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浮樑在中國歷史上是茶業興盛之區, 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但目前尚未見較為全面深入論述明清時期 浮樑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黃崇燾前輩的論文《“浮紅” 史考略》《蠶桑茶葉通訊》1987 年第 4 期) 、《浮樑茶 葉史話》《農業考古》1992 年第 4 期) 、《漫話浮樑茶文化《《廣東茶業》1995 年第 2 期) 、《景德鎮茶具初考》 《農 業考古》1997 年第 2 期) 以及著作《浮樑茶葉寶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對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 化有所涉及, 但過於簡略, 許多問題語焉不詳。有鑑於此, 本人在參考了黃崇燾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 的研究, 寫作了本文。本人拙作將從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明清時期 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浮樑在中國歷史上是茶業興盛之區, 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但目前尚未見較為全面深入論述明清時期 浮樑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黃崇燾前輩的論文《“浮紅” 史考略》《蠶桑茶葉通訊》1987 年第 4 期) 、《浮樑茶 葉史話》《農業考古》1992 年第 4 期) 、《漫話浮樑茶文化《《廣東茶業》1995 年第 2 期) 、《景德鎮茶具初考》 《農 業考古》1997 年第 2 期) 以及著作《浮樑茶葉寶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對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 化有所涉及, 但過於簡略, 許多問題語焉不詳。有鑑於此, 本人在參考了黃崇燾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 的研究, 寫作了本文。本人拙作將從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明清時期 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一、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

浮樑茶業在唐宋時期曾十分興盛, 到南宋時期開始衰弱, 但仍為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至清同治( 1862- 1874 年) 光緒( 1875- 1908 年) 年間由於紅茶生產的興起, 浮樑茶重新在中國以至世界大放異彩。

( 一) 綠茶的生產

從明代建立到清同治年間, 浮樑生產的主要是綠茶。明代茶葉生產的具體情況因缺乏資料不詳, 清代據 《浮樑縣志》產量不多, 生產技術也不甚高。乾隆版《浮樑縣志》 / 唐白居易《琵琶行》雲-前月浮樑買茶去. , 其 實所產甚少, 制亦不佳。通志謂饒茶不及信州, 而浮樑又不及鄱陽諸邑,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 源賈客所鬻也。道光版《浮樑縣志》 所敘與乾隆版相同。 當然縣誌對浮樑茶產量低品質劣的判斷是從總體而言, 其實該時期亦不乏質高的好茶。明代湯顯祖在 浮樑縣新作《講堂賦》中就曾對浮樑茶讚譽:今夫浮樑之茗, 聞於天下, 惟清惟馨系其揉者; 浮樑之瓷, 瑩於水 玉, 亦系其鈞火侯是足。《清代茶書》《續茶經》引《饒州府志》也記載:浮樑縣陽府山冬無積雪, 凡物早成, 而茶 尤殊異。金君卿詩云:-聞雷已薦雞鳴筍, 未雨先嚐雀舌茶。. 以其地暖故也。 明清浮樑貢茶的存在也能進一步說明這一時期某些茶葉的生產技術達到了很高程度, 否則不會作為貢 品。明談遷《棗林雜俎·中集》載: 國家歲貢。.....饒州府茶二十七斤。這其中是包括浮樑茶的。康熙版 《浮樑縣志》載:“浮每歲貢茶, 有本色, 有折色。”( 第 232 頁) 康熙版《饒州府志》亦載:“ 各縣俱出, 併入貢。”

"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浮樑在中國歷史上是茶業興盛之區, 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但目前尚未見較為全面深入論述明清時期 浮樑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黃崇燾前輩的論文《“浮紅” 史考略》《蠶桑茶葉通訊》1987 年第 4 期) 、《浮樑茶 葉史話》《農業考古》1992 年第 4 期) 、《漫話浮樑茶文化《《廣東茶業》1995 年第 2 期) 、《景德鎮茶具初考》 《農 業考古》1997 年第 2 期) 以及著作《浮樑茶葉寶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對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 化有所涉及, 但過於簡略, 許多問題語焉不詳。有鑑於此, 本人在參考了黃崇燾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 的研究, 寫作了本文。本人拙作將從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明清時期 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一、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

浮樑茶業在唐宋時期曾十分興盛, 到南宋時期開始衰弱, 但仍為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至清同治( 1862- 1874 年) 光緒( 1875- 1908 年) 年間由於紅茶生產的興起, 浮樑茶重新在中國以至世界大放異彩。

( 一) 綠茶的生產

從明代建立到清同治年間, 浮樑生產的主要是綠茶。明代茶葉生產的具體情況因缺乏資料不詳, 清代據 《浮樑縣志》產量不多, 生產技術也不甚高。乾隆版《浮樑縣志》 / 唐白居易《琵琶行》雲-前月浮樑買茶去. , 其 實所產甚少, 制亦不佳。通志謂饒茶不及信州, 而浮樑又不及鄱陽諸邑,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 源賈客所鬻也。道光版《浮樑縣志》 所敘與乾隆版相同。 當然縣誌對浮樑茶產量低品質劣的判斷是從總體而言, 其實該時期亦不乏質高的好茶。明代湯顯祖在 浮樑縣新作《講堂賦》中就曾對浮樑茶讚譽:今夫浮樑之茗, 聞於天下, 惟清惟馨系其揉者; 浮樑之瓷, 瑩於水 玉, 亦系其鈞火侯是足。《清代茶書》《續茶經》引《饒州府志》也記載:浮樑縣陽府山冬無積雪, 凡物早成, 而茶 尤殊異。金君卿詩云:-聞雷已薦雞鳴筍, 未雨先嚐雀舌茶。. 以其地暖故也。 明清浮樑貢茶的存在也能進一步說明這一時期某些茶葉的生產技術達到了很高程度, 否則不會作為貢 品。明談遷《棗林雜俎·中集》載: 國家歲貢。.....饒州府茶二十七斤。這其中是包括浮樑茶的。康熙版 《浮樑縣志》載:“浮每歲貢茶, 有本色, 有折色。”( 第 232 頁) 康熙版《饒州府志》亦載:“ 各縣俱出, 併入貢。”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紅茶的生產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開始創制生產, 綠茶降到了一個很次要的地位, 浮樑茶在唐代之後再次進入 黃金時期。 因地域相連、品質相近, 在清代, 主要產於祁門、建德( 民國時期改名至德, 建國後與東流縣合併為東至) 和 浮樑的紅茶均統稱為祁紅。如《中國茶葉大辭典》即認為 祁紅。產於安徽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的條 形紅茶, 產品以祁門的歷口、閃裡、平裡一帶最優, 故統稱-祁紅. 。與祁門毗鄰的江西浮樑所產紅茶歷史上也 稱祁紅。《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也認為祁紅。茶名。產於安徽祁門、東至、石臺、貴池、黟縣等。歷史上江西 浮樑所產, 亦稱祁紅。一般認為祁紅始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創制, 而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 系仿效祁門。如《祁紅》183一書載:/ 光緒元年( 原注: 一八七五年) , 有個黟縣人, 名叫餘干臣, 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 因羨紅茶暢銷多利, 首先在至德縣( 原注: 今東至縣) 堯渡街設立紅茶莊, 仿效-閩紅. 製法, 開始試製紅茶。為了進一步剝削茶農, 擴大影響, 牟取更多利益, 一八七六年, 餘又從至德來到祁門, 勸誘茶戶製造紅茶, 並最先在祁門西路集鎮歷 口, 繼而在閃裡設立紅茶分莊, 經營範圍逐漸擴大。與此同時, 在祁門南路一帶的貴溪, 也有人( 筆者注: 係指胡元龍) 試製紅茶獲得成功, 這就是“祁紅” 的開端。( 第 1 頁) 《中國茶葉大辭典》也有類似的敘述。而且 《祁紅》還認為祁紅創制後隨著產量的擴大,產區也隨著迅速擴大, 除原來的祁門、至德兩縣外, 毗連的浮樑縣 和貴池縣也相繼改制紅茶 ( 第 2 頁) 。《中國茶經》也認為浮樑生產紅茶是受到祁門影響改制。但也有學者不贊同祁紅創制主要歸功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並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的觀點。 如被奉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在《茶經述評》中即認為紅茶生產是從浮樑傳到東至再傳到祁門。紅茶的發源地 是福建。至於福建紅茶的向外傳播, 則可能是由崇安開始的, 其傳播的主要路線, 可能是先由崇安傳到江 西鉛山的河口鎮, 再由河口鎮傳到修水( 原注: 過去義寧州的治所) , 後又傳到景德鎮( 原注: 過去的浮樑縣) , 後 來又由景德鎮傳到安徽的東至( 原注: 指現在東至縣境內的原至德縣境) , 最後才傳到祁門。 黃崇燾在《浮 樑茶業史話》中也傾向於認同吳覺農的觀點。 本人的觀點是不必機械地認為祁紅的創制始於一人一時一地, 然後線條式地在祁門、建德和浮樑三縣範 圍內從某地傳到某地, 而是在同治光緒年間三縣大致同時或稍有先後均有人受周邊紅茶( 閩紅、湖紅、河紅、寧 紅) 的影響開始生產紅茶, 然後由若干個點逐漸擴展為面, 祁門、建德和浮樑的紅茶生產完全可能互受影響共 同提高, 逐漸發展為赫赫有名高品質的祁紅。有史料為證。據光緒九年《益聞錄》載:/ 建德為產茶之區, ,, 同治初年, 則粵商改做紅茶, 裝箱運往漢口, 浮樑巨賈, 獲利頗多。 浮樑《 磻溪村汪氏宗譜》載: 同治初年, 夷 氛入擾, 口岸大通, 百貨競湧。而浮樑以茶味中國出口大宗, 君( 筆者注: 指汪東楨) 乃出材與西商交涉, 採摘焙 制。先生( 筆者注: 指汪東楨弟汪東圯) 遂抒其所見, 與兄互講求製造仙芽紅茶, 未幾馳名海外。( 第 364 頁) 又據上官俅 1937 年撰《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據當地老者所稱, 該縣( 筆者注: 係指浮樑) -祁紅. 之制 造, 發軔於北鄉磻溪村, 至清光緒二、三年( 1876、1877 年) 間, 因有廣東商人仿效兩湖製造紅茶之法, 在皖屬 秋浦縣( 原注: 即今至德縣) 設莊監製紅茶, 引起磻溪村一帶青茶商之注意。翌年( 原注: 光緒四年) 春間, 該村亦 隨之設立茶莊仿製, 時僅一家, 次年增至二家。至光緒七八年( 1881、1882 年) 間, 則附近之閃裡( 原注: 皖境) 勒 口一帶, 亦相繼成立茶莊。自光緒十年( 1884 年) 後, 即遍及浮屬各鄉矣。從上述史料看, 在同治 年間建德、浮樑就已開始大量生產紅茶並暢銷海外, 並不在餘干臣、胡元龍之後, 浮樑紅茶受到過建德紅茶影 響, 祁門紅茶也受到浮樑紅茶之影響。 浮樑開始紅茶生產後, 因品質一流, 在海外極為暢銷, 價格也往往超過國外紅茶, 浮樑紅茶生產因之得到 迅速發展, 光緒末到民國初達到極盛。《大中華江西省地理志》載: 江西之茶為國貨大宗。“浮樑茶”。磻溪村 葛坪山、青龍山, 高逾四千尺, 產仙芽茶, 味香色濃, 外人樂購之。“浮樑茶”唐時已著名, 今紅茶暢銷海外, 均為國貨大宗。

"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浮樑在中國歷史上是茶業興盛之區, 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但目前尚未見較為全面深入論述明清時期 浮樑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黃崇燾前輩的論文《“浮紅” 史考略》《蠶桑茶葉通訊》1987 年第 4 期) 、《浮樑茶 葉史話》《農業考古》1992 年第 4 期) 、《漫話浮樑茶文化《《廣東茶業》1995 年第 2 期) 、《景德鎮茶具初考》 《農 業考古》1997 年第 2 期) 以及著作《浮樑茶葉寶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對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 化有所涉及, 但過於簡略, 許多問題語焉不詳。有鑑於此, 本人在參考了黃崇燾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 的研究, 寫作了本文。本人拙作將從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明清時期 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一、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

浮樑茶業在唐宋時期曾十分興盛, 到南宋時期開始衰弱, 但仍為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至清同治( 1862- 1874 年) 光緒( 1875- 1908 年) 年間由於紅茶生產的興起, 浮樑茶重新在中國以至世界大放異彩。

( 一) 綠茶的生產

從明代建立到清同治年間, 浮樑生產的主要是綠茶。明代茶葉生產的具體情況因缺乏資料不詳, 清代據 《浮樑縣志》產量不多, 生產技術也不甚高。乾隆版《浮樑縣志》 / 唐白居易《琵琶行》雲-前月浮樑買茶去. , 其 實所產甚少, 制亦不佳。通志謂饒茶不及信州, 而浮樑又不及鄱陽諸邑,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 源賈客所鬻也。道光版《浮樑縣志》 所敘與乾隆版相同。 當然縣誌對浮樑茶產量低品質劣的判斷是從總體而言, 其實該時期亦不乏質高的好茶。明代湯顯祖在 浮樑縣新作《講堂賦》中就曾對浮樑茶讚譽:今夫浮樑之茗, 聞於天下, 惟清惟馨系其揉者; 浮樑之瓷, 瑩於水 玉, 亦系其鈞火侯是足。《清代茶書》《續茶經》引《饒州府志》也記載:浮樑縣陽府山冬無積雪, 凡物早成, 而茶 尤殊異。金君卿詩云:-聞雷已薦雞鳴筍, 未雨先嚐雀舌茶。. 以其地暖故也。 明清浮樑貢茶的存在也能進一步說明這一時期某些茶葉的生產技術達到了很高程度, 否則不會作為貢 品。明談遷《棗林雜俎·中集》載: 國家歲貢。.....饒州府茶二十七斤。這其中是包括浮樑茶的。康熙版 《浮樑縣志》載:“浮每歲貢茶, 有本色, 有折色。”( 第 232 頁) 康熙版《饒州府志》亦載:“ 各縣俱出, 併入貢。”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紅茶的生產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開始創制生產, 綠茶降到了一個很次要的地位, 浮樑茶在唐代之後再次進入 黃金時期。 因地域相連、品質相近, 在清代, 主要產於祁門、建德( 民國時期改名至德, 建國後與東流縣合併為東至) 和 浮樑的紅茶均統稱為祁紅。如《中國茶葉大辭典》即認為 祁紅。產於安徽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的條 形紅茶, 產品以祁門的歷口、閃裡、平裡一帶最優, 故統稱-祁紅. 。與祁門毗鄰的江西浮樑所產紅茶歷史上也 稱祁紅。《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也認為祁紅。茶名。產於安徽祁門、東至、石臺、貴池、黟縣等。歷史上江西 浮樑所產, 亦稱祁紅。一般認為祁紅始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創制, 而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 系仿效祁門。如《祁紅》183一書載:/ 光緒元年( 原注: 一八七五年) , 有個黟縣人, 名叫餘干臣, 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 因羨紅茶暢銷多利, 首先在至德縣( 原注: 今東至縣) 堯渡街設立紅茶莊, 仿效-閩紅. 製法, 開始試製紅茶。為了進一步剝削茶農, 擴大影響, 牟取更多利益, 一八七六年, 餘又從至德來到祁門, 勸誘茶戶製造紅茶, 並最先在祁門西路集鎮歷 口, 繼而在閃裡設立紅茶分莊, 經營範圍逐漸擴大。與此同時, 在祁門南路一帶的貴溪, 也有人( 筆者注: 係指胡元龍) 試製紅茶獲得成功, 這就是“祁紅” 的開端。( 第 1 頁) 《中國茶葉大辭典》也有類似的敘述。而且 《祁紅》還認為祁紅創制後隨著產量的擴大,產區也隨著迅速擴大, 除原來的祁門、至德兩縣外, 毗連的浮樑縣 和貴池縣也相繼改制紅茶 ( 第 2 頁) 。《中國茶經》也認為浮樑生產紅茶是受到祁門影響改制。但也有學者不贊同祁紅創制主要歸功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並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的觀點。 如被奉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在《茶經述評》中即認為紅茶生產是從浮樑傳到東至再傳到祁門。紅茶的發源地 是福建。至於福建紅茶的向外傳播, 則可能是由崇安開始的, 其傳播的主要路線, 可能是先由崇安傳到江 西鉛山的河口鎮, 再由河口鎮傳到修水( 原注: 過去義寧州的治所) , 後又傳到景德鎮( 原注: 過去的浮樑縣) , 後 來又由景德鎮傳到安徽的東至( 原注: 指現在東至縣境內的原至德縣境) , 最後才傳到祁門。 黃崇燾在《浮 樑茶業史話》中也傾向於認同吳覺農的觀點。 本人的觀點是不必機械地認為祁紅的創制始於一人一時一地, 然後線條式地在祁門、建德和浮樑三縣範 圍內從某地傳到某地, 而是在同治光緒年間三縣大致同時或稍有先後均有人受周邊紅茶( 閩紅、湖紅、河紅、寧 紅) 的影響開始生產紅茶, 然後由若干個點逐漸擴展為面, 祁門、建德和浮樑的紅茶生產完全可能互受影響共 同提高, 逐漸發展為赫赫有名高品質的祁紅。有史料為證。據光緒九年《益聞錄》載:/ 建德為產茶之區, ,, 同治初年, 則粵商改做紅茶, 裝箱運往漢口, 浮樑巨賈, 獲利頗多。 浮樑《 磻溪村汪氏宗譜》載: 同治初年, 夷 氛入擾, 口岸大通, 百貨競湧。而浮樑以茶味中國出口大宗, 君( 筆者注: 指汪東楨) 乃出材與西商交涉, 採摘焙 制。先生( 筆者注: 指汪東楨弟汪東圯) 遂抒其所見, 與兄互講求製造仙芽紅茶, 未幾馳名海外。( 第 364 頁) 又據上官俅 1937 年撰《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據當地老者所稱, 該縣( 筆者注: 係指浮樑) -祁紅. 之制 造, 發軔於北鄉磻溪村, 至清光緒二、三年( 1876、1877 年) 間, 因有廣東商人仿效兩湖製造紅茶之法, 在皖屬 秋浦縣( 原注: 即今至德縣) 設莊監製紅茶, 引起磻溪村一帶青茶商之注意。翌年( 原注: 光緒四年) 春間, 該村亦 隨之設立茶莊仿製, 時僅一家, 次年增至二家。至光緒七八年( 1881、1882 年) 間, 則附近之閃裡( 原注: 皖境) 勒 口一帶, 亦相繼成立茶莊。自光緒十年( 1884 年) 後, 即遍及浮屬各鄉矣。從上述史料看, 在同治 年間建德、浮樑就已開始大量生產紅茶並暢銷海外, 並不在餘干臣、胡元龍之後, 浮樑紅茶受到過建德紅茶影 響, 祁門紅茶也受到浮樑紅茶之影響。 浮樑開始紅茶生產後, 因品質一流, 在海外極為暢銷, 價格也往往超過國外紅茶, 浮樑紅茶生產因之得到 迅速發展, 光緒末到民國初達到極盛。《大中華江西省地理志》載: 江西之茶為國貨大宗。“浮樑茶”。磻溪村 葛坪山、青龍山, 高逾四千尺, 產仙芽茶, 味香色濃, 外人樂購之。“浮樑茶”唐時已著名, 今紅茶暢銷海外, 均為國貨大宗。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第 138- 139 頁) 鄭建新《祁紅史話》也指出: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門浮樑)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總在 7- 8 萬擔上下, 價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紅茶相比, 也是獨佔鰲頭, 在國際市場的高香名茶中雄居第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浮樑天祥茶號生產的優質紅茶, 該茶號 位於與祁門接壤的嚴臺村, 由世居此地的江資甫經營, 每年運滬銷售紅茶達 1400 餘擔, 因品質出眾, 民國四年 ( 1915 年) 天祥茶號精製的工夫紅茶( 商標為“ 祁紅” ) 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浮樑在中國歷史上是茶業興盛之區, 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但目前尚未見較為全面深入論述明清時期 浮樑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黃崇燾前輩的論文《“浮紅” 史考略》《蠶桑茶葉通訊》1987 年第 4 期) 、《浮樑茶 葉史話》《農業考古》1992 年第 4 期) 、《漫話浮樑茶文化《《廣東茶業》1995 年第 2 期) 、《景德鎮茶具初考》 《農 業考古》1997 年第 2 期) 以及著作《浮樑茶葉寶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對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 化有所涉及, 但過於簡略, 許多問題語焉不詳。有鑑於此, 本人在參考了黃崇燾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 的研究, 寫作了本文。本人拙作將從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明清時期 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一、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

浮樑茶業在唐宋時期曾十分興盛, 到南宋時期開始衰弱, 但仍為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至清同治( 1862- 1874 年) 光緒( 1875- 1908 年) 年間由於紅茶生產的興起, 浮樑茶重新在中國以至世界大放異彩。

( 一) 綠茶的生產

從明代建立到清同治年間, 浮樑生產的主要是綠茶。明代茶葉生產的具體情況因缺乏資料不詳, 清代據 《浮樑縣志》產量不多, 生產技術也不甚高。乾隆版《浮樑縣志》 / 唐白居易《琵琶行》雲-前月浮樑買茶去. , 其 實所產甚少, 制亦不佳。通志謂饒茶不及信州, 而浮樑又不及鄱陽諸邑,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 源賈客所鬻也。道光版《浮樑縣志》 所敘與乾隆版相同。 當然縣誌對浮樑茶產量低品質劣的判斷是從總體而言, 其實該時期亦不乏質高的好茶。明代湯顯祖在 浮樑縣新作《講堂賦》中就曾對浮樑茶讚譽:今夫浮樑之茗, 聞於天下, 惟清惟馨系其揉者; 浮樑之瓷, 瑩於水 玉, 亦系其鈞火侯是足。《清代茶書》《續茶經》引《饒州府志》也記載:浮樑縣陽府山冬無積雪, 凡物早成, 而茶 尤殊異。金君卿詩云:-聞雷已薦雞鳴筍, 未雨先嚐雀舌茶。. 以其地暖故也。 明清浮樑貢茶的存在也能進一步說明這一時期某些茶葉的生產技術達到了很高程度, 否則不會作為貢 品。明談遷《棗林雜俎·中集》載: 國家歲貢。.....饒州府茶二十七斤。這其中是包括浮樑茶的。康熙版 《浮樑縣志》載:“浮每歲貢茶, 有本色, 有折色。”( 第 232 頁) 康熙版《饒州府志》亦載:“ 各縣俱出, 併入貢。”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紅茶的生產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開始創制生產, 綠茶降到了一個很次要的地位, 浮樑茶在唐代之後再次進入 黃金時期。 因地域相連、品質相近, 在清代, 主要產於祁門、建德( 民國時期改名至德, 建國後與東流縣合併為東至) 和 浮樑的紅茶均統稱為祁紅。如《中國茶葉大辭典》即認為 祁紅。產於安徽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的條 形紅茶, 產品以祁門的歷口、閃裡、平裡一帶最優, 故統稱-祁紅. 。與祁門毗鄰的江西浮樑所產紅茶歷史上也 稱祁紅。《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也認為祁紅。茶名。產於安徽祁門、東至、石臺、貴池、黟縣等。歷史上江西 浮樑所產, 亦稱祁紅。一般認為祁紅始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創制, 而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 系仿效祁門。如《祁紅》183一書載:/ 光緒元年( 原注: 一八七五年) , 有個黟縣人, 名叫餘干臣, 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 因羨紅茶暢銷多利, 首先在至德縣( 原注: 今東至縣) 堯渡街設立紅茶莊, 仿效-閩紅. 製法, 開始試製紅茶。為了進一步剝削茶農, 擴大影響, 牟取更多利益, 一八七六年, 餘又從至德來到祁門, 勸誘茶戶製造紅茶, 並最先在祁門西路集鎮歷 口, 繼而在閃裡設立紅茶分莊, 經營範圍逐漸擴大。與此同時, 在祁門南路一帶的貴溪, 也有人( 筆者注: 係指胡元龍) 試製紅茶獲得成功, 這就是“祁紅” 的開端。( 第 1 頁) 《中國茶葉大辭典》也有類似的敘述。而且 《祁紅》還認為祁紅創制後隨著產量的擴大,產區也隨著迅速擴大, 除原來的祁門、至德兩縣外, 毗連的浮樑縣 和貴池縣也相繼改制紅茶 ( 第 2 頁) 。《中國茶經》也認為浮樑生產紅茶是受到祁門影響改制。但也有學者不贊同祁紅創制主要歸功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並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的觀點。 如被奉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在《茶經述評》中即認為紅茶生產是從浮樑傳到東至再傳到祁門。紅茶的發源地 是福建。至於福建紅茶的向外傳播, 則可能是由崇安開始的, 其傳播的主要路線, 可能是先由崇安傳到江 西鉛山的河口鎮, 再由河口鎮傳到修水( 原注: 過去義寧州的治所) , 後又傳到景德鎮( 原注: 過去的浮樑縣) , 後 來又由景德鎮傳到安徽的東至( 原注: 指現在東至縣境內的原至德縣境) , 最後才傳到祁門。 黃崇燾在《浮 樑茶業史話》中也傾向於認同吳覺農的觀點。 本人的觀點是不必機械地認為祁紅的創制始於一人一時一地, 然後線條式地在祁門、建德和浮樑三縣範 圍內從某地傳到某地, 而是在同治光緒年間三縣大致同時或稍有先後均有人受周邊紅茶( 閩紅、湖紅、河紅、寧 紅) 的影響開始生產紅茶, 然後由若干個點逐漸擴展為面, 祁門、建德和浮樑的紅茶生產完全可能互受影響共 同提高, 逐漸發展為赫赫有名高品質的祁紅。有史料為證。據光緒九年《益聞錄》載:/ 建德為產茶之區, ,, 同治初年, 則粵商改做紅茶, 裝箱運往漢口, 浮樑巨賈, 獲利頗多。 浮樑《 磻溪村汪氏宗譜》載: 同治初年, 夷 氛入擾, 口岸大通, 百貨競湧。而浮樑以茶味中國出口大宗, 君( 筆者注: 指汪東楨) 乃出材與西商交涉, 採摘焙 制。先生( 筆者注: 指汪東楨弟汪東圯) 遂抒其所見, 與兄互講求製造仙芽紅茶, 未幾馳名海外。( 第 364 頁) 又據上官俅 1937 年撰《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據當地老者所稱, 該縣( 筆者注: 係指浮樑) -祁紅. 之制 造, 發軔於北鄉磻溪村, 至清光緒二、三年( 1876、1877 年) 間, 因有廣東商人仿效兩湖製造紅茶之法, 在皖屬 秋浦縣( 原注: 即今至德縣) 設莊監製紅茶, 引起磻溪村一帶青茶商之注意。翌年( 原注: 光緒四年) 春間, 該村亦 隨之設立茶莊仿製, 時僅一家, 次年增至二家。至光緒七八年( 1881、1882 年) 間, 則附近之閃裡( 原注: 皖境) 勒 口一帶, 亦相繼成立茶莊。自光緒十年( 1884 年) 後, 即遍及浮屬各鄉矣。從上述史料看, 在同治 年間建德、浮樑就已開始大量生產紅茶並暢銷海外, 並不在餘干臣、胡元龍之後, 浮樑紅茶受到過建德紅茶影 響, 祁門紅茶也受到浮樑紅茶之影響。 浮樑開始紅茶生產後, 因品質一流, 在海外極為暢銷, 價格也往往超過國外紅茶, 浮樑紅茶生產因之得到 迅速發展, 光緒末到民國初達到極盛。《大中華江西省地理志》載: 江西之茶為國貨大宗。“浮樑茶”。磻溪村 葛坪山、青龍山, 高逾四千尺, 產仙芽茶, 味香色濃, 外人樂購之。“浮樑茶”唐時已著名, 今紅茶暢銷海外, 均為國貨大宗。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第 138- 139 頁) 鄭建新《祁紅史話》也指出: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門浮樑)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總在 7- 8 萬擔上下, 價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紅茶相比, 也是獨佔鰲頭, 在國際市場的高香名茶中雄居第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浮樑天祥茶號生產的優質紅茶, 該茶號 位於與祁門接壤的嚴臺村, 由世居此地的江資甫經營, 每年運滬銷售紅茶達 1400 餘擔, 因品質出眾, 民國四年 ( 1915 年) 天祥茶號精製的工夫紅茶( 商標為“ 祁紅” ) 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三) 茶葉產區

浮樑的茶葉產區主要在浮樑北部, 分佈於與建德、祁門、休寧和婺源毗連的廣大山區。據程沛《解放前浮 樑縣茶葉生產和銷售》 :浮樑紅茶區, 大部分分佈於浮北的峙灘、興田、英溪、江村、儲田、經公橋、西湖、桃墅、 勒功街等廣大山區 。吳莊《浮樑茶葉概況》認為:浮東的瑤裡、白石塔、汪胡、梅嶺與休寧邊境 均出產綠茶; 浮北桃墅、西湖、茶寶山、興田、白毛港、經公橋, 與安徽的東至、祁門, 出產紅茶。 明清時期浮樑茶葉產區主要在浮北, 大致而言, 在紅茶興起後, 紅茶產區主要覆蓋與建德、祁門毗連的浮樑西 北, 綠茶產區則在與休寧、婺源相連的浮樑東北。紅茶主要銷於海外, 綠茶主要銷於本地和周邊, 綠茶生產遠 184沒有紅茶生產的規模。據《解放前浮樑縣茶葉生產與貿易》, 當時茶山面積約達三萬餘畝。 明清時期浮樑形成了北部以桃墅鎮為中心主要生產和集散茶葉、南部以景德鎮為中心生產和集散陶瓷 的經濟格局。據樑淼泰《明清景德鎮城市經濟研究》:桃墅明代曾是浮樑兩鎮中的一個鎮, 有巡檢司。其市場 範圍約 70 平方華里, 近代, 附近 20 裡以內村莊所產紅茶大都運到桃墅出售,桃墅是浮北最大的市 街。又據乾隆版《大清一統志》 :景德鎮。在浮樑縣西南三十里, 瓷器所出, 王存《九域志》 浮樑縣有景德鎮舊志, 其地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置鎮於此, 因名。明初因元舊志稅課局, 宣德初始置御器廠, 於 是有官窯民窯之分。

"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浮樑在中國歷史上是茶業興盛之區, 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但目前尚未見較為全面深入論述明清時期 浮樑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黃崇燾前輩的論文《“浮紅” 史考略》《蠶桑茶葉通訊》1987 年第 4 期) 、《浮樑茶 葉史話》《農業考古》1992 年第 4 期) 、《漫話浮樑茶文化《《廣東茶業》1995 年第 2 期) 、《景德鎮茶具初考》 《農 業考古》1997 年第 2 期) 以及著作《浮樑茶葉寶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對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 化有所涉及, 但過於簡略, 許多問題語焉不詳。有鑑於此, 本人在參考了黃崇燾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 的研究, 寫作了本文。本人拙作將從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明清時期 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一、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

浮樑茶業在唐宋時期曾十分興盛, 到南宋時期開始衰弱, 但仍為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至清同治( 1862- 1874 年) 光緒( 1875- 1908 年) 年間由於紅茶生產的興起, 浮樑茶重新在中國以至世界大放異彩。

( 一) 綠茶的生產

從明代建立到清同治年間, 浮樑生產的主要是綠茶。明代茶葉生產的具體情況因缺乏資料不詳, 清代據 《浮樑縣志》產量不多, 生產技術也不甚高。乾隆版《浮樑縣志》 / 唐白居易《琵琶行》雲-前月浮樑買茶去. , 其 實所產甚少, 制亦不佳。通志謂饒茶不及信州, 而浮樑又不及鄱陽諸邑,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 源賈客所鬻也。道光版《浮樑縣志》 所敘與乾隆版相同。 當然縣誌對浮樑茶產量低品質劣的判斷是從總體而言, 其實該時期亦不乏質高的好茶。明代湯顯祖在 浮樑縣新作《講堂賦》中就曾對浮樑茶讚譽:今夫浮樑之茗, 聞於天下, 惟清惟馨系其揉者; 浮樑之瓷, 瑩於水 玉, 亦系其鈞火侯是足。《清代茶書》《續茶經》引《饒州府志》也記載:浮樑縣陽府山冬無積雪, 凡物早成, 而茶 尤殊異。金君卿詩云:-聞雷已薦雞鳴筍, 未雨先嚐雀舌茶。. 以其地暖故也。 明清浮樑貢茶的存在也能進一步說明這一時期某些茶葉的生產技術達到了很高程度, 否則不會作為貢 品。明談遷《棗林雜俎·中集》載: 國家歲貢。.....饒州府茶二十七斤。這其中是包括浮樑茶的。康熙版 《浮樑縣志》載:“浮每歲貢茶, 有本色, 有折色。”( 第 232 頁) 康熙版《饒州府志》亦載:“ 各縣俱出, 併入貢。”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紅茶的生產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開始創制生產, 綠茶降到了一個很次要的地位, 浮樑茶在唐代之後再次進入 黃金時期。 因地域相連、品質相近, 在清代, 主要產於祁門、建德( 民國時期改名至德, 建國後與東流縣合併為東至) 和 浮樑的紅茶均統稱為祁紅。如《中國茶葉大辭典》即認為 祁紅。產於安徽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的條 形紅茶, 產品以祁門的歷口、閃裡、平裡一帶最優, 故統稱-祁紅. 。與祁門毗鄰的江西浮樑所產紅茶歷史上也 稱祁紅。《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也認為祁紅。茶名。產於安徽祁門、東至、石臺、貴池、黟縣等。歷史上江西 浮樑所產, 亦稱祁紅。一般認為祁紅始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創制, 而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 系仿效祁門。如《祁紅》183一書載:/ 光緒元年( 原注: 一八七五年) , 有個黟縣人, 名叫餘干臣, 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 因羨紅茶暢銷多利, 首先在至德縣( 原注: 今東至縣) 堯渡街設立紅茶莊, 仿效-閩紅. 製法, 開始試製紅茶。為了進一步剝削茶農, 擴大影響, 牟取更多利益, 一八七六年, 餘又從至德來到祁門, 勸誘茶戶製造紅茶, 並最先在祁門西路集鎮歷 口, 繼而在閃裡設立紅茶分莊, 經營範圍逐漸擴大。與此同時, 在祁門南路一帶的貴溪, 也有人( 筆者注: 係指胡元龍) 試製紅茶獲得成功, 這就是“祁紅” 的開端。( 第 1 頁) 《中國茶葉大辭典》也有類似的敘述。而且 《祁紅》還認為祁紅創制後隨著產量的擴大,產區也隨著迅速擴大, 除原來的祁門、至德兩縣外, 毗連的浮樑縣 和貴池縣也相繼改制紅茶 ( 第 2 頁) 。《中國茶經》也認為浮樑生產紅茶是受到祁門影響改制。但也有學者不贊同祁紅創制主要歸功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並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的觀點。 如被奉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在《茶經述評》中即認為紅茶生產是從浮樑傳到東至再傳到祁門。紅茶的發源地 是福建。至於福建紅茶的向外傳播, 則可能是由崇安開始的, 其傳播的主要路線, 可能是先由崇安傳到江 西鉛山的河口鎮, 再由河口鎮傳到修水( 原注: 過去義寧州的治所) , 後又傳到景德鎮( 原注: 過去的浮樑縣) , 後 來又由景德鎮傳到安徽的東至( 原注: 指現在東至縣境內的原至德縣境) , 最後才傳到祁門。 黃崇燾在《浮 樑茶業史話》中也傾向於認同吳覺農的觀點。 本人的觀點是不必機械地認為祁紅的創制始於一人一時一地, 然後線條式地在祁門、建德和浮樑三縣範 圍內從某地傳到某地, 而是在同治光緒年間三縣大致同時或稍有先後均有人受周邊紅茶( 閩紅、湖紅、河紅、寧 紅) 的影響開始生產紅茶, 然後由若干個點逐漸擴展為面, 祁門、建德和浮樑的紅茶生產完全可能互受影響共 同提高, 逐漸發展為赫赫有名高品質的祁紅。有史料為證。據光緒九年《益聞錄》載:/ 建德為產茶之區, ,, 同治初年, 則粵商改做紅茶, 裝箱運往漢口, 浮樑巨賈, 獲利頗多。 浮樑《 磻溪村汪氏宗譜》載: 同治初年, 夷 氛入擾, 口岸大通, 百貨競湧。而浮樑以茶味中國出口大宗, 君( 筆者注: 指汪東楨) 乃出材與西商交涉, 採摘焙 制。先生( 筆者注: 指汪東楨弟汪東圯) 遂抒其所見, 與兄互講求製造仙芽紅茶, 未幾馳名海外。( 第 364 頁) 又據上官俅 1937 年撰《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據當地老者所稱, 該縣( 筆者注: 係指浮樑) -祁紅. 之制 造, 發軔於北鄉磻溪村, 至清光緒二、三年( 1876、1877 年) 間, 因有廣東商人仿效兩湖製造紅茶之法, 在皖屬 秋浦縣( 原注: 即今至德縣) 設莊監製紅茶, 引起磻溪村一帶青茶商之注意。翌年( 原注: 光緒四年) 春間, 該村亦 隨之設立茶莊仿製, 時僅一家, 次年增至二家。至光緒七八年( 1881、1882 年) 間, 則附近之閃裡( 原注: 皖境) 勒 口一帶, 亦相繼成立茶莊。自光緒十年( 1884 年) 後, 即遍及浮屬各鄉矣。從上述史料看, 在同治 年間建德、浮樑就已開始大量生產紅茶並暢銷海外, 並不在餘干臣、胡元龍之後, 浮樑紅茶受到過建德紅茶影 響, 祁門紅茶也受到浮樑紅茶之影響。 浮樑開始紅茶生產後, 因品質一流, 在海外極為暢銷, 價格也往往超過國外紅茶, 浮樑紅茶生產因之得到 迅速發展, 光緒末到民國初達到極盛。《大中華江西省地理志》載: 江西之茶為國貨大宗。“浮樑茶”。磻溪村 葛坪山、青龍山, 高逾四千尺, 產仙芽茶, 味香色濃, 外人樂購之。“浮樑茶”唐時已著名, 今紅茶暢銷海外, 均為國貨大宗。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第 138- 139 頁) 鄭建新《祁紅史話》也指出: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門浮樑)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總在 7- 8 萬擔上下, 價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紅茶相比, 也是獨佔鰲頭, 在國際市場的高香名茶中雄居第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浮樑天祥茶號生產的優質紅茶, 該茶號 位於與祁門接壤的嚴臺村, 由世居此地的江資甫經營, 每年運滬銷售紅茶達 1400 餘擔, 因品質出眾, 民國四年 ( 1915 年) 天祥茶號精製的工夫紅茶( 商標為“ 祁紅” ) 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三) 茶葉產區

浮樑的茶葉產區主要在浮樑北部, 分佈於與建德、祁門、休寧和婺源毗連的廣大山區。據程沛《解放前浮 樑縣茶葉生產和銷售》 :浮樑紅茶區, 大部分分佈於浮北的峙灘、興田、英溪、江村、儲田、經公橋、西湖、桃墅、 勒功街等廣大山區 。吳莊《浮樑茶葉概況》認為:浮東的瑤裡、白石塔、汪胡、梅嶺與休寧邊境 均出產綠茶; 浮北桃墅、西湖、茶寶山、興田、白毛港、經公橋, 與安徽的東至、祁門, 出產紅茶。 明清時期浮樑茶葉產區主要在浮北, 大致而言, 在紅茶興起後, 紅茶產區主要覆蓋與建德、祁門毗連的浮樑西 北, 綠茶產區則在與休寧、婺源相連的浮樑東北。紅茶主要銷於海外, 綠茶主要銷於本地和周邊, 綠茶生產遠 184沒有紅茶生產的規模。據《解放前浮樑縣茶葉生產與貿易》, 當時茶山面積約達三萬餘畝。 明清時期浮樑形成了北部以桃墅鎮為中心主要生產和集散茶葉、南部以景德鎮為中心生產和集散陶瓷 的經濟格局。據樑淼泰《明清景德鎮城市經濟研究》:桃墅明代曾是浮樑兩鎮中的一個鎮, 有巡檢司。其市場 範圍約 70 平方華里, 近代, 附近 20 裡以內村莊所產紅茶大都運到桃墅出售,桃墅是浮北最大的市 街。又據乾隆版《大清一統志》 :景德鎮。在浮樑縣西南三十里, 瓷器所出, 王存《九域志》 浮樑縣有景德鎮舊志, 其地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置鎮於此, 因名。明初因元舊志稅課局, 宣德初始置御器廠, 於 是有官窯民窯之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桃樹鎮。在浮樑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因桃樹嶺為名, 舊置巡司, 後徙縣東北百里勒工市, 今移景德鎮。《大清一統志》僅列有饒州 12 個鎮, 其中就有浮樑轄下之桃墅( 又名桃樹) 、景德兩鎮, 可想而 知桃墅鎮之地位。桃墅設巡檢司始於元代, 明代因襲, 後雖遷至勒功( 又名勒工) , 但仍距桃墅不遠, 之所以在 偏僻的山區設置該機構, 主要是因為茶葉的生產和貿易使這裡成為繁華的集鎮, 有必要加強統治進行管理。 據《千年縣衙) )) 浮樑縣署及衙門文化趣談》, 桃墅巡檢司的主要職能為:負責分治該處軍民之政務、治安管 理、緝盜、防奸等務。後清代桃墅巡檢司移至景德鎮, 反映了作為全國之瓷業中心的景德鎮, 地位和重要性 遠超過作為小範圍地區茶業中心的桃墅, 統治者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現實。

"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浮樑在中國歷史上是茶業興盛之區, 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但目前尚未見較為全面深入論述明清時期 浮樑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黃崇燾前輩的論文《“浮紅” 史考略》《蠶桑茶葉通訊》1987 年第 4 期) 、《浮樑茶 葉史話》《農業考古》1992 年第 4 期) 、《漫話浮樑茶文化《《廣東茶業》1995 年第 2 期) 、《景德鎮茶具初考》 《農 業考古》1997 年第 2 期) 以及著作《浮樑茶葉寶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對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 化有所涉及, 但過於簡略, 許多問題語焉不詳。有鑑於此, 本人在參考了黃崇燾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 的研究, 寫作了本文。本人拙作將從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明清時期 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一、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

浮樑茶業在唐宋時期曾十分興盛, 到南宋時期開始衰弱, 但仍為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至清同治( 1862- 1874 年) 光緒( 1875- 1908 年) 年間由於紅茶生產的興起, 浮樑茶重新在中國以至世界大放異彩。

( 一) 綠茶的生產

從明代建立到清同治年間, 浮樑生產的主要是綠茶。明代茶葉生產的具體情況因缺乏資料不詳, 清代據 《浮樑縣志》產量不多, 生產技術也不甚高。乾隆版《浮樑縣志》 / 唐白居易《琵琶行》雲-前月浮樑買茶去. , 其 實所產甚少, 制亦不佳。通志謂饒茶不及信州, 而浮樑又不及鄱陽諸邑,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 源賈客所鬻也。道光版《浮樑縣志》 所敘與乾隆版相同。 當然縣誌對浮樑茶產量低品質劣的判斷是從總體而言, 其實該時期亦不乏質高的好茶。明代湯顯祖在 浮樑縣新作《講堂賦》中就曾對浮樑茶讚譽:今夫浮樑之茗, 聞於天下, 惟清惟馨系其揉者; 浮樑之瓷, 瑩於水 玉, 亦系其鈞火侯是足。《清代茶書》《續茶經》引《饒州府志》也記載:浮樑縣陽府山冬無積雪, 凡物早成, 而茶 尤殊異。金君卿詩云:-聞雷已薦雞鳴筍, 未雨先嚐雀舌茶。. 以其地暖故也。 明清浮樑貢茶的存在也能進一步說明這一時期某些茶葉的生產技術達到了很高程度, 否則不會作為貢 品。明談遷《棗林雜俎·中集》載: 國家歲貢。.....饒州府茶二十七斤。這其中是包括浮樑茶的。康熙版 《浮樑縣志》載:“浮每歲貢茶, 有本色, 有折色。”( 第 232 頁) 康熙版《饒州府志》亦載:“ 各縣俱出, 併入貢。”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紅茶的生產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開始創制生產, 綠茶降到了一個很次要的地位, 浮樑茶在唐代之後再次進入 黃金時期。 因地域相連、品質相近, 在清代, 主要產於祁門、建德( 民國時期改名至德, 建國後與東流縣合併為東至) 和 浮樑的紅茶均統稱為祁紅。如《中國茶葉大辭典》即認為 祁紅。產於安徽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的條 形紅茶, 產品以祁門的歷口、閃裡、平裡一帶最優, 故統稱-祁紅. 。與祁門毗鄰的江西浮樑所產紅茶歷史上也 稱祁紅。《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也認為祁紅。茶名。產於安徽祁門、東至、石臺、貴池、黟縣等。歷史上江西 浮樑所產, 亦稱祁紅。一般認為祁紅始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創制, 而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 系仿效祁門。如《祁紅》183一書載:/ 光緒元年( 原注: 一八七五年) , 有個黟縣人, 名叫餘干臣, 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 因羨紅茶暢銷多利, 首先在至德縣( 原注: 今東至縣) 堯渡街設立紅茶莊, 仿效-閩紅. 製法, 開始試製紅茶。為了進一步剝削茶農, 擴大影響, 牟取更多利益, 一八七六年, 餘又從至德來到祁門, 勸誘茶戶製造紅茶, 並最先在祁門西路集鎮歷 口, 繼而在閃裡設立紅茶分莊, 經營範圍逐漸擴大。與此同時, 在祁門南路一帶的貴溪, 也有人( 筆者注: 係指胡元龍) 試製紅茶獲得成功, 這就是“祁紅” 的開端。( 第 1 頁) 《中國茶葉大辭典》也有類似的敘述。而且 《祁紅》還認為祁紅創制後隨著產量的擴大,產區也隨著迅速擴大, 除原來的祁門、至德兩縣外, 毗連的浮樑縣 和貴池縣也相繼改制紅茶 ( 第 2 頁) 。《中國茶經》也認為浮樑生產紅茶是受到祁門影響改制。但也有學者不贊同祁紅創制主要歸功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並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的觀點。 如被奉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在《茶經述評》中即認為紅茶生產是從浮樑傳到東至再傳到祁門。紅茶的發源地 是福建。至於福建紅茶的向外傳播, 則可能是由崇安開始的, 其傳播的主要路線, 可能是先由崇安傳到江 西鉛山的河口鎮, 再由河口鎮傳到修水( 原注: 過去義寧州的治所) , 後又傳到景德鎮( 原注: 過去的浮樑縣) , 後 來又由景德鎮傳到安徽的東至( 原注: 指現在東至縣境內的原至德縣境) , 最後才傳到祁門。 黃崇燾在《浮 樑茶業史話》中也傾向於認同吳覺農的觀點。 本人的觀點是不必機械地認為祁紅的創制始於一人一時一地, 然後線條式地在祁門、建德和浮樑三縣範 圍內從某地傳到某地, 而是在同治光緒年間三縣大致同時或稍有先後均有人受周邊紅茶( 閩紅、湖紅、河紅、寧 紅) 的影響開始生產紅茶, 然後由若干個點逐漸擴展為面, 祁門、建德和浮樑的紅茶生產完全可能互受影響共 同提高, 逐漸發展為赫赫有名高品質的祁紅。有史料為證。據光緒九年《益聞錄》載:/ 建德為產茶之區, ,, 同治初年, 則粵商改做紅茶, 裝箱運往漢口, 浮樑巨賈, 獲利頗多。 浮樑《 磻溪村汪氏宗譜》載: 同治初年, 夷 氛入擾, 口岸大通, 百貨競湧。而浮樑以茶味中國出口大宗, 君( 筆者注: 指汪東楨) 乃出材與西商交涉, 採摘焙 制。先生( 筆者注: 指汪東楨弟汪東圯) 遂抒其所見, 與兄互講求製造仙芽紅茶, 未幾馳名海外。( 第 364 頁) 又據上官俅 1937 年撰《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據當地老者所稱, 該縣( 筆者注: 係指浮樑) -祁紅. 之制 造, 發軔於北鄉磻溪村, 至清光緒二、三年( 1876、1877 年) 間, 因有廣東商人仿效兩湖製造紅茶之法, 在皖屬 秋浦縣( 原注: 即今至德縣) 設莊監製紅茶, 引起磻溪村一帶青茶商之注意。翌年( 原注: 光緒四年) 春間, 該村亦 隨之設立茶莊仿製, 時僅一家, 次年增至二家。至光緒七八年( 1881、1882 年) 間, 則附近之閃裡( 原注: 皖境) 勒 口一帶, 亦相繼成立茶莊。自光緒十年( 1884 年) 後, 即遍及浮屬各鄉矣。從上述史料看, 在同治 年間建德、浮樑就已開始大量生產紅茶並暢銷海外, 並不在餘干臣、胡元龍之後, 浮樑紅茶受到過建德紅茶影 響, 祁門紅茶也受到浮樑紅茶之影響。 浮樑開始紅茶生產後, 因品質一流, 在海外極為暢銷, 價格也往往超過國外紅茶, 浮樑紅茶生產因之得到 迅速發展, 光緒末到民國初達到極盛。《大中華江西省地理志》載: 江西之茶為國貨大宗。“浮樑茶”。磻溪村 葛坪山、青龍山, 高逾四千尺, 產仙芽茶, 味香色濃, 外人樂購之。“浮樑茶”唐時已著名, 今紅茶暢銷海外, 均為國貨大宗。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第 138- 139 頁) 鄭建新《祁紅史話》也指出: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門浮樑)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總在 7- 8 萬擔上下, 價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紅茶相比, 也是獨佔鰲頭, 在國際市場的高香名茶中雄居第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浮樑天祥茶號生產的優質紅茶, 該茶號 位於與祁門接壤的嚴臺村, 由世居此地的江資甫經營, 每年運滬銷售紅茶達 1400 餘擔, 因品質出眾, 民國四年 ( 1915 年) 天祥茶號精製的工夫紅茶( 商標為“ 祁紅” ) 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三) 茶葉產區

浮樑的茶葉產區主要在浮樑北部, 分佈於與建德、祁門、休寧和婺源毗連的廣大山區。據程沛《解放前浮 樑縣茶葉生產和銷售》 :浮樑紅茶區, 大部分分佈於浮北的峙灘、興田、英溪、江村、儲田、經公橋、西湖、桃墅、 勒功街等廣大山區 。吳莊《浮樑茶葉概況》認為:浮東的瑤裡、白石塔、汪胡、梅嶺與休寧邊境 均出產綠茶; 浮北桃墅、西湖、茶寶山、興田、白毛港、經公橋, 與安徽的東至、祁門, 出產紅茶。 明清時期浮樑茶葉產區主要在浮北, 大致而言, 在紅茶興起後, 紅茶產區主要覆蓋與建德、祁門毗連的浮樑西 北, 綠茶產區則在與休寧、婺源相連的浮樑東北。紅茶主要銷於海外, 綠茶主要銷於本地和周邊, 綠茶生產遠 184沒有紅茶生產的規模。據《解放前浮樑縣茶葉生產與貿易》, 當時茶山面積約達三萬餘畝。 明清時期浮樑形成了北部以桃墅鎮為中心主要生產和集散茶葉、南部以景德鎮為中心生產和集散陶瓷 的經濟格局。據樑淼泰《明清景德鎮城市經濟研究》:桃墅明代曾是浮樑兩鎮中的一個鎮, 有巡檢司。其市場 範圍約 70 平方華里, 近代, 附近 20 裡以內村莊所產紅茶大都運到桃墅出售,桃墅是浮北最大的市 街。又據乾隆版《大清一統志》 :景德鎮。在浮樑縣西南三十里, 瓷器所出, 王存《九域志》 浮樑縣有景德鎮舊志, 其地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置鎮於此, 因名。明初因元舊志稅課局, 宣德初始置御器廠, 於 是有官窯民窯之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桃樹鎮。在浮樑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因桃樹嶺為名, 舊置巡司, 後徙縣東北百里勒工市, 今移景德鎮。《大清一統志》僅列有饒州 12 個鎮, 其中就有浮樑轄下之桃墅( 又名桃樹) 、景德兩鎮, 可想而 知桃墅鎮之地位。桃墅設巡檢司始於元代, 明代因襲, 後雖遷至勒功( 又名勒工) , 但仍距桃墅不遠, 之所以在 偏僻的山區設置該機構, 主要是因為茶葉的生產和貿易使這裡成為繁華的集鎮, 有必要加強統治進行管理。 據《千年縣衙) )) 浮樑縣署及衙門文化趣談》, 桃墅巡檢司的主要職能為:負責分治該處軍民之政務、治安管 理、緝盜、防奸等務。後清代桃墅巡檢司移至景德鎮, 反映了作為全國之瓷業中心的景德鎮, 地位和重要性 遠超過作為小範圍地區茶業中心的桃墅, 統治者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現實。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四) 茶葉產量

茶葉產量是反映浮樑茶業狀況的重要指標, 但在整個明清時期, 一直缺乏茶葉產量的精確數字。總體而 言明初到清同治之前浮樑茶的產量徘徊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年產約數百擔, 同治光緒年間紅茶興起以後, 浮樑 茶業迅速發展, 茶產量不斷提高, 光緒末至民國初達於極盛, 年產量超過 6 萬擔。 樑淼泰在《明清時期浮樑的農林商品》中認為明初浮樑產茶佔饒州府六縣中的第三位, 次於德興、鄱陽, 經 過一些數字的推算, 樑淼泰得出明初浮樑 1429. 5 畝產毛茶 64327. 5 斤的結論。 百斤為一擔, 則明初茶產量 為 643 擔。 據黃崇燾《浮樑茶葉寶鑑》 , 清乾隆年間浮樑茶除每年徵收芽茶 324 斤 9 兩之外, 還要徵收 440 斤的茶葉 稅。具體產量則不詳。 清同治光緒年間浮樑開始生產紅茶後, 茶業發展迅速, 但從光緒到民初浮樑茶產量在文獻記載中卻有些 含糊甚至不同文獻互相矛盾。 《景德鎮市交通志》載:/ 清光緒八年( 公元 1882 年) , 年產茶葉 3 萬擔。宣統三年( 公元 1911 年) , 茶葉產量 上升到 6 萬擔。

( 第 85 頁)《景德鎮志略》也有相同記載。 1936 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載: 光緒末年至民國元年之間, 祁浮之產額共達拾三萬餘箱, 推銷 即在漢口承受, 半為俄商, 餘則英美德法丹麥等國合為市場。一箱約為 50 斤, 13 萬箱也即 6. 5 萬擔, 以浮 樑紅茶在祁浮二縣茶產量中佔 5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元年浮樑紅茶年產量約為 3. 25 萬擔。 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伊時全縣茶之輸出量, 常在三萬 至六萬箱之間。 年產 3- 6 萬箱摺合約每年 1. 5- 3 萬擔。《祁紅》 載:/ 在一九一一年前後, 生產和 運銷最為旺盛。據統計, 當時的祁門、浮樑、至德三縣, 紅茶常年產量在 60000 擔以上。 浮樑紅茶 在三縣總產中若以 40% 計, 則 1911 年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24000 擔。 鄭建新《祁紅史話》 :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 門) 浮( 樑) 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 總在 7- 8 萬擔上下。以浮樑紅茶佔三縣 4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初紅茶產量為 2. 8- 3. 2 萬擔。 《中國茶葉》 :1911 年前後, ( 祁紅) 生產購銷最旺時年產達 6 萬擔以上。 以浮樑紅茶佔 40% 計, 1911 年 前後產量為 2. 4 萬擔以上。1897 年皖南茶釐稅局道員程雨亭給上司兩江總督劉坤一的《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載: 徽州府屬之祁門、池州府屬之建德、江西饒州府屬之浮樑, 向做紅茶。,,共徵茶稅七萬一千七百四十餘兩。( 第 596頁) 又據馬立中《祁門歷代茶葉稅》: 同治元年( 1862) ,,皖南茶稅總局設於屯溪, 下設祁門分局( 原注: 兼轄浮樑茶稅) 。光緒二十年( 1894 年) , 藉口中日甲午戰爭, 加捐銀兩成計 3 錢6 分, 共計每引繳銀2 兩 2 錢4分。後來戰爭已停, 而捐不停。也1897 年包括浮樑的皖南茶稅為每引銀 2. 24 兩, 祁門、建德、浮樑185三縣茶稅共 71740 兩, 則三縣茶產量為 32027 引。光緒《重修安徽通志》載/ 同治元年, 兩江總督曾國藩頒定新章, 每茶一百二十斤為一引( 第 179 頁) , 計量單位換算為斤則三縣茶產量共 3843214 斤, 摺合 38432 擔。以浮樑茶產量佔三縣的 40% 計, 為 15373 擔。又同年程雨亭《請裁汰茶釐局卡冗費稟》反映: 本年自春阻夏, 霪霖滂沛, 山茶享單傷, 產數較昔歲約少三分之二。祁門浮樑紅茶, 商本折閱。夏初又聞美國加徵進口茶稅, 眾商益觀望趑趄, 蟄伏荒山, 切生焦悶。 也即因雨水過多, 1897 年三縣茶產量只為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則正常年份三縣茶產量約 115296 擔, 浮樑為 46118 擔。當時官方的稅收數字是真實可信的, 因此根據稅收數字推算出來的三縣以及浮樑的茶葉產量也是較為準確的, 可以得出結論, 在 1895 年前後, 三縣的年紅茶產量已超過 11 萬擔, 而浮樑則超過 4 萬擔。從光緒初到民初祁門、建德、浮樑三縣的紅茶生產總體是在不斷髮展的, 光緒末至民初達到極盛, 既然在1895 年三縣紅茶產量就已超過 11 萬擔, 浮樑則超過4 萬擔, 光緒末至民初不大可能低於這個數字, 所以 1936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祁紅》、鄭建新《祁紅史話》、《中國茶葉》中記載的數字可能都過於偏低, 而《景德鎮交通志》和《景德鎮志略》中的記載更接近歷史真實, 也即清光緒八年, 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3 萬擔, 宣統三年達到 6 萬擔。當然紅茶主要用於外銷, 如加上每年自產自銷和銷售於周邊的綠茶, 浮樑每年的實際茶葉產量還要更高一些。

"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浮樑在中國歷史上是茶業興盛之區, 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但目前尚未見較為全面深入論述明清時期 浮樑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黃崇燾前輩的論文《“浮紅” 史考略》《蠶桑茶葉通訊》1987 年第 4 期) 、《浮樑茶 葉史話》《農業考古》1992 年第 4 期) 、《漫話浮樑茶文化《《廣東茶業》1995 年第 2 期) 、《景德鎮茶具初考》 《農 業考古》1997 年第 2 期) 以及著作《浮樑茶葉寶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對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 化有所涉及, 但過於簡略, 許多問題語焉不詳。有鑑於此, 本人在參考了黃崇燾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 的研究, 寫作了本文。本人拙作將從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明清時期 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一、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

