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歡迎關注@高職商李思維,一起培養高職商&商業思維。

"

歡迎關注@高職商李思維,一起培養高職商&商業思維。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1.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認識一位女老闆,她28歲,就已經是10家美容連鎖店的創始人。她12歲時,就從家裡出來創業,月入過萬,17歲,就買下了人生第一套房。

回想一下,我們13歲的時候,在幹嘛?

是不是正在讀小學?

是不是在準備小升初考試?

是不是下課後和夥伴瘋玩?

是不是放學後去池塘捕魚?

……

然而,有一個女孩,在13歲的時候,就拿著家裡人給的2萬塊出去創業了。

當時是2001年,那是牛仔褲最火的時候。她看中了這個風口,大批量進貨斷碼牛仔褲,批發市場4~5塊錢/條拿貨,賣出去19.9元/條。

價格很低,人們都搶著買,錢很好賺,除去租金水電等成本5~6千,一個月下來可以下來,可以賺1~3萬!

“我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去考慮太多,我對自己很有信心,感覺對了就會去做,也不怕失敗,心比較野!”她說。

為什麼12歲的她,一個毛頭姑娘,就敢出來創業?而同齡人,哪怕是男生,也很少敢出來,多數還在學校接受老師的諄諄教導?

這就得說到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一個能力:自我效能!

什麼是自我效能?

它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簡單來說,就是在某個領域裡的自信。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認為:人們對其能力的判斷在其自我調節系統中起主要作用,並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概念!

有自我效能的人,行動力很強,看準了目標,就主動出擊。而自我效能弱的人,遲遲拖延不動,哪怕知道很多,卻依然不敢邁出第一步!

上文提到的女老闆,無疑是自我效能超強的人。

那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她的超強自我效能呢?

這不得不說到她的家族,她家裡是做生意的,她老爸是做生意的,她的2位大哥,早早就出來創業,並且獲得了成功,這種創業的基因,成功的經驗,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在她心底埋下了,只是在她12歲這年,才生根發芽!

後面,每次當她要做什麼項目,都是這個能力在暗中起作用,幫助她源源不斷獲得成功,也才有了前面所說的,17歲買了人生第一套房,28歲,就擁有10家連鎖店!

自我效能,讓她擁有極強的執行力,強大的自信心,一路逆襲。

擁有自我效能這個能力,讓人終生受益!

"

歡迎關注@高職商李思維,一起培養高職商&商業思維。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1.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認識一位女老闆,她28歲,就已經是10家美容連鎖店的創始人。她12歲時,就從家裡出來創業,月入過萬,17歲,就買下了人生第一套房。

回想一下,我們13歲的時候,在幹嘛?

是不是正在讀小學?

是不是在準備小升初考試?

是不是下課後和夥伴瘋玩?

是不是放學後去池塘捕魚?

……

然而,有一個女孩,在13歲的時候,就拿著家裡人給的2萬塊出去創業了。

當時是2001年,那是牛仔褲最火的時候。她看中了這個風口,大批量進貨斷碼牛仔褲,批發市場4~5塊錢/條拿貨,賣出去19.9元/條。

價格很低,人們都搶著買,錢很好賺,除去租金水電等成本5~6千,一個月下來可以下來,可以賺1~3萬!

“我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去考慮太多,我對自己很有信心,感覺對了就會去做,也不怕失敗,心比較野!”她說。

為什麼12歲的她,一個毛頭姑娘,就敢出來創業?而同齡人,哪怕是男生,也很少敢出來,多數還在學校接受老師的諄諄教導?

這就得說到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一個能力:自我效能!

什麼是自我效能?

它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簡單來說,就是在某個領域裡的自信。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認為:人們對其能力的判斷在其自我調節系統中起主要作用,並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概念!

有自我效能的人,行動力很強,看準了目標,就主動出擊。而自我效能弱的人,遲遲拖延不動,哪怕知道很多,卻依然不敢邁出第一步!

上文提到的女老闆,無疑是自我效能超強的人。

那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她的超強自我效能呢?

這不得不說到她的家族,她家裡是做生意的,她老爸是做生意的,她的2位大哥,早早就出來創業,並且獲得了成功,這種創業的基因,成功的經驗,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在她心底埋下了,只是在她12歲這年,才生根發芽!

後面,每次當她要做什麼項目,都是這個能力在暗中起作用,幫助她源源不斷獲得成功,也才有了前面所說的,17歲買了人生第一套房,28歲,就擁有10家連鎖店!

自我效能,讓她擁有極強的執行力,強大的自信心,一路逆襲。

擁有自我效能這個能力,讓人終生受益!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2.為什你知道那麼多,還是不敢行動?

你是否知道讀書對成長很有用,但就是不去翻看幾頁;

你是否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有益,但就是每天熬夜通宵;

你是否知道運動對身體有用,但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其實,你不是缺乏方法,也不是不想行動。只是從方法到行動之間,缺了點東西!

為什麼有人知道了方法就能馬上去做,有些人聽了則左耳進右耳出,無動於衷!

其實,兩者之間,缺乏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充沛的人,不用別人催,也能自覺完成任務,人人羨慕。自我效能弱的人,別人怎麼催,就是無動於衷,人人厭惡。

你想成為一個自我效能充沛,人人羨慕的對象嗎?那你就得去了解自我效能是如何來的。

心理學家班杜拉經過長時間研究,發現自我效能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

"

歡迎關注@高職商李思維,一起培養高職商&商業思維。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1.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認識一位女老闆,她28歲,就已經是10家美容連鎖店的創始人。她12歲時,就從家裡出來創業,月入過萬,17歲,就買下了人生第一套房。

回想一下,我們13歲的時候,在幹嘛?

是不是正在讀小學?

是不是在準備小升初考試?

是不是下課後和夥伴瘋玩?

是不是放學後去池塘捕魚?

……

然而,有一個女孩,在13歲的時候,就拿著家裡人給的2萬塊出去創業了。

當時是2001年,那是牛仔褲最火的時候。她看中了這個風口,大批量進貨斷碼牛仔褲,批發市場4~5塊錢/條拿貨,賣出去19.9元/條。

價格很低,人們都搶著買,錢很好賺,除去租金水電等成本5~6千,一個月下來可以下來,可以賺1~3萬!

“我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去考慮太多,我對自己很有信心,感覺對了就會去做,也不怕失敗,心比較野!”她說。

為什麼12歲的她,一個毛頭姑娘,就敢出來創業?而同齡人,哪怕是男生,也很少敢出來,多數還在學校接受老師的諄諄教導?

這就得說到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一個能力:自我效能!

什麼是自我效能?

它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簡單來說,就是在某個領域裡的自信。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認為:人們對其能力的判斷在其自我調節系統中起主要作用,並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概念!

