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

文|青檸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你是不是經常因為孩子沒有養成好習慣而煩惱?

比如:

  • 晚上,孩子沉迷於看電視,看到很晚,直到你強制關掉電視了,才極其不情願地關燈上床睡覺;
  • 第二天,又總是起不來,需要你來回喊好幾遍才磨磨蹭蹭地起床,而且,連刷牙、洗臉也需要你盯著才去做;
  • 到了吃早飯的時候,依然慢吞吞地,得家長半哄半凶地,他才終於馬馬虎虎吃下半碗……

你是不是想,這孩子怎麼這樣?都這麼大個人還是這麼懶惰,明明家長天天都跟他屁股後邊反覆提醒、反覆督促他做的事情,怎麼還記不住、還是不能養成好習慣?

"

文|青檸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你是不是經常因為孩子沒有養成好習慣而煩惱?

比如:

  • 晚上,孩子沉迷於看電視,看到很晚,直到你強制關掉電視了,才極其不情願地關燈上床睡覺;
  • 第二天,又總是起不來,需要你來回喊好幾遍才磨磨蹭蹭地起床,而且,連刷牙、洗臉也需要你盯著才去做;
  • 到了吃早飯的時候,依然慢吞吞地,得家長半哄半凶地,他才終於馬馬虎虎吃下半碗……

你是不是想,這孩子怎麼這樣?都這麼大個人還是這麼懶惰,明明家長天天都跟他屁股後邊反覆提醒、反覆督促他做的事情,怎麼還記不住、還是不能養成好習慣?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其實,孩子的習慣需要家長督促才能養成

好習慣並非天生自帶,壞習慣也是受周圍環境影響所致。

不用說孩子懶、不願意主動養成好習慣,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骨子裡天生都帶著一股惰性。

只不過,有些人打小養成了一些好習慣,會以自己習慣性的行為自然對抗這種惰性。並不是孩子真的笨或者記性不行,而是我們家長尚未注意採取較有效的行動來幫助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在採取有效行動之前,我們需要簡單瞭解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習慣迴路”。

"

文|青檸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你是不是經常因為孩子沒有養成好習慣而煩惱?

比如:

  • 晚上,孩子沉迷於看電視,看到很晚,直到你強制關掉電視了,才極其不情願地關燈上床睡覺;
  • 第二天,又總是起不來,需要你來回喊好幾遍才磨磨蹭蹭地起床,而且,連刷牙、洗臉也需要你盯著才去做;
  • 到了吃早飯的時候,依然慢吞吞地,得家長半哄半凶地,他才終於馬馬虎虎吃下半碗……

你是不是想,這孩子怎麼這樣?都這麼大個人還是這麼懶惰,明明家長天天都跟他屁股後邊反覆提醒、反覆督促他做的事情,怎麼還記不住、還是不能養成好習慣?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其實,孩子的習慣需要家長督促才能養成

好習慣並非天生自帶,壞習慣也是受周圍環境影響所致。

不用說孩子懶、不願意主動養成好習慣,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骨子裡天生都帶著一股惰性。

只不過,有些人打小養成了一些好習慣,會以自己習慣性的行為自然對抗這種惰性。並不是孩子真的笨或者記性不行,而是我們家長尚未注意採取較有效的行動來幫助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在採取有效行動之前,我們需要簡單瞭解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習慣迴路”。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習慣迴路”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習慣形成的路徑。

我們的大腦總是渴望得到嘉獎和鼓勵。當我們的大腦感應到一個行動提示時,就會強烈地期待得到一個對應的獎勵,以此激發人體去做出實際行動。

而當我們的某個“習慣迴路”有機會經歷不斷的重複和驗證變得越來越深刻之後,我們的習慣也就因此形成了。

心理學家們認為,習慣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所以,我們幫助孩子改正一個壞習慣的辦法,不是一味批評他、強化他的壞習慣,而是運用以上原理幫助他建立一個新的“習慣迴路”,養成一個新的好習慣。


想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家長要明確習慣的“成長過程”

以孩子看電視看到很晚不肯去睡覺這件事為例:

一個方法是我們開篇提到的那種,家長先放任孩子看電視,而孩子等到家長忍無可忍強制關掉電視了,盯著他回臥室,幫他關了燈,他才極不情願地上床睡覺;

另一個方法是,家長提前跟孩子說好:我們約定過的,只能看半小時的動畫片,現在你還剩下10分鐘時間;
10分鐘後,我們要準備回臥室,媽媽計劃今天為你講烏鴉唱歌的故事,等我們講完故事了,就該睡覺啦。所以,10分鐘之後,你記得自己關掉電視,我在臥室裡等你哦。

相信不用我講,你一定知道第二種方法會讓家長和孩子都輕鬆很多。第二種方法裡,我們就運用了“習慣迴路”的原理,瞭解“行為發生-行為獎勵-行為發生-形成習慣”的過程,我們就能輕鬆幫助孩子養成新的好習慣。

"

文|青檸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你是不是經常因為孩子沒有養成好習慣而煩惱?

