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

家長們可以看一下您孩子有沒有一下子這些問題:

孩子回到家不及時寫作業或者寫作業拖拖拉拉?

沒有時間觀念,早晨起床困難,晚上玩手機不睡覺?

衣服不及時整理,起床後雞飛狗跳,無從下手?

做事沒計劃,規則意識不強?

為什麼會有以上問題呢?

其實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習慣不好。


"

家長們可以看一下您孩子有沒有一下子這些問題:

孩子回到家不及時寫作業或者寫作業拖拖拉拉?

沒有時間觀念,早晨起床困難,晚上玩手機不睡覺?

衣服不及時整理,起床後雞飛狗跳,無從下手?

做事沒計劃,規則意識不強?

為什麼會有以上問題呢?

其實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習慣不好。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那到底什麼是習慣呢?有這樣一個定義:

習慣: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刺激與反應之間固定的連接。

關於習慣,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們做了這樣一個研究:

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實驗室做了一個著名的老鼠實驗,對於揭示習慣的形成有重要意義。

神經學家切開被麻醉的老鼠的顱骨,將傳感器植入其顱腔中,因此可以記錄老鼠大腦的活躍程度。

一般認為,大腦就像洋蔥一樣,由外到內一層一層包裹,最外面的部分是最晚進化而來,而最裡面的部分叫做基底核,是更古老原始的結構。

圖1T形迷宮圖

研究人員將老鼠放到T形迷宮中,並在另一端擺一塊巧克力。首先讓老鼠呆在隔板之後,在一陣咔嗒聲之後,把隔板打開。老鼠就在迷宮中游蕩,很多會先右轉,遠離巧克力,然後回過來,最終找到巧克力。

"

家長們可以看一下您孩子有沒有一下子這些問題:

孩子回到家不及時寫作業或者寫作業拖拖拉拉?

沒有時間觀念,早晨起床困難,晚上玩手機不睡覺?

衣服不及時整理,起床後雞飛狗跳,無從下手?

做事沒計劃,規則意識不強?

為什麼會有以上問題呢?

其實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習慣不好。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那到底什麼是習慣呢?有這樣一個定義:

習慣: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刺激與反應之間固定的連接。

關於習慣,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們做了這樣一個研究:

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實驗室做了一個著名的老鼠實驗,對於揭示習慣的形成有重要意義。

神經學家切開被麻醉的老鼠的顱骨,將傳感器植入其顱腔中,因此可以記錄老鼠大腦的活躍程度。

一般認為,大腦就像洋蔥一樣,由外到內一層一層包裹,最外面的部分是最晚進化而來,而最裡面的部分叫做基底核,是更古老原始的結構。

圖1T形迷宮圖

研究人員將老鼠放到T形迷宮中,並在另一端擺一塊巧克力。首先讓老鼠呆在隔板之後,在一陣咔嗒聲之後,把隔板打開。老鼠就在迷宮中游蕩,很多會先右轉,遠離巧克力,然後回過來,最終找到巧克力。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老鼠在迷宮中兜兜轉轉的過程中,似乎十分悠閒,但顱內裝置卻告訴我們,實際上並非如此。老鼠在迷宮裡四處走動時,大腦工作十分賣力,尤其是基底核。大腦活動如圖2所示。

圖2剛開始大腦活動圖

"

家長們可以看一下您孩子有沒有一下子這些問題:

孩子回到家不及時寫作業或者寫作業拖拖拉拉?

沒有時間觀念,早晨起床困難,晚上玩手機不睡覺?

衣服不及時整理,起床後雞飛狗跳,無從下手?

做事沒計劃,規則意識不強?

為什麼會有以上問題呢?