有自我效能的人,行動力很強,看準了目標,就主動出擊。而自我效能弱的人,遲遲拖延不動,哪怕知道很多,卻依然不敢邁出第一步!

上文提到的女老闆,無疑是自我效能超強的人。

那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她的超強自我效能呢?

這不得不說到她的家族,她家裡是做生意的,她老爸是做生意的,她的2位大哥,早早就出來創業,並且獲得了成功,這種創業的基因,成功的經驗,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在她心底埋下了,只是在她12歲這年,才生根發芽!

後面,每次當她要做什麼項目,都是這個能力在暗中起作用,幫助她源源不斷獲得成功,也才有了前面所說的,17歲買了人生第一套房,28歲,就擁有10家連鎖店!

自我效能,讓她擁有極強的執行力,強大的自信心,一路逆襲。

擁有自我效能這個能力,讓人終生受益!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2.為什你知道那麼多,還是不敢行動?

你是否知道讀書對成長很有用,但就是不去翻看幾頁;

你是否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有益,但就是每天熬夜通宵;

你是否知道運動對身體有用,但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其實,你不是缺乏方法,也不是不想行動。只是從方法到行動之間,缺了點東西!

為什麼有人知道了方法就能馬上去做,有些人聽了則左耳進右耳出,無動於衷!

其實,兩者之間,缺乏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充沛的人,不用別人催,也能自覺完成任務,人人羨慕。自我效能弱的人,別人怎麼催,就是無動於衷,人人厭惡。

你想成為一個自我效能充沛,人人羨慕的對象嗎?那你就得去了解自我效能是如何來的。

心理學家班杜拉經過長時間研究,發現自我效能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親歷的成敗經驗

這對自我效能影響最大———成功經驗能夠提高自我效能,讓人自信滿滿。相反,多次失敗,會降低人的自我價值評估,喪失信心。

失敗是成功之母,並不正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因為有成功的經歷,總結了成功的經驗,下一次還可以用上!

為什麼從0到1比從1到10難,因為從0到1是從無到有,從1到10是數量的差異。兩者有著天壤之別!

所以,很多人說,只要你勇敢邁出第一步,就成功了一半了,成功過一次,下次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幅度提升。

就像那些網球選手,得了大滿貫冠軍之後,會持續出現在4大滿貫冠軍榜上,而那些從沒得過的,怎麼努力,也很難上榜。

其實,就是成敗經驗的在起作用!

"

歡迎關注@高職商李思維,一起培養高職商&商業思維。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1.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認識一位女老闆,她28歲,就已經是10家美容連鎖店的創始人。她12歲時,就從家裡出來創業,月入過萬,17歲,就買下了人生第一套房。

回想一下,我們13歲的時候,在幹嘛?

是不是正在讀小學?

是不是在準備小升初考試?

是不是下課後和夥伴瘋玩?

是不是放學後去池塘捕魚?

……

然而,有一個女孩,在13歲的時候,就拿著家裡人給的2萬塊出去創業了。

當時是2001年,那是牛仔褲最火的時候。她看中了這個風口,大批量進貨斷碼牛仔褲,批發市場4~5塊錢/條拿貨,賣出去19.9元/條。

價格很低,人們都搶著買,錢很好賺,除去租金水電等成本5~6千,一個月下來可以下來,可以賺1~3萬!

“我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去考慮太多,我對自己很有信心,感覺對了就會去做,也不怕失敗,心比較野!”她說。

為什麼12歲的她,一個毛頭姑娘,就敢出來創業?而同齡人,哪怕是男生,也很少敢出來,多數還在學校接受老師的諄諄教導?

這就得說到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一個能力:自我效能!

什麼是自我效能?

它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簡單來說,就是在某個領域裡的自信。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認為:人們對其能力的判斷在其自我調節系統中起主要作用,並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概念!

有自我效能的人,行動力很強,看準了目標,就主動出擊。而自我效能弱的人,遲遲拖延不動,哪怕知道很多,卻依然不敢邁出第一步!

上文提到的女老闆,無疑是自我效能超強的人。

那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她的超強自我效能呢?

這不得不說到她的家族,她家裡是做生意的,她老爸是做生意的,她的2位大哥,早早就出來創業,並且獲得了成功,這種創業的基因,成功的經驗,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在她心底埋下了,只是在她12歲這年,才生根發芽!

後面,每次當她要做什麼項目,都是這個能力在暗中起作用,幫助她源源不斷獲得成功,也才有了前面所說的,17歲買了人生第一套房,28歲,就擁有10家連鎖店!

自我效能,讓她擁有極強的執行力,強大的自信心,一路逆襲。

擁有自我效能這個能力,讓人終生受益!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2.為什你知道那麼多,還是不敢行動?

你是否知道讀書對成長很有用,但就是不去翻看幾頁;

你是否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有益,但就是每天熬夜通宵;

你是否知道運動對身體有用,但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其實,你不是缺乏方法,也不是不想行動。只是從方法到行動之間,缺了點東西!

為什麼有人知道了方法就能馬上去做,有些人聽了則左耳進右耳出,無動於衷!

其實,兩者之間,缺乏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充沛的人,不用別人催,也能自覺完成任務,人人羨慕。自我效能弱的人,別人怎麼催,就是無動於衷,人人厭惡。

你想成為一個自我效能充沛,人人羨慕的對象嗎?那你就得去了解自我效能是如何來的。

心理學家班杜拉經過長時間研究,發現自我效能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親歷的成敗經驗

這對自我效能影響最大———成功經驗能夠提高自我效能,讓人自信滿滿。相反,多次失敗,會降低人的自我價值評估,喪失信心。

失敗是成功之母,並不正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因為有成功的經歷,總結了成功的經驗,下一次還可以用上!

為什麼從0到1比從1到10難,因為從0到1是從無到有,從1到10是數量的差異。兩者有著天壤之別!

所以,很多人說,只要你勇敢邁出第一步,就成功了一半了,成功過一次,下次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幅度提升。

就像那些網球選手,得了大滿貫冠軍之後,會持續出現在4大滿貫冠軍榜上,而那些從沒得過的,怎麼努力,也很難上榜。

其實,就是成敗經驗的在起作用!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替代性經驗:

看周圍人的結果,獲得關於自我可能性的認識。當你看到和你水平相差無幾的朋友獲得成功,你就會提高自我效能,增強信心。反之,你看到他付出了很大努力,卻仍舊失敗,就會降低自我效能!

之前看過一些育兒書,講到如 何讓孩子愛上學習,你千叮萬囑,耳提面命是沒用的,你只需打開電視,放著正在努力看書學習的同齡孩子視頻,你的孩子自然就會愛上學習了,這正是替代性經驗的效果!

