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有物混成——客觀實在的“物”與主觀成相的“狀”'

"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說,自然之中形成了一種混混沌沌的物狀,在天地剖判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有”,是存在,客觀實存;“物”,是物體,物狀,物態;“混”,是極其微細,極其眾多,混混沌沌,難以辨識;“成”,是生成,演化而成。這裡的“物”,是客觀實存之物體,可以泛指自然之中萬事萬物,此句特指“道體”;道體聚合為萬事萬物,對外必然有所呈現,人類藉助其感知系統所認識到的“物”的外在呈現,稱為“狀”或“相”(佛家用語,由心生相,以象萬物)。道體極其微細,數目繁多,以其微細故難識,以其眾多故混成,故曰“有物混成”。

"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說,自然之中形成了一種混混沌沌的物狀,在天地剖判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有”,是存在,客觀實存;“物”,是物體,物狀,物態;“混”,是極其微細,極其眾多,混混沌沌,難以辨識;“成”,是生成,演化而成。這裡的“物”,是客觀實存之物體,可以泛指自然之中萬事萬物,此句特指“道體”;道體聚合為萬事萬物,對外必然有所呈現,人類藉助其感知系統所認識到的“物”的外在呈現,稱為“狀”或“相”(佛家用語,由心生相,以象萬物)。道體極其微細,數目繁多,以其微細故難識,以其眾多故混成,故曰“有物混成”。

《道德經》:有物混成——客觀實在的“物”與主觀成相的“狀”

極其微細 數目眾多 混沌難辨 故曰混成

本句,郭店楚簡本作“有狀䖵成,先天地生”,馬王堆帛書本作“有物昆成,先天地生”,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均作“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各句文字有別,但含義相同。楚簡本中的“狀”,必然是“物”之“狀”;而帛書本及其他版本中的“物”,乃是“狀”之本。二者所指,都是道體,只不過“物”側重於道之本體,而“狀”側重於道體的外在呈現狀態。更深一層來說,“物”是指客觀實在之事物,而“狀”則是客觀實在之“物”,經由人的感知系統的檢測和處理,最終在心內形成的關於“物”的意識,即主觀的“相”(佛家用語)。心以生相,以象萬物,因而“相”不過是“物”在人心之中的反映而已。春秋戰國之前的經典,大多是口口相傳,“文以載道”,由於記錄和領會的不同,造成文字的差異,是可以理解的,關鍵是理解各句背後的原義。

“物”,是客觀實存之物,本句中是指自然之本原,也就是道體。道體作為“物”,“其中有信”,因而是客觀實存的;“獨立而不改”,因而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客觀實在;“周行而不殆”,道體時時刻刻處於永無止息的運動之中。作為自然的本原,道體極其微細、不可細分,因此“其小無內”,沒有什麼比道體再小的了;而與此同時,道體彌散在宇宙時空之中,“周流六虛”(東西南北上下六方為六虛,增加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則為佛家所言的“十方”),因此,“其大無外”,包覆者宇宙中的一切。

那麼,自然(或道體)從何而來,到何處去?自然昔於何時來,將於何時去?世人無從得知,道家和佛家都並未給出明確的答案。人類的整個歷史,不過是自然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的一個小小的點綴而已,而人類文明的更替,也不過是自然演化長河中的一朵不起眼的浪花或者漣漪。《道德經》作為自然概論,也沒有給出明確解釋,只是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最後用“道可道,非常道”這一神來之筆,巧妙地避開了宇宙起源這一終極難題。佛教也只是認為,宇宙從空間上看沒有邊際,從時間上看前前無始、後後無終,具體談到宇宙與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作為人類所在大千世界主導的現世佛釋迦牟尼佛只是含糊地說“法而如是”,說宇宙萬物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也逃避了宇宙是如何誕生的這一根本問題,而在佛經之中,“真如”是萬有諸法的真實本體,萬法不離真如,萬法平等如如一,是宇宙的本原,等同於《道德經》中的自然本原,也就是道體。佛家認為,所有的大千世界都在成、住、壞、空的過程當中遷流變幻、循環不息,沒有片刻的停止,這與《道德經》的“周行而不殆”,與《易經》的變動不居的思想,都是相同的,因為大家講的都是一個自然。而釋迦牟尼佛自己也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也就是說,“文以載道”,一切法,不過是佛藉以解釋教義的工具,都是“筏喻”(筏子是工具,用完即丟棄)。所以說,自然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自然的本原如何產生,道家和佛教都沒有定論,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道家認為,自然的本原是道體,而佛教則認為,宇宙的本原是真如。事實上,各家所說,都是自然。