其實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習慣不好。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那到底什麼是習慣呢?有這樣一個定義:

習慣: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刺激與反應之間固定的連接。

關於習慣,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們做了這樣一個研究:

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實驗室做了一個著名的老鼠實驗,對於揭示習慣的形成有重要意義。

神經學家切開被麻醉的老鼠的顱骨,將傳感器植入其顱腔中,因此可以記錄老鼠大腦的活躍程度。

一般認為,大腦就像洋蔥一樣,由外到內一層一層包裹,最外面的部分是最晚進化而來,而最裡面的部分叫做基底核,是更古老原始的結構。

圖1T形迷宮圖

研究人員將老鼠放到T形迷宮中,並在另一端擺一塊巧克力。首先讓老鼠呆在隔板之後,在一陣咔嗒聲之後,把隔板打開。老鼠就在迷宮中游蕩,很多會先右轉,遠離巧克力,然後回過來,最終找到巧克力。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老鼠在迷宮中兜兜轉轉的過程中,似乎十分悠閒,但顱內裝置卻告訴我們,實際上並非如此。老鼠在迷宮裡四處走動時,大腦工作十分賣力,尤其是基底核。大腦活動如圖2所示。

圖2剛開始大腦活動圖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科學家不斷重複這個實驗,然後發現了有趣的變化:隨著每隻老鼠學會如何穿越迷宮,它們的思維活動開始減弱。老鼠們的行進路線變得越來越自動化——前進、左轉、吃巧克力,每隻老鼠的思考越來越少。不到一週,甚至和記憶相關的大腦結構都停止了活動。大腦活動如圖3所示。

圖3習慣之後的大腦活動圖

"

家長們可以看一下您孩子有沒有一下子這些問題:

孩子回到家不及時寫作業或者寫作業拖拖拉拉?

沒有時間觀念,早晨起床困難,晚上玩手機不睡覺?

衣服不及時整理,起床後雞飛狗跳,無從下手?

做事沒計劃,規則意識不強?

為什麼會有以上問題呢?

其實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習慣不好。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那到底什麼是習慣呢?有這樣一個定義:

習慣: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刺激與反應之間固定的連接。

關於習慣,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們做了這樣一個研究:

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實驗室做了一個著名的老鼠實驗,對於揭示習慣的形成有重要意義。

神經學家切開被麻醉的老鼠的顱骨,將傳感器植入其顱腔中,因此可以記錄老鼠大腦的活躍程度。

一般認為,大腦就像洋蔥一樣,由外到內一層一層包裹,最外面的部分是最晚進化而來,而最裡面的部分叫做基底核,是更古老原始的結構。

圖1T形迷宮圖

研究人員將老鼠放到T形迷宮中,並在另一端擺一塊巧克力。首先讓老鼠呆在隔板之後,在一陣咔嗒聲之後,把隔板打開。老鼠就在迷宮中游蕩,很多會先右轉,遠離巧克力,然後回過來,最終找到巧克力。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老鼠在迷宮中兜兜轉轉的過程中,似乎十分悠閒,但顱內裝置卻告訴我們,實際上並非如此。老鼠在迷宮裡四處走動時,大腦工作十分賣力,尤其是基底核。大腦活動如圖2所示。

圖2剛開始大腦活動圖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科學家不斷重複這個實驗,然後發現了有趣的變化:隨著每隻老鼠學會如何穿越迷宮,它們的思維活動開始減弱。老鼠們的行進路線變得越來越自動化——前進、左轉、吃巧克力,每隻老鼠的思考越來越少。不到一週,甚至和記憶相關的大腦結構都停止了活動。大腦活動如圖3所示。

圖3習慣之後的大腦活動圖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這個實驗中,老鼠通過一週的時間養成了一個新習慣,這個過程也被稱為“組塊化”,也就是大腦將一系列行為變成一種自動的慣常行為。

科學家的解釋:習慣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大腦一直在尋找可以省力的方式。但如果大腦自由發揮,在錯誤的時機停工,就可能對生存造成影響。因此大腦的基底核發展出一套聰明的系統,能夠決定什麼時候讓習慣來取代其他活動模式,什麼時候讓組塊行為開始或停止。

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安.格雷比爾進一步開展了許多其他大腦基底核試驗:先訓練老鼠一直走迷宮,直到這變成一種習慣,然後通過改變獎品的位置來消滅這種習慣。之後有一天,把獎品放回老地方,再把老鼠放進去,天吶,老鼠的老習慣又出現了。

這意味著習慣從來都不會消失,它們已經被嵌入了大腦的結構中。這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一個壞消息。

"

家長們可以看一下您孩子有沒有一下子這些問題:

孩子回到家不及時寫作業或者寫作業拖拖拉拉?

