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不完美媽媽 心理學 發現佩奇 睡眠 淅爸育兒記 2019-09-14
"

本文內容主題:寶寶太黏人,怎麼解決

"

本文內容主題:寶寶太黏人,怎麼解決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1 當親子依戀關係出了問題,孩子就變成“小皇帝”

毛豆今年三歲,但三歲的他卻是家庭裡的小皇帝:吃飯要人喂,遊戲要父母陪著玩,鞋帶要媽媽綁,鞋子要爸爸穿....

總之事無鉅細,無時無刻,毛豆都離不開爸爸媽媽,或者說毛豆不允許父母離開自己的身邊。

這讓毛豆的父母十分難受,私人空間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份“奢侈品”:

媽媽:我們的生活日夜顛倒,幾乎24小時陪著他,完全沒自己的私人空間

爸爸:希望他能自己玩半個小時不用找我們

"

本文內容主題:寶寶太黏人,怎麼解決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1 當親子依戀關係出了問題,孩子就變成“小皇帝”

毛豆今年三歲,但三歲的他卻是家庭裡的小皇帝:吃飯要人喂,遊戲要父母陪著玩,鞋帶要媽媽綁,鞋子要爸爸穿....

總之事無鉅細,無時無刻,毛豆都離不開爸爸媽媽,或者說毛豆不允許父母離開自己的身邊。

這讓毛豆的父母十分難受,私人空間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份“奢侈品”:

媽媽:我們的生活日夜顛倒,幾乎24小時陪著他,完全沒自己的私人空間

爸爸:希望他能自己玩半個小時不用找我們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只要他媽媽不出現,這小子還是很好帶的。”好友如是說道。

好友的兒子丁丁今年3歲,特別依戀媽媽。媽媽沒在身邊的時候,他十分乖巧,能自己吃飯、上廁所,到點就睡...

但在媽媽面前,他就要媽媽伺候著他:餵飯、陪著上廁所、兒歌唱完一首又一首,故事講完一個又一個,丁丁愣是不睡覺...

這讓丁丁的媽媽很是苦惱,只要下班一回家她就不屬於自己,必須得圍著丁丁轉,不然丁丁就會不依不饒。

父母和孩子本就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孩子這麼黏人,也難怪孩子的父母著急:一方面影響了家長的私人空間,另一方面父母們也擔心孩子無法獨立、往後難以立足於社會。

那麼,寶寶的這種依戀行為能夠改變嗎?

答案自然是能夠改變的,在這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孩子依戀行為的由來以及其常見類型。

"

本文內容主題:寶寶太黏人,怎麼解決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1 當親子依戀關係出了問題,孩子就變成“小皇帝”

毛豆今年三歲,但三歲的他卻是家庭裡的小皇帝:吃飯要人喂,遊戲要父母陪著玩,鞋帶要媽媽綁,鞋子要爸爸穿....

總之事無鉅細,無時無刻,毛豆都離不開爸爸媽媽,或者說毛豆不允許父母離開自己的身邊。

這讓毛豆的父母十分難受,私人空間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份“奢侈品”:

媽媽:我們的生活日夜顛倒,幾乎24小時陪著他,完全沒自己的私人空間

爸爸:希望他能自己玩半個小時不用找我們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只要他媽媽不出現,這小子還是很好帶的。”好友如是說道。

好友的兒子丁丁今年3歲,特別依戀媽媽。媽媽沒在身邊的時候,他十分乖巧,能自己吃飯、上廁所,到點就睡...

但在媽媽面前,他就要媽媽伺候著他:餵飯、陪著上廁所、兒歌唱完一首又一首,故事講完一個又一個,丁丁愣是不睡覺...

這讓丁丁的媽媽很是苦惱,只要下班一回家她就不屬於自己,必須得圍著丁丁轉,不然丁丁就會不依不饒。

父母和孩子本就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孩子這麼黏人,也難怪孩子的父母著急:一方面影響了家長的私人空間,另一方面父母們也擔心孩子無法獨立、往後難以立足於社會。

那麼,寶寶的這種依戀行為能夠改變嗎?

答案自然是能夠改變的,在這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孩子依戀行為的由來以及其常見類型。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2 兒童依戀父母的原因:是其個性發展的必需品

兒童對人們的依戀心,是發展兒童個性極端必需的。如果兒童沒有這種依戀心,就可能成為恐懼和驚慌體驗的犧牲品,或者將產生精神萎縮現象,這種現象的痕跡可以保留一生,甚至影響到兒童的愛好和意志----法國心理學家瓦隆

寶寶依戀父母或者其他主要撫養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

試想,從出生那一刻,寶寶就來到了一個陌生的、他完全無能為力的世界,此時的寶寶是多麼的無助和恐慌。尋找安全感就是他們生存的必需品。

而為了尋找安全感,依戀他們最熟悉的父母(尤其是媽媽)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

本文內容主題:寶寶太黏人,怎麼解決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1 當親子依戀關係出了問題,孩子就變成“小皇帝”

毛豆今年三歲,但三歲的他卻是家庭裡的小皇帝:吃飯要人喂,遊戲要父母陪著玩,鞋帶要媽媽綁,鞋子要爸爸穿....

總之事無鉅細,無時無刻,毛豆都離不開爸爸媽媽,或者說毛豆不允許父母離開自己的身邊。

這讓毛豆的父母十分難受,私人空間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份“奢侈品”:

媽媽:我們的生活日夜顛倒,幾乎24小時陪著他,完全沒自己的私人空間

爸爸:希望他能自己玩半個小時不用找我們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只要他媽媽不出現,這小子還是很好帶的。”好友如是說道。

好友的兒子丁丁今年3歲,特別依戀媽媽。媽媽沒在身邊的時候,他十分乖巧,能自己吃飯、上廁所,到點就睡...

但在媽媽面前,他就要媽媽伺候著他:餵飯、陪著上廁所、兒歌唱完一首又一首,故事講完一個又一個,丁丁愣是不睡覺...

這讓丁丁的媽媽很是苦惱,只要下班一回家她就不屬於自己,必須得圍著丁丁轉,不然丁丁就會不依不饒。

父母和孩子本就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孩子這麼黏人,也難怪孩子的父母著急:一方面影響了家長的私人空間,另一方面父母們也擔心孩子無法獨立、往後難以立足於社會。

那麼,寶寶的這種依戀行為能夠改變嗎?