"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說,自然之中形成了一種混混沌沌的物狀,在天地剖判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有”,是存在,客觀實存;“物”,是物體,物狀,物態;“混”,是極其微細,極其眾多,混混沌沌,難以辨識;“成”,是生成,演化而成。這裡的“物”,是客觀實存之物體,可以泛指自然之中萬事萬物,此句特指“道體”;道體聚合為萬事萬物,對外必然有所呈現,人類藉助其感知系統所認識到的“物”的外在呈現,稱為“狀”或“相”(佛家用語,由心生相,以象萬物)。道體極其微細,數目繁多,以其微細故難識,以其眾多故混成,故曰“有物混成”。

《道德經》:有物混成——客觀實在的“物”與主觀成相的“狀”

極其微細 數目眾多 混沌難辨 故曰混成

本句,郭店楚簡本作“有狀䖵成,先天地生”,馬王堆帛書本作“有物昆成,先天地生”,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均作“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各句文字有別,但含義相同。楚簡本中的“狀”,必然是“物”之“狀”;而帛書本及其他版本中的“物”,乃是“狀”之本。二者所指,都是道體,只不過“物”側重於道之本體,而“狀”側重於道體的外在呈現狀態。更深一層來說,“物”是指客觀實在之事物,而“狀”則是客觀實在之“物”,經由人的感知系統的檢測和處理,最終在心內形成的關於“物”的意識,即主觀的“相”(佛家用語)。心以生相,以象萬物,因而“相”不過是“物”在人心之中的反映而已。春秋戰國之前的經典,大多是口口相傳,“文以載道”,由於記錄和領會的不同,造成文字的差異,是可以理解的,關鍵是理解各句背後的原義。

“物”,是客觀實存之物,本句中是指自然之本原,也就是道體。道體作為“物”,“其中有信”,因而是客觀實存的;“獨立而不改”,因而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客觀實在;“周行而不殆”,道體時時刻刻處於永無止息的運動之中。作為自然的本原,道體極其微細、不可細分,因此“其小無內”,沒有什麼比道體再小的了;而與此同時,道體彌散在宇宙時空之中,“周流六虛”(東西南北上下六方為六虛,增加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則為佛家所言的“十方”),因此,“其大無外”,包覆者宇宙中的一切。

那麼,自然(或道體)從何而來,到何處去?自然昔於何時來,將於何時去?世人無從得知,道家和佛家都並未給出明確的答案。人類的整個歷史,不過是自然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的一個小小的點綴而已,而人類文明的更替,也不過是自然演化長河中的一朵不起眼的浪花或者漣漪。《道德經》作為自然概論,也沒有給出明確解釋,只是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最後用“道可道,非常道”這一神來之筆,巧妙地避開了宇宙起源這一終極難題。佛教也只是認為,宇宙從空間上看沒有邊際,從時間上看前前無始、後後無終,具體談到宇宙與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作為人類所在大千世界主導的現世佛釋迦牟尼佛只是含糊地說“法而如是”,說宇宙萬物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也逃避了宇宙是如何誕生的這一根本問題,而在佛經之中,“真如”是萬有諸法的真實本體,萬法不離真如,萬法平等如如一,是宇宙的本原,等同於《道德經》中的自然本原,也就是道體。佛家認為,所有的大千世界都在成、住、壞、空的過程當中遷流變幻、循環不息,沒有片刻的停止,這與《道德經》的“周行而不殆”,與《易經》的變動不居的思想,都是相同的,因為大家講的都是一個自然。而釋迦牟尼佛自己也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也就是說,“文以載道”,一切法,不過是佛藉以解釋教義的工具,都是“筏喻”(筏子是工具,用完即丟棄)。所以說,自然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自然的本原如何產生,道家和佛教都沒有定論,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道家認為,自然的本原是道體,而佛教則認為,宇宙的本原是真如。事實上,各家所說,都是自然。

《道德經》:有物混成——客觀實在的“物”與主觀成相的“狀”

