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接觸到這樣的現象。

孩子總是粘著父母,做什麼事情都一定要父母陪伴在自己的身邊。比如學習的時候,孩子希望父母能夠陪著自己寫作業。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和父母一起吃,出去玩的時候,也不喜歡獨自一個人行動。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這些表現還算是正常的。有時候,孩子也會表現得比較懶惰和沒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說,早上還是要讓父母叫孩子,孩子才會起床;一些可以自己決定的事情,全權交給父母處理,自己就在一邊玩耍。

孩子也會表現出孩子氣的一面,比如說,晚上睡覺前一定要父母哄著孩子,自己才能睡著;當父母與自己的想法相反的時候,孩子會表現得情緒化和鬧脾氣。

當然還有很多個例子,對於孩子總是粘著父母這一件事情,多數父母認為這是一種正面的行為。雖然有時候,父母也會感覺到煩惱,但是,大多數時候,父母更多的是感覺到一種成就感。

畢竟,孩子與自己親近,這也說明了孩子對父母產生了信賴感,父母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然而,孩子總是粘著父母,這未必是一件好事。總是粘著父母的孩子,未來容易患上"彼得潘綜合徵"。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接觸到這樣的現象。

孩子總是粘著父母,做什麼事情都一定要父母陪伴在自己的身邊。比如學習的時候,孩子希望父母能夠陪著自己寫作業。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和父母一起吃,出去玩的時候,也不喜歡獨自一個人行動。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這些表現還算是正常的。有時候,孩子也會表現得比較懶惰和沒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說,早上還是要讓父母叫孩子,孩子才會起床;一些可以自己決定的事情,全權交給父母處理,自己就在一邊玩耍。

孩子也會表現出孩子氣的一面,比如說,晚上睡覺前一定要父母哄著孩子,自己才能睡著;當父母與自己的想法相反的時候,孩子會表現得情緒化和鬧脾氣。

當然還有很多個例子,對於孩子總是粘著父母這一件事情,多數父母認為這是一種正面的行為。雖然有時候,父母也會感覺到煩惱,但是,大多數時候,父母更多的是感覺到一種成就感。

畢竟,孩子與自己親近,這也說明了孩子對父母產生了信賴感,父母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然而,孩子總是粘著父母,這未必是一件好事。總是粘著父母的孩子,未來容易患上"彼得潘綜合徵"。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彼得潘"的故事以及帶給我們的啟發

《彼得·潘》是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詹姆斯·馬修·巴利的小說。

這本小說寫的是達林先生家裡的三個小孩,經受不住由空中飛來的神祕野孩子彼得·潘的誘惑,很快也學會了飛行,趁父母不在,連夜飛出窗去,飛向奇異的"永無島"所發生的故事。

他是一個永遠不會長大的孩子,他有想象力、有好奇心,還懂得飛,但是他也心智不成熟;需要搞破壞獲得被需要的感覺;追求絕對的公平,無法接受自己佔上風的戰鬥;為了不讓溫迪回家想暗中使壞。

彼得潘是一個勇敢可愛的孩子,但同時也是一個受過委屈和打擊無法飛回家的孩子。他也曾嘗試飛回家裡,可是發現窗子已經被關上了,他感覺到自己被拋棄了一般。

在這個故事中,彼得潘和很多孩子一樣都非常依賴父母,總是有小孩子心性,像是永遠都長不大似的。

曾經我認為,我們應該讓孩子保持童心,讓孩子保持純真,於是便無限制地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一個個的新聞告訴我們,這些一味粘著父母的孩子,最後都會成長為一個個"巨嬰"。

對於行事幼稚、拒絕長大、"想永遠扮演孩子而拒絕扮演父母"的人,心理學家也將其稱為"彼得·潘綜合徵"。彼得·潘是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里筆下的童話人物,生活在夢幻般的"永無鄉"裡,永遠也不想長大。

"彼得·潘綜合徵"患者就是現實中的彼得·潘。通俗點說就是像彼得潘一樣永遠也不想長大的人,特點是依賴心強、不想負責任、情緒化任性、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絕等。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接觸到這樣的現象。