答案自然是能夠改變的,在這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孩子依戀行為的由來以及其常見類型。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2 兒童依戀父母的原因:是其個性發展的必需品

兒童對人們的依戀心,是發展兒童個性極端必需的。如果兒童沒有這種依戀心,就可能成為恐懼和驚慌體驗的犧牲品,或者將產生精神萎縮現象,這種現象的痕跡可以保留一生,甚至影響到兒童的愛好和意志----法國心理學家瓦隆

寶寶依戀父母或者其他主要撫養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

試想,從出生那一刻,寶寶就來到了一個陌生的、他完全無能為力的世界,此時的寶寶是多麼的無助和恐慌。尋找安全感就是他們生存的必需品。

而為了尋找安全感,依戀他們最熟悉的父母(尤其是媽媽)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有心理學家做了這麼一個實驗:

研究者找來了兩個在兩三個月大時,哭鬧程度相當的嬰兒A和B。

A的父母對他的哭鬧不煩不亂,仍然和他說話逗他玩;而B的父親極少陪伴他,媽媽則是隻要他一哭就抱著他走來走去,但卻很少跟他說話或者陪著他玩。

到一歲的時候,A只要父母在身邊不遠,大部分時間都能快樂地自己玩,而B卻仍然和兩三個月大的時候一樣,時常哭鬧,要求大人抱。

由此證明,依戀能減少嬰幼兒的不安和恐懼,獲得安全依戀的寶寶深知有人關心他,有需要時對方一定會出現,如此一來,當他們獨自活動的時候也有一種安全感,能接受與父母的分離而不焦慮,不會產生遇到困難無人幫助的恐懼感。

孩子的獨立性就是這樣伴隨著依戀性慢慢發展起來的。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常見的三種不同的依戀關係。

"

本文內容主題:寶寶太黏人,怎麼解決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1 當親子依戀關係出了問題,孩子就變成“小皇帝”

毛豆今年三歲,但三歲的他卻是家庭裡的小皇帝:吃飯要人喂,遊戲要父母陪著玩,鞋帶要媽媽綁,鞋子要爸爸穿....

總之事無鉅細,無時無刻,毛豆都離不開爸爸媽媽,或者說毛豆不允許父母離開自己的身邊。

這讓毛豆的父母十分難受,私人空間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份“奢侈品”:

媽媽:我們的生活日夜顛倒,幾乎24小時陪著他,完全沒自己的私人空間

爸爸:希望他能自己玩半個小時不用找我們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只要他媽媽不出現,這小子還是很好帶的。”好友如是說道。

好友的兒子丁丁今年3歲,特別依戀媽媽。媽媽沒在身邊的時候,他十分乖巧,能自己吃飯、上廁所,到點就睡...

但在媽媽面前,他就要媽媽伺候著他:餵飯、陪著上廁所、兒歌唱完一首又一首,故事講完一個又一個,丁丁愣是不睡覺...

這讓丁丁的媽媽很是苦惱,只要下班一回家她就不屬於自己,必須得圍著丁丁轉,不然丁丁就會不依不饒。

父母和孩子本就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孩子這麼黏人,也難怪孩子的父母著急:一方面影響了家長的私人空間,另一方面父母們也擔心孩子無法獨立、往後難以立足於社會。

那麼,寶寶的這種依戀行為能夠改變嗎?

答案自然是能夠改變的,在這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孩子依戀行為的由來以及其常見類型。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2 兒童依戀父母的原因:是其個性發展的必需品

兒童對人們的依戀心,是發展兒童個性極端必需的。如果兒童沒有這種依戀心,就可能成為恐懼和驚慌體驗的犧牲品,或者將產生精神萎縮現象,這種現象的痕跡可以保留一生,甚至影響到兒童的愛好和意志----法國心理學家瓦隆

寶寶依戀父母或者其他主要撫養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

試想,從出生那一刻,寶寶就來到了一個陌生的、他完全無能為力的世界,此時的寶寶是多麼的無助和恐慌。尋找安全感就是他們生存的必需品。

而為了尋找安全感,依戀他們最熟悉的父母(尤其是媽媽)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有心理學家做了這麼一個實驗:

研究者找來了兩個在兩三個月大時,哭鬧程度相當的嬰兒A和B。

A的父母對他的哭鬧不煩不亂,仍然和他說話逗他玩;而B的父親極少陪伴他,媽媽則是隻要他一哭就抱著他走來走去,但卻很少跟他說話或者陪著他玩。

到一歲的時候,A只要父母在身邊不遠,大部分時間都能快樂地自己玩,而B卻仍然和兩三個月大的時候一樣,時常哭鬧,要求大人抱。

由此證明,依戀能減少嬰幼兒的不安和恐懼,獲得安全依戀的寶寶深知有人關心他,有需要時對方一定會出現,如此一來,當他們獨自活動的時候也有一種安全感,能接受與父母的分離而不焦慮,不會產生遇到困難無人幫助的恐懼感。

孩子的獨立性就是這樣伴隨著依戀性慢慢發展起來的。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常見的三種不同的依戀關係。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3 兒童與父母的三種常見依戀關係

寶寶和父母的依戀關係,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安全依戀型、逃避型、矛盾型。

孩子一開始認為全世界只有他和媽媽,而隨著成長和接觸範圍的擴大、接觸人事物的增多,“世界”這個概念才被不斷擴展。而這份依戀關係體現了孩子對父母、乃至對整個世界的信任程度。

那麼,我們怎麼判斷與孩子建立了哪種依戀關係呢?--通過母親離開時孩子的表現來判斷。

  • 安全依戀型

母親離開時,安全依戀型寶寶會哭鬧、焦慮,纏著媽媽,但當媽媽離開後,他的情緒很快就乎被撫平;而當媽媽回來時他會很高興,和媽媽做出親密動作(抱抱、親親)。

當處於陌生環境時,只要確認媽媽在視線內,他可以玩得很歡,以媽媽作為自己活動的基點。

這樣的孩子,通常比較合作,很少生氣,對陌生人也比較友善,容易交到朋友。

"

本文內容主題:寶寶太黏人,怎麼解決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1 當親子依戀關係出了問題,孩子就變成“小皇帝”

毛豆今年三歲,但三歲的他卻是家庭裡的小皇帝:吃飯要人喂,遊戲要父母陪著玩,鞋帶要媽媽綁,鞋子要爸爸穿....

總之事無鉅細,無時無刻,毛豆都離不開爸爸媽媽,或者說毛豆不允許父母離開自己的身邊。

這讓毛豆的父母十分難受,私人空間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份“奢侈品”:

媽媽:我們的生活日夜顛倒,幾乎24小時陪著他,完全沒自己的私人空間

爸爸:希望他能自己玩半個小時不用找我們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只要他媽媽不出現,這小子還是很好帶的。”好友如是說道。

好友的兒子丁丁今年3歲,特別依戀媽媽。媽媽沒在身邊的時候,他十分乖巧,能自己吃飯、上廁所,到點就睡...

但在媽媽面前,他就要媽媽伺候著他:餵飯、陪著上廁所、兒歌唱完一首又一首,故事講完一個又一個,丁丁愣是不睡覺...

這讓丁丁的媽媽很是苦惱,只要下班一回家她就不屬於自己,必須得圍著丁丁轉,不然丁丁就會不依不饒。

父母和孩子本就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孩子這麼黏人,也難怪孩子的父母著急:一方面影響了家長的私人空間,另一方面父母們也擔心孩子無法獨立、往後難以立足於社會。

那麼,寶寶的這種依戀行為能夠改變嗎?