"

歡迎關注@高職商李思維,一起培養高職商&商業思維。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1.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認識一位女老闆,她28歲,就已經是10家美容連鎖店的創始人。她12歲時,就從家裡出來創業,月入過萬,17歲,就買下了人生第一套房。

回想一下,我們13歲的時候,在幹嘛?

是不是正在讀小學?

是不是在準備小升初考試?

是不是下課後和夥伴瘋玩?

是不是放學後去池塘捕魚?

……

然而,有一個女孩,在13歲的時候,就拿著家裡人給的2萬塊出去創業了。

當時是2001年,那是牛仔褲最火的時候。她看中了這個風口,大批量進貨斷碼牛仔褲,批發市場4~5塊錢/條拿貨,賣出去19.9元/條。

價格很低,人們都搶著買,錢很好賺,除去租金水電等成本5~6千,一個月下來可以下來,可以賺1~3萬!

“我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去考慮太多,我對自己很有信心,感覺對了就會去做,也不怕失敗,心比較野!”她說。

為什麼12歲的她,一個毛頭姑娘,就敢出來創業?而同齡人,哪怕是男生,也很少敢出來,多數還在學校接受老師的諄諄教導?

這就得說到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一個能力:自我效能!

什麼是自我效能?

它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簡單來說,就是在某個領域裡的自信。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認為:人們對其能力的判斷在其自我調節系統中起主要作用,並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概念!

有自我效能的人,行動力很強,看準了目標,就主動出擊。而自我效能弱的人,遲遲拖延不動,哪怕知道很多,卻依然不敢邁出第一步!

上文提到的女老闆,無疑是自我效能超強的人。

那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她的超強自我效能呢?

這不得不說到她的家族,她家裡是做生意的,她老爸是做生意的,她的2位大哥,早早就出來創業,並且獲得了成功,這種創業的基因,成功的經驗,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在她心底埋下了,只是在她12歲這年,才生根發芽!

後面,每次當她要做什麼項目,都是這個能力在暗中起作用,幫助她源源不斷獲得成功,也才有了前面所說的,17歲買了人生第一套房,28歲,就擁有10家連鎖店!

自我效能,讓她擁有極強的執行力,強大的自信心,一路逆襲。

擁有自我效能這個能力,讓人終生受益!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2.為什你知道那麼多,還是不敢行動?

你是否知道讀書對成長很有用,但就是不去翻看幾頁;

你是否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有益,但就是每天熬夜通宵;

你是否知道運動對身體有用,但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其實,你不是缺乏方法,也不是不想行動。只是從方法到行動之間,缺了點東西!

為什麼有人知道了方法就能馬上去做,有些人聽了則左耳進右耳出,無動於衷!

其實,兩者之間,缺乏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充沛的人,不用別人催,也能自覺完成任務,人人羨慕。自我效能弱的人,別人怎麼催,就是無動於衷,人人厭惡。

你想成為一個自我效能充沛,人人羨慕的對象嗎?那你就得去了解自我效能是如何來的。

心理學家班杜拉經過長時間研究,發現自我效能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親歷的成敗經驗

這對自我效能影響最大———成功經驗能夠提高自我效能,讓人自信滿滿。相反,多次失敗,會降低人的自我價值評估,喪失信心。

失敗是成功之母,並不正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因為有成功的經歷,總結了成功的經驗,下一次還可以用上!

為什麼從0到1比從1到10難,因為從0到1是從無到有,從1到10是數量的差異。兩者有著天壤之別!

所以,很多人說,只要你勇敢邁出第一步,就成功了一半了,成功過一次,下次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幅度提升。

就像那些網球選手,得了大滿貫冠軍之後,會持續出現在4大滿貫冠軍榜上,而那些從沒得過的,怎麼努力,也很難上榜。

其實,就是成敗經驗的在起作用!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替代性經驗:

看周圍人的結果,獲得關於自我可能性的認識。當你看到和你水平相差無幾的朋友獲得成功,你就會提高自我效能,增強信心。反之,你看到他付出了很大努力,卻仍舊失敗,就會降低自我效能!

之前看過一些育兒書,講到如 何讓孩子愛上學習,你千叮萬囑,耳提面命是沒用的,你只需打開電視,放著正在努力看書學習的同齡孩子視頻,你的孩子自然就會愛上學習了,這正是替代性經驗的效果!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社會說服:

就是身邊人的勸阻和說服。鼓勵和支持,會讓白痴變天才,指責和謾罵,會讓天才變白痴。如果你身邊有一些尖酸刻薄的人,那會對你的自我效能造成毀滅性打擊!

有位朋友在一家公司工作,他本來是信心滿滿的,想要幹一番事業的,但是他的老闆卻是個奇葩,經常因一點小事就暴跳如雷,對他大發脾氣,還當眾貶低他,讓他覺得自己一文不值,果然,他工作表現越來越差,最後受不了自己低價值,就辭職了。

所以,想要提高自我效能,一定要跟對老闆啊!

"

歡迎關注@高職商李思維,一起培養高職商&商業思維。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1.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認識一位女老闆,她28歲,就已經是10家美容連鎖店的創始人。她12歲時,就從家裡出來創業,月入過萬,17歲,就買下了人生第一套房。

回想一下,我們13歲的時候,在幹嘛?

是不是正在讀小學?

是不是在準備小升初考試?

是不是下課後和夥伴瘋玩?

是不是放學後去池塘捕魚?

……

然而,有一個女孩,在13歲的時候,就拿著家裡人給的2萬塊出去創業了。

當時是2001年,那是牛仔褲最火的時候。她看中了這個風口,大批量進貨斷碼牛仔褲,批發市場4~5塊錢/條拿貨,賣出去19.9元/條。

價格很低,人們都搶著買,錢很好賺,除去租金水電等成本5~6千,一個月下來可以下來,可以賺1~3萬!

“我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去考慮太多,我對自己很有信心,感覺對了就會去做,也不怕失敗,心比較野!”她說。

為什麼12歲的她,一個毛頭姑娘,就敢出來創業?而同齡人,哪怕是男生,也很少敢出來,多數還在學校接受老師的諄諄教導?

這就得說到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一個能力:自我效能!

什麼是自我效能?

它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簡單來說,就是在某個領域裡的自信。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認為:人們對其能力的判斷在其自我調節系統中起主要作用,並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概念!

有自我效能的人,行動力很強,看準了目標,就主動出擊。而自我效能弱的人,遲遲拖延不動,哪怕知道很多,卻依然不敢邁出第一步!

上文提到的女老闆,無疑是自我效能超強的人。

那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她的超強自我效能呢?

這不得不說到她的家族,她家裡是做生意的,她老爸是做生意的,她的2位大哥,早早就出來創業,並且獲得了成功,這種創業的基因,成功的經驗,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在她心底埋下了,只是在她12歲這年,才生根發芽!

