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點評必吃榜,要革了米其林的命?

作為美食界的“黃頁”,大眾點評對人們的就餐決策影響越來越大。

這已是大眾點評發佈必吃榜的第三年,必吃餐廳由2017年的 50 家,增加至2019年的1463家,評選範圍也從國內拓展到了海外。

儘管必吃榜的權威性有待考證,但毋庸置疑,它已成為大眾點評用戶的美食指南。

大眾點評必吃榜,要革了米其林的命?

以米其林的方式,做米其林的競品?

提及大眾點評必吃榜,不少人聯想到了米其林餐廳星級評定。

1900 年,米其林公司創始人米其林兄弟出版了一本《米其林指南》,專為遊客在旅途中選擇餐廳、住宿等提供建議資訊。

做輪胎的米其林,為什麼要出這麼一本冊子呢?

當年,米其林兄弟十分看好汽車旅行的前景。因為汽車旅行越受歡迎,他們的輪胎就會賣得越好。基於此,第一版免費發行的《米其林指南》問世了。

大眾點評必吃榜,要革了米其林的命?

119 年過去了,指南的地位今非昔比,被評上米其林星級餐廳,成為餐飲界的榮耀。

據瞭解,米其林餐廳,是由一批“美食密探”評選而出。他們對餐廳的評判標準很苛刻,包括食物味道、用餐環境、服務態度、以及酒的搭配。

很明顯,米其林評定餐廳水準,是靠一批專業人員,他們代表了一種精英式的審美

如今,《米其林指南》的觸角延伸到了世界各地。2016年它首次來到上海,併發布了《米其林指南上海2017》。

大眾點評必吃榜,要革了米其林的命?

一晃也是三年,它2019年公佈的上海米其林餐廳僅34家。與大眾點評必吃榜在上海評選出136家餐廳相比,米其林走的似乎是小眾路線。

好吃的真理,掌握在多數人嘴裡

反觀大眾點評必吃榜的評選標準:點評數據、用戶評分、食客體驗、長期表現穩定......

必吃榜評選過程更透明。唯一與米其林餐廳評選相似之處是,匿名試吃。大眾點評官方沒有提供這部分的評分佔比,但可以肯定的是,食客大數據評分佔比一定更高。

大眾點評必吃榜,要革了米其林的命?

有餐飲業者表示:“必吃榜相當大眾,去吃過的店都符合消費預期,沒踩雷,也不覺得吃虧。”

這樣的評價,說明必吃榜做得很成功,至少定位很準確——面向大眾。以海量數據為基礎,可以說明這一點。

2年前,在知乎上,一位大眾點評內部人員,回答了一個關於如何評價必吃榜的問題。

他把大眾點評必吃榜的評價標準,上升到了價值觀的高度,“點評的宗旨是,好吃的真理掌握在大多數人嘴裡”。

大眾點評必吃榜,要革了米其林的命?

他還透露,這份榜單是由提升用戶活躍度的部門設計開發的,榜單整體基調不是為了實現商業價值。

不過,用戶流量的增長,必然會帶來商業價值。

在發佈 2019 年的必吃榜單時,大眾點評總經理賈雲曾亮出一組數據:2018 年必吃榜總體流量上漲 503% ,2018年上榜商戶日均到店簽到數年同比增加 74% ,瀏覽曝光量同比增加 681% 。

這組數據也說明,大眾樂意為必吃榜買單。畢竟,米其林餐廳的人均消費高至3000元,也是有的。

米其林“人工評選”,必吃榜“冷靜客觀”

2019年公佈的必吃餐廳有 1463 家,其中不乏連鎖餐飲店。有用戶看完榜單後表示,必吃餐廳同質化很嚴重。

大眾點評必吃榜,要革了米其林的命?

儘管難以預見,2020 年的必吃榜是否會出現更多連鎖店。但目前而言,連鎖店自帶的標準化流程,能保持食物水平的穩定性,但也讓不少食客失去了品嚐美食的驚喜。

與米其林的“人工評選”相比,此處的點評顯得有些“冷靜客觀”。

最近,大眾點評的開機屏顯示著 6 個字:“發現品質生活”。高效地找到一家好吃的餐廳,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說到底,一個經營性質的企業,任何舉動都是為了更好地生存。必吃榜與米其林的評選,各有千秋。對用戶而言,多一個選擇,總歸更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