答案自然是能夠改變的,在這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孩子依戀行為的由來以及其常見類型。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2 兒童依戀父母的原因:是其個性發展的必需品

兒童對人們的依戀心,是發展兒童個性極端必需的。如果兒童沒有這種依戀心,就可能成為恐懼和驚慌體驗的犧牲品,或者將產生精神萎縮現象,這種現象的痕跡可以保留一生,甚至影響到兒童的愛好和意志----法國心理學家瓦隆

寶寶依戀父母或者其他主要撫養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

試想,從出生那一刻,寶寶就來到了一個陌生的、他完全無能為力的世界,此時的寶寶是多麼的無助和恐慌。尋找安全感就是他們生存的必需品。

而為了尋找安全感,依戀他們最熟悉的父母(尤其是媽媽)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有心理學家做了這麼一個實驗:

研究者找來了兩個在兩三個月大時,哭鬧程度相當的嬰兒A和B。

A的父母對他的哭鬧不煩不亂,仍然和他說話逗他玩;而B的父親極少陪伴他,媽媽則是隻要他一哭就抱著他走來走去,但卻很少跟他說話或者陪著他玩。

到一歲的時候,A只要父母在身邊不遠,大部分時間都能快樂地自己玩,而B卻仍然和兩三個月大的時候一樣,時常哭鬧,要求大人抱。

由此證明,依戀能減少嬰幼兒的不安和恐懼,獲得安全依戀的寶寶深知有人關心他,有需要時對方一定會出現,如此一來,當他們獨自活動的時候也有一種安全感,能接受與父母的分離而不焦慮,不會產生遇到困難無人幫助的恐懼感。

孩子的獨立性就是這樣伴隨著依戀性慢慢發展起來的。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常見的三種不同的依戀關係。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3 兒童與父母的三種常見依戀關係

寶寶和父母的依戀關係,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安全依戀型、逃避型、矛盾型。

孩子一開始認為全世界只有他和媽媽,而隨著成長和接觸範圍的擴大、接觸人事物的增多,“世界”這個概念才被不斷擴展。而這份依戀關係體現了孩子對父母、乃至對整個世界的信任程度。

那麼,我們怎麼判斷與孩子建立了哪種依戀關係呢?--通過母親離開時孩子的表現來判斷。

  • 安全依戀型

母親離開時,安全依戀型寶寶會哭鬧、焦慮,纏著媽媽,但當媽媽離開後,他的情緒很快就乎被撫平;而當媽媽回來時他會很高興,和媽媽做出親密動作(抱抱、親親)。

當處於陌生環境時,只要確認媽媽在視線內,他可以玩得很歡,以媽媽作為自己活動的基點。

這樣的孩子,通常比較合作,很少生氣,對陌生人也比較友善,容易交到朋友。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 逃避型

與安全依戀型不同,逃避型孩子在媽媽離開時很少哭泣,甚至沒反應。媽媽回來時也不會有什麼情緒波動,甚至設法逃避媽媽。

這些孩子在有需求的時候不會求助,情緒波幅比較大,對陌生人不在意,很難與他人建立交往關係。

  • 矛盾型

矛盾型的孩子,在母親離開前就開始焦慮,他時刻關注母親的行為,生怕母親離開。因為把關注力大部分放到了母親身上,他們往往也無法體會到玩耍中的樂趣。母親離開後他們會更加的不安,情緒一直處於負面狀態,很難快樂起來。

而當母親回來後,他的行為也會很矛盾。一方面他想親近母親,但做出的行為卻是“懲罰”母親(如踢打、尖叫、拒絕擁抱)。

這樣的孩子的探索主動性不前,很難安撫,對陌生人也不怎麼友好。他渴望交往,但由於缺乏信任,很難和其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

本文內容主題:寶寶太黏人,怎麼解決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1 當親子依戀關係出了問題,孩子就變成“小皇帝”

毛豆今年三歲,但三歲的他卻是家庭裡的小皇帝:吃飯要人喂,遊戲要父母陪著玩,鞋帶要媽媽綁,鞋子要爸爸穿....

總之事無鉅細,無時無刻,毛豆都離不開爸爸媽媽,或者說毛豆不允許父母離開自己的身邊。

這讓毛豆的父母十分難受,私人空間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份“奢侈品”:

媽媽:我們的生活日夜顛倒,幾乎24小時陪著他,完全沒自己的私人空間

爸爸:希望他能自己玩半個小時不用找我們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只要他媽媽不出現,這小子還是很好帶的。”好友如是說道。

好友的兒子丁丁今年3歲,特別依戀媽媽。媽媽沒在身邊的時候,他十分乖巧,能自己吃飯、上廁所,到點就睡...

但在媽媽面前,他就要媽媽伺候著他:餵飯、陪著上廁所、兒歌唱完一首又一首,故事講完一個又一個,丁丁愣是不睡覺...

這讓丁丁的媽媽很是苦惱,只要下班一回家她就不屬於自己,必須得圍著丁丁轉,不然丁丁就會不依不饒。

父母和孩子本就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孩子這麼黏人,也難怪孩子的父母著急:一方面影響了家長的私人空間,另一方面父母們也擔心孩子無法獨立、往後難以立足於社會。

那麼,寶寶的這種依戀行為能夠改變嗎?

答案自然是能夠改變的,在這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孩子依戀行為的由來以及其常見類型。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2 兒童依戀父母的原因:是其個性發展的必需品

兒童對人們的依戀心,是發展兒童個性極端必需的。如果兒童沒有這種依戀心,就可能成為恐懼和驚慌體驗的犧牲品,或者將產生精神萎縮現象,這種現象的痕跡可以保留一生,甚至影響到兒童的愛好和意志----法國心理學家瓦隆

寶寶依戀父母或者其他主要撫養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

試想,從出生那一刻,寶寶就來到了一個陌生的、他完全無能為力的世界,此時的寶寶是多麼的無助和恐慌。尋找安全感就是他們生存的必需品。

而為了尋找安全感,依戀他們最熟悉的父母(尤其是媽媽)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有心理學家做了這麼一個實驗:

研究者找來了兩個在兩三個月大時,哭鬧程度相當的嬰兒A和B。

A的父母對他的哭鬧不煩不亂,仍然和他說話逗他玩;而B的父親極少陪伴他,媽媽則是隻要他一哭就抱著他走來走去,但卻很少跟他說話或者陪著他玩。

到一歲的時候,A只要父母在身邊不遠,大部分時間都能快樂地自己玩,而B卻仍然和兩三個月大的時候一樣,時常哭鬧,要求大人抱。

由此證明,依戀能減少嬰幼兒的不安和恐懼,獲得安全依戀的寶寶深知有人關心他,有需要時對方一定會出現,如此一來,當他們獨自活動的時候也有一種安全感,能接受與父母的分離而不焦慮,不會產生遇到困難無人幫助的恐懼感。

孩子的獨立性就是這樣伴隨著依戀性慢慢發展起來的。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常見的三種不同的依戀關係。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3 兒童與父母的三種常見依戀關係

寶寶和父母的依戀關係,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安全依戀型、逃避型、矛盾型。

孩子一開始認為全世界只有他和媽媽,而隨著成長和接觸範圍的擴大、接觸人事物的增多,“世界”這個概念才被不斷擴展。而這份依戀關係體現了孩子對父母、乃至對整個世界的信任程度。