後面,每次當她要做什麼項目,都是這個能力在暗中起作用,幫助她源源不斷獲得成功,也才有了前面所說的,17歲買了人生第一套房,28歲,就擁有10家連鎖店!

自我效能,讓她擁有極強的執行力,強大的自信心,一路逆襲。

擁有自我效能這個能力,讓人終生受益!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2.為什你知道那麼多,還是不敢行動?

你是否知道讀書對成長很有用,但就是不去翻看幾頁;

你是否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有益,但就是每天熬夜通宵;

你是否知道運動對身體有用,但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其實,你不是缺乏方法,也不是不想行動。只是從方法到行動之間,缺了點東西!

為什麼有人知道了方法就能馬上去做,有些人聽了則左耳進右耳出,無動於衷!

其實,兩者之間,缺乏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充沛的人,不用別人催,也能自覺完成任務,人人羨慕。自我效能弱的人,別人怎麼催,就是無動於衷,人人厭惡。

你想成為一個自我效能充沛,人人羨慕的對象嗎?那你就得去了解自我效能是如何來的。

心理學家班杜拉經過長時間研究,發現自我效能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親歷的成敗經驗

這對自我效能影響最大———成功經驗能夠提高自我效能,讓人自信滿滿。相反,多次失敗,會降低人的自我價值評估,喪失信心。

失敗是成功之母,並不正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因為有成功的經歷,總結了成功的經驗,下一次還可以用上!

為什麼從0到1比從1到10難,因為從0到1是從無到有,從1到10是數量的差異。兩者有著天壤之別!

所以,很多人說,只要你勇敢邁出第一步,就成功了一半了,成功過一次,下次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幅度提升。

就像那些網球選手,得了大滿貫冠軍之後,會持續出現在4大滿貫冠軍榜上,而那些從沒得過的,怎麼努力,也很難上榜。

其實,就是成敗經驗的在起作用!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替代性經驗:

看周圍人的結果,獲得關於自我可能性的認識。當你看到和你水平相差無幾的朋友獲得成功,你就會提高自我效能,增強信心。反之,你看到他付出了很大努力,卻仍舊失敗,就會降低自我效能!

之前看過一些育兒書,講到如 何讓孩子愛上學習,你千叮萬囑,耳提面命是沒用的,你只需打開電視,放著正在努力看書學習的同齡孩子視頻,你的孩子自然就會愛上學習了,這正是替代性經驗的效果!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社會說服:

就是身邊人的勸阻和說服。鼓勵和支持,會讓白痴變天才,指責和謾罵,會讓天才變白痴。如果你身邊有一些尖酸刻薄的人,那會對你的自我效能造成毀滅性打擊!

有位朋友在一家公司工作,他本來是信心滿滿的,想要幹一番事業的,但是他的老闆卻是個奇葩,經常因一點小事就暴跳如雷,對他大發脾氣,還當眾貶低他,讓他覺得自己一文不值,果然,他工作表現越來越差,最後受不了自己低價值,就辭職了。

所以,想要提高自我效能,一定要跟對老闆啊!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情緒和生理影響:

如果你生病,疲勞,情緒低落,也會影響你的自我效能,讓你遲遲不願行動。

之前肚子不舒服,我就會什麼也不想做,頂多做一些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譬如,看娛樂新聞,看明星報道等等,不想做那些有用的事情,如看書寫作聽課…

保持身體健康,是提高自我效能的基礎!

"

歡迎關注@高職商李思維,一起培養高職商&商業思維。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1.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認識一位女老闆,她28歲,就已經是10家美容連鎖店的創始人。她12歲時,就從家裡出來創業,月入過萬,17歲,就買下了人生第一套房。

回想一下,我們13歲的時候,在幹嘛?

是不是正在讀小學?

是不是在準備小升初考試?

是不是下課後和夥伴瘋玩?

是不是放學後去池塘捕魚?

……

然而,有一個女孩,在13歲的時候,就拿著家裡人給的2萬塊出去創業了。

當時是2001年,那是牛仔褲最火的時候。她看中了這個風口,大批量進貨斷碼牛仔褲,批發市場4~5塊錢/條拿貨,賣出去19.9元/條。

價格很低,人們都搶著買,錢很好賺,除去租金水電等成本5~6千,一個月下來可以下來,可以賺1~3萬!

“我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去考慮太多,我對自己很有信心,感覺對了就會去做,也不怕失敗,心比較野!”她說。

為什麼12歲的她,一個毛頭姑娘,就敢出來創業?而同齡人,哪怕是男生,也很少敢出來,多數還在學校接受老師的諄諄教導?

這就得說到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一個能力:自我效能!

什麼是自我效能?

它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簡單來說,就是在某個領域裡的自信。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認為:人們對其能力的判斷在其自我調節系統中起主要作用,並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概念!

有自我效能的人,行動力很強,看準了目標,就主動出擊。而自我效能弱的人,遲遲拖延不動,哪怕知道很多,卻依然不敢邁出第一步!

上文提到的女老闆,無疑是自我效能超強的人。

那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她的超強自我效能呢?

這不得不說到她的家族,她家裡是做生意的,她老爸是做生意的,她的2位大哥,早早就出來創業,並且獲得了成功,這種創業的基因,成功的經驗,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在她心底埋下了,只是在她12歲這年,才生根發芽!

後面,每次當她要做什麼項目,都是這個能力在暗中起作用,幫助她源源不斷獲得成功,也才有了前面所說的,17歲買了人生第一套房,28歲,就擁有10家連鎖店!

自我效能,讓她擁有極強的執行力,強大的自信心,一路逆襲。

擁有自我效能這個能力,讓人終生受益!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2.為什你知道那麼多,還是不敢行動?

你是否知道讀書對成長很有用,但就是不去翻看幾頁;

你是否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有益,但就是每天熬夜通宵;

你是否知道運動對身體有用,但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其實,你不是缺乏方法,也不是不想行動。只是從方法到行動之間,缺了點東西!

為什麼有人知道了方法就能馬上去做,有些人聽了則左耳進右耳出,無動於衷!

其實,兩者之間,缺乏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充沛的人,不用別人催,也能自覺完成任務,人人羨慕。自我效能弱的人,別人怎麼催,就是無動於衷,人人厭惡。

你想成為一個自我效能充沛,人人羨慕的對象嗎?那你就得去了解自我效能是如何來的。

心理學家班杜拉經過長時間研究,發現自我效能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親歷的成敗經驗

這對自我效能影響最大———成功經驗能夠提高自我效能,讓人自信滿滿。相反,多次失敗,會降低人的自我價值評估,喪失信心。

失敗是成功之母,並不正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因為有成功的經歷,總結了成功的經驗,下一次還可以用上!