孩子總是粘著父母,做什麼事情都一定要父母陪伴在自己的身邊。比如學習的時候,孩子希望父母能夠陪著自己寫作業。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和父母一起吃,出去玩的時候,也不喜歡獨自一個人行動。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這些表現還算是正常的。有時候,孩子也會表現得比較懶惰和沒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說,早上還是要讓父母叫孩子,孩子才會起床;一些可以自己決定的事情,全權交給父母處理,自己就在一邊玩耍。

孩子也會表現出孩子氣的一面,比如說,晚上睡覺前一定要父母哄著孩子,自己才能睡著;當父母與自己的想法相反的時候,孩子會表現得情緒化和鬧脾氣。

當然還有很多個例子,對於孩子總是粘著父母這一件事情,多數父母認為這是一種正面的行為。雖然有時候,父母也會感覺到煩惱,但是,大多數時候,父母更多的是感覺到一種成就感。

畢竟,孩子與自己親近,這也說明了孩子對父母產生了信賴感,父母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然而,孩子總是粘著父母,這未必是一件好事。總是粘著父母的孩子,未來容易患上"彼得潘綜合徵"。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彼得潘"的故事以及帶給我們的啟發

《彼得·潘》是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詹姆斯·馬修·巴利的小說。

這本小說寫的是達林先生家裡的三個小孩,經受不住由空中飛來的神祕野孩子彼得·潘的誘惑,很快也學會了飛行,趁父母不在,連夜飛出窗去,飛向奇異的"永無島"所發生的故事。

他是一個永遠不會長大的孩子,他有想象力、有好奇心,還懂得飛,但是他也心智不成熟;需要搞破壞獲得被需要的感覺;追求絕對的公平,無法接受自己佔上風的戰鬥;為了不讓溫迪回家想暗中使壞。

彼得潘是一個勇敢可愛的孩子,但同時也是一個受過委屈和打擊無法飛回家的孩子。他也曾嘗試飛回家裡,可是發現窗子已經被關上了,他感覺到自己被拋棄了一般。

在這個故事中,彼得潘和很多孩子一樣都非常依賴父母,總是有小孩子心性,像是永遠都長不大似的。

曾經我認為,我們應該讓孩子保持童心,讓孩子保持純真,於是便無限制地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一個個的新聞告訴我們,這些一味粘著父母的孩子,最後都會成長為一個個"巨嬰"。

對於行事幼稚、拒絕長大、"想永遠扮演孩子而拒絕扮演父母"的人,心理學家也將其稱為"彼得·潘綜合徵"。彼得·潘是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里筆下的童話人物,生活在夢幻般的"永無鄉"裡,永遠也不想長大。

"彼得·潘綜合徵"患者就是現實中的彼得·潘。通俗點說就是像彼得潘一樣永遠也不想長大的人,特點是依賴心強、不想負責任、情緒化任性、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絕等。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患有"彼得潘綜合徵"的人,身上都有這些缺陷

孩子一味地粘著父母,父母幫助孩子解決了許多孩子原本就能夠解決的問題,這會大大降低孩子鍛鍊自己的機會。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那些從小就喜歡粘著父母的孩子,大概率會患上"彼得潘綜合徵"。

那麼,那些患有"彼得潘綜合徵"的人身上有說明缺點呢?

  • 情緒任性化,易形成矛盾人格

這是"彼得潘綜合徵"患者表現出來的一個主要的特點。他們往往非常地情

緒化,非常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響。也就是說,外界的事物可以輕易地影響到他們的情緒以及精神狀況。

這種類型的人還特別容易陷入一種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們非常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接受;另一方面,他們又非常害怕自己被其他人拒絕。彼得潘患者的情緒任性化,也有這種矛盾心理有關。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接觸到這樣的現象。

孩子總是粘著父母,做什麼事情都一定要父母陪伴在自己的身邊。比如學習的時候,孩子希望父母能夠陪著自己寫作業。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和父母一起吃,出去玩的時候,也不喜歡獨自一個人行動。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這些表現還算是正常的。有時候,孩子也會表現得比較懶惰和沒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說,早上還是要讓父母叫孩子,孩子才會起床;一些可以自己決定的事情,全權交給父母處理,自己就在一邊玩耍。

孩子也會表現出孩子氣的一面,比如說,晚上睡覺前一定要父母哄著孩子,自己才能睡著;當父母與自己的想法相反的時候,孩子會表現得情緒化和鬧脾氣。

當然還有很多個例子,對於孩子總是粘著父母這一件事情,多數父母認為這是一種正面的行為。雖然有時候,父母也會感覺到煩惱,但是,大多數時候,父母更多的是感覺到一種成就感。