沒有時間觀念,早晨起床困難,晚上玩手機不睡覺?

衣服不及時整理,起床後雞飛狗跳,無從下手?

做事沒計劃,規則意識不強?

為什麼會有以上問題呢?

其實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習慣不好。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那到底什麼是習慣呢?有這樣一個定義:

習慣: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刺激與反應之間固定的連接。

關於習慣,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們做了這樣一個研究:

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實驗室做了一個著名的老鼠實驗,對於揭示習慣的形成有重要意義。

神經學家切開被麻醉的老鼠的顱骨,將傳感器植入其顱腔中,因此可以記錄老鼠大腦的活躍程度。

一般認為,大腦就像洋蔥一樣,由外到內一層一層包裹,最外面的部分是最晚進化而來,而最裡面的部分叫做基底核,是更古老原始的結構。

圖1T形迷宮圖

研究人員將老鼠放到T形迷宮中,並在另一端擺一塊巧克力。首先讓老鼠呆在隔板之後,在一陣咔嗒聲之後,把隔板打開。老鼠就在迷宮中游蕩,很多會先右轉,遠離巧克力,然後回過來,最終找到巧克力。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老鼠在迷宮中兜兜轉轉的過程中,似乎十分悠閒,但顱內裝置卻告訴我們,實際上並非如此。老鼠在迷宮裡四處走動時,大腦工作十分賣力,尤其是基底核。大腦活動如圖2所示。

圖2剛開始大腦活動圖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科學家不斷重複這個實驗,然後發現了有趣的變化:隨著每隻老鼠學會如何穿越迷宮,它們的思維活動開始減弱。老鼠們的行進路線變得越來越自動化——前進、左轉、吃巧克力,每隻老鼠的思考越來越少。不到一週,甚至和記憶相關的大腦結構都停止了活動。大腦活動如圖3所示。

圖3習慣之後的大腦活動圖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這個實驗中,老鼠通過一週的時間養成了一個新習慣,這個過程也被稱為“組塊化”,也就是大腦將一系列行為變成一種自動的慣常行為。

科學家的解釋:習慣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大腦一直在尋找可以省力的方式。但如果大腦自由發揮,在錯誤的時機停工,就可能對生存造成影響。因此大腦的基底核發展出一套聰明的系統,能夠決定什麼時候讓習慣來取代其他活動模式,什麼時候讓組塊行為開始或停止。

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安.格雷比爾進一步開展了許多其他大腦基底核試驗:先訓練老鼠一直走迷宮,直到這變成一種習慣,然後通過改變獎品的位置來消滅這種習慣。之後有一天,把獎品放回老地方,再把老鼠放進去,天吶,老鼠的老習慣又出現了。

這意味著習慣從來都不會消失,它們已經被嵌入了大腦的結構中。這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一個壞消息。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現在有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當我們暑假時不用每次都學游泳了,當我們學會了之後,就變成了一種自動化習慣。

壞消息:大腦無法分辨我們的習慣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如果你經常躺在沙發裡看電視,這樣的行為模式就永遠地留在了大腦內。

"

家長們可以看一下您孩子有沒有一下子這些問題:

孩子回到家不及時寫作業或者寫作業拖拖拉拉?

沒有時間觀念,早晨起床困難,晚上玩手機不睡覺?

衣服不及時整理,起床後雞飛狗跳,無從下手?

做事沒計劃,規則意識不強?

為什麼會有以上問題呢?

