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曾說過:在學校和家庭生活中,我們經常容易犯“唯智主義”的錯誤,分數一俊遮百醜,智力唯上最重要。

“唯智主義”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唯分數論”,可以說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很多父母以成績來定孩子的智力高低,更以智力來定孩子的人生。這是十分錯誤的教育觀念。

我家樓下有個在讀高一的孩子叫小宋,這孩子從小就非常優秀,以往每次下樓遇到,他媽媽總要問問我家孩子的成績,我只說比上次有進步就夠了。但是這個暑假,竟從沒見小宋下過樓。

快開學了,我帶孩子去買文具,偶然碰到了小宋,但是他卻一臉疲憊,黑眼圈很重,我忙問他是不是病了身體不舒服?小宋回答說:“最近都睡不好,因為這個暑假媽媽給我加了很多的學習任務,每天寫卷子都寫不完。”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曾說過:在學校和家庭生活中,我們經常容易犯“唯智主義”的錯誤,分數一俊遮百醜,智力唯上最重要。

“唯智主義”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唯分數論”,可以說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很多父母以成績來定孩子的智力高低,更以智力來定孩子的人生。這是十分錯誤的教育觀念。

我家樓下有個在讀高一的孩子叫小宋,這孩子從小就非常優秀,以往每次下樓遇到,他媽媽總要問問我家孩子的成績,我只說比上次有進步就夠了。但是這個暑假,竟從沒見小宋下過樓。

快開學了,我帶孩子去買文具,偶然碰到了小宋,但是他卻一臉疲憊,黑眼圈很重,我忙問他是不是病了身體不舒服?小宋回答說:“最近都睡不好,因為這個暑假媽媽給我加了很多的學習任務,每天寫卷子都寫不完。”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經過詢問才知道,原來上學期期末小宋考了年級第二,這在很多人看來不可謂不是一個好成績,可在一直要求孩子考第一的小宋媽媽看來,第二名就是不努力不用功。

這樣“唯分數論”的父母並不在少數。近期熱播的《小歡喜》電視劇中,宋倩對於女兒考第二名很是不滿:“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年初的韓劇《天空之城》裡英才的媽媽也因為孩子考了第二名,不許他睡覺。

“唯智主義”的父母們,孩子考第二名並不會比第一名差,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有進步的空間,一直考第一名不見得是好事,成績不能決定一切,孩子不是僅僅會讀書就夠了,走好人生路,除了知識,技能和品格也不可或缺。


一、知識、技能和品格三者相輔相成

如今不少父母患上了“焦慮症”,他們為孩子的成績焦慮,為孩子的前途焦慮,甚至為孩子婚姻焦慮。“不好好讀書,將來讀什麼好大學?找什麼好工作?哪有女孩子願意嫁給你?”

真的是這樣嗎?

即使考試成績出色,研究能力不足,就算考進大學也會被勸退,如之前有一所大學就勸退了一批研究生。也沒有哪一家單位會要只會讀書,毫無技能的“人才”,更不會有人願意與“書呆子”結婚。

而品格不好的人就更加不用說了。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曾說過:在學校和家庭生活中,我們經常容易犯“唯智主義”的錯誤,分數一俊遮百醜,智力唯上最重要。

“唯智主義”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唯分數論”,可以說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很多父母以成績來定孩子的智力高低,更以智力來定孩子的人生。這是十分錯誤的教育觀念。

我家樓下有個在讀高一的孩子叫小宋,這孩子從小就非常優秀,以往每次下樓遇到,他媽媽總要問問我家孩子的成績,我只說比上次有進步就夠了。但是這個暑假,竟從沒見小宋下過樓。

快開學了,我帶孩子去買文具,偶然碰到了小宋,但是他卻一臉疲憊,黑眼圈很重,我忙問他是不是病了身體不舒服?小宋回答說:“最近都睡不好,因為這個暑假媽媽給我加了很多的學習任務,每天寫卷子都寫不完。”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經過詢問才知道,原來上學期期末小宋考了年級第二,這在很多人看來不可謂不是一個好成績,可在一直要求孩子考第一的小宋媽媽看來,第二名就是不努力不用功。

這樣“唯分數論”的父母並不在少數。近期熱播的《小歡喜》電視劇中,宋倩對於女兒考第二名很是不滿:“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年初的韓劇《天空之城》裡英才的媽媽也因為孩子考了第二名,不許他睡覺。