畢竟,孩子與自己親近,這也說明了孩子對父母產生了信賴感,父母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然而,孩子總是粘著父母,這未必是一件好事。總是粘著父母的孩子,未來容易患上"彼得潘綜合徵"。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彼得潘"的故事以及帶給我們的啟發

《彼得·潘》是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詹姆斯·馬修·巴利的小說。

這本小說寫的是達林先生家裡的三個小孩,經受不住由空中飛來的神祕野孩子彼得·潘的誘惑,很快也學會了飛行,趁父母不在,連夜飛出窗去,飛向奇異的"永無島"所發生的故事。

他是一個永遠不會長大的孩子,他有想象力、有好奇心,還懂得飛,但是他也心智不成熟;需要搞破壞獲得被需要的感覺;追求絕對的公平,無法接受自己佔上風的戰鬥;為了不讓溫迪回家想暗中使壞。

彼得潘是一個勇敢可愛的孩子,但同時也是一個受過委屈和打擊無法飛回家的孩子。他也曾嘗試飛回家裡,可是發現窗子已經被關上了,他感覺到自己被拋棄了一般。

在這個故事中,彼得潘和很多孩子一樣都非常依賴父母,總是有小孩子心性,像是永遠都長不大似的。

曾經我認為,我們應該讓孩子保持童心,讓孩子保持純真,於是便無限制地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一個個的新聞告訴我們,這些一味粘著父母的孩子,最後都會成長為一個個"巨嬰"。

對於行事幼稚、拒絕長大、"想永遠扮演孩子而拒絕扮演父母"的人,心理學家也將其稱為"彼得·潘綜合徵"。彼得·潘是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里筆下的童話人物,生活在夢幻般的"永無鄉"裡,永遠也不想長大。

"彼得·潘綜合徵"患者就是現實中的彼得·潘。通俗點說就是像彼得潘一樣永遠也不想長大的人,特點是依賴心強、不想負責任、情緒化任性、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絕等。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患有"彼得潘綜合徵"的人,身上都有這些缺陷

孩子一味地粘著父母,父母幫助孩子解決了許多孩子原本就能夠解決的問題,這會大大降低孩子鍛鍊自己的機會。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那些從小就喜歡粘著父母的孩子,大概率會患上"彼得潘綜合徵"。

那麼,那些患有"彼得潘綜合徵"的人身上有說明缺點呢?

  • 情緒任性化,易形成矛盾人格

這是"彼得潘綜合徵"患者表現出來的一個主要的特點。他們往往非常地情

緒化,非常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響。也就是說,外界的事物可以輕易地影響到他們的情緒以及精神狀況。

這種類型的人還特別容易陷入一種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們非常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接受;另一方面,他們又非常害怕自己被其他人拒絕。彼得潘患者的情緒任性化,也有這種矛盾心理有關。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 沒有責任心,習慣於依賴別人

沒有責任心是彼得潘患者的第二個鮮明特點,他們特別習慣於依賴別人,遇到什麼事情,也不會先想著如何去解決,而是尋求別人的幫助。他們尤其依賴於父母,也傾向於尋找父母的幫助。

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新聞,某某大齡男子或者女子,整日賴在家裡,不肯去上班。這就是一種沒有責任心的表現。

他們的思想仍然停留於小孩子的思維層面,不願意面對現實,逃避了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並把這份責任理所應當地推卸給特他人。他們不對自己負責,不對家人負責。在婚姻和家庭,以及自己,都是處於一種迷茫的狀態。

  • 沒有抗挫力,無法接受打擊

彼得潘患者就像是一個巨嬰,雖然身體是成人的模樣,但是心理仍然是一個嬰兒的狀態。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遇到困難,應該想得是如何去解決,如何快速度過難關。但是,彼得潘患者卻先顧及自己的情緒,他將所以的精力都集中在安撫自己。

彼得潘患者不喜歡挫折,並且會放大自己經歷的挫折。他們總覺得自己很可憐,很委屈,運氣極差,才會遇到這種挫折。被挫折打倒了,也不會怪罪自己。相反,他們會同情自己,覺得自己運氣太差,而不是沒有實力。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接觸到這樣的現象。

