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陳雲的好文風

感悟陳雲的好文風

陳雲同志在漫長的革命生涯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著作,主要收錄在《陳雲文選》和《陳雲文集》中。這些著作,都是他親自動手起草的,深刻透徹、言簡意賅、條分縷析、幽默風趣,體現了短、實、新的好文風和治學之道。

深刻犀利。陳雲一貫主張“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他的講話、文章也是如此,立足實事求是、解決問題,高屋建瓴、透徹深刻。在改革開放初期,作為仍在中央領導集體中擔負重要責任的老一輩革命家,他敏銳地看到幹部隊伍不適應四化建設、必須注意培養接班人問題,親自向中央寫出多篇報告,大聲疾呼,“提拔培養中青年幹部是當務之急”“成千上萬地提拔中青年幹部”,並耐心地說服老同志“自覺地、認真地、正確地選拔接班人,真心誠意地幫助他們,培養他們”;當年輕一代的領導人走上崗位後,他語重心長地告誡他們,身負重任後要注意學習哲學,“要把我們的黨和國家領導好,最要緊的,是要使領導幹部的思想方法搞對頭,這就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現在我們在新的形勢下,全黨仍然面臨著學會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這項最迫切的任務”;當他看到商品交換原則侵入黨內、腐敗現象蔓延時,旗幟鮮明地作出了“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必須糾正忽視精神文明建設的現象”“兩個文明要一起抓”等著名論斷。這些談話、講話和文章,看問題一針見血、入木三分,講對策立意深遠、一語中的,充分展示了一位老革命家的高瞻遠矚和寬闊視野。

言簡意賅。陳雲的講話和文稿,從來都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沒有一句空話、套話、廢話。1977年3月13日,他在中央工作會議上作了《粉碎“四人幫”後面臨的兩件大事》的書面發言,只有五段話200多字,直接點出了粉碎“四人幫”後人民群眾迫切希望解決的兩件大事:一是為“天安門事件”平反;二是讓鄧小平參加黨中央的領導工作。1987年10月19日,他在中央紀委第九次會議上的書面講話,只有兩段話,連標點符號加在一起只有111個字,是迄今為止中央紀委主要領導在全會上的最短講話。但這短短的兩句話中,卻作出了兩個重大判斷、說明了一個重大歷史問題:第一,“中央紀委和下級紀檢機關成立以來,成績是主要的,也存在不足,需要改進”。第二,“端正黨風的關鍵是提高黨員素質,尤其是提高高中級黨員領導幹部素質”。第三,他和鄧小平、李先念早在1986年10月就已經共同商定,為了黨的事業需要,十三大時一起退下來。1990年1月24日,他在同浙江省黨政軍負責同志談話時,握住省軍區政委的手說,“軍隊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對於黨的指示,軍隊一定要堅決執行”。一連用三個“非常”,寄託了老革命家對人民軍隊的無限信任和殷切希望。這些發言、講話、談話,雖然樸實無華,但可謂字字千鈞,道出的是黨和人民心聲,發出的是時代最強音,對黨的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條分縷析。陳雲常年從事組織人事、財政經濟工作,這些工作都與人、財、物直接相關,要求工作作風實事求是、嚴謹規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他的文風,無論是書面報告還是即席講話,都邏輯清晰、層次分明、言之有據。1978年12月10日,他在中央工作會議東北組發言時講了《關於當前經濟問題的五點意見》,每條意見都用事實和數據來支撐,讓聽眾口服心服。1979年3月8日,他寫的《計劃與市場問題》,用提綱的形式,闡釋了我國計劃與市場這兩種資源配置方式運行中的6個重大問題,讓人看起來一目瞭然、眉清目秀。1983年8月9日,他在關於編寫《遼瀋決戰》一書的談話中,從六個方面全面闡釋了我軍取得遼瀋戰役勝利的原因,層層遞進、準確客觀。陳雲還善於進行歸納提煉,比如:“幹部政策,十二個字:第一,瞭解人;第二,氣量大;第三,用得好,第四,愛護人。”如何做到實事求是,“概括為六個字,就是:交換、比較、反覆”。文風反映思想作風,這些邏輯嚴謹、條理清晰的語言文字背後,體現的正是陳雲高超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嚴謹求實的學風。

尖銳辛辣。陳雲的許多文章雖然都是嚴肅重要的政論、講話、報告等,但是並不死板,甚至不乏尖銳辛辣。1935年6月,隨中央紅軍參加長征的陳雲,受黨委派去莫斯科向共產國際彙報中共中央和紅軍的近況。1935年秋,到達莫斯科的陳雲,創作了記錄紅軍長征歷程的《隨軍西行見聞錄》,假託一名被俘後隨紅軍長征的國民黨軍醫的口吻,詳細生動記述了中央紅軍在由江西出髮長徵,行至四川天全、蘆山期間的傳奇經歷。文中用“紅軍入川龍雲獻地圖”“雲南嵩明、官渡官員誤把紅軍當中央軍”“國民黨軍隊追擊千里只撿到紅軍一個破草鞋”等故事,辛辣嘲諷了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紅軍計劃的破產。1954年2月10日,他在中共七屆四中全會上發言時說,“1945年七大到現在,跌了大筋斗的幾個主要的領導同志,哪一個同志不是因為驕傲,背上背了一個大包袱,上面寫著兩個字,叫做‘正確’。背了‘正確’的包袱,就會跌筋斗”,尖銳嘲諷了革命勝利後有高級幹部驕傲起來、只想當官做老爺的現象,以此來提醒全黨特別是高級幹部“在勝利的環境中不要頭腦發昏”。改革開放初期,他針對會議氾濫的情況,多次毫不客氣地批評到,“還是一句老話,開會不要開死人。”這些尖銳辛辣的語言,或鋒芒畢露、盡顯諷刺,或當頭棒喝、沉重深刻,盡顯無產階級革命家戰鬥的文風。

幽默風趣。陳雲在講話和文章中,還善於打比方、作比喻,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講明白複雜的問題。解放戰爭時期,陳雲擔任東北局副書記兼南滿分局書記,指揮了著名的“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當時,為了說服南滿的同志堅持南滿的鬥爭、保住南滿根據地,他形象地解釋道,東北的國民黨軍隊就像一頭野牛,牛頭在北滿,牛尾在南滿,我們只有在南滿拖住牛尾,才能減輕北滿的壓力。當時,在異常危險艱苦的戰爭環境下,他在致中央與東北局主要負責人的電報中,還不忘幽默地寫道,準備讓四縱“在安奉路兩側‘大鬧天宮’,消滅弱敵,調動敵人,支持地方”。“利用與保持南滿有利的環境與陣地,北滿只給以幾千新兵的支持,使其達到阻抑敵兵北進的效果,我以為這是十分‘價廉物美’的。”表現了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陳雲同志還特別注意提醒領導幹部要注意思考戰略性問題,他多次形象地比喻道:“過去舊商人中,有一種頭戴瓜皮帽、手拿水菸袋的人,他們是專門考慮戰略問題的。”因此,我們也要“拿出一定時間‘踱方步’”。“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研究情況,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決定政策。”這些語言,形象生動,讓人一聽就懂,一想就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