其實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習慣不好。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那到底什麼是習慣呢?有這樣一個定義:

習慣: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刺激與反應之間固定的連接。

關於習慣,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們做了這樣一個研究:

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實驗室做了一個著名的老鼠實驗,對於揭示習慣的形成有重要意義。

神經學家切開被麻醉的老鼠的顱骨,將傳感器植入其顱腔中,因此可以記錄老鼠大腦的活躍程度。

一般認為,大腦就像洋蔥一樣,由外到內一層一層包裹,最外面的部分是最晚進化而來,而最裡面的部分叫做基底核,是更古老原始的結構。

圖1T形迷宮圖

研究人員將老鼠放到T形迷宮中,並在另一端擺一塊巧克力。首先讓老鼠呆在隔板之後,在一陣咔嗒聲之後,把隔板打開。老鼠就在迷宮中游蕩,很多會先右轉,遠離巧克力,然後回過來,最終找到巧克力。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老鼠在迷宮中兜兜轉轉的過程中,似乎十分悠閒,但顱內裝置卻告訴我們,實際上並非如此。老鼠在迷宮裡四處走動時,大腦工作十分賣力,尤其是基底核。大腦活動如圖2所示。

圖2剛開始大腦活動圖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科學家不斷重複這個實驗,然後發現了有趣的變化:隨著每隻老鼠學會如何穿越迷宮,它們的思維活動開始減弱。老鼠們的行進路線變得越來越自動化——前進、左轉、吃巧克力,每隻老鼠的思考越來越少。不到一週,甚至和記憶相關的大腦結構都停止了活動。大腦活動如圖3所示。

圖3習慣之後的大腦活動圖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這個實驗中,老鼠通過一週的時間養成了一個新習慣,這個過程也被稱為“組塊化”,也就是大腦將一系列行為變成一種自動的慣常行為。

科學家的解釋:習慣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大腦一直在尋找可以省力的方式。但如果大腦自由發揮,在錯誤的時機停工,就可能對生存造成影響。因此大腦的基底核發展出一套聰明的系統,能夠決定什麼時候讓習慣來取代其他活動模式,什麼時候讓組塊行為開始或停止。

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安.格雷比爾進一步開展了許多其他大腦基底核試驗:先訓練老鼠一直走迷宮,直到這變成一種習慣,然後通過改變獎品的位置來消滅這種習慣。之後有一天,把獎品放回老地方,再把老鼠放進去,天吶,老鼠的老習慣又出現了。

這意味著習慣從來都不會消失,它們已經被嵌入了大腦的結構中。這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一個壞消息。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現在有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當我們暑假時不用每次都學游泳了,當我們學會了之後,就變成了一種自動化習慣。

壞消息:大腦無法分辨我們的習慣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如果你經常躺在沙發裡看電視,這樣的行為模式就永遠地留在了大腦內。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習慣培養的本質意義:解放孩子的大腦

孩子有非常好的習慣之後,他/她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能夠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已有的習慣進行,比如:回家寫作業這件事情,孩子如果習慣比較好,她就知道回到家如果飯還沒做好,他/她首先把當天的內容進行復習,然後吃飯,吃完飯可能還會幫助媽媽把收拾餐桌或者洗碗,同時跟媽媽聊一聊今天發生的事情,然後收拾書桌,喝水上廁所後開始按照計劃寫作業,寫完作業看會兒書,或者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就睡覺,睡覺前還會把一天的收穫和不足在腦孩裡過一遍,這樣每天都是非常充實的。

如果孩子沒有一個好的習慣會怎麼樣?

回到家,首先葛優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或者看其他的書,飯好了吃完飯,會覺得需要消化一下,再在沙發上躺一會兒,開始寫作業,寫作的時候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橡皮也可以玩半小時,磨磨蹭蹭地把本該在9點完成的作業,寫到11點。整個過程也是非常消耗孩子大腦能量的。

所以好的習慣可以解放孩子的大腦。

如何培養孩子習慣呢?推薦大家使用“加減法”

1,用表揚強化好的習慣,用懲戒制止壞的習慣。

習慣分為好習慣和壞習慣,好習慣能夠幫助快樂孩子成長,壞習慣讓孩子進步緩慢,家長在幫助孩子養成某一方面習慣的時候,如果孩子進步了,就要給到及時的表揚,關於如何表揚孩子,請看上一篇文章,孩子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也會犯錯,就要給到孩子適當的懲罰,懲罰在教育過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不能體罰


"

家長們可以看一下您孩子有沒有一下子這些問題:

孩子回到家不及時寫作業或者寫作業拖拖拉拉?