孩子總是粘著父母,做什麼事情都一定要父母陪伴在自己的身邊。比如學習的時候,孩子希望父母能夠陪著自己寫作業。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和父母一起吃,出去玩的時候,也不喜歡獨自一個人行動。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這些表現還算是正常的。有時候,孩子也會表現得比較懶惰和沒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說,早上還是要讓父母叫孩子,孩子才會起床;一些可以自己決定的事情,全權交給父母處理,自己就在一邊玩耍。

孩子也會表現出孩子氣的一面,比如說,晚上睡覺前一定要父母哄著孩子,自己才能睡著;當父母與自己的想法相反的時候,孩子會表現得情緒化和鬧脾氣。

當然還有很多個例子,對於孩子總是粘著父母這一件事情,多數父母認為這是一種正面的行為。雖然有時候,父母也會感覺到煩惱,但是,大多數時候,父母更多的是感覺到一種成就感。

畢竟,孩子與自己親近,這也說明了孩子對父母產生了信賴感,父母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然而,孩子總是粘著父母,這未必是一件好事。總是粘著父母的孩子,未來容易患上"彼得潘綜合徵"。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彼得潘"的故事以及帶給我們的啟發

《彼得·潘》是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詹姆斯·馬修·巴利的小說。

這本小說寫的是達林先生家裡的三個小孩,經受不住由空中飛來的神祕野孩子彼得·潘的誘惑,很快也學會了飛行,趁父母不在,連夜飛出窗去,飛向奇異的"永無島"所發生的故事。

他是一個永遠不會長大的孩子,他有想象力、有好奇心,還懂得飛,但是他也心智不成熟;需要搞破壞獲得被需要的感覺;追求絕對的公平,無法接受自己佔上風的戰鬥;為了不讓溫迪回家想暗中使壞。

彼得潘是一個勇敢可愛的孩子,但同時也是一個受過委屈和打擊無法飛回家的孩子。他也曾嘗試飛回家裡,可是發現窗子已經被關上了,他感覺到自己被拋棄了一般。

在這個故事中,彼得潘和很多孩子一樣都非常依賴父母,總是有小孩子心性,像是永遠都長不大似的。

曾經我認為,我們應該讓孩子保持童心,讓孩子保持純真,於是便無限制地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一個個的新聞告訴我們,這些一味粘著父母的孩子,最後都會成長為一個個"巨嬰"。

對於行事幼稚、拒絕長大、"想永遠扮演孩子而拒絕扮演父母"的人,心理學家也將其稱為"彼得·潘綜合徵"。彼得·潘是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里筆下的童話人物,生活在夢幻般的"永無鄉"裡,永遠也不想長大。

"彼得·潘綜合徵"患者就是現實中的彼得·潘。通俗點說就是像彼得潘一樣永遠也不想長大的人,特點是依賴心強、不想負責任、情緒化任性、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絕等。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患有"彼得潘綜合徵"的人,身上都有這些缺陷

孩子一味地粘著父母,父母幫助孩子解決了許多孩子原本就能夠解決的問題,這會大大降低孩子鍛鍊自己的機會。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那些從小就喜歡粘著父母的孩子,大概率會患上"彼得潘綜合徵"。

那麼,那些患有"彼得潘綜合徵"的人身上有說明缺點呢?

  • 情緒任性化,易形成矛盾人格

這是"彼得潘綜合徵"患者表現出來的一個主要的特點。他們往往非常地情

緒化,非常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響。也就是說,外界的事物可以輕易地影響到他們的情緒以及精神狀況。

這種類型的人還特別容易陷入一種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們非常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接受;另一方面,他們又非常害怕自己被其他人拒絕。彼得潘患者的情緒任性化,也有這種矛盾心理有關。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 沒有責任心,習慣於依賴別人

沒有責任心是彼得潘患者的第二個鮮明特點,他們特別習慣於依賴別人,遇到什麼事情,也不會先想著如何去解決,而是尋求別人的幫助。他們尤其依賴於父母,也傾向於尋找父母的幫助。

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新聞,某某大齡男子或者女子,整日賴在家裡,不肯去上班。這就是一種沒有責任心的表現。