前前無始 後後無終 法而如是 十方無窮

在自然的演化過程之中,道體作為本原,聚合成為萬事萬物,而萬事萬物作為道體的聚合物,時時刻刻處於聚合和消散的動態過程之中:舊的平衡態不斷被打破,新的平衡態得以建立,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再次被打破,不復存在,然後更新的平衡再次建立,如此循環往復,永無止息。從佛教的教義來講,一切有為法(因緣而生的事物)的生命週期,不過經歷了一個“成”(平衡態的建立)、“住”(平衡態的保持)、“壞”(平衡被打破)、“空”(平衡態的消亡)的循環,而任何平衡都是暫態的平衡,一旦條件(“緣”)不再具備,也就消亡了,故而《金剛經》從對外掃相的角度指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是說任一由因緣而生的事物,均不具自性,緣盡則消散,不復存在,故而成“空”。

道體及其聚合物都是客觀實在的,“其中有信”,必然對外有所呈現,而人類則利用自身的感知系統,有選擇地獲取事物的信息,形成內心之中的認識,佛教稱為“相”,也就是由心生相,以象物形。人類作為地球上一種最具靈性的生命體,傾向於以自我為中心,依靠自身的感知系統(由天賦感官、神經、大腦、心等組成,各具自身的特定配置和檢測範圍),主動或被動地選擇性(依據器官的配置和意念的支配)接收萬事萬物對外呈現的各種特徵信息,經由天賦感官(眼耳鼻舌身,佛家稱為“五根”)、神經(傳輸通道)、大腦(存儲和信息處理)等的信息傳輸加工,在心中產生意識,形成關於“物”(佛家稱為“法”)的認識(佛家稱為“相”)。正是因為人類自身感知系統的選擇性(硬體配置、意念的支配等),對於萬事萬物所成的“相”,通常並不能正確地反映事物的全貌或本來面目,而只是反映了事物的部分特徵,同時也摻雜著作為主觀個體的觀察者個人內心的過往經驗、個人好惡、私心雜念等干擾因素,出現謬誤自在情理之中。

“狀”並不必然正確反映“物”的原貌或全貌,因而人們常常會被自己的肉眼所欺騙,甚至被自己的心所欺騙,正所謂“境由心生”,同一個事物,不同的人觀察,得出的結論可能是完全不同,正如盲人摸象一般。究其根本,“物”是純粹客觀,而“狀”則是客觀的“物”,卻經過的主觀的加工,因而結果是難以掌控的。這也就解釋了,同一本水,對於不同業力眾生來講,卻可以呈現鐵汁、膿血、甘露等不同境相。

和氏璧的故事,國人盡知。同一塊玉璞,有人看到的是普通石頭,有人看到了內在的稀世寶玉。春秋時期,楚國琢玉能手卞和在荊山獲得一個玉璞,先是獻給楚厲王,玉人不能識,卞和被砍去左腳;後來獻給楚武王,玉人亦不能識,卞和被砍去右腳;楚文王即位後,卞和抱著玉璞在楚山之下哭了三天三夜,淚盡而繼之以血,文王派人剖開璞玉,得到了稀世寶玉,命名為“和氏之璧”。“周有砥厄,宋有結緣,樑有懸愁,楚有和璞”,和璞便是和氏璧,然而同一塊玉璞,為何楚厲王的玉人不能識,楚武王的玉人不能識,楚文王的玉人卻終而能識呢?可見含有主觀色彩之“狀”,有時是靠不住的,並不是必然能夠正確反映作為客觀實在的“物”。總之,“物”是客觀實存,而“狀”不過是“物”之對外呈現的主觀反映而已。

"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說,自然之中形成了一種混混沌沌的物狀,在天地剖判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有”,是存在,客觀實存;“物”,是物體,物狀,物態;“混”,是極其微細,極其眾多,混混沌沌,難以辨識;“成”,是生成,演化而成。這裡的“物”,是客觀實存之物體,可以泛指自然之中萬事萬物,此句特指“道體”;道體聚合為萬事萬物,對外必然有所呈現,人類藉助其感知系統所認識到的“物”的外在呈現,稱為“狀”或“相”(佛家用語,由心生相,以象萬物)。道體極其微細,數目繁多,以其微細故難識,以其眾多故混成,故曰“有物混成”。