比如:

  • 晚上,孩子沉迷於看電視,看到很晚,直到你強制關掉電視了,才極其不情願地關燈上床睡覺;
  • 第二天,又總是起不來,需要你來回喊好幾遍才磨磨蹭蹭地起床,而且,連刷牙、洗臉也需要你盯著才去做;
  • 到了吃早飯的時候,依然慢吞吞地,得家長半哄半凶地,他才終於馬馬虎虎吃下半碗……

你是不是想,這孩子怎麼這樣?都這麼大個人還是這麼懶惰,明明家長天天都跟他屁股後邊反覆提醒、反覆督促他做的事情,怎麼還記不住、還是不能養成好習慣?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其實,孩子的習慣需要家長督促才能養成

好習慣並非天生自帶,壞習慣也是受周圍環境影響所致。

不用說孩子懶、不願意主動養成好習慣,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骨子裡天生都帶著一股惰性。

只不過,有些人打小養成了一些好習慣,會以自己習慣性的行為自然對抗這種惰性。並不是孩子真的笨或者記性不行,而是我們家長尚未注意採取較有效的行動來幫助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在採取有效行動之前,我們需要簡單瞭解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習慣迴路”。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習慣迴路”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習慣形成的路徑。

我們的大腦總是渴望得到嘉獎和鼓勵。當我們的大腦感應到一個行動提示時,就會強烈地期待得到一個對應的獎勵,以此激發人體去做出實際行動。

而當我們的某個“習慣迴路”有機會經歷不斷的重複和驗證變得越來越深刻之後,我們的習慣也就因此形成了。

心理學家們認為,習慣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所以,我們幫助孩子改正一個壞習慣的辦法,不是一味批評他、強化他的壞習慣,而是運用以上原理幫助他建立一個新的“習慣迴路”,養成一個新的好習慣。


想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家長要明確習慣的“成長過程”

以孩子看電視看到很晚不肯去睡覺這件事為例:

一個方法是我們開篇提到的那種,家長先放任孩子看電視,而孩子等到家長忍無可忍強制關掉電視了,盯著他回臥室,幫他關了燈,他才極不情願地上床睡覺;

另一個方法是,家長提前跟孩子說好:我們約定過的,只能看半小時的動畫片,現在你還剩下10分鐘時間;
10分鐘後,我們要準備回臥室,媽媽計劃今天為你講烏鴉唱歌的故事,等我們講完故事了,就該睡覺啦。所以,10分鐘之後,你記得自己關掉電視,我在臥室裡等你哦。

相信不用我講,你一定知道第二種方法會讓家長和孩子都輕鬆很多。第二種方法裡,我們就運用了“習慣迴路”的原理,瞭解“行為發生-行為獎勵-行為發生-形成習慣”的過程,我們就能輕鬆幫助孩子養成新的好習慣。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 第一步:行為發生

孩子到點自覺關掉電視、回屋裡準備睡覺,而無需家長再反覆提醒,這是家長期待孩子發生的行為,也是家長希望孩子養成的習慣。

  • 第二步:行為獎勵

我們上邊說過,人類大腦都是渴望得到嘉獎和鼓勵的,這就是行為獎勵。家長希望孩子做到自覺關電視去睡覺的行為,那麼,家長就要想想,孩子所希望得到的獎勵是什麼?

如果孩子希望大人陪著自己、給自己講故事,那這就可以成為孩子的行為獎勵。

家長提示孩子要做出什麼行為,並告訴他,做到這個之後會得到什麼實質性的獎勵,是陪伴?是講故事?還是第二天早起去公園裡玩?這就需要家長觀察入微、足夠了解孩子的訴求,投其所好。

行為獎勵的作用是,讓孩子的大腦能辨別出這個行為所帶來的福利值不值得自己記住並以後重複這個行為。一旦大腦承認並喜歡這種獎勵,後一步的行為重複就會來得很輕鬆。

"

文|青檸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你是不是經常因為孩子沒有養成好習慣而煩惱?

比如:

  • 晚上,孩子沉迷於看電視,看到很晚,直到你強制關掉電視了,才極其不情願地關燈上床睡覺;
  • 第二天,又總是起不來,需要你來回喊好幾遍才磨磨蹭蹭地起床,而且,連刷牙、洗臉也需要你盯著才去做;
  • 到了吃早飯的時候,依然慢吞吞地,得家長半哄半凶地,他才終於馬馬虎虎吃下半碗……

你是不是想,這孩子怎麼這樣?都這麼大個人還是這麼懶惰,明明家長天天都跟他屁股後邊反覆提醒、反覆督促他做的事情,怎麼還記不住、還是不能養成好習慣?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其實,孩子的習慣需要家長督促才能養成

好習慣並非天生自帶,壞習慣也是受周圍環境影響所致。

不用說孩子懶、不願意主動養成好習慣,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骨子裡天生都帶著一股惰性。

只不過,有些人打小養成了一些好習慣,會以自己習慣性的行為自然對抗這種惰性。並不是孩子真的笨或者記性不行,而是我們家長尚未注意採取較有效的行動來幫助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在採取有效行動之前,我們需要簡單瞭解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習慣迴路”。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習慣迴路”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習慣形成的路徑。

我們的大腦總是渴望得到嘉獎和鼓勵。當我們的大腦感應到一個行動提示時,就會強烈地期待得到一個對應的獎勵,以此激發人體去做出實際行動。

而當我們的某個“習慣迴路”有機會經歷不斷的重複和驗證變得越來越深刻之後,我們的習慣也就因此形成了。

心理學家們認為,習慣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所以,我們幫助孩子改正一個壞習慣的辦法,不是一味批評他、強化他的壞習慣,而是運用以上原理幫助他建立一個新的“習慣迴路”,養成一個新的好習慣。


想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家長要明確習慣的“成長過程”

以孩子看電視看到很晚不肯去睡覺這件事為例:

一個方法是我們開篇提到的那種,家長先放任孩子看電視,而孩子等到家長忍無可忍強制關掉電視了,盯著他回臥室,幫他關了燈,他才極不情願地上床睡覺;

