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合格的父母,究竟有多難?

最近受到了兩件養育孩子過程中的事件影響,於是寫下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探討。

第一件事,是東莞某商場裡,一位母親單手抱著三個多月的孩子乘自動扶梯。因為沒有站穩,抱在外側的孩子從三樓扶梯墜落,隨後搶救無效身亡。遺憾的是,這條新聞並沒有得到重視,甚至沒有大幅傳播。而更為遺憾的是,網上關於抱著孩子坐扶梯失手把孩子摔下樓導致墜亡的同類事件頻出,東莞的這條新聞,不是孤例。

不過好在最近幾年,因為父母看護不周(玩手機/與旁人聊天)而導致孩子失去生命(車禍/溺亡)的新聞聲量越來越大,呼籲父母承擔應有的看護責任的網友也越來越多,相信馬大哈型父母會越來越少。

做一個合格的父母,究竟有多難?

第二件事,來自問答社交平臺中,“家人有什麼時候最讓你寒心?”這個問題。一位膝下有兩個孩子的母親回答到,從小到大,一雙兒女,兒子總是更加聽話懂事,女兒總是更加計較叛逆,最讓她寒心的是女兒公然要求遺產對半分割給她和哥哥,否則女兒將不會贍養這位母親。這位母親自認公平對待一雙兒女,無論是吃穿用度還是教育費用,甚至兒女籌備婚禮的資金都沒有偏心。女兒在過早接觸互聯網之後,發自內心覺得自己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並不斷對父母索取而不會付出。過多內情小編在此也不多贅述。

這件事對我的認知影響非常的大,在大眾眼裡包括我,養育孩子之後,孩子贍養父母是非常正常的,但在這個女兒身上,她認為父母應該對她負責到老,因為父母生下她之後的責任是一輩子的。評論下的人也各抒己見,認為生下孩子就得負責一輩子,孩子做的不好就是父母教育的不好,並且孩子可以不用贍養父母等等觀點得到大多數人贊同,讓我感到非常詫異。

做一個合格的父母,究竟有多難?

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有多難呢,首先需要保護孩子周全。嬰兒時期,24小時眼睛都要落在孩子身上,畢竟睡姿不對導致孩子窒息而亡的新聞也有。到了兒童時期,開始做行為教育,動不動大喊大叫,無理要求要遏制,不然會被別人說是熊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與思想獨立,與父母有了不可調和的衝突,父母還得從中周旋避免孩子誤入歧途。好不容易到大學畢業,父母還需要籌備結婚事宜,沒有彩禮嫁妝就是父母的不稱職。

這些還都只是物質上的保障,更為長久的是精神上的培養。為孩子培養一個獨立、正常的精神人格,能夠在社會很好的生存下去,不做反社會反人類的事,遵紀守法,孩子還需擁有同情共情友善等等美好的品質。都需要父母盡心盡力的教育引導。

人類文明的衍生與傳承是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的精神人格不僅受到父母影響也受到社會教育影響,作為父母,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件複雜又費心費力的事情,但是我們要相信,一種叫做希望的東西,是孩子們帶來的,是父母言傳身教孕育的。不管做父母有多難,當孩子懂事的那一刻,所有的苦都會被希望的甜淹沒。

做一個合格的父母,究竟有多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