《道德經》:有物混成——客觀實在的“物”與主觀成相的“狀”

極其微細 數目眾多 混沌難辨 故曰混成

本句,郭店楚簡本作“有狀䖵成,先天地生”,馬王堆帛書本作“有物昆成,先天地生”,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均作“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各句文字有別,但含義相同。楚簡本中的“狀”,必然是“物”之“狀”;而帛書本及其他版本中的“物”,乃是“狀”之本。二者所指,都是道體,只不過“物”側重於道之本體,而“狀”側重於道體的外在呈現狀態。更深一層來說,“物”是指客觀實在之事物,而“狀”則是客觀實在之“物”,經由人的感知系統的檢測和處理,最終在心內形成的關於“物”的意識,即主觀的“相”(佛家用語)。心以生相,以象萬物,因而“相”不過是“物”在人心之中的反映而已。春秋戰國之前的經典,大多是口口相傳,“文以載道”,由於記錄和領會的不同,造成文字的差異,是可以理解的,關鍵是理解各句背後的原義。

“物”,是客觀實存之物,本句中是指自然之本原,也就是道體。道體作為“物”,“其中有信”,因而是客觀實存的;“獨立而不改”,因而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客觀實在;“周行而不殆”,道體時時刻刻處於永無止息的運動之中。作為自然的本原,道體極其微細、不可細分,因此“其小無內”,沒有什麼比道體再小的了;而與此同時,道體彌散在宇宙時空之中,“周流六虛”(東西南北上下六方為六虛,增加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則為佛家所言的“十方”),因此,“其大無外”,包覆者宇宙中的一切。

那麼,自然(或道體)從何而來,到何處去?自然昔於何時來,將於何時去?世人無從得知,道家和佛家都並未給出明確的答案。人類的整個歷史,不過是自然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的一個小小的點綴而已,而人類文明的更替,也不過是自然演化長河中的一朵不起眼的浪花或者漣漪。《道德經》作為自然概論,也沒有給出明確解釋,只是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最後用“道可道,非常道”這一神來之筆,巧妙地避開了宇宙起源這一終極難題。佛教也只是認為,宇宙從空間上看沒有邊際,從時間上看前前無始、後後無終,具體談到宇宙與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作為人類所在大千世界主導的現世佛釋迦牟尼佛只是含糊地說“法而如是”,說宇宙萬物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也逃避了宇宙是如何誕生的這一根本問題,而在佛經之中,“真如”是萬有諸法的真實本體,萬法不離真如,萬法平等如如一,是宇宙的本原,等同於《道德經》中的自然本原,也就是道體。佛家認為,所有的大千世界都在成、住、壞、空的過程當中遷流變幻、循環不息,沒有片刻的停止,這與《道德經》的“周行而不殆”,與《易經》的變動不居的思想,都是相同的,因為大家講的都是一個自然。而釋迦牟尼佛自己也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也就是說,“文以載道”,一切法,不過是佛藉以解釋教義的工具,都是“筏喻”(筏子是工具,用完即丟棄)。所以說,自然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自然的本原如何產生,道家和佛教都沒有定論,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道家認為,自然的本原是道體,而佛教則認為,宇宙的本原是真如。事實上,各家所說,都是自然。

《道德經》:有物混成——客觀實在的“物”與主觀成相的“狀”

前前無始 後後無終 法而如是 十方無窮

在自然的演化過程之中,道體作為本原,聚合成為萬事萬物,而萬事萬物作為道體的聚合物,時時刻刻處於聚合和消散的動態過程之中:舊的平衡態不斷被打破,新的平衡態得以建立,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再次被打破,不復存在,然後更新的平衡再次建立,如此循環往復,永無止息。從佛教的教義來講,一切有為法(因緣而生的事物)的生命週期,不過經歷了一個“成”(平衡態的建立)、“住”(平衡態的保持)、“壞”(平衡被打破)、“空”(平衡態的消亡)的循環,而任何平衡都是暫態的平衡,一旦條件(“緣”)不再具備,也就消亡了,故而《金剛經》從對外掃相的角度指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是說任一由因緣而生的事物,均不具自性,緣盡則消散,不復存在,故而成“空”。

