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3個孩子做家教的故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這個習慣很重要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免費獲得不同的育兒知識乾貨。

文 | 蘇宇杭

給3個孩子做家教的故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這個習慣很重要

師姐家有四個孩子 。

老大十歲,溫柔體貼,是個大家閨秀;老二八歲,鬼靈精怪,是家裡的開心果;老三四歲,甜美可愛,很是乖巧;老四才剛出生不久。

多少人羨慕師姐家的孩子,那是真真正正的別人家的孩子。雖說都在國際學校上學,小小年紀,卻上能知曉中國傳統文化,下能通識西方禮儀。

最讓我驚訝的是他們姐弟幾個,都有著自己獨特而鮮明的性格特點,更重要的一點,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令我驚愕。

突然回憶起在大學那會兒做過的三份家教,遇到過的三個孩子。

給3個孩子做家教的故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這個習慣很重要

01

第一個孩子叫小妤。

初見小妤,是個非常可愛的女孩子,剛上二年級。小妤的作業不是很多,無非就是語數英,再加上一些手工作業,還有基本的預習和複習。我坐在小妤旁邊,先讓她自己做作業。

剛開始還是很自覺,拿起田字格抄寫語文生詞。本以為在我的監督下,小妤能夠自覺地完成作業,後面我才發現,是我太天真了。

給3個孩子做家教的故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這個習慣很重要

坐在椅子上不到十分鐘,孩子的脊背已經彎得像個拱橋似的,左手撐著臉頰,只有右手在作業本上抄寫著生詞。作業本上的字早已歪歪扭扭了。

“老師,我去上個廁所哈。”

“老師,等會寫完這個作業可不可以休息會兒啊?”

“老師,你知道嗎?今天我們學校……”

“老師,幾點了?”

……

短短的兩個小時,我已是身心俱疲,意識模糊,沒輔導成學習,光糾正孩子的壞習慣了。小妤上課過程中分心走神、多動、作業拖拉,造成學習效率極度低下。

給3個孩子做家教的故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這個習慣很重要

02

韓靈是我的第二位學生。她的父親找到我時,也是火急火燎的。

“孩子剛上四年級,我跟她媽媽都比較忙,平常沒時間管她。小杭老師,您幫我帶帶這孩子吧,學習上我不要求說提高多少,陪她玩會兒也行。”

第一次聽家長這樣說,因為作為一個老師,教書育人是最基本的原則,玩?那也太簡單了吧。家長交待學生的情況後,剛準備走,學生父親叫住了我,輕聲地對我說,“對了,小杭老師,孩子小時我就跟她媽離了。”“噢,好的。”我應了一聲,但還沒反應過來。

晚上,我陪著孩子一起寫作業。四年級了,課業的難度已經慢慢增加。“小靈啊,今天學校有沒有發生什麼好玩的事兒啊?”小靈沒有回答,接著我又嘗試溝通,但都一一碰了壁。

給3個孩子做家教的故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這個習慣很重要

做語文作業時,還沒做完,就又換成了數學,然後又做英語,桌面頓時一團亂。上課前我制定的規章制度學生也沒有一項是遵守的。期間,她爸爸端水進來,孩子居然朝長輩大吼。這著實將我嚇了一跳。

脾氣暴躁,浮躁,沒有耐心,不遵守規章制度,此時的孩子在學習上已經難以約束。

給3個孩子做家教的故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這個習慣很重要

03

第三份家教,是一位初中一年級的男生。

可能此時你會想,既然是初中生了,那小孩子的不良的學習習慣應該就沒有了吧。是的,的確大部分沒有了,大孩子對自己的情緒性格和學習行為上還是控制得比較好的。

可這時,其他問題陸陸續續凸顯了出來。家裡氛圍都挺好,父母親切,還有一個活潑的妹妹,學生的性格也不錯,斯文知禮,家人都是互相影響的。那麼,這樣的家庭中的孩子學習還會出現什麼問題呢?