他們的思想仍然停留於小孩子的思維層面,不願意面對現實,逃避了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並把這份責任理所應當地推卸給特他人。他們不對自己負責,不對家人負責。在婚姻和家庭,以及自己,都是處於一種迷茫的狀態。

  • 沒有抗挫力,無法接受打擊

彼得潘患者就像是一個巨嬰,雖然身體是成人的模樣,但是心理仍然是一個嬰兒的狀態。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遇到困難,應該想得是如何去解決,如何快速度過難關。但是,彼得潘患者卻先顧及自己的情緒,他將所以的精力都集中在安撫自己。

彼得潘患者不喜歡挫折,並且會放大自己經歷的挫折。他們總覺得自己很可憐,很委屈,運氣極差,才會遇到這種挫折。被挫折打倒了,也不會怪罪自己。相反,他們會同情自己,覺得自己運氣太差,而不是沒有實力。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父母要給孩子"設限",防止孩子患上"彼得潘綜合徵"

那些習慣性粘著父母的孩子,將來有很大的機率患上"彼得潘綜合徵"。父母應該要放棄"包辦"的原則,給孩子"設限",讓孩子真正地避開"彼得潘綜合徵"。

關於如何"設限"問題,這裡有三個步驟:

  • 確認孩子的感受、願望和需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這裡的"設限"就是給孩子找點事做,不完全滿足孩子的全部需求,讓孩子也必須學著自己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這也就是一個簡單的"設限"過程。

當父母給孩子設限時,孩子會表現出情緒化的一面。這個時候,父母必須要先安撫孩子的情緒。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走出限制。

那麼,如何安撫孩子的情緒呢?其實也不難。父母要做到先是確認孩子的感受,明白孩子的願望,以及瞭解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理解他們的,是與孩子站在同一邊的。

這樣,孩子才能平復自己的情緒。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接觸到這樣的現象。

孩子總是粘著父母,做什麼事情都一定要父母陪伴在自己的身邊。比如學習的時候,孩子希望父母能夠陪著自己寫作業。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和父母一起吃,出去玩的時候,也不喜歡獨自一個人行動。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這些表現還算是正常的。有時候,孩子也會表現得比較懶惰和沒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說,早上還是要讓父母叫孩子,孩子才會起床;一些可以自己決定的事情,全權交給父母處理,自己就在一邊玩耍。

孩子也會表現出孩子氣的一面,比如說,晚上睡覺前一定要父母哄著孩子,自己才能睡著;當父母與自己的想法相反的時候,孩子會表現得情緒化和鬧脾氣。

當然還有很多個例子,對於孩子總是粘著父母這一件事情,多數父母認為這是一種正面的行為。雖然有時候,父母也會感覺到煩惱,但是,大多數時候,父母更多的是感覺到一種成就感。

畢竟,孩子與自己親近,這也說明了孩子對父母產生了信賴感,父母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然而,孩子總是粘著父母,這未必是一件好事。總是粘著父母的孩子,未來容易患上"彼得潘綜合徵"。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彼得潘"的故事以及帶給我們的啟發

《彼得·潘》是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詹姆斯·馬修·巴利的小說。

這本小說寫的是達林先生家裡的三個小孩,經受不住由空中飛來的神祕野孩子彼得·潘的誘惑,很快也學會了飛行,趁父母不在,連夜飛出窗去,飛向奇異的"永無島"所發生的故事。

他是一個永遠不會長大的孩子,他有想象力、有好奇心,還懂得飛,但是他也心智不成熟;需要搞破壞獲得被需要的感覺;追求絕對的公平,無法接受自己佔上風的戰鬥;為了不讓溫迪回家想暗中使壞。

彼得潘是一個勇敢可愛的孩子,但同時也是一個受過委屈和打擊無法飛回家的孩子。他也曾嘗試飛回家裡,可是發現窗子已經被關上了,他感覺到自己被拋棄了一般。

在這個故事中,彼得潘和很多孩子一樣都非常依賴父母,總是有小孩子心性,像是永遠都長不大似的。

曾經我認為,我們應該讓孩子保持童心,讓孩子保持純真,於是便無限制地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一個個的新聞告訴我們,這些一味粘著父母的孩子,最後都會成長為一個個"巨嬰"。

