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伴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專家給出的建議可參考但適合孩子最重要

在陪伴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專家給出的建議可參考但適合孩子最重要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有了孩子之後,一些愛學習的媽媽往往會陷入困惑又糾結的狀態,因為總會發現很多育兒理論是不同的,甚至是相悖的,會讓媽媽不知道究竟應該怎樣做。

比如曾經有個很著名的育兒觀點是:小寶寶開始哭鬧了,尤其是他不是處在飢餓的狀態,也沒有屎尿屁嗝之類的麻煩,也不屬於不舒服的表達,那麼就是他在無理取鬧。這個時候媽媽千萬不要妥協,不要立即去抱寶寶,否則他會越來越得寸進尺……

可是很快就會發現,還有專家提出反駁意見,包括一些自認為“深受其害”的媽媽也在闡述自己曾經的錯誤:寶寶哭鬧,就是想要媽媽溫暖的懷抱,這個時候是建立親子關係以及寶寶安全感的關鍵時刻,錯過了其實對寶寶的成長非常不利……

怎麼辦??類似衝突的育兒觀點比比皆是。作為新手媽媽,你要聽誰的?你又要如何選擇、怎樣對待自己的寶寶?

在陪伴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專家給出的建議可參考但適合孩子最重要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還是先看幾個著名的實驗案例吧,也許能夠為新手媽媽答疑解惑!

【面具實驗】

1、實驗背景

寶寶哭了的時候,究竟要不要立即抱起來哄?立即抱起來是否就是溺愛呢?

知名育兒專家約翰·華生提出:“不要溺愛寶寶,不要在睡覺前親吻他們,正確的做法是,彎下腰握握他們的手,然後關燈離開。”

但美國心理學家哈洛教授則認為:千萬不要跟寶寶握手,而應該毫不猶豫地擁抱他。

哈洛和他的同事用實驗證明了:“接觸所帶來的安慰感”是愛最重要的元素。

2、實驗過程

當猴寶寶誕生時,哈洛把猴寶寶與一個臉部沒有任何特徵的絨布猴關在一起。

猴寶寶睜開眼睛就看見了這個絨布猴子,並且能夠從絨布猴子身上吮吸到香甜的母乳;它很快就愛上了這個無臉代母,常常吻它,輕輕地咬它。

隨後,哈洛將一個逼真的猴面具戴到絨布猴子頭上,結果小猴子一看見這張臉就嚇得連聲驚叫,並躲到籠子的一角,全身哆嗦。

3、實驗結論

小寶寶的需求遠遠不止是滿足飢渴,他們願意與他人建立連接關係,而他們所見到的第一個擁有溫暖懷抱的人,才是他們心中最可愛、最值得信賴的人。

不要吝嗇於對寶寶的愛,更不要有絲毫的考慮要不要抱寶寶;愛他,就多多抱抱他;愛他,就多多親親他!

在陪伴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專家給出的建議可參考但適合孩子最重要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爬梯實驗】

1、實驗背景

寶寶的學習應該主動還是被動?有沒有必要進行超前教育?

於是,耶魯大學教授,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格塞爾,做了一個孿生子爬樓梯的實驗。

2、實驗過程

孿生子之一從出生後第48周起,每天作10分鐘爬樓梯訓練;到第52周,他能熟練地爬上5級樓梯。

另一個孿生子從第53周才開始接受同樣的訓練。

兩週以後,兩個孿生子都可以自己爬到樓梯頂端,而不需要別人幫助。

3、實驗結論

兒童的心理主要是一個自然成熟的過程,在其身心發育完成之後才會產生該年齡段學習的主動性,而主動性是有效學習的前提,教育只能促進成長,不能改變成長的進程。

在學習主動性產生之前施加的學習和訓練,基本上是無效的。所以作為父母,與其拔苗助長,不如靜待花開。

在陪伴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專家給出的建議可參考但適合孩子最重要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波波玩偶實驗】

1、實驗背景

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影響究竟有多大?

