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校巢湖市黃山中學



百年老校巢湖市黃山中學


從合肥東部第一所“洋學堂”到合肥縣東北部三鎮區龍華寺高等小學校,再到當時的巢湖市最大的一所農村完全中學,黃山中學這所百年老校,世紀傳承,歷經滄桑。在她的背後發生著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百年老校巢湖市黃山中學


一、龍華小學的創辦,千年古寺廟改辦成學堂。

據《合肥縣志》(疆域志)記載:在合肥的東部120裡處,有一座山叫東黃山,在舊合肥的樑鄉區域內,山的北部中間地帶有一座聞名的千年古寺廟----龍華寺。寺名龍華,肇建於北宋初,明永樂年間,系合肥東一大叢林。聞鄉老言,黃山方四十里,為合(肥)巢(縣)含(山)三縣接壤的丘陵地帶。所有廟庵寺院,凡幾十處(如古人庵、香罨庵、圓通庵、飯佛庵、黃山廟、青雲庵、地藏庵、慄樹庵等),殿宇之多,香火之盛,僧尼之眾,殆與浮槎(大山廟)、九華相伯仲,蓋亦弘揚佛法,遠紹晉法顯大師,泗水龍華之遺。

據蘇灣鎮(龍華寺所在地)有關資料記載:寺座龍華山尾迭穴處,雕甍赭壁,高出林表,暮鼓晨鐘,聲聞天半。傳方丈尹大法師元覺,淹通梵典,持戒極嚴。經懺佛事,親率徒眾日事清課。且開劈草萊,躬耕自給,年逾百八,鶴髮童顏,獨上寺後山頂日照泉坐化。徒眾以高僧禮為大師,建塔日照泉下之龍湫左測。

龍湫承日照泉飛流下注,為一深潭,俗稱“龍屁眼”,有泉長流,繞寺前竹樹為一衣帶水,向東引去,經“象鼻山”嘴,匯龍華衖諸澗下滁河入江。人立龍湫左側塔旁下看,全寺宛如匍匐眾生靜坐蒲團同做清課合十讚經狀。稍南有古銀杏一株,大可十圍,森然矗立如華蓋,一若為塔內大師作護法也者。《廬陽名勝》載:日照泉冬日雪霽,泉流積為冰柱,受日光照映如佛幢之流蘇,炫耀閃動。又如諸天花雨,為一大奇景雲。這就為辦學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

據黃山中學校史記載:黃山中學前身即龍華小學堂,創辦於1899年(即光緒25年),當時中國正處於清代戊戌變法之後。當時有秀才刁叔屏,聯合銳意革新的同鄉尹靜山、程仲樵、陳殿標、曹秉德及夙儒程春霖、周訪源、孟養予諸前輩,鑑於科舉誤人,力倡新學。就龍華寺原址,毀佛逐僧,創辦合肥縣東北三區龍華小學堂。招收四境青年學習,除讀經史外,開設英語、算學、博物、化學等課程,一時有肥東第一所“洋學堂”之稱。嗣由堂長刁叔屏呈請合肥縣知事立案,聘請江浙優秀教員多人講授新知,一時人才濟濟。

另據黃山中學校史稱:清光緒27年(1901年辛丑)有資料記載:合肥為皖中首邑,人才薈萃之都,已設有圖書館,識字義塾,儼具新教育雛型。又云:“改淮南書院為廬州府中學。公立小學兩所,一在城內,一在東黃山龍華寺,離合肥縣城一百二十里。”足證建校歷史,從光緒25年(1899年)到現在(2018年),已有120年矣。

這一時期,領導學堂事務,傾注心血多年以刁叔屏先生為最,兼管庶務如曹秉德先生,力爭校產如尹靜山、程仲樵先生,監修新校舍增設農科尹建平先生,開拓新教育領域擴大影響如陳殿標、程春霖先生,均一本初衷卓著成效。從創辦到1911年改稱合肥縣東北三鎮區龍華寺高等小學校,為篳路藍縷的草創階段。校友半天下,除國內各省,且遠在歐美之知名人士不下百餘人。