對於行事幼稚、拒絕長大、"想永遠扮演孩子而拒絕扮演父母"的人,心理學家也將其稱為"彼得·潘綜合徵"。彼得·潘是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里筆下的童話人物,生活在夢幻般的"永無鄉"裡,永遠也不想長大。

"彼得·潘綜合徵"患者就是現實中的彼得·潘。通俗點說就是像彼得潘一樣永遠也不想長大的人,特點是依賴心強、不想負責任、情緒化任性、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絕等。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患有"彼得潘綜合徵"的人,身上都有這些缺陷

孩子一味地粘著父母,父母幫助孩子解決了許多孩子原本就能夠解決的問題,這會大大降低孩子鍛鍊自己的機會。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那些從小就喜歡粘著父母的孩子,大概率會患上"彼得潘綜合徵"。

那麼,那些患有"彼得潘綜合徵"的人身上有說明缺點呢?

  • 情緒任性化,易形成矛盾人格

這是"彼得潘綜合徵"患者表現出來的一個主要的特點。他們往往非常地情

緒化,非常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響。也就是說,外界的事物可以輕易地影響到他們的情緒以及精神狀況。

這種類型的人還特別容易陷入一種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們非常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接受;另一方面,他們又非常害怕自己被其他人拒絕。彼得潘患者的情緒任性化,也有這種矛盾心理有關。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 沒有責任心,習慣於依賴別人

沒有責任心是彼得潘患者的第二個鮮明特點,他們特別習慣於依賴別人,遇到什麼事情,也不會先想著如何去解決,而是尋求別人的幫助。他們尤其依賴於父母,也傾向於尋找父母的幫助。

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新聞,某某大齡男子或者女子,整日賴在家裡,不肯去上班。這就是一種沒有責任心的表現。

他們的思想仍然停留於小孩子的思維層面,不願意面對現實,逃避了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並把這份責任理所應當地推卸給特他人。他們不對自己負責,不對家人負責。在婚姻和家庭,以及自己,都是處於一種迷茫的狀態。

  • 沒有抗挫力,無法接受打擊

彼得潘患者就像是一個巨嬰,雖然身體是成人的模樣,但是心理仍然是一個嬰兒的狀態。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遇到困難,應該想得是如何去解決,如何快速度過難關。但是,彼得潘患者卻先顧及自己的情緒,他將所以的精力都集中在安撫自己。

彼得潘患者不喜歡挫折,並且會放大自己經歷的挫折。他們總覺得自己很可憐,很委屈,運氣極差,才會遇到這種挫折。被挫折打倒了,也不會怪罪自己。相反,他們會同情自己,覺得自己運氣太差,而不是沒有實力。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父母要給孩子"設限",防止孩子患上"彼得潘綜合徵"

那些習慣性粘著父母的孩子,將來有很大的機率患上"彼得潘綜合徵"。父母應該要放棄"包辦"的原則,給孩子"設限",讓孩子真正地避開"彼得潘綜合徵"。

關於如何"設限"問題,這裡有三個步驟:

  • 確認孩子的感受、願望和需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這裡的"設限"就是給孩子找點事做,不完全滿足孩子的全部需求,讓孩子也必須學著自己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這也就是一個簡單的"設限"過程。

當父母給孩子設限時,孩子會表現出情緒化的一面。這個時候,父母必須要先安撫孩子的情緒。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走出限制。

那麼,如何安撫孩子的情緒呢?其實也不難。父母要做到先是確認孩子的感受,明白孩子的願望,以及瞭解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理解他們的,是與孩子站在同一邊的。

這樣,孩子才能平復自己的情緒。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 父母要理性地表達出限制

在確認了兒童的感受、願望和需求之後,父母要理性地表達出限制。對於孩子來說,這一步在能否讓孩子接受父母為他設置的限制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父母直接表達限制,孩子可能會感覺到有一些強硬。甚至會覺得父母不理解他,不愛他了。

比如說,父母想要讓孩子獨立地完成作業。當孩子提出要父母陪伴在他的身邊時,父母不能說:"你自己寫吧,不會了再問我。"這樣說,很容易讓孩子與父母之間產生距離感。

父母可以表現地溫和一點,但是要堅定地說:"寶貝,你先自己寫,也要學會自己檢查,因為你在考試的時候,沒有人可以幫助你檢查。所以,你要學會自己獨立完成功課。"