另一個方法是,家長提前跟孩子說好:我們約定過的,只能看半小時的動畫片,現在你還剩下10分鐘時間;
10分鐘後,我們要準備回臥室,媽媽計劃今天為你講烏鴉唱歌的故事,等我們講完故事了,就該睡覺啦。所以,10分鐘之後,你記得自己關掉電視,我在臥室裡等你哦。

相信不用我講,你一定知道第二種方法會讓家長和孩子都輕鬆很多。第二種方法裡,我們就運用了“習慣迴路”的原理,瞭解“行為發生-行為獎勵-行為發生-形成習慣”的過程,我們就能輕鬆幫助孩子養成新的好習慣。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 第一步:行為發生

孩子到點自覺關掉電視、回屋裡準備睡覺,而無需家長再反覆提醒,這是家長期待孩子發生的行為,也是家長希望孩子養成的習慣。

  • 第二步:行為獎勵

我們上邊說過,人類大腦都是渴望得到嘉獎和鼓勵的,這就是行為獎勵。家長希望孩子做到自覺關電視去睡覺的行為,那麼,家長就要想想,孩子所希望得到的獎勵是什麼?

如果孩子希望大人陪著自己、給自己講故事,那這就可以成為孩子的行為獎勵。

家長提示孩子要做出什麼行為,並告訴他,做到這個之後會得到什麼實質性的獎勵,是陪伴?是講故事?還是第二天早起去公園裡玩?這就需要家長觀察入微、足夠了解孩子的訴求,投其所好。

行為獎勵的作用是,讓孩子的大腦能辨別出這個行為所帶來的福利值不值得自己記住並以後重複這個行為。一旦大腦承認並喜歡這種獎勵,後一步的行為重複就會來得很輕鬆。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 第三步:行為重複

以上兩個步驟,不能是一種偶然性的步驟,而應帶著孩子操作多次。昨天是這樣,孩子只看半小時動畫片,之後自覺關了電視,媽媽給孩子講故事,然後就睡覺。

今天、明天也同樣要如此。頭幾天,孩子可能還需要家長事先提醒,帶著孩子每天都重複這種行為模式。

  • 第四步:形成習慣

在行為獎勵和行為重複的刺激之下,經過足夠長時間的沉澱,家長所期待的好習慣就慢慢養成。

一旦孩子形成一個新的好習慣,他的大腦會進入“省力模式”。他再做出這些習慣行為時,就無需家長反覆提醒,大腦的慣性思維會帶著他重複這些行為,並且絲毫沒有難度反而很省力。習慣成自然,就是這個道理。

"

文|青檸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你是不是經常因為孩子沒有養成好習慣而煩惱?

比如:

  • 晚上,孩子沉迷於看電視,看到很晚,直到你強制關掉電視了,才極其不情願地關燈上床睡覺;
  • 第二天,又總是起不來,需要你來回喊好幾遍才磨磨蹭蹭地起床,而且,連刷牙、洗臉也需要你盯著才去做;
  • 到了吃早飯的時候,依然慢吞吞地,得家長半哄半凶地,他才終於馬馬虎虎吃下半碗……

你是不是想,這孩子怎麼這樣?都這麼大個人還是這麼懶惰,明明家長天天都跟他屁股後邊反覆提醒、反覆督促他做的事情,怎麼還記不住、還是不能養成好習慣?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其實,孩子的習慣需要家長督促才能養成

好習慣並非天生自帶,壞習慣也是受周圍環境影響所致。

不用說孩子懶、不願意主動養成好習慣,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骨子裡天生都帶著一股惰性。

只不過,有些人打小養成了一些好習慣,會以自己習慣性的行為自然對抗這種惰性。並不是孩子真的笨或者記性不行,而是我們家長尚未注意採取較有效的行動來幫助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在採取有效行動之前,我們需要簡單瞭解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習慣迴路”。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習慣迴路”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習慣形成的路徑。

我們的大腦總是渴望得到嘉獎和鼓勵。當我們的大腦感應到一個行動提示時,就會強烈地期待得到一個對應的獎勵,以此激發人體去做出實際行動。

而當我們的某個“習慣迴路”有機會經歷不斷的重複和驗證變得越來越深刻之後,我們的習慣也就因此形成了。

心理學家們認為,習慣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所以,我們幫助孩子改正一個壞習慣的辦法,不是一味批評他、強化他的壞習慣,而是運用以上原理幫助他建立一個新的“習慣迴路”,養成一個新的好習慣。


想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家長要明確習慣的“成長過程”

以孩子看電視看到很晚不肯去睡覺這件事為例:

一個方法是我們開篇提到的那種,家長先放任孩子看電視,而孩子等到家長忍無可忍強制關掉電視了,盯著他回臥室,幫他關了燈,他才極不情願地上床睡覺;

另一個方法是,家長提前跟孩子說好:我們約定過的,只能看半小時的動畫片,現在你還剩下10分鐘時間;
10分鐘後,我們要準備回臥室,媽媽計劃今天為你講烏鴉唱歌的故事,等我們講完故事了,就該睡覺啦。所以,10分鐘之後,你記得自己關掉電視,我在臥室裡等你哦。

相信不用我講,你一定知道第二種方法會讓家長和孩子都輕鬆很多。第二種方法裡,我們就運用了“習慣迴路”的原理,瞭解“行為發生-行為獎勵-行為發生-形成習慣”的過程,我們就能輕鬆幫助孩子養成新的好習慣。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 第一步:行為發生

孩子到點自覺關掉電視、回屋裡準備睡覺,而無需家長再反覆提醒,這是家長期待孩子發生的行為,也是家長希望孩子養成的習慣。

  • 第二步:行為獎勵

我們上邊說過,人類大腦都是渴望得到嘉獎和鼓勵的,這就是行為獎勵。家長希望孩子做到自覺關電視去睡覺的行為,那麼,家長就要想想,孩子所希望得到的獎勵是什麼?