為什麼從0到1比從1到10難,因為從0到1是從無到有,從1到10是數量的差異。兩者有著天壤之別!

所以,很多人說,只要你勇敢邁出第一步,就成功了一半了,成功過一次,下次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幅度提升。

就像那些網球選手,得了大滿貫冠軍之後,會持續出現在4大滿貫冠軍榜上,而那些從沒得過的,怎麼努力,也很難上榜。

其實,就是成敗經驗的在起作用!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替代性經驗:

看周圍人的結果,獲得關於自我可能性的認識。當你看到和你水平相差無幾的朋友獲得成功,你就會提高自我效能,增強信心。反之,你看到他付出了很大努力,卻仍舊失敗,就會降低自我效能!

之前看過一些育兒書,講到如 何讓孩子愛上學習,你千叮萬囑,耳提面命是沒用的,你只需打開電視,放著正在努力看書學習的同齡孩子視頻,你的孩子自然就會愛上學習了,這正是替代性經驗的效果!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社會說服:

就是身邊人的勸阻和說服。鼓勵和支持,會讓白痴變天才,指責和謾罵,會讓天才變白痴。如果你身邊有一些尖酸刻薄的人,那會對你的自我效能造成毀滅性打擊!

有位朋友在一家公司工作,他本來是信心滿滿的,想要幹一番事業的,但是他的老闆卻是個奇葩,經常因一點小事就暴跳如雷,對他大發脾氣,還當眾貶低他,讓他覺得自己一文不值,果然,他工作表現越來越差,最後受不了自己低價值,就辭職了。

所以,想要提高自我效能,一定要跟對老闆啊!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情緒和生理影響:

如果你生病,疲勞,情緒低落,也會影響你的自我效能,讓你遲遲不願行動。

之前肚子不舒服,我就會什麼也不想做,頂多做一些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譬如,看娛樂新聞,看明星報道等等,不想做那些有用的事情,如看書寫作聽課…

保持身體健康,是提高自我效能的基礎!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3.構建動力系統,3招升級你的自我效能

我們都知道自我效能很有用,掌握了自我效能這個能力,會終生受益。那麼,具體怎麼提高自我效能呢?

可以參照以下3個方法:

"

歡迎關注@高職商李思維,一起培養高職商&商業思維。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1.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認識一位女老闆,她28歲,就已經是10家美容連鎖店的創始人。她12歲時,就從家裡出來創業,月入過萬,17歲,就買下了人生第一套房。

回想一下,我們13歲的時候,在幹嘛?

是不是正在讀小學?

是不是在準備小升初考試?

是不是下課後和夥伴瘋玩?

是不是放學後去池塘捕魚?

……

然而,有一個女孩,在13歲的時候,就拿著家裡人給的2萬塊出去創業了。

當時是2001年,那是牛仔褲最火的時候。她看中了這個風口,大批量進貨斷碼牛仔褲,批發市場4~5塊錢/條拿貨,賣出去19.9元/條。

價格很低,人們都搶著買,錢很好賺,除去租金水電等成本5~6千,一個月下來可以下來,可以賺1~3萬!

“我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去考慮太多,我對自己很有信心,感覺對了就會去做,也不怕失敗,心比較野!”她說。

為什麼12歲的她,一個毛頭姑娘,就敢出來創業?而同齡人,哪怕是男生,也很少敢出來,多數還在學校接受老師的諄諄教導?

這就得說到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一個能力:自我效能!

什麼是自我效能?

它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簡單來說,就是在某個領域裡的自信。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認為:人們對其能力的判斷在其自我調節系統中起主要作用,並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概念!

有自我效能的人,行動力很強,看準了目標,就主動出擊。而自我效能弱的人,遲遲拖延不動,哪怕知道很多,卻依然不敢邁出第一步!

上文提到的女老闆,無疑是自我效能超強的人。

那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她的超強自我效能呢?

這不得不說到她的家族,她家裡是做生意的,她老爸是做生意的,她的2位大哥,早早就出來創業,並且獲得了成功,這種創業的基因,成功的經驗,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在她心底埋下了,只是在她12歲這年,才生根發芽!

後面,每次當她要做什麼項目,都是這個能力在暗中起作用,幫助她源源不斷獲得成功,也才有了前面所說的,17歲買了人生第一套房,28歲,就擁有10家連鎖店!

自我效能,讓她擁有極強的執行力,強大的自信心,一路逆襲。

擁有自我效能這個能力,讓人終生受益!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2.為什你知道那麼多,還是不敢行動?

你是否知道讀書對成長很有用,但就是不去翻看幾頁;

你是否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有益,但就是每天熬夜通宵;

你是否知道運動對身體有用,但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其實,你不是缺乏方法,也不是不想行動。只是從方法到行動之間,缺了點東西!

為什麼有人知道了方法就能馬上去做,有些人聽了則左耳進右耳出,無動於衷!

其實,兩者之間,缺乏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充沛的人,不用別人催,也能自覺完成任務,人人羨慕。自我效能弱的人,別人怎麼催,就是無動於衷,人人厭惡。

你想成為一個自我效能充沛,人人羨慕的對象嗎?那你就得去了解自我效能是如何來的。

心理學家班杜拉經過長時間研究,發現自我效能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親歷的成敗經驗

這對自我效能影響最大———成功經驗能夠提高自我效能,讓人自信滿滿。相反,多次失敗,會降低人的自我價值評估,喪失信心。

失敗是成功之母,並不正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因為有成功的經歷,總結了成功的經驗,下一次還可以用上!

為什麼從0到1比從1到10難,因為從0到1是從無到有,從1到10是數量的差異。兩者有著天壤之別!

所以,很多人說,只要你勇敢邁出第一步,就成功了一半了,成功過一次,下次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幅度提升。

就像那些網球選手,得了大滿貫冠軍之後,會持續出現在4大滿貫冠軍榜上,而那些從沒得過的,怎麼努力,也很難上榜。

其實,就是成敗經驗的在起作用!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替代性經驗:

看周圍人的結果,獲得關於自我可能性的認識。當你看到和你水平相差無幾的朋友獲得成功,你就會提高自我效能,增強信心。反之,你看到他付出了很大努力,卻仍舊失敗,就會降低自我效能!

之前看過一些育兒書,講到如 何讓孩子愛上學習,你千叮萬囑,耳提面命是沒用的,你只需打開電視,放著正在努力看書學習的同齡孩子視頻,你的孩子自然就會愛上學習了,這正是替代性經驗的效果!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社會說服:

就是身邊人的勸阻和說服。鼓勵和支持,會讓白痴變天才,指責和謾罵,會讓天才變白痴。如果你身邊有一些尖酸刻薄的人,那會對你的自我效能造成毀滅性打擊!