那麼,我們怎麼判斷與孩子建立了哪種依戀關係呢?--通過母親離開時孩子的表現來判斷。

  • 安全依戀型

母親離開時,安全依戀型寶寶會哭鬧、焦慮,纏著媽媽,但當媽媽離開後,他的情緒很快就乎被撫平;而當媽媽回來時他會很高興,和媽媽做出親密動作(抱抱、親親)。

當處於陌生環境時,只要確認媽媽在視線內,他可以玩得很歡,以媽媽作為自己活動的基點。

這樣的孩子,通常比較合作,很少生氣,對陌生人也比較友善,容易交到朋友。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 逃避型

與安全依戀型不同,逃避型孩子在媽媽離開時很少哭泣,甚至沒反應。媽媽回來時也不會有什麼情緒波動,甚至設法逃避媽媽。

這些孩子在有需求的時候不會求助,情緒波幅比較大,對陌生人不在意,很難與他人建立交往關係。

  • 矛盾型

矛盾型的孩子,在母親離開前就開始焦慮,他時刻關注母親的行為,生怕母親離開。因為把關注力大部分放到了母親身上,他們往往也無法體會到玩耍中的樂趣。母親離開後他們會更加的不安,情緒一直處於負面狀態,很難快樂起來。

而當母親回來後,他的行為也會很矛盾。一方面他想親近母親,但做出的行為卻是“懲罰”母親(如踢打、尖叫、拒絕擁抱)。

這樣的孩子的探索主動性不前,很難安撫,對陌生人也不怎麼友好。他渴望交往,但由於缺乏信任,很難和其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看到這裡,大家也就明白了,其實要改變孩子“黏人”的問題,需要從改變親子的依戀關係入手,即把逃避型、矛盾型,轉變成安全依戀型。

04 與寶寶建立安全型依戀:預防及改變

孩子天生就會尋求安全感,對父母有依戀性,但卻並非天生就有與父母黏在一起的行為,這是後天教育所影響的。

換言之,避免孩子形成逃避型和矛盾型的依戀關係,是可以預防和轉變的:

  • 預防:一歲前讓寶寶獲得安全感是關鍵

心理學家誒裡克森認為,1歲以前是對信任懷疑的階段,這個階段父母的主要任務是充分滿足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一次發展孩子的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這樣,才能奠定孩子一生身心健康的基礎。

6個月~1歲是形成依戀關係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家長要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尤其是媽媽。

讓孩子從媽媽的親熱、愛撫、及時的餵養、語言交流、目光的注視交流等行為中體驗到媽媽的愛,獲得安全感。

"

本文內容主題:寶寶太黏人,怎麼解決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1 當親子依戀關係出了問題,孩子就變成“小皇帝”

毛豆今年三歲,但三歲的他卻是家庭裡的小皇帝:吃飯要人喂,遊戲要父母陪著玩,鞋帶要媽媽綁,鞋子要爸爸穿....

總之事無鉅細,無時無刻,毛豆都離不開爸爸媽媽,或者說毛豆不允許父母離開自己的身邊。

這讓毛豆的父母十分難受,私人空間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份“奢侈品”:

媽媽:我們的生活日夜顛倒,幾乎24小時陪著他,完全沒自己的私人空間

爸爸:希望他能自己玩半個小時不用找我們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只要他媽媽不出現,這小子還是很好帶的。”好友如是說道。

好友的兒子丁丁今年3歲,特別依戀媽媽。媽媽沒在身邊的時候,他十分乖巧,能自己吃飯、上廁所,到點就睡...

但在媽媽面前,他就要媽媽伺候著他:餵飯、陪著上廁所、兒歌唱完一首又一首,故事講完一個又一個,丁丁愣是不睡覺...

這讓丁丁的媽媽很是苦惱,只要下班一回家她就不屬於自己,必須得圍著丁丁轉,不然丁丁就會不依不饒。

父母和孩子本就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孩子這麼黏人,也難怪孩子的父母著急:一方面影響了家長的私人空間,另一方面父母們也擔心孩子無法獨立、往後難以立足於社會。

那麼,寶寶的這種依戀行為能夠改變嗎?

答案自然是能夠改變的,在這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孩子依戀行為的由來以及其常見類型。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2 兒童依戀父母的原因:是其個性發展的必需品

兒童對人們的依戀心,是發展兒童個性極端必需的。如果兒童沒有這種依戀心,就可能成為恐懼和驚慌體驗的犧牲品,或者將產生精神萎縮現象,這種現象的痕跡可以保留一生,甚至影響到兒童的愛好和意志----法國心理學家瓦隆

寶寶依戀父母或者其他主要撫養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

試想,從出生那一刻,寶寶就來到了一個陌生的、他完全無能為力的世界,此時的寶寶是多麼的無助和恐慌。尋找安全感就是他們生存的必需品。

而為了尋找安全感,依戀他們最熟悉的父母(尤其是媽媽)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有心理學家做了這麼一個實驗:

研究者找來了兩個在兩三個月大時,哭鬧程度相當的嬰兒A和B。

A的父母對他的哭鬧不煩不亂,仍然和他說話逗他玩;而B的父親極少陪伴他,媽媽則是隻要他一哭就抱著他走來走去,但卻很少跟他說話或者陪著他玩。

到一歲的時候,A只要父母在身邊不遠,大部分時間都能快樂地自己玩,而B卻仍然和兩三個月大的時候一樣,時常哭鬧,要求大人抱。

由此證明,依戀能減少嬰幼兒的不安和恐懼,獲得安全依戀的寶寶深知有人關心他,有需要時對方一定會出現,如此一來,當他們獨自活動的時候也有一種安全感,能接受與父母的分離而不焦慮,不會產生遇到困難無人幫助的恐懼感。

孩子的獨立性就是這樣伴隨著依戀性慢慢發展起來的。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常見的三種不同的依戀關係。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3 兒童與父母的三種常見依戀關係

寶寶和父母的依戀關係,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安全依戀型、逃避型、矛盾型。

孩子一開始認為全世界只有他和媽媽,而隨著成長和接觸範圍的擴大、接觸人事物的增多,“世界”這個概念才被不斷擴展。而這份依戀關係體現了孩子對父母、乃至對整個世界的信任程度。

那麼,我們怎麼判斷與孩子建立了哪種依戀關係呢?--通過母親離開時孩子的表現來判斷。

  • 安全依戀型

母親離開時,安全依戀型寶寶會哭鬧、焦慮,纏著媽媽,但當媽媽離開後,他的情緒很快就乎被撫平;而當媽媽回來時他會很高興,和媽媽做出親密動作(抱抱、親親)。

當處於陌生環境時,只要確認媽媽在視線內,他可以玩得很歡,以媽媽作為自己活動的基點。

這樣的孩子,通常比較合作,很少生氣,對陌生人也比較友善,容易交到朋友。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 逃避型