如果孩子希望大人陪著自己、給自己講故事,那這就可以成為孩子的行為獎勵。

家長提示孩子要做出什麼行為,並告訴他,做到這個之後會得到什麼實質性的獎勵,是陪伴?是講故事?還是第二天早起去公園裡玩?這就需要家長觀察入微、足夠了解孩子的訴求,投其所好。

行為獎勵的作用是,讓孩子的大腦能辨別出這個行為所帶來的福利值不值得自己記住並以後重複這個行為。一旦大腦承認並喜歡這種獎勵,後一步的行為重複就會來得很輕鬆。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 第三步:行為重複

以上兩個步驟,不能是一種偶然性的步驟,而應帶著孩子操作多次。昨天是這樣,孩子只看半小時動畫片,之後自覺關了電視,媽媽給孩子講故事,然後就睡覺。

今天、明天也同樣要如此。頭幾天,孩子可能還需要家長事先提醒,帶著孩子每天都重複這種行為模式。

  • 第四步:形成習慣

在行為獎勵和行為重複的刺激之下,經過足夠長時間的沉澱,家長所期待的好習慣就慢慢養成。

一旦孩子形成一個新的好習慣,他的大腦會進入“省力模式”。他再做出這些習慣行為時,就無需家長反覆提醒,大腦的慣性思維會帶著他重複這些行為,並且絲毫沒有難度反而很省力。習慣成自然,就是這個道理。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根據習慣的“成長過程”,利用“習慣迴路”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以上,我們懂得了“習慣迴路”的原理,瞭解了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過程,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懂得在實際運用中應該特別注意些什麼:

1、重視家長的榜樣作用,以身作則,多給孩子形成良性刺激

依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榜樣的刺激作用。家長想要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做出某些行為,那麼首先,家長自己應該遵守並且執行這些行為。

否則,即便是孩子原本沒有不良習慣,那也要被家長帶到“溝裡”。

你想要孩子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可是如果家長自己直接兩手拍拍這就上桌吃飯,你讓孩子怎麼想?大人都不洗手,為什麼就我要洗手?

你想要孩子少玩手機多看書多學習,可是如果家長自己天天一下班窩在客廳沙發刷手機、追劇、哈哈大笑,即便在週末待上一整天也不見家長放下手機,那你想讓孩子如何是好?你瞧手機多好玩呀,可憑什麼爸爸可以一直玩手機而我卻不能?

"

文|青檸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你是不是經常因為孩子沒有養成好習慣而煩惱?

比如:

  • 晚上,孩子沉迷於看電視,看到很晚,直到你強制關掉電視了,才極其不情願地關燈上床睡覺;
  • 第二天,又總是起不來,需要你來回喊好幾遍才磨磨蹭蹭地起床,而且,連刷牙、洗臉也需要你盯著才去做;
  • 到了吃早飯的時候,依然慢吞吞地,得家長半哄半凶地,他才終於馬馬虎虎吃下半碗……

你是不是想,這孩子怎麼這樣?都這麼大個人還是這麼懶惰,明明家長天天都跟他屁股後邊反覆提醒、反覆督促他做的事情,怎麼還記不住、還是不能養成好習慣?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其實,孩子的習慣需要家長督促才能養成

好習慣並非天生自帶,壞習慣也是受周圍環境影響所致。

不用說孩子懶、不願意主動養成好習慣,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骨子裡天生都帶著一股惰性。

只不過,有些人打小養成了一些好習慣,會以自己習慣性的行為自然對抗這種惰性。並不是孩子真的笨或者記性不行,而是我們家長尚未注意採取較有效的行動來幫助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在採取有效行動之前,我們需要簡單瞭解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習慣迴路”。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習慣迴路”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習慣形成的路徑。

我們的大腦總是渴望得到嘉獎和鼓勵。當我們的大腦感應到一個行動提示時,就會強烈地期待得到一個對應的獎勵,以此激發人體去做出實際行動。

而當我們的某個“習慣迴路”有機會經歷不斷的重複和驗證變得越來越深刻之後,我們的習慣也就因此形成了。

心理學家們認為,習慣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所以,我們幫助孩子改正一個壞習慣的辦法,不是一味批評他、強化他的壞習慣,而是運用以上原理幫助他建立一個新的“習慣迴路”,養成一個新的好習慣。


想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家長要明確習慣的“成長過程”

以孩子看電視看到很晚不肯去睡覺這件事為例:

一個方法是我們開篇提到的那種,家長先放任孩子看電視,而孩子等到家長忍無可忍強制關掉電視了,盯著他回臥室,幫他關了燈,他才極不情願地上床睡覺;

另一個方法是,家長提前跟孩子說好:我們約定過的,只能看半小時的動畫片,現在你還剩下10分鐘時間;
10分鐘後,我們要準備回臥室,媽媽計劃今天為你講烏鴉唱歌的故事,等我們講完故事了,就該睡覺啦。所以,10分鐘之後,你記得自己關掉電視,我在臥室裡等你哦。

相信不用我講,你一定知道第二種方法會讓家長和孩子都輕鬆很多。第二種方法裡,我們就運用了“習慣迴路”的原理,瞭解“行為發生-行為獎勵-行為發生-形成習慣”的過程,我們就能輕鬆幫助孩子養成新的好習慣。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 第一步:行為發生

孩子到點自覺關掉電視、回屋裡準備睡覺,而無需家長再反覆提醒,這是家長期待孩子發生的行為,也是家長希望孩子養成的習慣。

  • 第二步:行為獎勵

我們上邊說過,人類大腦都是渴望得到嘉獎和鼓勵的,這就是行為獎勵。家長希望孩子做到自覺關電視去睡覺的行為,那麼,家長就要想想,孩子所希望得到的獎勵是什麼?

