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古樹茶發芽晚,原來是因為這些

古樹茶 茶樹 普洱 雲南茶產業動態 2017-05-07

今年的早春普洱古樹茶市場比起往年,有些寂寂無聲。

雲南廣大茶山、茶區中,低緯度、低海拔的臺地茶發芽較早,可高緯度、高海拔的古樹茶發芽卻特別晚,以至於比起尋常年份晚了將近二十多天,雲海山谷中沉睡的古茶樹似乎沒能如期感知春意,緩緩甦醒,嫩芽萌生得亦是姍姍來遲。

今年古樹茶發芽晚,原來是因為這些

古樹茶一睡著,可急壞了不少翹首期盼古樹頭春的茶友,今年到底怎麼了?為何茶樹發芽這麼晚?節氣一個個過了,晚春的古樹茶能好喝嗎?

彆著急,正所謂好茶要等知味的人,更需要知味的人靜靜地等。

今年古樹茶發芽晚一些,並不是一件古怪奇異的事情:

今年古樹茶發芽晚,原來是因為這些

順應天時之變化:特殊年份

2017年是農曆的閏六月,也就是說今年的農曆多了一個六月——特殊的年份與平常的年份相比,氣候、季節、溫度都會有所不同,古茶樹作為純淨生態的自然環境中天生天養的植物長者,對環境變化的感知準確而敏銳,植物生髮需要相對溫暖的環境,沒有等到適合的溫度,古樹茶的生物晨鐘就不會敲響,只會繼續蟄伏在寒冷中蓄勢,留待合適之時迸發生機與靈氣。

今年古樹茶發芽晚,原來是因為這些

早春寒冷之故:靜候春暖

今年的春天特別冷,雲南的氣候,普遍出現了典型的“暖冬寒春”,一波一波的“倒春寒”讓人難脫下厚厚的冬裝,也讓想在和風煦日裡沐浴陽光的古茶芽遲遲不肯探出腦袋。只有到了暮春時節氣候溫暖,適合生長,古茶樹方才從容開始冒出一樹鮮靈的新綠。

畢竟好茶知天時,是真正能夠調蓄自我,順應自然規律生長的靈物。

今年古樹茶發芽晚,原來是因為這些

生命週期之影響:樹齡因素

不同樹齡的古樹茶處在不同的生命週期階段,因階段不同而致使發芽能力不同,發芽的時間也就不盡相同,總體而言古樹茶的發芽相對較晚,而步入衰老期的茶樹尤甚,這是茶樹作為植物順應生物生長規律的表現。

作為以茶籽繁殖的有性系茶樹,古茶樹往往主根粗壯、穿透能力強,可達數米,能吸收土壤深層的水份及其他物質,生命力頑強,關注茶葉動態,請加公眾平臺weixin:dngy2013. 看似發芽晚於根系較淺、反應迅速的無性系小樹臺地茶,活力不足,實則是已經生成對環境良好的適應機制。

今年古樹茶發芽晚,原來是因為這些

另外,海拔高低同樣會引起溫度不同從而影響不同區域茶樹的生長節奏:這和“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是一個道理,高山高海拔地區的古茶樹發芽會比低海拔地區的古茶樹、小茶樹發芽更晚。

內部生長與外部環境的相互適應協調,共同孕育出的,是今年晚春茶冬韻春味的與眾不同,晚發的古茶,雨水還未來臨,積蓄養分的時間愈發長,勁兒與韻,並不輸給早春採製的茶葉。今年的古樹茶,受環境影響而調整了生長節奏,是正常的現象。

好茶待知音,知音候好茶。

想要飲一杯來自山野自然中的純味,要耐得下性子,靜得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