浮樑茶業在唐宋時期曾十分興盛, 到南宋時期開始衰弱, 但仍為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至清同治( 1862- 1874 年) 光緒( 1875- 1908 年) 年間由於紅茶生產的興起, 浮樑茶重新在中國以至世界大放異彩。

( 一) 綠茶的生產

從明代建立到清同治年間, 浮樑生產的主要是綠茶。明代茶葉生產的具體情況因缺乏資料不詳, 清代據 《浮樑縣志》產量不多, 生產技術也不甚高。乾隆版《浮樑縣志》 / 唐白居易《琵琶行》雲-前月浮樑買茶去. , 其 實所產甚少, 制亦不佳。通志謂饒茶不及信州, 而浮樑又不及鄱陽諸邑,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 源賈客所鬻也。道光版《浮樑縣志》 所敘與乾隆版相同。 當然縣誌對浮樑茶產量低品質劣的判斷是從總體而言, 其實該時期亦不乏質高的好茶。明代湯顯祖在 浮樑縣新作《講堂賦》中就曾對浮樑茶讚譽:今夫浮樑之茗, 聞於天下, 惟清惟馨系其揉者; 浮樑之瓷, 瑩於水 玉, 亦系其鈞火侯是足。《清代茶書》《續茶經》引《饒州府志》也記載:浮樑縣陽府山冬無積雪, 凡物早成, 而茶 尤殊異。金君卿詩云:-聞雷已薦雞鳴筍, 未雨先嚐雀舌茶。. 以其地暖故也。 明清浮樑貢茶的存在也能進一步說明這一時期某些茶葉的生產技術達到了很高程度, 否則不會作為貢 品。明談遷《棗林雜俎·中集》載: 國家歲貢。.....饒州府茶二十七斤。這其中是包括浮樑茶的。康熙版 《浮樑縣志》載:“浮每歲貢茶, 有本色, 有折色。”( 第 232 頁) 康熙版《饒州府志》亦載:“ 各縣俱出, 併入貢。”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紅茶的生產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開始創制生產, 綠茶降到了一個很次要的地位, 浮樑茶在唐代之後再次進入 黃金時期。 因地域相連、品質相近, 在清代, 主要產於祁門、建德( 民國時期改名至德, 建國後與東流縣合併為東至) 和 浮樑的紅茶均統稱為祁紅。如《中國茶葉大辭典》即認為 祁紅。產於安徽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的條 形紅茶, 產品以祁門的歷口、閃裡、平裡一帶最優, 故統稱-祁紅. 。與祁門毗鄰的江西浮樑所產紅茶歷史上也 稱祁紅。《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也認為祁紅。茶名。產於安徽祁門、東至、石臺、貴池、黟縣等。歷史上江西 浮樑所產, 亦稱祁紅。一般認為祁紅始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創制, 而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 系仿效祁門。如《祁紅》183一書載:/ 光緒元年( 原注: 一八七五年) , 有個黟縣人, 名叫餘干臣, 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 因羨紅茶暢銷多利, 首先在至德縣( 原注: 今東至縣) 堯渡街設立紅茶莊, 仿效-閩紅. 製法, 開始試製紅茶。為了進一步剝削茶農, 擴大影響, 牟取更多利益, 一八七六年, 餘又從至德來到祁門, 勸誘茶戶製造紅茶, 並最先在祁門西路集鎮歷 口, 繼而在閃裡設立紅茶分莊, 經營範圍逐漸擴大。與此同時, 在祁門南路一帶的貴溪, 也有人( 筆者注: 係指胡元龍) 試製紅茶獲得成功, 這就是“祁紅” 的開端。( 第 1 頁) 《中國茶葉大辭典》也有類似的敘述。而且 《祁紅》還認為祁紅創制後隨著產量的擴大,產區也隨著迅速擴大, 除原來的祁門、至德兩縣外, 毗連的浮樑縣 和貴池縣也相繼改制紅茶 ( 第 2 頁) 。《中國茶經》也認為浮樑生產紅茶是受到祁門影響改制。但也有學者不贊同祁紅創制主要歸功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並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的觀點。 如被奉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在《茶經述評》中即認為紅茶生產是從浮樑傳到東至再傳到祁門。紅茶的發源地 是福建。至於福建紅茶的向外傳播, 則可能是由崇安開始的, 其傳播的主要路線, 可能是先由崇安傳到江 西鉛山的河口鎮, 再由河口鎮傳到修水( 原注: 過去義寧州的治所) , 後又傳到景德鎮( 原注: 過去的浮樑縣) , 後 來又由景德鎮傳到安徽的東至( 原注: 指現在東至縣境內的原至德縣境) , 最後才傳到祁門。 黃崇燾在《浮 樑茶業史話》中也傾向於認同吳覺農的觀點。 本人的觀點是不必機械地認為祁紅的創制始於一人一時一地, 然後線條式地在祁門、建德和浮樑三縣範 圍內從某地傳到某地, 而是在同治光緒年間三縣大致同時或稍有先後均有人受周邊紅茶( 閩紅、湖紅、河紅、寧 紅) 的影響開始生產紅茶, 然後由若干個點逐漸擴展為面, 祁門、建德和浮樑的紅茶生產完全可能互受影響共 同提高, 逐漸發展為赫赫有名高品質的祁紅。有史料為證。據光緒九年《益聞錄》載:/ 建德為產茶之區, ,, 同治初年, 則粵商改做紅茶, 裝箱運往漢口, 浮樑巨賈, 獲利頗多。 浮樑《 磻溪村汪氏宗譜》載: 同治初年, 夷 氛入擾, 口岸大通, 百貨競湧。而浮樑以茶味中國出口大宗, 君( 筆者注: 指汪東楨) 乃出材與西商交涉, 採摘焙 制。先生( 筆者注: 指汪東楨弟汪東圯) 遂抒其所見, 與兄互講求製造仙芽紅茶, 未幾馳名海外。( 第 364 頁) 又據上官俅 1937 年撰《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據當地老者所稱, 該縣( 筆者注: 係指浮樑) -祁紅. 之制 造, 發軔於北鄉磻溪村, 至清光緒二、三年( 1876、1877 年) 間, 因有廣東商人仿效兩湖製造紅茶之法, 在皖屬 秋浦縣( 原注: 即今至德縣) 設莊監製紅茶, 引起磻溪村一帶青茶商之注意。翌年( 原注: 光緒四年) 春間, 該村亦 隨之設立茶莊仿製, 時僅一家, 次年增至二家。至光緒七八年( 1881、1882 年) 間, 則附近之閃裡( 原注: 皖境) 勒 口一帶, 亦相繼成立茶莊。自光緒十年( 1884 年) 後, 即遍及浮屬各鄉矣。從上述史料看, 在同治 年間建德、浮樑就已開始大量生產紅茶並暢銷海外, 並不在餘干臣、胡元龍之後, 浮樑紅茶受到過建德紅茶影 響, 祁門紅茶也受到浮樑紅茶之影響。 浮樑開始紅茶生產後, 因品質一流, 在海外極為暢銷, 價格也往往超過國外紅茶, 浮樑紅茶生產因之得到 迅速發展, 光緒末到民國初達到極盛。《大中華江西省地理志》載: 江西之茶為國貨大宗。“浮樑茶”。磻溪村 葛坪山、青龍山, 高逾四千尺, 產仙芽茶, 味香色濃, 外人樂購之。“浮樑茶”唐時已著名, 今紅茶暢銷海外, 均為國貨大宗。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第 138- 139 頁) 鄭建新《祁紅史話》也指出: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門浮樑)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總在 7- 8 萬擔上下, 價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紅茶相比, 也是獨佔鰲頭, 在國際市場的高香名茶中雄居第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浮樑天祥茶號生產的優質紅茶, 該茶號 位於與祁門接壤的嚴臺村, 由世居此地的江資甫經營, 每年運滬銷售紅茶達 1400 餘擔, 因品質出眾, 民國四年 ( 1915 年) 天祥茶號精製的工夫紅茶( 商標為“ 祁紅” ) 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三) 茶葉產區

浮樑的茶葉產區主要在浮樑北部, 分佈於與建德、祁門、休寧和婺源毗連的廣大山區。據程沛《解放前浮 樑縣茶葉生產和銷售》 :浮樑紅茶區, 大部分分佈於浮北的峙灘、興田、英溪、江村、儲田、經公橋、西湖、桃墅、 勒功街等廣大山區 。吳莊《浮樑茶葉概況》認為:浮東的瑤裡、白石塔、汪胡、梅嶺與休寧邊境 均出產綠茶; 浮北桃墅、西湖、茶寶山、興田、白毛港、經公橋, 與安徽的東至、祁門, 出產紅茶。 明清時期浮樑茶葉產區主要在浮北, 大致而言, 在紅茶興起後, 紅茶產區主要覆蓋與建德、祁門毗連的浮樑西 北, 綠茶產區則在與休寧、婺源相連的浮樑東北。紅茶主要銷於海外, 綠茶主要銷於本地和周邊, 綠茶生產遠 184沒有紅茶生產的規模。據《解放前浮樑縣茶葉生產與貿易》, 當時茶山面積約達三萬餘畝。 明清時期浮樑形成了北部以桃墅鎮為中心主要生產和集散茶葉、南部以景德鎮為中心生產和集散陶瓷 的經濟格局。據樑淼泰《明清景德鎮城市經濟研究》:桃墅明代曾是浮樑兩鎮中的一個鎮, 有巡檢司。其市場 範圍約 70 平方華里, 近代, 附近 20 裡以內村莊所產紅茶大都運到桃墅出售,桃墅是浮北最大的市 街。又據乾隆版《大清一統志》 :景德鎮。在浮樑縣西南三十里, 瓷器所出, 王存《九域志》 浮樑縣有景德鎮舊志, 其地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置鎮於此, 因名。明初因元舊志稅課局, 宣德初始置御器廠, 於 是有官窯民窯之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桃樹鎮。在浮樑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因桃樹嶺為名, 舊置巡司, 後徙縣東北百里勒工市, 今移景德鎮。《大清一統志》僅列有饒州 12 個鎮, 其中就有浮樑轄下之桃墅( 又名桃樹) 、景德兩鎮, 可想而 知桃墅鎮之地位。桃墅設巡檢司始於元代, 明代因襲, 後雖遷至勒功( 又名勒工) , 但仍距桃墅不遠, 之所以在 偏僻的山區設置該機構, 主要是因為茶葉的生產和貿易使這裡成為繁華的集鎮, 有必要加強統治進行管理。 據《千年縣衙) )) 浮樑縣署及衙門文化趣談》, 桃墅巡檢司的主要職能為:負責分治該處軍民之政務、治安管 理、緝盜、防奸等務。後清代桃墅巡檢司移至景德鎮, 反映了作為全國之瓷業中心的景德鎮, 地位和重要性 遠超過作為小範圍地區茶業中心的桃墅, 統治者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現實。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四) 茶葉產量

茶葉產量是反映浮樑茶業狀況的重要指標, 但在整個明清時期, 一直缺乏茶葉產量的精確數字。總體而 言明初到清同治之前浮樑茶的產量徘徊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年產約數百擔, 同治光緒年間紅茶興起以後, 浮樑 茶業迅速發展, 茶產量不斷提高, 光緒末至民國初達於極盛, 年產量超過 6 萬擔。 樑淼泰在《明清時期浮樑的農林商品》中認為明初浮樑產茶佔饒州府六縣中的第三位, 次於德興、鄱陽, 經 過一些數字的推算, 樑淼泰得出明初浮樑 1429. 5 畝產毛茶 64327. 5 斤的結論。 百斤為一擔, 則明初茶產量 為 643 擔。 據黃崇燾《浮樑茶葉寶鑑》 , 清乾隆年間浮樑茶除每年徵收芽茶 324 斤 9 兩之外, 還要徵收 440 斤的茶葉 稅。具體產量則不詳。 清同治光緒年間浮樑開始生產紅茶後, 茶業發展迅速, 但從光緒到民初浮樑茶產量在文獻記載中卻有些 含糊甚至不同文獻互相矛盾。 《景德鎮市交通志》載:/ 清光緒八年( 公元 1882 年) , 年產茶葉 3 萬擔。宣統三年( 公元 1911 年) , 茶葉產量 上升到 6 萬擔。

( 第 85 頁)《景德鎮志略》也有相同記載。 1936 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載: 光緒末年至民國元年之間, 祁浮之產額共達拾三萬餘箱, 推銷 即在漢口承受, 半為俄商, 餘則英美德法丹麥等國合為市場。一箱約為 50 斤, 13 萬箱也即 6. 5 萬擔, 以浮 樑紅茶在祁浮二縣茶產量中佔 5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元年浮樑紅茶年產量約為 3. 25 萬擔。 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伊時全縣茶之輸出量, 常在三萬 至六萬箱之間。 年產 3- 6 萬箱摺合約每年 1. 5- 3 萬擔。《祁紅》 載:/ 在一九一一年前後, 生產和 運銷最為旺盛。據統計, 當時的祁門、浮樑、至德三縣, 紅茶常年產量在 60000 擔以上。 浮樑紅茶 在三縣總產中若以 40% 計, 則 1911 年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24000 擔。 鄭建新《祁紅史話》 :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 門) 浮( 樑) 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 總在 7- 8 萬擔上下。以浮樑紅茶佔三縣 4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初紅茶產量為 2. 8- 3. 2 萬擔。 《中國茶葉》 :1911 年前後, ( 祁紅) 生產購銷最旺時年產達 6 萬擔以上。 以浮樑紅茶佔 40% 計, 1911 年 前後產量為 2. 4 萬擔以上。1897 年皖南茶釐稅局道員程雨亭給上司兩江總督劉坤一的《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載: 徽州府屬之祁門、池州府屬之建德、江西饒州府屬之浮樑, 向做紅茶。,,共徵茶稅七萬一千七百四十餘兩。( 第 596頁) 又據馬立中《祁門歷代茶葉稅》: 同治元年( 1862) ,,皖南茶稅總局設於屯溪, 下設祁門分局( 原注: 兼轄浮樑茶稅) 。光緒二十年( 1894 年) , 藉口中日甲午戰爭, 加捐銀兩成計 3 錢6 分, 共計每引繳銀2 兩 2 錢4分。後來戰爭已停, 而捐不停。也1897 年包括浮樑的皖南茶稅為每引銀 2. 24 兩, 祁門、建德、浮樑185三縣茶稅共 71740 兩, 則三縣茶產量為 32027 引。光緒《重修安徽通志》載/ 同治元年, 兩江總督曾國藩頒定新章, 每茶一百二十斤為一引( 第 179 頁) , 計量單位換算為斤則三縣茶產量共 3843214 斤, 摺合 38432 擔。以浮樑茶產量佔三縣的 40% 計, 為 15373 擔。又同年程雨亭《請裁汰茶釐局卡冗費稟》反映: 本年自春阻夏, 霪霖滂沛, 山茶享單傷, 產數較昔歲約少三分之二。祁門浮樑紅茶, 商本折閱。夏初又聞美國加徵進口茶稅, 眾商益觀望趑趄, 蟄伏荒山, 切生焦悶。 也即因雨水過多, 1897 年三縣茶產量只為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則正常年份三縣茶產量約 115296 擔, 浮樑為 46118 擔。當時官方的稅收數字是真實可信的, 因此根據稅收數字推算出來的三縣以及浮樑的茶葉產量也是較為準確的, 可以得出結論, 在 1895 年前後, 三縣的年紅茶產量已超過 11 萬擔, 而浮樑則超過 4 萬擔。從光緒初到民初祁門、建德、浮樑三縣的紅茶生產總體是在不斷髮展的, 光緒末至民初達到極盛, 既然在1895 年三縣紅茶產量就已超過 11 萬擔, 浮樑則超過4 萬擔, 光緒末至民初不大可能低於這個數字, 所以 1936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祁紅》、鄭建新《祁紅史話》、《中國茶葉》中記載的數字可能都過於偏低, 而《景德鎮交通志》和《景德鎮志略》中的記載更接近歷史真實, 也即清光緒八年, 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3 萬擔, 宣統三年達到 6 萬擔。當然紅茶主要用於外銷, 如加上每年自產自銷和銷售於周邊的綠茶, 浮樑每年的實際茶葉產量還要更高一些。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五) 茶葉的銷售

從明初到清同治年間浮樑綠茶的具體銷售情況已難考其詳。光緒年間紅茶興起後, 其銷售過程大致是茶農採茶加工成毛茶後售給茶號, 茶號內部大體可分為購茶和製茶兩部分, 收購毛茶後進一步精加工成成品茶,茶號將成品茶運至九江或漢口, 光緒三十年( 1904 年) 前以運往九江居多, 之後則運往漢口為多, 在九江或漢口茶號通過作為中介的茶棧將茶售給西方商人控制的洋行,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一部份以漢口為起點由俄商通過陸路運銷到俄國, 另一部分以上海為起點由英美商人從海路運到英美, 祁紅到達外國後, 再由洋行銷售給外國貿易商人, 由外國商人售給外國茶葉店, 茶葉店最終將茶銷售至外國消費者手中。“浮樑茶號“之興起與紅茶興起的時間是同時的, 開始於光緒初年, 全縣茶號一般在 50 到 100 家之間, 浮樑紅茶發展到極盛的 1911 年, 茶號達 200 家左右。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載: / 浮樑之有茶莊( 筆者注: 即茶號) , 始於光緒初年,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全縣茶莊, 數達八九十家。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辦法稟》載:本年( 筆者注: 指 1897 年) 祁門茶號五十餘家, 建德十家, 浮樑六十餘家 。《浮樑茶葉寶鑑》: 茶葉廠商( 筆者注: 係指茶號) 的分佈。1911 年約有 200 戶, 1936 年有茶號 65家。“浮樑茶號“的分佈範圍主要在紅茶的產區浮樑西北一帶, 幾乎每村皆有茶號, 少則一家, 多的甚至十餘家。吳莊《浮樑茶葉概況》 :清朝中葉, 我國茶葉對外貿易歲值銀數千萬元。當時浮樑茶葉生產也正興旺。據北鄉老輩談: 浮樑茶葉興旺時, 西湖、興田、流口、嚴臺、英溪等處都有一家茶號和兩三家茶號, 最多的算大江村茶號, 有十三家, 桃墅有九家, 北鄉茶號總計在數十家左右。 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祁浮茶號, 星羅棋佈, “浮樑茶號”, 均在北鄉五里十里之間, 岡嶺重複, 村落畸零, 每村各有茶號二三家不等。茶號之營業有很強的季節性, 茶季收購毛茶進一步加工成成品茶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茶季一過, 則處於歇業狀態, 到第二年茶季再重新開始。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已在十一月中旬, 祁浮二邑, 並無公所茶董, 只得遴派妥勇, 分赴各邑, 齎送前項告示,浮北號門, 多半關鎖, 之所以當時浮北的茶號會多半關鎖, 是因為時在十一月, 並非茶季, 茶號均處於歇業狀態。茶號之茶是由設於九江或漢口的茶棧作為中介售給洋行的,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最終是由洋行銷售到海外。茶棧以收取佣金贏利為經營目的, 兼在產地放貸給茶號, 也有的茶棧自設茶號。之所以需要茶棧的存在, 主要是因為茶號商人與西商之間的語言隔閡。洋行中俄商控制的居多。據《祁門紅茶》 : 祁紅在漢口集散場時, 大半為俄商承辦, 餘則為英、美、德、法、丹麥等國, 年銷量一般在十三萬箱左右( 原注: 每箱五十斤上下) , 另花香( 原注: 尾茶) 也由俄商銷售。作紅磚茶之用。 其交易方法為事先由水客送茶樣給外商預訂箱數,186箱茶到漢, 當即估價, 茶價談妥, 隨即過磅, 不需一月, 交易即可告罄, 手續簡, 效率高。茶棧往往沒有自有資本, 需向洋行借貸。而一般的茶號往往也資本微薄, 除合股籌措資金外還需向茶棧借貸, 據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前清時代, 貸款多寡, 概照預定箱額計算, 每箱貸款數額, 隨銀根緊鬆而定, 總在五兩至十兩之間。且其付款時間較遲, 但最遲須在茶箱起運之前付訖。 處在最底層的茶農掙扎在溫飽線上, 為了生存或不時之需也多向茶號借貸, 受到最大盤剝的其實是茶農。茶農的借款一般在茶季向茶號售出茶葉的同時扣還, 茶號向茶棧的借款也一般在茶葉交易完成時扣還。這樣西商操縱的商業資本成了祁紅生產貿易的實際控制者,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貿易帶有很強的殖民地色彩。

( 六) 茶葉運銷線路

在明清時期, 浮樑茶葉的運銷線路屢有變化, 可大致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明初到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 年) , 這個時期浮樑茶的運銷線路是從昌江進入鄱陽湖, 經九江關入長江, 再從長江進一步運銷到北方。早在唐代浮樑茶興起後浮樑茶外運走的就是這條運銷線路, 之後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光緒版《江西通志》載: 九江關, 明初有關稅, 無船鈔。宣德四年( 1429 年) , 九江始設鈔關, 徵收船料。,,( 清康熙) 二十一年( 1682 年) 提準九江關移駐湖口。凡官商鹽茶有徵, 客商貨物, 除竹木輸稅外, 餘皆無徵, ,,船料無火牌勘合者, 與茶船、魚苗船皆量船之丈尺, 照商船例徵收, 茶稅上則百斤, 徵銀三錢, 中則一錢, 下則三分,茶葉是九江關最重要的徵稅商品之一, 其中必包括一定數量的浮樑茶。第二個時期從清乾隆二十二年( 1757 年) 至咸豐十年( 1860 年) , 浮樑茶的運銷線路主要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從吳城鎮( 贛江流入鄱陽湖的入口處) 溯贛江而上, 翻越大庾嶺, 再水運至廣州, 茶葉在廣州出口銷售到西方。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明清之際, 茶產數量愈多, 政府課稅益繁。至於輸出途徑, 亦屢經變遷。初時吾省各地出產之茶, 多溯江而上, 越梅嶺轉達廣州出口。之所以在乾隆中期發生運銷路線的變化, 一是因為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 開放海禁以後, 西方國家對中國茶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 刺激了國內的茶葉生產, 江西茶葉從之前主要銷往北方開始轉變為主要銷至海外, 二是因為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廣州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 溯贛江而上翻越大庾嶺再通過珠江水系至廣州成了江西茶葉外銷的最佳路線。第三個時期是從咸豐十一年( 1861 年) 至清亡的 1912 年, 浮樑茶的運銷路線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出鄱陽湖入長江後, 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以九江或漢口為集散地出口到西方國家。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鴉片戰爭以後, 九江即已闢為商埠, 本省一切輸出物產, 莫不以此為轉運樞紐。於是茶葉輸出, 亦漸漸轉由此地分運滬漢銷售矣。大概贛東浮樑一帶之茶, 多由鄱陽湖水道經湖口轉運九江換船, 寧州所屬之茶, 則多由水道運至塗家埠換火車裝運至九江, 再換江輪轉運。惟初時概系運往漢口銷售。在歐戰期間, 漸有轉趨滬上銷售之勢。運銷路線變化的原因在於 1861 年清政府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 被迫開放長江沿線的港口九江、漢口為通商口岸, 兩地很快成為周邊省份的茶葉集散中心。江西茶葉可就近以九江、漢口作為外銷出口地, 完全不必再前往路途遙遠的廣州。

"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浮樑在中國歷史上是茶業興盛之區, 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但目前尚未見較為全面深入論述明清時期 浮樑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黃崇燾前輩的論文《“浮紅” 史考略》《蠶桑茶葉通訊》1987 年第 4 期) 、《浮樑茶 葉史話》《農業考古》1992 年第 4 期) 、《漫話浮樑茶文化《《廣東茶業》1995 年第 2 期) 、《景德鎮茶具初考》 《農 業考古》1997 年第 2 期) 以及著作《浮樑茶葉寶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對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 化有所涉及, 但過於簡略, 許多問題語焉不詳。有鑑於此, 本人在參考了黃崇燾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 的研究, 寫作了本文。本人拙作將從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明清時期 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一、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

浮樑茶業在唐宋時期曾十分興盛, 到南宋時期開始衰弱, 但仍為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至清同治( 1862- 1874 年) 光緒( 1875- 1908 年) 年間由於紅茶生產的興起, 浮樑茶重新在中國以至世界大放異彩。

( 一) 綠茶的生產

從明代建立到清同治年間, 浮樑生產的主要是綠茶。明代茶葉生產的具體情況因缺乏資料不詳, 清代據 《浮樑縣志》產量不多, 生產技術也不甚高。乾隆版《浮樑縣志》 / 唐白居易《琵琶行》雲-前月浮樑買茶去. , 其 實所產甚少, 制亦不佳。通志謂饒茶不及信州, 而浮樑又不及鄱陽諸邑,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 源賈客所鬻也。道光版《浮樑縣志》 所敘與乾隆版相同。 當然縣誌對浮樑茶產量低品質劣的判斷是從總體而言, 其實該時期亦不乏質高的好茶。明代湯顯祖在 浮樑縣新作《講堂賦》中就曾對浮樑茶讚譽:今夫浮樑之茗, 聞於天下, 惟清惟馨系其揉者; 浮樑之瓷, 瑩於水 玉, 亦系其鈞火侯是足。《清代茶書》《續茶經》引《饒州府志》也記載:浮樑縣陽府山冬無積雪, 凡物早成, 而茶 尤殊異。金君卿詩云:-聞雷已薦雞鳴筍, 未雨先嚐雀舌茶。. 以其地暖故也。 明清浮樑貢茶的存在也能進一步說明這一時期某些茶葉的生產技術達到了很高程度, 否則不會作為貢 品。明談遷《棗林雜俎·中集》載: 國家歲貢。.....饒州府茶二十七斤。這其中是包括浮樑茶的。康熙版 《浮樑縣志》載:“浮每歲貢茶, 有本色, 有折色。”( 第 232 頁) 康熙版《饒州府志》亦載:“ 各縣俱出, 併入貢。”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紅茶的生產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開始創制生產, 綠茶降到了一個很次要的地位, 浮樑茶在唐代之後再次進入 黃金時期。 因地域相連、品質相近, 在清代, 主要產於祁門、建德( 民國時期改名至德, 建國後與東流縣合併為東至) 和 浮樑的紅茶均統稱為祁紅。如《中國茶葉大辭典》即認為 祁紅。產於安徽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的條 形紅茶, 產品以祁門的歷口、閃裡、平裡一帶最優, 故統稱-祁紅. 。與祁門毗鄰的江西浮樑所產紅茶歷史上也 稱祁紅。《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也認為祁紅。茶名。產於安徽祁門、東至、石臺、貴池、黟縣等。歷史上江西 浮樑所產, 亦稱祁紅。一般認為祁紅始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創制, 而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 系仿效祁門。如《祁紅》183一書載:/ 光緒元年( 原注: 一八七五年) , 有個黟縣人, 名叫餘干臣, 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 因羨紅茶暢銷多利, 首先在至德縣( 原注: 今東至縣) 堯渡街設立紅茶莊, 仿效-閩紅. 製法, 開始試製紅茶。為了進一步剝削茶農, 擴大影響, 牟取更多利益, 一八七六年, 餘又從至德來到祁門, 勸誘茶戶製造紅茶, 並最先在祁門西路集鎮歷 口, 繼而在閃裡設立紅茶分莊, 經營範圍逐漸擴大。與此同時, 在祁門南路一帶的貴溪, 也有人( 筆者注: 係指胡元龍) 試製紅茶獲得成功, 這就是“祁紅” 的開端。( 第 1 頁) 《中國茶葉大辭典》也有類似的敘述。而且 《祁紅》還認為祁紅創制後隨著產量的擴大,產區也隨著迅速擴大, 除原來的祁門、至德兩縣外, 毗連的浮樑縣 和貴池縣也相繼改制紅茶 ( 第 2 頁) 。《中國茶經》也認為浮樑生產紅茶是受到祁門影響改制。但也有學者不贊同祁紅創制主要歸功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並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的觀點。 如被奉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在《茶經述評》中即認為紅茶生產是從浮樑傳到東至再傳到祁門。紅茶的發源地 是福建。至於福建紅茶的向外傳播, 則可能是由崇安開始的, 其傳播的主要路線, 可能是先由崇安傳到江 西鉛山的河口鎮, 再由河口鎮傳到修水( 原注: 過去義寧州的治所) , 後又傳到景德鎮( 原注: 過去的浮樑縣) , 後 來又由景德鎮傳到安徽的東至( 原注: 指現在東至縣境內的原至德縣境) , 最後才傳到祁門。 黃崇燾在《浮 樑茶業史話》中也傾向於認同吳覺農的觀點。 本人的觀點是不必機械地認為祁紅的創制始於一人一時一地, 然後線條式地在祁門、建德和浮樑三縣範 圍內從某地傳到某地, 而是在同治光緒年間三縣大致同時或稍有先後均有人受周邊紅茶( 閩紅、湖紅、河紅、寧 紅) 的影響開始生產紅茶, 然後由若干個點逐漸擴展為面, 祁門、建德和浮樑的紅茶生產完全可能互受影響共 同提高, 逐漸發展為赫赫有名高品質的祁紅。有史料為證。據光緒九年《益聞錄》載:/ 建德為產茶之區, ,, 同治初年, 則粵商改做紅茶, 裝箱運往漢口, 浮樑巨賈, 獲利頗多。 浮樑《 磻溪村汪氏宗譜》載: 同治初年, 夷 氛入擾, 口岸大通, 百貨競湧。而浮樑以茶味中國出口大宗, 君( 筆者注: 指汪東楨) 乃出材與西商交涉, 採摘焙 制。先生( 筆者注: 指汪東楨弟汪東圯) 遂抒其所見, 與兄互講求製造仙芽紅茶, 未幾馳名海外。( 第 364 頁) 又據上官俅 1937 年撰《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據當地老者所稱, 該縣( 筆者注: 係指浮樑) -祁紅. 之制 造, 發軔於北鄉磻溪村, 至清光緒二、三年( 1876、1877 年) 間, 因有廣東商人仿效兩湖製造紅茶之法, 在皖屬 秋浦縣( 原注: 即今至德縣) 設莊監製紅茶, 引起磻溪村一帶青茶商之注意。翌年( 原注: 光緒四年) 春間, 該村亦 隨之設立茶莊仿製, 時僅一家, 次年增至二家。至光緒七八年( 1881、1882 年) 間, 則附近之閃裡( 原注: 皖境) 勒 口一帶, 亦相繼成立茶莊。自光緒十年( 1884 年) 後, 即遍及浮屬各鄉矣。從上述史料看, 在同治 年間建德、浮樑就已開始大量生產紅茶並暢銷海外, 並不在餘干臣、胡元龍之後, 浮樑紅茶受到過建德紅茶影 響, 祁門紅茶也受到浮樑紅茶之影響。 浮樑開始紅茶生產後, 因品質一流, 在海外極為暢銷, 價格也往往超過國外紅茶, 浮樑紅茶生產因之得到 迅速發展, 光緒末到民國初達到極盛。《大中華江西省地理志》載: 江西之茶為國貨大宗。“浮樑茶”。磻溪村 葛坪山、青龍山, 高逾四千尺, 產仙芽茶, 味香色濃, 外人樂購之。“浮樑茶”唐時已著名, 今紅茶暢銷海外, 均為國貨大宗。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第 138- 139 頁) 鄭建新《祁紅史話》也指出: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門浮樑)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總在 7- 8 萬擔上下, 價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紅茶相比, 也是獨佔鰲頭, 在國際市場的高香名茶中雄居第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浮樑天祥茶號生產的優質紅茶, 該茶號 位於與祁門接壤的嚴臺村, 由世居此地的江資甫經營, 每年運滬銷售紅茶達 1400 餘擔, 因品質出眾, 民國四年 ( 1915 年) 天祥茶號精製的工夫紅茶( 商標為“ 祁紅” ) 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三) 茶葉產區

浮樑的茶葉產區主要在浮樑北部, 分佈於與建德、祁門、休寧和婺源毗連的廣大山區。據程沛《解放前浮 樑縣茶葉生產和銷售》 :浮樑紅茶區, 大部分分佈於浮北的峙灘、興田、英溪、江村、儲田、經公橋、西湖、桃墅、 勒功街等廣大山區 。吳莊《浮樑茶葉概況》認為:浮東的瑤裡、白石塔、汪胡、梅嶺與休寧邊境 均出產綠茶; 浮北桃墅、西湖、茶寶山、興田、白毛港、經公橋, 與安徽的東至、祁門, 出產紅茶。 明清時期浮樑茶葉產區主要在浮北, 大致而言, 在紅茶興起後, 紅茶產區主要覆蓋與建德、祁門毗連的浮樑西 北, 綠茶產區則在與休寧、婺源相連的浮樑東北。紅茶主要銷於海外, 綠茶主要銷於本地和周邊, 綠茶生產遠 184沒有紅茶生產的規模。據《解放前浮樑縣茶葉生產與貿易》, 當時茶山面積約達三萬餘畝。 明清時期浮樑形成了北部以桃墅鎮為中心主要生產和集散茶葉、南部以景德鎮為中心生產和集散陶瓷 的經濟格局。據樑淼泰《明清景德鎮城市經濟研究》:桃墅明代曾是浮樑兩鎮中的一個鎮, 有巡檢司。其市場 範圍約 70 平方華里, 近代, 附近 20 裡以內村莊所產紅茶大都運到桃墅出售,桃墅是浮北最大的市 街。又據乾隆版《大清一統志》 :景德鎮。在浮樑縣西南三十里, 瓷器所出, 王存《九域志》 浮樑縣有景德鎮舊志, 其地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置鎮於此, 因名。明初因元舊志稅課局, 宣德初始置御器廠, 於 是有官窯民窯之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桃樹鎮。在浮樑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因桃樹嶺為名, 舊置巡司, 後徙縣東北百里勒工市, 今移景德鎮。《大清一統志》僅列有饒州 12 個鎮, 其中就有浮樑轄下之桃墅( 又名桃樹) 、景德兩鎮, 可想而 知桃墅鎮之地位。桃墅設巡檢司始於元代, 明代因襲, 後雖遷至勒功( 又名勒工) , 但仍距桃墅不遠, 之所以在 偏僻的山區設置該機構, 主要是因為茶葉的生產和貿易使這裡成為繁華的集鎮, 有必要加強統治進行管理。 據《千年縣衙) )) 浮樑縣署及衙門文化趣談》, 桃墅巡檢司的主要職能為:負責分治該處軍民之政務、治安管 理、緝盜、防奸等務。後清代桃墅巡檢司移至景德鎮, 反映了作為全國之瓷業中心的景德鎮, 地位和重要性 遠超過作為小範圍地區茶業中心的桃墅, 統治者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現實。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四) 茶葉產量

茶葉產量是反映浮樑茶業狀況的重要指標, 但在整個明清時期, 一直缺乏茶葉產量的精確數字。總體而 言明初到清同治之前浮樑茶的產量徘徊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年產約數百擔, 同治光緒年間紅茶興起以後, 浮樑 茶業迅速發展, 茶產量不斷提高, 光緒末至民國初達於極盛, 年產量超過 6 萬擔。 樑淼泰在《明清時期浮樑的農林商品》中認為明初浮樑產茶佔饒州府六縣中的第三位, 次於德興、鄱陽, 經 過一些數字的推算, 樑淼泰得出明初浮樑 1429. 5 畝產毛茶 64327. 5 斤的結論。 百斤為一擔, 則明初茶產量 為 643 擔。 據黃崇燾《浮樑茶葉寶鑑》 , 清乾隆年間浮樑茶除每年徵收芽茶 324 斤 9 兩之外, 還要徵收 440 斤的茶葉 稅。具體產量則不詳。 清同治光緒年間浮樑開始生產紅茶後, 茶業發展迅速, 但從光緒到民初浮樑茶產量在文獻記載中卻有些 含糊甚至不同文獻互相矛盾。 《景德鎮市交通志》載:/ 清光緒八年( 公元 1882 年) , 年產茶葉 3 萬擔。宣統三年( 公元 1911 年) , 茶葉產量 上升到 6 萬擔。

( 第 85 頁)《景德鎮志略》也有相同記載。 1936 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載: 光緒末年至民國元年之間, 祁浮之產額共達拾三萬餘箱, 推銷 即在漢口承受, 半為俄商, 餘則英美德法丹麥等國合為市場。一箱約為 50 斤, 13 萬箱也即 6. 5 萬擔, 以浮 樑紅茶在祁浮二縣茶產量中佔 5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元年浮樑紅茶年產量約為 3. 25 萬擔。 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伊時全縣茶之輸出量, 常在三萬 至六萬箱之間。 年產 3- 6 萬箱摺合約每年 1. 5- 3 萬擔。《祁紅》 載:/ 在一九一一年前後, 生產和 運銷最為旺盛。據統計, 當時的祁門、浮樑、至德三縣, 紅茶常年產量在 60000 擔以上。 浮樑紅茶 在三縣總產中若以 40% 計, 則 1911 年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24000 擔。 鄭建新《祁紅史話》 :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 門) 浮( 樑) 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 總在 7- 8 萬擔上下。以浮樑紅茶佔三縣 4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初紅茶產量為 2. 8- 3. 2 萬擔。 《中國茶葉》 :1911 年前後, ( 祁紅) 生產購銷最旺時年產達 6 萬擔以上。 以浮樑紅茶佔 40% 計, 1911 年 前後產量為 2. 4 萬擔以上。1897 年皖南茶釐稅局道員程雨亭給上司兩江總督劉坤一的《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載: 徽州府屬之祁門、池州府屬之建德、江西饒州府屬之浮樑, 向做紅茶。,,共徵茶稅七萬一千七百四十餘兩。( 第 596頁) 又據馬立中《祁門歷代茶葉稅》: 同治元年( 1862) ,,皖南茶稅總局設於屯溪, 下設祁門分局( 原注: 兼轄浮樑茶稅) 。光緒二十年( 1894 年) , 藉口中日甲午戰爭, 加捐銀兩成計 3 錢6 分, 共計每引繳銀2 兩 2 錢4分。後來戰爭已停, 而捐不停。也1897 年包括浮樑的皖南茶稅為每引銀 2. 24 兩, 祁門、建德、浮樑185三縣茶稅共 71740 兩, 則三縣茶產量為 32027 引。光緒《重修安徽通志》載/ 同治元年, 兩江總督曾國藩頒定新章, 每茶一百二十斤為一引( 第 179 頁) , 計量單位換算為斤則三縣茶產量共 3843214 斤, 摺合 38432 擔。以浮樑茶產量佔三縣的 40% 計, 為 15373 擔。又同年程雨亭《請裁汰茶釐局卡冗費稟》反映: 本年自春阻夏, 霪霖滂沛, 山茶享單傷, 產數較昔歲約少三分之二。祁門浮樑紅茶, 商本折閱。夏初又聞美國加徵進口茶稅, 眾商益觀望趑趄, 蟄伏荒山, 切生焦悶。 也即因雨水過多, 1897 年三縣茶產量只為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則正常年份三縣茶產量約 115296 擔, 浮樑為 46118 擔。當時官方的稅收數字是真實可信的, 因此根據稅收數字推算出來的三縣以及浮樑的茶葉產量也是較為準確的, 可以得出結論, 在 1895 年前後, 三縣的年紅茶產量已超過 11 萬擔, 而浮樑則超過 4 萬擔。從光緒初到民初祁門、建德、浮樑三縣的紅茶生產總體是在不斷髮展的, 光緒末至民初達到極盛, 既然在1895 年三縣紅茶產量就已超過 11 萬擔, 浮樑則超過4 萬擔, 光緒末至民初不大可能低於這個數字, 所以 1936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祁紅》、鄭建新《祁紅史話》、《中國茶葉》中記載的數字可能都過於偏低, 而《景德鎮交通志》和《景德鎮志略》中的記載更接近歷史真實, 也即清光緒八年, 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3 萬擔, 宣統三年達到 6 萬擔。當然紅茶主要用於外銷, 如加上每年自產自銷和銷售於周邊的綠茶, 浮樑每年的實際茶葉產量還要更高一些。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五) 茶葉的銷售

從明初到清同治年間浮樑綠茶的具體銷售情況已難考其詳。光緒年間紅茶興起後, 其銷售過程大致是茶農採茶加工成毛茶後售給茶號, 茶號內部大體可分為購茶和製茶兩部分, 收購毛茶後進一步精加工成成品茶,茶號將成品茶運至九江或漢口, 光緒三十年( 1904 年) 前以運往九江居多, 之後則運往漢口為多, 在九江或漢口茶號通過作為中介的茶棧將茶售給西方商人控制的洋行,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一部份以漢口為起點由俄商通過陸路運銷到俄國, 另一部分以上海為起點由英美商人從海路運到英美, 祁紅到達外國後, 再由洋行銷售給外國貿易商人, 由外國商人售給外國茶葉店, 茶葉店最終將茶銷售至外國消費者手中。“浮樑茶號“之興起與紅茶興起的時間是同時的, 開始於光緒初年, 全縣茶號一般在 50 到 100 家之間, 浮樑紅茶發展到極盛的 1911 年, 茶號達 200 家左右。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載: / 浮樑之有茶莊( 筆者注: 即茶號) , 始於光緒初年,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全縣茶莊, 數達八九十家。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辦法稟》載:本年( 筆者注: 指 1897 年) 祁門茶號五十餘家, 建德十家, 浮樑六十餘家 。《浮樑茶葉寶鑑》: 茶葉廠商( 筆者注: 係指茶號) 的分佈。1911 年約有 200 戶, 1936 年有茶號 65家。“浮樑茶號“的分佈範圍主要在紅茶的產區浮樑西北一帶, 幾乎每村皆有茶號, 少則一家, 多的甚至十餘家。吳莊《浮樑茶葉概況》 :清朝中葉, 我國茶葉對外貿易歲值銀數千萬元。當時浮樑茶葉生產也正興旺。據北鄉老輩談: 浮樑茶葉興旺時, 西湖、興田、流口、嚴臺、英溪等處都有一家茶號和兩三家茶號, 最多的算大江村茶號, 有十三家, 桃墅有九家, 北鄉茶號總計在數十家左右。 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祁浮茶號, 星羅棋佈, “浮樑茶號”, 均在北鄉五里十里之間, 岡嶺重複, 村落畸零, 每村各有茶號二三家不等。茶號之營業有很強的季節性, 茶季收購毛茶進一步加工成成品茶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茶季一過, 則處於歇業狀態, 到第二年茶季再重新開始。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已在十一月中旬, 祁浮二邑, 並無公所茶董, 只得遴派妥勇, 分赴各邑, 齎送前項告示,浮北號門, 多半關鎖, 之所以當時浮北的茶號會多半關鎖, 是因為時在十一月, 並非茶季, 茶號均處於歇業狀態。茶號之茶是由設於九江或漢口的茶棧作為中介售給洋行的,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最終是由洋行銷售到海外。茶棧以收取佣金贏利為經營目的, 兼在產地放貸給茶號, 也有的茶棧自設茶號。之所以需要茶棧的存在, 主要是因為茶號商人與西商之間的語言隔閡。洋行中俄商控制的居多。據《祁門紅茶》 : 祁紅在漢口集散場時, 大半為俄商承辦, 餘則為英、美、德、法、丹麥等國, 年銷量一般在十三萬箱左右( 原注: 每箱五十斤上下) , 另花香( 原注: 尾茶) 也由俄商銷售。作紅磚茶之用。 其交易方法為事先由水客送茶樣給外商預訂箱數,186箱茶到漢, 當即估價, 茶價談妥, 隨即過磅, 不需一月, 交易即可告罄, 手續簡, 效率高。茶棧往往沒有自有資本, 需向洋行借貸。而一般的茶號往往也資本微薄, 除合股籌措資金外還需向茶棧借貸, 據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前清時代, 貸款多寡, 概照預定箱額計算, 每箱貸款數額, 隨銀根緊鬆而定, 總在五兩至十兩之間。且其付款時間較遲, 但最遲須在茶箱起運之前付訖。 處在最底層的茶農掙扎在溫飽線上, 為了生存或不時之需也多向茶號借貸, 受到最大盤剝的其實是茶農。茶農的借款一般在茶季向茶號售出茶葉的同時扣還, 茶號向茶棧的借款也一般在茶葉交易完成時扣還。這樣西商操縱的商業資本成了祁紅生產貿易的實際控制者,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貿易帶有很強的殖民地色彩。

( 六) 茶葉運銷線路

在明清時期, 浮樑茶葉的運銷線路屢有變化, 可大致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明初到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 年) , 這個時期浮樑茶的運銷線路是從昌江進入鄱陽湖, 經九江關入長江, 再從長江進一步運銷到北方。早在唐代浮樑茶興起後浮樑茶外運走的就是這條運銷線路, 之後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光緒版《江西通志》載: 九江關, 明初有關稅, 無船鈔。宣德四年( 1429 年) , 九江始設鈔關, 徵收船料。,,( 清康熙) 二十一年( 1682 年) 提準九江關移駐湖口。凡官商鹽茶有徵, 客商貨物, 除竹木輸稅外, 餘皆無徵, ,,船料無火牌勘合者, 與茶船、魚苗船皆量船之丈尺, 照商船例徵收, 茶稅上則百斤, 徵銀三錢, 中則一錢, 下則三分,茶葉是九江關最重要的徵稅商品之一, 其中必包括一定數量的浮樑茶。第二個時期從清乾隆二十二年( 1757 年) 至咸豐十年( 1860 年) , 浮樑茶的運銷線路主要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從吳城鎮( 贛江流入鄱陽湖的入口處) 溯贛江而上, 翻越大庾嶺, 再水運至廣州, 茶葉在廣州出口銷售到西方。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明清之際, 茶產數量愈多, 政府課稅益繁。至於輸出途徑, 亦屢經變遷。初時吾省各地出產之茶, 多溯江而上, 越梅嶺轉達廣州出口。之所以在乾隆中期發生運銷路線的變化, 一是因為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 開放海禁以後, 西方國家對中國茶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 刺激了國內的茶葉生產, 江西茶葉從之前主要銷往北方開始轉變為主要銷至海外, 二是因為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廣州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 溯贛江而上翻越大庾嶺再通過珠江水系至廣州成了江西茶葉外銷的最佳路線。第三個時期是從咸豐十一年( 1861 年) 至清亡的 1912 年, 浮樑茶的運銷路線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出鄱陽湖入長江後, 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以九江或漢口為集散地出口到西方國家。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鴉片戰爭以後, 九江即已闢為商埠, 本省一切輸出物產, 莫不以此為轉運樞紐。於是茶葉輸出, 亦漸漸轉由此地分運滬漢銷售矣。大概贛東浮樑一帶之茶, 多由鄱陽湖水道經湖口轉運九江換船, 寧州所屬之茶, 則多由水道運至塗家埠換火車裝運至九江, 再換江輪轉運。惟初時概系運往漢口銷售。在歐戰期間, 漸有轉趨滬上銷售之勢。運銷路線變化的原因在於 1861 年清政府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 被迫開放長江沿線的港口九江、漢口為通商口岸, 兩地很快成為周邊省份的茶葉集散中心。江西茶葉可就近以九江、漢口作為外銷出口地, 完全不必再前往路途遙遠的廣州。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七) 浮樑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明清時期浮樑為周邊祁門、婺源、休寧、樂平等地的茶葉集散中心。乾隆版《浮樑縣志》在論及本地茶葉時曾記載:/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源賈客所鬻也。錢振倫同治年間所作《歐陽健飛軍門五十雙壽序》歌頌歐陽健飛在輔助湘軍擊敗太平軍後, 騰凱唱於信州, 報捷音於樟鎮。浮樑復販茶之業, 饒陽收範土之窯。這也說明浮樑為重要的地區茶葉集散中心。樑淼泰也指出清代中期以後, 休寧茶葉於“景鎮集散” 清代中期祁門、婺源輸景德鎮茶折米值在 200 萬石左右, 至為可觀 , 樑淼泰還指出樂平縣在清代每年產茶數百萬斤主要銷往本境和景德。浮樑之所以能成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與昌江是有密切關係的, 昌江是浮樑、祁門、婺源、休寧等縣茶葉外運最便捷的通道。昌江源出安徽徽州祁門之大洪山, 自東北流向西南, 經祁門、浮樑和鄱陽注入鄱陽湖, 從鄱陽湖上可進入東西交通的大動脈長江, 下可入南北交通要道贛江, 昌江周邊各地的茶葉只要進入昌江就可便利進入溝通中國東西南北的最重要交通線路。《景德鎮交通志》即指出:解放前, 祁門、婺源、浮樑等縣的茶葉、木材、農副產品和景德鎮的瓷器, 均經景德鎮港卸裝和轉運出口。 茶葉運輸歷史悠久, 50年代以前, 浮樑、婺源、祁門等地出產的茶葉, 絕大多數均由昌江外運出口 。明清時期昌江是交通繁忙的河道, 大量的船隻中相當一部份運送的就是茶葉, 閶江( 筆者注: 即昌江) , 在公路、鐵路開通以前, 是祁門人與外界相連的主要通道, 舟船可經景德鎮、饒州入鄱陽湖。清道光年間, 河間桅杆如林, 往來船隻近萬。程鴻詔曾就昌江航運賦有《浮樑縣》一詩: “風送菜花香, 江干住客航”。買茶人不斷, 應是到浮樑。在浮樑從事茶葉貿易的商人大部分為徽商。據程振武《景德鎮徽幫》 , 舊時景德鎮十里長街 70% 以上的店鋪是徽州人開設的, 有“無徽不成鎮”之說。甚至清代江西曾將茶葉貿易的許可證茶引主要發給徽商, 《清史稿》 “江西發引徽商及各州縣小販”。

"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浮樑在中國歷史上是茶業興盛之區, 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但目前尚未見較為全面深入論述明清時期 浮樑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黃崇燾前輩的論文《“浮紅” 史考略》《蠶桑茶葉通訊》1987 年第 4 期) 、《浮樑茶 葉史話》《農業考古》1992 年第 4 期) 、《漫話浮樑茶文化《《廣東茶業》1995 年第 2 期) 、《景德鎮茶具初考》 《農 業考古》1997 年第 2 期) 以及著作《浮樑茶葉寶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對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 化有所涉及, 但過於簡略, 許多問題語焉不詳。有鑑於此, 本人在參考了黃崇燾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 的研究, 寫作了本文。本人拙作將從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明清時期 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一、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

浮樑茶業在唐宋時期曾十分興盛, 到南宋時期開始衰弱, 但仍為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至清同治( 1862- 1874 年) 光緒( 1875- 1908 年) 年間由於紅茶生產的興起, 浮樑茶重新在中國以至世界大放異彩。

( 一) 綠茶的生產

從明代建立到清同治年間, 浮樑生產的主要是綠茶。明代茶葉生產的具體情況因缺乏資料不詳, 清代據 《浮樑縣志》產量不多, 生產技術也不甚高。乾隆版《浮樑縣志》 / 唐白居易《琵琶行》雲-前月浮樑買茶去. , 其 實所產甚少, 制亦不佳。通志謂饒茶不及信州, 而浮樑又不及鄱陽諸邑,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 源賈客所鬻也。道光版《浮樑縣志》 所敘與乾隆版相同。 當然縣誌對浮樑茶產量低品質劣的判斷是從總體而言, 其實該時期亦不乏質高的好茶。明代湯顯祖在 浮樑縣新作《講堂賦》中就曾對浮樑茶讚譽:今夫浮樑之茗, 聞於天下, 惟清惟馨系其揉者; 浮樑之瓷, 瑩於水 玉, 亦系其鈞火侯是足。《清代茶書》《續茶經》引《饒州府志》也記載:浮樑縣陽府山冬無積雪, 凡物早成, 而茶 尤殊異。金君卿詩云:-聞雷已薦雞鳴筍, 未雨先嚐雀舌茶。. 以其地暖故也。 明清浮樑貢茶的存在也能進一步說明這一時期某些茶葉的生產技術達到了很高程度, 否則不會作為貢 品。明談遷《棗林雜俎·中集》載: 國家歲貢。.....饒州府茶二十七斤。這其中是包括浮樑茶的。康熙版 《浮樑縣志》載:“浮每歲貢茶, 有本色, 有折色。”( 第 232 頁) 康熙版《饒州府志》亦載:“ 各縣俱出, 併入貢。”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紅茶的生產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開始創制生產, 綠茶降到了一個很次要的地位, 浮樑茶在唐代之後再次進入 黃金時期。 因地域相連、品質相近, 在清代, 主要產於祁門、建德( 民國時期改名至德, 建國後與東流縣合併為東至) 和 浮樑的紅茶均統稱為祁紅。如《中國茶葉大辭典》即認為 祁紅。產於安徽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的條 形紅茶, 產品以祁門的歷口、閃裡、平裡一帶最優, 故統稱-祁紅. 。與祁門毗鄰的江西浮樑所產紅茶歷史上也 稱祁紅。《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也認為祁紅。茶名。產於安徽祁門、東至、石臺、貴池、黟縣等。歷史上江西 浮樑所產, 亦稱祁紅。一般認為祁紅始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創制, 而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 系仿效祁門。如《祁紅》183一書載:/ 光緒元年( 原注: 一八七五年) , 有個黟縣人, 名叫餘干臣, 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 因羨紅茶暢銷多利, 首先在至德縣( 原注: 今東至縣) 堯渡街設立紅茶莊, 仿效-閩紅. 製法, 開始試製紅茶。為了進一步剝削茶農, 擴大影響, 牟取更多利益, 一八七六年, 餘又從至德來到祁門, 勸誘茶戶製造紅茶, 並最先在祁門西路集鎮歷 口, 繼而在閃裡設立紅茶分莊, 經營範圍逐漸擴大。與此同時, 在祁門南路一帶的貴溪, 也有人( 筆者注: 係指胡元龍) 試製紅茶獲得成功, 這就是“祁紅” 的開端。( 第 1 頁) 《中國茶葉大辭典》也有類似的敘述。而且 《祁紅》還認為祁紅創制後隨著產量的擴大,產區也隨著迅速擴大, 除原來的祁門、至德兩縣外, 毗連的浮樑縣 和貴池縣也相繼改制紅茶 ( 第 2 頁) 。《中國茶經》也認為浮樑生產紅茶是受到祁門影響改制。但也有學者不贊同祁紅創制主要歸功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並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的觀點。 如被奉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在《茶經述評》中即認為紅茶生產是從浮樑傳到東至再傳到祁門。紅茶的發源地 是福建。至於福建紅茶的向外傳播, 則可能是由崇安開始的, 其傳播的主要路線, 可能是先由崇安傳到江 西鉛山的河口鎮, 再由河口鎮傳到修水( 原注: 過去義寧州的治所) , 後又傳到景德鎮( 原注: 過去的浮樑縣) , 後 來又由景德鎮傳到安徽的東至( 原注: 指現在東至縣境內的原至德縣境) , 最後才傳到祁門。 黃崇燾在《浮 樑茶業史話》中也傾向於認同吳覺農的觀點。 本人的觀點是不必機械地認為祁紅的創制始於一人一時一地, 然後線條式地在祁門、建德和浮樑三縣範 圍內從某地傳到某地, 而是在同治光緒年間三縣大致同時或稍有先後均有人受周邊紅茶( 閩紅、湖紅、河紅、寧 紅) 的影響開始生產紅茶, 然後由若干個點逐漸擴展為面, 祁門、建德和浮樑的紅茶生產完全可能互受影響共 同提高, 逐漸發展為赫赫有名高品質的祁紅。有史料為證。據光緒九年《益聞錄》載:/ 建德為產茶之區, ,, 同治初年, 則粵商改做紅茶, 裝箱運往漢口, 浮樑巨賈, 獲利頗多。 浮樑《 磻溪村汪氏宗譜》載: 同治初年, 夷 氛入擾, 口岸大通, 百貨競湧。而浮樑以茶味中國出口大宗, 君( 筆者注: 指汪東楨) 乃出材與西商交涉, 採摘焙 制。先生( 筆者注: 指汪東楨弟汪東圯) 遂抒其所見, 與兄互講求製造仙芽紅茶, 未幾馳名海外。( 第 364 頁) 又據上官俅 1937 年撰《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據當地老者所稱, 該縣( 筆者注: 係指浮樑) -祁紅. 之制 造, 發軔於北鄉磻溪村, 至清光緒二、三年( 1876、1877 年) 間, 因有廣東商人仿效兩湖製造紅茶之法, 在皖屬 秋浦縣( 原注: 即今至德縣) 設莊監製紅茶, 引起磻溪村一帶青茶商之注意。翌年( 原注: 光緒四年) 春間, 該村亦 隨之設立茶莊仿製, 時僅一家, 次年增至二家。至光緒七八年( 1881、1882 年) 間, 則附近之閃裡( 原注: 皖境) 勒 口一帶, 亦相繼成立茶莊。自光緒十年( 1884 年) 後, 即遍及浮屬各鄉矣。從上述史料看, 在同治 年間建德、浮樑就已開始大量生產紅茶並暢銷海外, 並不在餘干臣、胡元龍之後, 浮樑紅茶受到過建德紅茶影 響, 祁門紅茶也受到浮樑紅茶之影響。 浮樑開始紅茶生產後, 因品質一流, 在海外極為暢銷, 價格也往往超過國外紅茶, 浮樑紅茶生產因之得到 迅速發展, 光緒末到民國初達到極盛。《大中華江西省地理志》載: 江西之茶為國貨大宗。“浮樑茶”。磻溪村 葛坪山、青龍山, 高逾四千尺, 產仙芽茶, 味香色濃, 外人樂購之。“浮樑茶”唐時已著名, 今紅茶暢銷海外, 均為國貨大宗。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第 138- 139 頁) 鄭建新《祁紅史話》也指出: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門浮樑)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總在 7- 8 萬擔上下, 價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紅茶相比, 也是獨佔鰲頭, 在國際市場的高香名茶中雄居第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浮樑天祥茶號生產的優質紅茶, 該茶號 位於與祁門接壤的嚴臺村, 由世居此地的江資甫經營, 每年運滬銷售紅茶達 1400 餘擔, 因品質出眾, 民國四年 ( 1915 年) 天祥茶號精製的工夫紅茶( 商標為“ 祁紅” ) 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三) 茶葉產區