如果孩子希望大人陪著自己、給自己講故事,那這就可以成為孩子的行為獎勵。

家長提示孩子要做出什麼行為,並告訴他,做到這個之後會得到什麼實質性的獎勵,是陪伴?是講故事?還是第二天早起去公園裡玩?這就需要家長觀察入微、足夠了解孩子的訴求,投其所好。

行為獎勵的作用是,讓孩子的大腦能辨別出這個行為所帶來的福利值不值得自己記住並以後重複這個行為。一旦大腦承認並喜歡這種獎勵,後一步的行為重複就會來得很輕鬆。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 第三步:行為重複

以上兩個步驟,不能是一種偶然性的步驟,而應帶著孩子操作多次。昨天是這樣,孩子只看半小時動畫片,之後自覺關了電視,媽媽給孩子講故事,然後就睡覺。

今天、明天也同樣要如此。頭幾天,孩子可能還需要家長事先提醒,帶著孩子每天都重複這種行為模式。

  • 第四步:形成習慣

在行為獎勵和行為重複的刺激之下,經過足夠長時間的沉澱,家長所期待的好習慣就慢慢養成。

一旦孩子形成一個新的好習慣,他的大腦會進入“省力模式”。他再做出這些習慣行為時,就無需家長反覆提醒,大腦的慣性思維會帶著他重複這些行為,並且絲毫沒有難度反而很省力。習慣成自然,就是這個道理。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根據習慣的“成長過程”,利用“習慣迴路”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以上,我們懂得了“習慣迴路”的原理,瞭解了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過程,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懂得在實際運用中應該特別注意些什麼:

1、重視家長的榜樣作用,以身作則,多給孩子形成良性刺激

依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榜樣的刺激作用。家長想要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做出某些行為,那麼首先,家長自己應該遵守並且執行這些行為。

否則,即便是孩子原本沒有不良習慣,那也要被家長帶到“溝裡”。

你想要孩子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可是如果家長自己直接兩手拍拍這就上桌吃飯,你讓孩子怎麼想?大人都不洗手,為什麼就我要洗手?

你想要孩子少玩手機多看書多學習,可是如果家長自己天天一下班窩在客廳沙發刷手機、追劇、哈哈大笑,即便在週末待上一整天也不見家長放下手機,那你想讓孩子如何是好?你瞧手機多好玩呀,可憑什麼爸爸可以一直玩手機而我卻不能?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家長的日常言行與習慣對孩子的刺激是最直接的,這種行為暗示幾乎是直達心靈的。所以,家長們,先自查一下,自己平時是否有以身作則?

自己平時是否有好的習慣、能夠無時不刻地給孩子留下良性、積極向上的暗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恭喜你,孩子離好各種習慣不遠了。

2、獎罰分明,引導適度,讓孩子自己體驗好習慣帶來的成果

在一個好習慣養成之前,我們引導孩子在走“習慣迴路”的四步走,這一過程中,不僅要有行為獎勵來暗示孩子,讓他有動力完成所希望的行為,也要有適度的“懲罰”,讓他承擔相應的後果。

我們所說的懲罰,不是打罵也不是慪氣不理他,而是一旦孩子犯錯,那就讓他自己承受隨之帶來的後果,讓他自己反省並意識到要回到好的習慣行為中去。比如:

3-5歲的孩子們在家裡玩耍打鬧時,總是一瘋起來就粗心大意、不留神邊邊角角的地方,不是跑著跑著磕到了桌角,就是地上一滑摔了一跤。

很多激動的家長們會立馬上來責罵孩子,“你就不能仔細、小心點兒?你都多大個人了,就不能別老這樣磕磕碰碰的嗎?”

家長大可不必這麼動火。孩子磕碰著了,哪裡摔疼、哪裡磕破了皮,這已經是孩子為自己粗心的行為習慣所到的“懲罰”。

你只需要幫忙查看和處理傷口,點醒他一句,“你覺得要是你跑慢一點兒、留神一點兒,還會撞疼自己嗎?”處理玩傷口,就讓孩子自己玩,而無需再多言。

"

文|青檸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你是不是經常因為孩子沒有養成好習慣而煩惱?