道體及其聚合物都是客觀實在的,“其中有信”,必然對外有所呈現,而人類則利用自身的感知系統,有選擇地獲取事物的信息,形成內心之中的認識,佛教稱為“相”,也就是由心生相,以象物形。人類作為地球上一種最具靈性的生命體,傾向於以自我為中心,依靠自身的感知系統(由天賦感官、神經、大腦、心等組成,各具自身的特定配置和檢測範圍),主動或被動地選擇性(依據器官的配置和意念的支配)接收萬事萬物對外呈現的各種特徵信息,經由天賦感官(眼耳鼻舌身,佛家稱為“五根”)、神經(傳輸通道)、大腦(存儲和信息處理)等的信息傳輸加工,在心中產生意識,形成關於“物”(佛家稱為“法”)的認識(佛家稱為“相”)。正是因為人類自身感知系統的選擇性(硬體配置、意念的支配等),對於萬事萬物所成的“相”,通常並不能正確地反映事物的全貌或本來面目,而只是反映了事物的部分特徵,同時也摻雜著作為主觀個體的觀察者個人內心的過往經驗、個人好惡、私心雜念等干擾因素,出現謬誤自在情理之中。

“狀”並不必然正確反映“物”的原貌或全貌,因而人們常常會被自己的肉眼所欺騙,甚至被自己的心所欺騙,正所謂“境由心生”,同一個事物,不同的人觀察,得出的結論可能是完全不同,正如盲人摸象一般。究其根本,“物”是純粹客觀,而“狀”則是客觀的“物”,卻經過的主觀的加工,因而結果是難以掌控的。這也就解釋了,同一本水,對於不同業力眾生來講,卻可以呈現鐵汁、膿血、甘露等不同境相。

和氏璧的故事,國人盡知。同一塊玉璞,有人看到的是普通石頭,有人看到了內在的稀世寶玉。春秋時期,楚國琢玉能手卞和在荊山獲得一個玉璞,先是獻給楚厲王,玉人不能識,卞和被砍去左腳;後來獻給楚武王,玉人亦不能識,卞和被砍去右腳;楚文王即位後,卞和抱著玉璞在楚山之下哭了三天三夜,淚盡而繼之以血,文王派人剖開璞玉,得到了稀世寶玉,命名為“和氏之璧”。“周有砥厄,宋有結緣,樑有懸愁,楚有和璞”,和璞便是和氏璧,然而同一塊玉璞,為何楚厲王的玉人不能識,楚武王的玉人不能識,楚文王的玉人卻終而能識呢?可見含有主觀色彩之“狀”,有時是靠不住的,並不是必然能夠正確反映作為客觀實在的“物”。總之,“物”是客觀實存,而“狀”不過是“物”之對外呈現的主觀反映而已。

《道德經》:有物混成——客觀實在的“物”與主觀成相的“狀”

同一玉璞 各見不同 狀不必真 境由心生

人類常常會被自己的肉眼所矇蔽,甚至被自己的內心所欺騙,因此,人人都想要一雙天眼、慧眼、法眼乃至佛眼,以便看清這個世界。道家希望“滌除玄鑑”,迴歸本真,而佛家則希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都是希望減少慾念的心識的干擾,獲得自然的本來面目,得悟大道,求得本真,或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人類的“科學”,隨著計算能力的飛速提升,也不再滿足於用簡單的線性系統來粗略替代自然系統,而是逐步以非線性系統、模糊控制系統、人工智能控制系統等高精度、智能化系統來模擬和逼近自然系統,甚至希望以巨量的大數據來推斷系統的未來預期,以便更精準地獲取和利用自然規律,逐步逼近客觀真理。這一道路仍然漫長,“玄之又玄”,卻是“眾妙之門”。

綜上,“物”是客觀實存之物,本句特指“道體”,而“狀”則是“物”之“狀”,是客觀實存之“物”的外在呈現,經由人類感知系統,而在人心之中形成的認識或“相”“物”是客觀的,而“狀”則是客觀之物,經由人的感知系統,而在人心之中的主觀反映,受限於人類感知系統的侷限性(選擇性感知)和內在干擾(經驗、好惡、慾念等),因此“狀”並不必然正確反映“物”之原貌或全貌。如此,則透過現象看清本質,透過萬物洞察大道,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文章皆為原創,圖片源自網絡。自度度人隨喜,轉發分享多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