沒有時間觀念,早晨起床困難,晚上玩手機不睡覺?

衣服不及時整理,起床後雞飛狗跳,無從下手?

做事沒計劃,規則意識不強?

為什麼會有以上問題呢?

其實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習慣不好。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那到底什麼是習慣呢?有這樣一個定義:

習慣: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刺激與反應之間固定的連接。

關於習慣,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們做了這樣一個研究:

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實驗室做了一個著名的老鼠實驗,對於揭示習慣的形成有重要意義。

神經學家切開被麻醉的老鼠的顱骨,將傳感器植入其顱腔中,因此可以記錄老鼠大腦的活躍程度。

一般認為,大腦就像洋蔥一樣,由外到內一層一層包裹,最外面的部分是最晚進化而來,而最裡面的部分叫做基底核,是更古老原始的結構。

圖1T形迷宮圖

研究人員將老鼠放到T形迷宮中,並在另一端擺一塊巧克力。首先讓老鼠呆在隔板之後,在一陣咔嗒聲之後,把隔板打開。老鼠就在迷宮中游蕩,很多會先右轉,遠離巧克力,然後回過來,最終找到巧克力。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老鼠在迷宮中兜兜轉轉的過程中,似乎十分悠閒,但顱內裝置卻告訴我們,實際上並非如此。老鼠在迷宮裡四處走動時,大腦工作十分賣力,尤其是基底核。大腦活動如圖2所示。

圖2剛開始大腦活動圖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科學家不斷重複這個實驗,然後發現了有趣的變化:隨著每隻老鼠學會如何穿越迷宮,它們的思維活動開始減弱。老鼠們的行進路線變得越來越自動化——前進、左轉、吃巧克力,每隻老鼠的思考越來越少。不到一週,甚至和記憶相關的大腦結構都停止了活動。大腦活動如圖3所示。

圖3習慣之後的大腦活動圖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這個實驗中,老鼠通過一週的時間養成了一個新習慣,這個過程也被稱為“組塊化”,也就是大腦將一系列行為變成一種自動的慣常行為。

科學家的解釋:習慣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大腦一直在尋找可以省力的方式。但如果大腦自由發揮,在錯誤的時機停工,就可能對生存造成影響。因此大腦的基底核發展出一套聰明的系統,能夠決定什麼時候讓習慣來取代其他活動模式,什麼時候讓組塊行為開始或停止。

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安.格雷比爾進一步開展了許多其他大腦基底核試驗:先訓練老鼠一直走迷宮,直到這變成一種習慣,然後通過改變獎品的位置來消滅這種習慣。之後有一天,把獎品放回老地方,再把老鼠放進去,天吶,老鼠的老習慣又出現了。

這意味著習慣從來都不會消失,它們已經被嵌入了大腦的結構中。這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一個壞消息。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現在有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當我們暑假時不用每次都學游泳了,當我們學會了之後,就變成了一種自動化習慣。

壞消息:大腦無法分辨我們的習慣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如果你經常躺在沙發裡看電視,這樣的行為模式就永遠地留在了大腦內。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習慣培養的本質意義:解放孩子的大腦

孩子有非常好的習慣之後,他/她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能夠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已有的習慣進行,比如:回家寫作業這件事情,孩子如果習慣比較好,她就知道回到家如果飯還沒做好,他/她首先把當天的內容進行復習,然後吃飯,吃完飯可能還會幫助媽媽把收拾餐桌或者洗碗,同時跟媽媽聊一聊今天發生的事情,然後收拾書桌,喝水上廁所後開始按照計劃寫作業,寫完作業看會兒書,或者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就睡覺,睡覺前還會把一天的收穫和不足在腦孩裡過一遍,這樣每天都是非常充實的。

如果孩子沒有一個好的習慣會怎麼樣?

