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鄭州,我換了3家創業公司,然後懂得這些道理

今年,在鄭州,我換了3家創業公司,然後懂得這些道理

過了今天,我就在這家新的創業公司上班滿一個月了。

整整一個月,從無到有,從0開始。

不過,這是我今年換的第三家公司,而且都是創業公司。

今年,在鄭州,我換了3家創業公司,然後懂得這些道理

和喜歡自標為創業公司的公司不同,這裡都是真正的創業,比如現在這家,連我只有3個人,老闆和老闆娘。

除了產品,創意,公司一無所有,甚至連辦公室的電腦都是2011年產的。

今年,在鄭州,我換了3家創業公司,然後懂得這些道理

為什麼選擇創業公司呢?因為我想創業,之前在海爾等大企業待過,去年想創業了,就出來了。不過創業需要資金和經驗,而我什麼都沒有。

今年,在鄭州,我換了3家創業公司,然後懂得這些道理

想創業,很簡單,因為我在2016年初連續拿了三個月的2000+,沒錯,只有2000,而且是在鄭州。原因很簡單,公司不盈利,對於員工,能發工資就算不錯了,還是按時的。所以,我走了,離開了這個做了3年的國內家電零售巨頭。

今年,在鄭州,我換了3家創業公司,然後懂得這些道理

大概從年初開始,開始知道現在很多創業公司都依靠融資,一個好的創意,一份好的PPT,就能換來融資,天使輪,A輪,甚至是上市。

所以,我選擇了創業公司,準備雖然沒有錢,但也要獲取經驗。第一家公司,做了4個月,第二家,1個多月。如今,剛剛滿1個月。

今年,在鄭州,我換了3家創業公司,然後懂得這些道理

工作內容很簡單,幫助公司搭建新媒體運營平臺。老闆只是想做,但沒有任何資源。第一家,花了2個月,佈局完畢,因為公司不肯投入,選擇主動分手。第二家,一個月,佈局完畢,大概是月薪過高,在所有平臺轉正後,我被辭退了,呵呵。如今這家,是做電商的,還是用了一個月,所有新媒體矩陣搭建完畢,不過公司產品總算出來了。

今年,在鄭州,我換了3家創業公司,然後懂得這些道理

在經歷了三家創業公司後,我自己的平臺也搭建完畢,一共2個新媒體IP,而且都到了可以變現的地步。不過,我還是想說的,除非你想創業,否則請不要去創業公司。因為創業公司什麼都沒有,甚至連工資都不能保證,而且老闆基本屬於畫大餅的狀態。

創業很辛苦,不過除非自己創業,否則記得:

1、核心的一定要掌握,否則老闆會為了更低的成本隨時換了你。

2、如果公司連續三個月現金流不足,建議考慮離職。

3、要觀察老闆的商業模式,吸取他在運營中的任何不足和瑕疵教訓,避免自己再犯。

4、一定要有自己的工資外收入,可以是兼職,也可以是其他收入,比如新媒體,直播,微店。

2017年,我們都在創業路上。希望2018會更好。

運營人員:朱亞潔(lvdouwa_news)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