浮樑的茶葉產區主要在浮樑北部, 分佈於與建德、祁門、休寧和婺源毗連的廣大山區。據程沛《解放前浮 樑縣茶葉生產和銷售》 :浮樑紅茶區, 大部分分佈於浮北的峙灘、興田、英溪、江村、儲田、經公橋、西湖、桃墅、 勒功街等廣大山區 。吳莊《浮樑茶葉概況》認為:浮東的瑤裡、白石塔、汪胡、梅嶺與休寧邊境 均出產綠茶; 浮北桃墅、西湖、茶寶山、興田、白毛港、經公橋, 與安徽的東至、祁門, 出產紅茶。 明清時期浮樑茶葉產區主要在浮北, 大致而言, 在紅茶興起後, 紅茶產區主要覆蓋與建德、祁門毗連的浮樑西 北, 綠茶產區則在與休寧、婺源相連的浮樑東北。紅茶主要銷於海外, 綠茶主要銷於本地和周邊, 綠茶生產遠 184沒有紅茶生產的規模。據《解放前浮樑縣茶葉生產與貿易》, 當時茶山面積約達三萬餘畝。 明清時期浮樑形成了北部以桃墅鎮為中心主要生產和集散茶葉、南部以景德鎮為中心生產和集散陶瓷 的經濟格局。據樑淼泰《明清景德鎮城市經濟研究》:桃墅明代曾是浮樑兩鎮中的一個鎮, 有巡檢司。其市場 範圍約 70 平方華里, 近代, 附近 20 裡以內村莊所產紅茶大都運到桃墅出售,桃墅是浮北最大的市 街。又據乾隆版《大清一統志》 :景德鎮。在浮樑縣西南三十里, 瓷器所出, 王存《九域志》 浮樑縣有景德鎮舊志, 其地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置鎮於此, 因名。明初因元舊志稅課局, 宣德初始置御器廠, 於 是有官窯民窯之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桃樹鎮。在浮樑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因桃樹嶺為名, 舊置巡司, 後徙縣東北百里勒工市, 今移景德鎮。《大清一統志》僅列有饒州 12 個鎮, 其中就有浮樑轄下之桃墅( 又名桃樹) 、景德兩鎮, 可想而 知桃墅鎮之地位。桃墅設巡檢司始於元代, 明代因襲, 後雖遷至勒功( 又名勒工) , 但仍距桃墅不遠, 之所以在 偏僻的山區設置該機構, 主要是因為茶葉的生產和貿易使這裡成為繁華的集鎮, 有必要加強統治進行管理。 據《千年縣衙) )) 浮樑縣署及衙門文化趣談》, 桃墅巡檢司的主要職能為:負責分治該處軍民之政務、治安管 理、緝盜、防奸等務。後清代桃墅巡檢司移至景德鎮, 反映了作為全國之瓷業中心的景德鎮, 地位和重要性 遠超過作為小範圍地區茶業中心的桃墅, 統治者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現實。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四) 茶葉產量

茶葉產量是反映浮樑茶業狀況的重要指標, 但在整個明清時期, 一直缺乏茶葉產量的精確數字。總體而 言明初到清同治之前浮樑茶的產量徘徊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年產約數百擔, 同治光緒年間紅茶興起以後, 浮樑 茶業迅速發展, 茶產量不斷提高, 光緒末至民國初達於極盛, 年產量超過 6 萬擔。 樑淼泰在《明清時期浮樑的農林商品》中認為明初浮樑產茶佔饒州府六縣中的第三位, 次於德興、鄱陽, 經 過一些數字的推算, 樑淼泰得出明初浮樑 1429. 5 畝產毛茶 64327. 5 斤的結論。 百斤為一擔, 則明初茶產量 為 643 擔。 據黃崇燾《浮樑茶葉寶鑑》 , 清乾隆年間浮樑茶除每年徵收芽茶 324 斤 9 兩之外, 還要徵收 440 斤的茶葉 稅。具體產量則不詳。 清同治光緒年間浮樑開始生產紅茶後, 茶業發展迅速, 但從光緒到民初浮樑茶產量在文獻記載中卻有些 含糊甚至不同文獻互相矛盾。 《景德鎮市交通志》載:/ 清光緒八年( 公元 1882 年) , 年產茶葉 3 萬擔。宣統三年( 公元 1911 年) , 茶葉產量 上升到 6 萬擔。

( 第 85 頁)《景德鎮志略》也有相同記載。 1936 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載: 光緒末年至民國元年之間, 祁浮之產額共達拾三萬餘箱, 推銷 即在漢口承受, 半為俄商, 餘則英美德法丹麥等國合為市場。一箱約為 50 斤, 13 萬箱也即 6. 5 萬擔, 以浮 樑紅茶在祁浮二縣茶產量中佔 5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元年浮樑紅茶年產量約為 3. 25 萬擔。 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伊時全縣茶之輸出量, 常在三萬 至六萬箱之間。 年產 3- 6 萬箱摺合約每年 1. 5- 3 萬擔。《祁紅》 載:/ 在一九一一年前後, 生產和 運銷最為旺盛。據統計, 當時的祁門、浮樑、至德三縣, 紅茶常年產量在 60000 擔以上。 浮樑紅茶 在三縣總產中若以 40% 計, 則 1911 年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24000 擔。 鄭建新《祁紅史話》 :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 門) 浮( 樑) 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 總在 7- 8 萬擔上下。以浮樑紅茶佔三縣 4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初紅茶產量為 2. 8- 3. 2 萬擔。 《中國茶葉》 :1911 年前後, ( 祁紅) 生產購銷最旺時年產達 6 萬擔以上。 以浮樑紅茶佔 40% 計, 1911 年 前後產量為 2. 4 萬擔以上。1897 年皖南茶釐稅局道員程雨亭給上司兩江總督劉坤一的《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載: 徽州府屬之祁門、池州府屬之建德、江西饒州府屬之浮樑, 向做紅茶。,,共徵茶稅七萬一千七百四十餘兩。( 第 596頁) 又據馬立中《祁門歷代茶葉稅》: 同治元年( 1862) ,,皖南茶稅總局設於屯溪, 下設祁門分局( 原注: 兼轄浮樑茶稅) 。光緒二十年( 1894 年) , 藉口中日甲午戰爭, 加捐銀兩成計 3 錢6 分, 共計每引繳銀2 兩 2 錢4分。後來戰爭已停, 而捐不停。也1897 年包括浮樑的皖南茶稅為每引銀 2. 24 兩, 祁門、建德、浮樑185三縣茶稅共 71740 兩, 則三縣茶產量為 32027 引。光緒《重修安徽通志》載/ 同治元年, 兩江總督曾國藩頒定新章, 每茶一百二十斤為一引( 第 179 頁) , 計量單位換算為斤則三縣茶產量共 3843214 斤, 摺合 38432 擔。以浮樑茶產量佔三縣的 40% 計, 為 15373 擔。又同年程雨亭《請裁汰茶釐局卡冗費稟》反映: 本年自春阻夏, 霪霖滂沛, 山茶享單傷, 產數較昔歲約少三分之二。祁門浮樑紅茶, 商本折閱。夏初又聞美國加徵進口茶稅, 眾商益觀望趑趄, 蟄伏荒山, 切生焦悶。 也即因雨水過多, 1897 年三縣茶產量只為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則正常年份三縣茶產量約 115296 擔, 浮樑為 46118 擔。當時官方的稅收數字是真實可信的, 因此根據稅收數字推算出來的三縣以及浮樑的茶葉產量也是較為準確的, 可以得出結論, 在 1895 年前後, 三縣的年紅茶產量已超過 11 萬擔, 而浮樑則超過 4 萬擔。從光緒初到民初祁門、建德、浮樑三縣的紅茶生產總體是在不斷髮展的, 光緒末至民初達到極盛, 既然在1895 年三縣紅茶產量就已超過 11 萬擔, 浮樑則超過4 萬擔, 光緒末至民初不大可能低於這個數字, 所以 1936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祁紅》、鄭建新《祁紅史話》、《中國茶葉》中記載的數字可能都過於偏低, 而《景德鎮交通志》和《景德鎮志略》中的記載更接近歷史真實, 也即清光緒八年, 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3 萬擔, 宣統三年達到 6 萬擔。當然紅茶主要用於外銷, 如加上每年自產自銷和銷售於周邊的綠茶, 浮樑每年的實際茶葉產量還要更高一些。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五) 茶葉的銷售

從明初到清同治年間浮樑綠茶的具體銷售情況已難考其詳。光緒年間紅茶興起後, 其銷售過程大致是茶農採茶加工成毛茶後售給茶號, 茶號內部大體可分為購茶和製茶兩部分, 收購毛茶後進一步精加工成成品茶,茶號將成品茶運至九江或漢口, 光緒三十年( 1904 年) 前以運往九江居多, 之後則運往漢口為多, 在九江或漢口茶號通過作為中介的茶棧將茶售給西方商人控制的洋行,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一部份以漢口為起點由俄商通過陸路運銷到俄國, 另一部分以上海為起點由英美商人從海路運到英美, 祁紅到達外國後, 再由洋行銷售給外國貿易商人, 由外國商人售給外國茶葉店, 茶葉店最終將茶銷售至外國消費者手中。“浮樑茶號“之興起與紅茶興起的時間是同時的, 開始於光緒初年, 全縣茶號一般在 50 到 100 家之間, 浮樑紅茶發展到極盛的 1911 年, 茶號達 200 家左右。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載: / 浮樑之有茶莊( 筆者注: 即茶號) , 始於光緒初年,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全縣茶莊, 數達八九十家。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辦法稟》載:本年( 筆者注: 指 1897 年) 祁門茶號五十餘家, 建德十家, 浮樑六十餘家 。《浮樑茶葉寶鑑》: 茶葉廠商( 筆者注: 係指茶號) 的分佈。1911 年約有 200 戶, 1936 年有茶號 65家。“浮樑茶號“的分佈範圍主要在紅茶的產區浮樑西北一帶, 幾乎每村皆有茶號, 少則一家, 多的甚至十餘家。吳莊《浮樑茶葉概況》 :清朝中葉, 我國茶葉對外貿易歲值銀數千萬元。當時浮樑茶葉生產也正興旺。據北鄉老輩談: 浮樑茶葉興旺時, 西湖、興田、流口、嚴臺、英溪等處都有一家茶號和兩三家茶號, 最多的算大江村茶號, 有十三家, 桃墅有九家, 北鄉茶號總計在數十家左右。 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祁浮茶號, 星羅棋佈, “浮樑茶號”, 均在北鄉五里十里之間, 岡嶺重複, 村落畸零, 每村各有茶號二三家不等。茶號之營業有很強的季節性, 茶季收購毛茶進一步加工成成品茶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茶季一過, 則處於歇業狀態, 到第二年茶季再重新開始。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已在十一月中旬, 祁浮二邑, 並無公所茶董, 只得遴派妥勇, 分赴各邑, 齎送前項告示,浮北號門, 多半關鎖, 之所以當時浮北的茶號會多半關鎖, 是因為時在十一月, 並非茶季, 茶號均處於歇業狀態。茶號之茶是由設於九江或漢口的茶棧作為中介售給洋行的,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最終是由洋行銷售到海外。茶棧以收取佣金贏利為經營目的, 兼在產地放貸給茶號, 也有的茶棧自設茶號。之所以需要茶棧的存在, 主要是因為茶號商人與西商之間的語言隔閡。洋行中俄商控制的居多。據《祁門紅茶》 : 祁紅在漢口集散場時, 大半為俄商承辦, 餘則為英、美、德、法、丹麥等國, 年銷量一般在十三萬箱左右( 原注: 每箱五十斤上下) , 另花香( 原注: 尾茶) 也由俄商銷售。作紅磚茶之用。 其交易方法為事先由水客送茶樣給外商預訂箱數,186箱茶到漢, 當即估價, 茶價談妥, 隨即過磅, 不需一月, 交易即可告罄, 手續簡, 效率高。茶棧往往沒有自有資本, 需向洋行借貸。而一般的茶號往往也資本微薄, 除合股籌措資金外還需向茶棧借貸, 據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前清時代, 貸款多寡, 概照預定箱額計算, 每箱貸款數額, 隨銀根緊鬆而定, 總在五兩至十兩之間。且其付款時間較遲, 但最遲須在茶箱起運之前付訖。 處在最底層的茶農掙扎在溫飽線上, 為了生存或不時之需也多向茶號借貸, 受到最大盤剝的其實是茶農。茶農的借款一般在茶季向茶號售出茶葉的同時扣還, 茶號向茶棧的借款也一般在茶葉交易完成時扣還。這樣西商操縱的商業資本成了祁紅生產貿易的實際控制者,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貿易帶有很強的殖民地色彩。

( 六) 茶葉運銷線路

在明清時期, 浮樑茶葉的運銷線路屢有變化, 可大致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明初到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 年) , 這個時期浮樑茶的運銷線路是從昌江進入鄱陽湖, 經九江關入長江, 再從長江進一步運銷到北方。早在唐代浮樑茶興起後浮樑茶外運走的就是這條運銷線路, 之後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光緒版《江西通志》載: 九江關, 明初有關稅, 無船鈔。宣德四年( 1429 年) , 九江始設鈔關, 徵收船料。,,( 清康熙) 二十一年( 1682 年) 提準九江關移駐湖口。凡官商鹽茶有徵, 客商貨物, 除竹木輸稅外, 餘皆無徵, ,,船料無火牌勘合者, 與茶船、魚苗船皆量船之丈尺, 照商船例徵收, 茶稅上則百斤, 徵銀三錢, 中則一錢, 下則三分,茶葉是九江關最重要的徵稅商品之一, 其中必包括一定數量的浮樑茶。第二個時期從清乾隆二十二年( 1757 年) 至咸豐十年( 1860 年) , 浮樑茶的運銷線路主要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從吳城鎮( 贛江流入鄱陽湖的入口處) 溯贛江而上, 翻越大庾嶺, 再水運至廣州, 茶葉在廣州出口銷售到西方。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明清之際, 茶產數量愈多, 政府課稅益繁。至於輸出途徑, 亦屢經變遷。初時吾省各地出產之茶, 多溯江而上, 越梅嶺轉達廣州出口。之所以在乾隆中期發生運銷路線的變化, 一是因為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 開放海禁以後, 西方國家對中國茶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 刺激了國內的茶葉生產, 江西茶葉從之前主要銷往北方開始轉變為主要銷至海外, 二是因為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廣州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 溯贛江而上翻越大庾嶺再通過珠江水系至廣州成了江西茶葉外銷的最佳路線。第三個時期是從咸豐十一年( 1861 年) 至清亡的 1912 年, 浮樑茶的運銷路線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出鄱陽湖入長江後, 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以九江或漢口為集散地出口到西方國家。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鴉片戰爭以後, 九江即已闢為商埠, 本省一切輸出物產, 莫不以此為轉運樞紐。於是茶葉輸出, 亦漸漸轉由此地分運滬漢銷售矣。大概贛東浮樑一帶之茶, 多由鄱陽湖水道經湖口轉運九江換船, 寧州所屬之茶, 則多由水道運至塗家埠換火車裝運至九江, 再換江輪轉運。惟初時概系運往漢口銷售。在歐戰期間, 漸有轉趨滬上銷售之勢。運銷路線變化的原因在於 1861 年清政府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 被迫開放長江沿線的港口九江、漢口為通商口岸, 兩地很快成為周邊省份的茶葉集散中心。江西茶葉可就近以九江、漢口作為外銷出口地, 完全不必再前往路途遙遠的廣州。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七) 浮樑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明清時期浮樑為周邊祁門、婺源、休寧、樂平等地的茶葉集散中心。乾隆版《浮樑縣志》在論及本地茶葉時曾記載:/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源賈客所鬻也。錢振倫同治年間所作《歐陽健飛軍門五十雙壽序》歌頌歐陽健飛在輔助湘軍擊敗太平軍後, 騰凱唱於信州, 報捷音於樟鎮。浮樑復販茶之業, 饒陽收範土之窯。這也說明浮樑為重要的地區茶葉集散中心。樑淼泰也指出清代中期以後, 休寧茶葉於“景鎮集散” 清代中期祁門、婺源輸景德鎮茶折米值在 200 萬石左右, 至為可觀 , 樑淼泰還指出樂平縣在清代每年產茶數百萬斤主要銷往本境和景德。浮樑之所以能成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與昌江是有密切關係的, 昌江是浮樑、祁門、婺源、休寧等縣茶葉外運最便捷的通道。昌江源出安徽徽州祁門之大洪山, 自東北流向西南, 經祁門、浮樑和鄱陽注入鄱陽湖, 從鄱陽湖上可進入東西交通的大動脈長江, 下可入南北交通要道贛江, 昌江周邊各地的茶葉只要進入昌江就可便利進入溝通中國東西南北的最重要交通線路。《景德鎮交通志》即指出:解放前, 祁門、婺源、浮樑等縣的茶葉、木材、農副產品和景德鎮的瓷器, 均經景德鎮港卸裝和轉運出口。 茶葉運輸歷史悠久, 50年代以前, 浮樑、婺源、祁門等地出產的茶葉, 絕大多數均由昌江外運出口 。明清時期昌江是交通繁忙的河道, 大量的船隻中相當一部份運送的就是茶葉, 閶江( 筆者注: 即昌江) , 在公路、鐵路開通以前, 是祁門人與外界相連的主要通道, 舟船可經景德鎮、饒州入鄱陽湖。清道光年間, 河間桅杆如林, 往來船隻近萬。程鴻詔曾就昌江航運賦有《浮樑縣》一詩: “風送菜花香, 江干住客航”。買茶人不斷, 應是到浮樑。在浮樑從事茶葉貿易的商人大部分為徽商。據程振武《景德鎮徽幫》 , 舊時景德鎮十里長街 70% 以上的店鋪是徽州人開設的, 有“無徽不成鎮”之說。甚至清代江西曾將茶葉貿易的許可證茶引主要發給徽商, 《清史稿》 “江西發引徽商及各州縣小販”。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八) 茶葉的地位和作用

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迅速勃起, 浮樑與義寧州、武寧、鉛山並列成為江西產茶的主要縣份之一, 茶葉大量暢銷歐美, 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 30 年代江西省政府經濟委員會編《江西經濟問題》即指出:/ 茶之出產, 江西亦佔全國最重要之區域, 自國際貿易言之, 殆有二百餘年之歷史, 當東印度公司, 與中國通商之時, 義寧州, 浮樑, 武寧, 鉛山之茶, 恆溯贛江而上, 逾梅嶺以入廣州。自五口通商而後, 始改其輸出之方向, 據民國三年海關統計, 出口有三十二萬五千擔。《皖贛紅茶運銷委員會設立經過及其成績》也指出: 本省素以茶產著稱, 而尤以紅茶為大宗, 其產於修水武寧銅鼓者為寧紅, 鉛山上饒等縣者則為河紅, 浮樑即皖省之祁門至德三縣所產者則合稱祁紅。色澤香味均極鮮美, 不特非國內各地紅茶所能及, 即在國際市場亦已久馳名, 佔有優越地位, 每年所產、悉數裝箱出口, 運銷歐美已有六七十年之歷史, 鼎盛時期, 每年出口嘗超五十餘萬箱之多。據《九江茶市概述》之《自同治二年至民國二十四年江西茶之輸出數量表》, 光緒八年( 1882年) 江西對外輸出茶葉 280037 擔, 光緒二十一年( 1895 年) 對外輸出 266081 擔, 宣統三年( 1911 年) 244880擔,而前文已敘 1882 年浮樑茶產量約 3 萬擔, 1895 年超過 4 萬擔, 1911 年約 6 萬擔, 則 1882 年浮樑佔江西對外茶葉輸出的 10. 7% , 1895 年為 15. 0% , 1911 年上升到 24. 5% , 總體浮樑茶葉在江西茶葉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斷提升。由於浮樑茶葉的繁榮, 極大推動了盛產茶葉的浮北一帶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使處於深山僻壤的浮北出現了一批繁華的集鎮, 典型的有桃墅、江村、磻溪等。桃墅。據《景德鎮市地名志》 , 在清代村中堂舍建築華麗, 店鋪甚多, 有什貨店、油坊、藥店、煙店、染坊等。尤其是茶號, 有十三家之多, 故名桃墅店。原有西街、正街、葉村街以及桂花樹弄、槽門弄、石弄裡、三龍弄、丁家門口等地。曾經設鎮, 名桃墅市。為浮樑縣北鄉四大名街之一。江村。《景德鎮市地名志》“江村。.....有”一桃墅, 二江村. 的說法, 是浮樑北鄉第二大集鎮。清朝, 此地店鋪和茶號甚多。《景德鎮市交通志》也指出:江村不僅自古就是產茶之地, 而且是茶貿集鎮,清末有茶號 13 家。磻溪。《 磻溪村汪氏宗譜》 海通以來, 磻溪以茶輸出外洋, 歲贏無藝, 方儲史記。貨殖傳所載, 定陶宣曲之富勢, 殆相將其士夫, 挾巨資聯翩滬漢之濱, 與中外名流碩彥相往還, 類能新舊溝通, 諳國情而悉時事,,閱數年轍一, 至其戶口增長之數, 月異而歲不同, 今則且倍, 財賦則倍, 且從事初時, 預覺其村居之中, 尚有湫隘者,繼則輪換一新矣。繼時竟其村居之邊, 猶有空隙者, 今則 閎相望矣。及觀其四郊, 土地無不闢, 田野無不治, 而其於茶也, 農誦杜育之賦, 工通陸羽之經, 商富計然之策, 甚至碧眼高鼻, 不計憚祀商露, 諭津樑詣其他, 考其產, 友其人, 然後知磻溪之食, 舊德而服先疇, 又據新圖而宏達略, 保世而滋大資富, 而永年蓋其農工商之焉。 由於茶葉的興盛, 極大促進了處於偏遠山區磻溪之開發, 人口和財賦成倍增加, 形成了集鎮, 甚至碧眼高鼻的外商也前來進行茶葉貿易。《景德鎮市地名志》也指出: 磻溪。民國初年, 有男丁八百, 為一集鎮, 有雜貨店、煙店、藥店、百貨店、米行和屠店等。茶葉運銷上海、漢口、九江等地, 頗負盛名。農民的茶葉收入佔總收入的 80% 。《景德鎮市地名志》雖然敘述的是民國初年之磻溪, 但也能反映清朝末年的情況。

"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浮樑在中國歷史上是茶業興盛之區, 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但目前尚未見較為全面深入論述明清時期 浮樑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黃崇燾前輩的論文《“浮紅” 史考略》《蠶桑茶葉通訊》1987 年第 4 期) 、《浮樑茶 葉史話》《農業考古》1992 年第 4 期) 、《漫話浮樑茶文化《《廣東茶業》1995 年第 2 期) 、《景德鎮茶具初考》 《農 業考古》1997 年第 2 期) 以及著作《浮樑茶葉寶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對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 化有所涉及, 但過於簡略, 許多問題語焉不詳。有鑑於此, 本人在參考了黃崇燾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 的研究, 寫作了本文。本人拙作將從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明清時期 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一、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

浮樑茶業在唐宋時期曾十分興盛, 到南宋時期開始衰弱, 但仍為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至清同治( 1862- 1874 年) 光緒( 1875- 1908 年) 年間由於紅茶生產的興起, 浮樑茶重新在中國以至世界大放異彩。

( 一) 綠茶的生產

從明代建立到清同治年間, 浮樑生產的主要是綠茶。明代茶葉生產的具體情況因缺乏資料不詳, 清代據 《浮樑縣志》產量不多, 生產技術也不甚高。乾隆版《浮樑縣志》 / 唐白居易《琵琶行》雲-前月浮樑買茶去. , 其 實所產甚少, 制亦不佳。通志謂饒茶不及信州, 而浮樑又不及鄱陽諸邑,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 源賈客所鬻也。道光版《浮樑縣志》 所敘與乾隆版相同。 當然縣誌對浮樑茶產量低品質劣的判斷是從總體而言, 其實該時期亦不乏質高的好茶。明代湯顯祖在 浮樑縣新作《講堂賦》中就曾對浮樑茶讚譽:今夫浮樑之茗, 聞於天下, 惟清惟馨系其揉者; 浮樑之瓷, 瑩於水 玉, 亦系其鈞火侯是足。《清代茶書》《續茶經》引《饒州府志》也記載:浮樑縣陽府山冬無積雪, 凡物早成, 而茶 尤殊異。金君卿詩云:-聞雷已薦雞鳴筍, 未雨先嚐雀舌茶。. 以其地暖故也。 明清浮樑貢茶的存在也能進一步說明這一時期某些茶葉的生產技術達到了很高程度, 否則不會作為貢 品。明談遷《棗林雜俎·中集》載: 國家歲貢。.....饒州府茶二十七斤。這其中是包括浮樑茶的。康熙版 《浮樑縣志》載:“浮每歲貢茶, 有本色, 有折色。”( 第 232 頁) 康熙版《饒州府志》亦載:“ 各縣俱出, 併入貢。”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紅茶的生產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開始創制生產, 綠茶降到了一個很次要的地位, 浮樑茶在唐代之後再次進入 黃金時期。 因地域相連、品質相近, 在清代, 主要產於祁門、建德( 民國時期改名至德, 建國後與東流縣合併為東至) 和 浮樑的紅茶均統稱為祁紅。如《中國茶葉大辭典》即認為 祁紅。產於安徽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的條 形紅茶, 產品以祁門的歷口、閃裡、平裡一帶最優, 故統稱-祁紅. 。與祁門毗鄰的江西浮樑所產紅茶歷史上也 稱祁紅。《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也認為祁紅。茶名。產於安徽祁門、東至、石臺、貴池、黟縣等。歷史上江西 浮樑所產, 亦稱祁紅。一般認為祁紅始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創制, 而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 系仿效祁門。如《祁紅》183一書載:/ 光緒元年( 原注: 一八七五年) , 有個黟縣人, 名叫餘干臣, 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 因羨紅茶暢銷多利, 首先在至德縣( 原注: 今東至縣) 堯渡街設立紅茶莊, 仿效-閩紅. 製法, 開始試製紅茶。為了進一步剝削茶農, 擴大影響, 牟取更多利益, 一八七六年, 餘又從至德來到祁門, 勸誘茶戶製造紅茶, 並最先在祁門西路集鎮歷 口, 繼而在閃裡設立紅茶分莊, 經營範圍逐漸擴大。與此同時, 在祁門南路一帶的貴溪, 也有人( 筆者注: 係指胡元龍) 試製紅茶獲得成功, 這就是“祁紅” 的開端。( 第 1 頁) 《中國茶葉大辭典》也有類似的敘述。而且 《祁紅》還認為祁紅創制後隨著產量的擴大,產區也隨著迅速擴大, 除原來的祁門、至德兩縣外, 毗連的浮樑縣 和貴池縣也相繼改制紅茶 ( 第 2 頁) 。《中國茶經》也認為浮樑生產紅茶是受到祁門影響改制。但也有學者不贊同祁紅創制主要歸功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並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的觀點。 如被奉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在《茶經述評》中即認為紅茶生產是從浮樑傳到東至再傳到祁門。紅茶的發源地 是福建。至於福建紅茶的向外傳播, 則可能是由崇安開始的, 其傳播的主要路線, 可能是先由崇安傳到江 西鉛山的河口鎮, 再由河口鎮傳到修水( 原注: 過去義寧州的治所) , 後又傳到景德鎮( 原注: 過去的浮樑縣) , 後 來又由景德鎮傳到安徽的東至( 原注: 指現在東至縣境內的原至德縣境) , 最後才傳到祁門。 黃崇燾在《浮 樑茶業史話》中也傾向於認同吳覺農的觀點。 本人的觀點是不必機械地認為祁紅的創制始於一人一時一地, 然後線條式地在祁門、建德和浮樑三縣範 圍內從某地傳到某地, 而是在同治光緒年間三縣大致同時或稍有先後均有人受周邊紅茶( 閩紅、湖紅、河紅、寧 紅) 的影響開始生產紅茶, 然後由若干個點逐漸擴展為面, 祁門、建德和浮樑的紅茶生產完全可能互受影響共 同提高, 逐漸發展為赫赫有名高品質的祁紅。有史料為證。據光緒九年《益聞錄》載:/ 建德為產茶之區, ,, 同治初年, 則粵商改做紅茶, 裝箱運往漢口, 浮樑巨賈, 獲利頗多。 浮樑《 磻溪村汪氏宗譜》載: 同治初年, 夷 氛入擾, 口岸大通, 百貨競湧。而浮樑以茶味中國出口大宗, 君( 筆者注: 指汪東楨) 乃出材與西商交涉, 採摘焙 制。先生( 筆者注: 指汪東楨弟汪東圯) 遂抒其所見, 與兄互講求製造仙芽紅茶, 未幾馳名海外。( 第 364 頁) 又據上官俅 1937 年撰《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據當地老者所稱, 該縣( 筆者注: 係指浮樑) -祁紅. 之制 造, 發軔於北鄉磻溪村, 至清光緒二、三年( 1876、1877 年) 間, 因有廣東商人仿效兩湖製造紅茶之法, 在皖屬 秋浦縣( 原注: 即今至德縣) 設莊監製紅茶, 引起磻溪村一帶青茶商之注意。翌年( 原注: 光緒四年) 春間, 該村亦 隨之設立茶莊仿製, 時僅一家, 次年增至二家。至光緒七八年( 1881、1882 年) 間, 則附近之閃裡( 原注: 皖境) 勒 口一帶, 亦相繼成立茶莊。自光緒十年( 1884 年) 後, 即遍及浮屬各鄉矣。從上述史料看, 在同治 年間建德、浮樑就已開始大量生產紅茶並暢銷海外, 並不在餘干臣、胡元龍之後, 浮樑紅茶受到過建德紅茶影 響, 祁門紅茶也受到浮樑紅茶之影響。 浮樑開始紅茶生產後, 因品質一流, 在海外極為暢銷, 價格也往往超過國外紅茶, 浮樑紅茶生產因之得到 迅速發展, 光緒末到民國初達到極盛。《大中華江西省地理志》載: 江西之茶為國貨大宗。“浮樑茶”。磻溪村 葛坪山、青龍山, 高逾四千尺, 產仙芽茶, 味香色濃, 外人樂購之。“浮樑茶”唐時已著名, 今紅茶暢銷海外, 均為國貨大宗。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第 138- 139 頁) 鄭建新《祁紅史話》也指出: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門浮樑)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總在 7- 8 萬擔上下, 價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紅茶相比, 也是獨佔鰲頭, 在國際市場的高香名茶中雄居第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浮樑天祥茶號生產的優質紅茶, 該茶號 位於與祁門接壤的嚴臺村, 由世居此地的江資甫經營, 每年運滬銷售紅茶達 1400 餘擔, 因品質出眾, 民國四年 ( 1915 年) 天祥茶號精製的工夫紅茶( 商標為“ 祁紅” ) 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三) 茶葉產區

浮樑的茶葉產區主要在浮樑北部, 分佈於與建德、祁門、休寧和婺源毗連的廣大山區。據程沛《解放前浮 樑縣茶葉生產和銷售》 :浮樑紅茶區, 大部分分佈於浮北的峙灘、興田、英溪、江村、儲田、經公橋、西湖、桃墅、 勒功街等廣大山區 。吳莊《浮樑茶葉概況》認為:浮東的瑤裡、白石塔、汪胡、梅嶺與休寧邊境 均出產綠茶; 浮北桃墅、西湖、茶寶山、興田、白毛港、經公橋, 與安徽的東至、祁門, 出產紅茶。 明清時期浮樑茶葉產區主要在浮北, 大致而言, 在紅茶興起後, 紅茶產區主要覆蓋與建德、祁門毗連的浮樑西 北, 綠茶產區則在與休寧、婺源相連的浮樑東北。紅茶主要銷於海外, 綠茶主要銷於本地和周邊, 綠茶生產遠 184沒有紅茶生產的規模。據《解放前浮樑縣茶葉生產與貿易》, 當時茶山面積約達三萬餘畝。 明清時期浮樑形成了北部以桃墅鎮為中心主要生產和集散茶葉、南部以景德鎮為中心生產和集散陶瓷 的經濟格局。據樑淼泰《明清景德鎮城市經濟研究》:桃墅明代曾是浮樑兩鎮中的一個鎮, 有巡檢司。其市場 範圍約 70 平方華里, 近代, 附近 20 裡以內村莊所產紅茶大都運到桃墅出售,桃墅是浮北最大的市 街。又據乾隆版《大清一統志》 :景德鎮。在浮樑縣西南三十里, 瓷器所出, 王存《九域志》 浮樑縣有景德鎮舊志, 其地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置鎮於此, 因名。明初因元舊志稅課局, 宣德初始置御器廠, 於 是有官窯民窯之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桃樹鎮。在浮樑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因桃樹嶺為名, 舊置巡司, 後徙縣東北百里勒工市, 今移景德鎮。《大清一統志》僅列有饒州 12 個鎮, 其中就有浮樑轄下之桃墅( 又名桃樹) 、景德兩鎮, 可想而 知桃墅鎮之地位。桃墅設巡檢司始於元代, 明代因襲, 後雖遷至勒功( 又名勒工) , 但仍距桃墅不遠, 之所以在 偏僻的山區設置該機構, 主要是因為茶葉的生產和貿易使這裡成為繁華的集鎮, 有必要加強統治進行管理。 據《千年縣衙) )) 浮樑縣署及衙門文化趣談》, 桃墅巡檢司的主要職能為:負責分治該處軍民之政務、治安管 理、緝盜、防奸等務。後清代桃墅巡檢司移至景德鎮, 反映了作為全國之瓷業中心的景德鎮, 地位和重要性 遠超過作為小範圍地區茶業中心的桃墅, 統治者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現實。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四) 茶葉產量

茶葉產量是反映浮樑茶業狀況的重要指標, 但在整個明清時期, 一直缺乏茶葉產量的精確數字。總體而 言明初到清同治之前浮樑茶的產量徘徊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年產約數百擔, 同治光緒年間紅茶興起以後, 浮樑 茶業迅速發展, 茶產量不斷提高, 光緒末至民國初達於極盛, 年產量超過 6 萬擔。 樑淼泰在《明清時期浮樑的農林商品》中認為明初浮樑產茶佔饒州府六縣中的第三位, 次於德興、鄱陽, 經 過一些數字的推算, 樑淼泰得出明初浮樑 1429. 5 畝產毛茶 64327. 5 斤的結論。 百斤為一擔, 則明初茶產量 為 643 擔。 據黃崇燾《浮樑茶葉寶鑑》 , 清乾隆年間浮樑茶除每年徵收芽茶 324 斤 9 兩之外, 還要徵收 440 斤的茶葉 稅。具體產量則不詳。 清同治光緒年間浮樑開始生產紅茶後, 茶業發展迅速, 但從光緒到民初浮樑茶產量在文獻記載中卻有些 含糊甚至不同文獻互相矛盾。 《景德鎮市交通志》載:/ 清光緒八年( 公元 1882 年) , 年產茶葉 3 萬擔。宣統三年( 公元 1911 年) , 茶葉產量 上升到 6 萬擔。

( 第 85 頁)《景德鎮志略》也有相同記載。 1936 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載: 光緒末年至民國元年之間, 祁浮之產額共達拾三萬餘箱, 推銷 即在漢口承受, 半為俄商, 餘則英美德法丹麥等國合為市場。一箱約為 50 斤, 13 萬箱也即 6. 5 萬擔, 以浮 樑紅茶在祁浮二縣茶產量中佔 5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元年浮樑紅茶年產量約為 3. 25 萬擔。 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伊時全縣茶之輸出量, 常在三萬 至六萬箱之間。 年產 3- 6 萬箱摺合約每年 1. 5- 3 萬擔。《祁紅》 載:/ 在一九一一年前後, 生產和 運銷最為旺盛。據統計, 當時的祁門、浮樑、至德三縣, 紅茶常年產量在 60000 擔以上。 浮樑紅茶 在三縣總產中若以 40% 計, 則 1911 年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24000 擔。 鄭建新《祁紅史話》 :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 門) 浮( 樑) 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 總在 7- 8 萬擔上下。以浮樑紅茶佔三縣 4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初紅茶產量為 2. 8- 3. 2 萬擔。 《中國茶葉》 :1911 年前後, ( 祁紅) 生產購銷最旺時年產達 6 萬擔以上。 以浮樑紅茶佔 40% 計, 1911 年 前後產量為 2. 4 萬擔以上。1897 年皖南茶釐稅局道員程雨亭給上司兩江總督劉坤一的《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載: 徽州府屬之祁門、池州府屬之建德、江西饒州府屬之浮樑, 向做紅茶。,,共徵茶稅七萬一千七百四十餘兩。( 第 596頁) 又據馬立中《祁門歷代茶葉稅》: 同治元年( 1862) ,,皖南茶稅總局設於屯溪, 下設祁門分局( 原注: 兼轄浮樑茶稅) 。光緒二十年( 1894 年) , 藉口中日甲午戰爭, 加捐銀兩成計 3 錢6 分, 共計每引繳銀2 兩 2 錢4分。後來戰爭已停, 而捐不停。也1897 年包括浮樑的皖南茶稅為每引銀 2. 24 兩, 祁門、建德、浮樑185三縣茶稅共 71740 兩, 則三縣茶產量為 32027 引。光緒《重修安徽通志》載/ 同治元年, 兩江總督曾國藩頒定新章, 每茶一百二十斤為一引( 第 179 頁) , 計量單位換算為斤則三縣茶產量共 3843214 斤, 摺合 38432 擔。以浮樑茶產量佔三縣的 40% 計, 為 15373 擔。又同年程雨亭《請裁汰茶釐局卡冗費稟》反映: 本年自春阻夏, 霪霖滂沛, 山茶享單傷, 產數較昔歲約少三分之二。祁門浮樑紅茶, 商本折閱。夏初又聞美國加徵進口茶稅, 眾商益觀望趑趄, 蟄伏荒山, 切生焦悶。 也即因雨水過多, 1897 年三縣茶產量只為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則正常年份三縣茶產量約 115296 擔, 浮樑為 46118 擔。當時官方的稅收數字是真實可信的, 因此根據稅收數字推算出來的三縣以及浮樑的茶葉產量也是較為準確的, 可以得出結論, 在 1895 年前後, 三縣的年紅茶產量已超過 11 萬擔, 而浮樑則超過 4 萬擔。從光緒初到民初祁門、建德、浮樑三縣的紅茶生產總體是在不斷髮展的, 光緒末至民初達到極盛, 既然在1895 年三縣紅茶產量就已超過 11 萬擔, 浮樑則超過4 萬擔, 光緒末至民初不大可能低於這個數字, 所以 1936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祁紅》、鄭建新《祁紅史話》、《中國茶葉》中記載的數字可能都過於偏低, 而《景德鎮交通志》和《景德鎮志略》中的記載更接近歷史真實, 也即清光緒八年, 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3 萬擔, 宣統三年達到 6 萬擔。當然紅茶主要用於外銷, 如加上每年自產自銷和銷售於周邊的綠茶, 浮樑每年的實際茶葉產量還要更高一些。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五) 茶葉的銷售

從明初到清同治年間浮樑綠茶的具體銷售情況已難考其詳。光緒年間紅茶興起後, 其銷售過程大致是茶農採茶加工成毛茶後售給茶號, 茶號內部大體可分為購茶和製茶兩部分, 收購毛茶後進一步精加工成成品茶,茶號將成品茶運至九江或漢口, 光緒三十年( 1904 年) 前以運往九江居多, 之後則運往漢口為多, 在九江或漢口茶號通過作為中介的茶棧將茶售給西方商人控制的洋行,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一部份以漢口為起點由俄商通過陸路運銷到俄國, 另一部分以上海為起點由英美商人從海路運到英美, 祁紅到達外國後, 再由洋行銷售給外國貿易商人, 由外國商人售給外國茶葉店, 茶葉店最終將茶銷售至外國消費者手中。“浮樑茶號“之興起與紅茶興起的時間是同時的, 開始於光緒初年, 全縣茶號一般在 50 到 100 家之間, 浮樑紅茶發展到極盛的 1911 年, 茶號達 200 家左右。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載: / 浮樑之有茶莊( 筆者注: 即茶號) , 始於光緒初年,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全縣茶莊, 數達八九十家。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辦法稟》載:本年( 筆者注: 指 1897 年) 祁門茶號五十餘家, 建德十家, 浮樑六十餘家 。《浮樑茶葉寶鑑》: 茶葉廠商( 筆者注: 係指茶號) 的分佈。1911 年約有 200 戶, 1936 年有茶號 65家。“浮樑茶號“的分佈範圍主要在紅茶的產區浮樑西北一帶, 幾乎每村皆有茶號, 少則一家, 多的甚至十餘家。吳莊《浮樑茶葉概況》 :清朝中葉, 我國茶葉對外貿易歲值銀數千萬元。當時浮樑茶葉生產也正興旺。據北鄉老輩談: 浮樑茶葉興旺時, 西湖、興田、流口、嚴臺、英溪等處都有一家茶號和兩三家茶號, 最多的算大江村茶號, 有十三家, 桃墅有九家, 北鄉茶號總計在數十家左右。 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祁浮茶號, 星羅棋佈, “浮樑茶號”, 均在北鄉五里十里之間, 岡嶺重複, 村落畸零, 每村各有茶號二三家不等。茶號之營業有很強的季節性, 茶季收購毛茶進一步加工成成品茶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茶季一過, 則處於歇業狀態, 到第二年茶季再重新開始。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已在十一月中旬, 祁浮二邑, 並無公所茶董, 只得遴派妥勇, 分赴各邑, 齎送前項告示,浮北號門, 多半關鎖, 之所以當時浮北的茶號會多半關鎖, 是因為時在十一月, 並非茶季, 茶號均處於歇業狀態。茶號之茶是由設於九江或漢口的茶棧作為中介售給洋行的,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最終是由洋行銷售到海外。茶棧以收取佣金贏利為經營目的, 兼在產地放貸給茶號, 也有的茶棧自設茶號。之所以需要茶棧的存在, 主要是因為茶號商人與西商之間的語言隔閡。洋行中俄商控制的居多。據《祁門紅茶》 : 祁紅在漢口集散場時, 大半為俄商承辦, 餘則為英、美、德、法、丹麥等國, 年銷量一般在十三萬箱左右( 原注: 每箱五十斤上下) , 另花香( 原注: 尾茶) 也由俄商銷售。作紅磚茶之用。 其交易方法為事先由水客送茶樣給外商預訂箱數,186箱茶到漢, 當即估價, 茶價談妥, 隨即過磅, 不需一月, 交易即可告罄, 手續簡, 效率高。茶棧往往沒有自有資本, 需向洋行借貸。而一般的茶號往往也資本微薄, 除合股籌措資金外還需向茶棧借貸, 據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前清時代, 貸款多寡, 概照預定箱額計算, 每箱貸款數額, 隨銀根緊鬆而定, 總在五兩至十兩之間。且其付款時間較遲, 但最遲須在茶箱起運之前付訖。 處在最底層的茶農掙扎在溫飽線上, 為了生存或不時之需也多向茶號借貸, 受到最大盤剝的其實是茶農。茶農的借款一般在茶季向茶號售出茶葉的同時扣還, 茶號向茶棧的借款也一般在茶葉交易完成時扣還。這樣西商操縱的商業資本成了祁紅生產貿易的實際控制者,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貿易帶有很強的殖民地色彩。

( 六) 茶葉運銷線路

在明清時期, 浮樑茶葉的運銷線路屢有變化, 可大致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明初到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 年) , 這個時期浮樑茶的運銷線路是從昌江進入鄱陽湖, 經九江關入長江, 再從長江進一步運銷到北方。早在唐代浮樑茶興起後浮樑茶外運走的就是這條運銷線路, 之後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光緒版《江西通志》載: 九江關, 明初有關稅, 無船鈔。宣德四年( 1429 年) , 九江始設鈔關, 徵收船料。,,( 清康熙) 二十一年( 1682 年) 提準九江關移駐湖口。凡官商鹽茶有徵, 客商貨物, 除竹木輸稅外, 餘皆無徵, ,,船料無火牌勘合者, 與茶船、魚苗船皆量船之丈尺, 照商船例徵收, 茶稅上則百斤, 徵銀三錢, 中則一錢, 下則三分,茶葉是九江關最重要的徵稅商品之一, 其中必包括一定數量的浮樑茶。第二個時期從清乾隆二十二年( 1757 年) 至咸豐十年( 1860 年) , 浮樑茶的運銷線路主要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從吳城鎮( 贛江流入鄱陽湖的入口處) 溯贛江而上, 翻越大庾嶺, 再水運至廣州, 茶葉在廣州出口銷售到西方。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明清之際, 茶產數量愈多, 政府課稅益繁。至於輸出途徑, 亦屢經變遷。初時吾省各地出產之茶, 多溯江而上, 越梅嶺轉達廣州出口。之所以在乾隆中期發生運銷路線的變化, 一是因為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 開放海禁以後, 西方國家對中國茶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 刺激了國內的茶葉生產, 江西茶葉從之前主要銷往北方開始轉變為主要銷至海外, 二是因為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廣州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 溯贛江而上翻越大庾嶺再通過珠江水系至廣州成了江西茶葉外銷的最佳路線。第三個時期是從咸豐十一年( 1861 年) 至清亡的 1912 年, 浮樑茶的運銷路線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出鄱陽湖入長江後, 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以九江或漢口為集散地出口到西方國家。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鴉片戰爭以後, 九江即已闢為商埠, 本省一切輸出物產, 莫不以此為轉運樞紐。於是茶葉輸出, 亦漸漸轉由此地分運滬漢銷售矣。大概贛東浮樑一帶之茶, 多由鄱陽湖水道經湖口轉運九江換船, 寧州所屬之茶, 則多由水道運至塗家埠換火車裝運至九江, 再換江輪轉運。惟初時概系運往漢口銷售。在歐戰期間, 漸有轉趨滬上銷售之勢。運銷路線變化的原因在於 1861 年清政府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 被迫開放長江沿線的港口九江、漢口為通商口岸, 兩地很快成為周邊省份的茶葉集散中心。江西茶葉可就近以九江、漢口作為外銷出口地, 完全不必再前往路途遙遠的廣州。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七) 浮樑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明清時期浮樑為周邊祁門、婺源、休寧、樂平等地的茶葉集散中心。乾隆版《浮樑縣志》在論及本地茶葉時曾記載:/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源賈客所鬻也。錢振倫同治年間所作《歐陽健飛軍門五十雙壽序》歌頌歐陽健飛在輔助湘軍擊敗太平軍後, 騰凱唱於信州, 報捷音於樟鎮。浮樑復販茶之業, 饒陽收範土之窯。這也說明浮樑為重要的地區茶葉集散中心。樑淼泰也指出清代中期以後, 休寧茶葉於“景鎮集散” 清代中期祁門、婺源輸景德鎮茶折米值在 200 萬石左右, 至為可觀 , 樑淼泰還指出樂平縣在清代每年產茶數百萬斤主要銷往本境和景德。浮樑之所以能成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與昌江是有密切關係的, 昌江是浮樑、祁門、婺源、休寧等縣茶葉外運最便捷的通道。昌江源出安徽徽州祁門之大洪山, 自東北流向西南, 經祁門、浮樑和鄱陽注入鄱陽湖, 從鄱陽湖上可進入東西交通的大動脈長江, 下可入南北交通要道贛江, 昌江周邊各地的茶葉只要進入昌江就可便利進入溝通中國東西南北的最重要交通線路。《景德鎮交通志》即指出:解放前, 祁門、婺源、浮樑等縣的茶葉、木材、農副產品和景德鎮的瓷器, 均經景德鎮港卸裝和轉運出口。 茶葉運輸歷史悠久, 50年代以前, 浮樑、婺源、祁門等地出產的茶葉, 絕大多數均由昌江外運出口 。明清時期昌江是交通繁忙的河道, 大量的船隻中相當一部份運送的就是茶葉, 閶江( 筆者注: 即昌江) , 在公路、鐵路開通以前, 是祁門人與外界相連的主要通道, 舟船可經景德鎮、饒州入鄱陽湖。清道光年間, 河間桅杆如林, 往來船隻近萬。程鴻詔曾就昌江航運賦有《浮樑縣》一詩: “風送菜花香, 江干住客航”。買茶人不斷, 應是到浮樑。在浮樑從事茶葉貿易的商人大部分為徽商。據程振武《景德鎮徽幫》 , 舊時景德鎮十里長街 70% 以上的店鋪是徽州人開設的, 有“無徽不成鎮”之說。甚至清代江西曾將茶葉貿易的許可證茶引主要發給徽商, 《清史稿》 “江西發引徽商及各州縣小販”。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八) 茶葉的地位和作用

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迅速勃起, 浮樑與義寧州、武寧、鉛山並列成為江西產茶的主要縣份之一, 茶葉大量暢銷歐美, 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 30 年代江西省政府經濟委員會編《江西經濟問題》即指出:/ 茶之出產, 江西亦佔全國最重要之區域, 自國際貿易言之, 殆有二百餘年之歷史, 當東印度公司, 與中國通商之時, 義寧州, 浮樑, 武寧, 鉛山之茶, 恆溯贛江而上, 逾梅嶺以入廣州。自五口通商而後, 始改其輸出之方向, 據民國三年海關統計, 出口有三十二萬五千擔。《皖贛紅茶運銷委員會設立經過及其成績》也指出: 本省素以茶產著稱, 而尤以紅茶為大宗, 其產於修水武寧銅鼓者為寧紅, 鉛山上饒等縣者則為河紅, 浮樑即皖省之祁門至德三縣所產者則合稱祁紅。色澤香味均極鮮美, 不特非國內各地紅茶所能及, 即在國際市場亦已久馳名, 佔有優越地位, 每年所產、悉數裝箱出口, 運銷歐美已有六七十年之歷史, 鼎盛時期, 每年出口嘗超五十餘萬箱之多。據《九江茶市概述》之《自同治二年至民國二十四年江西茶之輸出數量表》, 光緒八年( 1882年) 江西對外輸出茶葉 280037 擔, 光緒二十一年( 1895 年) 對外輸出 266081 擔, 宣統三年( 1911 年) 244880擔,而前文已敘 1882 年浮樑茶產量約 3 萬擔, 1895 年超過 4 萬擔, 1911 年約 6 萬擔, 則 1882 年浮樑佔江西對外茶葉輸出的 10. 7% , 1895 年為 15. 0% , 1911 年上升到 24. 5% , 總體浮樑茶葉在江西茶葉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斷提升。由於浮樑茶葉的繁榮, 極大推動了盛產茶葉的浮北一帶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使處於深山僻壤的浮北出現了一批繁華的集鎮, 典型的有桃墅、江村、磻溪等。桃墅。據《景德鎮市地名志》 , 在清代村中堂舍建築華麗, 店鋪甚多, 有什貨店、油坊、藥店、煙店、染坊等。尤其是茶號, 有十三家之多, 故名桃墅店。原有西街、正街、葉村街以及桂花樹弄、槽門弄、石弄裡、三龍弄、丁家門口等地。曾經設鎮, 名桃墅市。為浮樑縣北鄉四大名街之一。江村。《景德鎮市地名志》“江村。.....有”一桃墅, 二江村. 的說法, 是浮樑北鄉第二大集鎮。清朝, 此地店鋪和茶號甚多。《景德鎮市交通志》也指出:江村不僅自古就是產茶之地, 而且是茶貿集鎮,清末有茶號 13 家。磻溪。《 磻溪村汪氏宗譜》 海通以來, 磻溪以茶輸出外洋, 歲贏無藝, 方儲史記。貨殖傳所載, 定陶宣曲之富勢, 殆相將其士夫, 挾巨資聯翩滬漢之濱, 與中外名流碩彥相往還, 類能新舊溝通, 諳國情而悉時事,,閱數年轍一, 至其戶口增長之數, 月異而歲不同, 今則且倍, 財賦則倍, 且從事初時, 預覺其村居之中, 尚有湫隘者,繼則輪換一新矣。繼時竟其村居之邊, 猶有空隙者, 今則 閎相望矣。及觀其四郊, 土地無不闢, 田野無不治, 而其於茶也, 農誦杜育之賦, 工通陸羽之經, 商富計然之策, 甚至碧眼高鼻, 不計憚祀商露, 諭津樑詣其他, 考其產, 友其人, 然後知磻溪之食, 舊德而服先疇, 又據新圖而宏達略, 保世而滋大資富, 而永年蓋其農工商之焉。 由於茶葉的興盛, 極大促進了處於偏遠山區磻溪之開發, 人口和財賦成倍增加, 形成了集鎮, 甚至碧眼高鼻的外商也前來進行茶葉貿易。《景德鎮市地名志》也指出: 磻溪。民國初年, 有男丁八百, 為一集鎮, 有雜貨店、煙店、藥店、百貨店、米行和屠店等。茶葉運銷上海、漢口、九江等地, 頗負盛名。農民的茶葉收入佔總收入的 80% 。《景德鎮市地名志》雖然敘述的是民國初年之磻溪, 但也能反映清朝末年的情況。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九) 茶業近代轉型的努力

清光緒年間, 雖然整個中國的茶業仍維持著表面的繁榮和發展, 但實際潛藏著嚴重的危機, 主要原因在於印度、錫蘭、印尼、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開始大力發展茶業, 採用大機器生產, 實行資本主義的經營貿易方式,極力與中國競爭, 漸有後來居上排擠中國之勢, 而包括浮樑在內的中國茶葉產區仍處於茶農小生產分散經營、茶號採用手工生產、茶葉貿易被西方商業資本控制的狀態。如中國的茶業不完成向近代資本主義的轉型, 被徹底擊敗只是時間問題。清朝統治集團中已有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並試圖挽救危局。光緒二十三年( 1897 年) 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劉坤一令皖南茶釐局道員程雨亭在皖南紅茶產區( 祁門、浮樑、建德) 推行機器製茶, 程雨亭卻覺得困難重重。程雨亭認為: / 祁門萬山錯雜, 購運頗不容易。浮樑山徑雖稍平衍, 亦尚無人購辦。蓋試用機器, 必須延聘外洋茶師, 華人未諳製法, 有機驟難適用 , 祁門萬山叢雜, 民情強悍, 山戶與商號爭論茶價, 屢起釁端。浮樑各號畸散, 北鄉山徑崎嶇, 資本微薄。建德數號略同。此皖南所轄紅茶產地之大略也。.....徽茶改用機器,......各項費用, 成本過昂, 且無洋商包裝, 萬一不得其宜, 耗折大非淺鮮。若延聘西人, 據需薪資每月二百金, 且要包定三年, 薪水太巨, 萬難延請。.......創用機器, 收草碾壓, 機器出茶有定, 草少則曠工, 草多則壅滯, 必久攤, 久攤遂變壞。......公信洋行函覆雷稅司, 碾壓機器, 只需銀六百兩, 既可購辦, 今由徽商面詢該洋行, 則雲每架需九百斤, 又加保險水腳等費, 合計總需一千有奇, 前言不符, 令人疑沮, ......皖南業茶, 家世殷實者, 寥寥無幾, 無本牙販, 鳩集股份, 新茶上市, 結隊而來,茶事將畢, 一鬨而散。......浮樑茶號, 均在北鄉五里十里之間, 岡嶺重複, 村落畸零, 每村各有茶號二三家不等。祁門茶號, 均在西南鄉, 疊 層巖, 約同。......均言地勢如此, 改用機器, 及聘僱熟諳茶機的洋工, 良非易事。程雨亭認為祁門浮樑難以購置機器製茶的主要原因在於茶號資金微薄使用機器成本過高、由於地形茶號過於分散難以集中製茶、民風強悍蠻橫等等。官方試圖在祁浮一帶推行機器製茶的努力最終不了了之。清代浮樑茶號已經是帶有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手工工場, 但遺憾的是並沒有促使浮北社會脫胎換骨走向資本主義。當時的浮樑茶號其實就是茶葉精製加工廠, 仍主要採用手工勞動, 未實行大機器生產, 因紅茶製作的工藝程序複雜, 茶號內僱傭的茶工分為許多不同的工種, 茶工完全是身份自由的僱傭勞動者, 經營茶號的茶商靠剝削茶工的剩餘價值獲取利潤。每家茶號僱傭茶工數十到百餘人不等, 若以茶號一百家計, 浮樑境內茶號內的僱傭工人達數千人。茶商的來源一般為有一定資本和經營能力的地主、小工商業者甚至茶農, 茶商獲取利潤後的方向一般不是擴大再生產, 也不會投資於茶園, 而是買田置地成為地主或更大的地主甚至官員,如府前汪氏族譜就記載汪光裕 深諳貨殖, ......開復元詳茶莊, 振興商業, 交通中外, .....未幾而田連阡陌矣,又未幾而廈屋渠渠矣, 家給人足, 聞望甲於一鄉矣, 汪以寬繼父志而謀紅茶貿易, 丁酉歲, ......身授國朝六品頂戴同職銜贈賞一代。這就導致茶號一般難以得到大的發展, 很難出現經營規模龐大、資金雄厚的茶商, 始終無力採用大機器生產( 缺乏資金和技術) 。儘管清末浮樑茶業發展到極盛, 但實際是“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 這為民國時期浮樑茶業的衰落以致徹底衰敗埋下了伏筆。

"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浮樑在中國歷史上是茶業興盛之區, 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但目前尚未見較為全面深入論述明清時期 浮樑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黃崇燾前輩的論文《“浮紅” 史考略》《蠶桑茶葉通訊》1987 年第 4 期) 、《浮樑茶 葉史話》《農業考古》1992 年第 4 期) 、《漫話浮樑茶文化《《廣東茶業》1995 年第 2 期) 、《景德鎮茶具初考》 《農 業考古》1997 年第 2 期) 以及著作《浮樑茶葉寶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對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 化有所涉及, 但過於簡略, 許多問題語焉不詳。有鑑於此, 本人在參考了黃崇燾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 的研究, 寫作了本文。本人拙作將從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明清時期 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一、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

浮樑茶業在唐宋時期曾十分興盛, 到南宋時期開始衰弱, 但仍為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至清同治( 1862- 1874 年) 光緒( 1875- 1908 年) 年間由於紅茶生產的興起, 浮樑茶重新在中國以至世界大放異彩。