與安全依戀型不同,逃避型孩子在媽媽離開時很少哭泣,甚至沒反應。媽媽回來時也不會有什麼情緒波動,甚至設法逃避媽媽。

這些孩子在有需求的時候不會求助,情緒波幅比較大,對陌生人不在意,很難與他人建立交往關係。

  • 矛盾型

矛盾型的孩子,在母親離開前就開始焦慮,他時刻關注母親的行為,生怕母親離開。因為把關注力大部分放到了母親身上,他們往往也無法體會到玩耍中的樂趣。母親離開後他們會更加的不安,情緒一直處於負面狀態,很難快樂起來。

而當母親回來後,他的行為也會很矛盾。一方面他想親近母親,但做出的行為卻是“懲罰”母親(如踢打、尖叫、拒絕擁抱)。

這樣的孩子的探索主動性不前,很難安撫,對陌生人也不怎麼友好。他渴望交往,但由於缺乏信任,很難和其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看到這裡,大家也就明白了,其實要改變孩子“黏人”的問題,需要從改變親子的依戀關係入手,即把逃避型、矛盾型,轉變成安全依戀型。

04 與寶寶建立安全型依戀:預防及改變

孩子天生就會尋求安全感,對父母有依戀性,但卻並非天生就有與父母黏在一起的行為,這是後天教育所影響的。

換言之,避免孩子形成逃避型和矛盾型的依戀關係,是可以預防和轉變的:

  • 預防:一歲前讓寶寶獲得安全感是關鍵

心理學家誒裡克森認為,1歲以前是對信任懷疑的階段,這個階段父母的主要任務是充分滿足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一次發展孩子的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這樣,才能奠定孩子一生身心健康的基礎。

6個月~1歲是形成依戀關係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家長要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尤其是媽媽。

讓孩子從媽媽的親熱、愛撫、及時的餵養、語言交流、目光的注視交流等行為中體驗到媽媽的愛,獲得安全感。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 轉變:有規律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倘若一歲前父母能愛撫嬰兒、陪伴嬰兒,並且有規律照料、滿足他的基本生理需求,就能使嬰兒對周圍的人產生一種基本信任感,感到環境中的人和物都是可靠的,從而得到安全感;

相反,如果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是得到不規律的滿足,嬰兒從生理需求的混亂的滿足中,體驗著身體的不適,產生最初的不安全感。

假如錯過了1歲前的關鍵時期,我們仍然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需求來制定規則,有規律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讓孩子的混亂生活規律得以改變,重獲安全感。

但值得注意的是,過往不規律的滿足,致使孩子的需求產生也不規律,家長要主動去適應孩子的節奏,不能強行按自己所想所設計的“公式化”養育。

"

本文內容主題:寶寶太黏人,怎麼解決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1 當親子依戀關係出了問題,孩子就變成“小皇帝”

毛豆今年三歲,但三歲的他卻是家庭裡的小皇帝:吃飯要人喂,遊戲要父母陪著玩,鞋帶要媽媽綁,鞋子要爸爸穿....

總之事無鉅細,無時無刻,毛豆都離不開爸爸媽媽,或者說毛豆不允許父母離開自己的身邊。

這讓毛豆的父母十分難受,私人空間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份“奢侈品”:

媽媽:我們的生活日夜顛倒,幾乎24小時陪著他,完全沒自己的私人空間

爸爸:希望他能自己玩半個小時不用找我們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只要他媽媽不出現,這小子還是很好帶的。”好友如是說道。

好友的兒子丁丁今年3歲,特別依戀媽媽。媽媽沒在身邊的時候,他十分乖巧,能自己吃飯、上廁所,到點就睡...

但在媽媽面前,他就要媽媽伺候著他:餵飯、陪著上廁所、兒歌唱完一首又一首,故事講完一個又一個,丁丁愣是不睡覺...

這讓丁丁的媽媽很是苦惱,只要下班一回家她就不屬於自己,必須得圍著丁丁轉,不然丁丁就會不依不饒。

父母和孩子本就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孩子這麼黏人,也難怪孩子的父母著急:一方面影響了家長的私人空間,另一方面父母們也擔心孩子無法獨立、往後難以立足於社會。

那麼,寶寶的這種依戀行為能夠改變嗎?

答案自然是能夠改變的,在這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孩子依戀行為的由來以及其常見類型。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2 兒童依戀父母的原因:是其個性發展的必需品

兒童對人們的依戀心,是發展兒童個性極端必需的。如果兒童沒有這種依戀心,就可能成為恐懼和驚慌體驗的犧牲品,或者將產生精神萎縮現象,這種現象的痕跡可以保留一生,甚至影響到兒童的愛好和意志----法國心理學家瓦隆

寶寶依戀父母或者其他主要撫養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

試想,從出生那一刻,寶寶就來到了一個陌生的、他完全無能為力的世界,此時的寶寶是多麼的無助和恐慌。尋找安全感就是他們生存的必需品。

而為了尋找安全感,依戀他們最熟悉的父母(尤其是媽媽)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有心理學家做了這麼一個實驗:

研究者找來了兩個在兩三個月大時,哭鬧程度相當的嬰兒A和B。

A的父母對他的哭鬧不煩不亂,仍然和他說話逗他玩;而B的父親極少陪伴他,媽媽則是隻要他一哭就抱著他走來走去,但卻很少跟他說話或者陪著他玩。

到一歲的時候,A只要父母在身邊不遠,大部分時間都能快樂地自己玩,而B卻仍然和兩三個月大的時候一樣,時常哭鬧,要求大人抱。

由此證明,依戀能減少嬰幼兒的不安和恐懼,獲得安全依戀的寶寶深知有人關心他,有需要時對方一定會出現,如此一來,當他們獨自活動的時候也有一種安全感,能接受與父母的分離而不焦慮,不會產生遇到困難無人幫助的恐懼感。

孩子的獨立性就是這樣伴隨著依戀性慢慢發展起來的。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常見的三種不同的依戀關係。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3 兒童與父母的三種常見依戀關係

寶寶和父母的依戀關係,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安全依戀型、逃避型、矛盾型。

孩子一開始認為全世界只有他和媽媽,而隨著成長和接觸範圍的擴大、接觸人事物的增多,“世界”這個概念才被不斷擴展。而這份依戀關係體現了孩子對父母、乃至對整個世界的信任程度。

那麼,我們怎麼判斷與孩子建立了哪種依戀關係呢?--通過母親離開時孩子的表現來判斷。

  • 安全依戀型

母親離開時,安全依戀型寶寶會哭鬧、焦慮,纏著媽媽,但當媽媽離開後,他的情緒很快就乎被撫平;而當媽媽回來時他會很高興,和媽媽做出親密動作(抱抱、親親)。

當處於陌生環境時,只要確認媽媽在視線內,他可以玩得很歡,以媽媽作為自己活動的基點。

這樣的孩子,通常比較合作,很少生氣,對陌生人也比較友善,容易交到朋友。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 逃避型

與安全依戀型不同,逃避型孩子在媽媽離開時很少哭泣,甚至沒反應。媽媽回來時也不會有什麼情緒波動,甚至設法逃避媽媽。

這些孩子在有需求的時候不會求助,情緒波幅比較大,對陌生人不在意,很難與他人建立交往關係。

  • 矛盾型

矛盾型的孩子,在母親離開前就開始焦慮,他時刻關注母親的行為,生怕母親離開。因為把關注力大部分放到了母親身上,他們往往也無法體會到玩耍中的樂趣。母親離開後他們會更加的不安,情緒一直處於負面狀態,很難快樂起來。