有位朋友在一家公司工作,他本來是信心滿滿的,想要幹一番事業的,但是他的老闆卻是個奇葩,經常因一點小事就暴跳如雷,對他大發脾氣,還當眾貶低他,讓他覺得自己一文不值,果然,他工作表現越來越差,最後受不了自己低價值,就辭職了。

所以,想要提高自我效能,一定要跟對老闆啊!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情緒和生理影響:

如果你生病,疲勞,情緒低落,也會影響你的自我效能,讓你遲遲不願行動。

之前肚子不舒服,我就會什麼也不想做,頂多做一些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譬如,看娛樂新聞,看明星報道等等,不想做那些有用的事情,如看書寫作聽課…

保持身體健康,是提高自我效能的基礎!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3.構建動力系統,3招升級你的自我效能

我們都知道自我效能很有用,掌握了自我效能這個能力,會終生受益。那麼,具體怎麼提高自我效能呢?

可以參照以下3個方法: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1.主動創造自己的成就事件

使用優勢:

  • 進入自己的控制區:你應該主動去做一些有控制感的事情,也就是你有優勢的地方。

比如你對文字的敏感性很強,但是對圖片設計感很弱,你可以去寫文案,寫文章啊,不必勉強自己去作圖,去學PS,你只需把更多時間精進自己的文字水平,文章結構,文案精煉上就好了,找回控制感,讓自己更有成就!

  • 在其他領域取勝:當你在某個領域受挫,你可以轉移到你擅長的領域,獲得成就感,比如,你的工作不順心,你可以去運動。

大學的時候,我對專業課本不太感興趣,把專業做到60分,我就把它放一邊了,更多時間我花在閱讀課外書上,一個大學下來,我專業沒落下,我還讀了近300本書,對我現在的寫作有非常大的幫助!

  • 差異化定位:找到你和別人之間的差異,然後做差異化定位,在這個定位上不斷地深耕,力求比別人更強,把自己的優勢突出來,這可以大大提升你的自我效能。

比如,別人是引流專家,你可以定位為,抖音精準引流專家,你的優勢一下就顯露出來了!

成功日記:

學習時間管理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每天寫晨間日記,其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欄目,就是成功日記,每天記錄3件或者以上最有成就的事情,然後第二天早上起來,把昨天和之前的都翻看一遍,慢慢地,你整個人就會好起來。

剛開始,很多人說沒什麼成就事件可以寫,但是,為了完成作業,我們每個人都強迫自己去寫,從一開始的“今天看了1頁書”到後來“今天收入1000元”…一步步,越寫越好,整個人也越來越自信,自我效能也越來越強!

我們既要每天三省吾身,也要三贊吾身!

"

歡迎關注@高職商李思維,一起培養高職商&商業思維。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1.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認識一位女老闆,她28歲,就已經是10家美容連鎖店的創始人。她12歲時,就從家裡出來創業,月入過萬,17歲,就買下了人生第一套房。

回想一下,我們13歲的時候,在幹嘛?

是不是正在讀小學?

是不是在準備小升初考試?

是不是下課後和夥伴瘋玩?

是不是放學後去池塘捕魚?

……

然而,有一個女孩,在13歲的時候,就拿著家裡人給的2萬塊出去創業了。

當時是2001年,那是牛仔褲最火的時候。她看中了這個風口,大批量進貨斷碼牛仔褲,批發市場4~5塊錢/條拿貨,賣出去19.9元/條。

價格很低,人們都搶著買,錢很好賺,除去租金水電等成本5~6千,一個月下來可以下來,可以賺1~3萬!

“我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去考慮太多,我對自己很有信心,感覺對了就會去做,也不怕失敗,心比較野!”她說。

為什麼12歲的她,一個毛頭姑娘,就敢出來創業?而同齡人,哪怕是男生,也很少敢出來,多數還在學校接受老師的諄諄教導?

這就得說到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一個能力:自我效能!

什麼是自我效能?

它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簡單來說,就是在某個領域裡的自信。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認為:人們對其能力的判斷在其自我調節系統中起主要作用,並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概念!

有自我效能的人,行動力很強,看準了目標,就主動出擊。而自我效能弱的人,遲遲拖延不動,哪怕知道很多,卻依然不敢邁出第一步!

上文提到的女老闆,無疑是自我效能超強的人。

那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她的超強自我效能呢?

這不得不說到她的家族,她家裡是做生意的,她老爸是做生意的,她的2位大哥,早早就出來創業,並且獲得了成功,這種創業的基因,成功的經驗,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在她心底埋下了,只是在她12歲這年,才生根發芽!

後面,每次當她要做什麼項目,都是這個能力在暗中起作用,幫助她源源不斷獲得成功,也才有了前面所說的,17歲買了人生第一套房,28歲,就擁有10家連鎖店!

自我效能,讓她擁有極強的執行力,強大的自信心,一路逆襲。

擁有自我效能這個能力,讓人終生受益!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2.為什你知道那麼多,還是不敢行動?

你是否知道讀書對成長很有用,但就是不去翻看幾頁;

你是否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有益,但就是每天熬夜通宵;

你是否知道運動對身體有用,但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其實,你不是缺乏方法,也不是不想行動。只是從方法到行動之間,缺了點東西!

為什麼有人知道了方法就能馬上去做,有些人聽了則左耳進右耳出,無動於衷!

其實,兩者之間,缺乏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充沛的人,不用別人催,也能自覺完成任務,人人羨慕。自我效能弱的人,別人怎麼催,就是無動於衷,人人厭惡。

你想成為一個自我效能充沛,人人羨慕的對象嗎?那你就得去了解自我效能是如何來的。

心理學家班杜拉經過長時間研究,發現自我效能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親歷的成敗經驗

這對自我效能影響最大———成功經驗能夠提高自我效能,讓人自信滿滿。相反,多次失敗,會降低人的自我價值評估,喪失信心。

失敗是成功之母,並不正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因為有成功的經歷,總結了成功的經驗,下一次還可以用上!

為什麼從0到1比從1到10難,因為從0到1是從無到有,從1到10是數量的差異。兩者有著天壤之別!

所以,很多人說,只要你勇敢邁出第一步,就成功了一半了,成功過一次,下次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幅度提升。

就像那些網球選手,得了大滿貫冠軍之後,會持續出現在4大滿貫冠軍榜上,而那些從沒得過的,怎麼努力,也很難上榜。

其實,就是成敗經驗的在起作用!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替代性經驗:

看周圍人的結果,獲得關於自我可能性的認識。當你看到和你水平相差無幾的朋友獲得成功,你就會提高自我效能,增強信心。反之,你看到他付出了很大努力,卻仍舊失敗,就會降低自我效能!