( 一) 綠茶的生產

從明代建立到清同治年間, 浮樑生產的主要是綠茶。明代茶葉生產的具體情況因缺乏資料不詳, 清代據 《浮樑縣志》產量不多, 生產技術也不甚高。乾隆版《浮樑縣志》 / 唐白居易《琵琶行》雲-前月浮樑買茶去. , 其 實所產甚少, 制亦不佳。通志謂饒茶不及信州, 而浮樑又不及鄱陽諸邑,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 源賈客所鬻也。道光版《浮樑縣志》 所敘與乾隆版相同。 當然縣誌對浮樑茶產量低品質劣的判斷是從總體而言, 其實該時期亦不乏質高的好茶。明代湯顯祖在 浮樑縣新作《講堂賦》中就曾對浮樑茶讚譽:今夫浮樑之茗, 聞於天下, 惟清惟馨系其揉者; 浮樑之瓷, 瑩於水 玉, 亦系其鈞火侯是足。《清代茶書》《續茶經》引《饒州府志》也記載:浮樑縣陽府山冬無積雪, 凡物早成, 而茶 尤殊異。金君卿詩云:-聞雷已薦雞鳴筍, 未雨先嚐雀舌茶。. 以其地暖故也。 明清浮樑貢茶的存在也能進一步說明這一時期某些茶葉的生產技術達到了很高程度, 否則不會作為貢 品。明談遷《棗林雜俎·中集》載: 國家歲貢。.....饒州府茶二十七斤。這其中是包括浮樑茶的。康熙版 《浮樑縣志》載:“浮每歲貢茶, 有本色, 有折色。”( 第 232 頁) 康熙版《饒州府志》亦載:“ 各縣俱出, 併入貢。”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紅茶的生產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開始創制生產, 綠茶降到了一個很次要的地位, 浮樑茶在唐代之後再次進入 黃金時期。 因地域相連、品質相近, 在清代, 主要產於祁門、建德( 民國時期改名至德, 建國後與東流縣合併為東至) 和 浮樑的紅茶均統稱為祁紅。如《中國茶葉大辭典》即認為 祁紅。產於安徽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的條 形紅茶, 產品以祁門的歷口、閃裡、平裡一帶最優, 故統稱-祁紅. 。與祁門毗鄰的江西浮樑所產紅茶歷史上也 稱祁紅。《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也認為祁紅。茶名。產於安徽祁門、東至、石臺、貴池、黟縣等。歷史上江西 浮樑所產, 亦稱祁紅。一般認為祁紅始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創制, 而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 系仿效祁門。如《祁紅》183一書載:/ 光緒元年( 原注: 一八七五年) , 有個黟縣人, 名叫餘干臣, 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 因羨紅茶暢銷多利, 首先在至德縣( 原注: 今東至縣) 堯渡街設立紅茶莊, 仿效-閩紅. 製法, 開始試製紅茶。為了進一步剝削茶農, 擴大影響, 牟取更多利益, 一八七六年, 餘又從至德來到祁門, 勸誘茶戶製造紅茶, 並最先在祁門西路集鎮歷 口, 繼而在閃裡設立紅茶分莊, 經營範圍逐漸擴大。與此同時, 在祁門南路一帶的貴溪, 也有人( 筆者注: 係指胡元龍) 試製紅茶獲得成功, 這就是“祁紅” 的開端。( 第 1 頁) 《中國茶葉大辭典》也有類似的敘述。而且 《祁紅》還認為祁紅創制後隨著產量的擴大,產區也隨著迅速擴大, 除原來的祁門、至德兩縣外, 毗連的浮樑縣 和貴池縣也相繼改制紅茶 ( 第 2 頁) 。《中國茶經》也認為浮樑生產紅茶是受到祁門影響改制。但也有學者不贊同祁紅創制主要歸功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並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的觀點。 如被奉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在《茶經述評》中即認為紅茶生產是從浮樑傳到東至再傳到祁門。紅茶的發源地 是福建。至於福建紅茶的向外傳播, 則可能是由崇安開始的, 其傳播的主要路線, 可能是先由崇安傳到江 西鉛山的河口鎮, 再由河口鎮傳到修水( 原注: 過去義寧州的治所) , 後又傳到景德鎮( 原注: 過去的浮樑縣) , 後 來又由景德鎮傳到安徽的東至( 原注: 指現在東至縣境內的原至德縣境) , 最後才傳到祁門。 黃崇燾在《浮 樑茶業史話》中也傾向於認同吳覺農的觀點。 本人的觀點是不必機械地認為祁紅的創制始於一人一時一地, 然後線條式地在祁門、建德和浮樑三縣範 圍內從某地傳到某地, 而是在同治光緒年間三縣大致同時或稍有先後均有人受周邊紅茶( 閩紅、湖紅、河紅、寧 紅) 的影響開始生產紅茶, 然後由若干個點逐漸擴展為面, 祁門、建德和浮樑的紅茶生產完全可能互受影響共 同提高, 逐漸發展為赫赫有名高品質的祁紅。有史料為證。據光緒九年《益聞錄》載:/ 建德為產茶之區, ,, 同治初年, 則粵商改做紅茶, 裝箱運往漢口, 浮樑巨賈, 獲利頗多。 浮樑《 磻溪村汪氏宗譜》載: 同治初年, 夷 氛入擾, 口岸大通, 百貨競湧。而浮樑以茶味中國出口大宗, 君( 筆者注: 指汪東楨) 乃出材與西商交涉, 採摘焙 制。先生( 筆者注: 指汪東楨弟汪東圯) 遂抒其所見, 與兄互講求製造仙芽紅茶, 未幾馳名海外。( 第 364 頁) 又據上官俅 1937 年撰《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據當地老者所稱, 該縣( 筆者注: 係指浮樑) -祁紅. 之制 造, 發軔於北鄉磻溪村, 至清光緒二、三年( 1876、1877 年) 間, 因有廣東商人仿效兩湖製造紅茶之法, 在皖屬 秋浦縣( 原注: 即今至德縣) 設莊監製紅茶, 引起磻溪村一帶青茶商之注意。翌年( 原注: 光緒四年) 春間, 該村亦 隨之設立茶莊仿製, 時僅一家, 次年增至二家。至光緒七八年( 1881、1882 年) 間, 則附近之閃裡( 原注: 皖境) 勒 口一帶, 亦相繼成立茶莊。自光緒十年( 1884 年) 後, 即遍及浮屬各鄉矣。從上述史料看, 在同治 年間建德、浮樑就已開始大量生產紅茶並暢銷海外, 並不在餘干臣、胡元龍之後, 浮樑紅茶受到過建德紅茶影 響, 祁門紅茶也受到浮樑紅茶之影響。 浮樑開始紅茶生產後, 因品質一流, 在海外極為暢銷, 價格也往往超過國外紅茶, 浮樑紅茶生產因之得到 迅速發展, 光緒末到民國初達到極盛。《大中華江西省地理志》載: 江西之茶為國貨大宗。“浮樑茶”。磻溪村 葛坪山、青龍山, 高逾四千尺, 產仙芽茶, 味香色濃, 外人樂購之。“浮樑茶”唐時已著名, 今紅茶暢銷海外, 均為國貨大宗。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第 138- 139 頁) 鄭建新《祁紅史話》也指出: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門浮樑)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總在 7- 8 萬擔上下, 價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紅茶相比, 也是獨佔鰲頭, 在國際市場的高香名茶中雄居第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浮樑天祥茶號生產的優質紅茶, 該茶號 位於與祁門接壤的嚴臺村, 由世居此地的江資甫經營, 每年運滬銷售紅茶達 1400 餘擔, 因品質出眾, 民國四年 ( 1915 年) 天祥茶號精製的工夫紅茶( 商標為“ 祁紅” ) 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三) 茶葉產區

浮樑的茶葉產區主要在浮樑北部, 分佈於與建德、祁門、休寧和婺源毗連的廣大山區。據程沛《解放前浮 樑縣茶葉生產和銷售》 :浮樑紅茶區, 大部分分佈於浮北的峙灘、興田、英溪、江村、儲田、經公橋、西湖、桃墅、 勒功街等廣大山區 。吳莊《浮樑茶葉概況》認為:浮東的瑤裡、白石塔、汪胡、梅嶺與休寧邊境 均出產綠茶; 浮北桃墅、西湖、茶寶山、興田、白毛港、經公橋, 與安徽的東至、祁門, 出產紅茶。 明清時期浮樑茶葉產區主要在浮北, 大致而言, 在紅茶興起後, 紅茶產區主要覆蓋與建德、祁門毗連的浮樑西 北, 綠茶產區則在與休寧、婺源相連的浮樑東北。紅茶主要銷於海外, 綠茶主要銷於本地和周邊, 綠茶生產遠 184沒有紅茶生產的規模。據《解放前浮樑縣茶葉生產與貿易》, 當時茶山面積約達三萬餘畝。 明清時期浮樑形成了北部以桃墅鎮為中心主要生產和集散茶葉、南部以景德鎮為中心生產和集散陶瓷 的經濟格局。據樑淼泰《明清景德鎮城市經濟研究》:桃墅明代曾是浮樑兩鎮中的一個鎮, 有巡檢司。其市場 範圍約 70 平方華里, 近代, 附近 20 裡以內村莊所產紅茶大都運到桃墅出售,桃墅是浮北最大的市 街。又據乾隆版《大清一統志》 :景德鎮。在浮樑縣西南三十里, 瓷器所出, 王存《九域志》 浮樑縣有景德鎮舊志, 其地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置鎮於此, 因名。明初因元舊志稅課局, 宣德初始置御器廠, 於 是有官窯民窯之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桃樹鎮。在浮樑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因桃樹嶺為名, 舊置巡司, 後徙縣東北百里勒工市, 今移景德鎮。《大清一統志》僅列有饒州 12 個鎮, 其中就有浮樑轄下之桃墅( 又名桃樹) 、景德兩鎮, 可想而 知桃墅鎮之地位。桃墅設巡檢司始於元代, 明代因襲, 後雖遷至勒功( 又名勒工) , 但仍距桃墅不遠, 之所以在 偏僻的山區設置該機構, 主要是因為茶葉的生產和貿易使這裡成為繁華的集鎮, 有必要加強統治進行管理。 據《千年縣衙) )) 浮樑縣署及衙門文化趣談》, 桃墅巡檢司的主要職能為:負責分治該處軍民之政務、治安管 理、緝盜、防奸等務。後清代桃墅巡檢司移至景德鎮, 反映了作為全國之瓷業中心的景德鎮, 地位和重要性 遠超過作為小範圍地區茶業中心的桃墅, 統治者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現實。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四) 茶葉產量

茶葉產量是反映浮樑茶業狀況的重要指標, 但在整個明清時期, 一直缺乏茶葉產量的精確數字。總體而 言明初到清同治之前浮樑茶的產量徘徊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年產約數百擔, 同治光緒年間紅茶興起以後, 浮樑 茶業迅速發展, 茶產量不斷提高, 光緒末至民國初達於極盛, 年產量超過 6 萬擔。 樑淼泰在《明清時期浮樑的農林商品》中認為明初浮樑產茶佔饒州府六縣中的第三位, 次於德興、鄱陽, 經 過一些數字的推算, 樑淼泰得出明初浮樑 1429. 5 畝產毛茶 64327. 5 斤的結論。 百斤為一擔, 則明初茶產量 為 643 擔。 據黃崇燾《浮樑茶葉寶鑑》 , 清乾隆年間浮樑茶除每年徵收芽茶 324 斤 9 兩之外, 還要徵收 440 斤的茶葉 稅。具體產量則不詳。 清同治光緒年間浮樑開始生產紅茶後, 茶業發展迅速, 但從光緒到民初浮樑茶產量在文獻記載中卻有些 含糊甚至不同文獻互相矛盾。 《景德鎮市交通志》載:/ 清光緒八年( 公元 1882 年) , 年產茶葉 3 萬擔。宣統三年( 公元 1911 年) , 茶葉產量 上升到 6 萬擔。

( 第 85 頁)《景德鎮志略》也有相同記載。 1936 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載: 光緒末年至民國元年之間, 祁浮之產額共達拾三萬餘箱, 推銷 即在漢口承受, 半為俄商, 餘則英美德法丹麥等國合為市場。一箱約為 50 斤, 13 萬箱也即 6. 5 萬擔, 以浮 樑紅茶在祁浮二縣茶產量中佔 5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元年浮樑紅茶年產量約為 3. 25 萬擔。 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伊時全縣茶之輸出量, 常在三萬 至六萬箱之間。 年產 3- 6 萬箱摺合約每年 1. 5- 3 萬擔。《祁紅》 載:/ 在一九一一年前後, 生產和 運銷最為旺盛。據統計, 當時的祁門、浮樑、至德三縣, 紅茶常年產量在 60000 擔以上。 浮樑紅茶 在三縣總產中若以 40% 計, 則 1911 年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24000 擔。 鄭建新《祁紅史話》 :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 門) 浮( 樑) 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 總在 7- 8 萬擔上下。以浮樑紅茶佔三縣 4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初紅茶產量為 2. 8- 3. 2 萬擔。 《中國茶葉》 :1911 年前後, ( 祁紅) 生產購銷最旺時年產達 6 萬擔以上。 以浮樑紅茶佔 40% 計, 1911 年 前後產量為 2. 4 萬擔以上。1897 年皖南茶釐稅局道員程雨亭給上司兩江總督劉坤一的《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載: 徽州府屬之祁門、池州府屬之建德、江西饒州府屬之浮樑, 向做紅茶。,,共徵茶稅七萬一千七百四十餘兩。( 第 596頁) 又據馬立中《祁門歷代茶葉稅》: 同治元年( 1862) ,,皖南茶稅總局設於屯溪, 下設祁門分局( 原注: 兼轄浮樑茶稅) 。光緒二十年( 1894 年) , 藉口中日甲午戰爭, 加捐銀兩成計 3 錢6 分, 共計每引繳銀2 兩 2 錢4分。後來戰爭已停, 而捐不停。也1897 年包括浮樑的皖南茶稅為每引銀 2. 24 兩, 祁門、建德、浮樑185三縣茶稅共 71740 兩, 則三縣茶產量為 32027 引。光緒《重修安徽通志》載/ 同治元年, 兩江總督曾國藩頒定新章, 每茶一百二十斤為一引( 第 179 頁) , 計量單位換算為斤則三縣茶產量共 3843214 斤, 摺合 38432 擔。以浮樑茶產量佔三縣的 40% 計, 為 15373 擔。又同年程雨亭《請裁汰茶釐局卡冗費稟》反映: 本年自春阻夏, 霪霖滂沛, 山茶享單傷, 產數較昔歲約少三分之二。祁門浮樑紅茶, 商本折閱。夏初又聞美國加徵進口茶稅, 眾商益觀望趑趄, 蟄伏荒山, 切生焦悶。 也即因雨水過多, 1897 年三縣茶產量只為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則正常年份三縣茶產量約 115296 擔, 浮樑為 46118 擔。當時官方的稅收數字是真實可信的, 因此根據稅收數字推算出來的三縣以及浮樑的茶葉產量也是較為準確的, 可以得出結論, 在 1895 年前後, 三縣的年紅茶產量已超過 11 萬擔, 而浮樑則超過 4 萬擔。從光緒初到民初祁門、建德、浮樑三縣的紅茶生產總體是在不斷髮展的, 光緒末至民初達到極盛, 既然在1895 年三縣紅茶產量就已超過 11 萬擔, 浮樑則超過4 萬擔, 光緒末至民初不大可能低於這個數字, 所以 1936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祁紅》、鄭建新《祁紅史話》、《中國茶葉》中記載的數字可能都過於偏低, 而《景德鎮交通志》和《景德鎮志略》中的記載更接近歷史真實, 也即清光緒八年, 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3 萬擔, 宣統三年達到 6 萬擔。當然紅茶主要用於外銷, 如加上每年自產自銷和銷售於周邊的綠茶, 浮樑每年的實際茶葉產量還要更高一些。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五) 茶葉的銷售

從明初到清同治年間浮樑綠茶的具體銷售情況已難考其詳。光緒年間紅茶興起後, 其銷售過程大致是茶農採茶加工成毛茶後售給茶號, 茶號內部大體可分為購茶和製茶兩部分, 收購毛茶後進一步精加工成成品茶,茶號將成品茶運至九江或漢口, 光緒三十年( 1904 年) 前以運往九江居多, 之後則運往漢口為多, 在九江或漢口茶號通過作為中介的茶棧將茶售給西方商人控制的洋行,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一部份以漢口為起點由俄商通過陸路運銷到俄國, 另一部分以上海為起點由英美商人從海路運到英美, 祁紅到達外國後, 再由洋行銷售給外國貿易商人, 由外國商人售給外國茶葉店, 茶葉店最終將茶銷售至外國消費者手中。“浮樑茶號“之興起與紅茶興起的時間是同時的, 開始於光緒初年, 全縣茶號一般在 50 到 100 家之間, 浮樑紅茶發展到極盛的 1911 年, 茶號達 200 家左右。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載: / 浮樑之有茶莊( 筆者注: 即茶號) , 始於光緒初年,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全縣茶莊, 數達八九十家。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辦法稟》載:本年( 筆者注: 指 1897 年) 祁門茶號五十餘家, 建德十家, 浮樑六十餘家 。《浮樑茶葉寶鑑》: 茶葉廠商( 筆者注: 係指茶號) 的分佈。1911 年約有 200 戶, 1936 年有茶號 65家。“浮樑茶號“的分佈範圍主要在紅茶的產區浮樑西北一帶, 幾乎每村皆有茶號, 少則一家, 多的甚至十餘家。吳莊《浮樑茶葉概況》 :清朝中葉, 我國茶葉對外貿易歲值銀數千萬元。當時浮樑茶葉生產也正興旺。據北鄉老輩談: 浮樑茶葉興旺時, 西湖、興田、流口、嚴臺、英溪等處都有一家茶號和兩三家茶號, 最多的算大江村茶號, 有十三家, 桃墅有九家, 北鄉茶號總計在數十家左右。 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祁浮茶號, 星羅棋佈, “浮樑茶號”, 均在北鄉五里十里之間, 岡嶺重複, 村落畸零, 每村各有茶號二三家不等。茶號之營業有很強的季節性, 茶季收購毛茶進一步加工成成品茶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茶季一過, 則處於歇業狀態, 到第二年茶季再重新開始。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已在十一月中旬, 祁浮二邑, 並無公所茶董, 只得遴派妥勇, 分赴各邑, 齎送前項告示,浮北號門, 多半關鎖, 之所以當時浮北的茶號會多半關鎖, 是因為時在十一月, 並非茶季, 茶號均處於歇業狀態。茶號之茶是由設於九江或漢口的茶棧作為中介售給洋行的,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最終是由洋行銷售到海外。茶棧以收取佣金贏利為經營目的, 兼在產地放貸給茶號, 也有的茶棧自設茶號。之所以需要茶棧的存在, 主要是因為茶號商人與西商之間的語言隔閡。洋行中俄商控制的居多。據《祁門紅茶》 : 祁紅在漢口集散場時, 大半為俄商承辦, 餘則為英、美、德、法、丹麥等國, 年銷量一般在十三萬箱左右( 原注: 每箱五十斤上下) , 另花香( 原注: 尾茶) 也由俄商銷售。作紅磚茶之用。 其交易方法為事先由水客送茶樣給外商預訂箱數,186箱茶到漢, 當即估價, 茶價談妥, 隨即過磅, 不需一月, 交易即可告罄, 手續簡, 效率高。茶棧往往沒有自有資本, 需向洋行借貸。而一般的茶號往往也資本微薄, 除合股籌措資金外還需向茶棧借貸, 據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前清時代, 貸款多寡, 概照預定箱額計算, 每箱貸款數額, 隨銀根緊鬆而定, 總在五兩至十兩之間。且其付款時間較遲, 但最遲須在茶箱起運之前付訖。 處在最底層的茶農掙扎在溫飽線上, 為了生存或不時之需也多向茶號借貸, 受到最大盤剝的其實是茶農。茶農的借款一般在茶季向茶號售出茶葉的同時扣還, 茶號向茶棧的借款也一般在茶葉交易完成時扣還。這樣西商操縱的商業資本成了祁紅生產貿易的實際控制者,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貿易帶有很強的殖民地色彩。

( 六) 茶葉運銷線路

在明清時期, 浮樑茶葉的運銷線路屢有變化, 可大致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明初到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 年) , 這個時期浮樑茶的運銷線路是從昌江進入鄱陽湖, 經九江關入長江, 再從長江進一步運銷到北方。早在唐代浮樑茶興起後浮樑茶外運走的就是這條運銷線路, 之後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光緒版《江西通志》載: 九江關, 明初有關稅, 無船鈔。宣德四年( 1429 年) , 九江始設鈔關, 徵收船料。,,( 清康熙) 二十一年( 1682 年) 提準九江關移駐湖口。凡官商鹽茶有徵, 客商貨物, 除竹木輸稅外, 餘皆無徵, ,,船料無火牌勘合者, 與茶船、魚苗船皆量船之丈尺, 照商船例徵收, 茶稅上則百斤, 徵銀三錢, 中則一錢, 下則三分,茶葉是九江關最重要的徵稅商品之一, 其中必包括一定數量的浮樑茶。第二個時期從清乾隆二十二年( 1757 年) 至咸豐十年( 1860 年) , 浮樑茶的運銷線路主要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從吳城鎮( 贛江流入鄱陽湖的入口處) 溯贛江而上, 翻越大庾嶺, 再水運至廣州, 茶葉在廣州出口銷售到西方。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明清之際, 茶產數量愈多, 政府課稅益繁。至於輸出途徑, 亦屢經變遷。初時吾省各地出產之茶, 多溯江而上, 越梅嶺轉達廣州出口。之所以在乾隆中期發生運銷路線的變化, 一是因為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 開放海禁以後, 西方國家對中國茶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 刺激了國內的茶葉生產, 江西茶葉從之前主要銷往北方開始轉變為主要銷至海外, 二是因為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廣州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 溯贛江而上翻越大庾嶺再通過珠江水系至廣州成了江西茶葉外銷的最佳路線。第三個時期是從咸豐十一年( 1861 年) 至清亡的 1912 年, 浮樑茶的運銷路線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出鄱陽湖入長江後, 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以九江或漢口為集散地出口到西方國家。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鴉片戰爭以後, 九江即已闢為商埠, 本省一切輸出物產, 莫不以此為轉運樞紐。於是茶葉輸出, 亦漸漸轉由此地分運滬漢銷售矣。大概贛東浮樑一帶之茶, 多由鄱陽湖水道經湖口轉運九江換船, 寧州所屬之茶, 則多由水道運至塗家埠換火車裝運至九江, 再換江輪轉運。惟初時概系運往漢口銷售。在歐戰期間, 漸有轉趨滬上銷售之勢。運銷路線變化的原因在於 1861 年清政府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 被迫開放長江沿線的港口九江、漢口為通商口岸, 兩地很快成為周邊省份的茶葉集散中心。江西茶葉可就近以九江、漢口作為外銷出口地, 完全不必再前往路途遙遠的廣州。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七) 浮樑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明清時期浮樑為周邊祁門、婺源、休寧、樂平等地的茶葉集散中心。乾隆版《浮樑縣志》在論及本地茶葉時曾記載:/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源賈客所鬻也。錢振倫同治年間所作《歐陽健飛軍門五十雙壽序》歌頌歐陽健飛在輔助湘軍擊敗太平軍後, 騰凱唱於信州, 報捷音於樟鎮。浮樑復販茶之業, 饒陽收範土之窯。這也說明浮樑為重要的地區茶葉集散中心。樑淼泰也指出清代中期以後, 休寧茶葉於“景鎮集散” 清代中期祁門、婺源輸景德鎮茶折米值在 200 萬石左右, 至為可觀 , 樑淼泰還指出樂平縣在清代每年產茶數百萬斤主要銷往本境和景德。浮樑之所以能成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與昌江是有密切關係的, 昌江是浮樑、祁門、婺源、休寧等縣茶葉外運最便捷的通道。昌江源出安徽徽州祁門之大洪山, 自東北流向西南, 經祁門、浮樑和鄱陽注入鄱陽湖, 從鄱陽湖上可進入東西交通的大動脈長江, 下可入南北交通要道贛江, 昌江周邊各地的茶葉只要進入昌江就可便利進入溝通中國東西南北的最重要交通線路。《景德鎮交通志》即指出:解放前, 祁門、婺源、浮樑等縣的茶葉、木材、農副產品和景德鎮的瓷器, 均經景德鎮港卸裝和轉運出口。 茶葉運輸歷史悠久, 50年代以前, 浮樑、婺源、祁門等地出產的茶葉, 絕大多數均由昌江外運出口 。明清時期昌江是交通繁忙的河道, 大量的船隻中相當一部份運送的就是茶葉, 閶江( 筆者注: 即昌江) , 在公路、鐵路開通以前, 是祁門人與外界相連的主要通道, 舟船可經景德鎮、饒州入鄱陽湖。清道光年間, 河間桅杆如林, 往來船隻近萬。程鴻詔曾就昌江航運賦有《浮樑縣》一詩: “風送菜花香, 江干住客航”。買茶人不斷, 應是到浮樑。在浮樑從事茶葉貿易的商人大部分為徽商。據程振武《景德鎮徽幫》 , 舊時景德鎮十里長街 70% 以上的店鋪是徽州人開設的, 有“無徽不成鎮”之說。甚至清代江西曾將茶葉貿易的許可證茶引主要發給徽商, 《清史稿》 “江西發引徽商及各州縣小販”。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八) 茶葉的地位和作用

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迅速勃起, 浮樑與義寧州、武寧、鉛山並列成為江西產茶的主要縣份之一, 茶葉大量暢銷歐美, 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 30 年代江西省政府經濟委員會編《江西經濟問題》即指出:/ 茶之出產, 江西亦佔全國最重要之區域, 自國際貿易言之, 殆有二百餘年之歷史, 當東印度公司, 與中國通商之時, 義寧州, 浮樑, 武寧, 鉛山之茶, 恆溯贛江而上, 逾梅嶺以入廣州。自五口通商而後, 始改其輸出之方向, 據民國三年海關統計, 出口有三十二萬五千擔。《皖贛紅茶運銷委員會設立經過及其成績》也指出: 本省素以茶產著稱, 而尤以紅茶為大宗, 其產於修水武寧銅鼓者為寧紅, 鉛山上饒等縣者則為河紅, 浮樑即皖省之祁門至德三縣所產者則合稱祁紅。色澤香味均極鮮美, 不特非國內各地紅茶所能及, 即在國際市場亦已久馳名, 佔有優越地位, 每年所產、悉數裝箱出口, 運銷歐美已有六七十年之歷史, 鼎盛時期, 每年出口嘗超五十餘萬箱之多。據《九江茶市概述》之《自同治二年至民國二十四年江西茶之輸出數量表》, 光緒八年( 1882年) 江西對外輸出茶葉 280037 擔, 光緒二十一年( 1895 年) 對外輸出 266081 擔, 宣統三年( 1911 年) 244880擔,而前文已敘 1882 年浮樑茶產量約 3 萬擔, 1895 年超過 4 萬擔, 1911 年約 6 萬擔, 則 1882 年浮樑佔江西對外茶葉輸出的 10. 7% , 1895 年為 15. 0% , 1911 年上升到 24. 5% , 總體浮樑茶葉在江西茶葉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斷提升。由於浮樑茶葉的繁榮, 極大推動了盛產茶葉的浮北一帶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使處於深山僻壤的浮北出現了一批繁華的集鎮, 典型的有桃墅、江村、磻溪等。桃墅。據《景德鎮市地名志》 , 在清代村中堂舍建築華麗, 店鋪甚多, 有什貨店、油坊、藥店、煙店、染坊等。尤其是茶號, 有十三家之多, 故名桃墅店。原有西街、正街、葉村街以及桂花樹弄、槽門弄、石弄裡、三龍弄、丁家門口等地。曾經設鎮, 名桃墅市。為浮樑縣北鄉四大名街之一。江村。《景德鎮市地名志》“江村。.....有”一桃墅, 二江村. 的說法, 是浮樑北鄉第二大集鎮。清朝, 此地店鋪和茶號甚多。《景德鎮市交通志》也指出:江村不僅自古就是產茶之地, 而且是茶貿集鎮,清末有茶號 13 家。磻溪。《 磻溪村汪氏宗譜》 海通以來, 磻溪以茶輸出外洋, 歲贏無藝, 方儲史記。貨殖傳所載, 定陶宣曲之富勢, 殆相將其士夫, 挾巨資聯翩滬漢之濱, 與中外名流碩彥相往還, 類能新舊溝通, 諳國情而悉時事,,閱數年轍一, 至其戶口增長之數, 月異而歲不同, 今則且倍, 財賦則倍, 且從事初時, 預覺其村居之中, 尚有湫隘者,繼則輪換一新矣。繼時竟其村居之邊, 猶有空隙者, 今則 閎相望矣。及觀其四郊, 土地無不闢, 田野無不治, 而其於茶也, 農誦杜育之賦, 工通陸羽之經, 商富計然之策, 甚至碧眼高鼻, 不計憚祀商露, 諭津樑詣其他, 考其產, 友其人, 然後知磻溪之食, 舊德而服先疇, 又據新圖而宏達略, 保世而滋大資富, 而永年蓋其農工商之焉。 由於茶葉的興盛, 極大促進了處於偏遠山區磻溪之開發, 人口和財賦成倍增加, 形成了集鎮, 甚至碧眼高鼻的外商也前來進行茶葉貿易。《景德鎮市地名志》也指出: 磻溪。民國初年, 有男丁八百, 為一集鎮, 有雜貨店、煙店、藥店、百貨店、米行和屠店等。茶葉運銷上海、漢口、九江等地, 頗負盛名。農民的茶葉收入佔總收入的 80% 。《景德鎮市地名志》雖然敘述的是民國初年之磻溪, 但也能反映清朝末年的情況。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九) 茶業近代轉型的努力

清光緒年間, 雖然整個中國的茶業仍維持著表面的繁榮和發展, 但實際潛藏著嚴重的危機, 主要原因在於印度、錫蘭、印尼、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開始大力發展茶業, 採用大機器生產, 實行資本主義的經營貿易方式,極力與中國競爭, 漸有後來居上排擠中國之勢, 而包括浮樑在內的中國茶葉產區仍處於茶農小生產分散經營、茶號採用手工生產、茶葉貿易被西方商業資本控制的狀態。如中國的茶業不完成向近代資本主義的轉型, 被徹底擊敗只是時間問題。清朝統治集團中已有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並試圖挽救危局。光緒二十三年( 1897 年) 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劉坤一令皖南茶釐局道員程雨亭在皖南紅茶產區( 祁門、浮樑、建德) 推行機器製茶, 程雨亭卻覺得困難重重。程雨亭認為: / 祁門萬山錯雜, 購運頗不容易。浮樑山徑雖稍平衍, 亦尚無人購辦。蓋試用機器, 必須延聘外洋茶師, 華人未諳製法, 有機驟難適用 , 祁門萬山叢雜, 民情強悍, 山戶與商號爭論茶價, 屢起釁端。浮樑各號畸散, 北鄉山徑崎嶇, 資本微薄。建德數號略同。此皖南所轄紅茶產地之大略也。.....徽茶改用機器,......各項費用, 成本過昂, 且無洋商包裝, 萬一不得其宜, 耗折大非淺鮮。若延聘西人, 據需薪資每月二百金, 且要包定三年, 薪水太巨, 萬難延請。.......創用機器, 收草碾壓, 機器出茶有定, 草少則曠工, 草多則壅滯, 必久攤, 久攤遂變壞。......公信洋行函覆雷稅司, 碾壓機器, 只需銀六百兩, 既可購辦, 今由徽商面詢該洋行, 則雲每架需九百斤, 又加保險水腳等費, 合計總需一千有奇, 前言不符, 令人疑沮, ......皖南業茶, 家世殷實者, 寥寥無幾, 無本牙販, 鳩集股份, 新茶上市, 結隊而來,茶事將畢, 一鬨而散。......浮樑茶號, 均在北鄉五里十里之間, 岡嶺重複, 村落畸零, 每村各有茶號二三家不等。祁門茶號, 均在西南鄉, 疊 層巖, 約同。......均言地勢如此, 改用機器, 及聘僱熟諳茶機的洋工, 良非易事。程雨亭認為祁門浮樑難以購置機器製茶的主要原因在於茶號資金微薄使用機器成本過高、由於地形茶號過於分散難以集中製茶、民風強悍蠻橫等等。官方試圖在祁浮一帶推行機器製茶的努力最終不了了之。清代浮樑茶號已經是帶有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手工工場, 但遺憾的是並沒有促使浮北社會脫胎換骨走向資本主義。當時的浮樑茶號其實就是茶葉精製加工廠, 仍主要採用手工勞動, 未實行大機器生產, 因紅茶製作的工藝程序複雜, 茶號內僱傭的茶工分為許多不同的工種, 茶工完全是身份自由的僱傭勞動者, 經營茶號的茶商靠剝削茶工的剩餘價值獲取利潤。每家茶號僱傭茶工數十到百餘人不等, 若以茶號一百家計, 浮樑境內茶號內的僱傭工人達數千人。茶商的來源一般為有一定資本和經營能力的地主、小工商業者甚至茶農, 茶商獲取利潤後的方向一般不是擴大再生產, 也不會投資於茶園, 而是買田置地成為地主或更大的地主甚至官員,如府前汪氏族譜就記載汪光裕 深諳貨殖, ......開復元詳茶莊, 振興商業, 交通中外, .....未幾而田連阡陌矣,又未幾而廈屋渠渠矣, 家給人足, 聞望甲於一鄉矣, 汪以寬繼父志而謀紅茶貿易, 丁酉歲, ......身授國朝六品頂戴同職銜贈賞一代。這就導致茶號一般難以得到大的發展, 很難出現經營規模龐大、資金雄厚的茶商, 始終無力採用大機器生產( 缺乏資金和技術) 。儘管清末浮樑茶業發展到極盛, 但實際是“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 這為民國時期浮樑茶業的衰落以致徹底衰敗埋下了伏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二、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

在現代, 浮樑為景德鎮市下轄之一縣, 但在整個明清時期, 景德鎮均為浮樑縣下轄之一鎮, 但不管行政建制如何變化, 浮樑與景德鎮實為一體, 因此景德鎮之陶瓷茶具是浮樑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一) 景德鎮茶具與全國瓷業中心

在明清時期, 景德鎮作為朝廷御窯所在地和全國瓷業中心, 成為人口密集極為繁華的手工業城鎮。據明王世懋《二酉委譚》:浮樑景德鎮天下窯器所聚, 餘以分守至其地, 萬杵之聲殷其火光燭天, 令人不能寢, 戲目之曰四時雷電鎮。浮樑知縣陳清曾在康熙二十一年( 1682 年) 曾說景德一鎮, 則又縣南大都會也, 業陶者在焉, 貿陶者在焉, 海內受陶之用, 殖陶之利, 周車雲屯, 商賈電騖, 五方雜處, 百貨俱陳, 熙熙乎稱盛觀矣!唐英《陶冶圖編次》指出:景德一鎮僻處浮樑, 邑境周袤十餘里, 山環水繞中央一洲, 緣瓷產, 其地商販畢集, 民窯二三百區, 終歲煙火相望, 工匠人夫不下數十餘萬, 靡不藉瓷資生。明清時期景德鎮著名的瓷窯有宣德窯、成化窯、嘉靖窯、郎窯、年窯、唐窯等。明清時期景德鎮生產的瓷器中相當一部份為茶具。如 1983 年新加坡一家打撈公司在一艘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沉沒在南中國海的貨船中, 打撈起 10 萬餘件景德鎮青花瓷, 船沉時間約在乾隆十五年( 1750 年) ,其中就有茶具4 萬餘件。“吳仁敬”、幸安潮的《中國陶瓷史》中列有大量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 該書描述宣窯生產的白茶盞:白茶盞一種, 光瑩似玉, 內有絕細之龍鳳暗花, ,,雖宋代之定、汝亦不能比方, 真一代絕品也。 描繪嘉窯生產的茶具: 有小白甌, 名曰壇盞者, 正白如玉, ,,有大中小三號, 以內燒茶字者為佳, ,,其佳者無異宣成之作, 蓋特出之物也。描繪隆窯生產的茶具: / 隆窯所制之酒杯茗碗, 多繪男女私褻之狀, ,,雖非雅裁, 專以瓷之立場而論, 則實屬精品也。 描繪嘉慶時生產的茶具:/ 又有一種茶杯, 蓋杯外題御製詠品茶詩, 詩為五律, 而杯與蓋之中心繪花, 亦屬可珍。一般公認景德鎮之茶具宣窯、成窯達到了最高水平。如明馮可賓《 茶箋》引文震亨《長物志》 :/ 宣窯有尖足茶盞, 料精式雅, 質厚難冷, 潔白如玉, 可試茶色, 盞中第一。 明高濂《遵生八箋》也認為/ 茶盞惟宣窯壇盞為最, 質厚白瑩, 樣式古雅有等, 宣窯印花白甌, 式樣得中, 而瑩然如玉。次則嘉窯, 心內有茶字小盞為美。甚至成窯茶杯一雙價值可超過十萬錢。明劉侗、於奕正著《帝京景物略》 : 成窯酒盞薄如紙, 神廟光宗尚前窯器成窯一雙值十萬錢矣。凡成杯茶貴於酒, 採貴於青, 其最者鬥雞可口謂之雞缸。

"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浮樑在中國歷史上是茶業興盛之區, 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但目前尚未見較為全面深入論述明清時期 浮樑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黃崇燾前輩的論文《“浮紅” 史考略》《蠶桑茶葉通訊》1987 年第 4 期) 、《浮樑茶 葉史話》《農業考古》1992 年第 4 期) 、《漫話浮樑茶文化《《廣東茶業》1995 年第 2 期) 、《景德鎮茶具初考》 《農 業考古》1997 年第 2 期) 以及著作《浮樑茶葉寶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對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 化有所涉及, 但過於簡略, 許多問題語焉不詳。有鑑於此, 本人在參考了黃崇燾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 的研究, 寫作了本文。本人拙作將從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明清時期 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一、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

浮樑茶業在唐宋時期曾十分興盛, 到南宋時期開始衰弱, 但仍為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至清同治( 1862- 1874 年) 光緒( 1875- 1908 年) 年間由於紅茶生產的興起, 浮樑茶重新在中國以至世界大放異彩。

( 一) 綠茶的生產

從明代建立到清同治年間, 浮樑生產的主要是綠茶。明代茶葉生產的具體情況因缺乏資料不詳, 清代據 《浮樑縣志》產量不多, 生產技術也不甚高。乾隆版《浮樑縣志》 / 唐白居易《琵琶行》雲-前月浮樑買茶去. , 其 實所產甚少, 制亦不佳。通志謂饒茶不及信州, 而浮樑又不及鄱陽諸邑,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 源賈客所鬻也。道光版《浮樑縣志》 所敘與乾隆版相同。 當然縣誌對浮樑茶產量低品質劣的判斷是從總體而言, 其實該時期亦不乏質高的好茶。明代湯顯祖在 浮樑縣新作《講堂賦》中就曾對浮樑茶讚譽:今夫浮樑之茗, 聞於天下, 惟清惟馨系其揉者; 浮樑之瓷, 瑩於水 玉, 亦系其鈞火侯是足。《清代茶書》《續茶經》引《饒州府志》也記載:浮樑縣陽府山冬無積雪, 凡物早成, 而茶 尤殊異。金君卿詩云:-聞雷已薦雞鳴筍, 未雨先嚐雀舌茶。. 以其地暖故也。 明清浮樑貢茶的存在也能進一步說明這一時期某些茶葉的生產技術達到了很高程度, 否則不會作為貢 品。明談遷《棗林雜俎·中集》載: 國家歲貢。.....饒州府茶二十七斤。這其中是包括浮樑茶的。康熙版 《浮樑縣志》載:“浮每歲貢茶, 有本色, 有折色。”( 第 232 頁) 康熙版《饒州府志》亦載:“ 各縣俱出, 併入貢。”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紅茶的生產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開始創制生產, 綠茶降到了一個很次要的地位, 浮樑茶在唐代之後再次進入 黃金時期。 因地域相連、品質相近, 在清代, 主要產於祁門、建德( 民國時期改名至德, 建國後與東流縣合併為東至) 和 浮樑的紅茶均統稱為祁紅。如《中國茶葉大辭典》即認為 祁紅。產於安徽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的條 形紅茶, 產品以祁門的歷口、閃裡、平裡一帶最優, 故統稱-祁紅. 。與祁門毗鄰的江西浮樑所產紅茶歷史上也 稱祁紅。《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也認為祁紅。茶名。產於安徽祁門、東至、石臺、貴池、黟縣等。歷史上江西 浮樑所產, 亦稱祁紅。一般認為祁紅始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創制, 而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 系仿效祁門。如《祁紅》183一書載:/ 光緒元年( 原注: 一八七五年) , 有個黟縣人, 名叫餘干臣, 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 因羨紅茶暢銷多利, 首先在至德縣( 原注: 今東至縣) 堯渡街設立紅茶莊, 仿效-閩紅. 製法, 開始試製紅茶。為了進一步剝削茶農, 擴大影響, 牟取更多利益, 一八七六年, 餘又從至德來到祁門, 勸誘茶戶製造紅茶, 並最先在祁門西路集鎮歷 口, 繼而在閃裡設立紅茶分莊, 經營範圍逐漸擴大。與此同時, 在祁門南路一帶的貴溪, 也有人( 筆者注: 係指胡元龍) 試製紅茶獲得成功, 這就是“祁紅” 的開端。( 第 1 頁) 《中國茶葉大辭典》也有類似的敘述。而且 《祁紅》還認為祁紅創制後隨著產量的擴大,產區也隨著迅速擴大, 除原來的祁門、至德兩縣外, 毗連的浮樑縣 和貴池縣也相繼改制紅茶 ( 第 2 頁) 。《中國茶經》也認為浮樑生產紅茶是受到祁門影響改制。但也有學者不贊同祁紅創制主要歸功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並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的觀點。 如被奉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在《茶經述評》中即認為紅茶生產是從浮樑傳到東至再傳到祁門。紅茶的發源地 是福建。至於福建紅茶的向外傳播, 則可能是由崇安開始的, 其傳播的主要路線, 可能是先由崇安傳到江 西鉛山的河口鎮, 再由河口鎮傳到修水( 原注: 過去義寧州的治所) , 後又傳到景德鎮( 原注: 過去的浮樑縣) , 後 來又由景德鎮傳到安徽的東至( 原注: 指現在東至縣境內的原至德縣境) , 最後才傳到祁門。 黃崇燾在《浮 樑茶業史話》中也傾向於認同吳覺農的觀點。 本人的觀點是不必機械地認為祁紅的創制始於一人一時一地, 然後線條式地在祁門、建德和浮樑三縣範 圍內從某地傳到某地, 而是在同治光緒年間三縣大致同時或稍有先後均有人受周邊紅茶( 閩紅、湖紅、河紅、寧 紅) 的影響開始生產紅茶, 然後由若干個點逐漸擴展為面, 祁門、建德和浮樑的紅茶生產完全可能互受影響共 同提高, 逐漸發展為赫赫有名高品質的祁紅。有史料為證。據光緒九年《益聞錄》載:/ 建德為產茶之區, ,, 同治初年, 則粵商改做紅茶, 裝箱運往漢口, 浮樑巨賈, 獲利頗多。 浮樑《 磻溪村汪氏宗譜》載: 同治初年, 夷 氛入擾, 口岸大通, 百貨競湧。而浮樑以茶味中國出口大宗, 君( 筆者注: 指汪東楨) 乃出材與西商交涉, 採摘焙 制。先生( 筆者注: 指汪東楨弟汪東圯) 遂抒其所見, 與兄互講求製造仙芽紅茶, 未幾馳名海外。( 第 364 頁) 又據上官俅 1937 年撰《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據當地老者所稱, 該縣( 筆者注: 係指浮樑) -祁紅. 之制 造, 發軔於北鄉磻溪村, 至清光緒二、三年( 1876、1877 年) 間, 因有廣東商人仿效兩湖製造紅茶之法, 在皖屬 秋浦縣( 原注: 即今至德縣) 設莊監製紅茶, 引起磻溪村一帶青茶商之注意。翌年( 原注: 光緒四年) 春間, 該村亦 隨之設立茶莊仿製, 時僅一家, 次年增至二家。至光緒七八年( 1881、1882 年) 間, 則附近之閃裡( 原注: 皖境) 勒 口一帶, 亦相繼成立茶莊。自光緒十年( 1884 年) 後, 即遍及浮屬各鄉矣。從上述史料看, 在同治 年間建德、浮樑就已開始大量生產紅茶並暢銷海外, 並不在餘干臣、胡元龍之後, 浮樑紅茶受到過建德紅茶影 響, 祁門紅茶也受到浮樑紅茶之影響。 浮樑開始紅茶生產後, 因品質一流, 在海外極為暢銷, 價格也往往超過國外紅茶, 浮樑紅茶生產因之得到 迅速發展, 光緒末到民國初達到極盛。《大中華江西省地理志》載: 江西之茶為國貨大宗。“浮樑茶”。磻溪村 葛坪山、青龍山, 高逾四千尺, 產仙芽茶, 味香色濃, 外人樂購之。“浮樑茶”唐時已著名, 今紅茶暢銷海外, 均為國貨大宗。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第 138- 139 頁) 鄭建新《祁紅史話》也指出: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門浮樑)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總在 7- 8 萬擔上下, 價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紅茶相比, 也是獨佔鰲頭, 在國際市場的高香名茶中雄居第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浮樑天祥茶號生產的優質紅茶, 該茶號 位於與祁門接壤的嚴臺村, 由世居此地的江資甫經營, 每年運滬銷售紅茶達 1400 餘擔, 因品質出眾, 民國四年 ( 1915 年) 天祥茶號精製的工夫紅茶( 商標為“ 祁紅” ) 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三) 茶葉產區

浮樑的茶葉產區主要在浮樑北部, 分佈於與建德、祁門、休寧和婺源毗連的廣大山區。據程沛《解放前浮 樑縣茶葉生產和銷售》 :浮樑紅茶區, 大部分分佈於浮北的峙灘、興田、英溪、江村、儲田、經公橋、西湖、桃墅、 勒功街等廣大山區 。吳莊《浮樑茶葉概況》認為:浮東的瑤裡、白石塔、汪胡、梅嶺與休寧邊境 均出產綠茶; 浮北桃墅、西湖、茶寶山、興田、白毛港、經公橋, 與安徽的東至、祁門, 出產紅茶。 明清時期浮樑茶葉產區主要在浮北, 大致而言, 在紅茶興起後, 紅茶產區主要覆蓋與建德、祁門毗連的浮樑西 北, 綠茶產區則在與休寧、婺源相連的浮樑東北。紅茶主要銷於海外, 綠茶主要銷於本地和周邊, 綠茶生產遠 184沒有紅茶生產的規模。據《解放前浮樑縣茶葉生產與貿易》, 當時茶山面積約達三萬餘畝。 明清時期浮樑形成了北部以桃墅鎮為中心主要生產和集散茶葉、南部以景德鎮為中心生產和集散陶瓷 的經濟格局。據樑淼泰《明清景德鎮城市經濟研究》:桃墅明代曾是浮樑兩鎮中的一個鎮, 有巡檢司。其市場 範圍約 70 平方華里, 近代, 附近 20 裡以內村莊所產紅茶大都運到桃墅出售,桃墅是浮北最大的市 街。又據乾隆版《大清一統志》 :景德鎮。在浮樑縣西南三十里, 瓷器所出, 王存《九域志》 浮樑縣有景德鎮舊志, 其地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置鎮於此, 因名。明初因元舊志稅課局, 宣德初始置御器廠, 於 是有官窯民窯之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桃樹鎮。在浮樑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因桃樹嶺為名, 舊置巡司, 後徙縣東北百里勒工市, 今移景德鎮。《大清一統志》僅列有饒州 12 個鎮, 其中就有浮樑轄下之桃墅( 又名桃樹) 、景德兩鎮, 可想而 知桃墅鎮之地位。桃墅設巡檢司始於元代, 明代因襲, 後雖遷至勒功( 又名勒工) , 但仍距桃墅不遠, 之所以在 偏僻的山區設置該機構, 主要是因為茶葉的生產和貿易使這裡成為繁華的集鎮, 有必要加強統治進行管理。 據《千年縣衙) )) 浮樑縣署及衙門文化趣談》, 桃墅巡檢司的主要職能為:負責分治該處軍民之政務、治安管 理、緝盜、防奸等務。後清代桃墅巡檢司移至景德鎮, 反映了作為全國之瓷業中心的景德鎮, 地位和重要性 遠超過作為小範圍地區茶業中心的桃墅, 統治者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現實。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四) 茶葉產量

茶葉產量是反映浮樑茶業狀況的重要指標, 但在整個明清時期, 一直缺乏茶葉產量的精確數字。總體而 言明初到清同治之前浮樑茶的產量徘徊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年產約數百擔, 同治光緒年間紅茶興起以後, 浮樑 茶業迅速發展, 茶產量不斷提高, 光緒末至民國初達於極盛, 年產量超過 6 萬擔。 樑淼泰在《明清時期浮樑的農林商品》中認為明初浮樑產茶佔饒州府六縣中的第三位, 次於德興、鄱陽, 經 過一些數字的推算, 樑淼泰得出明初浮樑 1429. 5 畝產毛茶 64327. 5 斤的結論。 百斤為一擔, 則明初茶產量 為 643 擔。 據黃崇燾《浮樑茶葉寶鑑》 , 清乾隆年間浮樑茶除每年徵收芽茶 324 斤 9 兩之外, 還要徵收 440 斤的茶葉 稅。具體產量則不詳。 清同治光緒年間浮樑開始生產紅茶後, 茶業發展迅速, 但從光緒到民初浮樑茶產量在文獻記載中卻有些 含糊甚至不同文獻互相矛盾。 《景德鎮市交通志》載:/ 清光緒八年( 公元 1882 年) , 年產茶葉 3 萬擔。宣統三年( 公元 1911 年) , 茶葉產量 上升到 6 萬擔。

( 第 85 頁)《景德鎮志略》也有相同記載。 1936 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載: 光緒末年至民國元年之間, 祁浮之產額共達拾三萬餘箱, 推銷 即在漢口承受, 半為俄商, 餘則英美德法丹麥等國合為市場。一箱約為 50 斤, 13 萬箱也即 6. 5 萬擔, 以浮 樑紅茶在祁浮二縣茶產量中佔 5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元年浮樑紅茶年產量約為 3. 25 萬擔。 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伊時全縣茶之輸出量, 常在三萬 至六萬箱之間。 年產 3- 6 萬箱摺合約每年 1. 5- 3 萬擔。《祁紅》 載:/ 在一九一一年前後, 生產和 運銷最為旺盛。據統計, 當時的祁門、浮樑、至德三縣, 紅茶常年產量在 60000 擔以上。 浮樑紅茶 在三縣總產中若以 40% 計, 則 1911 年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24000 擔。 鄭建新《祁紅史話》 :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 門) 浮( 樑) 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 總在 7- 8 萬擔上下。以浮樑紅茶佔三縣 4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初紅茶產量為 2. 8- 3. 2 萬擔。 《中國茶葉》 :1911 年前後, ( 祁紅) 生產購銷最旺時年產達 6 萬擔以上。 以浮樑紅茶佔 40% 計, 1911 年 前後產量為 2. 4 萬擔以上。1897 年皖南茶釐稅局道員程雨亭給上司兩江總督劉坤一的《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載: 徽州府屬之祁門、池州府屬之建德、江西饒州府屬之浮樑, 向做紅茶。,,共徵茶稅七萬一千七百四十餘兩。( 第 596頁) 又據馬立中《祁門歷代茶葉稅》: 同治元年( 1862) ,,皖南茶稅總局設於屯溪, 下設祁門分局( 原注: 兼轄浮樑茶稅) 。光緒二十年( 1894 年) , 藉口中日甲午戰爭, 加捐銀兩成計 3 錢6 分, 共計每引繳銀2 兩 2 錢4分。後來戰爭已停, 而捐不停。也1897 年包括浮樑的皖南茶稅為每引銀 2. 24 兩, 祁門、建德、浮樑185三縣茶稅共 71740 兩, 則三縣茶產量為 32027 引。光緒《重修安徽通志》載/ 同治元年, 兩江總督曾國藩頒定新章, 每茶一百二十斤為一引( 第 179 頁) , 計量單位換算為斤則三縣茶產量共 3843214 斤, 摺合 38432 擔。以浮樑茶產量佔三縣的 40% 計, 為 15373 擔。又同年程雨亭《請裁汰茶釐局卡冗費稟》反映: 本年自春阻夏, 霪霖滂沛, 山茶享單傷, 產數較昔歲約少三分之二。祁門浮樑紅茶, 商本折閱。夏初又聞美國加徵進口茶稅, 眾商益觀望趑趄, 蟄伏荒山, 切生焦悶。 也即因雨水過多, 1897 年三縣茶產量只為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則正常年份三縣茶產量約 115296 擔, 浮樑為 46118 擔。當時官方的稅收數字是真實可信的, 因此根據稅收數字推算出來的三縣以及浮樑的茶葉產量也是較為準確的, 可以得出結論, 在 1895 年前後, 三縣的年紅茶產量已超過 11 萬擔, 而浮樑則超過 4 萬擔。從光緒初到民初祁門、建德、浮樑三縣的紅茶生產總體是在不斷髮展的, 光緒末至民初達到極盛, 既然在1895 年三縣紅茶產量就已超過 11 萬擔, 浮樑則超過4 萬擔, 光緒末至民初不大可能低於這個數字, 所以 1936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祁紅》、鄭建新《祁紅史話》、《中國茶葉》中記載的數字可能都過於偏低, 而《景德鎮交通志》和《景德鎮志略》中的記載更接近歷史真實, 也即清光緒八年, 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3 萬擔, 宣統三年達到 6 萬擔。當然紅茶主要用於外銷, 如加上每年自產自銷和銷售於周邊的綠茶, 浮樑每年的實際茶葉產量還要更高一些。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五) 茶葉的銷售

從明初到清同治年間浮樑綠茶的具體銷售情況已難考其詳。光緒年間紅茶興起後, 其銷售過程大致是茶農採茶加工成毛茶後售給茶號, 茶號內部大體可分為購茶和製茶兩部分, 收購毛茶後進一步精加工成成品茶,茶號將成品茶運至九江或漢口, 光緒三十年( 1904 年) 前以運往九江居多, 之後則運往漢口為多, 在九江或漢口茶號通過作為中介的茶棧將茶售給西方商人控制的洋行,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一部份以漢口為起點由俄商通過陸路運銷到俄國, 另一部分以上海為起點由英美商人從海路運到英美, 祁紅到達外國後, 再由洋行銷售給外國貿易商人, 由外國商人售給外國茶葉店, 茶葉店最終將茶銷售至外國消費者手中。“浮樑茶號“之興起與紅茶興起的時間是同時的, 開始於光緒初年, 全縣茶號一般在 50 到 100 家之間, 浮樑紅茶發展到極盛的 1911 年, 茶號達 200 家左右。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載: / 浮樑之有茶莊( 筆者注: 即茶號) , 始於光緒初年,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全縣茶莊, 數達八九十家。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辦法稟》載:本年( 筆者注: 指 1897 年) 祁門茶號五十餘家, 建德十家, 浮樑六十餘家 。《浮樑茶葉寶鑑》: 茶葉廠商( 筆者注: 係指茶號) 的分佈。1911 年約有 200 戶, 1936 年有茶號 65家。“浮樑茶號“的分佈範圍主要在紅茶的產區浮樑西北一帶, 幾乎每村皆有茶號, 少則一家, 多的甚至十餘家。吳莊《浮樑茶葉概況》 :清朝中葉, 我國茶葉對外貿易歲值銀數千萬元。當時浮樑茶葉生產也正興旺。據北鄉老輩談: 浮樑茶葉興旺時, 西湖、興田、流口、嚴臺、英溪等處都有一家茶號和兩三家茶號, 最多的算大江村茶號, 有十三家, 桃墅有九家, 北鄉茶號總計在數十家左右。 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祁浮茶號, 星羅棋佈, “浮樑茶號”, 均在北鄉五里十里之間, 岡嶺重複, 村落畸零, 每村各有茶號二三家不等。茶號之營業有很強的季節性, 茶季收購毛茶進一步加工成成品茶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茶季一過, 則處於歇業狀態, 到第二年茶季再重新開始。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已在十一月中旬, 祁浮二邑, 並無公所茶董, 只得遴派妥勇, 分赴各邑, 齎送前項告示,浮北號門, 多半關鎖, 之所以當時浮北的茶號會多半關鎖, 是因為時在十一月, 並非茶季, 茶號均處於歇業狀態。茶號之茶是由設於九江或漢口的茶棧作為中介售給洋行的,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最終是由洋行銷售到海外。茶棧以收取佣金贏利為經營目的, 兼在產地放貸給茶號, 也有的茶棧自設茶號。之所以需要茶棧的存在, 主要是因為茶號商人與西商之間的語言隔閡。洋行中俄商控制的居多。據《祁門紅茶》 : 祁紅在漢口集散場時, 大半為俄商承辦, 餘則為英、美、德、法、丹麥等國, 年銷量一般在十三萬箱左右( 原注: 每箱五十斤上下) , 另花香( 原注: 尾茶) 也由俄商銷售。作紅磚茶之用。 其交易方法為事先由水客送茶樣給外商預訂箱數,186箱茶到漢, 當即估價, 茶價談妥, 隨即過磅, 不需一月, 交易即可告罄, 手續簡, 效率高。茶棧往往沒有自有資本, 需向洋行借貸。而一般的茶號往往也資本微薄, 除合股籌措資金外還需向茶棧借貸, 據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前清時代, 貸款多寡, 概照預定箱額計算, 每箱貸款數額, 隨銀根緊鬆而定, 總在五兩至十兩之間。且其付款時間較遲, 但最遲須在茶箱起運之前付訖。 處在最底層的茶農掙扎在溫飽線上, 為了生存或不時之需也多向茶號借貸, 受到最大盤剝的其實是茶農。茶農的借款一般在茶季向茶號售出茶葉的同時扣還, 茶號向茶棧的借款也一般在茶葉交易完成時扣還。這樣西商操縱的商業資本成了祁紅生產貿易的實際控制者,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貿易帶有很強的殖民地色彩。