比如:

  • 晚上,孩子沉迷於看電視,看到很晚,直到你強制關掉電視了,才極其不情願地關燈上床睡覺;
  • 第二天,又總是起不來,需要你來回喊好幾遍才磨磨蹭蹭地起床,而且,連刷牙、洗臉也需要你盯著才去做;
  • 到了吃早飯的時候,依然慢吞吞地,得家長半哄半凶地,他才終於馬馬虎虎吃下半碗……

你是不是想,這孩子怎麼這樣?都這麼大個人還是這麼懶惰,明明家長天天都跟他屁股後邊反覆提醒、反覆督促他做的事情,怎麼還記不住、還是不能養成好習慣?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其實,孩子的習慣需要家長督促才能養成

好習慣並非天生自帶,壞習慣也是受周圍環境影響所致。

不用說孩子懶、不願意主動養成好習慣,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骨子裡天生都帶著一股惰性。

只不過,有些人打小養成了一些好習慣,會以自己習慣性的行為自然對抗這種惰性。並不是孩子真的笨或者記性不行,而是我們家長尚未注意採取較有效的行動來幫助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在採取有效行動之前,我們需要簡單瞭解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習慣迴路”。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習慣迴路”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習慣形成的路徑。

我們的大腦總是渴望得到嘉獎和鼓勵。當我們的大腦感應到一個行動提示時,就會強烈地期待得到一個對應的獎勵,以此激發人體去做出實際行動。

而當我們的某個“習慣迴路”有機會經歷不斷的重複和驗證變得越來越深刻之後,我們的習慣也就因此形成了。

心理學家們認為,習慣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所以,我們幫助孩子改正一個壞習慣的辦法,不是一味批評他、強化他的壞習慣,而是運用以上原理幫助他建立一個新的“習慣迴路”,養成一個新的好習慣。


想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家長要明確習慣的“成長過程”

以孩子看電視看到很晚不肯去睡覺這件事為例:

一個方法是我們開篇提到的那種,家長先放任孩子看電視,而孩子等到家長忍無可忍強制關掉電視了,盯著他回臥室,幫他關了燈,他才極不情願地上床睡覺;

另一個方法是,家長提前跟孩子說好:我們約定過的,只能看半小時的動畫片,現在你還剩下10分鐘時間;
10分鐘後,我們要準備回臥室,媽媽計劃今天為你講烏鴉唱歌的故事,等我們講完故事了,就該睡覺啦。所以,10分鐘之後,你記得自己關掉電視,我在臥室裡等你哦。

相信不用我講,你一定知道第二種方法會讓家長和孩子都輕鬆很多。第二種方法裡,我們就運用了“習慣迴路”的原理,瞭解“行為發生-行為獎勵-行為發生-形成習慣”的過程,我們就能輕鬆幫助孩子養成新的好習慣。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 第一步:行為發生

孩子到點自覺關掉電視、回屋裡準備睡覺,而無需家長再反覆提醒,這是家長期待孩子發生的行為,也是家長希望孩子養成的習慣。

  • 第二步:行為獎勵

我們上邊說過,人類大腦都是渴望得到嘉獎和鼓勵的,這就是行為獎勵。家長希望孩子做到自覺關電視去睡覺的行為,那麼,家長就要想想,孩子所希望得到的獎勵是什麼?

如果孩子希望大人陪著自己、給自己講故事,那這就可以成為孩子的行為獎勵。

家長提示孩子要做出什麼行為,並告訴他,做到這個之後會得到什麼實質性的獎勵,是陪伴?是講故事?還是第二天早起去公園裡玩?這就需要家長觀察入微、足夠了解孩子的訴求,投其所好。

行為獎勵的作用是,讓孩子的大腦能辨別出這個行為所帶來的福利值不值得自己記住並以後重複這個行為。一旦大腦承認並喜歡這種獎勵,後一步的行為重複就會來得很輕鬆。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 第三步:行為重複

以上兩個步驟,不能是一種偶然性的步驟,而應帶著孩子操作多次。昨天是這樣,孩子只看半小時動畫片,之後自覺關了電視,媽媽給孩子講故事,然後就睡覺。

今天、明天也同樣要如此。頭幾天,孩子可能還需要家長事先提醒,帶著孩子每天都重複這種行為模式。

  • 第四步:形成習慣

在行為獎勵和行為重複的刺激之下,經過足夠長時間的沉澱,家長所期待的好習慣就慢慢養成。

一旦孩子形成一個新的好習慣,他的大腦會進入“省力模式”。他再做出這些習慣行為時,就無需家長反覆提醒,大腦的慣性思維會帶著他重複這些行為,並且絲毫沒有難度反而很省力。習慣成自然,就是這個道理。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根據習慣的“成長過程”,利用“習慣迴路”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以上,我們懂得了“習慣迴路”的原理,瞭解了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過程,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懂得在實際運用中應該特別注意些什麼:

1、重視家長的榜樣作用,以身作則,多給孩子形成良性刺激

依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榜樣的刺激作用。家長想要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做出某些行為,那麼首先,家長自己應該遵守並且執行這些行為。

否則,即便是孩子原本沒有不良習慣,那也要被家長帶到“溝裡”。

你想要孩子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可是如果家長自己直接兩手拍拍這就上桌吃飯,你讓孩子怎麼想?大人都不洗手,為什麼就我要洗手?

你想要孩子少玩手機多看書多學習,可是如果家長自己天天一下班窩在客廳沙發刷手機、追劇、哈哈大笑,即便在週末待上一整天也不見家長放下手機,那你想讓孩子如何是好?你瞧手機多好玩呀,可憑什麼爸爸可以一直玩手機而我卻不能?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家長的日常言行與習慣對孩子的刺激是最直接的,這種行為暗示幾乎是直達心靈的。所以,家長們,先自查一下,自己平時是否有以身作則?