百年老校巢湖市黃山中學



二、從中興到戰火中的艱難,解放後發展為巢湖最大農村完中

從1911年到1933年的22年,因人事更換頻繁,學校由盛漸衰,1933年後,魯嘉甫任校長力挽頹風,他為人誠實,有教學經驗,在任校長期內,親自講課,與學生同勞動,修繕校舍,添建寢室樓,學生住宿者近二百人,走讀生尤多,是學校鼎盛時期。其悉心辦學,諄諄教誨之作風,在皖中教育界獨樹一幟。後曾任安徽省督學,旋任皖東“七邑聯中”教務主任。新中國成立後回鄉,猶以教育後生終老。

據史料記載,由於時局動盪,龍華小學自抗日戰爭後逐漸衰落,期間六人相繼接任校長。因地處皖東抗日前沿,人民生活艱鉅,學齡兒童入學困難。解放戰爭中,連教師生活也不安定,到解放前夕,學校已奄奄一息,瀕於停頓。

1949年,學校被劃入巢縣,幾經更名,至1953年黃山中學主要人員及設備遷至柘皋,後又轉遷巢縣城改名巢縣初中(今巢湖二中前身)。龍小又回原址,一直辦到1957年底。

1958年,公立巢縣黃山初級中學成立。共五十九間破舊校舍,整理修繕,招生學習。當時因校內無宿舍,學生借住山下週邊村中農家。後來男生住進“大禮堂”全部打地鋪。從1958年起初中招收四個班,學生來自巢縣,還有全椒、含山等地。1959年又招四個班,此時學校已有近500名學生。後逐年增加,最高峰時每年招六個班,每班55人左右。1961年中考成績輝煌,其中初三(4)班全部考上巢縣一中。當年何朝恩接任校長,趙集中學併入黃山中學,學校進入平穩發展階段。1971年春,黃山中學招收首屆兩年制高中生,共五個班,每班近80人,這是黃山中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學校至此成為一所完全中學。

此間,雖然學校條件簡陋,但學校教師自編講義教材,自制教具,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教學成績顯著,學校在縣域內名聲大振。1975年,省領導魏心一同志來校視察,充分肯定學校的辦學實績,還稱讚學校的美景。1976年安徽日報登載了何朝恩校長先進事蹟,並在全省先進教育工作者會議上介紹了黃山中學開門辦學的經驗。

在這一時期的20年間,在各方有識之士的努力下,學校得到很大發展。各屆師生自己動手修建校舍、道路、操場,還積極植樹造林,建百草園,開闢農場,養豬種糧。既使廣大學生在這些勞動中得到了磨練,也為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作出了貢獻。這些人中的大多數現今已成為各行各業的中流砥柱。

高考制度改革的初期,有一批名牌大學畢業生“下放”在此傾心教學,學校的教學質量、高考升學率遙遙領先,黃山中學的高考成績一直保持輝煌,名動一時。1984年巢縣撤縣建市(縣級巢湖市)。1985年巢縣黃山中學遂改名為巢湖市黃山中學。

1998年,教育資源整合,把黃山中學從原址龍華寺遷至蘇灣鎮,與原蘇灣初中合併,校名仍為巢湖市黃山中學,遷址並校工作從1998年開始至2000年完成。並校後,學校邁出了規模化辦學的步伐,先後建起兩棟教學樓,標準化的學生公寓、學生餐廳和教師公寓,集實驗、計算機、多媒體為一體的綜合樓,以及籃球場、運動場等教學輔助設施。學校佔地近90畝(不含原黃山中學的山林和農場),高峰期擁有在校生近3000人,44個教學班,教職工150餘人,為當時巢湖市規模最大的一所農村完中。


百年老校巢湖市黃山中學



三、兩年住校生活,一生中不多的財富之一

2018年4月中旬,筆者來到母校--巢湖市黃山中學,參觀了新校,去了曾經在此就讀兩年高中的舊址,久久佇立在早已是殘垣斷壁的教室和宿舍前,思緒萬千,往事歷歷在目。

1971年2月底的一天,我走了近兩個小時,來到離家八公里處,坐落在半山腰,三面環山,一面傍水,林密清幽的黃山中學,開始了近二年的住校學習生活。臨山的地方是宿舍,這是龍華寺的原址,房子還保留著廟宇的結構,只是作了改造;宿舍北部約500米處的山坡上,是五六十年代建造的三大排教室,磚牆瓦房,是教學的地方;共容納初中六個班、高中五個班,每班80人上下,學生約900人。