之前看過一些育兒書,講到如 何讓孩子愛上學習,你千叮萬囑,耳提面命是沒用的,你只需打開電視,放著正在努力看書學習的同齡孩子視頻,你的孩子自然就會愛上學習了,這正是替代性經驗的效果!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社會說服:

就是身邊人的勸阻和說服。鼓勵和支持,會讓白痴變天才,指責和謾罵,會讓天才變白痴。如果你身邊有一些尖酸刻薄的人,那會對你的自我效能造成毀滅性打擊!

有位朋友在一家公司工作,他本來是信心滿滿的,想要幹一番事業的,但是他的老闆卻是個奇葩,經常因一點小事就暴跳如雷,對他大發脾氣,還當眾貶低他,讓他覺得自己一文不值,果然,他工作表現越來越差,最後受不了自己低價值,就辭職了。

所以,想要提高自我效能,一定要跟對老闆啊!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情緒和生理影響:

如果你生病,疲勞,情緒低落,也會影響你的自我效能,讓你遲遲不願行動。

之前肚子不舒服,我就會什麼也不想做,頂多做一些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譬如,看娛樂新聞,看明星報道等等,不想做那些有用的事情,如看書寫作聽課…

保持身體健康,是提高自我效能的基礎!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3.構建動力系統,3招升級你的自我效能

我們都知道自我效能很有用,掌握了自我效能這個能力,會終生受益。那麼,具體怎麼提高自我效能呢?

可以參照以下3個方法: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1.主動創造自己的成就事件

使用優勢:

  • 進入自己的控制區:你應該主動去做一些有控制感的事情,也就是你有優勢的地方。

比如你對文字的敏感性很強,但是對圖片設計感很弱,你可以去寫文案,寫文章啊,不必勉強自己去作圖,去學PS,你只需把更多時間精進自己的文字水平,文章結構,文案精煉上就好了,找回控制感,讓自己更有成就!

  • 在其他領域取勝:當你在某個領域受挫,你可以轉移到你擅長的領域,獲得成就感,比如,你的工作不順心,你可以去運動。

大學的時候,我對專業課本不太感興趣,把專業做到60分,我就把它放一邊了,更多時間我花在閱讀課外書上,一個大學下來,我專業沒落下,我還讀了近300本書,對我現在的寫作有非常大的幫助!

  • 差異化定位:找到你和別人之間的差異,然後做差異化定位,在這個定位上不斷地深耕,力求比別人更強,把自己的優勢突出來,這可以大大提升你的自我效能。

比如,別人是引流專家,你可以定位為,抖音精準引流專家,你的優勢一下就顯露出來了!

成功日記:

學習時間管理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每天寫晨間日記,其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欄目,就是成功日記,每天記錄3件或者以上最有成就的事情,然後第二天早上起來,把昨天和之前的都翻看一遍,慢慢地,你整個人就會好起來。

剛開始,很多人說沒什麼成就事件可以寫,但是,為了完成作業,我們每個人都強迫自己去寫,從一開始的“今天看了1頁書”到後來“今天收入1000元”…一步步,越寫越好,整個人也越來越自信,自我效能也越來越強!

我們既要每天三省吾身,也要三贊吾身!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2.模仿正確的對象,找到替代經驗

有句話叫:模仿是通往成功的捷徑。雖然很多人會說,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怎麼做。

經常很多人會模仿兩種人,就是別人怎麼做,自己就怎麼做;要麼就是模仿牛人。可是,這兩種方式都不對。

首先,模仿大眾,跟隨潮流,別人建群做社群營銷,你也跟著建群,別人的群每天熱鬧非凡,你也想做一個,然而,你花費了不少時間,但投入產出比很低,讓你力不從心。其實,你不應該追求你的群活躍度,你應該主要精力放在能夠給你帶來更大價值的事情上,例如寫作,你就應該學習那些寫作者的習慣!你模仿做社群的人,顯然沒有替代經驗啊!

還有就是模仿牛人,王健林說“先定個小目標,賺1個億”,這對於收入5千萬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替代經驗,但是對於普通人而言,則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完全沒有操作空間!

你更應該模仿那些你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人,看看他們在你這個階段在做什麼,從他們身上找戰術,你才更容易獲得成功!

"

歡迎關注@高職商李思維,一起培養高職商&商業思維。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1.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認識一位女老闆,她28歲,就已經是10家美容連鎖店的創始人。她12歲時,就從家裡出來創業,月入過萬,17歲,就買下了人生第一套房。

回想一下,我們13歲的時候,在幹嘛?

是不是正在讀小學?

是不是在準備小升初考試?

是不是下課後和夥伴瘋玩?

是不是放學後去池塘捕魚?

……

然而,有一個女孩,在13歲的時候,就拿著家裡人給的2萬塊出去創業了。

當時是2001年,那是牛仔褲最火的時候。她看中了這個風口,大批量進貨斷碼牛仔褲,批發市場4~5塊錢/條拿貨,賣出去19.9元/條。

價格很低,人們都搶著買,錢很好賺,除去租金水電等成本5~6千,一個月下來可以下來,可以賺1~3萬!

“我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去考慮太多,我對自己很有信心,感覺對了就會去做,也不怕失敗,心比較野!”她說。

為什麼12歲的她,一個毛頭姑娘,就敢出來創業?而同齡人,哪怕是男生,也很少敢出來,多數還在學校接受老師的諄諄教導?

這就得說到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一個能力:自我效能!

什麼是自我效能?

它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簡單來說,就是在某個領域裡的自信。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認為:人們對其能力的判斷在其自我調節系統中起主要作用,並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概念!

有自我效能的人,行動力很強,看準了目標,就主動出擊。而自我效能弱的人,遲遲拖延不動,哪怕知道很多,卻依然不敢邁出第一步!

上文提到的女老闆,無疑是自我效能超強的人。

那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她的超強自我效能呢?

這不得不說到她的家族,她家裡是做生意的,她老爸是做生意的,她的2位大哥,早早就出來創業,並且獲得了成功,這種創業的基因,成功的經驗,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在她心底埋下了,只是在她12歲這年,才生根發芽!

後面,每次當她要做什麼項目,都是這個能力在暗中起作用,幫助她源源不斷獲得成功,也才有了前面所說的,17歲買了人生第一套房,28歲,就擁有10家連鎖店!

自我效能,讓她擁有極強的執行力,強大的自信心,一路逆襲。

擁有自我效能這個能力,讓人終生受益!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2.為什你知道那麼多,還是不敢行動?

你是否知道讀書對成長很有用,但就是不去翻看幾頁;

你是否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有益,但就是每天熬夜通宵;

你是否知道運動對身體有用,但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其實,你不是缺乏方法,也不是不想行動。只是從方法到行動之間,缺了點東西!