“唯智主義”的父母們,孩子考第二名並不會比第一名差,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有進步的空間,一直考第一名不見得是好事,成績不能決定一切,孩子不是僅僅會讀書就夠了,走好人生路,除了知識,技能和品格也不可或缺。


一、知識、技能和品格三者相輔相成

如今不少父母患上了“焦慮症”,他們為孩子的成績焦慮,為孩子的前途焦慮,甚至為孩子婚姻焦慮。“不好好讀書,將來讀什麼好大學?找什麼好工作?哪有女孩子願意嫁給你?”

真的是這樣嗎?

即使考試成績出色,研究能力不足,就算考進大學也會被勸退,如之前有一所大學就勸退了一批研究生。也沒有哪一家單位會要只會讀書,毫無技能的“人才”,更不會有人願意與“書呆子”結婚。

而品格不好的人就更加不用說了。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外國有諺語說,“通往羅馬的大道不止一條”,中國也有俗話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杜威認為:“知識、技能和品格三者之中的每一樣都必須學習”。

父母不應該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考試機器”,科技的進步和網絡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知識鴻溝”在不斷縮小,人們在知識的獲取上沒有多大的差別,真正存在差別的還在於一個人的技能掌握的熟練程度和擁有的品質。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曾說過:在學校和家庭生活中,我們經常容易犯“唯智主義”的錯誤,分數一俊遮百醜,智力唯上最重要。

“唯智主義”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唯分數論”,可以說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很多父母以成績來定孩子的智力高低,更以智力來定孩子的人生。這是十分錯誤的教育觀念。

我家樓下有個在讀高一的孩子叫小宋,這孩子從小就非常優秀,以往每次下樓遇到,他媽媽總要問問我家孩子的成績,我只說比上次有進步就夠了。但是這個暑假,竟從沒見小宋下過樓。

快開學了,我帶孩子去買文具,偶然碰到了小宋,但是他卻一臉疲憊,黑眼圈很重,我忙問他是不是病了身體不舒服?小宋回答說:“最近都睡不好,因為這個暑假媽媽給我加了很多的學習任務,每天寫卷子都寫不完。”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經過詢問才知道,原來上學期期末小宋考了年級第二,這在很多人看來不可謂不是一個好成績,可在一直要求孩子考第一的小宋媽媽看來,第二名就是不努力不用功。

這樣“唯分數論”的父母並不在少數。近期熱播的《小歡喜》電視劇中,宋倩對於女兒考第二名很是不滿:“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年初的韓劇《天空之城》裡英才的媽媽也因為孩子考了第二名,不許他睡覺。

“唯智主義”的父母們,孩子考第二名並不會比第一名差,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有進步的空間,一直考第一名不見得是好事,成績不能決定一切,孩子不是僅僅會讀書就夠了,走好人生路,除了知識,技能和品格也不可或缺。


一、知識、技能和品格三者相輔相成

如今不少父母患上了“焦慮症”,他們為孩子的成績焦慮,為孩子的前途焦慮,甚至為孩子婚姻焦慮。“不好好讀書,將來讀什麼好大學?找什麼好工作?哪有女孩子願意嫁給你?”

真的是這樣嗎?

即使考試成績出色,研究能力不足,就算考進大學也會被勸退,如之前有一所大學就勸退了一批研究生。也沒有哪一家單位會要只會讀書,毫無技能的“人才”,更不會有人願意與“書呆子”結婚。

而品格不好的人就更加不用說了。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外國有諺語說,“通往羅馬的大道不止一條”,中國也有俗話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杜威認為:“知識、技能和品格三者之中的每一樣都必須學習”。

父母不應該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考試機器”,科技的進步和網絡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知識鴻溝”在不斷縮小,人們在知識的獲取上沒有多大的差別,真正存在差別的還在於一個人的技能掌握的熟練程度和擁有的品質。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二、把孩子的興趣培養成技能

你可能經常聽見父母說這樣的話:

  • “整天打遊戲,打得好能當飯吃嗎?”
  • “唱歌唱得好有什麼用?你能當歌手嗎?”
  • “畫漫畫就是在浪費時間,你能靠這個賺錢?”