( 六) 茶葉運銷線路

在明清時期, 浮樑茶葉的運銷線路屢有變化, 可大致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明初到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 年) , 這個時期浮樑茶的運銷線路是從昌江進入鄱陽湖, 經九江關入長江, 再從長江進一步運銷到北方。早在唐代浮樑茶興起後浮樑茶外運走的就是這條運銷線路, 之後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光緒版《江西通志》載: 九江關, 明初有關稅, 無船鈔。宣德四年( 1429 年) , 九江始設鈔關, 徵收船料。,,( 清康熙) 二十一年( 1682 年) 提準九江關移駐湖口。凡官商鹽茶有徵, 客商貨物, 除竹木輸稅外, 餘皆無徵, ,,船料無火牌勘合者, 與茶船、魚苗船皆量船之丈尺, 照商船例徵收, 茶稅上則百斤, 徵銀三錢, 中則一錢, 下則三分,茶葉是九江關最重要的徵稅商品之一, 其中必包括一定數量的浮樑茶。第二個時期從清乾隆二十二年( 1757 年) 至咸豐十年( 1860 年) , 浮樑茶的運銷線路主要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從吳城鎮( 贛江流入鄱陽湖的入口處) 溯贛江而上, 翻越大庾嶺, 再水運至廣州, 茶葉在廣州出口銷售到西方。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明清之際, 茶產數量愈多, 政府課稅益繁。至於輸出途徑, 亦屢經變遷。初時吾省各地出產之茶, 多溯江而上, 越梅嶺轉達廣州出口。之所以在乾隆中期發生運銷路線的變化, 一是因為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 開放海禁以後, 西方國家對中國茶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 刺激了國內的茶葉生產, 江西茶葉從之前主要銷往北方開始轉變為主要銷至海外, 二是因為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廣州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 溯贛江而上翻越大庾嶺再通過珠江水系至廣州成了江西茶葉外銷的最佳路線。第三個時期是從咸豐十一年( 1861 年) 至清亡的 1912 年, 浮樑茶的運銷路線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出鄱陽湖入長江後, 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以九江或漢口為集散地出口到西方國家。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鴉片戰爭以後, 九江即已闢為商埠, 本省一切輸出物產, 莫不以此為轉運樞紐。於是茶葉輸出, 亦漸漸轉由此地分運滬漢銷售矣。大概贛東浮樑一帶之茶, 多由鄱陽湖水道經湖口轉運九江換船, 寧州所屬之茶, 則多由水道運至塗家埠換火車裝運至九江, 再換江輪轉運。惟初時概系運往漢口銷售。在歐戰期間, 漸有轉趨滬上銷售之勢。運銷路線變化的原因在於 1861 年清政府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 被迫開放長江沿線的港口九江、漢口為通商口岸, 兩地很快成為周邊省份的茶葉集散中心。江西茶葉可就近以九江、漢口作為外銷出口地, 完全不必再前往路途遙遠的廣州。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七) 浮樑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明清時期浮樑為周邊祁門、婺源、休寧、樂平等地的茶葉集散中心。乾隆版《浮樑縣志》在論及本地茶葉時曾記載:/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源賈客所鬻也。錢振倫同治年間所作《歐陽健飛軍門五十雙壽序》歌頌歐陽健飛在輔助湘軍擊敗太平軍後, 騰凱唱於信州, 報捷音於樟鎮。浮樑復販茶之業, 饒陽收範土之窯。這也說明浮樑為重要的地區茶葉集散中心。樑淼泰也指出清代中期以後, 休寧茶葉於“景鎮集散” 清代中期祁門、婺源輸景德鎮茶折米值在 200 萬石左右, 至為可觀 , 樑淼泰還指出樂平縣在清代每年產茶數百萬斤主要銷往本境和景德。浮樑之所以能成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與昌江是有密切關係的, 昌江是浮樑、祁門、婺源、休寧等縣茶葉外運最便捷的通道。昌江源出安徽徽州祁門之大洪山, 自東北流向西南, 經祁門、浮樑和鄱陽注入鄱陽湖, 從鄱陽湖上可進入東西交通的大動脈長江, 下可入南北交通要道贛江, 昌江周邊各地的茶葉只要進入昌江就可便利進入溝通中國東西南北的最重要交通線路。《景德鎮交通志》即指出:解放前, 祁門、婺源、浮樑等縣的茶葉、木材、農副產品和景德鎮的瓷器, 均經景德鎮港卸裝和轉運出口。 茶葉運輸歷史悠久, 50年代以前, 浮樑、婺源、祁門等地出產的茶葉, 絕大多數均由昌江外運出口 。明清時期昌江是交通繁忙的河道, 大量的船隻中相當一部份運送的就是茶葉, 閶江( 筆者注: 即昌江) , 在公路、鐵路開通以前, 是祁門人與外界相連的主要通道, 舟船可經景德鎮、饒州入鄱陽湖。清道光年間, 河間桅杆如林, 往來船隻近萬。程鴻詔曾就昌江航運賦有《浮樑縣》一詩: “風送菜花香, 江干住客航”。買茶人不斷, 應是到浮樑。在浮樑從事茶葉貿易的商人大部分為徽商。據程振武《景德鎮徽幫》 , 舊時景德鎮十里長街 70% 以上的店鋪是徽州人開設的, 有“無徽不成鎮”之說。甚至清代江西曾將茶葉貿易的許可證茶引主要發給徽商, 《清史稿》 “江西發引徽商及各州縣小販”。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八) 茶葉的地位和作用

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迅速勃起, 浮樑與義寧州、武寧、鉛山並列成為江西產茶的主要縣份之一, 茶葉大量暢銷歐美, 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 30 年代江西省政府經濟委員會編《江西經濟問題》即指出:/ 茶之出產, 江西亦佔全國最重要之區域, 自國際貿易言之, 殆有二百餘年之歷史, 當東印度公司, 與中國通商之時, 義寧州, 浮樑, 武寧, 鉛山之茶, 恆溯贛江而上, 逾梅嶺以入廣州。自五口通商而後, 始改其輸出之方向, 據民國三年海關統計, 出口有三十二萬五千擔。《皖贛紅茶運銷委員會設立經過及其成績》也指出: 本省素以茶產著稱, 而尤以紅茶為大宗, 其產於修水武寧銅鼓者為寧紅, 鉛山上饒等縣者則為河紅, 浮樑即皖省之祁門至德三縣所產者則合稱祁紅。色澤香味均極鮮美, 不特非國內各地紅茶所能及, 即在國際市場亦已久馳名, 佔有優越地位, 每年所產、悉數裝箱出口, 運銷歐美已有六七十年之歷史, 鼎盛時期, 每年出口嘗超五十餘萬箱之多。據《九江茶市概述》之《自同治二年至民國二十四年江西茶之輸出數量表》, 光緒八年( 1882年) 江西對外輸出茶葉 280037 擔, 光緒二十一年( 1895 年) 對外輸出 266081 擔, 宣統三年( 1911 年) 244880擔,而前文已敘 1882 年浮樑茶產量約 3 萬擔, 1895 年超過 4 萬擔, 1911 年約 6 萬擔, 則 1882 年浮樑佔江西對外茶葉輸出的 10. 7% , 1895 年為 15. 0% , 1911 年上升到 24. 5% , 總體浮樑茶葉在江西茶葉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斷提升。由於浮樑茶葉的繁榮, 極大推動了盛產茶葉的浮北一帶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使處於深山僻壤的浮北出現了一批繁華的集鎮, 典型的有桃墅、江村、磻溪等。桃墅。據《景德鎮市地名志》 , 在清代村中堂舍建築華麗, 店鋪甚多, 有什貨店、油坊、藥店、煙店、染坊等。尤其是茶號, 有十三家之多, 故名桃墅店。原有西街、正街、葉村街以及桂花樹弄、槽門弄、石弄裡、三龍弄、丁家門口等地。曾經設鎮, 名桃墅市。為浮樑縣北鄉四大名街之一。江村。《景德鎮市地名志》“江村。.....有”一桃墅, 二江村. 的說法, 是浮樑北鄉第二大集鎮。清朝, 此地店鋪和茶號甚多。《景德鎮市交通志》也指出:江村不僅自古就是產茶之地, 而且是茶貿集鎮,清末有茶號 13 家。磻溪。《 磻溪村汪氏宗譜》 海通以來, 磻溪以茶輸出外洋, 歲贏無藝, 方儲史記。貨殖傳所載, 定陶宣曲之富勢, 殆相將其士夫, 挾巨資聯翩滬漢之濱, 與中外名流碩彥相往還, 類能新舊溝通, 諳國情而悉時事,,閱數年轍一, 至其戶口增長之數, 月異而歲不同, 今則且倍, 財賦則倍, 且從事初時, 預覺其村居之中, 尚有湫隘者,繼則輪換一新矣。繼時竟其村居之邊, 猶有空隙者, 今則 閎相望矣。及觀其四郊, 土地無不闢, 田野無不治, 而其於茶也, 農誦杜育之賦, 工通陸羽之經, 商富計然之策, 甚至碧眼高鼻, 不計憚祀商露, 諭津樑詣其他, 考其產, 友其人, 然後知磻溪之食, 舊德而服先疇, 又據新圖而宏達略, 保世而滋大資富, 而永年蓋其農工商之焉。 由於茶葉的興盛, 極大促進了處於偏遠山區磻溪之開發, 人口和財賦成倍增加, 形成了集鎮, 甚至碧眼高鼻的外商也前來進行茶葉貿易。《景德鎮市地名志》也指出: 磻溪。民國初年, 有男丁八百, 為一集鎮, 有雜貨店、煙店、藥店、百貨店、米行和屠店等。茶葉運銷上海、漢口、九江等地, 頗負盛名。農民的茶葉收入佔總收入的 80% 。《景德鎮市地名志》雖然敘述的是民國初年之磻溪, 但也能反映清朝末年的情況。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九) 茶業近代轉型的努力

清光緒年間, 雖然整個中國的茶業仍維持著表面的繁榮和發展, 但實際潛藏著嚴重的危機, 主要原因在於印度、錫蘭、印尼、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開始大力發展茶業, 採用大機器生產, 實行資本主義的經營貿易方式,極力與中國競爭, 漸有後來居上排擠中國之勢, 而包括浮樑在內的中國茶葉產區仍處於茶農小生產分散經營、茶號採用手工生產、茶葉貿易被西方商業資本控制的狀態。如中國的茶業不完成向近代資本主義的轉型, 被徹底擊敗只是時間問題。清朝統治集團中已有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並試圖挽救危局。光緒二十三年( 1897 年) 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劉坤一令皖南茶釐局道員程雨亭在皖南紅茶產區( 祁門、浮樑、建德) 推行機器製茶, 程雨亭卻覺得困難重重。程雨亭認為: / 祁門萬山錯雜, 購運頗不容易。浮樑山徑雖稍平衍, 亦尚無人購辦。蓋試用機器, 必須延聘外洋茶師, 華人未諳製法, 有機驟難適用 , 祁門萬山叢雜, 民情強悍, 山戶與商號爭論茶價, 屢起釁端。浮樑各號畸散, 北鄉山徑崎嶇, 資本微薄。建德數號略同。此皖南所轄紅茶產地之大略也。.....徽茶改用機器,......各項費用, 成本過昂, 且無洋商包裝, 萬一不得其宜, 耗折大非淺鮮。若延聘西人, 據需薪資每月二百金, 且要包定三年, 薪水太巨, 萬難延請。.......創用機器, 收草碾壓, 機器出茶有定, 草少則曠工, 草多則壅滯, 必久攤, 久攤遂變壞。......公信洋行函覆雷稅司, 碾壓機器, 只需銀六百兩, 既可購辦, 今由徽商面詢該洋行, 則雲每架需九百斤, 又加保險水腳等費, 合計總需一千有奇, 前言不符, 令人疑沮, ......皖南業茶, 家世殷實者, 寥寥無幾, 無本牙販, 鳩集股份, 新茶上市, 結隊而來,茶事將畢, 一鬨而散。......浮樑茶號, 均在北鄉五里十里之間, 岡嶺重複, 村落畸零, 每村各有茶號二三家不等。祁門茶號, 均在西南鄉, 疊 層巖, 約同。......均言地勢如此, 改用機器, 及聘僱熟諳茶機的洋工, 良非易事。程雨亭認為祁門浮樑難以購置機器製茶的主要原因在於茶號資金微薄使用機器成本過高、由於地形茶號過於分散難以集中製茶、民風強悍蠻橫等等。官方試圖在祁浮一帶推行機器製茶的努力最終不了了之。清代浮樑茶號已經是帶有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手工工場, 但遺憾的是並沒有促使浮北社會脫胎換骨走向資本主義。當時的浮樑茶號其實就是茶葉精製加工廠, 仍主要採用手工勞動, 未實行大機器生產, 因紅茶製作的工藝程序複雜, 茶號內僱傭的茶工分為許多不同的工種, 茶工完全是身份自由的僱傭勞動者, 經營茶號的茶商靠剝削茶工的剩餘價值獲取利潤。每家茶號僱傭茶工數十到百餘人不等, 若以茶號一百家計, 浮樑境內茶號內的僱傭工人達數千人。茶商的來源一般為有一定資本和經營能力的地主、小工商業者甚至茶農, 茶商獲取利潤後的方向一般不是擴大再生產, 也不會投資於茶園, 而是買田置地成為地主或更大的地主甚至官員,如府前汪氏族譜就記載汪光裕 深諳貨殖, ......開復元詳茶莊, 振興商業, 交通中外, .....未幾而田連阡陌矣,又未幾而廈屋渠渠矣, 家給人足, 聞望甲於一鄉矣, 汪以寬繼父志而謀紅茶貿易, 丁酉歲, ......身授國朝六品頂戴同職銜贈賞一代。這就導致茶號一般難以得到大的發展, 很難出現經營規模龐大、資金雄厚的茶商, 始終無力採用大機器生產( 缺乏資金和技術) 。儘管清末浮樑茶業發展到極盛, 但實際是“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 這為民國時期浮樑茶業的衰落以致徹底衰敗埋下了伏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二、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

在現代, 浮樑為景德鎮市下轄之一縣, 但在整個明清時期, 景德鎮均為浮樑縣下轄之一鎮, 但不管行政建制如何變化, 浮樑與景德鎮實為一體, 因此景德鎮之陶瓷茶具是浮樑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一) 景德鎮茶具與全國瓷業中心

在明清時期, 景德鎮作為朝廷御窯所在地和全國瓷業中心, 成為人口密集極為繁華的手工業城鎮。據明王世懋《二酉委譚》:浮樑景德鎮天下窯器所聚, 餘以分守至其地, 萬杵之聲殷其火光燭天, 令人不能寢, 戲目之曰四時雷電鎮。浮樑知縣陳清曾在康熙二十一年( 1682 年) 曾說景德一鎮, 則又縣南大都會也, 業陶者在焉, 貿陶者在焉, 海內受陶之用, 殖陶之利, 周車雲屯, 商賈電騖, 五方雜處, 百貨俱陳, 熙熙乎稱盛觀矣!唐英《陶冶圖編次》指出:景德一鎮僻處浮樑, 邑境周袤十餘里, 山環水繞中央一洲, 緣瓷產, 其地商販畢集, 民窯二三百區, 終歲煙火相望, 工匠人夫不下數十餘萬, 靡不藉瓷資生。明清時期景德鎮著名的瓷窯有宣德窯、成化窯、嘉靖窯、郎窯、年窯、唐窯等。明清時期景德鎮生產的瓷器中相當一部份為茶具。如 1983 年新加坡一家打撈公司在一艘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沉沒在南中國海的貨船中, 打撈起 10 萬餘件景德鎮青花瓷, 船沉時間約在乾隆十五年( 1750 年) ,其中就有茶具4 萬餘件。“吳仁敬”、幸安潮的《中國陶瓷史》中列有大量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 該書描述宣窯生產的白茶盞:白茶盞一種, 光瑩似玉, 內有絕細之龍鳳暗花, ,,雖宋代之定、汝亦不能比方, 真一代絕品也。 描繪嘉窯生產的茶具: 有小白甌, 名曰壇盞者, 正白如玉, ,,有大中小三號, 以內燒茶字者為佳, ,,其佳者無異宣成之作, 蓋特出之物也。描繪隆窯生產的茶具: / 隆窯所制之酒杯茗碗, 多繪男女私褻之狀, ,,雖非雅裁, 專以瓷之立場而論, 則實屬精品也。 描繪嘉慶時生產的茶具:/ 又有一種茶杯, 蓋杯外題御製詠品茶詩, 詩為五律, 而杯與蓋之中心繪花, 亦屬可珍。一般公認景德鎮之茶具宣窯、成窯達到了最高水平。如明馮可賓《 茶箋》引文震亨《長物志》 :/ 宣窯有尖足茶盞, 料精式雅, 質厚難冷, 潔白如玉, 可試茶色, 盞中第一。 明高濂《遵生八箋》也認為/ 茶盞惟宣窯壇盞為最, 質厚白瑩, 樣式古雅有等, 宣窯印花白甌, 式樣得中, 而瑩然如玉。次則嘉窯, 心內有茶字小盞為美。甚至成窯茶杯一雙價值可超過十萬錢。明劉侗、於奕正著《帝京景物略》 : 成窯酒盞薄如紙, 神廟光宗尚前窯器成窯一雙值十萬錢矣。凡成杯茶貴於酒, 採貴於青, 其最者鬥雞可口謂之雞缸。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景德鎮茶具與飲茶風尚的變化

景德鎮在明清成為極為興盛的全國瓷業中心, 實與飲茶風尚的變化有密切關係。唐代盛行蒸青團茶, 茶色尚綠, 為益茶色青瓷茶具為佳。陸羽《茶經》即認為: / 碗, 越州上, 若邢瓷類銀, 越瓷類玉, 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類雪, 則越瓷類冰, 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 越瓷青而茶色綠, 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嶽瓷皆青, 青則益茶, 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 茶色紅; 壽州瓷黃, 茶色紫; 洪州瓷褐, 茶色黑: 悉不宜茶。因為越州窯生產青瓷, 適應了唐代的飲茶風尚, 在唐代越窯十分興盛。到宋代, 又開始盛行研膏團茶, 茶色尚白, 為顯茶色黑瓷茶具為最佳。蔡襄《茶錄》即認為: / 茶盞。茶色白, 宜黑盞, 建安所造者, 紺黑, , ,最為要用。出他處者, 或薄, 或色紫, 皆不及也。其青白盞, 鬥試家自不用。宋徽宗《大觀茶論》也認為: / 盞色貴青黑, 玉毫條達者為上, 取其燠發茶采色也。建州窯適應了宋代飲茶風尚對黑瓷的需求, 所以建窯一度十分興盛。到明初, 飲茶風尚又開始發生巨大變化, 這個時期盛行散茶, 這可從明代大量茶書對散茶的推崇和對團茶的反對得到證明。如明朱權《茶譜》提出:/ 陸羽多尚奇古, 制之為末, 以膏為餅。至仁宗時, 而立龍團、風團、月團之名。雜以諸香, 飾以金彩, 不無奪其真味。然天地生物, 各遂其性, 莫若葉茶。烹而啜之, 以遂其自然之性也。明田藝蘅《煮泉小品》 :茶之團者片者, 皆出於碾石豈之末, 既損真味, 復加油垢, 既非佳品, 總不若今之芽茶也。蓋天然者自勝耳。明許次紓《茶疏》 : 古人制茶, 尚龍團鳳餅, 雜以香藥。不若近時製法, 旋摘旋焙, 香色俱全, 尤蘊真味。明代茶書記載的茶葉製作方法也皆為散茶, 不再有團茶, 如屠隆《茶說》、張源《茶錄》、黃龍德《茶說》中記載的均為散茶之製作工藝。散茶湯色清純, 白瓷茶具更顯湯色, 所以明清時期茶具從唐代的崇青、宋代的崇黑轉變為崇尚白色。正如胡小軍《茶具》所言: 這個時期, 宋朝和元朝盛行的餅茶、團茶衰落, 芽茶、葉茶成為民間茶葉消費的主流。飲茶方法發生的改變, 隨之而來的是飲茶用器的轉變。為更好地襯托茶湯的色澤和品賞茶湯中的葉或芽形狀之美, 茶具也推崇以白為上。明清對白瓷的推崇可在大量明清茶書中得到證明。如明張源《茶錄》 :茶盞。盞以雪白者為上, 藍白者不損茶色, 次之。明許次紓《茶疏》 : 甌注。茶甌古取建窯兔毛花者, 亦鬥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 純白為佳, 兼貴於小。明屠本《茗笈》 :/甌則但取圓潔, 白瓷而已, 然宜小。清劉源長《茶史》 : 盞以雪白為上。茶以青翠為勝, 濤以藍白為佳。清陸廷燦《續茶經》引清王日卓《檀幾叢書》: / 品茶用歐, 白 為良,所謂-素瓷傳靜夜, 芳氣滿閒軒. 也。 景德鎮從唐代開始歷來主要生產白瓷, 明清飲茶風尚對茶具開始崇尚白瓷, 這極大刺激了社會對白瓷的需求, 景德鎮適應了從唐宋到明清飲茶風尚的變化, 這是景德鎮在明清時期變得一枝獨秀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 因到宋代社會不再崇尚青瓷, 越州窯衰落, 到明代因不再崇尚黑瓷, 建州窯衰落。

( 三) 景德鎮茶具與明清茶書

在明清, 許多茶書中都有對景德鎮茶具的記錄, 極為推崇。如明朱權《茶譜》: 茶甌, 古人多用建安所出者, 取其松紋兔毫為奇。今淦窯所出者與建盞同, 但注茶色不清亮, 莫若饒瓷( 筆者注: 即景德鎮瓷, 景德鎮所在的浮樑為饒州之一縣) 為上, 注茶則清白可愛。 明徐火勃《茗譚》 :注茶莫美於饒州瓷甌, 藏茶莫美於泉州沙瓶, 若用饒器藏茶, 易於生潤。明馮可賓《 茶箋》引周亮工《閩小記》:閩德化磁茶甌, 式亦精好,類宣之填白。餘除以瀉茗, 黯然無色, 責童子不任茗事, 更易他手, 色如故。謝君語子曰: 以注景德甌, 則嫩綠有加矣。試之良然。乃知德化窯器不重於時者, 不獨嫌其太重粉色, 亦足賤也。相傳景德窯取土於徽之祁門,而濟以浮樑之水始可成。乃知德化之陋劣, 水土製之, 不關人力也。 明羅廩《茶解》 : 甌。以小為佳, 不必求古, 只宣、成、靖窯足矣。明屠隆《茶說》 : / 宣廟時有茶盞, 料精式雅, 質厚難冷, 瑩白如玉。可試茶色, 最為要用。蔡君謨取建盞, 其色紺黑似不宜用。明龍膺《蒙史#茶品述》: 昭代宣、成、靖窯器精良,亦足珍玩。大量茶書對景德鎮茶具的記載和推崇, 一方面是景德鎮陶瓷適應了明清時期飲茶風尚的需要並且在社會上有崇高地位的反映, 在另一方面, 一些著名茶書對景德鎮茶具的推崇, 也極大提高了景德鎮瓷的聲望, 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飲茶之人對景德鎮瓷的追求心理, 極大刺激了對景德鎮瓷的需求, 對景德鎮瓷業的發展繁盛起到了重要作用。影響巨大的著名茶人對飲茶風尚和飲茶者消費心理的影響往往是不可估量的。正如陸羽在《茶經》中對越州茶具的推崇極大促進了越州瓷的發展、蔡襄在《茶錄》中對建州茶具的推崇大大促進了建州瓷的發展, 明清一些茶書對景德鎮茶具的推崇對促進景德鎮瓷業的作用也不可小視。如明初的朱權, 為明太祖朱元璋之十七子, 稱寧王, 因政治鬥爭失敗, 求清靜和韜晦, 多與文人學士往來, 悉心茶道, 著有明清影響最大的茶書》茶譜》 , 《茶譜》對景德鎮瓷的肯定和推崇, 對景德鎮瓷業的意義是巨大的。在論及景德鎮瓷業繁榮的原因方面, 關於明清茶書對景德鎮瓷業的促進作用這一點, 很多學者並沒有注意到。

"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浮樑在中國歷史上是茶業興盛之區, 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但目前尚未見較為全面深入論述明清時期 浮樑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黃崇燾前輩的論文《“浮紅” 史考略》《蠶桑茶葉通訊》1987 年第 4 期) 、《浮樑茶 葉史話》《農業考古》1992 年第 4 期) 、《漫話浮樑茶文化《《廣東茶業》1995 年第 2 期) 、《景德鎮茶具初考》 《農 業考古》1997 年第 2 期) 以及著作《浮樑茶葉寶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對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 化有所涉及, 但過於簡略, 許多問題語焉不詳。有鑑於此, 本人在參考了黃崇燾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 的研究, 寫作了本文。本人拙作將從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明清時期 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一、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

浮樑茶業在唐宋時期曾十分興盛, 到南宋時期開始衰弱, 但仍為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至清同治( 1862- 1874 年) 光緒( 1875- 1908 年) 年間由於紅茶生產的興起, 浮樑茶重新在中國以至世界大放異彩。

( 一) 綠茶的生產

從明代建立到清同治年間, 浮樑生產的主要是綠茶。明代茶葉生產的具體情況因缺乏資料不詳, 清代據 《浮樑縣志》產量不多, 生產技術也不甚高。乾隆版《浮樑縣志》 / 唐白居易《琵琶行》雲-前月浮樑買茶去. , 其 實所產甚少, 制亦不佳。通志謂饒茶不及信州, 而浮樑又不及鄱陽諸邑,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 源賈客所鬻也。道光版《浮樑縣志》 所敘與乾隆版相同。 當然縣誌對浮樑茶產量低品質劣的判斷是從總體而言, 其實該時期亦不乏質高的好茶。明代湯顯祖在 浮樑縣新作《講堂賦》中就曾對浮樑茶讚譽:今夫浮樑之茗, 聞於天下, 惟清惟馨系其揉者; 浮樑之瓷, 瑩於水 玉, 亦系其鈞火侯是足。《清代茶書》《續茶經》引《饒州府志》也記載:浮樑縣陽府山冬無積雪, 凡物早成, 而茶 尤殊異。金君卿詩云:-聞雷已薦雞鳴筍, 未雨先嚐雀舌茶。. 以其地暖故也。 明清浮樑貢茶的存在也能進一步說明這一時期某些茶葉的生產技術達到了很高程度, 否則不會作為貢 品。明談遷《棗林雜俎·中集》載: 國家歲貢。.....饒州府茶二十七斤。這其中是包括浮樑茶的。康熙版 《浮樑縣志》載:“浮每歲貢茶, 有本色, 有折色。”( 第 232 頁) 康熙版《饒州府志》亦載:“ 各縣俱出, 併入貢。”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紅茶的生產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開始創制生產, 綠茶降到了一個很次要的地位, 浮樑茶在唐代之後再次進入 黃金時期。 因地域相連、品質相近, 在清代, 主要產於祁門、建德( 民國時期改名至德, 建國後與東流縣合併為東至) 和 浮樑的紅茶均統稱為祁紅。如《中國茶葉大辭典》即認為 祁紅。產於安徽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的條 形紅茶, 產品以祁門的歷口、閃裡、平裡一帶最優, 故統稱-祁紅. 。與祁門毗鄰的江西浮樑所產紅茶歷史上也 稱祁紅。《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也認為祁紅。茶名。產於安徽祁門、東至、石臺、貴池、黟縣等。歷史上江西 浮樑所產, 亦稱祁紅。一般認為祁紅始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創制, 而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 系仿效祁門。如《祁紅》183一書載:/ 光緒元年( 原注: 一八七五年) , 有個黟縣人, 名叫餘干臣, 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 因羨紅茶暢銷多利, 首先在至德縣( 原注: 今東至縣) 堯渡街設立紅茶莊, 仿效-閩紅. 製法, 開始試製紅茶。為了進一步剝削茶農, 擴大影響, 牟取更多利益, 一八七六年, 餘又從至德來到祁門, 勸誘茶戶製造紅茶, 並最先在祁門西路集鎮歷 口, 繼而在閃裡設立紅茶分莊, 經營範圍逐漸擴大。與此同時, 在祁門南路一帶的貴溪, 也有人( 筆者注: 係指胡元龍) 試製紅茶獲得成功, 這就是“祁紅” 的開端。( 第 1 頁) 《中國茶葉大辭典》也有類似的敘述。而且 《祁紅》還認為祁紅創制後隨著產量的擴大,產區也隨著迅速擴大, 除原來的祁門、至德兩縣外, 毗連的浮樑縣 和貴池縣也相繼改制紅茶 ( 第 2 頁) 。《中國茶經》也認為浮樑生產紅茶是受到祁門影響改制。但也有學者不贊同祁紅創制主要歸功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並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的觀點。 如被奉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在《茶經述評》中即認為紅茶生產是從浮樑傳到東至再傳到祁門。紅茶的發源地 是福建。至於福建紅茶的向外傳播, 則可能是由崇安開始的, 其傳播的主要路線, 可能是先由崇安傳到江 西鉛山的河口鎮, 再由河口鎮傳到修水( 原注: 過去義寧州的治所) , 後又傳到景德鎮( 原注: 過去的浮樑縣) , 後 來又由景德鎮傳到安徽的東至( 原注: 指現在東至縣境內的原至德縣境) , 最後才傳到祁門。 黃崇燾在《浮 樑茶業史話》中也傾向於認同吳覺農的觀點。 本人的觀點是不必機械地認為祁紅的創制始於一人一時一地, 然後線條式地在祁門、建德和浮樑三縣範 圍內從某地傳到某地, 而是在同治光緒年間三縣大致同時或稍有先後均有人受周邊紅茶( 閩紅、湖紅、河紅、寧 紅) 的影響開始生產紅茶, 然後由若干個點逐漸擴展為面, 祁門、建德和浮樑的紅茶生產完全可能互受影響共 同提高, 逐漸發展為赫赫有名高品質的祁紅。有史料為證。據光緒九年《益聞錄》載:/ 建德為產茶之區, ,, 同治初年, 則粵商改做紅茶, 裝箱運往漢口, 浮樑巨賈, 獲利頗多。 浮樑《 磻溪村汪氏宗譜》載: 同治初年, 夷 氛入擾, 口岸大通, 百貨競湧。而浮樑以茶味中國出口大宗, 君( 筆者注: 指汪東楨) 乃出材與西商交涉, 採摘焙 制。先生( 筆者注: 指汪東楨弟汪東圯) 遂抒其所見, 與兄互講求製造仙芽紅茶, 未幾馳名海外。( 第 364 頁) 又據上官俅 1937 年撰《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據當地老者所稱, 該縣( 筆者注: 係指浮樑) -祁紅. 之制 造, 發軔於北鄉磻溪村, 至清光緒二、三年( 1876、1877 年) 間, 因有廣東商人仿效兩湖製造紅茶之法, 在皖屬 秋浦縣( 原注: 即今至德縣) 設莊監製紅茶, 引起磻溪村一帶青茶商之注意。翌年( 原注: 光緒四年) 春間, 該村亦 隨之設立茶莊仿製, 時僅一家, 次年增至二家。至光緒七八年( 1881、1882 年) 間, 則附近之閃裡( 原注: 皖境) 勒 口一帶, 亦相繼成立茶莊。自光緒十年( 1884 年) 後, 即遍及浮屬各鄉矣。從上述史料看, 在同治 年間建德、浮樑就已開始大量生產紅茶並暢銷海外, 並不在餘干臣、胡元龍之後, 浮樑紅茶受到過建德紅茶影 響, 祁門紅茶也受到浮樑紅茶之影響。 浮樑開始紅茶生產後, 因品質一流, 在海外極為暢銷, 價格也往往超過國外紅茶, 浮樑紅茶生產因之得到 迅速發展, 光緒末到民國初達到極盛。《大中華江西省地理志》載: 江西之茶為國貨大宗。“浮樑茶”。磻溪村 葛坪山、青龍山, 高逾四千尺, 產仙芽茶, 味香色濃, 外人樂購之。“浮樑茶”唐時已著名, 今紅茶暢銷海外, 均為國貨大宗。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第 138- 139 頁) 鄭建新《祁紅史話》也指出: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門浮樑)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總在 7- 8 萬擔上下, 價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紅茶相比, 也是獨佔鰲頭, 在國際市場的高香名茶中雄居第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浮樑天祥茶號生產的優質紅茶, 該茶號 位於與祁門接壤的嚴臺村, 由世居此地的江資甫經營, 每年運滬銷售紅茶達 1400 餘擔, 因品質出眾, 民國四年 ( 1915 年) 天祥茶號精製的工夫紅茶( 商標為“ 祁紅” ) 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三) 茶葉產區

浮樑的茶葉產區主要在浮樑北部, 分佈於與建德、祁門、休寧和婺源毗連的廣大山區。據程沛《解放前浮 樑縣茶葉生產和銷售》 :浮樑紅茶區, 大部分分佈於浮北的峙灘、興田、英溪、江村、儲田、經公橋、西湖、桃墅、 勒功街等廣大山區 。吳莊《浮樑茶葉概況》認為:浮東的瑤裡、白石塔、汪胡、梅嶺與休寧邊境 均出產綠茶; 浮北桃墅、西湖、茶寶山、興田、白毛港、經公橋, 與安徽的東至、祁門, 出產紅茶。 明清時期浮樑茶葉產區主要在浮北, 大致而言, 在紅茶興起後, 紅茶產區主要覆蓋與建德、祁門毗連的浮樑西 北, 綠茶產區則在與休寧、婺源相連的浮樑東北。紅茶主要銷於海外, 綠茶主要銷於本地和周邊, 綠茶生產遠 184沒有紅茶生產的規模。據《解放前浮樑縣茶葉生產與貿易》, 當時茶山面積約達三萬餘畝。 明清時期浮樑形成了北部以桃墅鎮為中心主要生產和集散茶葉、南部以景德鎮為中心生產和集散陶瓷 的經濟格局。據樑淼泰《明清景德鎮城市經濟研究》:桃墅明代曾是浮樑兩鎮中的一個鎮, 有巡檢司。其市場 範圍約 70 平方華里, 近代, 附近 20 裡以內村莊所產紅茶大都運到桃墅出售,桃墅是浮北最大的市 街。又據乾隆版《大清一統志》 :景德鎮。在浮樑縣西南三十里, 瓷器所出, 王存《九域志》 浮樑縣有景德鎮舊志, 其地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置鎮於此, 因名。明初因元舊志稅課局, 宣德初始置御器廠, 於 是有官窯民窯之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桃樹鎮。在浮樑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因桃樹嶺為名, 舊置巡司, 後徙縣東北百里勒工市, 今移景德鎮。《大清一統志》僅列有饒州 12 個鎮, 其中就有浮樑轄下之桃墅( 又名桃樹) 、景德兩鎮, 可想而 知桃墅鎮之地位。桃墅設巡檢司始於元代, 明代因襲, 後雖遷至勒功( 又名勒工) , 但仍距桃墅不遠, 之所以在 偏僻的山區設置該機構, 主要是因為茶葉的生產和貿易使這裡成為繁華的集鎮, 有必要加強統治進行管理。 據《千年縣衙) )) 浮樑縣署及衙門文化趣談》, 桃墅巡檢司的主要職能為:負責分治該處軍民之政務、治安管 理、緝盜、防奸等務。後清代桃墅巡檢司移至景德鎮, 反映了作為全國之瓷業中心的景德鎮, 地位和重要性 遠超過作為小範圍地區茶業中心的桃墅, 統治者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現實。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四) 茶葉產量

茶葉產量是反映浮樑茶業狀況的重要指標, 但在整個明清時期, 一直缺乏茶葉產量的精確數字。總體而 言明初到清同治之前浮樑茶的產量徘徊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年產約數百擔, 同治光緒年間紅茶興起以後, 浮樑 茶業迅速發展, 茶產量不斷提高, 光緒末至民國初達於極盛, 年產量超過 6 萬擔。 樑淼泰在《明清時期浮樑的農林商品》中認為明初浮樑產茶佔饒州府六縣中的第三位, 次於德興、鄱陽, 經 過一些數字的推算, 樑淼泰得出明初浮樑 1429. 5 畝產毛茶 64327. 5 斤的結論。 百斤為一擔, 則明初茶產量 為 643 擔。 據黃崇燾《浮樑茶葉寶鑑》 , 清乾隆年間浮樑茶除每年徵收芽茶 324 斤 9 兩之外, 還要徵收 440 斤的茶葉 稅。具體產量則不詳。 清同治光緒年間浮樑開始生產紅茶後, 茶業發展迅速, 但從光緒到民初浮樑茶產量在文獻記載中卻有些 含糊甚至不同文獻互相矛盾。 《景德鎮市交通志》載:/ 清光緒八年( 公元 1882 年) , 年產茶葉 3 萬擔。宣統三年( 公元 1911 年) , 茶葉產量 上升到 6 萬擔。

( 第 85 頁)《景德鎮志略》也有相同記載。 1936 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載: 光緒末年至民國元年之間, 祁浮之產額共達拾三萬餘箱, 推銷 即在漢口承受, 半為俄商, 餘則英美德法丹麥等國合為市場。一箱約為 50 斤, 13 萬箱也即 6. 5 萬擔, 以浮 樑紅茶在祁浮二縣茶產量中佔 5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元年浮樑紅茶年產量約為 3. 25 萬擔。 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伊時全縣茶之輸出量, 常在三萬 至六萬箱之間。 年產 3- 6 萬箱摺合約每年 1. 5- 3 萬擔。《祁紅》 載:/ 在一九一一年前後, 生產和 運銷最為旺盛。據統計, 當時的祁門、浮樑、至德三縣, 紅茶常年產量在 60000 擔以上。 浮樑紅茶 在三縣總產中若以 40% 計, 則 1911 年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24000 擔。 鄭建新《祁紅史話》 :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 門) 浮( 樑) 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 總在 7- 8 萬擔上下。以浮樑紅茶佔三縣 4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初紅茶產量為 2. 8- 3. 2 萬擔。 《中國茶葉》 :1911 年前後, ( 祁紅) 生產購銷最旺時年產達 6 萬擔以上。 以浮樑紅茶佔 40% 計, 1911 年 前後產量為 2. 4 萬擔以上。1897 年皖南茶釐稅局道員程雨亭給上司兩江總督劉坤一的《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載: 徽州府屬之祁門、池州府屬之建德、江西饒州府屬之浮樑, 向做紅茶。,,共徵茶稅七萬一千七百四十餘兩。( 第 596頁) 又據馬立中《祁門歷代茶葉稅》: 同治元年( 1862) ,,皖南茶稅總局設於屯溪, 下設祁門分局( 原注: 兼轄浮樑茶稅) 。光緒二十年( 1894 年) , 藉口中日甲午戰爭, 加捐銀兩成計 3 錢6 分, 共計每引繳銀2 兩 2 錢4分。後來戰爭已停, 而捐不停。也1897 年包括浮樑的皖南茶稅為每引銀 2. 24 兩, 祁門、建德、浮樑185三縣茶稅共 71740 兩, 則三縣茶產量為 32027 引。光緒《重修安徽通志》載/ 同治元年, 兩江總督曾國藩頒定新章, 每茶一百二十斤為一引( 第 179 頁) , 計量單位換算為斤則三縣茶產量共 3843214 斤, 摺合 38432 擔。以浮樑茶產量佔三縣的 40% 計, 為 15373 擔。又同年程雨亭《請裁汰茶釐局卡冗費稟》反映: 本年自春阻夏, 霪霖滂沛, 山茶享單傷, 產數較昔歲約少三分之二。祁門浮樑紅茶, 商本折閱。夏初又聞美國加徵進口茶稅, 眾商益觀望趑趄, 蟄伏荒山, 切生焦悶。 也即因雨水過多, 1897 年三縣茶產量只為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則正常年份三縣茶產量約 115296 擔, 浮樑為 46118 擔。當時官方的稅收數字是真實可信的, 因此根據稅收數字推算出來的三縣以及浮樑的茶葉產量也是較為準確的, 可以得出結論, 在 1895 年前後, 三縣的年紅茶產量已超過 11 萬擔, 而浮樑則超過 4 萬擔。從光緒初到民初祁門、建德、浮樑三縣的紅茶生產總體是在不斷髮展的, 光緒末至民初達到極盛, 既然在1895 年三縣紅茶產量就已超過 11 萬擔, 浮樑則超過4 萬擔, 光緒末至民初不大可能低於這個數字, 所以 1936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祁紅》、鄭建新《祁紅史話》、《中國茶葉》中記載的數字可能都過於偏低, 而《景德鎮交通志》和《景德鎮志略》中的記載更接近歷史真實, 也即清光緒八年, 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3 萬擔, 宣統三年達到 6 萬擔。當然紅茶主要用於外銷, 如加上每年自產自銷和銷售於周邊的綠茶, 浮樑每年的實際茶葉產量還要更高一些。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五) 茶葉的銷售

從明初到清同治年間浮樑綠茶的具體銷售情況已難考其詳。光緒年間紅茶興起後, 其銷售過程大致是茶農採茶加工成毛茶後售給茶號, 茶號內部大體可分為購茶和製茶兩部分, 收購毛茶後進一步精加工成成品茶,茶號將成品茶運至九江或漢口, 光緒三十年( 1904 年) 前以運往九江居多, 之後則運往漢口為多, 在九江或漢口茶號通過作為中介的茶棧將茶售給西方商人控制的洋行,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一部份以漢口為起點由俄商通過陸路運銷到俄國, 另一部分以上海為起點由英美商人從海路運到英美, 祁紅到達外國後, 再由洋行銷售給外國貿易商人, 由外國商人售給外國茶葉店, 茶葉店最終將茶銷售至外國消費者手中。“浮樑茶號“之興起與紅茶興起的時間是同時的, 開始於光緒初年, 全縣茶號一般在 50 到 100 家之間, 浮樑紅茶發展到極盛的 1911 年, 茶號達 200 家左右。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載: / 浮樑之有茶莊( 筆者注: 即茶號) , 始於光緒初年,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全縣茶莊, 數達八九十家。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辦法稟》載:本年( 筆者注: 指 1897 年) 祁門茶號五十餘家, 建德十家, 浮樑六十餘家 。《浮樑茶葉寶鑑》: 茶葉廠商( 筆者注: 係指茶號) 的分佈。1911 年約有 200 戶, 1936 年有茶號 65家。“浮樑茶號“的分佈範圍主要在紅茶的產區浮樑西北一帶, 幾乎每村皆有茶號, 少則一家, 多的甚至十餘家。吳莊《浮樑茶葉概況》 :清朝中葉, 我國茶葉對外貿易歲值銀數千萬元。當時浮樑茶葉生產也正興旺。據北鄉老輩談: 浮樑茶葉興旺時, 西湖、興田、流口、嚴臺、英溪等處都有一家茶號和兩三家茶號, 最多的算大江村茶號, 有十三家, 桃墅有九家, 北鄉茶號總計在數十家左右。 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祁浮茶號, 星羅棋佈, “浮樑茶號”, 均在北鄉五里十里之間, 岡嶺重複, 村落畸零, 每村各有茶號二三家不等。茶號之營業有很強的季節性, 茶季收購毛茶進一步加工成成品茶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茶季一過, 則處於歇業狀態, 到第二年茶季再重新開始。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已在十一月中旬, 祁浮二邑, 並無公所茶董, 只得遴派妥勇, 分赴各邑, 齎送前項告示,浮北號門, 多半關鎖, 之所以當時浮北的茶號會多半關鎖, 是因為時在十一月, 並非茶季, 茶號均處於歇業狀態。茶號之茶是由設於九江或漢口的茶棧作為中介售給洋行的,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最終是由洋行銷售到海外。茶棧以收取佣金贏利為經營目的, 兼在產地放貸給茶號, 也有的茶棧自設茶號。之所以需要茶棧的存在, 主要是因為茶號商人與西商之間的語言隔閡。洋行中俄商控制的居多。據《祁門紅茶》 : 祁紅在漢口集散場時, 大半為俄商承辦, 餘則為英、美、德、法、丹麥等國, 年銷量一般在十三萬箱左右( 原注: 每箱五十斤上下) , 另花香( 原注: 尾茶) 也由俄商銷售。作紅磚茶之用。 其交易方法為事先由水客送茶樣給外商預訂箱數,186箱茶到漢, 當即估價, 茶價談妥, 隨即過磅, 不需一月, 交易即可告罄, 手續簡, 效率高。茶棧往往沒有自有資本, 需向洋行借貸。而一般的茶號往往也資本微薄, 除合股籌措資金外還需向茶棧借貸, 據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前清時代, 貸款多寡, 概照預定箱額計算, 每箱貸款數額, 隨銀根緊鬆而定, 總在五兩至十兩之間。且其付款時間較遲, 但最遲須在茶箱起運之前付訖。 處在最底層的茶農掙扎在溫飽線上, 為了生存或不時之需也多向茶號借貸, 受到最大盤剝的其實是茶農。茶農的借款一般在茶季向茶號售出茶葉的同時扣還, 茶號向茶棧的借款也一般在茶葉交易完成時扣還。這樣西商操縱的商業資本成了祁紅生產貿易的實際控制者,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貿易帶有很強的殖民地色彩。

( 六) 茶葉運銷線路

在明清時期, 浮樑茶葉的運銷線路屢有變化, 可大致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明初到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 年) , 這個時期浮樑茶的運銷線路是從昌江進入鄱陽湖, 經九江關入長江, 再從長江進一步運銷到北方。早在唐代浮樑茶興起後浮樑茶外運走的就是這條運銷線路, 之後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光緒版《江西通志》載: 九江關, 明初有關稅, 無船鈔。宣德四年( 1429 年) , 九江始設鈔關, 徵收船料。,,( 清康熙) 二十一年( 1682 年) 提準九江關移駐湖口。凡官商鹽茶有徵, 客商貨物, 除竹木輸稅外, 餘皆無徵, ,,船料無火牌勘合者, 與茶船、魚苗船皆量船之丈尺, 照商船例徵收, 茶稅上則百斤, 徵銀三錢, 中則一錢, 下則三分,茶葉是九江關最重要的徵稅商品之一, 其中必包括一定數量的浮樑茶。第二個時期從清乾隆二十二年( 1757 年) 至咸豐十年( 1860 年) , 浮樑茶的運銷線路主要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從吳城鎮( 贛江流入鄱陽湖的入口處) 溯贛江而上, 翻越大庾嶺, 再水運至廣州, 茶葉在廣州出口銷售到西方。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明清之際, 茶產數量愈多, 政府課稅益繁。至於輸出途徑, 亦屢經變遷。初時吾省各地出產之茶, 多溯江而上, 越梅嶺轉達廣州出口。之所以在乾隆中期發生運銷路線的變化, 一是因為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 開放海禁以後, 西方國家對中國茶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 刺激了國內的茶葉生產, 江西茶葉從之前主要銷往北方開始轉變為主要銷至海外, 二是因為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廣州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 溯贛江而上翻越大庾嶺再通過珠江水系至廣州成了江西茶葉外銷的最佳路線。第三個時期是從咸豐十一年( 1861 年) 至清亡的 1912 年, 浮樑茶的運銷路線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出鄱陽湖入長江後, 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以九江或漢口為集散地出口到西方國家。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鴉片戰爭以後, 九江即已闢為商埠, 本省一切輸出物產, 莫不以此為轉運樞紐。於是茶葉輸出, 亦漸漸轉由此地分運滬漢銷售矣。大概贛東浮樑一帶之茶, 多由鄱陽湖水道經湖口轉運九江換船, 寧州所屬之茶, 則多由水道運至塗家埠換火車裝運至九江, 再換江輪轉運。惟初時概系運往漢口銷售。在歐戰期間, 漸有轉趨滬上銷售之勢。運銷路線變化的原因在於 1861 年清政府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 被迫開放長江沿線的港口九江、漢口為通商口岸, 兩地很快成為周邊省份的茶葉集散中心。江西茶葉可就近以九江、漢口作為外銷出口地, 完全不必再前往路途遙遠的廣州。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七) 浮樑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明清時期浮樑為周邊祁門、婺源、休寧、樂平等地的茶葉集散中心。乾隆版《浮樑縣志》在論及本地茶葉時曾記載:/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源賈客所鬻也。錢振倫同治年間所作《歐陽健飛軍門五十雙壽序》歌頌歐陽健飛在輔助湘軍擊敗太平軍後, 騰凱唱於信州, 報捷音於樟鎮。浮樑復販茶之業, 饒陽收範土之窯。這也說明浮樑為重要的地區茶葉集散中心。樑淼泰也指出清代中期以後, 休寧茶葉於“景鎮集散” 清代中期祁門、婺源輸景德鎮茶折米值在 200 萬石左右, 至為可觀 , 樑淼泰還指出樂平縣在清代每年產茶數百萬斤主要銷往本境和景德。浮樑之所以能成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與昌江是有密切關係的, 昌江是浮樑、祁門、婺源、休寧等縣茶葉外運最便捷的通道。昌江源出安徽徽州祁門之大洪山, 自東北流向西南, 經祁門、浮樑和鄱陽注入鄱陽湖, 從鄱陽湖上可進入東西交通的大動脈長江, 下可入南北交通要道贛江, 昌江周邊各地的茶葉只要進入昌江就可便利進入溝通中國東西南北的最重要交通線路。《景德鎮交通志》即指出:解放前, 祁門、婺源、浮樑等縣的茶葉、木材、農副產品和景德鎮的瓷器, 均經景德鎮港卸裝和轉運出口。 茶葉運輸歷史悠久, 50年代以前, 浮樑、婺源、祁門等地出產的茶葉, 絕大多數均由昌江外運出口 。明清時期昌江是交通繁忙的河道, 大量的船隻中相當一部份運送的就是茶葉, 閶江( 筆者注: 即昌江) , 在公路、鐵路開通以前, 是祁門人與外界相連的主要通道, 舟船可經景德鎮、饒州入鄱陽湖。清道光年間, 河間桅杆如林, 往來船隻近萬。程鴻詔曾就昌江航運賦有《浮樑縣》一詩: “風送菜花香, 江干住客航”。買茶人不斷, 應是到浮樑。在浮樑從事茶葉貿易的商人大部分為徽商。據程振武《景德鎮徽幫》 , 舊時景德鎮十里長街 70% 以上的店鋪是徽州人開設的, 有“無徽不成鎮”之說。甚至清代江西曾將茶葉貿易的許可證茶引主要發給徽商, 《清史稿》 “江西發引徽商及各州縣小販”。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八) 茶葉的地位和作用

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迅速勃起, 浮樑與義寧州、武寧、鉛山並列成為江西產茶的主要縣份之一, 茶葉大量暢銷歐美, 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 30 年代江西省政府經濟委員會編《江西經濟問題》即指出:/ 茶之出產, 江西亦佔全國最重要之區域, 自國際貿易言之, 殆有二百餘年之歷史, 當東印度公司, 與中國通商之時, 義寧州, 浮樑, 武寧, 鉛山之茶, 恆溯贛江而上, 逾梅嶺以入廣州。自五口通商而後, 始改其輸出之方向, 據民國三年海關統計, 出口有三十二萬五千擔。《皖贛紅茶運銷委員會設立經過及其成績》也指出: 本省素以茶產著稱, 而尤以紅茶為大宗, 其產於修水武寧銅鼓者為寧紅, 鉛山上饒等縣者則為河紅, 浮樑即皖省之祁門至德三縣所產者則合稱祁紅。色澤香味均極鮮美, 不特非國內各地紅茶所能及, 即在國際市場亦已久馳名, 佔有優越地位, 每年所產、悉數裝箱出口, 運銷歐美已有六七十年之歷史, 鼎盛時期, 每年出口嘗超五十餘萬箱之多。據《九江茶市概述》之《自同治二年至民國二十四年江西茶之輸出數量表》, 光緒八年( 1882年) 江西對外輸出茶葉 280037 擔, 光緒二十一年( 1895 年) 對外輸出 266081 擔, 宣統三年( 1911 年) 244880擔,而前文已敘 1882 年浮樑茶產量約 3 萬擔, 1895 年超過 4 萬擔, 1911 年約 6 萬擔, 則 1882 年浮樑佔江西對外茶葉輸出的 10. 7% , 1895 年為 15. 0% , 1911 年上升到 24. 5% , 總體浮樑茶葉在江西茶葉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斷提升。由於浮樑茶葉的繁榮, 極大推動了盛產茶葉的浮北一帶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使處於深山僻壤的浮北出現了一批繁華的集鎮, 典型的有桃墅、江村、磻溪等。桃墅。據《景德鎮市地名志》 , 在清代村中堂舍建築華麗, 店鋪甚多, 有什貨店、油坊、藥店、煙店、染坊等。尤其是茶號, 有十三家之多, 故名桃墅店。原有西街、正街、葉村街以及桂花樹弄、槽門弄、石弄裡、三龍弄、丁家門口等地。曾經設鎮, 名桃墅市。為浮樑縣北鄉四大名街之一。江村。《景德鎮市地名志》“江村。.....有”一桃墅, 二江村. 的說法, 是浮樑北鄉第二大集鎮。清朝, 此地店鋪和茶號甚多。《景德鎮市交通志》也指出:江村不僅自古就是產茶之地, 而且是茶貿集鎮,清末有茶號 13 家。磻溪。《 磻溪村汪氏宗譜》 海通以來, 磻溪以茶輸出外洋, 歲贏無藝, 方儲史記。貨殖傳所載, 定陶宣曲之富勢, 殆相將其士夫, 挾巨資聯翩滬漢之濱, 與中外名流碩彥相往還, 類能新舊溝通, 諳國情而悉時事,,閱數年轍一, 至其戶口增長之數, 月異而歲不同, 今則且倍, 財賦則倍, 且從事初時, 預覺其村居之中, 尚有湫隘者,繼則輪換一新矣。繼時竟其村居之邊, 猶有空隙者, 今則 閎相望矣。及觀其四郊, 土地無不闢, 田野無不治, 而其於茶也, 農誦杜育之賦, 工通陸羽之經, 商富計然之策, 甚至碧眼高鼻, 不計憚祀商露, 諭津樑詣其他, 考其產, 友其人, 然後知磻溪之食, 舊德而服先疇, 又據新圖而宏達略, 保世而滋大資富, 而永年蓋其農工商之焉。 由於茶葉的興盛, 極大促進了處於偏遠山區磻溪之開發, 人口和財賦成倍增加, 形成了集鎮, 甚至碧眼高鼻的外商也前來進行茶葉貿易。《景德鎮市地名志》也指出: 磻溪。民國初年, 有男丁八百, 為一集鎮, 有雜貨店、煙店、藥店、百貨店、米行和屠店等。茶葉運銷上海、漢口、九江等地, 頗負盛名。農民的茶葉收入佔總收入的 80% 。《景德鎮市地名志》雖然敘述的是民國初年之磻溪, 但也能反映清朝末年的情況。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九) 茶業近代轉型的努力

清光緒年間, 雖然整個中國的茶業仍維持著表面的繁榮和發展, 但實際潛藏著嚴重的危機, 主要原因在於印度、錫蘭、印尼、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開始大力發展茶業, 採用大機器生產, 實行資本主義的經營貿易方式,極力與中國競爭, 漸有後來居上排擠中國之勢, 而包括浮樑在內的中國茶葉產區仍處於茶農小生產分散經營、茶號採用手工生產、茶葉貿易被西方商業資本控制的狀態。如中國的茶業不完成向近代資本主義的轉型, 被徹底擊敗只是時間問題。清朝統治集團中已有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並試圖挽救危局。光緒二十三年( 1897 年) 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劉坤一令皖南茶釐局道員程雨亭在皖南紅茶產區( 祁門、浮樑、建德) 推行機器製茶, 程雨亭卻覺得困難重重。程雨亭認為: / 祁門萬山錯雜, 購運頗不容易。浮樑山徑雖稍平衍, 亦尚無人購辦。蓋試用機器, 必須延聘外洋茶師, 華人未諳製法, 有機驟難適用 , 祁門萬山叢雜, 民情強悍, 山戶與商號爭論茶價, 屢起釁端。浮樑各號畸散, 北鄉山徑崎嶇, 資本微薄。建德數號略同。此皖南所轄紅茶產地之大略也。.....徽茶改用機器,......各項費用, 成本過昂, 且無洋商包裝, 萬一不得其宜, 耗折大非淺鮮。若延聘西人, 據需薪資每月二百金, 且要包定三年, 薪水太巨, 萬難延請。.......創用機器, 收草碾壓, 機器出茶有定, 草少則曠工, 草多則壅滯, 必久攤, 久攤遂變壞。......公信洋行函覆雷稅司, 碾壓機器, 只需銀六百兩, 既可購辦, 今由徽商面詢該洋行, 則雲每架需九百斤, 又加保險水腳等費, 合計總需一千有奇, 前言不符, 令人疑沮, ......皖南業茶, 家世殷實者, 寥寥無幾, 無本牙販, 鳩集股份, 新茶上市, 結隊而來,茶事將畢, 一鬨而散。......浮樑茶號, 均在北鄉五里十里之間, 岡嶺重複, 村落畸零, 每村各有茶號二三家不等。祁門茶號, 均在西南鄉, 疊 層巖, 約同。......均言地勢如此, 改用機器, 及聘僱熟諳茶機的洋工, 良非易事。程雨亭認為祁門浮樑難以購置機器製茶的主要原因在於茶號資金微薄使用機器成本過高、由於地形茶號過於分散難以集中製茶、民風強悍蠻橫等等。官方試圖在祁浮一帶推行機器製茶的努力最終不了了之。清代浮樑茶號已經是帶有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手工工場, 但遺憾的是並沒有促使浮北社會脫胎換骨走向資本主義。當時的浮樑茶號其實就是茶葉精製加工廠, 仍主要採用手工勞動, 未實行大機器生產, 因紅茶製作的工藝程序複雜, 茶號內僱傭的茶工分為許多不同的工種, 茶工完全是身份自由的僱傭勞動者, 經營茶號的茶商靠剝削茶工的剩餘價值獲取利潤。每家茶號僱傭茶工數十到百餘人不等, 若以茶號一百家計, 浮樑境內茶號內的僱傭工人達數千人。茶商的來源一般為有一定資本和經營能力的地主、小工商業者甚至茶農, 茶商獲取利潤後的方向一般不是擴大再生產, 也不會投資於茶園, 而是買田置地成為地主或更大的地主甚至官員,如府前汪氏族譜就記載汪光裕 深諳貨殖, ......開復元詳茶莊, 振興商業, 交通中外, .....未幾而田連阡陌矣,又未幾而廈屋渠渠矣, 家給人足, 聞望甲於一鄉矣, 汪以寬繼父志而謀紅茶貿易, 丁酉歲, ......身授國朝六品頂戴同職銜贈賞一代。這就導致茶號一般難以得到大的發展, 很難出現經營規模龐大、資金雄厚的茶商, 始終無力採用大機器生產( 缺乏資金和技術) 。儘管清末浮樑茶業發展到極盛, 但實際是“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 這為民國時期浮樑茶業的衰落以致徹底衰敗埋下了伏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二、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

在現代, 浮樑為景德鎮市下轄之一縣, 但在整個明清時期, 景德鎮均為浮樑縣下轄之一鎮, 但不管行政建制如何變化, 浮樑與景德鎮實為一體, 因此景德鎮之陶瓷茶具是浮樑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一) 景德鎮茶具與全國瓷業中心

在明清時期, 景德鎮作為朝廷御窯所在地和全國瓷業中心, 成為人口密集極為繁華的手工業城鎮。據明王世懋《二酉委譚》:浮樑景德鎮天下窯器所聚, 餘以分守至其地, 萬杵之聲殷其火光燭天, 令人不能寢, 戲目之曰四時雷電鎮。浮樑知縣陳清曾在康熙二十一年( 1682 年) 曾說景德一鎮, 則又縣南大都會也, 業陶者在焉, 貿陶者在焉, 海內受陶之用, 殖陶之利, 周車雲屯, 商賈電騖, 五方雜處, 百貨俱陳, 熙熙乎稱盛觀矣!唐英《陶冶圖編次》指出:景德一鎮僻處浮樑, 邑境周袤十餘里, 山環水繞中央一洲, 緣瓷產, 其地商販畢集, 民窯二三百區, 終歲煙火相望, 工匠人夫不下數十餘萬, 靡不藉瓷資生。明清時期景德鎮著名的瓷窯有宣德窯、成化窯、嘉靖窯、郎窯、年窯、唐窯等。明清時期景德鎮生產的瓷器中相當一部份為茶具。如 1983 年新加坡一家打撈公司在一艘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沉沒在南中國海的貨船中, 打撈起 10 萬餘件景德鎮青花瓷, 船沉時間約在乾隆十五年( 1750 年) ,其中就有茶具4 萬餘件。“吳仁敬”、幸安潮的《中國陶瓷史》中列有大量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 該書描述宣窯生產的白茶盞:白茶盞一種, 光瑩似玉, 內有絕細之龍鳳暗花, ,,雖宋代之定、汝亦不能比方, 真一代絕品也。 描繪嘉窯生產的茶具: 有小白甌, 名曰壇盞者, 正白如玉, ,,有大中小三號, 以內燒茶字者為佳, ,,其佳者無異宣成之作, 蓋特出之物也。描繪隆窯生產的茶具: / 隆窯所制之酒杯茗碗, 多繪男女私褻之狀, ,,雖非雅裁, 專以瓷之立場而論, 則實屬精品也。 描繪嘉慶時生產的茶具:/ 又有一種茶杯, 蓋杯外題御製詠品茶詩, 詩為五律, 而杯與蓋之中心繪花, 亦屬可珍。一般公認景德鎮之茶具宣窯、成窯達到了最高水平。如明馮可賓《 茶箋》引文震亨《長物志》 :/ 宣窯有尖足茶盞, 料精式雅, 質厚難冷, 潔白如玉, 可試茶色, 盞中第一。 明高濂《遵生八箋》也認為/ 茶盞惟宣窯壇盞為最, 質厚白瑩, 樣式古雅有等, 宣窯印花白甌, 式樣得中, 而瑩然如玉。次則嘉窯, 心內有茶字小盞為美。甚至成窯茶杯一雙價值可超過十萬錢。明劉侗、於奕正著《帝京景物略》 : 成窯酒盞薄如紙, 神廟光宗尚前窯器成窯一雙值十萬錢矣。凡成杯茶貴於酒, 採貴於青, 其最者鬥雞可口謂之雞缸。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景德鎮茶具與飲茶風尚的變化