自己平時是否有好的習慣、能夠無時不刻地給孩子留下良性、積極向上的暗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恭喜你,孩子離好各種習慣不遠了。

2、獎罰分明,引導適度,讓孩子自己體驗好習慣帶來的成果

在一個好習慣養成之前,我們引導孩子在走“習慣迴路”的四步走,這一過程中,不僅要有行為獎勵來暗示孩子,讓他有動力完成所希望的行為,也要有適度的“懲罰”,讓他承擔相應的後果。

我們所說的懲罰,不是打罵也不是慪氣不理他,而是一旦孩子犯錯,那就讓他自己承受隨之帶來的後果,讓他自己反省並意識到要回到好的習慣行為中去。比如:

3-5歲的孩子們在家裡玩耍打鬧時,總是一瘋起來就粗心大意、不留神邊邊角角的地方,不是跑著跑著磕到了桌角,就是地上一滑摔了一跤。

很多激動的家長們會立馬上來責罵孩子,“你就不能仔細、小心點兒?你都多大個人了,就不能別老這樣磕磕碰碰的嗎?”

家長大可不必這麼動火。孩子磕碰著了,哪裡摔疼、哪裡磕破了皮,這已經是孩子為自己粗心的行為習慣所到的“懲罰”。

你只需要幫忙查看和處理傷口,點醒他一句,“你覺得要是你跑慢一點兒、留神一點兒,還會撞疼自己嗎?”處理玩傷口,就讓孩子自己玩,而無需再多言。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孩子如果按照你們所約定的規則,到點關電視回臥室準備睡覺,那你就按照約定兌現給孩子講故事的獎勵;

如果哪天孩子打破這個規則,看電視看得入了迷,即便到點了也遲遲不肯關電視準備睡覺,那你只需提醒一次就離開。這一次,就不會再有講故事的獎勵。

同時,如果次日孩子起不來,那你也別緊張。讓他自己起床,多磨蹭都隨他自己。

結果,因為前一天沉迷於電視,孩子不僅失去媽媽講故事陪他睡覺的獎勵,還導致自己次日上學遲到、被小朋友笑話……相信孩子,他自己能體會到,這是自己打破習慣造成的後果。

第二天晚上,他一定早早準備睡覺,並且嚷著媽媽給他講故事;第三天也早早起床,因為他不想再因為遲到而被老師點名、被小朋友笑話。

"

文|青檸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你是不是經常因為孩子沒有養成好習慣而煩惱?

比如:

  • 晚上,孩子沉迷於看電視,看到很晚,直到你強制關掉電視了,才極其不情願地關燈上床睡覺;
  • 第二天,又總是起不來,需要你來回喊好幾遍才磨磨蹭蹭地起床,而且,連刷牙、洗臉也需要你盯著才去做;
  • 到了吃早飯的時候,依然慢吞吞地,得家長半哄半凶地,他才終於馬馬虎虎吃下半碗……

你是不是想,這孩子怎麼這樣?都這麼大個人還是這麼懶惰,明明家長天天都跟他屁股後邊反覆提醒、反覆督促他做的事情,怎麼還記不住、還是不能養成好習慣?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其實,孩子的習慣需要家長督促才能養成

好習慣並非天生自帶,壞習慣也是受周圍環境影響所致。

不用說孩子懶、不願意主動養成好習慣,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骨子裡天生都帶著一股惰性。

只不過,有些人打小養成了一些好習慣,會以自己習慣性的行為自然對抗這種惰性。並不是孩子真的笨或者記性不行,而是我們家長尚未注意採取較有效的行動來幫助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在採取有效行動之前,我們需要簡單瞭解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習慣迴路”。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習慣迴路”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習慣形成的路徑。

我們的大腦總是渴望得到嘉獎和鼓勵。當我們的大腦感應到一個行動提示時,就會強烈地期待得到一個對應的獎勵,以此激發人體去做出實際行動。

而當我們的某個“習慣迴路”有機會經歷不斷的重複和驗證變得越來越深刻之後,我們的習慣也就因此形成了。

心理學家們認為,習慣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所以,我們幫助孩子改正一個壞習慣的辦法,不是一味批評他、強化他的壞習慣,而是運用以上原理幫助他建立一個新的“習慣迴路”,養成一個新的好習慣。


想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家長要明確習慣的“成長過程”

以孩子看電視看到很晚不肯去睡覺這件事為例:

一個方法是我們開篇提到的那種,家長先放任孩子看電視,而孩子等到家長忍無可忍強制關掉電視了,盯著他回臥室,幫他關了燈,他才極不情願地上床睡覺;

另一個方法是,家長提前跟孩子說好:我們約定過的,只能看半小時的動畫片,現在你還剩下10分鐘時間;
10分鐘後,我們要準備回臥室,媽媽計劃今天為你講烏鴉唱歌的故事,等我們講完故事了,就該睡覺啦。所以,10分鐘之後,你記得自己關掉電視,我在臥室裡等你哦。

相信不用我講,你一定知道第二種方法會讓家長和孩子都輕鬆很多。第二種方法裡,我們就運用了“習慣迴路”的原理,瞭解“行為發生-行為獎勵-行為發生-形成習慣”的過程,我們就能輕鬆幫助孩子養成新的好習慣。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 第一步:行為發生

孩子到點自覺關掉電視、回屋裡準備睡覺,而無需家長再反覆提醒,這是家長期待孩子發生的行為,也是家長希望孩子養成的習慣。

  • 第二步:行為獎勵

我們上邊說過,人類大腦都是渴望得到嘉獎和鼓勵的,這就是行為獎勵。家長希望孩子做到自覺關電視去睡覺的行為,那麼,家長就要想想,孩子所希望得到的獎勵是什麼?