回到家,首先葛優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或者看其他的書,飯好了吃完飯,會覺得需要消化一下,再在沙發上躺一會兒,開始寫作業,寫作的時候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橡皮也可以玩半小時,磨磨蹭蹭地把本該在9點完成的作業,寫到11點。整個過程也是非常消耗孩子大腦能量的。

所以好的習慣可以解放孩子的大腦。

如何培養孩子習慣呢?推薦大家使用“加減法”

1,用表揚強化好的習慣,用懲戒制止壞的習慣。

習慣分為好習慣和壞習慣,好習慣能夠幫助快樂孩子成長,壞習慣讓孩子進步緩慢,家長在幫助孩子養成某一方面習慣的時候,如果孩子進步了,就要給到及時的表揚,關於如何表揚孩子,請看上一篇文章,孩子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也會犯錯,就要給到孩子適當的懲罰,懲罰在教育過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不能體罰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2,用規則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為。

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一定要立規則,這個規則不是家長獨斷的,是要跟孩子商量後定的規則,兩方同意,簽字,養成好的習慣家長要給到孩子適當的獎勵,一旦打破規則,就務必按照規則,接受相應的懲罰,孩子養不成習慣問題有時候出現在這個環節,孩子一哭一鬧,就打破規則了。《正面管教》裡面的核心就是:溫柔而堅定。在這個環節,家長要有原則,孩子觸犯了規則,家長不要發脾氣,跟孩子擺事實講道理,一定按照規則辦事,這樣不僅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而且從小給孩子培養了規則意識,也培養了孩子承擔責任的能力。

那我們要養成哪些習慣呢?

生活習慣:

規律作息、鍛鍊身體、飲食健康、物品管理

學習習慣:

上課認真聽講、寫作業、閱讀、考試等

當我們養成以上習慣,就會發現您孩子特別讓您省心,而且還很優秀,能夠開心快樂的成長。

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習慣也要一個一個養成。


"

家長們可以看一下您孩子有沒有一下子這些問題:

孩子回到家不及時寫作業或者寫作業拖拖拉拉?

沒有時間觀念,早晨起床困難,晚上玩手機不睡覺?

衣服不及時整理,起床後雞飛狗跳,無從下手?

做事沒計劃,規則意識不強?

為什麼會有以上問題呢?

其實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習慣不好。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那到底什麼是習慣呢?有這樣一個定義:

習慣: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刺激與反應之間固定的連接。

關於習慣,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們做了這樣一個研究:

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實驗室做了一個著名的老鼠實驗,對於揭示習慣的形成有重要意義。

神經學家切開被麻醉的老鼠的顱骨,將傳感器植入其顱腔中,因此可以記錄老鼠大腦的活躍程度。

一般認為,大腦就像洋蔥一樣,由外到內一層一層包裹,最外面的部分是最晚進化而來,而最裡面的部分叫做基底核,是更古老原始的結構。

圖1T形迷宮圖

研究人員將老鼠放到T形迷宮中,並在另一端擺一塊巧克力。首先讓老鼠呆在隔板之後,在一陣咔嗒聲之後,把隔板打開。老鼠就在迷宮中游蕩,很多會先右轉,遠離巧克力,然後回過來,最終找到巧克力。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老鼠在迷宮中兜兜轉轉的過程中,似乎十分悠閒,但顱內裝置卻告訴我們,實際上並非如此。老鼠在迷宮裡四處走動時,大腦工作十分賣力,尤其是基底核。大腦活動如圖2所示。

圖2剛開始大腦活動圖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科學家不斷重複這個實驗,然後發現了有趣的變化:隨著每隻老鼠學會如何穿越迷宮,它們的思維活動開始減弱。老鼠們的行進路線變得越來越自動化——前進、左轉、吃巧克力,每隻老鼠的思考越來越少。不到一週,甚至和記憶相關的大腦結構都停止了活動。大腦活動如圖3所示。