這麼解釋,孩子就更能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

  • 標示出可以被接受的代替行為

因為孩子是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所以,在完成父母給孩子突破限制之前,父母要給孩子一些提示。不然,孩子可能會表現出一些迷茫和焦慮。這時,父母必須要給予孩子一些幫助。

其實,孩子內心是有一些想法的,但是孩子可能會不太確定。父母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確定自己要做的。就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孩子吃早餐的時候,孩子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這時,孩子很有可能向父母求助。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要做的事情的步驟,"你先把杯子扶起來,然後再拿抹布把桌子擦乾淨。"孩子聽了父母的指示,就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然後就去執行。

父母要謹記彼得潘的故事,給孩子設限,並且把握好設限的度,不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與父母對立的。這樣,不僅能夠維持親子的良好關係,還能避免孩子患上"彼得潘綜合徵"。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接觸到這樣的現象。

孩子總是粘著父母,做什麼事情都一定要父母陪伴在自己的身邊。比如學習的時候,孩子希望父母能夠陪著自己寫作業。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和父母一起吃,出去玩的時候,也不喜歡獨自一個人行動。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這些表現還算是正常的。有時候,孩子也會表現得比較懶惰和沒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說,早上還是要讓父母叫孩子,孩子才會起床;一些可以自己決定的事情,全權交給父母處理,自己就在一邊玩耍。

孩子也會表現出孩子氣的一面,比如說,晚上睡覺前一定要父母哄著孩子,自己才能睡著;當父母與自己的想法相反的時候,孩子會表現得情緒化和鬧脾氣。

當然還有很多個例子,對於孩子總是粘著父母這一件事情,多數父母認為這是一種正面的行為。雖然有時候,父母也會感覺到煩惱,但是,大多數時候,父母更多的是感覺到一種成就感。

畢竟,孩子與自己親近,這也說明了孩子對父母產生了信賴感,父母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然而,孩子總是粘著父母,這未必是一件好事。總是粘著父母的孩子,未來容易患上"彼得潘綜合徵"。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彼得潘"的故事以及帶給我們的啟發

《彼得·潘》是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詹姆斯·馬修·巴利的小說。

這本小說寫的是達林先生家裡的三個小孩,經受不住由空中飛來的神祕野孩子彼得·潘的誘惑,很快也學會了飛行,趁父母不在,連夜飛出窗去,飛向奇異的"永無島"所發生的故事。

他是一個永遠不會長大的孩子,他有想象力、有好奇心,還懂得飛,但是他也心智不成熟;需要搞破壞獲得被需要的感覺;追求絕對的公平,無法接受自己佔上風的戰鬥;為了不讓溫迪回家想暗中使壞。

彼得潘是一個勇敢可愛的孩子,但同時也是一個受過委屈和打擊無法飛回家的孩子。他也曾嘗試飛回家裡,可是發現窗子已經被關上了,他感覺到自己被拋棄了一般。

在這個故事中,彼得潘和很多孩子一樣都非常依賴父母,總是有小孩子心性,像是永遠都長不大似的。

曾經我認為,我們應該讓孩子保持童心,讓孩子保持純真,於是便無限制地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一個個的新聞告訴我們,這些一味粘著父母的孩子,最後都會成長為一個個"巨嬰"。

對於行事幼稚、拒絕長大、"想永遠扮演孩子而拒絕扮演父母"的人,心理學家也將其稱為"彼得·潘綜合徵"。彼得·潘是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里筆下的童話人物,生活在夢幻般的"永無鄉"裡,永遠也不想長大。

"彼得·潘綜合徵"患者就是現實中的彼得·潘。通俗點說就是像彼得潘一樣永遠也不想長大的人,特點是依賴心強、不想負責任、情緒化任性、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絕等。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患有"彼得潘綜合徵"的人,身上都有這些缺陷

孩子一味地粘著父母,父母幫助孩子解決了許多孩子原本就能夠解決的問題,這會大大降低孩子鍛鍊自己的機會。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那些從小就喜歡粘著父母的孩子,大概率會患上"彼得潘綜合徵"。

那麼,那些患有"彼得潘綜合徵"的人身上有說明缺點呢?