很多家長還是固守傳統的觀念,希望孩子認真讀書,考個好大學,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孫子呢?也一樣認真讀書,考個好大學,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

有的父母從來都不知道孩子真正想過的是什麼樣的人生。一旦孩子選擇的專業、職業,父母自己不瞭解就堅決反對,認為孩子在自毀前途,往往就會搬出這樣一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曾說過:在學校和家庭生活中,我們經常容易犯“唯智主義”的錯誤,分數一俊遮百醜,智力唯上最重要。

“唯智主義”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唯分數論”,可以說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很多父母以成績來定孩子的智力高低,更以智力來定孩子的人生。這是十分錯誤的教育觀念。

我家樓下有個在讀高一的孩子叫小宋,這孩子從小就非常優秀,以往每次下樓遇到,他媽媽總要問問我家孩子的成績,我只說比上次有進步就夠了。但是這個暑假,竟從沒見小宋下過樓。

快開學了,我帶孩子去買文具,偶然碰到了小宋,但是他卻一臉疲憊,黑眼圈很重,我忙問他是不是病了身體不舒服?小宋回答說:“最近都睡不好,因為這個暑假媽媽給我加了很多的學習任務,每天寫卷子都寫不完。”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經過詢問才知道,原來上學期期末小宋考了年級第二,這在很多人看來不可謂不是一個好成績,可在一直要求孩子考第一的小宋媽媽看來,第二名就是不努力不用功。

這樣“唯分數論”的父母並不在少數。近期熱播的《小歡喜》電視劇中,宋倩對於女兒考第二名很是不滿:“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年初的韓劇《天空之城》裡英才的媽媽也因為孩子考了第二名,不許他睡覺。

“唯智主義”的父母們,孩子考第二名並不會比第一名差,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有進步的空間,一直考第一名不見得是好事,成績不能決定一切,孩子不是僅僅會讀書就夠了,走好人生路,除了知識,技能和品格也不可或缺。


一、知識、技能和品格三者相輔相成

如今不少父母患上了“焦慮症”,他們為孩子的成績焦慮,為孩子的前途焦慮,甚至為孩子婚姻焦慮。“不好好讀書,將來讀什麼好大學?找什麼好工作?哪有女孩子願意嫁給你?”

真的是這樣嗎?

即使考試成績出色,研究能力不足,就算考進大學也會被勸退,如之前有一所大學就勸退了一批研究生。也沒有哪一家單位會要只會讀書,毫無技能的“人才”,更不會有人願意與“書呆子”結婚。

而品格不好的人就更加不用說了。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外國有諺語說,“通往羅馬的大道不止一條”,中國也有俗話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杜威認為:“知識、技能和品格三者之中的每一樣都必須學習”。

父母不應該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考試機器”,科技的進步和網絡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知識鴻溝”在不斷縮小,人們在知識的獲取上沒有多大的差別,真正存在差別的還在於一個人的技能掌握的熟練程度和擁有的品質。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二、把孩子的興趣培養成技能

你可能經常聽見父母說這樣的話:

  • “整天打遊戲,打得好能當飯吃嗎?”
  • “唱歌唱得好有什麼用?你能當歌手嗎?”
  • “畫漫畫就是在浪費時間,你能靠這個賺錢?”

很多家長還是固守傳統的觀念,希望孩子認真讀書,考個好大學,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孫子呢?也一樣認真讀書,考個好大學,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

有的父母從來都不知道孩子真正想過的是什麼樣的人生。一旦孩子選擇的專業、職業,父母自己不瞭解就堅決反對,認為孩子在自毀前途,往往就會搬出這樣一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實際上,讓孩子吃一吃虧並不是壞事,俗話說,多摔跟頭才能學會走路。千萬別讓孩子還沒會走,你就讓他跑步。

對於孩子的興趣愛好,有的家長是堅決反對,認為是在浪費時間、耽誤學習。雖然有的家長較為開明,說孩子喜歡什麼興趣就發展什麼,但很少有家長認為孩子的興趣真的能發展成一項技能,甚至成為今後的職業。