圖3習慣之後的大腦活動圖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這個實驗中,老鼠通過一週的時間養成了一個新習慣,這個過程也被稱為“組塊化”,也就是大腦將一系列行為變成一種自動的慣常行為。

科學家的解釋:習慣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大腦一直在尋找可以省力的方式。但如果大腦自由發揮,在錯誤的時機停工,就可能對生存造成影響。因此大腦的基底核發展出一套聰明的系統,能夠決定什麼時候讓習慣來取代其他活動模式,什麼時候讓組塊行為開始或停止。

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安.格雷比爾進一步開展了許多其他大腦基底核試驗:先訓練老鼠一直走迷宮,直到這變成一種習慣,然後通過改變獎品的位置來消滅這種習慣。之後有一天,把獎品放回老地方,再把老鼠放進去,天吶,老鼠的老習慣又出現了。

這意味著習慣從來都不會消失,它們已經被嵌入了大腦的結構中。這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一個壞消息。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現在有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當我們暑假時不用每次都學游泳了,當我們學會了之後,就變成了一種自動化習慣。

壞消息:大腦無法分辨我們的習慣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如果你經常躺在沙發裡看電視,這樣的行為模式就永遠地留在了大腦內。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習慣培養的本質意義:解放孩子的大腦

孩子有非常好的習慣之後,他/她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能夠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已有的習慣進行,比如:回家寫作業這件事情,孩子如果習慣比較好,她就知道回到家如果飯還沒做好,他/她首先把當天的內容進行復習,然後吃飯,吃完飯可能還會幫助媽媽把收拾餐桌或者洗碗,同時跟媽媽聊一聊今天發生的事情,然後收拾書桌,喝水上廁所後開始按照計劃寫作業,寫完作業看會兒書,或者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就睡覺,睡覺前還會把一天的收穫和不足在腦孩裡過一遍,這樣每天都是非常充實的。

如果孩子沒有一個好的習慣會怎麼樣?

回到家,首先葛優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或者看其他的書,飯好了吃完飯,會覺得需要消化一下,再在沙發上躺一會兒,開始寫作業,寫作的時候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橡皮也可以玩半小時,磨磨蹭蹭地把本該在9點完成的作業,寫到11點。整個過程也是非常消耗孩子大腦能量的。

所以好的習慣可以解放孩子的大腦。

如何培養孩子習慣呢?推薦大家使用“加減法”

1,用表揚強化好的習慣,用懲戒制止壞的習慣。

習慣分為好習慣和壞習慣,好習慣能夠幫助快樂孩子成長,壞習慣讓孩子進步緩慢,家長在幫助孩子養成某一方面習慣的時候,如果孩子進步了,就要給到及時的表揚,關於如何表揚孩子,請看上一篇文章,孩子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也會犯錯,就要給到孩子適當的懲罰,懲罰在教育過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不能體罰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2,用規則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為。

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一定要立規則,這個規則不是家長獨斷的,是要跟孩子商量後定的規則,兩方同意,簽字,養成好的習慣家長要給到孩子適當的獎勵,一旦打破規則,就務必按照規則,接受相應的懲罰,孩子養不成習慣問題有時候出現在這個環節,孩子一哭一鬧,就打破規則了。《正面管教》裡面的核心就是:溫柔而堅定。在這個環節,家長要有原則,孩子觸犯了規則,家長不要發脾氣,跟孩子擺事實講道理,一定按照規則辦事,這樣不僅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而且從小給孩子培養了規則意識,也培養了孩子承擔責任的能力。

那我們要養成哪些習慣呢?

生活習慣:

規律作息、鍛鍊身體、飲食健康、物品管理

學習習慣:

上課認真聽講、寫作業、閱讀、考試等

當我們養成以上習慣,就會發現您孩子特別讓您省心,而且還很優秀,能夠開心快樂的成長。

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習慣也要一個一個養成。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學習好習慣?看這裡

後續會逐步為大家講解這些習慣怎麼樣養成。


文/讓愛不失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