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些數數方法,就不算真的會數數,孩子上小學可能會吃力

不完美媽媽 幼兒園 數學 樂高積木 媽媽沒時間 2019-06-01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暑假馬上要到了,幼小銜接班又變得熱鬧起來。記得有朋友問過我,“等小樣上了大班,你會給他報幼小銜接課嗎?”我回答,“不會。”

那你會提前教他一年級的內容嗎?

我的回答是,“或許會稍微教一點,給他打個底。但肯定不是幼小銜接班的那種教法。”

就像我在中科院上課時,教授反覆說的那句話,“重點不是要不要教幼兒園的孩子學數學、學拼音,而是怎麼教的問題。”

不知道這些數數方法,就不算真的會數數,孩子上小學可能會吃力

6歲前和6歲後,孩子的認知能力是不同的。用教小學生的方法教中、大班的孩子,不僅吸收效果差,還可能因為過度教育,扼殺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影響小學階段學習的積極性

對於6歲前的孩子,學習的主要形式應該是玩遊戲和動手操作,而不是抽象的講述和機械性記憶。

今天,小樣媽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學齡前孩子怎麼學數數”的問題。

你可能會說,“數數簡單呀,不就是1,2,3嘛,我們家孩子早就會了。”

的確,從1數到10,大部分孩子不用特別教也能學會。但這只是數數的一小部分,不夠全面也不夠深入。

不知道這些數數方法,就不算真的會數數,孩子上小學可能會吃力

想要孩子上小學後能跟得上老師的進度,在數學這門科目上有好的表現,我們還需要幫他更全面、更深入地瞭解一些數字的概念。比如零是多少,什麼是奇數,什麼是偶數,如何掌握1到100的排序。

這些問題對孩子來說很抽象,但只要融合進遊戲裡,孩子就能慢慢領悟和掌握,一起來看看怎麼玩吧。

01 不能錯過的數字0

你家寶貝可能對1到10這十個數字非常熟悉,能夠準確地按數取物。可是數字0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在教孩子數數的時候,常常會漏掉數字0。就算孩子問起來,我們也只會解釋說,“0就是什麼都沒有。

這個解釋大人一聽就明白了,對孩子來說卻太抽象,很難真正理解。我們可以用2個遊戲幫他理解0的含義。

不知道這些數數方法,就不算真的會數數,孩子上小學可能會吃力

第1個遊戲,準備0到10的數字卡片,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好。然後給孩子準備一些可以計數的實物,比如小木棍、毛球、紅棗都可以。

請孩子根據數字,擺上對應的木棍。數字1下面放1根木棍,數字2下面放2根木棍。最後問孩子,“數字0下面應該放幾根木棍呀?

孩子可能會很困惑,如果他在數字0下面放了1根木棍,我們可以說,“你放了1根木棍,可是我們應該放0根木棍,應該怎麼做呢?”

如果孩子做對了,沒有在數字0下面放任何東西,這時我們要肯定他,“0就是什麼也沒有,不需要放木棍,你做的很對。

第2個遊戲更活潑,可以全家人一起玩。媽媽站在客廳中間,對爸爸和孩子發出指令,“現在,你們過來親我1次。”這時孩子會很開心地奔向你,在你臉上親一下。

不知道這些數數方法,就不算真的會數數,孩子上小學可能會吃力

等孩子熟悉遊戲規則後,我們可以說,“現在,你們過來親我0次。

爸爸可以站在原地不動,如果孩子過來親了媽媽,我們就告訴他,“你親了我1次,可是你應該親我0次。我們再來玩一次吧。”

這個遊戲不僅能讓孩子理解0的含義,也是很不錯的親子互動遊戲,玩起來會很溫馨呢。

02 從1到100,中間都有誰?

從1數到10,對孩子來說基本沒什麼問題。可是要數到100,很多孩子就數不下去了。

而且單純地口頭數數,孩子並不能把數字的發音和寫法結合起來,將來上了學,很可能會弄混66,99,68,86這些長相相近的數字

有幾個遊戲可以幫孩子練習1到100的數數。

首先,我們可以給孩子打印一張1-100的數字表(小樣媽已經給大家準備好電子版的素材了,私信我獲取)。

可以帶孩子一邊指著數字,一邊練習數數

不知道這些數數方法,就不算真的會數數,孩子上小學可能會吃力

也可以把數字表裁成一條一條的,1-10是一條,11-20是一條,這樣10個數一組,帶孩子分別熟悉後,再請他把這10條數字按大小的順序排列好,還原成最初的數字表。

其次,我們可以用積木遮蓋掉數字表上的部分數字,請孩子猜一猜,33前面的數字是幾,49後面的數字是幾。這樣能夠加深孩子對數字的記憶,幫助他理解連續排列的概念。

不知道這些數數方法,就不算真的會數數,孩子上小學可能會吃力

我們還可以給孩子玩數字拼圖(需要素材的可以私信我)。

把拼圖打印出來後,裁成一條條的,孩子可以根據數字的順序排序,來完成拼圖。

03 認識奇數和偶數

最後一個是奇數和偶數。我們並不是要教孩子“奇數”和“偶數”這兩個詞彙的定義,而是要帶他去發現數字的區別和規律

不知道這些數數方法,就不算真的會數數,孩子上小學可能會吃力

玩法很簡單,只需要讓孩子按照數字擺放實物(比如鈕釦、樂高),只不過擺的時候兩個兩個一行。就像幼兒園小朋友排隊一樣,兩個小朋友手拉手,找朋友。

通過動手擺放,孩子會發現,有些數字下面的鈕釦總能找到朋友,比如2、4、6,有些數字卻會落單,比如1、3、5。

熟練後,還可以增加難度,把兩位數的數字也用鈕釦擺一擺。甚至在擺之前,先讓孩子猜一猜,15是奇數還是偶數,會有鈕釦找不到好朋友嗎?

今天給大家分享瞭如何幫孩子理解數字0和奇偶數,以及熟悉1到100的排序。

重點不是教給孩子多少知識,讓他完成多少任務,而是在玩的過程中去感知和思考,紮實地把數學思維培養起來。這樣孩子上小學後,就能快速吸收老師教的知識,不容易有挫敗感。

別忘了找我領素材哦。歡迎加入我的早教圈子,每天1個早教遊戲,幫孩子開發大腦,培養“學習力”。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