景德鎮在明清成為極為興盛的全國瓷業中心, 實與飲茶風尚的變化有密切關係。唐代盛行蒸青團茶, 茶色尚綠, 為益茶色青瓷茶具為佳。陸羽《茶經》即認為: / 碗, 越州上, 若邢瓷類銀, 越瓷類玉, 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類雪, 則越瓷類冰, 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 越瓷青而茶色綠, 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嶽瓷皆青, 青則益茶, 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 茶色紅; 壽州瓷黃, 茶色紫; 洪州瓷褐, 茶色黑: 悉不宜茶。因為越州窯生產青瓷, 適應了唐代的飲茶風尚, 在唐代越窯十分興盛。到宋代, 又開始盛行研膏團茶, 茶色尚白, 為顯茶色黑瓷茶具為最佳。蔡襄《茶錄》即認為: / 茶盞。茶色白, 宜黑盞, 建安所造者, 紺黑, , ,最為要用。出他處者, 或薄, 或色紫, 皆不及也。其青白盞, 鬥試家自不用。宋徽宗《大觀茶論》也認為: / 盞色貴青黑, 玉毫條達者為上, 取其燠發茶采色也。建州窯適應了宋代飲茶風尚對黑瓷的需求, 所以建窯一度十分興盛。到明初, 飲茶風尚又開始發生巨大變化, 這個時期盛行散茶, 這可從明代大量茶書對散茶的推崇和對團茶的反對得到證明。如明朱權《茶譜》提出:/ 陸羽多尚奇古, 制之為末, 以膏為餅。至仁宗時, 而立龍團、風團、月團之名。雜以諸香, 飾以金彩, 不無奪其真味。然天地生物, 各遂其性, 莫若葉茶。烹而啜之, 以遂其自然之性也。明田藝蘅《煮泉小品》 :茶之團者片者, 皆出於碾石豈之末, 既損真味, 復加油垢, 既非佳品, 總不若今之芽茶也。蓋天然者自勝耳。明許次紓《茶疏》 : 古人制茶, 尚龍團鳳餅, 雜以香藥。不若近時製法, 旋摘旋焙, 香色俱全, 尤蘊真味。明代茶書記載的茶葉製作方法也皆為散茶, 不再有團茶, 如屠隆《茶說》、張源《茶錄》、黃龍德《茶說》中記載的均為散茶之製作工藝。散茶湯色清純, 白瓷茶具更顯湯色, 所以明清時期茶具從唐代的崇青、宋代的崇黑轉變為崇尚白色。正如胡小軍《茶具》所言: 這個時期, 宋朝和元朝盛行的餅茶、團茶衰落, 芽茶、葉茶成為民間茶葉消費的主流。飲茶方法發生的改變, 隨之而來的是飲茶用器的轉變。為更好地襯托茶湯的色澤和品賞茶湯中的葉或芽形狀之美, 茶具也推崇以白為上。明清對白瓷的推崇可在大量明清茶書中得到證明。如明張源《茶錄》 :茶盞。盞以雪白者為上, 藍白者不損茶色, 次之。明許次紓《茶疏》 : 甌注。茶甌古取建窯兔毛花者, 亦鬥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 純白為佳, 兼貴於小。明屠本《茗笈》 :/甌則但取圓潔, 白瓷而已, 然宜小。清劉源長《茶史》 : 盞以雪白為上。茶以青翠為勝, 濤以藍白為佳。清陸廷燦《續茶經》引清王日卓《檀幾叢書》: / 品茶用歐, 白 為良,所謂-素瓷傳靜夜, 芳氣滿閒軒. 也。 景德鎮從唐代開始歷來主要生產白瓷, 明清飲茶風尚對茶具開始崇尚白瓷, 這極大刺激了社會對白瓷的需求, 景德鎮適應了從唐宋到明清飲茶風尚的變化, 這是景德鎮在明清時期變得一枝獨秀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 因到宋代社會不再崇尚青瓷, 越州窯衰落, 到明代因不再崇尚黑瓷, 建州窯衰落。

( 三) 景德鎮茶具與明清茶書

在明清, 許多茶書中都有對景德鎮茶具的記錄, 極為推崇。如明朱權《茶譜》: 茶甌, 古人多用建安所出者, 取其松紋兔毫為奇。今淦窯所出者與建盞同, 但注茶色不清亮, 莫若饒瓷( 筆者注: 即景德鎮瓷, 景德鎮所在的浮樑為饒州之一縣) 為上, 注茶則清白可愛。 明徐火勃《茗譚》 :注茶莫美於饒州瓷甌, 藏茶莫美於泉州沙瓶, 若用饒器藏茶, 易於生潤。明馮可賓《 茶箋》引周亮工《閩小記》:閩德化磁茶甌, 式亦精好,類宣之填白。餘除以瀉茗, 黯然無色, 責童子不任茗事, 更易他手, 色如故。謝君語子曰: 以注景德甌, 則嫩綠有加矣。試之良然。乃知德化窯器不重於時者, 不獨嫌其太重粉色, 亦足賤也。相傳景德窯取土於徽之祁門,而濟以浮樑之水始可成。乃知德化之陋劣, 水土製之, 不關人力也。 明羅廩《茶解》 : 甌。以小為佳, 不必求古, 只宣、成、靖窯足矣。明屠隆《茶說》 : / 宣廟時有茶盞, 料精式雅, 質厚難冷, 瑩白如玉。可試茶色, 最為要用。蔡君謨取建盞, 其色紺黑似不宜用。明龍膺《蒙史#茶品述》: 昭代宣、成、靖窯器精良,亦足珍玩。大量茶書對景德鎮茶具的記載和推崇, 一方面是景德鎮陶瓷適應了明清時期飲茶風尚的需要並且在社會上有崇高地位的反映, 在另一方面, 一些著名茶書對景德鎮茶具的推崇, 也極大提高了景德鎮瓷的聲望, 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飲茶之人對景德鎮瓷的追求心理, 極大刺激了對景德鎮瓷的需求, 對景德鎮瓷業的發展繁盛起到了重要作用。影響巨大的著名茶人對飲茶風尚和飲茶者消費心理的影響往往是不可估量的。正如陸羽在《茶經》中對越州茶具的推崇極大促進了越州瓷的發展、蔡襄在《茶錄》中對建州茶具的推崇大大促進了建州瓷的發展, 明清一些茶書對景德鎮茶具的推崇對促進景德鎮瓷業的作用也不可小視。如明初的朱權, 為明太祖朱元璋之十七子, 稱寧王, 因政治鬥爭失敗, 求清靜和韜晦, 多與文人學士往來, 悉心茶道, 著有明清影響最大的茶書》茶譜》 , 《茶譜》對景德鎮瓷的肯定和推崇, 對景德鎮瓷業的意義是巨大的。在論及景德鎮瓷業繁榮的原因方面, 關於明清茶書對景德鎮瓷業的促進作用這一點, 很多學者並沒有注意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四) 景德鎮茶具

與明清文學景德鎮茶具與明清文學亦發生了一定聯繫, 景德鎮茶具的形象進入了明清時期的詩歌、小說和散文之中。早在宋代, 詩歌中就已出現景德鎮茶具的身影。北宋僧人釋惠洪《無學點茶乞詩》 : 政和官焙來何處, 雪後晴窗欣共煮。銀瓶瑟瑟過風雨, 漸覺羊腸挽聲度。盞深扣之看浮乳, 點茶三昧須饒汝。鷓鴣班中吸春露。其中饒汝即指景德鎮窯和汝窯生產的茶具。明清時期出現了更多涉及景德鎮生產的茶具的詩歌。如明李日華《贈昊十九》: 為覓丹砂到市廛, 鬆聲雲影自壺天。憑君點出流霞盞, 去泛蘭亭九曲泉。 昊十九為明代浮樑著名制瓷專家, 李日華高度讚頌了昊十九創作的茶具。清鄭板橋《李氏小園》 :兄起掃黃葉, 弟起烹秋茶。杯用宣德瓷, 壺用宜興砂。明清有景瓷宜陶之說, 鄭板橋詩中的宣德瓷和宜興砂分別指的是景德鎮宣窯生產的茶杯和宜興生產的紫砂壺, 皆為最佳茶具。清樊增祥亦有詠及景德鎮成窯生產的五彩瓷杯詩歌兩首。《試茶》 : 秋冷風爐漸可偎, 候湯評水助詩材。工夫可但茶中久, 更玩成窯小泡杯。《星海遠寄佳茗二瓶瓷杯二事報以小詩》: / 建葉頭綱餅, 成窯五采瓷。喜逢秦嶺雪, 恨少黨家姬。景德鎮茶具也出現在明清小說之中, 最著名的是紅樓夢中的一段文字。《紅樓夢》第四十一回:當下賈母等吃過茶, 又帶了劉姥姥至櫳翠庵來。妙玉忙接了進去。只見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現壽” 的小茶盤, 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 捧與賈母。,,然後眾人都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成窯五彩小蓋鍾是前代成化年間景德鎮御窯生產的茶具, 極為名貴難得, 自然給賈母, 有奉承之意, 而官窯脫胎填白蓋碗是當代景德鎮御窯生產之茶具, 雖也名貴, 但遠不及成窯, 所以給眾人。妙玉自稱檻外人, 實際深悉人情世故。明代甚至出現了一篇擬人化描寫景德鎮茶具的傳記文學作品《味苦居士傳( 茶甌)》 , 作者支中夫。《味苦居士傳》系仿宋蘇軾擬人化描寫武夷山茶葉的《葉嘉傳》而成。該文不長, 摘錄於下:湯器之字執中, 饒州人。嘗愛孟子苦其心志之言, 別號味苦居士。謂學者曰: 士不受苦則善心不生, 善心不生, 則無由以入德業。是以人召之則行, 命之則往, 寒熱不辭, 多寡不擇, 旦暮不失, 略無幾微厭怠之色見於顏面。或譏之曰: 子心志固苦矣, 筋骨固勞矣, 奈何常在人掌握之中乎。曰: 士為知己者死, 我之所遇者, 待我如執玉, 奉我如捧盈。惟恐我少有所傷, 召我唯恐至之不速。既至, 雖醉亦醒, 雖寐亦寤。昏惰則勤, 忿怒則釋, 憂愁鬱悶則解。無諫不入, 無見不懌, 不謂之知己可乎。掌握我者, 敬我也, 非奴視也。吾何患焉。我雖涼薄, 必不惰於庸人之手。苟待我不謹使能齏粉, 我亦不往也。嘗曰: 我雖未至於不器, 然子貢貴重之器, 亦非我所取也。蓋其器宜於宗廟, 而不宜於山林。我則自天子至於庶人, 苟有用我者, 無施而不可也。特為人不用耳, 行已甚潔, 略無毫髮瑕玷。妒者以謗玷之, 亦受之而不與辯。不久則白, 人以涅不緇許之。太史公曰: 人見君子之勞, 而不知君子之安。勞者由其知鄉義也。能鄉義, 則物慾不能擾其心, 豈有不安乎。器之勉人受苦, 其亦知勞之義也。

三、明清時期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

明清時期浮樑流傳大量採茶歌, 至於流傳於浮樑等地的採茶戲一般叫景德鎮採茶戲, 浮樑也形成了獨特的茶俗。

( 一) 採茶歌

採茶歌源於茶農上山採茶時的口頭創作, 並在口頭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加工完善。浮樑為古茶區, 在明清時期也流傳著大量採茶歌。這在清鄭鳳儀所作的《浮樑竹枝詞》中得到反映:“毛竹編籬鬆徑遮, 雨前同出摘山茶”。採茶歌罷茶將老, 鬢邊斜插野茶花。明清時期浮樑流行的著名採茶歌有《採茶忙》、《十二月採茶》等。如《採茶忙》 :年年都有桃花三月天哪呵嗨, 三月裡是清明喲, 三月裡是清明喲, 姑娘們上茶山口羅, 姑娘們上茶山口羅, 手拿著茶籃去採茶喲, 滿山的茶樹綠成片綠成片。嫩茶尖尖放呀放清香哪呵嗨, 茶林密密喲, 茶林密密喲, 深呀麼深又長口羅, 深呀麼深又長口羅, 妹妹緊把姐趕上喲, 姐姐妹妹採茶忙採茶忙。 年年都有桃花三月天哪呵嗨, 今年的桃花喲, 今年的桃花喲, 比不上茶葉鮮喲, 比不上茶葉鮮喲, 採茶的姑娘愛茶山喲, 茶山代代樂無邊樂無邊。《十二月採茶》: / 正月裡來倒採( 呃) 茶, ( 牡丹吶花哦) 梅花開( 耶) , 梅花那個開得( 錦繡喂花開耶喲) 多( 呃) 風( 呃) 採( 野花兒開) ......《十二月採茶》在江西湖南一帶都很流行。

"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浮樑在中國歷史上是茶業興盛之區, 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但目前尚未見較為全面深入論述明清時期 浮樑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黃崇燾前輩的論文《“浮紅” 史考略》《蠶桑茶葉通訊》1987 年第 4 期) 、《浮樑茶 葉史話》《農業考古》1992 年第 4 期) 、《漫話浮樑茶文化《《廣東茶業》1995 年第 2 期) 、《景德鎮茶具初考》 《農 業考古》1997 年第 2 期) 以及著作《浮樑茶葉寶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對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 化有所涉及, 但過於簡略, 許多問題語焉不詳。有鑑於此, 本人在參考了黃崇燾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 的研究, 寫作了本文。本人拙作將從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明清時期 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一、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

浮樑茶業在唐宋時期曾十分興盛, 到南宋時期開始衰弱, 但仍為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至清同治( 1862- 1874 年) 光緒( 1875- 1908 年) 年間由於紅茶生產的興起, 浮樑茶重新在中國以至世界大放異彩。

( 一) 綠茶的生產

從明代建立到清同治年間, 浮樑生產的主要是綠茶。明代茶葉生產的具體情況因缺乏資料不詳, 清代據 《浮樑縣志》產量不多, 生產技術也不甚高。乾隆版《浮樑縣志》 / 唐白居易《琵琶行》雲-前月浮樑買茶去. , 其 實所產甚少, 制亦不佳。通志謂饒茶不及信州, 而浮樑又不及鄱陽諸邑,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 源賈客所鬻也。道光版《浮樑縣志》 所敘與乾隆版相同。 當然縣誌對浮樑茶產量低品質劣的判斷是從總體而言, 其實該時期亦不乏質高的好茶。明代湯顯祖在 浮樑縣新作《講堂賦》中就曾對浮樑茶讚譽:今夫浮樑之茗, 聞於天下, 惟清惟馨系其揉者; 浮樑之瓷, 瑩於水 玉, 亦系其鈞火侯是足。《清代茶書》《續茶經》引《饒州府志》也記載:浮樑縣陽府山冬無積雪, 凡物早成, 而茶 尤殊異。金君卿詩云:-聞雷已薦雞鳴筍, 未雨先嚐雀舌茶。. 以其地暖故也。 明清浮樑貢茶的存在也能進一步說明這一時期某些茶葉的生產技術達到了很高程度, 否則不會作為貢 品。明談遷《棗林雜俎·中集》載: 國家歲貢。.....饒州府茶二十七斤。這其中是包括浮樑茶的。康熙版 《浮樑縣志》載:“浮每歲貢茶, 有本色, 有折色。”( 第 232 頁) 康熙版《饒州府志》亦載:“ 各縣俱出, 併入貢。”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紅茶的生產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開始創制生產, 綠茶降到了一個很次要的地位, 浮樑茶在唐代之後再次進入 黃金時期。 因地域相連、品質相近, 在清代, 主要產於祁門、建德( 民國時期改名至德, 建國後與東流縣合併為東至) 和 浮樑的紅茶均統稱為祁紅。如《中國茶葉大辭典》即認為 祁紅。產於安徽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的條 形紅茶, 產品以祁門的歷口、閃裡、平裡一帶最優, 故統稱-祁紅. 。與祁門毗鄰的江西浮樑所產紅茶歷史上也 稱祁紅。《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也認為祁紅。茶名。產於安徽祁門、東至、石臺、貴池、黟縣等。歷史上江西 浮樑所產, 亦稱祁紅。一般認為祁紅始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創制, 而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 系仿效祁門。如《祁紅》183一書載:/ 光緒元年( 原注: 一八七五年) , 有個黟縣人, 名叫餘干臣, 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 因羨紅茶暢銷多利, 首先在至德縣( 原注: 今東至縣) 堯渡街設立紅茶莊, 仿效-閩紅. 製法, 開始試製紅茶。為了進一步剝削茶農, 擴大影響, 牟取更多利益, 一八七六年, 餘又從至德來到祁門, 勸誘茶戶製造紅茶, 並最先在祁門西路集鎮歷 口, 繼而在閃裡設立紅茶分莊, 經營範圍逐漸擴大。與此同時, 在祁門南路一帶的貴溪, 也有人( 筆者注: 係指胡元龍) 試製紅茶獲得成功, 這就是“祁紅” 的開端。( 第 1 頁) 《中國茶葉大辭典》也有類似的敘述。而且 《祁紅》還認為祁紅創制後隨著產量的擴大,產區也隨著迅速擴大, 除原來的祁門、至德兩縣外, 毗連的浮樑縣 和貴池縣也相繼改制紅茶 ( 第 2 頁) 。《中國茶經》也認為浮樑生產紅茶是受到祁門影響改制。但也有學者不贊同祁紅創制主要歸功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並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的觀點。 如被奉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在《茶經述評》中即認為紅茶生產是從浮樑傳到東至再傳到祁門。紅茶的發源地 是福建。至於福建紅茶的向外傳播, 則可能是由崇安開始的, 其傳播的主要路線, 可能是先由崇安傳到江 西鉛山的河口鎮, 再由河口鎮傳到修水( 原注: 過去義寧州的治所) , 後又傳到景德鎮( 原注: 過去的浮樑縣) , 後 來又由景德鎮傳到安徽的東至( 原注: 指現在東至縣境內的原至德縣境) , 最後才傳到祁門。 黃崇燾在《浮 樑茶業史話》中也傾向於認同吳覺農的觀點。 本人的觀點是不必機械地認為祁紅的創制始於一人一時一地, 然後線條式地在祁門、建德和浮樑三縣範 圍內從某地傳到某地, 而是在同治光緒年間三縣大致同時或稍有先後均有人受周邊紅茶( 閩紅、湖紅、河紅、寧 紅) 的影響開始生產紅茶, 然後由若干個點逐漸擴展為面, 祁門、建德和浮樑的紅茶生產完全可能互受影響共 同提高, 逐漸發展為赫赫有名高品質的祁紅。有史料為證。據光緒九年《益聞錄》載:/ 建德為產茶之區, ,, 同治初年, 則粵商改做紅茶, 裝箱運往漢口, 浮樑巨賈, 獲利頗多。 浮樑《 磻溪村汪氏宗譜》載: 同治初年, 夷 氛入擾, 口岸大通, 百貨競湧。而浮樑以茶味中國出口大宗, 君( 筆者注: 指汪東楨) 乃出材與西商交涉, 採摘焙 制。先生( 筆者注: 指汪東楨弟汪東圯) 遂抒其所見, 與兄互講求製造仙芽紅茶, 未幾馳名海外。( 第 364 頁) 又據上官俅 1937 年撰《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據當地老者所稱, 該縣( 筆者注: 係指浮樑) -祁紅. 之制 造, 發軔於北鄉磻溪村, 至清光緒二、三年( 1876、1877 年) 間, 因有廣東商人仿效兩湖製造紅茶之法, 在皖屬 秋浦縣( 原注: 即今至德縣) 設莊監製紅茶, 引起磻溪村一帶青茶商之注意。翌年( 原注: 光緒四年) 春間, 該村亦 隨之設立茶莊仿製, 時僅一家, 次年增至二家。至光緒七八年( 1881、1882 年) 間, 則附近之閃裡( 原注: 皖境) 勒 口一帶, 亦相繼成立茶莊。自光緒十年( 1884 年) 後, 即遍及浮屬各鄉矣。從上述史料看, 在同治 年間建德、浮樑就已開始大量生產紅茶並暢銷海外, 並不在餘干臣、胡元龍之後, 浮樑紅茶受到過建德紅茶影 響, 祁門紅茶也受到浮樑紅茶之影響。 浮樑開始紅茶生產後, 因品質一流, 在海外極為暢銷, 價格也往往超過國外紅茶, 浮樑紅茶生產因之得到 迅速發展, 光緒末到民國初達到極盛。《大中華江西省地理志》載: 江西之茶為國貨大宗。“浮樑茶”。磻溪村 葛坪山、青龍山, 高逾四千尺, 產仙芽茶, 味香色濃, 外人樂購之。“浮樑茶”唐時已著名, 今紅茶暢銷海外, 均為國貨大宗。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第 138- 139 頁) 鄭建新《祁紅史話》也指出: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門浮樑)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總在 7- 8 萬擔上下, 價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紅茶相比, 也是獨佔鰲頭, 在國際市場的高香名茶中雄居第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浮樑天祥茶號生產的優質紅茶, 該茶號 位於與祁門接壤的嚴臺村, 由世居此地的江資甫經營, 每年運滬銷售紅茶達 1400 餘擔, 因品質出眾, 民國四年 ( 1915 年) 天祥茶號精製的工夫紅茶( 商標為“ 祁紅” ) 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三) 茶葉產區

浮樑的茶葉產區主要在浮樑北部, 分佈於與建德、祁門、休寧和婺源毗連的廣大山區。據程沛《解放前浮 樑縣茶葉生產和銷售》 :浮樑紅茶區, 大部分分佈於浮北的峙灘、興田、英溪、江村、儲田、經公橋、西湖、桃墅、 勒功街等廣大山區 。吳莊《浮樑茶葉概況》認為:浮東的瑤裡、白石塔、汪胡、梅嶺與休寧邊境 均出產綠茶; 浮北桃墅、西湖、茶寶山、興田、白毛港、經公橋, 與安徽的東至、祁門, 出產紅茶。 明清時期浮樑茶葉產區主要在浮北, 大致而言, 在紅茶興起後, 紅茶產區主要覆蓋與建德、祁門毗連的浮樑西 北, 綠茶產區則在與休寧、婺源相連的浮樑東北。紅茶主要銷於海外, 綠茶主要銷於本地和周邊, 綠茶生產遠 184沒有紅茶生產的規模。據《解放前浮樑縣茶葉生產與貿易》, 當時茶山面積約達三萬餘畝。 明清時期浮樑形成了北部以桃墅鎮為中心主要生產和集散茶葉、南部以景德鎮為中心生產和集散陶瓷 的經濟格局。據樑淼泰《明清景德鎮城市經濟研究》:桃墅明代曾是浮樑兩鎮中的一個鎮, 有巡檢司。其市場 範圍約 70 平方華里, 近代, 附近 20 裡以內村莊所產紅茶大都運到桃墅出售,桃墅是浮北最大的市 街。又據乾隆版《大清一統志》 :景德鎮。在浮樑縣西南三十里, 瓷器所出, 王存《九域志》 浮樑縣有景德鎮舊志, 其地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置鎮於此, 因名。明初因元舊志稅課局, 宣德初始置御器廠, 於 是有官窯民窯之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桃樹鎮。在浮樑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因桃樹嶺為名, 舊置巡司, 後徙縣東北百里勒工市, 今移景德鎮。《大清一統志》僅列有饒州 12 個鎮, 其中就有浮樑轄下之桃墅( 又名桃樹) 、景德兩鎮, 可想而 知桃墅鎮之地位。桃墅設巡檢司始於元代, 明代因襲, 後雖遷至勒功( 又名勒工) , 但仍距桃墅不遠, 之所以在 偏僻的山區設置該機構, 主要是因為茶葉的生產和貿易使這裡成為繁華的集鎮, 有必要加強統治進行管理。 據《千年縣衙) )) 浮樑縣署及衙門文化趣談》, 桃墅巡檢司的主要職能為:負責分治該處軍民之政務、治安管 理、緝盜、防奸等務。後清代桃墅巡檢司移至景德鎮, 反映了作為全國之瓷業中心的景德鎮, 地位和重要性 遠超過作為小範圍地區茶業中心的桃墅, 統治者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現實。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四) 茶葉產量

茶葉產量是反映浮樑茶業狀況的重要指標, 但在整個明清時期, 一直缺乏茶葉產量的精確數字。總體而 言明初到清同治之前浮樑茶的產量徘徊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年產約數百擔, 同治光緒年間紅茶興起以後, 浮樑 茶業迅速發展, 茶產量不斷提高, 光緒末至民國初達於極盛, 年產量超過 6 萬擔。 樑淼泰在《明清時期浮樑的農林商品》中認為明初浮樑產茶佔饒州府六縣中的第三位, 次於德興、鄱陽, 經 過一些數字的推算, 樑淼泰得出明初浮樑 1429. 5 畝產毛茶 64327. 5 斤的結論。 百斤為一擔, 則明初茶產量 為 643 擔。 據黃崇燾《浮樑茶葉寶鑑》 , 清乾隆年間浮樑茶除每年徵收芽茶 324 斤 9 兩之外, 還要徵收 440 斤的茶葉 稅。具體產量則不詳。 清同治光緒年間浮樑開始生產紅茶後, 茶業發展迅速, 但從光緒到民初浮樑茶產量在文獻記載中卻有些 含糊甚至不同文獻互相矛盾。 《景德鎮市交通志》載:/ 清光緒八年( 公元 1882 年) , 年產茶葉 3 萬擔。宣統三年( 公元 1911 年) , 茶葉產量 上升到 6 萬擔。

( 第 85 頁)《景德鎮志略》也有相同記載。 1936 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載: 光緒末年至民國元年之間, 祁浮之產額共達拾三萬餘箱, 推銷 即在漢口承受, 半為俄商, 餘則英美德法丹麥等國合為市場。一箱約為 50 斤, 13 萬箱也即 6. 5 萬擔, 以浮 樑紅茶在祁浮二縣茶產量中佔 5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元年浮樑紅茶年產量約為 3. 25 萬擔。 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伊時全縣茶之輸出量, 常在三萬 至六萬箱之間。 年產 3- 6 萬箱摺合約每年 1. 5- 3 萬擔。《祁紅》 載:/ 在一九一一年前後, 生產和 運銷最為旺盛。據統計, 當時的祁門、浮樑、至德三縣, 紅茶常年產量在 60000 擔以上。 浮樑紅茶 在三縣總產中若以 40% 計, 則 1911 年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24000 擔。 鄭建新《祁紅史話》 :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 門) 浮( 樑) 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 總在 7- 8 萬擔上下。以浮樑紅茶佔三縣 4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初紅茶產量為 2. 8- 3. 2 萬擔。 《中國茶葉》 :1911 年前後, ( 祁紅) 生產購銷最旺時年產達 6 萬擔以上。 以浮樑紅茶佔 40% 計, 1911 年 前後產量為 2. 4 萬擔以上。1897 年皖南茶釐稅局道員程雨亭給上司兩江總督劉坤一的《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載: 徽州府屬之祁門、池州府屬之建德、江西饒州府屬之浮樑, 向做紅茶。,,共徵茶稅七萬一千七百四十餘兩。( 第 596頁) 又據馬立中《祁門歷代茶葉稅》: 同治元年( 1862) ,,皖南茶稅總局設於屯溪, 下設祁門分局( 原注: 兼轄浮樑茶稅) 。光緒二十年( 1894 年) , 藉口中日甲午戰爭, 加捐銀兩成計 3 錢6 分, 共計每引繳銀2 兩 2 錢4分。後來戰爭已停, 而捐不停。也1897 年包括浮樑的皖南茶稅為每引銀 2. 24 兩, 祁門、建德、浮樑185三縣茶稅共 71740 兩, 則三縣茶產量為 32027 引。光緒《重修安徽通志》載/ 同治元年, 兩江總督曾國藩頒定新章, 每茶一百二十斤為一引( 第 179 頁) , 計量單位換算為斤則三縣茶產量共 3843214 斤, 摺合 38432 擔。以浮樑茶產量佔三縣的 40% 計, 為 15373 擔。又同年程雨亭《請裁汰茶釐局卡冗費稟》反映: 本年自春阻夏, 霪霖滂沛, 山茶享單傷, 產數較昔歲約少三分之二。祁門浮樑紅茶, 商本折閱。夏初又聞美國加徵進口茶稅, 眾商益觀望趑趄, 蟄伏荒山, 切生焦悶。 也即因雨水過多, 1897 年三縣茶產量只為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則正常年份三縣茶產量約 115296 擔, 浮樑為 46118 擔。當時官方的稅收數字是真實可信的, 因此根據稅收數字推算出來的三縣以及浮樑的茶葉產量也是較為準確的, 可以得出結論, 在 1895 年前後, 三縣的年紅茶產量已超過 11 萬擔, 而浮樑則超過 4 萬擔。從光緒初到民初祁門、建德、浮樑三縣的紅茶生產總體是在不斷髮展的, 光緒末至民初達到極盛, 既然在1895 年三縣紅茶產量就已超過 11 萬擔, 浮樑則超過4 萬擔, 光緒末至民初不大可能低於這個數字, 所以 1936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祁紅》、鄭建新《祁紅史話》、《中國茶葉》中記載的數字可能都過於偏低, 而《景德鎮交通志》和《景德鎮志略》中的記載更接近歷史真實, 也即清光緒八年, 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3 萬擔, 宣統三年達到 6 萬擔。當然紅茶主要用於外銷, 如加上每年自產自銷和銷售於周邊的綠茶, 浮樑每年的實際茶葉產量還要更高一些。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五) 茶葉的銷售

從明初到清同治年間浮樑綠茶的具體銷售情況已難考其詳。光緒年間紅茶興起後, 其銷售過程大致是茶農採茶加工成毛茶後售給茶號, 茶號內部大體可分為購茶和製茶兩部分, 收購毛茶後進一步精加工成成品茶,茶號將成品茶運至九江或漢口, 光緒三十年( 1904 年) 前以運往九江居多, 之後則運往漢口為多, 在九江或漢口茶號通過作為中介的茶棧將茶售給西方商人控制的洋行,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一部份以漢口為起點由俄商通過陸路運銷到俄國, 另一部分以上海為起點由英美商人從海路運到英美, 祁紅到達外國後, 再由洋行銷售給外國貿易商人, 由外國商人售給外國茶葉店, 茶葉店最終將茶銷售至外國消費者手中。“浮樑茶號“之興起與紅茶興起的時間是同時的, 開始於光緒初年, 全縣茶號一般在 50 到 100 家之間, 浮樑紅茶發展到極盛的 1911 年, 茶號達 200 家左右。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載: / 浮樑之有茶莊( 筆者注: 即茶號) , 始於光緒初年,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全縣茶莊, 數達八九十家。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辦法稟》載:本年( 筆者注: 指 1897 年) 祁門茶號五十餘家, 建德十家, 浮樑六十餘家 。《浮樑茶葉寶鑑》: 茶葉廠商( 筆者注: 係指茶號) 的分佈。1911 年約有 200 戶, 1936 年有茶號 65家。“浮樑茶號“的分佈範圍主要在紅茶的產區浮樑西北一帶, 幾乎每村皆有茶號, 少則一家, 多的甚至十餘家。吳莊《浮樑茶葉概況》 :清朝中葉, 我國茶葉對外貿易歲值銀數千萬元。當時浮樑茶葉生產也正興旺。據北鄉老輩談: 浮樑茶葉興旺時, 西湖、興田、流口、嚴臺、英溪等處都有一家茶號和兩三家茶號, 最多的算大江村茶號, 有十三家, 桃墅有九家, 北鄉茶號總計在數十家左右。 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祁浮茶號, 星羅棋佈, “浮樑茶號”, 均在北鄉五里十里之間, 岡嶺重複, 村落畸零, 每村各有茶號二三家不等。茶號之營業有很強的季節性, 茶季收購毛茶進一步加工成成品茶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茶季一過, 則處於歇業狀態, 到第二年茶季再重新開始。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已在十一月中旬, 祁浮二邑, 並無公所茶董, 只得遴派妥勇, 分赴各邑, 齎送前項告示,浮北號門, 多半關鎖, 之所以當時浮北的茶號會多半關鎖, 是因為時在十一月, 並非茶季, 茶號均處於歇業狀態。茶號之茶是由設於九江或漢口的茶棧作為中介售給洋行的,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最終是由洋行銷售到海外。茶棧以收取佣金贏利為經營目的, 兼在產地放貸給茶號, 也有的茶棧自設茶號。之所以需要茶棧的存在, 主要是因為茶號商人與西商之間的語言隔閡。洋行中俄商控制的居多。據《祁門紅茶》 : 祁紅在漢口集散場時, 大半為俄商承辦, 餘則為英、美、德、法、丹麥等國, 年銷量一般在十三萬箱左右( 原注: 每箱五十斤上下) , 另花香( 原注: 尾茶) 也由俄商銷售。作紅磚茶之用。 其交易方法為事先由水客送茶樣給外商預訂箱數,186箱茶到漢, 當即估價, 茶價談妥, 隨即過磅, 不需一月, 交易即可告罄, 手續簡, 效率高。茶棧往往沒有自有資本, 需向洋行借貸。而一般的茶號往往也資本微薄, 除合股籌措資金外還需向茶棧借貸, 據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前清時代, 貸款多寡, 概照預定箱額計算, 每箱貸款數額, 隨銀根緊鬆而定, 總在五兩至十兩之間。且其付款時間較遲, 但最遲須在茶箱起運之前付訖。 處在最底層的茶農掙扎在溫飽線上, 為了生存或不時之需也多向茶號借貸, 受到最大盤剝的其實是茶農。茶農的借款一般在茶季向茶號售出茶葉的同時扣還, 茶號向茶棧的借款也一般在茶葉交易完成時扣還。這樣西商操縱的商業資本成了祁紅生產貿易的實際控制者,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貿易帶有很強的殖民地色彩。

( 六) 茶葉運銷線路

在明清時期, 浮樑茶葉的運銷線路屢有變化, 可大致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明初到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 年) , 這個時期浮樑茶的運銷線路是從昌江進入鄱陽湖, 經九江關入長江, 再從長江進一步運銷到北方。早在唐代浮樑茶興起後浮樑茶外運走的就是這條運銷線路, 之後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光緒版《江西通志》載: 九江關, 明初有關稅, 無船鈔。宣德四年( 1429 年) , 九江始設鈔關, 徵收船料。,,( 清康熙) 二十一年( 1682 年) 提準九江關移駐湖口。凡官商鹽茶有徵, 客商貨物, 除竹木輸稅外, 餘皆無徵, ,,船料無火牌勘合者, 與茶船、魚苗船皆量船之丈尺, 照商船例徵收, 茶稅上則百斤, 徵銀三錢, 中則一錢, 下則三分,茶葉是九江關最重要的徵稅商品之一, 其中必包括一定數量的浮樑茶。第二個時期從清乾隆二十二年( 1757 年) 至咸豐十年( 1860 年) , 浮樑茶的運銷線路主要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從吳城鎮( 贛江流入鄱陽湖的入口處) 溯贛江而上, 翻越大庾嶺, 再水運至廣州, 茶葉在廣州出口銷售到西方。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明清之際, 茶產數量愈多, 政府課稅益繁。至於輸出途徑, 亦屢經變遷。初時吾省各地出產之茶, 多溯江而上, 越梅嶺轉達廣州出口。之所以在乾隆中期發生運銷路線的變化, 一是因為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 開放海禁以後, 西方國家對中國茶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 刺激了國內的茶葉生產, 江西茶葉從之前主要銷往北方開始轉變為主要銷至海外, 二是因為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廣州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 溯贛江而上翻越大庾嶺再通過珠江水系至廣州成了江西茶葉外銷的最佳路線。第三個時期是從咸豐十一年( 1861 年) 至清亡的 1912 年, 浮樑茶的運銷路線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出鄱陽湖入長江後, 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以九江或漢口為集散地出口到西方國家。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鴉片戰爭以後, 九江即已闢為商埠, 本省一切輸出物產, 莫不以此為轉運樞紐。於是茶葉輸出, 亦漸漸轉由此地分運滬漢銷售矣。大概贛東浮樑一帶之茶, 多由鄱陽湖水道經湖口轉運九江換船, 寧州所屬之茶, 則多由水道運至塗家埠換火車裝運至九江, 再換江輪轉運。惟初時概系運往漢口銷售。在歐戰期間, 漸有轉趨滬上銷售之勢。運銷路線變化的原因在於 1861 年清政府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 被迫開放長江沿線的港口九江、漢口為通商口岸, 兩地很快成為周邊省份的茶葉集散中心。江西茶葉可就近以九江、漢口作為外銷出口地, 完全不必再前往路途遙遠的廣州。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七) 浮樑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明清時期浮樑為周邊祁門、婺源、休寧、樂平等地的茶葉集散中心。乾隆版《浮樑縣志》在論及本地茶葉時曾記載:/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源賈客所鬻也。錢振倫同治年間所作《歐陽健飛軍門五十雙壽序》歌頌歐陽健飛在輔助湘軍擊敗太平軍後, 騰凱唱於信州, 報捷音於樟鎮。浮樑復販茶之業, 饒陽收範土之窯。這也說明浮樑為重要的地區茶葉集散中心。樑淼泰也指出清代中期以後, 休寧茶葉於“景鎮集散” 清代中期祁門、婺源輸景德鎮茶折米值在 200 萬石左右, 至為可觀 , 樑淼泰還指出樂平縣在清代每年產茶數百萬斤主要銷往本境和景德。浮樑之所以能成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與昌江是有密切關係的, 昌江是浮樑、祁門、婺源、休寧等縣茶葉外運最便捷的通道。昌江源出安徽徽州祁門之大洪山, 自東北流向西南, 經祁門、浮樑和鄱陽注入鄱陽湖, 從鄱陽湖上可進入東西交通的大動脈長江, 下可入南北交通要道贛江, 昌江周邊各地的茶葉只要進入昌江就可便利進入溝通中國東西南北的最重要交通線路。《景德鎮交通志》即指出:解放前, 祁門、婺源、浮樑等縣的茶葉、木材、農副產品和景德鎮的瓷器, 均經景德鎮港卸裝和轉運出口。 茶葉運輸歷史悠久, 50年代以前, 浮樑、婺源、祁門等地出產的茶葉, 絕大多數均由昌江外運出口 。明清時期昌江是交通繁忙的河道, 大量的船隻中相當一部份運送的就是茶葉, 閶江( 筆者注: 即昌江) , 在公路、鐵路開通以前, 是祁門人與外界相連的主要通道, 舟船可經景德鎮、饒州入鄱陽湖。清道光年間, 河間桅杆如林, 往來船隻近萬。程鴻詔曾就昌江航運賦有《浮樑縣》一詩: “風送菜花香, 江干住客航”。買茶人不斷, 應是到浮樑。在浮樑從事茶葉貿易的商人大部分為徽商。據程振武《景德鎮徽幫》 , 舊時景德鎮十里長街 70% 以上的店鋪是徽州人開設的, 有“無徽不成鎮”之說。甚至清代江西曾將茶葉貿易的許可證茶引主要發給徽商, 《清史稿》 “江西發引徽商及各州縣小販”。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八) 茶葉的地位和作用

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迅速勃起, 浮樑與義寧州、武寧、鉛山並列成為江西產茶的主要縣份之一, 茶葉大量暢銷歐美, 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 30 年代江西省政府經濟委員會編《江西經濟問題》即指出:/ 茶之出產, 江西亦佔全國最重要之區域, 自國際貿易言之, 殆有二百餘年之歷史, 當東印度公司, 與中國通商之時, 義寧州, 浮樑, 武寧, 鉛山之茶, 恆溯贛江而上, 逾梅嶺以入廣州。自五口通商而後, 始改其輸出之方向, 據民國三年海關統計, 出口有三十二萬五千擔。《皖贛紅茶運銷委員會設立經過及其成績》也指出: 本省素以茶產著稱, 而尤以紅茶為大宗, 其產於修水武寧銅鼓者為寧紅, 鉛山上饒等縣者則為河紅, 浮樑即皖省之祁門至德三縣所產者則合稱祁紅。色澤香味均極鮮美, 不特非國內各地紅茶所能及, 即在國際市場亦已久馳名, 佔有優越地位, 每年所產、悉數裝箱出口, 運銷歐美已有六七十年之歷史, 鼎盛時期, 每年出口嘗超五十餘萬箱之多。據《九江茶市概述》之《自同治二年至民國二十四年江西茶之輸出數量表》, 光緒八年( 1882年) 江西對外輸出茶葉 280037 擔, 光緒二十一年( 1895 年) 對外輸出 266081 擔, 宣統三年( 1911 年) 244880擔,而前文已敘 1882 年浮樑茶產量約 3 萬擔, 1895 年超過 4 萬擔, 1911 年約 6 萬擔, 則 1882 年浮樑佔江西對外茶葉輸出的 10. 7% , 1895 年為 15. 0% , 1911 年上升到 24. 5% , 總體浮樑茶葉在江西茶葉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斷提升。由於浮樑茶葉的繁榮, 極大推動了盛產茶葉的浮北一帶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使處於深山僻壤的浮北出現了一批繁華的集鎮, 典型的有桃墅、江村、磻溪等。桃墅。據《景德鎮市地名志》 , 在清代村中堂舍建築華麗, 店鋪甚多, 有什貨店、油坊、藥店、煙店、染坊等。尤其是茶號, 有十三家之多, 故名桃墅店。原有西街、正街、葉村街以及桂花樹弄、槽門弄、石弄裡、三龍弄、丁家門口等地。曾經設鎮, 名桃墅市。為浮樑縣北鄉四大名街之一。江村。《景德鎮市地名志》“江村。.....有”一桃墅, 二江村. 的說法, 是浮樑北鄉第二大集鎮。清朝, 此地店鋪和茶號甚多。《景德鎮市交通志》也指出:江村不僅自古就是產茶之地, 而且是茶貿集鎮,清末有茶號 13 家。磻溪。《 磻溪村汪氏宗譜》 海通以來, 磻溪以茶輸出外洋, 歲贏無藝, 方儲史記。貨殖傳所載, 定陶宣曲之富勢, 殆相將其士夫, 挾巨資聯翩滬漢之濱, 與中外名流碩彥相往還, 類能新舊溝通, 諳國情而悉時事,,閱數年轍一, 至其戶口增長之數, 月異而歲不同, 今則且倍, 財賦則倍, 且從事初時, 預覺其村居之中, 尚有湫隘者,繼則輪換一新矣。繼時竟其村居之邊, 猶有空隙者, 今則 閎相望矣。及觀其四郊, 土地無不闢, 田野無不治, 而其於茶也, 農誦杜育之賦, 工通陸羽之經, 商富計然之策, 甚至碧眼高鼻, 不計憚祀商露, 諭津樑詣其他, 考其產, 友其人, 然後知磻溪之食, 舊德而服先疇, 又據新圖而宏達略, 保世而滋大資富, 而永年蓋其農工商之焉。 由於茶葉的興盛, 極大促進了處於偏遠山區磻溪之開發, 人口和財賦成倍增加, 形成了集鎮, 甚至碧眼高鼻的外商也前來進行茶葉貿易。《景德鎮市地名志》也指出: 磻溪。民國初年, 有男丁八百, 為一集鎮, 有雜貨店、煙店、藥店、百貨店、米行和屠店等。茶葉運銷上海、漢口、九江等地, 頗負盛名。農民的茶葉收入佔總收入的 80% 。《景德鎮市地名志》雖然敘述的是民國初年之磻溪, 但也能反映清朝末年的情況。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九) 茶業近代轉型的努力

清光緒年間, 雖然整個中國的茶業仍維持著表面的繁榮和發展, 但實際潛藏著嚴重的危機, 主要原因在於印度、錫蘭、印尼、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開始大力發展茶業, 採用大機器生產, 實行資本主義的經營貿易方式,極力與中國競爭, 漸有後來居上排擠中國之勢, 而包括浮樑在內的中國茶葉產區仍處於茶農小生產分散經營、茶號採用手工生產、茶葉貿易被西方商業資本控制的狀態。如中國的茶業不完成向近代資本主義的轉型, 被徹底擊敗只是時間問題。清朝統治集團中已有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並試圖挽救危局。光緒二十三年( 1897 年) 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劉坤一令皖南茶釐局道員程雨亭在皖南紅茶產區( 祁門、浮樑、建德) 推行機器製茶, 程雨亭卻覺得困難重重。程雨亭認為: / 祁門萬山錯雜, 購運頗不容易。浮樑山徑雖稍平衍, 亦尚無人購辦。蓋試用機器, 必須延聘外洋茶師, 華人未諳製法, 有機驟難適用 , 祁門萬山叢雜, 民情強悍, 山戶與商號爭論茶價, 屢起釁端。浮樑各號畸散, 北鄉山徑崎嶇, 資本微薄。建德數號略同。此皖南所轄紅茶產地之大略也。.....徽茶改用機器,......各項費用, 成本過昂, 且無洋商包裝, 萬一不得其宜, 耗折大非淺鮮。若延聘西人, 據需薪資每月二百金, 且要包定三年, 薪水太巨, 萬難延請。.......創用機器, 收草碾壓, 機器出茶有定, 草少則曠工, 草多則壅滯, 必久攤, 久攤遂變壞。......公信洋行函覆雷稅司, 碾壓機器, 只需銀六百兩, 既可購辦, 今由徽商面詢該洋行, 則雲每架需九百斤, 又加保險水腳等費, 合計總需一千有奇, 前言不符, 令人疑沮, ......皖南業茶, 家世殷實者, 寥寥無幾, 無本牙販, 鳩集股份, 新茶上市, 結隊而來,茶事將畢, 一鬨而散。......浮樑茶號, 均在北鄉五里十里之間, 岡嶺重複, 村落畸零, 每村各有茶號二三家不等。祁門茶號, 均在西南鄉, 疊 層巖, 約同。......均言地勢如此, 改用機器, 及聘僱熟諳茶機的洋工, 良非易事。程雨亭認為祁門浮樑難以購置機器製茶的主要原因在於茶號資金微薄使用機器成本過高、由於地形茶號過於分散難以集中製茶、民風強悍蠻橫等等。官方試圖在祁浮一帶推行機器製茶的努力最終不了了之。清代浮樑茶號已經是帶有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手工工場, 但遺憾的是並沒有促使浮北社會脫胎換骨走向資本主義。當時的浮樑茶號其實就是茶葉精製加工廠, 仍主要採用手工勞動, 未實行大機器生產, 因紅茶製作的工藝程序複雜, 茶號內僱傭的茶工分為許多不同的工種, 茶工完全是身份自由的僱傭勞動者, 經營茶號的茶商靠剝削茶工的剩餘價值獲取利潤。每家茶號僱傭茶工數十到百餘人不等, 若以茶號一百家計, 浮樑境內茶號內的僱傭工人達數千人。茶商的來源一般為有一定資本和經營能力的地主、小工商業者甚至茶農, 茶商獲取利潤後的方向一般不是擴大再生產, 也不會投資於茶園, 而是買田置地成為地主或更大的地主甚至官員,如府前汪氏族譜就記載汪光裕 深諳貨殖, ......開復元詳茶莊, 振興商業, 交通中外, .....未幾而田連阡陌矣,又未幾而廈屋渠渠矣, 家給人足, 聞望甲於一鄉矣, 汪以寬繼父志而謀紅茶貿易, 丁酉歲, ......身授國朝六品頂戴同職銜贈賞一代。這就導致茶號一般難以得到大的發展, 很難出現經營規模龐大、資金雄厚的茶商, 始終無力採用大機器生產( 缺乏資金和技術) 。儘管清末浮樑茶業發展到極盛, 但實際是“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 這為民國時期浮樑茶業的衰落以致徹底衰敗埋下了伏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二、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

在現代, 浮樑為景德鎮市下轄之一縣, 但在整個明清時期, 景德鎮均為浮樑縣下轄之一鎮, 但不管行政建制如何變化, 浮樑與景德鎮實為一體, 因此景德鎮之陶瓷茶具是浮樑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一) 景德鎮茶具與全國瓷業中心

在明清時期, 景德鎮作為朝廷御窯所在地和全國瓷業中心, 成為人口密集極為繁華的手工業城鎮。據明王世懋《二酉委譚》:浮樑景德鎮天下窯器所聚, 餘以分守至其地, 萬杵之聲殷其火光燭天, 令人不能寢, 戲目之曰四時雷電鎮。浮樑知縣陳清曾在康熙二十一年( 1682 年) 曾說景德一鎮, 則又縣南大都會也, 業陶者在焉, 貿陶者在焉, 海內受陶之用, 殖陶之利, 周車雲屯, 商賈電騖, 五方雜處, 百貨俱陳, 熙熙乎稱盛觀矣!唐英《陶冶圖編次》指出:景德一鎮僻處浮樑, 邑境周袤十餘里, 山環水繞中央一洲, 緣瓷產, 其地商販畢集, 民窯二三百區, 終歲煙火相望, 工匠人夫不下數十餘萬, 靡不藉瓷資生。明清時期景德鎮著名的瓷窯有宣德窯、成化窯、嘉靖窯、郎窯、年窯、唐窯等。明清時期景德鎮生產的瓷器中相當一部份為茶具。如 1983 年新加坡一家打撈公司在一艘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沉沒在南中國海的貨船中, 打撈起 10 萬餘件景德鎮青花瓷, 船沉時間約在乾隆十五年( 1750 年) ,其中就有茶具4 萬餘件。“吳仁敬”、幸安潮的《中國陶瓷史》中列有大量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 該書描述宣窯生產的白茶盞:白茶盞一種, 光瑩似玉, 內有絕細之龍鳳暗花, ,,雖宋代之定、汝亦不能比方, 真一代絕品也。 描繪嘉窯生產的茶具: 有小白甌, 名曰壇盞者, 正白如玉, ,,有大中小三號, 以內燒茶字者為佳, ,,其佳者無異宣成之作, 蓋特出之物也。描繪隆窯生產的茶具: / 隆窯所制之酒杯茗碗, 多繪男女私褻之狀, ,,雖非雅裁, 專以瓷之立場而論, 則實屬精品也。 描繪嘉慶時生產的茶具:/ 又有一種茶杯, 蓋杯外題御製詠品茶詩, 詩為五律, 而杯與蓋之中心繪花, 亦屬可珍。一般公認景德鎮之茶具宣窯、成窯達到了最高水平。如明馮可賓《 茶箋》引文震亨《長物志》 :/ 宣窯有尖足茶盞, 料精式雅, 質厚難冷, 潔白如玉, 可試茶色, 盞中第一。 明高濂《遵生八箋》也認為/ 茶盞惟宣窯壇盞為最, 質厚白瑩, 樣式古雅有等, 宣窯印花白甌, 式樣得中, 而瑩然如玉。次則嘉窯, 心內有茶字小盞為美。甚至成窯茶杯一雙價值可超過十萬錢。明劉侗、於奕正著《帝京景物略》 : 成窯酒盞薄如紙, 神廟光宗尚前窯器成窯一雙值十萬錢矣。凡成杯茶貴於酒, 採貴於青, 其最者鬥雞可口謂之雞缸。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景德鎮茶具與飲茶風尚的變化

景德鎮在明清成為極為興盛的全國瓷業中心, 實與飲茶風尚的變化有密切關係。唐代盛行蒸青團茶, 茶色尚綠, 為益茶色青瓷茶具為佳。陸羽《茶經》即認為: / 碗, 越州上, 若邢瓷類銀, 越瓷類玉, 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類雪, 則越瓷類冰, 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 越瓷青而茶色綠, 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嶽瓷皆青, 青則益茶, 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 茶色紅; 壽州瓷黃, 茶色紫; 洪州瓷褐, 茶色黑: 悉不宜茶。因為越州窯生產青瓷, 適應了唐代的飲茶風尚, 在唐代越窯十分興盛。到宋代, 又開始盛行研膏團茶, 茶色尚白, 為顯茶色黑瓷茶具為最佳。蔡襄《茶錄》即認為: / 茶盞。茶色白, 宜黑盞, 建安所造者, 紺黑, , ,最為要用。出他處者, 或薄, 或色紫, 皆不及也。其青白盞, 鬥試家自不用。宋徽宗《大觀茶論》也認為: / 盞色貴青黑, 玉毫條達者為上, 取其燠發茶采色也。建州窯適應了宋代飲茶風尚對黑瓷的需求, 所以建窯一度十分興盛。到明初, 飲茶風尚又開始發生巨大變化, 這個時期盛行散茶, 這可從明代大量茶書對散茶的推崇和對團茶的反對得到證明。如明朱權《茶譜》提出:/ 陸羽多尚奇古, 制之為末, 以膏為餅。至仁宗時, 而立龍團、風團、月團之名。雜以諸香, 飾以金彩, 不無奪其真味。然天地生物, 各遂其性, 莫若葉茶。烹而啜之, 以遂其自然之性也。明田藝蘅《煮泉小品》 :茶之團者片者, 皆出於碾石豈之末, 既損真味, 復加油垢, 既非佳品, 總不若今之芽茶也。蓋天然者自勝耳。明許次紓《茶疏》 : 古人制茶, 尚龍團鳳餅, 雜以香藥。不若近時製法, 旋摘旋焙, 香色俱全, 尤蘊真味。明代茶書記載的茶葉製作方法也皆為散茶, 不再有團茶, 如屠隆《茶說》、張源《茶錄》、黃龍德《茶說》中記載的均為散茶之製作工藝。散茶湯色清純, 白瓷茶具更顯湯色, 所以明清時期茶具從唐代的崇青、宋代的崇黑轉變為崇尚白色。正如胡小軍《茶具》所言: 這個時期, 宋朝和元朝盛行的餅茶、團茶衰落, 芽茶、葉茶成為民間茶葉消費的主流。飲茶方法發生的改變, 隨之而來的是飲茶用器的轉變。為更好地襯托茶湯的色澤和品賞茶湯中的葉或芽形狀之美, 茶具也推崇以白為上。明清對白瓷的推崇可在大量明清茶書中得到證明。如明張源《茶錄》 :茶盞。盞以雪白者為上, 藍白者不損茶色, 次之。明許次紓《茶疏》 : 甌注。茶甌古取建窯兔毛花者, 亦鬥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 純白為佳, 兼貴於小。明屠本《茗笈》 :/甌則但取圓潔, 白瓷而已, 然宜小。清劉源長《茶史》 : 盞以雪白為上。茶以青翠為勝, 濤以藍白為佳。清陸廷燦《續茶經》引清王日卓《檀幾叢書》: / 品茶用歐, 白 為良,所謂-素瓷傳靜夜, 芳氣滿閒軒. 也。 景德鎮從唐代開始歷來主要生產白瓷, 明清飲茶風尚對茶具開始崇尚白瓷, 這極大刺激了社會對白瓷的需求, 景德鎮適應了從唐宋到明清飲茶風尚的變化, 這是景德鎮在明清時期變得一枝獨秀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 因到宋代社會不再崇尚青瓷, 越州窯衰落, 到明代因不再崇尚黑瓷, 建州窯衰落。

( 三) 景德鎮茶具與明清茶書

在明清, 許多茶書中都有對景德鎮茶具的記錄, 極為推崇。如明朱權《茶譜》: 茶甌, 古人多用建安所出者, 取其松紋兔毫為奇。今淦窯所出者與建盞同, 但注茶色不清亮, 莫若饒瓷( 筆者注: 即景德鎮瓷, 景德鎮所在的浮樑為饒州之一縣) 為上, 注茶則清白可愛。 明徐火勃《茗譚》 :注茶莫美於饒州瓷甌, 藏茶莫美於泉州沙瓶, 若用饒器藏茶, 易於生潤。明馮可賓《 茶箋》引周亮工《閩小記》:閩德化磁茶甌, 式亦精好,類宣之填白。餘除以瀉茗, 黯然無色, 責童子不任茗事, 更易他手, 色如故。謝君語子曰: 以注景德甌, 則嫩綠有加矣。試之良然。乃知德化窯器不重於時者, 不獨嫌其太重粉色, 亦足賤也。相傳景德窯取土於徽之祁門,而濟以浮樑之水始可成。乃知德化之陋劣, 水土製之, 不關人力也。 明羅廩《茶解》 : 甌。以小為佳, 不必求古, 只宣、成、靖窯足矣。明屠隆《茶說》 : / 宣廟時有茶盞, 料精式雅, 質厚難冷, 瑩白如玉。可試茶色, 最為要用。蔡君謨取建盞, 其色紺黑似不宜用。明龍膺《蒙史#茶品述》: 昭代宣、成、靖窯器精良,亦足珍玩。大量茶書對景德鎮茶具的記載和推崇, 一方面是景德鎮陶瓷適應了明清時期飲茶風尚的需要並且在社會上有崇高地位的反映, 在另一方面, 一些著名茶書對景德鎮茶具的推崇, 也極大提高了景德鎮瓷的聲望, 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飲茶之人對景德鎮瓷的追求心理, 極大刺激了對景德鎮瓷的需求, 對景德鎮瓷業的發展繁盛起到了重要作用。影響巨大的著名茶人對飲茶風尚和飲茶者消費心理的影響往往是不可估量的。正如陸羽在《茶經》中對越州茶具的推崇極大促進了越州瓷的發展、蔡襄在《茶錄》中對建州茶具的推崇大大促進了建州瓷的發展, 明清一些茶書對景德鎮茶具的推崇對促進景德鎮瓷業的作用也不可小視。如明初的朱權, 為明太祖朱元璋之十七子, 稱寧王, 因政治鬥爭失敗, 求清靜和韜晦, 多與文人學士往來, 悉心茶道, 著有明清影響最大的茶書》茶譜》 , 《茶譜》對景德鎮瓷的肯定和推崇, 對景德鎮瓷業的意義是巨大的。在論及景德鎮瓷業繁榮的原因方面, 關於明清茶書對景德鎮瓷業的促進作用這一點, 很多學者並沒有注意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四) 景德鎮茶具

