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語言究竟有什麼樣的力量?'

不完美媽媽 林七月110 2019-09-19
"
"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語言究竟有什麼樣的力量?

如果近距離觀察幾對帶孩子的家庭,你會發現,總有那樣一位媽媽,無論孩子做什麼都會遭到呵斥,“不許!”“不要!”“別碰!”,孩子被吼得手足無措,似乎做什麼都是錯的;也總會有那樣一位媽媽,無論孩子要做什麼,她都會鼓勵他去做,去試試,孩子興致勃勃,滿心歡喜。

兩種不同方式所教養出來的孩子,必然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據有關研究顯示,“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並不是他們的家庭條件有多麼差,或者是沒有報過什麼課外班,而是他們一出生,就生活在詞語匱乏、消極負面的環境裡。

而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幼兒時期父母的語言。

為什麼父母的語言有著如此強大的力量?

"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語言究竟有什麼樣的力量?

如果近距離觀察幾對帶孩子的家庭,你會發現,總有那樣一位媽媽,無論孩子做什麼都會遭到呵斥,“不許!”“不要!”“別碰!”,孩子被吼得手足無措,似乎做什麼都是錯的;也總會有那樣一位媽媽,無論孩子要做什麼,她都會鼓勵他去做,去試試,孩子興致勃勃,滿心歡喜。

兩種不同方式所教養出來的孩子,必然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據有關研究顯示,“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並不是他們的家庭條件有多麼差,或者是沒有報過什麼課外班,而是他們一出生,就生活在詞語匱乏、消極負面的環境裡。

而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幼兒時期父母的語言。

為什麼父母的語言有著如此強大的力量?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語言究竟有什麼樣的力量?

第一, 家庭環境對於語言的學習非常重要。

有實驗結果顯示,語言對於大腦神經元的塑造非常重要。在人工耳蝸剛剛開始實行的時候,工作人員曾經將人工耳蝸植入過兩個不同的幼兒耳中,兩位幼兒都是隻有七、八個月大的孩子。結果同樣的人工耳蝸卻在他們身上產生了不同的效果,第一位幼兒植入後通過學習已經和正常的孩子沒有差別,並且上的是普通學校;而第二位幼兒植入後卻沒有什麼太大的效果,他上的是聾啞人學校。

為什麼同樣的人工耳蝸卻產生了不同的效果呢?

研究人員深入到了兩位孩子的家中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第一位幼兒自從植入人工耳蝸之後,家中所有的人每天都會不停地跟她說話,跟她聊天,使她處於一個很好的語言環境中去。而第二位幼兒,家人與她說話的時間很有限,她雖然能夠聽到聲音,但是由於沒有交流,她並不明白別人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久而久之便喪失了聽力功能。

可見,孩子需要的不是聽到語言,而是聽懂語言。只有父母對他們耐心地交流與陪伴才能使他們擁有這種聽懂語言的能力。

第二, 語言可以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回想小時候我們身邊的人,長在後在學術方面有所成就的,其實並不一定是小時候大家公認最聰明的那一個,而是一直在努力從未放棄的那一個。

有些父母喜歡強調孩子的天賦,比如聰明。那麼到了最後,那個聰明的孩子怎麼樣了呢?為了維持自己的聰明,他很有可能不會在人前做出努力的樣子,久而久之,他可能真的會相信自己天生聰明,用不著努力,也能取得好成績。這個思維模式,也許會跟隨他一生。但我們都知道,單靠小聰明而不去努力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而有些父母會強調孩子的努力與進步,做他的孩子不需要很聰明,只要努力地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可以了。

無數事例告訴我們,能夠走到最後的,恰恰是那個並不很聰明,卻一直很努力的孩子。

"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語言究竟有什麼樣的力量?

如果近距離觀察幾對帶孩子的家庭,你會發現,總有那樣一位媽媽,無論孩子做什麼都會遭到呵斥,“不許!”“不要!”“別碰!”,孩子被吼得手足無措,似乎做什麼都是錯的;也總會有那樣一位媽媽,無論孩子要做什麼,她都會鼓勵他去做,去試試,孩子興致勃勃,滿心歡喜。

兩種不同方式所教養出來的孩子,必然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據有關研究顯示,“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並不是他們的家庭條件有多麼差,或者是沒有報過什麼課外班,而是他們一出生,就生活在詞語匱乏、消極負面的環境裡。

而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幼兒時期父母的語言。

為什麼父母的語言有著如此強大的力量?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語言究竟有什麼樣的力量?

第一, 家庭環境對於語言的學習非常重要。

有實驗結果顯示,語言對於大腦神經元的塑造非常重要。在人工耳蝸剛剛開始實行的時候,工作人員曾經將人工耳蝸植入過兩個不同的幼兒耳中,兩位幼兒都是隻有七、八個月大的孩子。結果同樣的人工耳蝸卻在他們身上產生了不同的效果,第一位幼兒植入後通過學習已經和正常的孩子沒有差別,並且上的是普通學校;而第二位幼兒植入後卻沒有什麼太大的效果,他上的是聾啞人學校。

為什麼同樣的人工耳蝸卻產生了不同的效果呢?

研究人員深入到了兩位孩子的家中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第一位幼兒自從植入人工耳蝸之後,家中所有的人每天都會不停地跟她說話,跟她聊天,使她處於一個很好的語言環境中去。而第二位幼兒,家人與她說話的時間很有限,她雖然能夠聽到聲音,但是由於沒有交流,她並不明白別人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久而久之便喪失了聽力功能。

可見,孩子需要的不是聽到語言,而是聽懂語言。只有父母對他們耐心地交流與陪伴才能使他們擁有這種聽懂語言的能力。

第二, 語言可以決定孩子一生的思維模式。

回想小時候我們身邊的人,長在後在學術方面有所成就的,其實並不一定是小時候大家公認最聰明的那一個,而是一直在努力從未放棄的那一個。

有些父母喜歡強調孩子的天賦,比如聰明。那麼到了最後,那個聰明的孩子怎麼樣了呢?為了維持自己的聰明,他很有可能不會在人前做出努力的樣子,久而久之,他可能真的會相信自己天生聰明,用不著努力,也能取得好成績。這個思維模式,也許會跟隨他一生。但我們都知道,單靠小聰明而不去努力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而有些父母會強調孩子的努力與進步,做他的孩子不需要很聰明,只要努力地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可以了。

無數事例告訴我們,能夠走到最後的,恰恰是那個並不很聰明,卻一直很努力的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語言究竟有什麼樣的力量?

怎樣通過語言來教育孩子呢?

第一, 孩子需要共情關注。

共情關注是指父母要跟著孩子的思維走,發現孩子對什麼東西感興趣就要去為他解釋這個東西。

有一些父母很喜歡為孩子設置一些條條框框,比如,讀繪本的時候,孩子就是要聽繪本,不可以做別的。

但是共情關注要求我們,如果孩子在讀繪本的過程中突然對積木感興趣了,那麼,你就要為他解釋積木是什麼。等他的注意力再次回到繪本上的時候,就繼續講下去。

第二, 與孩子進行充分交流。

多跟孩子交流,用充分的語言來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如果孩子說出來的只是一個詞語,那麼你要將這個詞語補充為完整的句子對她說出來。

比如,孩子說,媽媽抱。

你可以補充為:寶寶是不是累了,要媽媽抱一會兒?

第三, 要與孩子輪流談話。

認真對待孩子的問題。在孩子還小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意思的時候,一定要抓住孩子詞語中的信息,認真迴應。在孩子回答的時候,多給他一些一時間,讓他們努力在自己的認知中找到交流的詞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