而當母親回來後,他的行為也會很矛盾。一方面他想親近母親,但做出的行為卻是“懲罰”母親(如踢打、尖叫、拒絕擁抱)。

這樣的孩子的探索主動性不前,很難安撫,對陌生人也不怎麼友好。他渴望交往,但由於缺乏信任,很難和其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看到這裡,大家也就明白了,其實要改變孩子“黏人”的問題,需要從改變親子的依戀關係入手,即把逃避型、矛盾型,轉變成安全依戀型。

04 與寶寶建立安全型依戀:預防及改變

孩子天生就會尋求安全感,對父母有依戀性,但卻並非天生就有與父母黏在一起的行為,這是後天教育所影響的。

換言之,避免孩子形成逃避型和矛盾型的依戀關係,是可以預防和轉變的:

  • 預防:一歲前讓寶寶獲得安全感是關鍵

心理學家誒裡克森認為,1歲以前是對信任懷疑的階段,這個階段父母的主要任務是充分滿足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一次發展孩子的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這樣,才能奠定孩子一生身心健康的基礎。

6個月~1歲是形成依戀關係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家長要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尤其是媽媽。

讓孩子從媽媽的親熱、愛撫、及時的餵養、語言交流、目光的注視交流等行為中體驗到媽媽的愛,獲得安全感。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 轉變:有規律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倘若一歲前父母能愛撫嬰兒、陪伴嬰兒,並且有規律照料、滿足他的基本生理需求,就能使嬰兒對周圍的人產生一種基本信任感,感到環境中的人和物都是可靠的,從而得到安全感;

相反,如果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是得到不規律的滿足,嬰兒從生理需求的混亂的滿足中,體驗著身體的不適,產生最初的不安全感。

假如錯過了1歲前的關鍵時期,我們仍然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需求來制定規則,有規律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讓孩子的混亂生活規律得以改變,重獲安全感。

但值得注意的是,過往不規律的滿足,致使孩子的需求產生也不規律,家長要主動去適應孩子的節奏,不能強行按自己所想所設計的“公式化”養育。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 轉變:讓寶寶快樂成長

心理學家羅耶說:“在喚醒嬰兒的感官愉悅的過程中,父母扮演著第一個重要角色。通過他們對嬰兒的日常照料--餵奶、換尿布、親撫,嬰兒發現了皮膚的接觸、音樂般的嗓音、甜膩的奶香、媽媽溫柔的目光給他帶來的快感。”

快樂是一切積極情緒的基礎和歸宿。一個在6歲前就獲得了快樂的孩子,一定能夠打下良好人格發展的基礎。

  • 轉變:重視寶寶的獨立

嬰兒在一歲前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應該被無條件滿足,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達到自我滿足。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開始逐漸掌握主動探索世界的能力,家長就要逐步放手讓他們嘗試獨立。

父母的角色漸漸要自我“務虛化”,例如嬰兒時期抱著孩子扶著奶瓶餵奶,到鼓勵孩子自己拿著奶瓶喝。

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家長只需要成為孩子的安全島,當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給予孩子安慰、支持和鼓勵,而不是繼續扮演孩子的手和腳的延伸。

"

本文內容主題:寶寶太黏人,怎麼解決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1 當親子依戀關係出了問題,孩子就變成“小皇帝”

毛豆今年三歲,但三歲的他卻是家庭裡的小皇帝:吃飯要人喂,遊戲要父母陪著玩,鞋帶要媽媽綁,鞋子要爸爸穿....

總之事無鉅細,無時無刻,毛豆都離不開爸爸媽媽,或者說毛豆不允許父母離開自己的身邊。

這讓毛豆的父母十分難受,私人空間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份“奢侈品”:

媽媽:我們的生活日夜顛倒,幾乎24小時陪著他,完全沒自己的私人空間

爸爸:希望他能自己玩半個小時不用找我們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只要他媽媽不出現,這小子還是很好帶的。”好友如是說道。

好友的兒子丁丁今年3歲,特別依戀媽媽。媽媽沒在身邊的時候,他十分乖巧,能自己吃飯、上廁所,到點就睡...

但在媽媽面前,他就要媽媽伺候著他:餵飯、陪著上廁所、兒歌唱完一首又一首,故事講完一個又一個,丁丁愣是不睡覺...

這讓丁丁的媽媽很是苦惱,只要下班一回家她就不屬於自己,必須得圍著丁丁轉,不然丁丁就會不依不饒。

父母和孩子本就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孩子這麼黏人,也難怪孩子的父母著急:一方面影響了家長的私人空間,另一方面父母們也擔心孩子無法獨立、往後難以立足於社會。

那麼,寶寶的這種依戀行為能夠改變嗎?

答案自然是能夠改變的,在這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孩子依戀行為的由來以及其常見類型。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2 兒童依戀父母的原因:是其個性發展的必需品

兒童對人們的依戀心,是發展兒童個性極端必需的。如果兒童沒有這種依戀心,就可能成為恐懼和驚慌體驗的犧牲品,或者將產生精神萎縮現象,這種現象的痕跡可以保留一生,甚至影響到兒童的愛好和意志----法國心理學家瓦隆

寶寶依戀父母或者其他主要撫養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

試想,從出生那一刻,寶寶就來到了一個陌生的、他完全無能為力的世界,此時的寶寶是多麼的無助和恐慌。尋找安全感就是他們生存的必需品。

而為了尋找安全感,依戀他們最熟悉的父母(尤其是媽媽)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有心理學家做了這麼一個實驗:

研究者找來了兩個在兩三個月大時,哭鬧程度相當的嬰兒A和B。

A的父母對他的哭鬧不煩不亂,仍然和他說話逗他玩;而B的父親極少陪伴他,媽媽則是隻要他一哭就抱著他走來走去,但卻很少跟他說話或者陪著他玩。

到一歲的時候,A只要父母在身邊不遠,大部分時間都能快樂地自己玩,而B卻仍然和兩三個月大的時候一樣,時常哭鬧,要求大人抱。

由此證明,依戀能減少嬰幼兒的不安和恐懼,獲得安全依戀的寶寶深知有人關心他,有需要時對方一定會出現,如此一來,當他們獨自活動的時候也有一種安全感,能接受與父母的分離而不焦慮,不會產生遇到困難無人幫助的恐懼感。

孩子的獨立性就是這樣伴隨著依戀性慢慢發展起來的。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常見的三種不同的依戀關係。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3 兒童與父母的三種常見依戀關係

寶寶和父母的依戀關係,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安全依戀型、逃避型、矛盾型。

孩子一開始認為全世界只有他和媽媽,而隨著成長和接觸範圍的擴大、接觸人事物的增多,“世界”這個概念才被不斷擴展。而這份依戀關係體現了孩子對父母、乃至對整個世界的信任程度。