與明清文學景德鎮茶具與明清文學亦發生了一定聯繫, 景德鎮茶具的形象進入了明清時期的詩歌、小說和散文之中。早在宋代, 詩歌中就已出現景德鎮茶具的身影。北宋僧人釋惠洪《無學點茶乞詩》 : 政和官焙來何處, 雪後晴窗欣共煮。銀瓶瑟瑟過風雨, 漸覺羊腸挽聲度。盞深扣之看浮乳, 點茶三昧須饒汝。鷓鴣班中吸春露。其中饒汝即指景德鎮窯和汝窯生產的茶具。明清時期出現了更多涉及景德鎮生產的茶具的詩歌。如明李日華《贈昊十九》: 為覓丹砂到市廛, 鬆聲雲影自壺天。憑君點出流霞盞, 去泛蘭亭九曲泉。 昊十九為明代浮樑著名制瓷專家, 李日華高度讚頌了昊十九創作的茶具。清鄭板橋《李氏小園》 :兄起掃黃葉, 弟起烹秋茶。杯用宣德瓷, 壺用宜興砂。明清有景瓷宜陶之說, 鄭板橋詩中的宣德瓷和宜興砂分別指的是景德鎮宣窯生產的茶杯和宜興生產的紫砂壺, 皆為最佳茶具。清樊增祥亦有詠及景德鎮成窯生產的五彩瓷杯詩歌兩首。《試茶》 : 秋冷風爐漸可偎, 候湯評水助詩材。工夫可但茶中久, 更玩成窯小泡杯。《星海遠寄佳茗二瓶瓷杯二事報以小詩》: / 建葉頭綱餅, 成窯五采瓷。喜逢秦嶺雪, 恨少黨家姬。景德鎮茶具也出現在明清小說之中, 最著名的是紅樓夢中的一段文字。《紅樓夢》第四十一回:當下賈母等吃過茶, 又帶了劉姥姥至櫳翠庵來。妙玉忙接了進去。只見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現壽” 的小茶盤, 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 捧與賈母。,,然後眾人都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成窯五彩小蓋鍾是前代成化年間景德鎮御窯生產的茶具, 極為名貴難得, 自然給賈母, 有奉承之意, 而官窯脫胎填白蓋碗是當代景德鎮御窯生產之茶具, 雖也名貴, 但遠不及成窯, 所以給眾人。妙玉自稱檻外人, 實際深悉人情世故。明代甚至出現了一篇擬人化描寫景德鎮茶具的傳記文學作品《味苦居士傳( 茶甌)》 , 作者支中夫。《味苦居士傳》系仿宋蘇軾擬人化描寫武夷山茶葉的《葉嘉傳》而成。該文不長, 摘錄於下:湯器之字執中, 饒州人。嘗愛孟子苦其心志之言, 別號味苦居士。謂學者曰: 士不受苦則善心不生, 善心不生, 則無由以入德業。是以人召之則行, 命之則往, 寒熱不辭, 多寡不擇, 旦暮不失, 略無幾微厭怠之色見於顏面。或譏之曰: 子心志固苦矣, 筋骨固勞矣, 奈何常在人掌握之中乎。曰: 士為知己者死, 我之所遇者, 待我如執玉, 奉我如捧盈。惟恐我少有所傷, 召我唯恐至之不速。既至, 雖醉亦醒, 雖寐亦寤。昏惰則勤, 忿怒則釋, 憂愁鬱悶則解。無諫不入, 無見不懌, 不謂之知己可乎。掌握我者, 敬我也, 非奴視也。吾何患焉。我雖涼薄, 必不惰於庸人之手。苟待我不謹使能齏粉, 我亦不往也。嘗曰: 我雖未至於不器, 然子貢貴重之器, 亦非我所取也。蓋其器宜於宗廟, 而不宜於山林。我則自天子至於庶人, 苟有用我者, 無施而不可也。特為人不用耳, 行已甚潔, 略無毫髮瑕玷。妒者以謗玷之, 亦受之而不與辯。不久則白, 人以涅不緇許之。太史公曰: 人見君子之勞, 而不知君子之安。勞者由其知鄉義也。能鄉義, 則物慾不能擾其心, 豈有不安乎。器之勉人受苦, 其亦知勞之義也。

三、明清時期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

明清時期浮樑流傳大量採茶歌, 至於流傳於浮樑等地的採茶戲一般叫景德鎮採茶戲, 浮樑也形成了獨特的茶俗。

( 一) 採茶歌

採茶歌源於茶農上山採茶時的口頭創作, 並在口頭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加工完善。浮樑為古茶區, 在明清時期也流傳著大量採茶歌。這在清鄭鳳儀所作的《浮樑竹枝詞》中得到反映:“毛竹編籬鬆徑遮, 雨前同出摘山茶”。採茶歌罷茶將老, 鬢邊斜插野茶花。明清時期浮樑流行的著名採茶歌有《採茶忙》、《十二月採茶》等。如《採茶忙》 :年年都有桃花三月天哪呵嗨, 三月裡是清明喲, 三月裡是清明喲, 姑娘們上茶山口羅, 姑娘們上茶山口羅, 手拿著茶籃去採茶喲, 滿山的茶樹綠成片綠成片。嫩茶尖尖放呀放清香哪呵嗨, 茶林密密喲, 茶林密密喲, 深呀麼深又長口羅, 深呀麼深又長口羅, 妹妹緊把姐趕上喲, 姐姐妹妹採茶忙採茶忙。 年年都有桃花三月天哪呵嗨, 今年的桃花喲, 今年的桃花喲, 比不上茶葉鮮喲, 比不上茶葉鮮喲, 採茶的姑娘愛茶山喲, 茶山代代樂無邊樂無邊。《十二月採茶》: / 正月裡來倒採( 呃) 茶, ( 牡丹吶花哦) 梅花開( 耶) , 梅花那個開得( 錦繡喂花開耶喲) 多( 呃) 風( 呃) 採( 野花兒開) ......《十二月採茶》在江西湖南一帶都很流行。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採茶戲

採茶戲系由採茶歌和採茶燈發展而來, 茶農茶季一邊採茶一邊唱山歌鼓舞勞動熱情, 這種在茶區流傳的山歌, 被稱為採茶歌,/ 歌之不足, 舞之蹈之, 採茶歌與民間舞蹈相結合形成採茶燈, 最終發展成有故事情節的採茶戲。景德鎮採茶戲是流行於南方諸多采茶戲劇種中的一種。景德鎮採茶戲俗稱三角班, 是從湖北黃梅縣流傳到浮樑一帶的民間小戲劇種。相傳明末清初與江西一江之隔的黃梅縣連年受災, 人民被迫離鄉外出謀生。黃梅縣藝人郭牢記等流落在贛東北茶鄉, 演唱採茶戲, 同時在都昌、鄱陽等地廣泛傳藝, 深受群眾歡迎。由於景德鎮歷來有大量都昌、鄱陽籍工人, 這種採茶戲在乾隆年間便傳入了景德鎮。為景德鎮採茶戲作出重要貢獻的黃梅縣藝人還有邢繡娘等, 道光初年邢繡娘為避家鄉水災來到景德鎮逃荒要飯。以唱黃梅採茶戲行乞謀生, 吸引不少群眾, 邢繡娘因之在景德鎮傳藝。

"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浮樑在中國歷史上是茶業興盛之區, 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但目前尚未見較為全面深入論述明清時期 浮樑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黃崇燾前輩的論文《“浮紅” 史考略》《蠶桑茶葉通訊》1987 年第 4 期) 、《浮樑茶 葉史話》《農業考古》1992 年第 4 期) 、《漫話浮樑茶文化《《廣東茶業》1995 年第 2 期) 、《景德鎮茶具初考》 《農 業考古》1997 年第 2 期) 以及著作《浮樑茶葉寶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對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 化有所涉及, 但過於簡略, 許多問題語焉不詳。有鑑於此, 本人在參考了黃崇燾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 的研究, 寫作了本文。本人拙作將從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明清時期 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一、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

浮樑茶業在唐宋時期曾十分興盛, 到南宋時期開始衰弱, 但仍為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至清同治( 1862- 1874 年) 光緒( 1875- 1908 年) 年間由於紅茶生產的興起, 浮樑茶重新在中國以至世界大放異彩。

( 一) 綠茶的生產

從明代建立到清同治年間, 浮樑生產的主要是綠茶。明代茶葉生產的具體情況因缺乏資料不詳, 清代據 《浮樑縣志》產量不多, 生產技術也不甚高。乾隆版《浮樑縣志》 / 唐白居易《琵琶行》雲-前月浮樑買茶去. , 其 實所產甚少, 制亦不佳。通志謂饒茶不及信州, 而浮樑又不及鄱陽諸邑,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 源賈客所鬻也。道光版《浮樑縣志》 所敘與乾隆版相同。 當然縣誌對浮樑茶產量低品質劣的判斷是從總體而言, 其實該時期亦不乏質高的好茶。明代湯顯祖在 浮樑縣新作《講堂賦》中就曾對浮樑茶讚譽:今夫浮樑之茗, 聞於天下, 惟清惟馨系其揉者; 浮樑之瓷, 瑩於水 玉, 亦系其鈞火侯是足。《清代茶書》《續茶經》引《饒州府志》也記載:浮樑縣陽府山冬無積雪, 凡物早成, 而茶 尤殊異。金君卿詩云:-聞雷已薦雞鳴筍, 未雨先嚐雀舌茶。. 以其地暖故也。 明清浮樑貢茶的存在也能進一步說明這一時期某些茶葉的生產技術達到了很高程度, 否則不會作為貢 品。明談遷《棗林雜俎·中集》載: 國家歲貢。.....饒州府茶二十七斤。這其中是包括浮樑茶的。康熙版 《浮樑縣志》載:“浮每歲貢茶, 有本色, 有折色。”( 第 232 頁) 康熙版《饒州府志》亦載:“ 各縣俱出, 併入貢。”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紅茶的生產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開始創制生產, 綠茶降到了一個很次要的地位, 浮樑茶在唐代之後再次進入 黃金時期。 因地域相連、品質相近, 在清代, 主要產於祁門、建德( 民國時期改名至德, 建國後與東流縣合併為東至) 和 浮樑的紅茶均統稱為祁紅。如《中國茶葉大辭典》即認為 祁紅。產於安徽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的條 形紅茶, 產品以祁門的歷口、閃裡、平裡一帶最優, 故統稱-祁紅. 。與祁門毗鄰的江西浮樑所產紅茶歷史上也 稱祁紅。《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也認為祁紅。茶名。產於安徽祁門、東至、石臺、貴池、黟縣等。歷史上江西 浮樑所產, 亦稱祁紅。一般認為祁紅始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創制, 而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 系仿效祁門。如《祁紅》183一書載:/ 光緒元年( 原注: 一八七五年) , 有個黟縣人, 名叫餘干臣, 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 因羨紅茶暢銷多利, 首先在至德縣( 原注: 今東至縣) 堯渡街設立紅茶莊, 仿效-閩紅. 製法, 開始試製紅茶。為了進一步剝削茶農, 擴大影響, 牟取更多利益, 一八七六年, 餘又從至德來到祁門, 勸誘茶戶製造紅茶, 並最先在祁門西路集鎮歷 口, 繼而在閃裡設立紅茶分莊, 經營範圍逐漸擴大。與此同時, 在祁門南路一帶的貴溪, 也有人( 筆者注: 係指胡元龍) 試製紅茶獲得成功, 這就是“祁紅” 的開端。( 第 1 頁) 《中國茶葉大辭典》也有類似的敘述。而且 《祁紅》還認為祁紅創制後隨著產量的擴大,產區也隨著迅速擴大, 除原來的祁門、至德兩縣外, 毗連的浮樑縣 和貴池縣也相繼改制紅茶 ( 第 2 頁) 。《中國茶經》也認為浮樑生產紅茶是受到祁門影響改制。但也有學者不贊同祁紅創制主要歸功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並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的觀點。 如被奉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在《茶經述評》中即認為紅茶生產是從浮樑傳到東至再傳到祁門。紅茶的發源地 是福建。至於福建紅茶的向外傳播, 則可能是由崇安開始的, 其傳播的主要路線, 可能是先由崇安傳到江 西鉛山的河口鎮, 再由河口鎮傳到修水( 原注: 過去義寧州的治所) , 後又傳到景德鎮( 原注: 過去的浮樑縣) , 後 來又由景德鎮傳到安徽的東至( 原注: 指現在東至縣境內的原至德縣境) , 最後才傳到祁門。 黃崇燾在《浮 樑茶業史話》中也傾向於認同吳覺農的觀點。 本人的觀點是不必機械地認為祁紅的創制始於一人一時一地, 然後線條式地在祁門、建德和浮樑三縣範 圍內從某地傳到某地, 而是在同治光緒年間三縣大致同時或稍有先後均有人受周邊紅茶( 閩紅、湖紅、河紅、寧 紅) 的影響開始生產紅茶, 然後由若干個點逐漸擴展為面, 祁門、建德和浮樑的紅茶生產完全可能互受影響共 同提高, 逐漸發展為赫赫有名高品質的祁紅。有史料為證。據光緒九年《益聞錄》載:/ 建德為產茶之區, ,, 同治初年, 則粵商改做紅茶, 裝箱運往漢口, 浮樑巨賈, 獲利頗多。 浮樑《 磻溪村汪氏宗譜》載: 同治初年, 夷 氛入擾, 口岸大通, 百貨競湧。而浮樑以茶味中國出口大宗, 君( 筆者注: 指汪東楨) 乃出材與西商交涉, 採摘焙 制。先生( 筆者注: 指汪東楨弟汪東圯) 遂抒其所見, 與兄互講求製造仙芽紅茶, 未幾馳名海外。( 第 364 頁) 又據上官俅 1937 年撰《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據當地老者所稱, 該縣( 筆者注: 係指浮樑) -祁紅. 之制 造, 發軔於北鄉磻溪村, 至清光緒二、三年( 1876、1877 年) 間, 因有廣東商人仿效兩湖製造紅茶之法, 在皖屬 秋浦縣( 原注: 即今至德縣) 設莊監製紅茶, 引起磻溪村一帶青茶商之注意。翌年( 原注: 光緒四年) 春間, 該村亦 隨之設立茶莊仿製, 時僅一家, 次年增至二家。至光緒七八年( 1881、1882 年) 間, 則附近之閃裡( 原注: 皖境) 勒 口一帶, 亦相繼成立茶莊。自光緒十年( 1884 年) 後, 即遍及浮屬各鄉矣。從上述史料看, 在同治 年間建德、浮樑就已開始大量生產紅茶並暢銷海外, 並不在餘干臣、胡元龍之後, 浮樑紅茶受到過建德紅茶影 響, 祁門紅茶也受到浮樑紅茶之影響。 浮樑開始紅茶生產後, 因品質一流, 在海外極為暢銷, 價格也往往超過國外紅茶, 浮樑紅茶生產因之得到 迅速發展, 光緒末到民國初達到極盛。《大中華江西省地理志》載: 江西之茶為國貨大宗。“浮樑茶”。磻溪村 葛坪山、青龍山, 高逾四千尺, 產仙芽茶, 味香色濃, 外人樂購之。“浮樑茶”唐時已著名, 今紅茶暢銷海外, 均為國貨大宗。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第 138- 139 頁) 鄭建新《祁紅史話》也指出: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門浮樑)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總在 7- 8 萬擔上下, 價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紅茶相比, 也是獨佔鰲頭, 在國際市場的高香名茶中雄居第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浮樑天祥茶號生產的優質紅茶, 該茶號 位於與祁門接壤的嚴臺村, 由世居此地的江資甫經營, 每年運滬銷售紅茶達 1400 餘擔, 因品質出眾, 民國四年 ( 1915 年) 天祥茶號精製的工夫紅茶( 商標為“ 祁紅” ) 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三) 茶葉產區

浮樑的茶葉產區主要在浮樑北部, 分佈於與建德、祁門、休寧和婺源毗連的廣大山區。據程沛《解放前浮 樑縣茶葉生產和銷售》 :浮樑紅茶區, 大部分分佈於浮北的峙灘、興田、英溪、江村、儲田、經公橋、西湖、桃墅、 勒功街等廣大山區 。吳莊《浮樑茶葉概況》認為:浮東的瑤裡、白石塔、汪胡、梅嶺與休寧邊境 均出產綠茶; 浮北桃墅、西湖、茶寶山、興田、白毛港、經公橋, 與安徽的東至、祁門, 出產紅茶。 明清時期浮樑茶葉產區主要在浮北, 大致而言, 在紅茶興起後, 紅茶產區主要覆蓋與建德、祁門毗連的浮樑西 北, 綠茶產區則在與休寧、婺源相連的浮樑東北。紅茶主要銷於海外, 綠茶主要銷於本地和周邊, 綠茶生產遠 184沒有紅茶生產的規模。據《解放前浮樑縣茶葉生產與貿易》, 當時茶山面積約達三萬餘畝。 明清時期浮樑形成了北部以桃墅鎮為中心主要生產和集散茶葉、南部以景德鎮為中心生產和集散陶瓷 的經濟格局。據樑淼泰《明清景德鎮城市經濟研究》:桃墅明代曾是浮樑兩鎮中的一個鎮, 有巡檢司。其市場 範圍約 70 平方華里, 近代, 附近 20 裡以內村莊所產紅茶大都運到桃墅出售,桃墅是浮北最大的市 街。又據乾隆版《大清一統志》 :景德鎮。在浮樑縣西南三十里, 瓷器所出, 王存《九域志》 浮樑縣有景德鎮舊志, 其地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置鎮於此, 因名。明初因元舊志稅課局, 宣德初始置御器廠, 於 是有官窯民窯之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桃樹鎮。在浮樑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因桃樹嶺為名, 舊置巡司, 後徙縣東北百里勒工市, 今移景德鎮。《大清一統志》僅列有饒州 12 個鎮, 其中就有浮樑轄下之桃墅( 又名桃樹) 、景德兩鎮, 可想而 知桃墅鎮之地位。桃墅設巡檢司始於元代, 明代因襲, 後雖遷至勒功( 又名勒工) , 但仍距桃墅不遠, 之所以在 偏僻的山區設置該機構, 主要是因為茶葉的生產和貿易使這裡成為繁華的集鎮, 有必要加強統治進行管理。 據《千年縣衙) )) 浮樑縣署及衙門文化趣談》, 桃墅巡檢司的主要職能為:負責分治該處軍民之政務、治安管 理、緝盜、防奸等務。後清代桃墅巡檢司移至景德鎮, 反映了作為全國之瓷業中心的景德鎮, 地位和重要性 遠超過作為小範圍地區茶業中心的桃墅, 統治者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現實。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四) 茶葉產量

茶葉產量是反映浮樑茶業狀況的重要指標, 但在整個明清時期, 一直缺乏茶葉產量的精確數字。總體而 言明初到清同治之前浮樑茶的產量徘徊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年產約數百擔, 同治光緒年間紅茶興起以後, 浮樑 茶業迅速發展, 茶產量不斷提高, 光緒末至民國初達於極盛, 年產量超過 6 萬擔。 樑淼泰在《明清時期浮樑的農林商品》中認為明初浮樑產茶佔饒州府六縣中的第三位, 次於德興、鄱陽, 經 過一些數字的推算, 樑淼泰得出明初浮樑 1429. 5 畝產毛茶 64327. 5 斤的結論。 百斤為一擔, 則明初茶產量 為 643 擔。 據黃崇燾《浮樑茶葉寶鑑》 , 清乾隆年間浮樑茶除每年徵收芽茶 324 斤 9 兩之外, 還要徵收 440 斤的茶葉 稅。具體產量則不詳。 清同治光緒年間浮樑開始生產紅茶後, 茶業發展迅速, 但從光緒到民初浮樑茶產量在文獻記載中卻有些 含糊甚至不同文獻互相矛盾。 《景德鎮市交通志》載:/ 清光緒八年( 公元 1882 年) , 年產茶葉 3 萬擔。宣統三年( 公元 1911 年) , 茶葉產量 上升到 6 萬擔。

( 第 85 頁)《景德鎮志略》也有相同記載。 1936 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載: 光緒末年至民國元年之間, 祁浮之產額共達拾三萬餘箱, 推銷 即在漢口承受, 半為俄商, 餘則英美德法丹麥等國合為市場。一箱約為 50 斤, 13 萬箱也即 6. 5 萬擔, 以浮 樑紅茶在祁浮二縣茶產量中佔 5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元年浮樑紅茶年產量約為 3. 25 萬擔。 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伊時全縣茶之輸出量, 常在三萬 至六萬箱之間。 年產 3- 6 萬箱摺合約每年 1. 5- 3 萬擔。《祁紅》 載:/ 在一九一一年前後, 生產和 運銷最為旺盛。據統計, 當時的祁門、浮樑、至德三縣, 紅茶常年產量在 60000 擔以上。 浮樑紅茶 在三縣總產中若以 40% 計, 則 1911 年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24000 擔。 鄭建新《祁紅史話》 :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 門) 浮( 樑) 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 總在 7- 8 萬擔上下。以浮樑紅茶佔三縣 4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初紅茶產量為 2. 8- 3. 2 萬擔。 《中國茶葉》 :1911 年前後, ( 祁紅) 生產購銷最旺時年產達 6 萬擔以上。 以浮樑紅茶佔 40% 計, 1911 年 前後產量為 2. 4 萬擔以上。1897 年皖南茶釐稅局道員程雨亭給上司兩江總督劉坤一的《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載: 徽州府屬之祁門、池州府屬之建德、江西饒州府屬之浮樑, 向做紅茶。,,共徵茶稅七萬一千七百四十餘兩。( 第 596頁) 又據馬立中《祁門歷代茶葉稅》: 同治元年( 1862) ,,皖南茶稅總局設於屯溪, 下設祁門分局( 原注: 兼轄浮樑茶稅) 。光緒二十年( 1894 年) , 藉口中日甲午戰爭, 加捐銀兩成計 3 錢6 分, 共計每引繳銀2 兩 2 錢4分。後來戰爭已停, 而捐不停。也1897 年包括浮樑的皖南茶稅為每引銀 2. 24 兩, 祁門、建德、浮樑185三縣茶稅共 71740 兩, 則三縣茶產量為 32027 引。光緒《重修安徽通志》載/ 同治元年, 兩江總督曾國藩頒定新章, 每茶一百二十斤為一引( 第 179 頁) , 計量單位換算為斤則三縣茶產量共 3843214 斤, 摺合 38432 擔。以浮樑茶產量佔三縣的 40% 計, 為 15373 擔。又同年程雨亭《請裁汰茶釐局卡冗費稟》反映: 本年自春阻夏, 霪霖滂沛, 山茶享單傷, 產數較昔歲約少三分之二。祁門浮樑紅茶, 商本折閱。夏初又聞美國加徵進口茶稅, 眾商益觀望趑趄, 蟄伏荒山, 切生焦悶。 也即因雨水過多, 1897 年三縣茶產量只為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則正常年份三縣茶產量約 115296 擔, 浮樑為 46118 擔。當時官方的稅收數字是真實可信的, 因此根據稅收數字推算出來的三縣以及浮樑的茶葉產量也是較為準確的, 可以得出結論, 在 1895 年前後, 三縣的年紅茶產量已超過 11 萬擔, 而浮樑則超過 4 萬擔。從光緒初到民初祁門、建德、浮樑三縣的紅茶生產總體是在不斷髮展的, 光緒末至民初達到極盛, 既然在1895 年三縣紅茶產量就已超過 11 萬擔, 浮樑則超過4 萬擔, 光緒末至民初不大可能低於這個數字, 所以 1936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祁紅》、鄭建新《祁紅史話》、《中國茶葉》中記載的數字可能都過於偏低, 而《景德鎮交通志》和《景德鎮志略》中的記載更接近歷史真實, 也即清光緒八年, 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3 萬擔, 宣統三年達到 6 萬擔。當然紅茶主要用於外銷, 如加上每年自產自銷和銷售於周邊的綠茶, 浮樑每年的實際茶葉產量還要更高一些。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五) 茶葉的銷售

從明初到清同治年間浮樑綠茶的具體銷售情況已難考其詳。光緒年間紅茶興起後, 其銷售過程大致是茶農採茶加工成毛茶後售給茶號, 茶號內部大體可分為購茶和製茶兩部分, 收購毛茶後進一步精加工成成品茶,茶號將成品茶運至九江或漢口, 光緒三十年( 1904 年) 前以運往九江居多, 之後則運往漢口為多, 在九江或漢口茶號通過作為中介的茶棧將茶售給西方商人控制的洋行,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一部份以漢口為起點由俄商通過陸路運銷到俄國, 另一部分以上海為起點由英美商人從海路運到英美, 祁紅到達外國後, 再由洋行銷售給外國貿易商人, 由外國商人售給外國茶葉店, 茶葉店最終將茶銷售至外國消費者手中。“浮樑茶號“之興起與紅茶興起的時間是同時的, 開始於光緒初年, 全縣茶號一般在 50 到 100 家之間, 浮樑紅茶發展到極盛的 1911 年, 茶號達 200 家左右。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載: / 浮樑之有茶莊( 筆者注: 即茶號) , 始於光緒初年,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全縣茶莊, 數達八九十家。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辦法稟》載:本年( 筆者注: 指 1897 年) 祁門茶號五十餘家, 建德十家, 浮樑六十餘家 。《浮樑茶葉寶鑑》: 茶葉廠商( 筆者注: 係指茶號) 的分佈。1911 年約有 200 戶, 1936 年有茶號 65家。“浮樑茶號“的分佈範圍主要在紅茶的產區浮樑西北一帶, 幾乎每村皆有茶號, 少則一家, 多的甚至十餘家。吳莊《浮樑茶葉概況》 :清朝中葉, 我國茶葉對外貿易歲值銀數千萬元。當時浮樑茶葉生產也正興旺。據北鄉老輩談: 浮樑茶葉興旺時, 西湖、興田、流口、嚴臺、英溪等處都有一家茶號和兩三家茶號, 最多的算大江村茶號, 有十三家, 桃墅有九家, 北鄉茶號總計在數十家左右。 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祁浮茶號, 星羅棋佈, “浮樑茶號”, 均在北鄉五里十里之間, 岡嶺重複, 村落畸零, 每村各有茶號二三家不等。茶號之營業有很強的季節性, 茶季收購毛茶進一步加工成成品茶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茶季一過, 則處於歇業狀態, 到第二年茶季再重新開始。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已在十一月中旬, 祁浮二邑, 並無公所茶董, 只得遴派妥勇, 分赴各邑, 齎送前項告示,浮北號門, 多半關鎖, 之所以當時浮北的茶號會多半關鎖, 是因為時在十一月, 並非茶季, 茶號均處於歇業狀態。茶號之茶是由設於九江或漢口的茶棧作為中介售給洋行的,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最終是由洋行銷售到海外。茶棧以收取佣金贏利為經營目的, 兼在產地放貸給茶號, 也有的茶棧自設茶號。之所以需要茶棧的存在, 主要是因為茶號商人與西商之間的語言隔閡。洋行中俄商控制的居多。據《祁門紅茶》 : 祁紅在漢口集散場時, 大半為俄商承辦, 餘則為英、美、德、法、丹麥等國, 年銷量一般在十三萬箱左右( 原注: 每箱五十斤上下) , 另花香( 原注: 尾茶) 也由俄商銷售。作紅磚茶之用。 其交易方法為事先由水客送茶樣給外商預訂箱數,186箱茶到漢, 當即估價, 茶價談妥, 隨即過磅, 不需一月, 交易即可告罄, 手續簡, 效率高。茶棧往往沒有自有資本, 需向洋行借貸。而一般的茶號往往也資本微薄, 除合股籌措資金外還需向茶棧借貸, 據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前清時代, 貸款多寡, 概照預定箱額計算, 每箱貸款數額, 隨銀根緊鬆而定, 總在五兩至十兩之間。且其付款時間較遲, 但最遲須在茶箱起運之前付訖。 處在最底層的茶農掙扎在溫飽線上, 為了生存或不時之需也多向茶號借貸, 受到最大盤剝的其實是茶農。茶農的借款一般在茶季向茶號售出茶葉的同時扣還, 茶號向茶棧的借款也一般在茶葉交易完成時扣還。這樣西商操縱的商業資本成了祁紅生產貿易的實際控制者,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貿易帶有很強的殖民地色彩。

( 六) 茶葉運銷線路

在明清時期, 浮樑茶葉的運銷線路屢有變化, 可大致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明初到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 年) , 這個時期浮樑茶的運銷線路是從昌江進入鄱陽湖, 經九江關入長江, 再從長江進一步運銷到北方。早在唐代浮樑茶興起後浮樑茶外運走的就是這條運銷線路, 之後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光緒版《江西通志》載: 九江關, 明初有關稅, 無船鈔。宣德四年( 1429 年) , 九江始設鈔關, 徵收船料。,,( 清康熙) 二十一年( 1682 年) 提準九江關移駐湖口。凡官商鹽茶有徵, 客商貨物, 除竹木輸稅外, 餘皆無徵, ,,船料無火牌勘合者, 與茶船、魚苗船皆量船之丈尺, 照商船例徵收, 茶稅上則百斤, 徵銀三錢, 中則一錢, 下則三分,茶葉是九江關最重要的徵稅商品之一, 其中必包括一定數量的浮樑茶。第二個時期從清乾隆二十二年( 1757 年) 至咸豐十年( 1860 年) , 浮樑茶的運銷線路主要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從吳城鎮( 贛江流入鄱陽湖的入口處) 溯贛江而上, 翻越大庾嶺, 再水運至廣州, 茶葉在廣州出口銷售到西方。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明清之際, 茶產數量愈多, 政府課稅益繁。至於輸出途徑, 亦屢經變遷。初時吾省各地出產之茶, 多溯江而上, 越梅嶺轉達廣州出口。之所以在乾隆中期發生運銷路線的變化, 一是因為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 開放海禁以後, 西方國家對中國茶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 刺激了國內的茶葉生產, 江西茶葉從之前主要銷往北方開始轉變為主要銷至海外, 二是因為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廣州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 溯贛江而上翻越大庾嶺再通過珠江水系至廣州成了江西茶葉外銷的最佳路線。第三個時期是從咸豐十一年( 1861 年) 至清亡的 1912 年, 浮樑茶的運銷路線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出鄱陽湖入長江後, 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以九江或漢口為集散地出口到西方國家。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鴉片戰爭以後, 九江即已闢為商埠, 本省一切輸出物產, 莫不以此為轉運樞紐。於是茶葉輸出, 亦漸漸轉由此地分運滬漢銷售矣。大概贛東浮樑一帶之茶, 多由鄱陽湖水道經湖口轉運九江換船, 寧州所屬之茶, 則多由水道運至塗家埠換火車裝運至九江, 再換江輪轉運。惟初時概系運往漢口銷售。在歐戰期間, 漸有轉趨滬上銷售之勢。運銷路線變化的原因在於 1861 年清政府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 被迫開放長江沿線的港口九江、漢口為通商口岸, 兩地很快成為周邊省份的茶葉集散中心。江西茶葉可就近以九江、漢口作為外銷出口地, 完全不必再前往路途遙遠的廣州。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七) 浮樑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明清時期浮樑為周邊祁門、婺源、休寧、樂平等地的茶葉集散中心。乾隆版《浮樑縣志》在論及本地茶葉時曾記載:/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源賈客所鬻也。錢振倫同治年間所作《歐陽健飛軍門五十雙壽序》歌頌歐陽健飛在輔助湘軍擊敗太平軍後, 騰凱唱於信州, 報捷音於樟鎮。浮樑復販茶之業, 饒陽收範土之窯。這也說明浮樑為重要的地區茶葉集散中心。樑淼泰也指出清代中期以後, 休寧茶葉於“景鎮集散” 清代中期祁門、婺源輸景德鎮茶折米值在 200 萬石左右, 至為可觀 , 樑淼泰還指出樂平縣在清代每年產茶數百萬斤主要銷往本境和景德。浮樑之所以能成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與昌江是有密切關係的, 昌江是浮樑、祁門、婺源、休寧等縣茶葉外運最便捷的通道。昌江源出安徽徽州祁門之大洪山, 自東北流向西南, 經祁門、浮樑和鄱陽注入鄱陽湖, 從鄱陽湖上可進入東西交通的大動脈長江, 下可入南北交通要道贛江, 昌江周邊各地的茶葉只要進入昌江就可便利進入溝通中國東西南北的最重要交通線路。《景德鎮交通志》即指出:解放前, 祁門、婺源、浮樑等縣的茶葉、木材、農副產品和景德鎮的瓷器, 均經景德鎮港卸裝和轉運出口。 茶葉運輸歷史悠久, 50年代以前, 浮樑、婺源、祁門等地出產的茶葉, 絕大多數均由昌江外運出口 。明清時期昌江是交通繁忙的河道, 大量的船隻中相當一部份運送的就是茶葉, 閶江( 筆者注: 即昌江) , 在公路、鐵路開通以前, 是祁門人與外界相連的主要通道, 舟船可經景德鎮、饒州入鄱陽湖。清道光年間, 河間桅杆如林, 往來船隻近萬。程鴻詔曾就昌江航運賦有《浮樑縣》一詩: “風送菜花香, 江干住客航”。買茶人不斷, 應是到浮樑。在浮樑從事茶葉貿易的商人大部分為徽商。據程振武《景德鎮徽幫》 , 舊時景德鎮十里長街 70% 以上的店鋪是徽州人開設的, 有“無徽不成鎮”之說。甚至清代江西曾將茶葉貿易的許可證茶引主要發給徽商, 《清史稿》 “江西發引徽商及各州縣小販”。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八) 茶葉的地位和作用

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迅速勃起, 浮樑與義寧州、武寧、鉛山並列成為江西產茶的主要縣份之一, 茶葉大量暢銷歐美, 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 30 年代江西省政府經濟委員會編《江西經濟問題》即指出:/ 茶之出產, 江西亦佔全國最重要之區域, 自國際貿易言之, 殆有二百餘年之歷史, 當東印度公司, 與中國通商之時, 義寧州, 浮樑, 武寧, 鉛山之茶, 恆溯贛江而上, 逾梅嶺以入廣州。自五口通商而後, 始改其輸出之方向, 據民國三年海關統計, 出口有三十二萬五千擔。《皖贛紅茶運銷委員會設立經過及其成績》也指出: 本省素以茶產著稱, 而尤以紅茶為大宗, 其產於修水武寧銅鼓者為寧紅, 鉛山上饒等縣者則為河紅, 浮樑即皖省之祁門至德三縣所產者則合稱祁紅。色澤香味均極鮮美, 不特非國內各地紅茶所能及, 即在國際市場亦已久馳名, 佔有優越地位, 每年所產、悉數裝箱出口, 運銷歐美已有六七十年之歷史, 鼎盛時期, 每年出口嘗超五十餘萬箱之多。據《九江茶市概述》之《自同治二年至民國二十四年江西茶之輸出數量表》, 光緒八年( 1882年) 江西對外輸出茶葉 280037 擔, 光緒二十一年( 1895 年) 對外輸出 266081 擔, 宣統三年( 1911 年) 244880擔,而前文已敘 1882 年浮樑茶產量約 3 萬擔, 1895 年超過 4 萬擔, 1911 年約 6 萬擔, 則 1882 年浮樑佔江西對外茶葉輸出的 10. 7% , 1895 年為 15. 0% , 1911 年上升到 24. 5% , 總體浮樑茶葉在江西茶葉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斷提升。由於浮樑茶葉的繁榮, 極大推動了盛產茶葉的浮北一帶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使處於深山僻壤的浮北出現了一批繁華的集鎮, 典型的有桃墅、江村、磻溪等。桃墅。據《景德鎮市地名志》 , 在清代村中堂舍建築華麗, 店鋪甚多, 有什貨店、油坊、藥店、煙店、染坊等。尤其是茶號, 有十三家之多, 故名桃墅店。原有西街、正街、葉村街以及桂花樹弄、槽門弄、石弄裡、三龍弄、丁家門口等地。曾經設鎮, 名桃墅市。為浮樑縣北鄉四大名街之一。江村。《景德鎮市地名志》“江村。.....有”一桃墅, 二江村. 的說法, 是浮樑北鄉第二大集鎮。清朝, 此地店鋪和茶號甚多。《景德鎮市交通志》也指出:江村不僅自古就是產茶之地, 而且是茶貿集鎮,清末有茶號 13 家。磻溪。《 磻溪村汪氏宗譜》 海通以來, 磻溪以茶輸出外洋, 歲贏無藝, 方儲史記。貨殖傳所載, 定陶宣曲之富勢, 殆相將其士夫, 挾巨資聯翩滬漢之濱, 與中外名流碩彥相往還, 類能新舊溝通, 諳國情而悉時事,,閱數年轍一, 至其戶口增長之數, 月異而歲不同, 今則且倍, 財賦則倍, 且從事初時, 預覺其村居之中, 尚有湫隘者,繼則輪換一新矣。繼時竟其村居之邊, 猶有空隙者, 今則 閎相望矣。及觀其四郊, 土地無不闢, 田野無不治, 而其於茶也, 農誦杜育之賦, 工通陸羽之經, 商富計然之策, 甚至碧眼高鼻, 不計憚祀商露, 諭津樑詣其他, 考其產, 友其人, 然後知磻溪之食, 舊德而服先疇, 又據新圖而宏達略, 保世而滋大資富, 而永年蓋其農工商之焉。 由於茶葉的興盛, 極大促進了處於偏遠山區磻溪之開發, 人口和財賦成倍增加, 形成了集鎮, 甚至碧眼高鼻的外商也前來進行茶葉貿易。《景德鎮市地名志》也指出: 磻溪。民國初年, 有男丁八百, 為一集鎮, 有雜貨店、煙店、藥店、百貨店、米行和屠店等。茶葉運銷上海、漢口、九江等地, 頗負盛名。農民的茶葉收入佔總收入的 80% 。《景德鎮市地名志》雖然敘述的是民國初年之磻溪, 但也能反映清朝末年的情況。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九) 茶業近代轉型的努力

清光緒年間, 雖然整個中國的茶業仍維持著表面的繁榮和發展, 但實際潛藏著嚴重的危機, 主要原因在於印度、錫蘭、印尼、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開始大力發展茶業, 採用大機器生產, 實行資本主義的經營貿易方式,極力與中國競爭, 漸有後來居上排擠中國之勢, 而包括浮樑在內的中國茶葉產區仍處於茶農小生產分散經營、茶號採用手工生產、茶葉貿易被西方商業資本控制的狀態。如中國的茶業不完成向近代資本主義的轉型, 被徹底擊敗只是時間問題。清朝統治集團中已有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並試圖挽救危局。光緒二十三年( 1897 年) 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劉坤一令皖南茶釐局道員程雨亭在皖南紅茶產區( 祁門、浮樑、建德) 推行機器製茶, 程雨亭卻覺得困難重重。程雨亭認為: / 祁門萬山錯雜, 購運頗不容易。浮樑山徑雖稍平衍, 亦尚無人購辦。蓋試用機器, 必須延聘外洋茶師, 華人未諳製法, 有機驟難適用 , 祁門萬山叢雜, 民情強悍, 山戶與商號爭論茶價, 屢起釁端。浮樑各號畸散, 北鄉山徑崎嶇, 資本微薄。建德數號略同。此皖南所轄紅茶產地之大略也。.....徽茶改用機器,......各項費用, 成本過昂, 且無洋商包裝, 萬一不得其宜, 耗折大非淺鮮。若延聘西人, 據需薪資每月二百金, 且要包定三年, 薪水太巨, 萬難延請。.......創用機器, 收草碾壓, 機器出茶有定, 草少則曠工, 草多則壅滯, 必久攤, 久攤遂變壞。......公信洋行函覆雷稅司, 碾壓機器, 只需銀六百兩, 既可購辦, 今由徽商面詢該洋行, 則雲每架需九百斤, 又加保險水腳等費, 合計總需一千有奇, 前言不符, 令人疑沮, ......皖南業茶, 家世殷實者, 寥寥無幾, 無本牙販, 鳩集股份, 新茶上市, 結隊而來,茶事將畢, 一鬨而散。......浮樑茶號, 均在北鄉五里十里之間, 岡嶺重複, 村落畸零, 每村各有茶號二三家不等。祁門茶號, 均在西南鄉, 疊 層巖, 約同。......均言地勢如此, 改用機器, 及聘僱熟諳茶機的洋工, 良非易事。程雨亭認為祁門浮樑難以購置機器製茶的主要原因在於茶號資金微薄使用機器成本過高、由於地形茶號過於分散難以集中製茶、民風強悍蠻橫等等。官方試圖在祁浮一帶推行機器製茶的努力最終不了了之。清代浮樑茶號已經是帶有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手工工場, 但遺憾的是並沒有促使浮北社會脫胎換骨走向資本主義。當時的浮樑茶號其實就是茶葉精製加工廠, 仍主要採用手工勞動, 未實行大機器生產, 因紅茶製作的工藝程序複雜, 茶號內僱傭的茶工分為許多不同的工種, 茶工完全是身份自由的僱傭勞動者, 經營茶號的茶商靠剝削茶工的剩餘價值獲取利潤。每家茶號僱傭茶工數十到百餘人不等, 若以茶號一百家計, 浮樑境內茶號內的僱傭工人達數千人。茶商的來源一般為有一定資本和經營能力的地主、小工商業者甚至茶農, 茶商獲取利潤後的方向一般不是擴大再生產, 也不會投資於茶園, 而是買田置地成為地主或更大的地主甚至官員,如府前汪氏族譜就記載汪光裕 深諳貨殖, ......開復元詳茶莊, 振興商業, 交通中外, .....未幾而田連阡陌矣,又未幾而廈屋渠渠矣, 家給人足, 聞望甲於一鄉矣, 汪以寬繼父志而謀紅茶貿易, 丁酉歲, ......身授國朝六品頂戴同職銜贈賞一代。這就導致茶號一般難以得到大的發展, 很難出現經營規模龐大、資金雄厚的茶商, 始終無力採用大機器生產( 缺乏資金和技術) 。儘管清末浮樑茶業發展到極盛, 但實際是“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 這為民國時期浮樑茶業的衰落以致徹底衰敗埋下了伏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二、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

在現代, 浮樑為景德鎮市下轄之一縣, 但在整個明清時期, 景德鎮均為浮樑縣下轄之一鎮, 但不管行政建制如何變化, 浮樑與景德鎮實為一體, 因此景德鎮之陶瓷茶具是浮樑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一) 景德鎮茶具與全國瓷業中心

在明清時期, 景德鎮作為朝廷御窯所在地和全國瓷業中心, 成為人口密集極為繁華的手工業城鎮。據明王世懋《二酉委譚》:浮樑景德鎮天下窯器所聚, 餘以分守至其地, 萬杵之聲殷其火光燭天, 令人不能寢, 戲目之曰四時雷電鎮。浮樑知縣陳清曾在康熙二十一年( 1682 年) 曾說景德一鎮, 則又縣南大都會也, 業陶者在焉, 貿陶者在焉, 海內受陶之用, 殖陶之利, 周車雲屯, 商賈電騖, 五方雜處, 百貨俱陳, 熙熙乎稱盛觀矣!唐英《陶冶圖編次》指出:景德一鎮僻處浮樑, 邑境周袤十餘里, 山環水繞中央一洲, 緣瓷產, 其地商販畢集, 民窯二三百區, 終歲煙火相望, 工匠人夫不下數十餘萬, 靡不藉瓷資生。明清時期景德鎮著名的瓷窯有宣德窯、成化窯、嘉靖窯、郎窯、年窯、唐窯等。明清時期景德鎮生產的瓷器中相當一部份為茶具。如 1983 年新加坡一家打撈公司在一艘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沉沒在南中國海的貨船中, 打撈起 10 萬餘件景德鎮青花瓷, 船沉時間約在乾隆十五年( 1750 年) ,其中就有茶具4 萬餘件。“吳仁敬”、幸安潮的《中國陶瓷史》中列有大量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 該書描述宣窯生產的白茶盞:白茶盞一種, 光瑩似玉, 內有絕細之龍鳳暗花, ,,雖宋代之定、汝亦不能比方, 真一代絕品也。 描繪嘉窯生產的茶具: 有小白甌, 名曰壇盞者, 正白如玉, ,,有大中小三號, 以內燒茶字者為佳, ,,其佳者無異宣成之作, 蓋特出之物也。描繪隆窯生產的茶具: / 隆窯所制之酒杯茗碗, 多繪男女私褻之狀, ,,雖非雅裁, 專以瓷之立場而論, 則實屬精品也。 描繪嘉慶時生產的茶具:/ 又有一種茶杯, 蓋杯外題御製詠品茶詩, 詩為五律, 而杯與蓋之中心繪花, 亦屬可珍。一般公認景德鎮之茶具宣窯、成窯達到了最高水平。如明馮可賓《 茶箋》引文震亨《長物志》 :/ 宣窯有尖足茶盞, 料精式雅, 質厚難冷, 潔白如玉, 可試茶色, 盞中第一。 明高濂《遵生八箋》也認為/ 茶盞惟宣窯壇盞為最, 質厚白瑩, 樣式古雅有等, 宣窯印花白甌, 式樣得中, 而瑩然如玉。次則嘉窯, 心內有茶字小盞為美。甚至成窯茶杯一雙價值可超過十萬錢。明劉侗、於奕正著《帝京景物略》 : 成窯酒盞薄如紙, 神廟光宗尚前窯器成窯一雙值十萬錢矣。凡成杯茶貴於酒, 採貴於青, 其最者鬥雞可口謂之雞缸。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景德鎮茶具與飲茶風尚的變化

景德鎮在明清成為極為興盛的全國瓷業中心, 實與飲茶風尚的變化有密切關係。唐代盛行蒸青團茶, 茶色尚綠, 為益茶色青瓷茶具為佳。陸羽《茶經》即認為: / 碗, 越州上, 若邢瓷類銀, 越瓷類玉, 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類雪, 則越瓷類冰, 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 越瓷青而茶色綠, 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嶽瓷皆青, 青則益茶, 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 茶色紅; 壽州瓷黃, 茶色紫; 洪州瓷褐, 茶色黑: 悉不宜茶。因為越州窯生產青瓷, 適應了唐代的飲茶風尚, 在唐代越窯十分興盛。到宋代, 又開始盛行研膏團茶, 茶色尚白, 為顯茶色黑瓷茶具為最佳。蔡襄《茶錄》即認為: / 茶盞。茶色白, 宜黑盞, 建安所造者, 紺黑, , ,最為要用。出他處者, 或薄, 或色紫, 皆不及也。其青白盞, 鬥試家自不用。宋徽宗《大觀茶論》也認為: / 盞色貴青黑, 玉毫條達者為上, 取其燠發茶采色也。建州窯適應了宋代飲茶風尚對黑瓷的需求, 所以建窯一度十分興盛。到明初, 飲茶風尚又開始發生巨大變化, 這個時期盛行散茶, 這可從明代大量茶書對散茶的推崇和對團茶的反對得到證明。如明朱權《茶譜》提出:/ 陸羽多尚奇古, 制之為末, 以膏為餅。至仁宗時, 而立龍團、風團、月團之名。雜以諸香, 飾以金彩, 不無奪其真味。然天地生物, 各遂其性, 莫若葉茶。烹而啜之, 以遂其自然之性也。明田藝蘅《煮泉小品》 :茶之團者片者, 皆出於碾石豈之末, 既損真味, 復加油垢, 既非佳品, 總不若今之芽茶也。蓋天然者自勝耳。明許次紓《茶疏》 : 古人制茶, 尚龍團鳳餅, 雜以香藥。不若近時製法, 旋摘旋焙, 香色俱全, 尤蘊真味。明代茶書記載的茶葉製作方法也皆為散茶, 不再有團茶, 如屠隆《茶說》、張源《茶錄》、黃龍德《茶說》中記載的均為散茶之製作工藝。散茶湯色清純, 白瓷茶具更顯湯色, 所以明清時期茶具從唐代的崇青、宋代的崇黑轉變為崇尚白色。正如胡小軍《茶具》所言: 這個時期, 宋朝和元朝盛行的餅茶、團茶衰落, 芽茶、葉茶成為民間茶葉消費的主流。飲茶方法發生的改變, 隨之而來的是飲茶用器的轉變。為更好地襯托茶湯的色澤和品賞茶湯中的葉或芽形狀之美, 茶具也推崇以白為上。明清對白瓷的推崇可在大量明清茶書中得到證明。如明張源《茶錄》 :茶盞。盞以雪白者為上, 藍白者不損茶色, 次之。明許次紓《茶疏》 : 甌注。茶甌古取建窯兔毛花者, 亦鬥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 純白為佳, 兼貴於小。明屠本《茗笈》 :/甌則但取圓潔, 白瓷而已, 然宜小。清劉源長《茶史》 : 盞以雪白為上。茶以青翠為勝, 濤以藍白為佳。清陸廷燦《續茶經》引清王日卓《檀幾叢書》: / 品茶用歐, 白 為良,所謂-素瓷傳靜夜, 芳氣滿閒軒. 也。 景德鎮從唐代開始歷來主要生產白瓷, 明清飲茶風尚對茶具開始崇尚白瓷, 這極大刺激了社會對白瓷的需求, 景德鎮適應了從唐宋到明清飲茶風尚的變化, 這是景德鎮在明清時期變得一枝獨秀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 因到宋代社會不再崇尚青瓷, 越州窯衰落, 到明代因不再崇尚黑瓷, 建州窯衰落。

( 三) 景德鎮茶具與明清茶書

在明清, 許多茶書中都有對景德鎮茶具的記錄, 極為推崇。如明朱權《茶譜》: 茶甌, 古人多用建安所出者, 取其松紋兔毫為奇。今淦窯所出者與建盞同, 但注茶色不清亮, 莫若饒瓷( 筆者注: 即景德鎮瓷, 景德鎮所在的浮樑為饒州之一縣) 為上, 注茶則清白可愛。 明徐火勃《茗譚》 :注茶莫美於饒州瓷甌, 藏茶莫美於泉州沙瓶, 若用饒器藏茶, 易於生潤。明馮可賓《 茶箋》引周亮工《閩小記》:閩德化磁茶甌, 式亦精好,類宣之填白。餘除以瀉茗, 黯然無色, 責童子不任茗事, 更易他手, 色如故。謝君語子曰: 以注景德甌, 則嫩綠有加矣。試之良然。乃知德化窯器不重於時者, 不獨嫌其太重粉色, 亦足賤也。相傳景德窯取土於徽之祁門,而濟以浮樑之水始可成。乃知德化之陋劣, 水土製之, 不關人力也。 明羅廩《茶解》 : 甌。以小為佳, 不必求古, 只宣、成、靖窯足矣。明屠隆《茶說》 : / 宣廟時有茶盞, 料精式雅, 質厚難冷, 瑩白如玉。可試茶色, 最為要用。蔡君謨取建盞, 其色紺黑似不宜用。明龍膺《蒙史#茶品述》: 昭代宣、成、靖窯器精良,亦足珍玩。大量茶書對景德鎮茶具的記載和推崇, 一方面是景德鎮陶瓷適應了明清時期飲茶風尚的需要並且在社會上有崇高地位的反映, 在另一方面, 一些著名茶書對景德鎮茶具的推崇, 也極大提高了景德鎮瓷的聲望, 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飲茶之人對景德鎮瓷的追求心理, 極大刺激了對景德鎮瓷的需求, 對景德鎮瓷業的發展繁盛起到了重要作用。影響巨大的著名茶人對飲茶風尚和飲茶者消費心理的影響往往是不可估量的。正如陸羽在《茶經》中對越州茶具的推崇極大促進了越州瓷的發展、蔡襄在《茶錄》中對建州茶具的推崇大大促進了建州瓷的發展, 明清一些茶書對景德鎮茶具的推崇對促進景德鎮瓷業的作用也不可小視。如明初的朱權, 為明太祖朱元璋之十七子, 稱寧王, 因政治鬥爭失敗, 求清靜和韜晦, 多與文人學士往來, 悉心茶道, 著有明清影響最大的茶書》茶譜》 , 《茶譜》對景德鎮瓷的肯定和推崇, 對景德鎮瓷業的意義是巨大的。在論及景德鎮瓷業繁榮的原因方面, 關於明清茶書對景德鎮瓷業的促進作用這一點, 很多學者並沒有注意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四) 景德鎮茶具

與明清文學景德鎮茶具與明清文學亦發生了一定聯繫, 景德鎮茶具的形象進入了明清時期的詩歌、小說和散文之中。早在宋代, 詩歌中就已出現景德鎮茶具的身影。北宋僧人釋惠洪《無學點茶乞詩》 : 政和官焙來何處, 雪後晴窗欣共煮。銀瓶瑟瑟過風雨, 漸覺羊腸挽聲度。盞深扣之看浮乳, 點茶三昧須饒汝。鷓鴣班中吸春露。其中饒汝即指景德鎮窯和汝窯生產的茶具。明清時期出現了更多涉及景德鎮生產的茶具的詩歌。如明李日華《贈昊十九》: 為覓丹砂到市廛, 鬆聲雲影自壺天。憑君點出流霞盞, 去泛蘭亭九曲泉。 昊十九為明代浮樑著名制瓷專家, 李日華高度讚頌了昊十九創作的茶具。清鄭板橋《李氏小園》 :兄起掃黃葉, 弟起烹秋茶。杯用宣德瓷, 壺用宜興砂。明清有景瓷宜陶之說, 鄭板橋詩中的宣德瓷和宜興砂分別指的是景德鎮宣窯生產的茶杯和宜興生產的紫砂壺, 皆為最佳茶具。清樊增祥亦有詠及景德鎮成窯生產的五彩瓷杯詩歌兩首。《試茶》 : 秋冷風爐漸可偎, 候湯評水助詩材。工夫可但茶中久, 更玩成窯小泡杯。《星海遠寄佳茗二瓶瓷杯二事報以小詩》: / 建葉頭綱餅, 成窯五采瓷。喜逢秦嶺雪, 恨少黨家姬。景德鎮茶具也出現在明清小說之中, 最著名的是紅樓夢中的一段文字。《紅樓夢》第四十一回:當下賈母等吃過茶, 又帶了劉姥姥至櫳翠庵來。妙玉忙接了進去。只見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現壽” 的小茶盤, 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 捧與賈母。,,然後眾人都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成窯五彩小蓋鍾是前代成化年間景德鎮御窯生產的茶具, 極為名貴難得, 自然給賈母, 有奉承之意, 而官窯脫胎填白蓋碗是當代景德鎮御窯生產之茶具, 雖也名貴, 但遠不及成窯, 所以給眾人。妙玉自稱檻外人, 實際深悉人情世故。明代甚至出現了一篇擬人化描寫景德鎮茶具的傳記文學作品《味苦居士傳( 茶甌)》 , 作者支中夫。《味苦居士傳》系仿宋蘇軾擬人化描寫武夷山茶葉的《葉嘉傳》而成。該文不長, 摘錄於下:湯器之字執中, 饒州人。嘗愛孟子苦其心志之言, 別號味苦居士。謂學者曰: 士不受苦則善心不生, 善心不生, 則無由以入德業。是以人召之則行, 命之則往, 寒熱不辭, 多寡不擇, 旦暮不失, 略無幾微厭怠之色見於顏面。或譏之曰: 子心志固苦矣, 筋骨固勞矣, 奈何常在人掌握之中乎。曰: 士為知己者死, 我之所遇者, 待我如執玉, 奉我如捧盈。惟恐我少有所傷, 召我唯恐至之不速。既至, 雖醉亦醒, 雖寐亦寤。昏惰則勤, 忿怒則釋, 憂愁鬱悶則解。無諫不入, 無見不懌, 不謂之知己可乎。掌握我者, 敬我也, 非奴視也。吾何患焉。我雖涼薄, 必不惰於庸人之手。苟待我不謹使能齏粉, 我亦不往也。嘗曰: 我雖未至於不器, 然子貢貴重之器, 亦非我所取也。蓋其器宜於宗廟, 而不宜於山林。我則自天子至於庶人, 苟有用我者, 無施而不可也。特為人不用耳, 行已甚潔, 略無毫髮瑕玷。妒者以謗玷之, 亦受之而不與辯。不久則白, 人以涅不緇許之。太史公曰: 人見君子之勞, 而不知君子之安。勞者由其知鄉義也。能鄉義, 則物慾不能擾其心, 豈有不安乎。器之勉人受苦, 其亦知勞之義也。

三、明清時期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

明清時期浮樑流傳大量採茶歌, 至於流傳於浮樑等地的採茶戲一般叫景德鎮採茶戲, 浮樑也形成了獨特的茶俗。

( 一) 採茶歌

採茶歌源於茶農上山採茶時的口頭創作, 並在口頭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加工完善。浮樑為古茶區, 在明清時期也流傳著大量採茶歌。這在清鄭鳳儀所作的《浮樑竹枝詞》中得到反映:“毛竹編籬鬆徑遮, 雨前同出摘山茶”。採茶歌罷茶將老, 鬢邊斜插野茶花。明清時期浮樑流行的著名採茶歌有《採茶忙》、《十二月採茶》等。如《採茶忙》 :年年都有桃花三月天哪呵嗨, 三月裡是清明喲, 三月裡是清明喲, 姑娘們上茶山口羅, 姑娘們上茶山口羅, 手拿著茶籃去採茶喲, 滿山的茶樹綠成片綠成片。嫩茶尖尖放呀放清香哪呵嗨, 茶林密密喲, 茶林密密喲, 深呀麼深又長口羅, 深呀麼深又長口羅, 妹妹緊把姐趕上喲, 姐姐妹妹採茶忙採茶忙。 年年都有桃花三月天哪呵嗨, 今年的桃花喲, 今年的桃花喲, 比不上茶葉鮮喲, 比不上茶葉鮮喲, 採茶的姑娘愛茶山喲, 茶山代代樂無邊樂無邊。《十二月採茶》: / 正月裡來倒採( 呃) 茶, ( 牡丹吶花哦) 梅花開( 耶) , 梅花那個開得( 錦繡喂花開耶喲) 多( 呃) 風( 呃) 採( 野花兒開) ......《十二月採茶》在江西湖南一帶都很流行。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採茶戲

採茶戲系由採茶歌和採茶燈發展而來, 茶農茶季一邊採茶一邊唱山歌鼓舞勞動熱情, 這種在茶區流傳的山歌, 被稱為採茶歌,/ 歌之不足, 舞之蹈之, 採茶歌與民間舞蹈相結合形成採茶燈, 最終發展成有故事情節的採茶戲。景德鎮採茶戲是流行於南方諸多采茶戲劇種中的一種。景德鎮採茶戲俗稱三角班, 是從湖北黃梅縣流傳到浮樑一帶的民間小戲劇種。相傳明末清初與江西一江之隔的黃梅縣連年受災, 人民被迫離鄉外出謀生。黃梅縣藝人郭牢記等流落在贛東北茶鄉, 演唱採茶戲, 同時在都昌、鄱陽等地廣泛傳藝, 深受群眾歡迎。由於景德鎮歷來有大量都昌、鄱陽籍工人, 這種採茶戲在乾隆年間便傳入了景德鎮。為景德鎮採茶戲作出重要貢獻的黃梅縣藝人還有邢繡娘等, 道光初年邢繡娘為避家鄉水災來到景德鎮逃荒要飯。以唱黃梅採茶戲行乞謀生, 吸引不少群眾, 邢繡娘因之在景德鎮傳藝。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黃梅採茶戲逐漸融合了當地的語言與民間小調, 最終形成了景德鎮採茶戲。景德鎮瓷業工人中有一批半工半藝的三角班藝人在寒冬臘月坯房窯廠歇業時相邀到附近各縣演出以維持生計。甚至開工後有錢人家辦喜事, 也請他們去唱戲。窯戶老闆, 也常請他們去酬窯神, 這從鄭廷桂《陶陽竹枝詞》可以得到證明:/ 青窯燒出好龍缸, 誇示同行新老幫。陶慶陶成齊上會, 酬神包日唱單腔。( 原注: 大龍缸最難燒, 滿窯人亦都鄱兩幫, 每歲陶成窯戶多演包日戲酬神。 單腔其實就是採茶戲, 因為當時沒有絃樂伴奏, 演唱形式單調, 所以人們叫它單腔。祁門採茶戲的形成亦受到景德鎮採茶戲很大的影響, 清光緒年間祁門因茶業生產繁榮急需大量勞力,一批浮樑和安慶人流入祁門的閃裡、新安等地, 他們帶來了景德鎮採茶戲和安慶採茶戲, 與祁門的鄉音古戲相互嫁接形成一種完全嶄新的地方戲曲祁門採茶戲。( 本文關於採茶戲的內容主要參考江華、黃聲輝主編《景德鎮市戲曲志》、桂遇秋著《黃梅戲另一流派的歷史和現狀——黃梅採茶戲在贛東北》。

