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葉子的浙江故事 西湖龍井的破與立

西湖龍井 龍井茶 種植業 浙江新聞 2017-05-13
2006年,時任浙江省委主要領導在《茶博覽》雜誌獨家刊登《世界茶鄉看浙江》一文,引起廣泛關注。10餘年來,浙江茶產地突破種種發展過程中的問題,讓“一片葉子,成就了一個產業,富裕了一方百姓”。5月18日,首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將在浙江召開,那麼,讓我們瞭解中國茶,從浙江開始;瞭解浙江,從一片茶葉開始。
一片葉子的浙江故事 西湖龍井的破與立

訪談對象:西湖區區長 劉穎

杭州的春天,一半屬於西湖,一半屬於西湖龍井。

西湖區區長劉穎應該是幸福的吧,西湖和西湖龍井,都在其轄區,湖光瀲灩,悠悠佳茗香。

就在今年最後的春光裡,我們相約,聊一聊西湖龍井。

一片葉子的浙江故事 西湖龍井的破與立

真假西湖龍井

第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是,真假西湖龍井。

“茶為國飲,杭為茶都”,杭州的西湖龍井以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飲譽海內外,被稱為世界“綠茶皇后”。

西湖龍井茶園分佈在西湖區和西湖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25萬畝,其中西湖區約1.7萬畝,風景名勝區5000多畝。

在去年11月調任西湖區之前,劉穎曾在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工作多年,歷任副主任、主任、黨委書記等職,所以對整個西湖龍井,他是太瞭解了。

浙茶集團董事長毛立民曾在今年省兩會時提出:“西湖龍井的年產量只有800噸-1000噸,但銷售量高達3000多噸。這樣推算,每年約有七成假冒產品,嚴重傷害了西湖龍井的品牌聲譽。”

劉穎說,這也是西湖區政府這些年非常重視的問題,並且一直在不懈努力。

首先,是加強生產環節管理。一是基地立法保護,自2001年7月《杭州市西湖龍井茶基地保護條例》頒佈實施後完成劃區定界工作;二是全程防偽保護,2001年開始在茶區實施《西湖龍井茶統一產地標識管理》,實行茶農用和銷售用兩種產地防偽標識,防偽標識與茶農信息、加工企業信息進行關聯,既保護茶農利益又使產品可追溯,維護消費者權益;三是商標標識保護,出臺了《西湖龍井證明商標使用申請試行辦法》《統一西湖龍井標識包裝試行辦法》,這項工作一直持續至今,依法許可110多家企業使用證明商標,統一包裝及其系列化工作也持續使用,每年有50家企業約生產9萬套。

其次,對流通環節也在苦下功夫。加強市場監管,經常開展聯合執法行動。目前,西湖龍井品牌保護規格已達最高,推行的是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另外,從2001年開始杭州市政府授權開辦西湖龍井茶專賣店,由西湖區龍井茶產業協會管理,開辦專賣店的企業要經過嚴格審查,目前已在全國各大城市開辦了49家專賣店。

即便如此層層設防,仍是防不勝防。

一片葉子的浙江故事 西湖龍井的破與立

“小而散”之格局

每年從清明前到穀雨30多天的時間,是茶農們最繁忙、最寶貴的時候,也是市場上西湖龍井最為混亂的時候。

明前獅峰龍井,一斤就能賣個三五千元。樹大招風,在巨大的利益驅動下,市場上假西湖龍井橫行。拋卻外來的“李鬼”,即使跑到當地茶農家裡,買到的也未必是真身。

從南朝謝靈運自浙江天台移栽茶樹到天竺、靈隱的傳說,到見諸陸羽《茶經》所述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再到如今,歷經1000餘年的發展,龍井茶已從靈竺禪寺走向龍井、獅峰、翁家山、雙峰、茅家埠、梅家塢、雲棲等西子湖畔的山水間,走向了西溪、龍塢、轉塘一帶眾多的鄉村。相傳,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來到西湖龍井茶區觀看茶葉採製,品茶賦詩,並封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為“御茶”。從此,西湖龍井問茶者絡繹不絕。