  • 情緒任性化,易形成矛盾人格

這是"彼得潘綜合徵"患者表現出來的一個主要的特點。他們往往非常地情

緒化,非常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響。也就是說,外界的事物可以輕易地影響到他們的情緒以及精神狀況。

這種類型的人還特別容易陷入一種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們非常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接受;另一方面,他們又非常害怕自己被其他人拒絕。彼得潘患者的情緒任性化,也有這種矛盾心理有關。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 沒有責任心,習慣於依賴別人

沒有責任心是彼得潘患者的第二個鮮明特點,他們特別習慣於依賴別人,遇到什麼事情,也不會先想著如何去解決,而是尋求別人的幫助。他們尤其依賴於父母,也傾向於尋找父母的幫助。

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新聞,某某大齡男子或者女子,整日賴在家裡,不肯去上班。這就是一種沒有責任心的表現。

他們的思想仍然停留於小孩子的思維層面,不願意面對現實,逃避了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並把這份責任理所應當地推卸給特他人。他們不對自己負責,不對家人負責。在婚姻和家庭,以及自己,都是處於一種迷茫的狀態。

  • 沒有抗挫力,無法接受打擊

彼得潘患者就像是一個巨嬰,雖然身體是成人的模樣,但是心理仍然是一個嬰兒的狀態。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遇到困難,應該想得是如何去解決,如何快速度過難關。但是,彼得潘患者卻先顧及自己的情緒,他將所以的精力都集中在安撫自己。

彼得潘患者不喜歡挫折,並且會放大自己經歷的挫折。他們總覺得自己很可憐,很委屈,運氣極差,才會遇到這種挫折。被挫折打倒了,也不會怪罪自己。相反,他們會同情自己,覺得自己運氣太差,而不是沒有實力。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父母要給孩子"設限",防止孩子患上"彼得潘綜合徵"

那些習慣性粘著父母的孩子,將來有很大的機率患上"彼得潘綜合徵"。父母應該要放棄"包辦"的原則,給孩子"設限",讓孩子真正地避開"彼得潘綜合徵"。

關於如何"設限"問題,這裡有三個步驟:

  • 確認孩子的感受、願望和需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這裡的"設限"就是給孩子找點事做,不完全滿足孩子的全部需求,讓孩子也必須學著自己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這也就是一個簡單的"設限"過程。

當父母給孩子設限時,孩子會表現出情緒化的一面。這個時候,父母必須要先安撫孩子的情緒。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走出限制。

那麼,如何安撫孩子的情緒呢?其實也不難。父母要做到先是確認孩子的感受,明白孩子的願望,以及瞭解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理解他們的,是與孩子站在同一邊的。

這樣,孩子才能平復自己的情緒。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 父母要理性地表達出限制

在確認了兒童的感受、願望和需求之後,父母要理性地表達出限制。對於孩子來說,這一步在能否讓孩子接受父母為他設置的限制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父母直接表達限制,孩子可能會感覺到有一些強硬。甚至會覺得父母不理解他,不愛他了。

比如說,父母想要讓孩子獨立地完成作業。當孩子提出要父母陪伴在他的身邊時,父母不能說:"你自己寫吧,不會了再問我。"這樣說,很容易讓孩子與父母之間產生距離感。

父母可以表現地溫和一點,但是要堅定地說:"寶貝,你先自己寫,也要學會自己檢查,因為你在考試的時候,沒有人可以幫助你檢查。所以,你要學會自己獨立完成功課。"

這麼解釋,孩子就更能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

  • 標示出可以被接受的代替行為

因為孩子是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所以,在完成父母給孩子突破限制之前,父母要給孩子一些提示。不然,孩子可能會表現出一些迷茫和焦慮。這時,父母必須要給予孩子一些幫助。

其實,孩子內心是有一些想法的,但是孩子可能會不太確定。父母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確定自己要做的。就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孩子吃早餐的時候,孩子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這時,孩子很有可能向父母求助。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要做的事情的步驟,"你先把杯子扶起來,然後再拿抹布把桌子擦乾淨。"孩子聽了父母的指示,就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然後就去執行。

父母要謹記彼得潘的故事,給孩子設限,並且把握好設限的度,不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與父母對立的。這樣,不僅能夠維持親子的良好關係,還能避免孩子患上"彼得潘綜合徵"。

小孩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綜合徵”,得給孩子“設限”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育養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夠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個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