南校區宿舍前一塊空場地邊就是溝壑,溝壑裡邊還能清晰地看到毀壞的廟裡的菩薩等。空場地的西南角有一棵古銀杏樹,距今有460年,樹高20多米,樹圍420釐米,合肥市將此定為國家二級古樹,成為遊覽景觀之一。西南山頂上的“龍泉”,水質甘醇,學校曾有位老師裝了“龍泉”的水到合肥某專業檢測單位檢測,結果顯示,符合天然礦泉水的飲用標準!記得那時我們洗臉刷牙、包括飲用都是此水,學校在上頭建了個蓄水池,通過毛竹將水引入水池中,用水管接通到食堂和露天的洗漱池邊,供師生使用。大家捧起來就喝,清涼甘甜!

當年900人的學校,非常熱鬧。校園內,周邊的山林裡、小溪旁隨處可見讀書的同學。用餐時,到處都能看見端著大茶杯和飯盒席地而坐吃飯的學生。高中部的學生,年齡懸殊較大,小的十六七歲,大的二十七八歲,但相處融洽,大家學習努力,想著能走出廣闊天地。

在校的二年中,有幾件事記憶深刻,過去學校幾十年間一直沒有操場,在我們入學的第二學期(1971年秋天),學校動員學生,自帶鎬、鍬、扁擔、筐子等工具,利用早晨、傍晚和星期天時間,幾百人上陣,挖土、填溝,用了一個多月,就建設了一個有跑道的大操場。當時許多同學手磨出血泡,肩膀磨破皮,腰痠腿痛是常事,但沒人叫苦叫累,不少同學說,在家自留地上幹活,也沒出這麼大力氣,人人都盡最大力量,為建設學校大操場做點貢獻。

此外,每年春季,學校號召師生自帶工具,在周邊多個山坡上栽下多種樹木。如今,當年栽下的樹木,早已成材成林開花結果,每當走過此地時,看到林木茂盛,果實累累,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1972年11月下旬,還沒畢業的我,離開黃山中學,踏上保家衛國的征程,此後幾十年間,除了本次來校外,我只在2008年回鄉祭祖時,車子順路從老校址過了一次,早已物是人非,感慨萬千。


百年老校巢湖市黃山中學


四、革命家永載史冊,薄一波題寫校名。

據史料記載,龍華小學堂創辦之初,聘請江浙優秀教員多人,講授新知識,一時人才濟濟,湧現出一批高材生。如陳原道、尹揚帆、張介祉、夏家維、洪學道、周馨吾、高壽君等。其中,最值得一書的是陳原道。

陳原道1902年4月出生於巢湖市欄杆鎮陳泗灣村的一個貧農家庭。經過多年刻苦學習,於1921年夏,龍華學堂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入安徽省第二甲種農業學校,在共產黨員惲代英、蕭楚女的影響下,於1923年加入共青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被黨中央選派到蘇聯中山大學學習。1929年回國擔任江蘇省委宣傳部祕書長,協助任弼時同志工作。1930年調任河南省委組織部長,在參加六屆四中全會後,1931年初,陳原道作為中央代表,前往天津解決北方局問題,薄一波、安子文等都在他的領導下工作。1932年底,黨又調陳原道任江蘇省委組織部長兼上海工會黨團書記,領導上海工運。1933年1月16日,由於叛徒出賣陳原道被捕,4月10日就義於南京雨花臺。

1999年初,巢湖市黃山中學為校友陳原道立雕像,陳原道唯一的兒子劉紀元來到父親曾經就讀的學校,參加父親雕像的揭牌儀式,學校領導請其題寫校名,劉紀元說,我為父親的母校題名不合適,並答應請人來題。回京後,他找薄老寫下了“巢湖市黃山中學”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至今高掛在學校大門的一側。2004年,中國宇航學會、廣州宇航通訊公司為學校設立了50萬元的“陳原道教育基金”獎助學校優秀師生和貧困學子。


百年老校巢湖市黃山中學


從合肥東部第一所“洋學堂”到當時的巢湖市最大的一所農村完中,黃山中學這所百年老校,世紀傳承,歷經滄桑,潤物無聲。她正以嶄新的姿態,勵學敦行,厚積薄發,容四面學子,納八方英才,共同譜寫一曲新黃中的華彩樂章。


最憶是巢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