那麼,我們怎麼判斷與孩子建立了哪種依戀關係呢?--通過母親離開時孩子的表現來判斷。

  • 安全依戀型

母親離開時,安全依戀型寶寶會哭鬧、焦慮,纏著媽媽,但當媽媽離開後,他的情緒很快就乎被撫平;而當媽媽回來時他會很高興,和媽媽做出親密動作(抱抱、親親)。

當處於陌生環境時,只要確認媽媽在視線內,他可以玩得很歡,以媽媽作為自己活動的基點。

這樣的孩子,通常比較合作,很少生氣,對陌生人也比較友善,容易交到朋友。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 逃避型

與安全依戀型不同,逃避型孩子在媽媽離開時很少哭泣,甚至沒反應。媽媽回來時也不會有什麼情緒波動,甚至設法逃避媽媽。

這些孩子在有需求的時候不會求助,情緒波幅比較大,對陌生人不在意,很難與他人建立交往關係。

  • 矛盾型

矛盾型的孩子,在母親離開前就開始焦慮,他時刻關注母親的行為,生怕母親離開。因為把關注力大部分放到了母親身上,他們往往也無法體會到玩耍中的樂趣。母親離開後他們會更加的不安,情緒一直處於負面狀態,很難快樂起來。

而當母親回來後,他的行為也會很矛盾。一方面他想親近母親,但做出的行為卻是“懲罰”母親(如踢打、尖叫、拒絕擁抱)。

這樣的孩子的探索主動性不前,很難安撫,對陌生人也不怎麼友好。他渴望交往,但由於缺乏信任,很難和其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看到這裡,大家也就明白了,其實要改變孩子“黏人”的問題,需要從改變親子的依戀關係入手,即把逃避型、矛盾型,轉變成安全依戀型。

04 與寶寶建立安全型依戀:預防及改變

孩子天生就會尋求安全感,對父母有依戀性,但卻並非天生就有與父母黏在一起的行為,這是後天教育所影響的。

換言之,避免孩子形成逃避型和矛盾型的依戀關係,是可以預防和轉變的:

  • 預防:一歲前讓寶寶獲得安全感是關鍵

心理學家誒裡克森認為,1歲以前是對信任懷疑的階段,這個階段父母的主要任務是充分滿足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一次發展孩子的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這樣,才能奠定孩子一生身心健康的基礎。

6個月~1歲是形成依戀關係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家長要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尤其是媽媽。

讓孩子從媽媽的親熱、愛撫、及時的餵養、語言交流、目光的注視交流等行為中體驗到媽媽的愛,獲得安全感。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 轉變:有規律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倘若一歲前父母能愛撫嬰兒、陪伴嬰兒,並且有規律照料、滿足他的基本生理需求,就能使嬰兒對周圍的人產生一種基本信任感,感到環境中的人和物都是可靠的,從而得到安全感;

相反,如果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是得到不規律的滿足,嬰兒從生理需求的混亂的滿足中,體驗著身體的不適,產生最初的不安全感。

假如錯過了1歲前的關鍵時期,我們仍然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需求來制定規則,有規律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讓孩子的混亂生活規律得以改變,重獲安全感。

但值得注意的是,過往不規律的滿足,致使孩子的需求產生也不規律,家長要主動去適應孩子的節奏,不能強行按自己所想所設計的“公式化”養育。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 轉變:讓寶寶快樂成長

心理學家羅耶說:“在喚醒嬰兒的感官愉悅的過程中,父母扮演著第一個重要角色。通過他們對嬰兒的日常照料--餵奶、換尿布、親撫,嬰兒發現了皮膚的接觸、音樂般的嗓音、甜膩的奶香、媽媽溫柔的目光給他帶來的快感。”

快樂是一切積極情緒的基礎和歸宿。一個在6歲前就獲得了快樂的孩子,一定能夠打下良好人格發展的基礎。

  • 轉變:重視寶寶的獨立

嬰兒在一歲前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應該被無條件滿足,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達到自我滿足。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開始逐漸掌握主動探索世界的能力,家長就要逐步放手讓他們嘗試獨立。

父母的角色漸漸要自我“務虛化”,例如嬰兒時期抱著孩子扶著奶瓶餵奶,到鼓勵孩子自己拿著奶瓶喝。

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家長只需要成為孩子的安全島,當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給予孩子安慰、支持和鼓勵,而不是繼續扮演孩子的手和腳的延伸。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 轉變:和寶寶親密接觸不需要分年齡

有的父母過於貪玩,覺得寶寶小什麼都不懂,吃飽穿暖就行了,不需要什麼擁抱、親吻;

還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已經長大了,不用再和孩子進行擁抱、吻臉等親密接觸;

例如《超級育兒師》中,有一位媽媽,不管大女兒再渴望,她就是不願意擁抱自己的大女兒,甚至覺得反感,反問:“一個10歲的孩子,他真的那麼需要擁抱嗎?”

而育兒師的回答是:“如果你們現在不給予她足夠的愛,足夠的愛的表現,一旦別人給了,他會跟那個人走的。”

或許隨著年齡的增長、性別的差異,一些如親吻的動作不再適合和孩子做,但作為父母,給孩子擁抱是不需要分年齡,分性別的。

"

本文內容主題:寶寶太黏人,怎麼解決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1 當親子依戀關係出了問題,孩子就變成“小皇帝”

毛豆今年三歲,但三歲的他卻是家庭裡的小皇帝:吃飯要人喂,遊戲要父母陪著玩,鞋帶要媽媽綁,鞋子要爸爸穿....

總之事無鉅細,無時無刻,毛豆都離不開爸爸媽媽,或者說毛豆不允許父母離開自己的身邊。

這讓毛豆的父母十分難受,私人空間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份“奢侈品”:

媽媽:我們的生活日夜顛倒,幾乎24小時陪著他,完全沒自己的私人空間

爸爸:希望他能自己玩半個小時不用找我們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只要他媽媽不出現,這小子還是很好帶的。”好友如是說道。

好友的兒子丁丁今年3歲,特別依戀媽媽。媽媽沒在身邊的時候,他十分乖巧,能自己吃飯、上廁所,到點就睡...

但在媽媽面前,他就要媽媽伺候著他:餵飯、陪著上廁所、兒歌唱完一首又一首,故事講完一個又一個,丁丁愣是不睡覺...

這讓丁丁的媽媽很是苦惱,只要下班一回家她就不屬於自己,必須得圍著丁丁轉,不然丁丁就會不依不饒。

父母和孩子本就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孩子這麼黏人,也難怪孩子的父母著急:一方面影響了家長的私人空間,另一方面父母們也擔心孩子無法獨立、往後難以立足於社會。

那麼,寶寶的這種依戀行為能夠改變嗎?

