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怎麼填?過半網友說後悔

高考志願怎麼填?過半網友說後悔高考志願怎麼填?過半網友說後悔

近日,麥可思研究院發佈《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從本科和高職高專兩方面分別列出綠牌專業和紅牌專業。綠牌專業屬於需求增長型專業,而紅牌專業往往失業率較大。曾有人戲語:現在找工作流的淚,都是當時選專業時腦子進的水。為此,南都NDX實驗室發起“你有後悔過自己選的專業嗎?”的熱點站站隊互動。截至6月26日13時的數據顯示,超過五成的網友表示後悔當年選的專業。

廣州市招考辦高考科副科長林力恆提醒,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專業錄取規則,考生不能把同一套策略應用到所有學校的專業填報上面。

紅牌專業

指的是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與之相對的是綠牌專業。

未來不可知,行行出狀元,自己能力最重要。

有時候當下很火爆的專業等你畢業時已經爛大街了。

有時候父母覺得特別好的專業其實已經out了,要跟隨自己的內心。

←調查

超六成網友表示

如果再給一次機會

不會選現在的專業

49.2%網友表示當年填報專業主要由自己決定,也有47.5%表示聽取了家長的意見。如果再給一次機會,你還會選現在的專業嗎?65.6%的網友表示不會。

“一直以來都在後悔,自己喜歡的學科父母沒讓選。”網友“機器人Margue”如是說。網友“泰國緣旅遊泰國”也說,當初專業是父母給選的,長大成熟後才發現它不適合自己。

網友“蘇莫離之養成”認為,選專業自己喜歡最重要,家人朋友的意見其次,有時候當下很火爆的專業等你畢業已經爛大街了。有時候父母覺得特別好的專業其實已經out了,要跟隨自己的內心。

你當年填志願首先考慮的因素是什麼?“自己高考成績”佔比最多,專業就業前景和興趣愛好分別排第二、第三位。網友“祥仔”說:“分數不夠,選不了985就踏踏實實選211咯。”

面對志願選擇,大學、專業、城市哪個最重要?調查數據顯示,大學和專業同樣佔37.7%,而有24.6%的網友認為大學所在的城市最重要。

網友“殤灬翼”認為,第一批次的大學,學校比專業重要;第二批次大學,專業比學校重要;家底厚的結合興趣,家底薄的首先考慮就業。網友“菠蘿包蘿蔔蜜”則認為,選專業首先看自己對哪個專業感興趣,然後針對這個專業比較這兩所大學的教學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另外選學校還是要看地區,以長遠角度考慮未來想留在南方工作還是北方工作。

→支招

不同學校專業錄取規則不同高分考生仍要慎防退檔

高考志願填報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避開志願填報的坑?近日,廣州市招考辦組織高考政策專家宣講團開展“走進考區、服務考點、關愛考生”宣傳服務周活動,廣州市招考辦高考科副科長林力恆提醒,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專業錄取規則,同時“高優線”不是“高保線”。

何謂平行志願?

何謂“平行志願”?林力恆用遊樂場排隊的例子來闡明:所有遊客按先來後到的順序排成一條隊輪候(分數優先)。輪到某個遊客時,按他預先想好的意願選擇座位(遵循志願)。如果最喜歡的位置已滿座,則繼續檢索第二喜歡的位置,如果也滿座,則繼續檢索第三喜歡的位置,以此類推(按順序檢索志願)。一旦選好位置上車,就不能再反悔選擇其他座位(考生檔案一旦投出,不再檢索考生的其他志願)。

“平行志願”投檔原則為“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如果考生符合A志願院校的投檔條件,則投檔A志願院校,如果達不到A志願院校的投檔條件,則繼續檢索後續的B志願……以此類推。

何謂高分優先投檔線?

高分優先投檔線不是原來的一本線,也不是高分保護線。原一本線主要是用來劃分高校檔次,高優線則是用來劃分考生投檔待遇。根據省招辦公佈數字,2018年高優線上退檔人數為466人,這意味著,高優線存在的意義就是讓這466人在本科批次有第二次投檔的機會。但對於高分退檔的考生而言,即便有第二次投檔機會,也要承受巨大的落差和代價。

林力恆解釋了高分退檔的原因。“扎堆填報熱門專業和不服從專業調劑,這種操作非常危險。”省外高校招生計劃較少,調劑空間較小,專業填報容易扎堆。所以,填報省外高校務必考慮清楚是否接受專業調劑。而藝術類校考、“統+校”,提前批軍檢院校等實行的是非平行志願,一般按1:1至1:1.2的比例進行投檔,投檔人數超出計劃數,未被錄取的考生會被退檔。

各校專業錄取規則有何不同?

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專業錄取規則。在專業錄取規則上,有的學校採取分數優先規則,類似投檔過程中的平行志願。省內實行分數優先規則的有: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大學、深圳大學、汕頭大學等。

還有學校專業實行志願優先,類似投檔中的梯度志願。比如,廣東財經大學。還有學校專業採用採用分數級差的方式,以中山大學為例:對於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採用分數級差錄取規則,級差分為2分、1分、1分、1分、1分,即第二志願減2分、第三志願減3分、第四志願減4分、第五志願減5分、第六志願減6分。

還有學校的專業錄取採取“先梯度後平行”的方式,即平行與梯度混搭。以華南師範大學為例:文科、理科類專業錄取先按“專業志願優先”,後按“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錄取,即先按考生所填報的第一專業志願從高分到低分錄取(相同分數的按排位先後錄取)。未被第一專業志願錄取的考生,按“分數優先,遵循考生第二至第六專業志願”的方法錄取。考生不能把同一套策略應用到所有學校的專業填報上面。

林力恆提醒,實行“分數優先”規則的院校,要按往年錄取最低分從高到低填報。實行“分數級差”規則的院校,要按往年錄取平均分從高到低拉開梯度。高校錄取時,優先錄取有填報專業志願的考生,後進行調劑。調劑時,一般會根據考生所填專業志願考慮安排相近專業,因此6個專業要填滿。可考慮“曲線救國”,適當降低對專業的期望值,先確保錄取,再謀劃改變———轉專業、輔修、雙學位、跨專業考研等。

選學校還是選專業?

選學校還是選專業?林力恆指出,從高考綜合改革的大方向看,選專業將越來越受重視。他建議,“衝穩保”策略的“衝”指的是“衝進”更好的高校,對選專業有追求的應該“慎衝”,“少衝”,甚至“不衝”。

分數超出院校投檔線越多的考生,挑選專業時競爭力越強;壓線投檔的考生,基本上只能選擇冷門專業,甚至被調劑。省內高校數量少,投檔排位較為固定。如果不考慮出省,和考生自身條件(分數、喜好)相匹配省內高校通常不過3-5所。考生應重點研究這幾所學校的錄取規則,力爭錄取到心儀的學校和專業。

此外,省外高校數量多,投檔排位的變化存在較大偶然性。如果立志出省,可充分利用15個平行志願的容量,在服從專業調劑的前提下,多填報省外院校。

廣東部分高校

今年新增專業

●中山大學

天文學專業

●華南師範大學

人工智能、馬克思主義理論、網絡與新媒體

●汕頭大學

西班牙語和環境工程、建築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廣州大學

網絡空間安全、信息安全、生物製藥

●廣州醫科大學: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

中醫養生學、假肢矯形工程、健康服務與管理

採寫:南都記者樑豔燕葉斯茗賀蓓通訊員穗考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