劉穎坦言,1200年的歷史,為西湖龍井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底蘊,但如今面臨的問題是,茶園小而散,導致產業發展緩慢。像西湖區,現有茶園1.7萬畝,涉及54個行政村、9000戶茶農和89家茶葉企業、7家茶葉專業合作社。

毛立民曾尖銳地指出,“小農”模式下的粗放型生產經營方式,導致了資源極度分散和茶葉質量難以標準化的問題。“很多年前,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一直想做一件事情,把轄區裡的茶園都整合起來,這樣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他說,“但是茶農們不願意。”

“小而散”的格局要不要破?

“必須破。”劉穎說,這個產業格局帶來太多的消極影響,“西湖龍井位列‘中國十大名茶’之首,卻沒有培育出一家大型龍頭企業。我們對品種保護、技藝傳承都非常重視,2008年6月‘西湖龍井茶製作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每年舉辦炒茶王比賽,但是至今還沒有一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這和雲南、福建等兄弟省份相比,我們落後了。而真假問題,總是揮之不去,歸根結底,也和‘小而散’產業現狀有關。”

劉穎認為,今後,西湖龍井應該走集團化發展的模式,統一標準、統一種植、統一生產、統一銷售,利於市場溯源,有效辨識真假龍井,也有利於培育規模企業、樹立行業標杆人物,更好地傳承、宣傳、推廣西湖龍井品牌和文化。

一片葉子的浙江故事 西湖龍井的破與立

龍塢茶鎮崛起

對於整合工作,事實上,西湖區已經在局部先動起來了。

杭州主城區西南部,群山環繞,茶園茶山連綿起伏。這裡有個好聽的名字,龍塢。小鎮裡有茶園10426畝,是西湖龍井最大產區,素有“萬擔茶鄉”之稱。

2015年,龍塢茶鎮成為浙江首批特色小鎮,也是唯一以茶葉為特色的省級特色小鎮。

西湖龍井一直是龍塢當地茶農們主要的收入來源。雖然品牌優勢明顯,但前些年這裡生態環境髒亂差,產業發展低小散,有些茶農往往會碰到銷售難的問題。坐擁如此好的資源,卻走到尷尬的角落,龍塢該怎麼辦?

“這也是區委區政府打造龍塢茶鎮的初衷。”劉穎說,“目前我們已完成對這裡11個村社的環境綜合整治。整個茶鎮核心區的產業佈局也已逐漸清晰,北側以兔子山生態公園為核心形成茶園風光觀賞區,東側則集聚茶葉生產、茶文化體驗、文創藝術等功能。”

他表示:“龍塢的優勢在茶,未來的發展方向必然也是茶。龍塢茶鎮以5A級旅遊景區為標準,堅持‘茶產業為引領、茶文化為靈魂、茶生活為核心’的原則,立足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把龍塢茶鎮建設成為全國‘茶產業、茶文化、茶生活’的集聚創新平臺、文化旅遊農業融合發展的新樣本、美麗鄉村提檔升級的新典範,打造中國第一茶鎮。”

今年年初,西湖區成立之江經營管理集團,負責開發建設龍塢茶鎮;2月下旬,與綠城集團、藍城集團等簽訂了龍塢茶鎮PPP項目,總投資51億元,建設安置房、學校以及高檔民宿、景觀綠化等一系列旅遊配套設施;4月初,聘請了綠城中國董事會聯席主席、藍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為龍塢茶鎮“名譽鎮長”。

而對於茶園的整合工作,也已於今年4月份正式啟動。目前之江經營管理集團已談好第一塊茶園,有120餘畝,其產權屬於當地的村集體,今後將通過流轉形式整合到該集團名下。下一步,他們將積極主動地推進這項工作,爭取逐步把村集體和茶農手裡的茶園流轉過來,統一生產、管理和銷售,努力破除龍塢“小而散”的產業現狀。

而對於西湖龍井產業規模化發展而言,這裡無疑是個突破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