為2.07~3.4mmol/L,但這裡的高值3.4mmol/L不是對所有人都適用的。對已確診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者(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穩定性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及有糖尿病、高血壓者,他們的目標值是不一樣的,需特別引起注意。

研究表明,通過綜合治療後LDL-C達標,有可能使動脈粥樣硬化的軟斑轉變為硬斑,或使斑塊縮小。對於僅在體檢中發現頸動脈硬斑而無“三高”及其他危險因素的老年人,有專家認為可在原LDL-C的基礎上降低20%~30%。如頸動脈發現明確軟斑,或已有動脈狹窄等屬於明確的外周動脈疾病,LDL-C則需控制在1.8mmol/L以下,並可同服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凝聚藥物,以防血栓形成。

如果頸動脈粥樣硬化已造成頸動脈狹窄達70%以上,並伴有相應症狀,可考慮安放支架,或做頸動脈內膜剝離術。

鏈接

降低LDL-C最可靠有效的藥物是他汀類藥物,它可直接抑制肝細胞合成LDL-C。對於高血脂者,除了藥物治療,適當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還是必要的。

有很多人因擔心他汀類藥物肝腎功能損害的副作用而不敢長期服用,其實,他汀類藥的副作用還是比較小的,嚴重肝損傷罕見,肌溶解的發生率很低,所以,只要在服藥半個月到1個月複查血脂的同時複查肝功即可。另外,在服藥過程中隨時注意有無肌肉疼痛的發生,一有肌痛先停藥,立即查肌酸激酶,這樣就可以及時發現副作用。羅紅黴素等可明顯增加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的血濃度,增加他汀的副作用,應慎合用。減少膽固醇吸收的藥物,如依折麥布,必要時可與他汀合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