為什麼有人知道了方法就能馬上去做,有些人聽了則左耳進右耳出,無動於衷!

其實,兩者之間,缺乏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充沛的人,不用別人催,也能自覺完成任務,人人羨慕。自我效能弱的人,別人怎麼催,就是無動於衷,人人厭惡。

你想成為一個自我效能充沛,人人羨慕的對象嗎?那你就得去了解自我效能是如何來的。

心理學家班杜拉經過長時間研究,發現自我效能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親歷的成敗經驗

這對自我效能影響最大———成功經驗能夠提高自我效能,讓人自信滿滿。相反,多次失敗,會降低人的自我價值評估,喪失信心。

失敗是成功之母,並不正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因為有成功的經歷,總結了成功的經驗,下一次還可以用上!

為什麼從0到1比從1到10難,因為從0到1是從無到有,從1到10是數量的差異。兩者有著天壤之別!

所以,很多人說,只要你勇敢邁出第一步,就成功了一半了,成功過一次,下次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幅度提升。

就像那些網球選手,得了大滿貫冠軍之後,會持續出現在4大滿貫冠軍榜上,而那些從沒得過的,怎麼努力,也很難上榜。

其實,就是成敗經驗的在起作用!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替代性經驗:

看周圍人的結果,獲得關於自我可能性的認識。當你看到和你水平相差無幾的朋友獲得成功,你就會提高自我效能,增強信心。反之,你看到他付出了很大努力,卻仍舊失敗,就會降低自我效能!

之前看過一些育兒書,講到如 何讓孩子愛上學習,你千叮萬囑,耳提面命是沒用的,你只需打開電視,放著正在努力看書學習的同齡孩子視頻,你的孩子自然就會愛上學習了,這正是替代性經驗的效果!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社會說服:

就是身邊人的勸阻和說服。鼓勵和支持,會讓白痴變天才,指責和謾罵,會讓天才變白痴。如果你身邊有一些尖酸刻薄的人,那會對你的自我效能造成毀滅性打擊!

有位朋友在一家公司工作,他本來是信心滿滿的,想要幹一番事業的,但是他的老闆卻是個奇葩,經常因一點小事就暴跳如雷,對他大發脾氣,還當眾貶低他,讓他覺得自己一文不值,果然,他工作表現越來越差,最後受不了自己低價值,就辭職了。

所以,想要提高自我效能,一定要跟對老闆啊!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 情緒和生理影響:

如果你生病,疲勞,情緒低落,也會影響你的自我效能,讓你遲遲不願行動。

之前肚子不舒服,我就會什麼也不想做,頂多做一些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譬如,看娛樂新聞,看明星報道等等,不想做那些有用的事情,如看書寫作聽課…

保持身體健康,是提高自我效能的基礎!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3.構建動力系統,3招升級你的自我效能

我們都知道自我效能很有用,掌握了自我效能這個能力,會終生受益。那麼,具體怎麼提高自我效能呢?

可以參照以下3個方法: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1.主動創造自己的成就事件

使用優勢:

  • 進入自己的控制區:你應該主動去做一些有控制感的事情,也就是你有優勢的地方。

比如你對文字的敏感性很強,但是對圖片設計感很弱,你可以去寫文案,寫文章啊,不必勉強自己去作圖,去學PS,你只需把更多時間精進自己的文字水平,文章結構,文案精煉上就好了,找回控制感,讓自己更有成就!

  • 在其他領域取勝:當你在某個領域受挫,你可以轉移到你擅長的領域,獲得成就感,比如,你的工作不順心,你可以去運動。

大學的時候,我對專業課本不太感興趣,把專業做到60分,我就把它放一邊了,更多時間我花在閱讀課外書上,一個大學下來,我專業沒落下,我還讀了近300本書,對我現在的寫作有非常大的幫助!

  • 差異化定位:找到你和別人之間的差異,然後做差異化定位,在這個定位上不斷地深耕,力求比別人更強,把自己的優勢突出來,這可以大大提升你的自我效能。

比如,別人是引流專家,你可以定位為,抖音精準引流專家,你的優勢一下就顯露出來了!

成功日記:

學習時間管理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每天寫晨間日記,其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欄目,就是成功日記,每天記錄3件或者以上最有成就的事情,然後第二天早上起來,把昨天和之前的都翻看一遍,慢慢地,你整個人就會好起來。

剛開始,很多人說沒什麼成就事件可以寫,但是,為了完成作業,我們每個人都強迫自己去寫,從一開始的“今天看了1頁書”到後來“今天收入1000元”…一步步,越寫越好,整個人也越來越自信,自我效能也越來越強!

我們既要每天三省吾身,也要三贊吾身!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2.模仿正確的對象,找到替代經驗

有句話叫:模仿是通往成功的捷徑。雖然很多人會說,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怎麼做。

經常很多人會模仿兩種人,就是別人怎麼做,自己就怎麼做;要麼就是模仿牛人。可是,這兩種方式都不對。

首先,模仿大眾,跟隨潮流,別人建群做社群營銷,你也跟著建群,別人的群每天熱鬧非凡,你也想做一個,然而,你花費了不少時間,但投入產出比很低,讓你力不從心。其實,你不應該追求你的群活躍度,你應該主要精力放在能夠給你帶來更大價值的事情上,例如寫作,你就應該學習那些寫作者的習慣!你模仿做社群的人,顯然沒有替代經驗啊!

還有就是模仿牛人,王健林說“先定個小目標,賺1個億”,這對於收入5千萬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替代經驗,但是對於普通人而言,則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完全沒有操作空間!

你更應該模仿那些你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人,看看他們在你這個階段在做什麼,從他們身上找戰術,你才更容易獲得成功!

“我13歲出來創業,17歲在廣州買了套房”:這個能力讓我終生受益

3.尋找正能量的支持系統

有一個為領導,他曾經跟一些做直銷的妄人混在一個圈子,耽誤了不少時間,消耗了不少精力,本來事業發展一帆風順的,但是自從進了那個圈子,整個人都混混沌沌,原來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資金,一年時間不到,就消耗殆盡了!

他說,那段時間非常陰暗,跟女友吵架,分手,還差點想不開。

後來,他遇到了自己的妻子,安慰他,鼓勵他,他才清醒過來了:那群人既不能給自己帶來成長,也不能給自己帶來成功,於是,就毅然決然斷舍離掉這些人群,不再跟他們聯繫,慢慢地,他整個人的精氣神都好了起來。

找到自己的支持系統,你就會獲得很大自信,讓你從自卑中恢復過來,內心變得更加強大!

希望你也能掌握自我效能這個能力,讓自己終生受益!

歡迎關注@高職商李思維,一起培養高職商&商業思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