我一進來學生就熱情地打招呼,“老師好”,然後倒了杯水,並且很自覺地跟我講了他詳細的學習情況。他完成作業的速度很快,於是不一會兒我就去檢查他的作業了。

不檢查不知道,書寫剛開始還行,後面就越來越潦草了。錯誤率也很高,甚至,還有漏做的情況。但我想著這都不是特別大的問題,我讓他錯題本做起來,也監督著他練字。想想過個兩三週情況應該就會改善些。

給3個孩子做家教的故事讓我明白,培養孩子的這個習慣很重要

三週後,我對比他的錯題本,還有他的平常小測、週考等情況,發現錯的還是那些知識點。作業馬虎,讀錯寫錯,漏題,學生對學習的敏銳度和穩定性始終沒有提高。

為什麼孩子的學習道路上總是佈滿荊棘?

年齡尚小的學生,心理和身體的都還在發育,對待這個世界上的事情都存在認知偏差,缺少正確的判斷力和自制力。在學習上,他們沒有明確和強烈的動機與興趣,所以,在習慣的培養和作業的完成上,適時有力的監督就顯得極為重要。家庭、社會、學校,這三方面是影響孩子學習和生活的重要環境,稍有不慎,就會對孩子的未來發展造成深遠影響。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

讓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真有那麼難嗎?為此,我特地到師姐家取經。

01 好的學習習慣,先從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

師姐家有三個阿姨,但據我觀察,阿姨們也只是負責衛生清潔,和平常接送孩子。除了比較小的孩子,其餘沒有一個是依賴阿姨的。養尊處優的環境,卻沒有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囂張,難能可貴。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為培養自理能力打下根基的。大孩子們從早晨起來,就可以自己穿衣、疊被子,自己刷牙洗臉,洗手吃早飯。這些看似簡單的小小任務對於孩子們來說卻有一定難度,所以,對小孩子來說,從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

好的生活習慣促進了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這兩者相輔相成。學習習慣在一定程度上依附生活習慣,如果出現不良的生活習慣則會大大增加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難度。

最明顯的一點,不好的生活習慣使得孩子身體素質下降,容易生病,學習時間減少,效率降低。還有就是近視、坐姿等問題的產生。孩子學習如蓋一棟樓,這棟樓第一層沒蓋好的話就會越蓋越歪。所以,家長們可不要只顧著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生活習慣的培養。

02 社會需要秩序,孩子學習同樣需要秩序

在講孩子學習需要秩序時,我們先看兩個生理學概念。

受體下調(down regulation):指的是當相應遞質分泌過多時,對應的受體數量將逐步減少,親和力將逐步降低的過程。

非特異性投射系統(non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人類丘腦(除嗅覺外,人類所有感覺傳入信息在傳入大腦皮層之前會在丘腦進行初步整合)在向大腦投射信息時,會同時進行兩種投射,一種是特異性投射,產生我們的視覺聽覺等信息。另一種是非特異性投射,它投射給大腦皮層的信息使我們的大腦保持興奮狀態。

也就是說,由於日常娛樂的大量刺激使得非特異性投射系統相關遞質的受體發生下調,所以當學習的刺激到達我們的大腦的時候,我們的大腦不能保持興奮。

再通俗點來說,數千年來,我們的學習方式沒有發生多大改變,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日常娛樂的刺激卻變得越來越高,對比來看,學習顯得枯燥和單調多了。孩子們無法像大人一樣,用極強的自控力來監督自己學習。

所以,在學習時,最好讓孩子們養成一種秩序,這樣能夠減少精力的分散,提高主動性。比如,現在學生的科目作業多,那麼可以定個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寫作業順序,從而將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思考作業而不是分配做哪科作業上,刺激大腦學習的興奮度。

03 好父母,好氛圍,才能培養出好孩子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父母是我們最初的榜樣和老師,在孩子成長和學習道路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潤物細無聲”。

在家裡,如果父母熱愛讀書學習,久而久之,孩子也自然會受到薰陶。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對象,父母的言行舉止和形象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非常隨便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學習行為習慣有著很壞的影響。

好的氛圍,意味著家庭關係和睦,父母相愛,兄友弟恭。總有人將家庭比喻成溫暖的港灣,是有一定道理的。縱使在外面遇到了什麼困難和挫折,回來也能放下一切,安安心心。如若家裡不和睦,孩子的精力自然不能集中在學習上,甚至,港灣將變成牢籠,阻礙孩子成長。

父母們對孩子寄予著希望,孩子更是國家的未來。培養孩子,不可小覷。

-END-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你家孩子有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可以留言給我們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