"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浮樑在中國歷史上是茶業興盛之區, 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但目前尚未見較為全面深入論述明清時期 浮樑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黃崇燾前輩的論文《“浮紅” 史考略》《蠶桑茶葉通訊》1987 年第 4 期) 、《浮樑茶 葉史話》《農業考古》1992 年第 4 期) 、《漫話浮樑茶文化《《廣東茶業》1995 年第 2 期) 、《景德鎮茶具初考》 《農 業考古》1997 年第 2 期) 以及著作《浮樑茶葉寶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對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 化有所涉及, 但過於簡略, 許多問題語焉不詳。有鑑於此, 本人在參考了黃崇燾相關成果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 的研究, 寫作了本文。本人拙作將從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明清時期 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一、明清時期浮樑的茶葉生產與貿易

浮樑茶業在唐宋時期曾十分興盛, 到南宋時期開始衰弱, 但仍為地區茶葉集散中心, 至清同治( 1862- 1874 年) 光緒( 1875- 1908 年) 年間由於紅茶生產的興起, 浮樑茶重新在中國以至世界大放異彩。

( 一) 綠茶的生產

從明代建立到清同治年間, 浮樑生產的主要是綠茶。明代茶葉生產的具體情況因缺乏資料不詳, 清代據 《浮樑縣志》產量不多, 生產技術也不甚高。乾隆版《浮樑縣志》 / 唐白居易《琵琶行》雲-前月浮樑買茶去. , 其 實所產甚少, 制亦不佳。通志謂饒茶不及信州, 而浮樑又不及鄱陽諸邑,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 源賈客所鬻也。道光版《浮樑縣志》 所敘與乾隆版相同。 當然縣誌對浮樑茶產量低品質劣的判斷是從總體而言, 其實該時期亦不乏質高的好茶。明代湯顯祖在 浮樑縣新作《講堂賦》中就曾對浮樑茶讚譽:今夫浮樑之茗, 聞於天下, 惟清惟馨系其揉者; 浮樑之瓷, 瑩於水 玉, 亦系其鈞火侯是足。《清代茶書》《續茶經》引《饒州府志》也記載:浮樑縣陽府山冬無積雪, 凡物早成, 而茶 尤殊異。金君卿詩云:-聞雷已薦雞鳴筍, 未雨先嚐雀舌茶。. 以其地暖故也。 明清浮樑貢茶的存在也能進一步說明這一時期某些茶葉的生產技術達到了很高程度, 否則不會作為貢 品。明談遷《棗林雜俎·中集》載: 國家歲貢。.....饒州府茶二十七斤。這其中是包括浮樑茶的。康熙版 《浮樑縣志》載:“浮每歲貢茶, 有本色, 有折色。”( 第 232 頁) 康熙版《饒州府志》亦載:“ 各縣俱出, 併入貢。”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紅茶的生產

至清同治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開始創制生產, 綠茶降到了一個很次要的地位, 浮樑茶在唐代之後再次進入 黃金時期。 因地域相連、品質相近, 在清代, 主要產於祁門、建德( 民國時期改名至德, 建國後與東流縣合併為東至) 和 浮樑的紅茶均統稱為祁紅。如《中國茶葉大辭典》即認為 祁紅。產於安徽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的條 形紅茶, 產品以祁門的歷口、閃裡、平裡一帶最優, 故統稱-祁紅. 。與祁門毗鄰的江西浮樑所產紅茶歷史上也 稱祁紅。《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也認為祁紅。茶名。產於安徽祁門、東至、石臺、貴池、黟縣等。歷史上江西 浮樑所產, 亦稱祁紅。一般認為祁紅始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創制, 而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 系仿效祁門。如《祁紅》183一書載:/ 光緒元年( 原注: 一八七五年) , 有個黟縣人, 名叫餘干臣, 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 因羨紅茶暢銷多利, 首先在至德縣( 原注: 今東至縣) 堯渡街設立紅茶莊, 仿效-閩紅. 製法, 開始試製紅茶。為了進一步剝削茶農, 擴大影響, 牟取更多利益, 一八七六年, 餘又從至德來到祁門, 勸誘茶戶製造紅茶, 並最先在祁門西路集鎮歷 口, 繼而在閃裡設立紅茶分莊, 經營範圍逐漸擴大。與此同時, 在祁門南路一帶的貴溪, 也有人( 筆者注: 係指胡元龍) 試製紅茶獲得成功, 這就是“祁紅” 的開端。( 第 1 頁) 《中國茶葉大辭典》也有類似的敘述。而且 《祁紅》還認為祁紅創制後隨著產量的擴大,產區也隨著迅速擴大, 除原來的祁門、至德兩縣外, 毗連的浮樑縣 和貴池縣也相繼改制紅茶 ( 第 2 頁) 。《中國茶經》也認為浮樑生產紅茶是受到祁門影響改制。但也有學者不贊同祁紅創制主要歸功於光緒初年餘幹臣、胡元龍並且浮樑生產紅茶在祁門之後的觀點。 如被奉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在《茶經述評》中即認為紅茶生產是從浮樑傳到東至再傳到祁門。紅茶的發源地 是福建。至於福建紅茶的向外傳播, 則可能是由崇安開始的, 其傳播的主要路線, 可能是先由崇安傳到江 西鉛山的河口鎮, 再由河口鎮傳到修水( 原注: 過去義寧州的治所) , 後又傳到景德鎮( 原注: 過去的浮樑縣) , 後 來又由景德鎮傳到安徽的東至( 原注: 指現在東至縣境內的原至德縣境) , 最後才傳到祁門。 黃崇燾在《浮 樑茶業史話》中也傾向於認同吳覺農的觀點。 本人的觀點是不必機械地認為祁紅的創制始於一人一時一地, 然後線條式地在祁門、建德和浮樑三縣範 圍內從某地傳到某地, 而是在同治光緒年間三縣大致同時或稍有先後均有人受周邊紅茶( 閩紅、湖紅、河紅、寧 紅) 的影響開始生產紅茶, 然後由若干個點逐漸擴展為面, 祁門、建德和浮樑的紅茶生產完全可能互受影響共 同提高, 逐漸發展為赫赫有名高品質的祁紅。有史料為證。據光緒九年《益聞錄》載:/ 建德為產茶之區, ,, 同治初年, 則粵商改做紅茶, 裝箱運往漢口, 浮樑巨賈, 獲利頗多。 浮樑《 磻溪村汪氏宗譜》載: 同治初年, 夷 氛入擾, 口岸大通, 百貨競湧。而浮樑以茶味中國出口大宗, 君( 筆者注: 指汪東楨) 乃出材與西商交涉, 採摘焙 制。先生( 筆者注: 指汪東楨弟汪東圯) 遂抒其所見, 與兄互講求製造仙芽紅茶, 未幾馳名海外。( 第 364 頁) 又據上官俅 1937 年撰《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據當地老者所稱, 該縣( 筆者注: 係指浮樑) -祁紅. 之制 造, 發軔於北鄉磻溪村, 至清光緒二、三年( 1876、1877 年) 間, 因有廣東商人仿效兩湖製造紅茶之法, 在皖屬 秋浦縣( 原注: 即今至德縣) 設莊監製紅茶, 引起磻溪村一帶青茶商之注意。翌年( 原注: 光緒四年) 春間, 該村亦 隨之設立茶莊仿製, 時僅一家, 次年增至二家。至光緒七八年( 1881、1882 年) 間, 則附近之閃裡( 原注: 皖境) 勒 口一帶, 亦相繼成立茶莊。自光緒十年( 1884 年) 後, 即遍及浮屬各鄉矣。從上述史料看, 在同治 年間建德、浮樑就已開始大量生產紅茶並暢銷海外, 並不在餘干臣、胡元龍之後, 浮樑紅茶受到過建德紅茶影 響, 祁門紅茶也受到浮樑紅茶之影響。 浮樑開始紅茶生產後, 因品質一流, 在海外極為暢銷, 價格也往往超過國外紅茶, 浮樑紅茶生產因之得到 迅速發展, 光緒末到民國初達到極盛。《大中華江西省地理志》載: 江西之茶為國貨大宗。“浮樑茶”。磻溪村 葛坪山、青龍山, 高逾四千尺, 產仙芽茶, 味香色濃, 外人樂購之。“浮樑茶”唐時已著名, 今紅茶暢銷海外, 均為國貨大宗。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第 138- 139 頁) 鄭建新《祁紅史話》也指出: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門浮樑)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總在 7- 8 萬擔上下, 價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紅茶相比, 也是獨佔鰲頭, 在國際市場的高香名茶中雄居第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浮樑天祥茶號生產的優質紅茶, 該茶號 位於與祁門接壤的嚴臺村, 由世居此地的江資甫經營, 每年運滬銷售紅茶達 1400 餘擔, 因品質出眾, 民國四年 ( 1915 年) 天祥茶號精製的工夫紅茶( 商標為“ 祁紅” ) 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三) 茶葉產區

浮樑的茶葉產區主要在浮樑北部, 分佈於與建德、祁門、休寧和婺源毗連的廣大山區。據程沛《解放前浮 樑縣茶葉生產和銷售》 :浮樑紅茶區, 大部分分佈於浮北的峙灘、興田、英溪、江村、儲田、經公橋、西湖、桃墅、 勒功街等廣大山區 。吳莊《浮樑茶葉概況》認為:浮東的瑤裡、白石塔、汪胡、梅嶺與休寧邊境 均出產綠茶; 浮北桃墅、西湖、茶寶山、興田、白毛港、經公橋, 與安徽的東至、祁門, 出產紅茶。 明清時期浮樑茶葉產區主要在浮北, 大致而言, 在紅茶興起後, 紅茶產區主要覆蓋與建德、祁門毗連的浮樑西 北, 綠茶產區則在與休寧、婺源相連的浮樑東北。紅茶主要銷於海外, 綠茶主要銷於本地和周邊, 綠茶生產遠 184沒有紅茶生產的規模。據《解放前浮樑縣茶葉生產與貿易》, 當時茶山面積約達三萬餘畝。 明清時期浮樑形成了北部以桃墅鎮為中心主要生產和集散茶葉、南部以景德鎮為中心生產和集散陶瓷 的經濟格局。據樑淼泰《明清景德鎮城市經濟研究》:桃墅明代曾是浮樑兩鎮中的一個鎮, 有巡檢司。其市場 範圍約 70 平方華里, 近代, 附近 20 裡以內村莊所產紅茶大都運到桃墅出售,桃墅是浮北最大的市 街。又據乾隆版《大清一統志》 :景德鎮。在浮樑縣西南三十里, 瓷器所出, 王存《九域志》 浮樑縣有景德鎮舊志, 其地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置鎮於此, 因名。明初因元舊志稅課局, 宣德初始置御器廠, 於 是有官窯民窯之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桃樹鎮。在浮樑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因桃樹嶺為名, 舊置巡司, 後徙縣東北百里勒工市, 今移景德鎮。《大清一統志》僅列有饒州 12 個鎮, 其中就有浮樑轄下之桃墅( 又名桃樹) 、景德兩鎮, 可想而 知桃墅鎮之地位。桃墅設巡檢司始於元代, 明代因襲, 後雖遷至勒功( 又名勒工) , 但仍距桃墅不遠, 之所以在 偏僻的山區設置該機構, 主要是因為茶葉的生產和貿易使這裡成為繁華的集鎮, 有必要加強統治進行管理。 據《千年縣衙) )) 浮樑縣署及衙門文化趣談》, 桃墅巡檢司的主要職能為:負責分治該處軍民之政務、治安管 理、緝盜、防奸等務。後清代桃墅巡檢司移至景德鎮, 反映了作為全國之瓷業中心的景德鎮, 地位和重要性 遠超過作為小範圍地區茶業中心的桃墅, 統治者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現實。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四) 茶葉產量

茶葉產量是反映浮樑茶業狀況的重要指標, 但在整個明清時期, 一直缺乏茶葉產量的精確數字。總體而 言明初到清同治之前浮樑茶的產量徘徊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年產約數百擔, 同治光緒年間紅茶興起以後, 浮樑 茶業迅速發展, 茶產量不斷提高, 光緒末至民國初達於極盛, 年產量超過 6 萬擔。 樑淼泰在《明清時期浮樑的農林商品》中認為明初浮樑產茶佔饒州府六縣中的第三位, 次於德興、鄱陽, 經 過一些數字的推算, 樑淼泰得出明初浮樑 1429. 5 畝產毛茶 64327. 5 斤的結論。 百斤為一擔, 則明初茶產量 為 643 擔。 據黃崇燾《浮樑茶葉寶鑑》 , 清乾隆年間浮樑茶除每年徵收芽茶 324 斤 9 兩之外, 還要徵收 440 斤的茶葉 稅。具體產量則不詳。 清同治光緒年間浮樑開始生產紅茶後, 茶業發展迅速, 但從光緒到民初浮樑茶產量在文獻記載中卻有些 含糊甚至不同文獻互相矛盾。 《景德鎮市交通志》載:/ 清光緒八年( 公元 1882 年) , 年產茶葉 3 萬擔。宣統三年( 公元 1911 年) , 茶葉產量 上升到 6 萬擔。

( 第 85 頁)《景德鎮志略》也有相同記載。 1936 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載: 光緒末年至民國元年之間, 祁浮之產額共達拾三萬餘箱, 推銷 即在漢口承受, 半為俄商, 餘則英美德法丹麥等國合為市場。一箱約為 50 斤, 13 萬箱也即 6. 5 萬擔, 以浮 樑紅茶在祁浮二縣茶產量中佔 5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元年浮樑紅茶年產量約為 3. 25 萬擔。 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伊時全縣茶之輸出量, 常在三萬 至六萬箱之間。 年產 3- 6 萬箱摺合約每年 1. 5- 3 萬擔。《祁紅》 載:/ 在一九一一年前後, 生產和 運銷最為旺盛。據統計, 當時的祁門、浮樑、至德三縣, 紅茶常年產量在 60000 擔以上。 浮樑紅茶 在三縣總產中若以 40% 計, 則 1911 年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24000 擔。 鄭建新《祁紅史話》 :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間, 為祁紅貿易的最盛期, 祁( 門) 浮( 樑) 至( 德) 三縣每年產茶 總在 7- 8 萬擔上下。以浮樑紅茶佔三縣 40% 計, 則光緒末至民國初紅茶產量為 2. 8- 3. 2 萬擔。 《中國茶葉》 :1911 年前後, ( 祁紅) 生產購銷最旺時年產達 6 萬擔以上。 以浮樑紅茶佔 40% 計, 1911 年 前後產量為 2. 4 萬擔以上。1897 年皖南茶釐稅局道員程雨亭給上司兩江總督劉坤一的《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載: 徽州府屬之祁門、池州府屬之建德、江西饒州府屬之浮樑, 向做紅茶。,,共徵茶稅七萬一千七百四十餘兩。( 第 596頁) 又據馬立中《祁門歷代茶葉稅》: 同治元年( 1862) ,,皖南茶稅總局設於屯溪, 下設祁門分局( 原注: 兼轄浮樑茶稅) 。光緒二十年( 1894 年) , 藉口中日甲午戰爭, 加捐銀兩成計 3 錢6 分, 共計每引繳銀2 兩 2 錢4分。後來戰爭已停, 而捐不停。也1897 年包括浮樑的皖南茶稅為每引銀 2. 24 兩, 祁門、建德、浮樑185三縣茶稅共 71740 兩, 則三縣茶產量為 32027 引。光緒《重修安徽通志》載/ 同治元年, 兩江總督曾國藩頒定新章, 每茶一百二十斤為一引( 第 179 頁) , 計量單位換算為斤則三縣茶產量共 3843214 斤, 摺合 38432 擔。以浮樑茶產量佔三縣的 40% 計, 為 15373 擔。又同年程雨亭《請裁汰茶釐局卡冗費稟》反映: 本年自春阻夏, 霪霖滂沛, 山茶享單傷, 產數較昔歲約少三分之二。祁門浮樑紅茶, 商本折閱。夏初又聞美國加徵進口茶稅, 眾商益觀望趑趄, 蟄伏荒山, 切生焦悶。 也即因雨水過多, 1897 年三縣茶產量只為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則正常年份三縣茶產量約 115296 擔, 浮樑為 46118 擔。當時官方的稅收數字是真實可信的, 因此根據稅收數字推算出來的三縣以及浮樑的茶葉產量也是較為準確的, 可以得出結論, 在 1895 年前後, 三縣的年紅茶產量已超過 11 萬擔, 而浮樑則超過 4 萬擔。從光緒初到民初祁門、建德、浮樑三縣的紅茶生產總體是在不斷髮展的, 光緒末至民初達到極盛, 既然在1895 年三縣紅茶產量就已超過 11 萬擔, 浮樑則超過4 萬擔, 光緒末至民初不大可能低於這個數字, 所以 1936年《皖贛紅茶總運銷處工作報告》、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祁紅》、鄭建新《祁紅史話》、《中國茶葉》中記載的數字可能都過於偏低, 而《景德鎮交通志》和《景德鎮志略》中的記載更接近歷史真實, 也即清光緒八年, 浮樑紅茶產量約為 3 萬擔, 宣統三年達到 6 萬擔。當然紅茶主要用於外銷, 如加上每年自產自銷和銷售於周邊的綠茶, 浮樑每年的實際茶葉產量還要更高一些。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五) 茶葉的銷售

從明初到清同治年間浮樑綠茶的具體銷售情況已難考其詳。光緒年間紅茶興起後, 其銷售過程大致是茶農採茶加工成毛茶後售給茶號, 茶號內部大體可分為購茶和製茶兩部分, 收購毛茶後進一步精加工成成品茶,茶號將成品茶運至九江或漢口, 光緒三十年( 1904 年) 前以運往九江居多, 之後則運往漢口為多, 在九江或漢口茶號通過作為中介的茶棧將茶售給西方商人控制的洋行,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一部份以漢口為起點由俄商通過陸路運銷到俄國, 另一部分以上海為起點由英美商人從海路運到英美, 祁紅到達外國後, 再由洋行銷售給外國貿易商人, 由外國商人售給外國茶葉店, 茶葉店最終將茶銷售至外國消費者手中。“浮樑茶號“之興起與紅茶興起的時間是同時的, 開始於光緒初年, 全縣茶號一般在 50 到 100 家之間, 浮樑紅茶發展到極盛的 1911 年, 茶號達 200 家左右。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載: / 浮樑之有茶莊( 筆者注: 即茶號) , 始於光緒初年, 在鼎盛時期, 即光緒末年及民國初年, 全縣茶莊, 數達八九十家。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辦法稟》載:本年( 筆者注: 指 1897 年) 祁門茶號五十餘家, 建德十家, 浮樑六十餘家 。《浮樑茶葉寶鑑》: 茶葉廠商( 筆者注: 係指茶號) 的分佈。1911 年約有 200 戶, 1936 年有茶號 65家。“浮樑茶號“的分佈範圍主要在紅茶的產區浮樑西北一帶, 幾乎每村皆有茶號, 少則一家, 多的甚至十餘家。吳莊《浮樑茶葉概況》 :清朝中葉, 我國茶葉對外貿易歲值銀數千萬元。當時浮樑茶葉生產也正興旺。據北鄉老輩談: 浮樑茶葉興旺時, 西湖、興田、流口、嚴臺、英溪等處都有一家茶號和兩三家茶號, 最多的算大江村茶號, 有十三家, 桃墅有九家, 北鄉茶號總計在數十家左右。 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祁浮茶號, 星羅棋佈, “浮樑茶號”, 均在北鄉五里十里之間, 岡嶺重複, 村落畸零, 每村各有茶號二三家不等。茶號之營業有很強的季節性, 茶季收購毛茶進一步加工成成品茶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茶季一過, 則處於歇業狀態, 到第二年茶季再重新開始。程雨亭《復陳購機器製茶辦法稟》: 已在十一月中旬, 祁浮二邑, 並無公所茶董, 只得遴派妥勇, 分赴各邑, 齎送前項告示,浮北號門, 多半關鎖, 之所以當時浮北的茶號會多半關鎖, 是因為時在十一月, 並非茶季, 茶號均處於歇業狀態。茶號之茶是由設於九江或漢口的茶棧作為中介售給洋行的,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最終是由洋行銷售到海外。茶棧以收取佣金贏利為經營目的, 兼在產地放貸給茶號, 也有的茶棧自設茶號。之所以需要茶棧的存在, 主要是因為茶號商人與西商之間的語言隔閡。洋行中俄商控制的居多。據《祁門紅茶》 : 祁紅在漢口集散場時, 大半為俄商承辦, 餘則為英、美、德、法、丹麥等國, 年銷量一般在十三萬箱左右( 原注: 每箱五十斤上下) , 另花香( 原注: 尾茶) 也由俄商銷售。作紅磚茶之用。 其交易方法為事先由水客送茶樣給外商預訂箱數,186箱茶到漢, 當即估價, 茶價談妥, 隨即過磅, 不需一月, 交易即可告罄, 手續簡, 效率高。茶棧往往沒有自有資本, 需向洋行借貸。而一般的茶號往往也資本微薄, 除合股籌措資金外還需向茶棧借貸, 據上官俅《江西浮樑縣之茶業》, 前清時代, 貸款多寡, 概照預定箱額計算, 每箱貸款數額, 隨銀根緊鬆而定, 總在五兩至十兩之間。且其付款時間較遲, 但最遲須在茶箱起運之前付訖。 處在最底層的茶農掙扎在溫飽線上, 為了生存或不時之需也多向茶號借貸, 受到最大盤剝的其實是茶農。茶農的借款一般在茶季向茶號售出茶葉的同時扣還, 茶號向茶棧的借款也一般在茶葉交易完成時扣還。這樣西商操縱的商業資本成了祁紅生產貿易的實際控制者, 包括浮樑紅茶在內的祁紅貿易帶有很強的殖民地色彩。

( 六) 茶葉運銷線路

在明清時期, 浮樑茶葉的運銷線路屢有變化, 可大致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明初到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 年) , 這個時期浮樑茶的運銷線路是從昌江進入鄱陽湖, 經九江關入長江, 再從長江進一步運銷到北方。早在唐代浮樑茶興起後浮樑茶外運走的就是這條運銷線路, 之後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光緒版《江西通志》載: 九江關, 明初有關稅, 無船鈔。宣德四年( 1429 年) , 九江始設鈔關, 徵收船料。,,( 清康熙) 二十一年( 1682 年) 提準九江關移駐湖口。凡官商鹽茶有徵, 客商貨物, 除竹木輸稅外, 餘皆無徵, ,,船料無火牌勘合者, 與茶船、魚苗船皆量船之丈尺, 照商船例徵收, 茶稅上則百斤, 徵銀三錢, 中則一錢, 下則三分,茶葉是九江關最重要的徵稅商品之一, 其中必包括一定數量的浮樑茶。第二個時期從清乾隆二十二年( 1757 年) 至咸豐十年( 1860 年) , 浮樑茶的運銷線路主要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從吳城鎮( 贛江流入鄱陽湖的入口處) 溯贛江而上, 翻越大庾嶺, 再水運至廣州, 茶葉在廣州出口銷售到西方。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明清之際, 茶產數量愈多, 政府課稅益繁。至於輸出途徑, 亦屢經變遷。初時吾省各地出產之茶, 多溯江而上, 越梅嶺轉達廣州出口。之所以在乾隆中期發生運銷路線的變化, 一是因為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 開放海禁以後, 西方國家對中國茶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 刺激了國內的茶葉生產, 江西茶葉從之前主要銷往北方開始轉變為主要銷至海外, 二是因為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廣州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 溯贛江而上翻越大庾嶺再通過珠江水系至廣州成了江西茶葉外銷的最佳路線。第三個時期是從咸豐十一年( 1861 年) 至清亡的 1912 年, 浮樑茶的運銷路線是從昌江入鄱陽湖, 出鄱陽湖入長江後, 再運至九江或漢口, 以九江或漢口為集散地出口到西方國家。上官俅《江西茶葉之概況》即指出:/ 鴉片戰爭以後, 九江即已闢為商埠, 本省一切輸出物產, 莫不以此為轉運樞紐。於是茶葉輸出, 亦漸漸轉由此地分運滬漢銷售矣。大概贛東浮樑一帶之茶, 多由鄱陽湖水道經湖口轉運九江換船, 寧州所屬之茶, 則多由水道運至塗家埠換火車裝運至九江, 再換江輪轉運。惟初時概系運往漢口銷售。在歐戰期間, 漸有轉趨滬上銷售之勢。運銷路線變化的原因在於 1861 年清政府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 被迫開放長江沿線的港口九江、漢口為通商口岸, 兩地很快成為周邊省份的茶葉集散中心。江西茶葉可就近以九江、漢口作為外銷出口地, 完全不必再前往路途遙遠的廣州。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七) 浮樑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明清時期浮樑為周邊祁門、婺源、休寧、樂平等地的茶葉集散中心。乾隆版《浮樑縣志》在論及本地茶葉時曾記載:/ 聚於景德鎮者皆徽之休寧、祁門、婺源賈客所鬻也。錢振倫同治年間所作《歐陽健飛軍門五十雙壽序》歌頌歐陽健飛在輔助湘軍擊敗太平軍後, 騰凱唱於信州, 報捷音於樟鎮。浮樑復販茶之業, 饒陽收範土之窯。這也說明浮樑為重要的地區茶葉集散中心。樑淼泰也指出清代中期以後, 休寧茶葉於“景鎮集散” 清代中期祁門、婺源輸景德鎮茶折米值在 200 萬石左右, 至為可觀 , 樑淼泰還指出樂平縣在清代每年產茶數百萬斤主要銷往本境和景德。浮樑之所以能成為周邊茶葉集散中心, 與昌江是有密切關係的, 昌江是浮樑、祁門、婺源、休寧等縣茶葉外運最便捷的通道。昌江源出安徽徽州祁門之大洪山, 自東北流向西南, 經祁門、浮樑和鄱陽注入鄱陽湖, 從鄱陽湖上可進入東西交通的大動脈長江, 下可入南北交通要道贛江, 昌江周邊各地的茶葉只要進入昌江就可便利進入溝通中國東西南北的最重要交通線路。《景德鎮交通志》即指出:解放前, 祁門、婺源、浮樑等縣的茶葉、木材、農副產品和景德鎮的瓷器, 均經景德鎮港卸裝和轉運出口。 茶葉運輸歷史悠久, 50年代以前, 浮樑、婺源、祁門等地出產的茶葉, 絕大多數均由昌江外運出口 。明清時期昌江是交通繁忙的河道, 大量的船隻中相當一部份運送的就是茶葉, 閶江( 筆者注: 即昌江) , 在公路、鐵路開通以前, 是祁門人與外界相連的主要通道, 舟船可經景德鎮、饒州入鄱陽湖。清道光年間, 河間桅杆如林, 往來船隻近萬。程鴻詔曾就昌江航運賦有《浮樑縣》一詩: “風送菜花香, 江干住客航”。買茶人不斷, 應是到浮樑。在浮樑從事茶葉貿易的商人大部分為徽商。據程振武《景德鎮徽幫》 , 舊時景德鎮十里長街 70% 以上的店鋪是徽州人開設的, 有“無徽不成鎮”之說。甚至清代江西曾將茶葉貿易的許可證茶引主要發給徽商, 《清史稿》 “江西發引徽商及各州縣小販”。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八) 茶葉的地位和作用

光緒年間, 浮樑紅茶迅速勃起, 浮樑與義寧州、武寧、鉛山並列成為江西產茶的主要縣份之一, 茶葉大量暢銷歐美, 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 30 年代江西省政府經濟委員會編《江西經濟問題》即指出:/ 茶之出產, 江西亦佔全國最重要之區域, 自國際貿易言之, 殆有二百餘年之歷史, 當東印度公司, 與中國通商之時, 義寧州, 浮樑, 武寧, 鉛山之茶, 恆溯贛江而上, 逾梅嶺以入廣州。自五口通商而後, 始改其輸出之方向, 據民國三年海關統計, 出口有三十二萬五千擔。《皖贛紅茶運銷委員會設立經過及其成績》也指出: 本省素以茶產著稱, 而尤以紅茶為大宗, 其產於修水武寧銅鼓者為寧紅, 鉛山上饒等縣者則為河紅, 浮樑即皖省之祁門至德三縣所產者則合稱祁紅。色澤香味均極鮮美, 不特非國內各地紅茶所能及, 即在國際市場亦已久馳名, 佔有優越地位, 每年所產、悉數裝箱出口, 運銷歐美已有六七十年之歷史, 鼎盛時期, 每年出口嘗超五十餘萬箱之多。據《九江茶市概述》之《自同治二年至民國二十四年江西茶之輸出數量表》, 光緒八年( 1882年) 江西對外輸出茶葉 280037 擔, 光緒二十一年( 1895 年) 對外輸出 266081 擔, 宣統三年( 1911 年) 244880擔,而前文已敘 1882 年浮樑茶產量約 3 萬擔, 1895 年超過 4 萬擔, 1911 年約 6 萬擔, 則 1882 年浮樑佔江西對外茶葉輸出的 10. 7% , 1895 年為 15. 0% , 1911 年上升到 24. 5% , 總體浮樑茶葉在江西茶葉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斷提升。由於浮樑茶葉的繁榮, 極大推動了盛產茶葉的浮北一帶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使處於深山僻壤的浮北出現了一批繁華的集鎮, 典型的有桃墅、江村、磻溪等。桃墅。據《景德鎮市地名志》 , 在清代村中堂舍建築華麗, 店鋪甚多, 有什貨店、油坊、藥店、煙店、染坊等。尤其是茶號, 有十三家之多, 故名桃墅店。原有西街、正街、葉村街以及桂花樹弄、槽門弄、石弄裡、三龍弄、丁家門口等地。曾經設鎮, 名桃墅市。為浮樑縣北鄉四大名街之一。江村。《景德鎮市地名志》“江村。.....有”一桃墅, 二江村. 的說法, 是浮樑北鄉第二大集鎮。清朝, 此地店鋪和茶號甚多。《景德鎮市交通志》也指出:江村不僅自古就是產茶之地, 而且是茶貿集鎮,清末有茶號 13 家。磻溪。《 磻溪村汪氏宗譜》 海通以來, 磻溪以茶輸出外洋, 歲贏無藝, 方儲史記。貨殖傳所載, 定陶宣曲之富勢, 殆相將其士夫, 挾巨資聯翩滬漢之濱, 與中外名流碩彥相往還, 類能新舊溝通, 諳國情而悉時事,,閱數年轍一, 至其戶口增長之數, 月異而歲不同, 今則且倍, 財賦則倍, 且從事初時, 預覺其村居之中, 尚有湫隘者,繼則輪換一新矣。繼時竟其村居之邊, 猶有空隙者, 今則 閎相望矣。及觀其四郊, 土地無不闢, 田野無不治, 而其於茶也, 農誦杜育之賦, 工通陸羽之經, 商富計然之策, 甚至碧眼高鼻, 不計憚祀商露, 諭津樑詣其他, 考其產, 友其人, 然後知磻溪之食, 舊德而服先疇, 又據新圖而宏達略, 保世而滋大資富, 而永年蓋其農工商之焉。 由於茶葉的興盛, 極大促進了處於偏遠山區磻溪之開發, 人口和財賦成倍增加, 形成了集鎮, 甚至碧眼高鼻的外商也前來進行茶葉貿易。《景德鎮市地名志》也指出: 磻溪。民國初年, 有男丁八百, 為一集鎮, 有雜貨店、煙店、藥店、百貨店、米行和屠店等。茶葉運銷上海、漢口、九江等地, 頗負盛名。農民的茶葉收入佔總收入的 80% 。《景德鎮市地名志》雖然敘述的是民國初年之磻溪, 但也能反映清朝末年的情況。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九) 茶業近代轉型的努力

清光緒年間, 雖然整個中國的茶業仍維持著表面的繁榮和發展, 但實際潛藏著嚴重的危機, 主要原因在於印度、錫蘭、印尼、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開始大力發展茶業, 採用大機器生產, 實行資本主義的經營貿易方式,極力與中國競爭, 漸有後來居上排擠中國之勢, 而包括浮樑在內的中國茶葉產區仍處於茶農小生產分散經營、茶號採用手工生產、茶葉貿易被西方商業資本控制的狀態。如中國的茶業不完成向近代資本主義的轉型, 被徹底擊敗只是時間問題。清朝統治集團中已有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並試圖挽救危局。光緒二十三年( 1897 年) 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劉坤一令皖南茶釐局道員程雨亭在皖南紅茶產區( 祁門、浮樑、建德) 推行機器製茶, 程雨亭卻覺得困難重重。程雨亭認為: / 祁門萬山錯雜, 購運頗不容易。浮樑山徑雖稍平衍, 亦尚無人購辦。蓋試用機器, 必須延聘外洋茶師, 華人未諳製法, 有機驟難適用 , 祁門萬山叢雜, 民情強悍, 山戶與商號爭論茶價, 屢起釁端。浮樑各號畸散, 北鄉山徑崎嶇, 資本微薄。建德數號略同。此皖南所轄紅茶產地之大略也。.....徽茶改用機器,......各項費用, 成本過昂, 且無洋商包裝, 萬一不得其宜, 耗折大非淺鮮。若延聘西人, 據需薪資每月二百金, 且要包定三年, 薪水太巨, 萬難延請。.......創用機器, 收草碾壓, 機器出茶有定, 草少則曠工, 草多則壅滯, 必久攤, 久攤遂變壞。......公信洋行函覆雷稅司, 碾壓機器, 只需銀六百兩, 既可購辦, 今由徽商面詢該洋行, 則雲每架需九百斤, 又加保險水腳等費, 合計總需一千有奇, 前言不符, 令人疑沮, ......皖南業茶, 家世殷實者, 寥寥無幾, 無本牙販, 鳩集股份, 新茶上市, 結隊而來,茶事將畢, 一鬨而散。......浮樑茶號, 均在北鄉五里十里之間, 岡嶺重複, 村落畸零, 每村各有茶號二三家不等。祁門茶號, 均在西南鄉, 疊 層巖, 約同。......均言地勢如此, 改用機器, 及聘僱熟諳茶機的洋工, 良非易事。程雨亭認為祁門浮樑難以購置機器製茶的主要原因在於茶號資金微薄使用機器成本過高、由於地形茶號過於分散難以集中製茶、民風強悍蠻橫等等。官方試圖在祁浮一帶推行機器製茶的努力最終不了了之。清代浮樑茶號已經是帶有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手工工場, 但遺憾的是並沒有促使浮北社會脫胎換骨走向資本主義。當時的浮樑茶號其實就是茶葉精製加工廠, 仍主要採用手工勞動, 未實行大機器生產, 因紅茶製作的工藝程序複雜, 茶號內僱傭的茶工分為許多不同的工種, 茶工完全是身份自由的僱傭勞動者, 經營茶號的茶商靠剝削茶工的剩餘價值獲取利潤。每家茶號僱傭茶工數十到百餘人不等, 若以茶號一百家計, 浮樑境內茶號內的僱傭工人達數千人。茶商的來源一般為有一定資本和經營能力的地主、小工商業者甚至茶農, 茶商獲取利潤後的方向一般不是擴大再生產, 也不會投資於茶園, 而是買田置地成為地主或更大的地主甚至官員,如府前汪氏族譜就記載汪光裕 深諳貨殖, ......開復元詳茶莊, 振興商業, 交通中外, .....未幾而田連阡陌矣,又未幾而廈屋渠渠矣, 家給人足, 聞望甲於一鄉矣, 汪以寬繼父志而謀紅茶貿易, 丁酉歲, ......身授國朝六品頂戴同職銜贈賞一代。這就導致茶號一般難以得到大的發展, 很難出現經營規模龐大、資金雄厚的茶商, 始終無力採用大機器生產( 缺乏資金和技術) 。儘管清末浮樑茶業發展到極盛, 但實際是“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 這為民國時期浮樑茶業的衰落以致徹底衰敗埋下了伏筆。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二、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

在現代, 浮樑為景德鎮市下轄之一縣, 但在整個明清時期, 景德鎮均為浮樑縣下轄之一鎮, 但不管行政建制如何變化, 浮樑與景德鎮實為一體, 因此景德鎮之陶瓷茶具是浮樑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一) 景德鎮茶具與全國瓷業中心

在明清時期, 景德鎮作為朝廷御窯所在地和全國瓷業中心, 成為人口密集極為繁華的手工業城鎮。據明王世懋《二酉委譚》:浮樑景德鎮天下窯器所聚, 餘以分守至其地, 萬杵之聲殷其火光燭天, 令人不能寢, 戲目之曰四時雷電鎮。浮樑知縣陳清曾在康熙二十一年( 1682 年) 曾說景德一鎮, 則又縣南大都會也, 業陶者在焉, 貿陶者在焉, 海內受陶之用, 殖陶之利, 周車雲屯, 商賈電騖, 五方雜處, 百貨俱陳, 熙熙乎稱盛觀矣!唐英《陶冶圖編次》指出:景德一鎮僻處浮樑, 邑境周袤十餘里, 山環水繞中央一洲, 緣瓷產, 其地商販畢集, 民窯二三百區, 終歲煙火相望, 工匠人夫不下數十餘萬, 靡不藉瓷資生。明清時期景德鎮著名的瓷窯有宣德窯、成化窯、嘉靖窯、郎窯、年窯、唐窯等。明清時期景德鎮生產的瓷器中相當一部份為茶具。如 1983 年新加坡一家打撈公司在一艘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沉沒在南中國海的貨船中, 打撈起 10 萬餘件景德鎮青花瓷, 船沉時間約在乾隆十五年( 1750 年) ,其中就有茶具4 萬餘件。“吳仁敬”、幸安潮的《中國陶瓷史》中列有大量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茶具, 該書描述宣窯生產的白茶盞:白茶盞一種, 光瑩似玉, 內有絕細之龍鳳暗花, ,,雖宋代之定、汝亦不能比方, 真一代絕品也。 描繪嘉窯生產的茶具: 有小白甌, 名曰壇盞者, 正白如玉, ,,有大中小三號, 以內燒茶字者為佳, ,,其佳者無異宣成之作, 蓋特出之物也。描繪隆窯生產的茶具: / 隆窯所制之酒杯茗碗, 多繪男女私褻之狀, ,,雖非雅裁, 專以瓷之立場而論, 則實屬精品也。 描繪嘉慶時生產的茶具:/ 又有一種茶杯, 蓋杯外題御製詠品茶詩, 詩為五律, 而杯與蓋之中心繪花, 亦屬可珍。一般公認景德鎮之茶具宣窯、成窯達到了最高水平。如明馮可賓《 茶箋》引文震亨《長物志》 :/ 宣窯有尖足茶盞, 料精式雅, 質厚難冷, 潔白如玉, 可試茶色, 盞中第一。 明高濂《遵生八箋》也認為/ 茶盞惟宣窯壇盞為最, 質厚白瑩, 樣式古雅有等, 宣窯印花白甌, 式樣得中, 而瑩然如玉。次則嘉窯, 心內有茶字小盞為美。甚至成窯茶杯一雙價值可超過十萬錢。明劉侗、於奕正著《帝京景物略》 : 成窯酒盞薄如紙, 神廟光宗尚前窯器成窯一雙值十萬錢矣。凡成杯茶貴於酒, 採貴於青, 其最者鬥雞可口謂之雞缸。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景德鎮茶具與飲茶風尚的變化

景德鎮在明清成為極為興盛的全國瓷業中心, 實與飲茶風尚的變化有密切關係。唐代盛行蒸青團茶, 茶色尚綠, 為益茶色青瓷茶具為佳。陸羽《茶經》即認為: / 碗, 越州上, 若邢瓷類銀, 越瓷類玉, 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類雪, 則越瓷類冰, 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 越瓷青而茶色綠, 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嶽瓷皆青, 青則益茶, 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 茶色紅; 壽州瓷黃, 茶色紫; 洪州瓷褐, 茶色黑: 悉不宜茶。因為越州窯生產青瓷, 適應了唐代的飲茶風尚, 在唐代越窯十分興盛。到宋代, 又開始盛行研膏團茶, 茶色尚白, 為顯茶色黑瓷茶具為最佳。蔡襄《茶錄》即認為: / 茶盞。茶色白, 宜黑盞, 建安所造者, 紺黑, , ,最為要用。出他處者, 或薄, 或色紫, 皆不及也。其青白盞, 鬥試家自不用。宋徽宗《大觀茶論》也認為: / 盞色貴青黑, 玉毫條達者為上, 取其燠發茶采色也。建州窯適應了宋代飲茶風尚對黑瓷的需求, 所以建窯一度十分興盛。到明初, 飲茶風尚又開始發生巨大變化, 這個時期盛行散茶, 這可從明代大量茶書對散茶的推崇和對團茶的反對得到證明。如明朱權《茶譜》提出:/ 陸羽多尚奇古, 制之為末, 以膏為餅。至仁宗時, 而立龍團、風團、月團之名。雜以諸香, 飾以金彩, 不無奪其真味。然天地生物, 各遂其性, 莫若葉茶。烹而啜之, 以遂其自然之性也。明田藝蘅《煮泉小品》 :茶之團者片者, 皆出於碾石豈之末, 既損真味, 復加油垢, 既非佳品, 總不若今之芽茶也。蓋天然者自勝耳。明許次紓《茶疏》 : 古人制茶, 尚龍團鳳餅, 雜以香藥。不若近時製法, 旋摘旋焙, 香色俱全, 尤蘊真味。明代茶書記載的茶葉製作方法也皆為散茶, 不再有團茶, 如屠隆《茶說》、張源《茶錄》、黃龍德《茶說》中記載的均為散茶之製作工藝。散茶湯色清純, 白瓷茶具更顯湯色, 所以明清時期茶具從唐代的崇青、宋代的崇黑轉變為崇尚白色。正如胡小軍《茶具》所言: 這個時期, 宋朝和元朝盛行的餅茶、團茶衰落, 芽茶、葉茶成為民間茶葉消費的主流。飲茶方法發生的改變, 隨之而來的是飲茶用器的轉變。為更好地襯托茶湯的色澤和品賞茶湯中的葉或芽形狀之美, 茶具也推崇以白為上。明清對白瓷的推崇可在大量明清茶書中得到證明。如明張源《茶錄》 :茶盞。盞以雪白者為上, 藍白者不損茶色, 次之。明許次紓《茶疏》 : 甌注。茶甌古取建窯兔毛花者, 亦鬥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 純白為佳, 兼貴於小。明屠本《茗笈》 :/甌則但取圓潔, 白瓷而已, 然宜小。清劉源長《茶史》 : 盞以雪白為上。茶以青翠為勝, 濤以藍白為佳。清陸廷燦《續茶經》引清王日卓《檀幾叢書》: / 品茶用歐, 白 為良,所謂-素瓷傳靜夜, 芳氣滿閒軒. 也。 景德鎮從唐代開始歷來主要生產白瓷, 明清飲茶風尚對茶具開始崇尚白瓷, 這極大刺激了社會對白瓷的需求, 景德鎮適應了從唐宋到明清飲茶風尚的變化, 這是景德鎮在明清時期變得一枝獨秀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 因到宋代社會不再崇尚青瓷, 越州窯衰落, 到明代因不再崇尚黑瓷, 建州窯衰落。

( 三) 景德鎮茶具與明清茶書

在明清, 許多茶書中都有對景德鎮茶具的記錄, 極為推崇。如明朱權《茶譜》: 茶甌, 古人多用建安所出者, 取其松紋兔毫為奇。今淦窯所出者與建盞同, 但注茶色不清亮, 莫若饒瓷( 筆者注: 即景德鎮瓷, 景德鎮所在的浮樑為饒州之一縣) 為上, 注茶則清白可愛。 明徐火勃《茗譚》 :注茶莫美於饒州瓷甌, 藏茶莫美於泉州沙瓶, 若用饒器藏茶, 易於生潤。明馮可賓《 茶箋》引周亮工《閩小記》:閩德化磁茶甌, 式亦精好,類宣之填白。餘除以瀉茗, 黯然無色, 責童子不任茗事, 更易他手, 色如故。謝君語子曰: 以注景德甌, 則嫩綠有加矣。試之良然。乃知德化窯器不重於時者, 不獨嫌其太重粉色, 亦足賤也。相傳景德窯取土於徽之祁門,而濟以浮樑之水始可成。乃知德化之陋劣, 水土製之, 不關人力也。 明羅廩《茶解》 : 甌。以小為佳, 不必求古, 只宣、成、靖窯足矣。明屠隆《茶說》 : / 宣廟時有茶盞, 料精式雅, 質厚難冷, 瑩白如玉。可試茶色, 最為要用。蔡君謨取建盞, 其色紺黑似不宜用。明龍膺《蒙史#茶品述》: 昭代宣、成、靖窯器精良,亦足珍玩。大量茶書對景德鎮茶具的記載和推崇, 一方面是景德鎮陶瓷適應了明清時期飲茶風尚的需要並且在社會上有崇高地位的反映, 在另一方面, 一些著名茶書對景德鎮茶具的推崇, 也極大提高了景德鎮瓷的聲望, 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飲茶之人對景德鎮瓷的追求心理, 極大刺激了對景德鎮瓷的需求, 對景德鎮瓷業的發展繁盛起到了重要作用。影響巨大的著名茶人對飲茶風尚和飲茶者消費心理的影響往往是不可估量的。正如陸羽在《茶經》中對越州茶具的推崇極大促進了越州瓷的發展、蔡襄在《茶錄》中對建州茶具的推崇大大促進了建州瓷的發展, 明清一些茶書對景德鎮茶具的推崇對促進景德鎮瓷業的作用也不可小視。如明初的朱權, 為明太祖朱元璋之十七子, 稱寧王, 因政治鬥爭失敗, 求清靜和韜晦, 多與文人學士往來, 悉心茶道, 著有明清影響最大的茶書》茶譜》 , 《茶譜》對景德鎮瓷的肯定和推崇, 對景德鎮瓷業的意義是巨大的。在論及景德鎮瓷業繁榮的原因方面, 關於明清茶書對景德鎮瓷業的促進作用這一點, 很多學者並沒有注意到。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四) 景德鎮茶具

與明清文學景德鎮茶具與明清文學亦發生了一定聯繫, 景德鎮茶具的形象進入了明清時期的詩歌、小說和散文之中。早在宋代, 詩歌中就已出現景德鎮茶具的身影。北宋僧人釋惠洪《無學點茶乞詩》 : 政和官焙來何處, 雪後晴窗欣共煮。銀瓶瑟瑟過風雨, 漸覺羊腸挽聲度。盞深扣之看浮乳, 點茶三昧須饒汝。鷓鴣班中吸春露。其中饒汝即指景德鎮窯和汝窯生產的茶具。明清時期出現了更多涉及景德鎮生產的茶具的詩歌。如明李日華《贈昊十九》: 為覓丹砂到市廛, 鬆聲雲影自壺天。憑君點出流霞盞, 去泛蘭亭九曲泉。 昊十九為明代浮樑著名制瓷專家, 李日華高度讚頌了昊十九創作的茶具。清鄭板橋《李氏小園》 :兄起掃黃葉, 弟起烹秋茶。杯用宣德瓷, 壺用宜興砂。明清有景瓷宜陶之說, 鄭板橋詩中的宣德瓷和宜興砂分別指的是景德鎮宣窯生產的茶杯和宜興生產的紫砂壺, 皆為最佳茶具。清樊增祥亦有詠及景德鎮成窯生產的五彩瓷杯詩歌兩首。《試茶》 : 秋冷風爐漸可偎, 候湯評水助詩材。工夫可但茶中久, 更玩成窯小泡杯。《星海遠寄佳茗二瓶瓷杯二事報以小詩》: / 建葉頭綱餅, 成窯五采瓷。喜逢秦嶺雪, 恨少黨家姬。景德鎮茶具也出現在明清小說之中, 最著名的是紅樓夢中的一段文字。《紅樓夢》第四十一回:當下賈母等吃過茶, 又帶了劉姥姥至櫳翠庵來。妙玉忙接了進去。只見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現壽” 的小茶盤, 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 捧與賈母。,,然後眾人都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成窯五彩小蓋鍾是前代成化年間景德鎮御窯生產的茶具, 極為名貴難得, 自然給賈母, 有奉承之意, 而官窯脫胎填白蓋碗是當代景德鎮御窯生產之茶具, 雖也名貴, 但遠不及成窯, 所以給眾人。妙玉自稱檻外人, 實際深悉人情世故。明代甚至出現了一篇擬人化描寫景德鎮茶具的傳記文學作品《味苦居士傳( 茶甌)》 , 作者支中夫。《味苦居士傳》系仿宋蘇軾擬人化描寫武夷山茶葉的《葉嘉傳》而成。該文不長, 摘錄於下:湯器之字執中, 饒州人。嘗愛孟子苦其心志之言, 別號味苦居士。謂學者曰: 士不受苦則善心不生, 善心不生, 則無由以入德業。是以人召之則行, 命之則往, 寒熱不辭, 多寡不擇, 旦暮不失, 略無幾微厭怠之色見於顏面。或譏之曰: 子心志固苦矣, 筋骨固勞矣, 奈何常在人掌握之中乎。曰: 士為知己者死, 我之所遇者, 待我如執玉, 奉我如捧盈。惟恐我少有所傷, 召我唯恐至之不速。既至, 雖醉亦醒, 雖寐亦寤。昏惰則勤, 忿怒則釋, 憂愁鬱悶則解。無諫不入, 無見不懌, 不謂之知己可乎。掌握我者, 敬我也, 非奴視也。吾何患焉。我雖涼薄, 必不惰於庸人之手。苟待我不謹使能齏粉, 我亦不往也。嘗曰: 我雖未至於不器, 然子貢貴重之器, 亦非我所取也。蓋其器宜於宗廟, 而不宜於山林。我則自天子至於庶人, 苟有用我者, 無施而不可也。特為人不用耳, 行已甚潔, 略無毫髮瑕玷。妒者以謗玷之, 亦受之而不與辯。不久則白, 人以涅不緇許之。太史公曰: 人見君子之勞, 而不知君子之安。勞者由其知鄉義也。能鄉義, 則物慾不能擾其心, 豈有不安乎。器之勉人受苦, 其亦知勞之義也。

三、明清時期浮樑的採茶歌、採茶戲與茶俗

明清時期浮樑流傳大量採茶歌, 至於流傳於浮樑等地的採茶戲一般叫景德鎮採茶戲, 浮樑也形成了獨特的茶俗。

( 一) 採茶歌

採茶歌源於茶農上山採茶時的口頭創作, 並在口頭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加工完善。浮樑為古茶區, 在明清時期也流傳著大量採茶歌。這在清鄭鳳儀所作的《浮樑竹枝詞》中得到反映:“毛竹編籬鬆徑遮, 雨前同出摘山茶”。採茶歌罷茶將老, 鬢邊斜插野茶花。明清時期浮樑流行的著名採茶歌有《採茶忙》、《十二月採茶》等。如《採茶忙》 :年年都有桃花三月天哪呵嗨, 三月裡是清明喲, 三月裡是清明喲, 姑娘們上茶山口羅, 姑娘們上茶山口羅, 手拿著茶籃去採茶喲, 滿山的茶樹綠成片綠成片。嫩茶尖尖放呀放清香哪呵嗨, 茶林密密喲, 茶林密密喲, 深呀麼深又長口羅, 深呀麼深又長口羅, 妹妹緊把姐趕上喲, 姐姐妹妹採茶忙採茶忙。 年年都有桃花三月天哪呵嗨, 今年的桃花喲, 今年的桃花喲, 比不上茶葉鮮喲, 比不上茶葉鮮喲, 採茶的姑娘愛茶山喲, 茶山代代樂無邊樂無邊。《十二月採茶》: / 正月裡來倒採( 呃) 茶, ( 牡丹吶花哦) 梅花開( 耶) , 梅花那個開得( 錦繡喂花開耶喲) 多( 呃) 風( 呃) 採( 野花兒開) ......《十二月採茶》在江西湖南一帶都很流行。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二) 採茶戲

採茶戲系由採茶歌和採茶燈發展而來, 茶農茶季一邊採茶一邊唱山歌鼓舞勞動熱情, 這種在茶區流傳的山歌, 被稱為採茶歌,/ 歌之不足, 舞之蹈之, 採茶歌與民間舞蹈相結合形成採茶燈, 最終發展成有故事情節的採茶戲。景德鎮採茶戲是流行於南方諸多采茶戲劇種中的一種。景德鎮採茶戲俗稱三角班, 是從湖北黃梅縣流傳到浮樑一帶的民間小戲劇種。相傳明末清初與江西一江之隔的黃梅縣連年受災, 人民被迫離鄉外出謀生。黃梅縣藝人郭牢記等流落在贛東北茶鄉, 演唱採茶戲, 同時在都昌、鄱陽等地廣泛傳藝, 深受群眾歡迎。由於景德鎮歷來有大量都昌、鄱陽籍工人, 這種採茶戲在乾隆年間便傳入了景德鎮。為景德鎮採茶戲作出重要貢獻的黃梅縣藝人還有邢繡娘等, 道光初年邢繡娘為避家鄉水災來到景德鎮逃荒要飯。以唱黃梅採茶戲行乞謀生, 吸引不少群眾, 邢繡娘因之在景德鎮傳藝。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黃梅採茶戲逐漸融合了當地的語言與民間小調, 最終形成了景德鎮採茶戲。景德鎮瓷業工人中有一批半工半藝的三角班藝人在寒冬臘月坯房窯廠歇業時相邀到附近各縣演出以維持生計。甚至開工後有錢人家辦喜事, 也請他們去唱戲。窯戶老闆, 也常請他們去酬窯神, 這從鄭廷桂《陶陽竹枝詞》可以得到證明:/ 青窯燒出好龍缸, 誇示同行新老幫。陶慶陶成齊上會, 酬神包日唱單腔。( 原注: 大龍缸最難燒, 滿窯人亦都鄱兩幫, 每歲陶成窯戶多演包日戲酬神。 單腔其實就是採茶戲, 因為當時沒有絃樂伴奏, 演唱形式單調, 所以人們叫它單腔。祁門採茶戲的形成亦受到景德鎮採茶戲很大的影響, 清光緒年間祁門因茶業生產繁榮急需大量勞力,一批浮樑和安慶人流入祁門的閃裡、新安等地, 他們帶來了景德鎮採茶戲和安慶採茶戲, 與祁門的鄉音古戲相互嫁接形成一種完全嶄新的地方戲曲祁門採茶戲。( 本文關於採茶戲的內容主要參考江華、黃聲輝主編《景德鎮市戲曲志》、桂遇秋著《黃梅戲另一流派的歷史和現狀——黃梅採茶戲在贛東北》。

明清時期浮樑的茶史茶文化

( 三) 茶俗

根據《景德鎮地名志》 , 目前不包括樂平的景德鎮市轄範圍( 大致相當於明清時期的浮樑縣轄區域) 共有帶“茶”字地名 25 個, 這些茶葉地名的形成是與歷史上浮樑的茶葉生產貿易有密切關係的。目前景德鎮的茶葉地名大部分是在明清時期或更早形成的, 如茶寶山、茶培山、茶葉塢等地。“茶寶山”。位於西湖鄉西北隅, ,,明中期, 汪氏居此, 見此山有三棵白茶樹, 命名為茶寶山。 茶培山。位於新平鄉中部, 昌江西畔丘陵谷地。,,明末, 因此山地紅壤適於培育茶葉, 故名。 茶葉塢。居委會駐地。,,解放前為豬婆山農民的茶山, 故名茶葉塢。在中國古代南方各地存在過大量的茶亭, 這些茶亭一般建於橋頭、渡口和分叉道口等行人來往較多之處,以施捨茶水慈善為目的。浮樑在明清和更早之前也存在過大量的茶亭。《景德鎮地名志》: 茶亭。在經公橋西南6 公里, 經劉公路的田販上。宋初, 此亭是鴉橋施姓所建, 供群眾勞動之餘喝茶吃飯所用, 故名。後廢, 清末修理重建 《景德鎮地名志》: 茶亭下。( 大龔) 村委會駐地。元末, 吳氏由本地吳家分居遷來此地。村莊上首有茶亭, 故名。 清鄭延桂《陶陽竹枝詞》: 楊梅墩上古樟春, 白馬茶庵舊跡新。妙有劉侯起高閣, 水星未拜拜財神。( 原注: 楊梅墩、白馬茶庵久廢, 嘉慶辛末邑侯劉克齋先生倡建水星閣, 外建財神殿, 構茶亭, 以存茶庵舊跡。據黃崇燾《浮樑茶葉寶鑑》和《漫話浮樑茶文化》: 浮樑民間有待客茶、回門茶和慶節茶等習俗, 待客茶指有一定規矩的客來敬茶, 回門茶指新婚夫婦婚後三日回孃家女方家長擺上的茶酒之筵,慶節茶指重要節日親人在一起飲茶吃茶點。明清浮樑茶具以瓷為主, 鄉村多用茶杯, 飯碗兼用, 城市多用茶杯、茶壺、茶盅, 文人雅士和茶館常用馬蹄茶具, 而農民在野外勞動常用竹筒茶具。飲茶多備有茶點, 每當節日或喜慶之日, 親朋串門之時, 則有更豐富的茶宴。景德鎮自古以一瓷二茶聞名, 在長期形成的瓷業習俗中, 瓷與茶也緊密聯繫一起, 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茶俗。據《景德鎮陶瓷古今談》和《留人茶與起手茶》: 舊時琢器廠家的工人多由業主自己出面僱請。當年的端午節, 若業主請某工人上館吃“ 泡茶”( 一碗茶, 兩根油條) , 即說明業主繼續留用某工人幹到七月半; 到七月半, 若業主又請某工人上館吃“ 泡茶”, 即說明業主繼續留用某工人幹到當年臘月; 若到臘月業主再請某工人上館吃“ 泡茶” 即表明業主次年仍繼續留用某工人。反之, 凡其中有一次未被業主請去吃“ 泡茶”的、 則表明這個工人從此已被業主辭退了。這種泡茶也叫” 留人茶”。陶瓷行業開工生產叫“ 起手 ”開工後不久, 約在四月間, 老闆要請工人喝一次“起手茶” 或吃“起手面” 要求工人拼命幹活。“留人茶”和“起手茶”在景德鎮陶瓷行業中形成了約定俗成的定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