2、試驗過程

從斯坦福大學幼兒園年齡介於3~6歲之間的寶寶中隨即抽選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平均分為3組。

組一:孩子們觀看一位成人男性或女性對“波波玩偶”實行暴力行為——用錘子敲,以及把玩偶拋到空中,嘴裡發出“砰、嘣”的聲音。

組二:孩子們觀看一位成人男性或女性安靜地擺弄玩具,完全忽視波波玩偶。

組三:24名兒童在房間中時,成人完全不出現。

結果:組一的孩子,模仿性暴力行為水平遠遠高於組二和組三;

男孩模仿肢體暴力的行為多於女孩,而男孩和女孩模仿語言暴力的程度差別不明顯;

男孩比女孩更願意模仿同性榜樣;

當榜樣為男性時,女孩在模仿階段會表現出更多肢體暴力;榜樣為女性時,女孩在模仿階段則表現出較多語言暴力。

3、實驗結論

觀察和模仿是人類最重要的一種學習方式,尤其是在孩子階段,榜樣的示範力量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

如果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信奉“打罵教育”、“棍棒教育”,孩子在將來的成長中更容易模仿家長的這種行為。家長也會感覺到,孩子越打越皮,暴力教育事實上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該對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以身作則。

在陪伴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專家給出的建議可參考但適合孩子最重要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棉花糖實驗的進階版】

1、實驗背景

孩子的自控能力究竟重不重要?而自控能力的最初是否源自於父母的“延時滿足”?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 Walter Mischel 招募了600多名四歲的孩子參與了這個棉花糖實驗。

研究人員把孩子們帶到放著一顆棉花糖的房間,然後告訴孩子,自己有事情要離開一會兒,如果他回來的時候,孩子沒有吃掉棉花糖,那麼就可以得到一顆額外的棉花糖作為獎勵,如果吃掉了,則沒有獎勵。結果,2/3的孩子吃了棉花糖。

14年後,工作人員找到當年實驗中沒吃掉棉花糖的1/3的孩子作後續調查,他們發現,那些能夠抵抗棉花糖誘惑的孩子,在集中注意力和推理能力上面的表現都比別的孩子好。

因此也成為很多家長認可與對寶寶需求要有延時滿足的控制。

其實,我認為這個實驗的進階版才更有說服力。

2、試驗過程

羅徹斯特大學教授 Celeste Kidd,在棉花糖實驗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了這個實驗。

在實驗之前,她將孩子分成A、B兩組,同時讓孩子們和她的同事一起畫畫。

一位同事會告訴孩子們,“我們先使用舊蠟筆,等會我去拿一些新的更漂亮的蠟筆”。

幾分鐘後,A組的同事拿著新蠟筆回來了;

而B組的同事空手回來,和孩子們道歉地說,“對不起,我記錯了,其實沒有新蠟筆了。”

之後,同樣的情況又重複一遍,這次是許諾有新的貼紙。

同樣,A組孩子得到了新貼紙,而B組孩子再次得到一次道歉。

經過這兩次前期的“熱身”後, Kidd才引入了“棉花糖”實驗。

實驗結果非常令人震驚,A組(也就是成人兩次都兌現承諾的那組)的孩子通過測試的比例要比B組的孩子高出四倍。

3、實驗結論

孩子的自控力對於他的一生來講的確非常重要,但在進階版的實驗裡,大人的不同行為也成了兩組孩子自控力表現的重要參考。

當孩子身處一個信守諾言的環境,即使再小的事答應了孩子就會做到,那孩子也更願意自控;可如果他們身處“出爾反爾,連哄帶騙”的環境,那孩子就會失去對環境的信任,自然不會考慮自控的問題。

所以作為孩子的爸爸媽媽,更要明白言傳身教、言而有信的道理哦!

在陪伴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專家給出的建議可參考但適合孩子最重要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不可逆轉、無法重來。

每一個用心的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總是擔心錯過了什麼,或者耽誤了什麼。

其實我覺得對於陪伴孩子來講,是沒有一個唯一標準的。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即便是同卵雙胞胎也會在成長的道路上各有不同。

所以專家給出的無數建議,是需要用心學習、作為佐證和參考的,而最適合自家寶寶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其“適合”的標準就在於父母經過數天、數月、數年精心的陪伴中,和寶寶的不斷磨合中,逐漸尋找、歸納、總結中的得到的屬於自己寶寶的標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