答案自然是能夠改變的,在這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孩子依戀行為的由來以及其常見類型。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2 兒童依戀父母的原因:是其個性發展的必需品

兒童對人們的依戀心,是發展兒童個性極端必需的。如果兒童沒有這種依戀心,就可能成為恐懼和驚慌體驗的犧牲品,或者將產生精神萎縮現象,這種現象的痕跡可以保留一生,甚至影響到兒童的愛好和意志----法國心理學家瓦隆

寶寶依戀父母或者其他主要撫養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

試想,從出生那一刻,寶寶就來到了一個陌生的、他完全無能為力的世界,此時的寶寶是多麼的無助和恐慌。尋找安全感就是他們生存的必需品。

而為了尋找安全感,依戀他們最熟悉的父母(尤其是媽媽)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有心理學家做了這麼一個實驗:

研究者找來了兩個在兩三個月大時,哭鬧程度相當的嬰兒A和B。

A的父母對他的哭鬧不煩不亂,仍然和他說話逗他玩;而B的父親極少陪伴他,媽媽則是隻要他一哭就抱著他走來走去,但卻很少跟他說話或者陪著他玩。

到一歲的時候,A只要父母在身邊不遠,大部分時間都能快樂地自己玩,而B卻仍然和兩三個月大的時候一樣,時常哭鬧,要求大人抱。

由此證明,依戀能減少嬰幼兒的不安和恐懼,獲得安全依戀的寶寶深知有人關心他,有需要時對方一定會出現,如此一來,當他們獨自活動的時候也有一種安全感,能接受與父母的分離而不焦慮,不會產生遇到困難無人幫助的恐懼感。

孩子的獨立性就是這樣伴隨著依戀性慢慢發展起來的。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常見的三種不同的依戀關係。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03 兒童與父母的三種常見依戀關係

寶寶和父母的依戀關係,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安全依戀型、逃避型、矛盾型。

孩子一開始認為全世界只有他和媽媽,而隨著成長和接觸範圍的擴大、接觸人事物的增多,“世界”這個概念才被不斷擴展。而這份依戀關係體現了孩子對父母、乃至對整個世界的信任程度。

那麼,我們怎麼判斷與孩子建立了哪種依戀關係呢?--通過母親離開時孩子的表現來判斷。

  • 安全依戀型

母親離開時,安全依戀型寶寶會哭鬧、焦慮,纏著媽媽,但當媽媽離開後,他的情緒很快就乎被撫平;而當媽媽回來時他會很高興,和媽媽做出親密動作(抱抱、親親)。

當處於陌生環境時,只要確認媽媽在視線內,他可以玩得很歡,以媽媽作為自己活動的基點。

這樣的孩子,通常比較合作,很少生氣,對陌生人也比較友善,容易交到朋友。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 逃避型

與安全依戀型不同,逃避型孩子在媽媽離開時很少哭泣,甚至沒反應。媽媽回來時也不會有什麼情緒波動,甚至設法逃避媽媽。

這些孩子在有需求的時候不會求助,情緒波幅比較大,對陌生人不在意,很難與他人建立交往關係。

  • 矛盾型

矛盾型的孩子,在母親離開前就開始焦慮,他時刻關注母親的行為,生怕母親離開。因為把關注力大部分放到了母親身上,他們往往也無法體會到玩耍中的樂趣。母親離開後他們會更加的不安,情緒一直處於負面狀態,很難快樂起來。

而當母親回來後,他的行為也會很矛盾。一方面他想親近母親,但做出的行為卻是“懲罰”母親(如踢打、尖叫、拒絕擁抱)。

這樣的孩子的探索主動性不前,很難安撫,對陌生人也不怎麼友好。他渴望交往,但由於缺乏信任,很難和其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看到這裡,大家也就明白了,其實要改變孩子“黏人”的問題,需要從改變親子的依戀關係入手,即把逃避型、矛盾型,轉變成安全依戀型。

04 與寶寶建立安全型依戀:預防及改變

孩子天生就會尋求安全感,對父母有依戀性,但卻並非天生就有與父母黏在一起的行為,這是後天教育所影響的。

換言之,避免孩子形成逃避型和矛盾型的依戀關係,是可以預防和轉變的:

  • 預防:一歲前讓寶寶獲得安全感是關鍵

心理學家誒裡克森認為,1歲以前是對信任懷疑的階段,這個階段父母的主要任務是充分滿足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一次發展孩子的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這樣,才能奠定孩子一生身心健康的基礎。

6個月~1歲是形成依戀關係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家長要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尤其是媽媽。

讓孩子從媽媽的親熱、愛撫、及時的餵養、語言交流、目光的注視交流等行為中體驗到媽媽的愛,獲得安全感。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 轉變:有規律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倘若一歲前父母能愛撫嬰兒、陪伴嬰兒,並且有規律照料、滿足他的基本生理需求,就能使嬰兒對周圍的人產生一種基本信任感,感到環境中的人和物都是可靠的,從而得到安全感;

相反,如果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是得到不規律的滿足,嬰兒從生理需求的混亂的滿足中,體驗著身體的不適,產生最初的不安全感。

假如錯過了1歲前的關鍵時期,我們仍然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需求來制定規則,有規律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讓孩子的混亂生活規律得以改變,重獲安全感。

但值得注意的是,過往不規律的滿足,致使孩子的需求產生也不規律,家長要主動去適應孩子的節奏,不能強行按自己所想所設計的“公式化”養育。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 轉變:讓寶寶快樂成長

心理學家羅耶說:“在喚醒嬰兒的感官愉悅的過程中,父母扮演著第一個重要角色。通過他們對嬰兒的日常照料--餵奶、換尿布、親撫,嬰兒發現了皮膚的接觸、音樂般的嗓音、甜膩的奶香、媽媽溫柔的目光給他帶來的快感。”

快樂是一切積極情緒的基礎和歸宿。一個在6歲前就獲得了快樂的孩子,一定能夠打下良好人格發展的基礎。

  • 轉變:重視寶寶的獨立

嬰兒在一歲前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應該被無條件滿足,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達到自我滿足。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開始逐漸掌握主動探索世界的能力,家長就要逐步放手讓他們嘗試獨立。

父母的角色漸漸要自我“務虛化”,例如嬰兒時期抱著孩子扶著奶瓶餵奶,到鼓勵孩子自己拿著奶瓶喝。

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家長只需要成為孩子的安全島,當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給予孩子安慰、支持和鼓勵,而不是繼續扮演孩子的手和腳的延伸。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 轉變:和寶寶親密接觸不需要分年齡

有的父母過於貪玩,覺得寶寶小什麼都不懂,吃飽穿暖就行了,不需要什麼擁抱、親吻;

還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已經長大了,不用再和孩子進行擁抱、吻臉等親密接觸;

例如《超級育兒師》中,有一位媽媽,不管大女兒再渴望,她就是不願意擁抱自己的大女兒,甚至覺得反感,反問:“一個10歲的孩子,他真的那麼需要擁抱嗎?”

而育兒師的回答是:“如果你們現在不給予她足夠的愛,足夠的愛的表現,一旦別人給了,他會跟那個人走的。”

或許隨著年齡的增長、性別的差異,一些如親吻的動作不再適合和孩子做,但作為父母,給孩子擁抱是不需要分年齡,分性別的。

育兒心理學: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請先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淅爸有話說:孩子和母親形成的依戀關係,是孩子人格發展的基礎,決定著孩子未來將以什麼樣的狀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