如果孩子希望大人陪著自己、給自己講故事,那這就可以成為孩子的行為獎勵。

家長提示孩子要做出什麼行為,並告訴他,做到這個之後會得到什麼實質性的獎勵,是陪伴?是講故事?還是第二天早起去公園裡玩?這就需要家長觀察入微、足夠了解孩子的訴求,投其所好。

行為獎勵的作用是,讓孩子的大腦能辨別出這個行為所帶來的福利值不值得自己記住並以後重複這個行為。一旦大腦承認並喜歡這種獎勵,後一步的行為重複就會來得很輕鬆。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 第三步:行為重複

以上兩個步驟,不能是一種偶然性的步驟,而應帶著孩子操作多次。昨天是這樣,孩子只看半小時動畫片,之後自覺關了電視,媽媽給孩子講故事,然後就睡覺。

今天、明天也同樣要如此。頭幾天,孩子可能還需要家長事先提醒,帶著孩子每天都重複這種行為模式。

  • 第四步:形成習慣

在行為獎勵和行為重複的刺激之下,經過足夠長時間的沉澱,家長所期待的好習慣就慢慢養成。

一旦孩子形成一個新的好習慣,他的大腦會進入“省力模式”。他再做出這些習慣行為時,就無需家長反覆提醒,大腦的慣性思維會帶著他重複這些行為,並且絲毫沒有難度反而很省力。習慣成自然,就是這個道理。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根據習慣的“成長過程”,利用“習慣迴路”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以上,我們懂得了“習慣迴路”的原理,瞭解了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過程,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懂得在實際運用中應該特別注意些什麼:

1、重視家長的榜樣作用,以身作則,多給孩子形成良性刺激

依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榜樣的刺激作用。家長想要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做出某些行為,那麼首先,家長自己應該遵守並且執行這些行為。

否則,即便是孩子原本沒有不良習慣,那也要被家長帶到“溝裡”。

你想要孩子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可是如果家長自己直接兩手拍拍這就上桌吃飯,你讓孩子怎麼想?大人都不洗手,為什麼就我要洗手?

你想要孩子少玩手機多看書多學習,可是如果家長自己天天一下班窩在客廳沙發刷手機、追劇、哈哈大笑,即便在週末待上一整天也不見家長放下手機,那你想讓孩子如何是好?你瞧手機多好玩呀,可憑什麼爸爸可以一直玩手機而我卻不能?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家長的日常言行與習慣對孩子的刺激是最直接的,這種行為暗示幾乎是直達心靈的。所以,家長們,先自查一下,自己平時是否有以身作則?

自己平時是否有好的習慣、能夠無時不刻地給孩子留下良性、積極向上的暗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恭喜你,孩子離好各種習慣不遠了。

2、獎罰分明,引導適度,讓孩子自己體驗好習慣帶來的成果

在一個好習慣養成之前,我們引導孩子在走“習慣迴路”的四步走,這一過程中,不僅要有行為獎勵來暗示孩子,讓他有動力完成所希望的行為,也要有適度的“懲罰”,讓他承擔相應的後果。

我們所說的懲罰,不是打罵也不是慪氣不理他,而是一旦孩子犯錯,那就讓他自己承受隨之帶來的後果,讓他自己反省並意識到要回到好的習慣行為中去。比如:

3-5歲的孩子們在家裡玩耍打鬧時,總是一瘋起來就粗心大意、不留神邊邊角角的地方,不是跑著跑著磕到了桌角,就是地上一滑摔了一跤。

很多激動的家長們會立馬上來責罵孩子,“你就不能仔細、小心點兒?你都多大個人了,就不能別老這樣磕磕碰碰的嗎?”

家長大可不必這麼動火。孩子磕碰著了,哪裡摔疼、哪裡磕破了皮,這已經是孩子為自己粗心的行為習慣所到的“懲罰”。

你只需要幫忙查看和處理傷口,點醒他一句,“你覺得要是你跑慢一點兒、留神一點兒,還會撞疼自己嗎?”處理玩傷口,就讓孩子自己玩,而無需再多言。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孩子如果按照你們所約定的規則,到點關電視回臥室準備睡覺,那你就按照約定兌現給孩子講故事的獎勵;

如果哪天孩子打破這個規則,看電視看得入了迷,即便到點了也遲遲不肯關電視準備睡覺,那你只需提醒一次就離開。這一次,就不會再有講故事的獎勵。

同時,如果次日孩子起不來,那你也別緊張。讓他自己起床,多磨蹭都隨他自己。

結果,因為前一天沉迷於電視,孩子不僅失去媽媽講故事陪他睡覺的獎勵,還導致自己次日上學遲到、被小朋友笑話……相信孩子,他自己能體會到,這是自己打破習慣造成的後果。

第二天晚上,他一定早早準備睡覺,並且嚷著媽媽給他講故事;第三天也早早起床,因為他不想再因為遲到而被老師點名、被小朋友笑話。

飯前不洗手,睡前不刷牙,好習慣難養成?“習慣迴路”瞭解一下

​當然,用一個新的好習慣來代替舊的壞習慣往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習慣迴路”的四步走,需要家長給予足夠的時間甚至是試錯經驗來磨鍊孩子,才能使得他在一定時間之後享受到好習慣帶來的好處,並堅定地繼續執行好習慣。

家長們不僅要懂得巧妙運用“習慣迴路”這一原理,更需要重視自身的榜樣作用,嚴格要求孩子的同時也嚴格要求自己,在給孩子培養好習慣的時候,才能事半功倍。

今日互動:你會用什麼樣的方法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青檸媽媽,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