然而,這沒有什麼不可能的。有的孩子喜歡打遊戲,發展成電競選手,喜歡閱讀寫作的變成作家,喜歡看漫畫的變成畫師,喜歡唱歌的變成歌手……都大有人在。

孩子有夢想,不要當澆冷水的父母。職業不分高低貴賤,有決心把興趣變成技能,成為職業的孩子,並不比會讀書的孩子差,同樣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和汗水。父母要做的是支持和鼓勵,適當的時候逼孩子一把,讓孩子不僅僅是三分鐘熱度,而是持之以恆的熱愛。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曾說過:在學校和家庭生活中,我們經常容易犯“唯智主義”的錯誤,分數一俊遮百醜,智力唯上最重要。

“唯智主義”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唯分數論”,可以說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很多父母以成績來定孩子的智力高低,更以智力來定孩子的人生。這是十分錯誤的教育觀念。

我家樓下有個在讀高一的孩子叫小宋,這孩子從小就非常優秀,以往每次下樓遇到,他媽媽總要問問我家孩子的成績,我只說比上次有進步就夠了。但是這個暑假,竟從沒見小宋下過樓。

快開學了,我帶孩子去買文具,偶然碰到了小宋,但是他卻一臉疲憊,黑眼圈很重,我忙問他是不是病了身體不舒服?小宋回答說:“最近都睡不好,因為這個暑假媽媽給我加了很多的學習任務,每天寫卷子都寫不完。”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經過詢問才知道,原來上學期期末小宋考了年級第二,這在很多人看來不可謂不是一個好成績,可在一直要求孩子考第一的小宋媽媽看來,第二名就是不努力不用功。

這樣“唯分數論”的父母並不在少數。近期熱播的《小歡喜》電視劇中,宋倩對於女兒考第二名很是不滿:“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年初的韓劇《天空之城》裡英才的媽媽也因為孩子考了第二名,不許他睡覺。

“唯智主義”的父母們,孩子考第二名並不會比第一名差,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有進步的空間,一直考第一名不見得是好事,成績不能決定一切,孩子不是僅僅會讀書就夠了,走好人生路,除了知識,技能和品格也不可或缺。


一、知識、技能和品格三者相輔相成

如今不少父母患上了“焦慮症”,他們為孩子的成績焦慮,為孩子的前途焦慮,甚至為孩子婚姻焦慮。“不好好讀書,將來讀什麼好大學?找什麼好工作?哪有女孩子願意嫁給你?”

真的是這樣嗎?

即使考試成績出色,研究能力不足,就算考進大學也會被勸退,如之前有一所大學就勸退了一批研究生。也沒有哪一家單位會要只會讀書,毫無技能的“人才”,更不會有人願意與“書呆子”結婚。

而品格不好的人就更加不用說了。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外國有諺語說,“通往羅馬的大道不止一條”,中國也有俗話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杜威認為:“知識、技能和品格三者之中的每一樣都必須學習”。

父母不應該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考試機器”,科技的進步和網絡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知識鴻溝”在不斷縮小,人們在知識的獲取上沒有多大的差別,真正存在差別的還在於一個人的技能掌握的熟練程度和擁有的品質。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二、把孩子的興趣培養成技能

你可能經常聽見父母說這樣的話:

  • “整天打遊戲,打得好能當飯吃嗎?”
  • “唱歌唱得好有什麼用?你能當歌手嗎?”
  • “畫漫畫就是在浪費時間,你能靠這個賺錢?”

很多家長還是固守傳統的觀念,希望孩子認真讀書,考個好大學,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孫子呢?也一樣認真讀書,考個好大學,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

有的父母從來都不知道孩子真正想過的是什麼樣的人生。一旦孩子選擇的專業、職業,父母自己不瞭解就堅決反對,認為孩子在自毀前途,往往就會搬出這樣一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實際上,讓孩子吃一吃虧並不是壞事,俗話說,多摔跟頭才能學會走路。千萬別讓孩子還沒會走,你就讓他跑步。

對於孩子的興趣愛好,有的家長是堅決反對,認為是在浪費時間、耽誤學習。雖然有的家長較為開明,說孩子喜歡什麼興趣就發展什麼,但很少有家長認為孩子的興趣真的能發展成一項技能,甚至成為今後的職業。

然而,這沒有什麼不可能的。有的孩子喜歡打遊戲,發展成電競選手,喜歡閱讀寫作的變成作家,喜歡看漫畫的變成畫師,喜歡唱歌的變成歌手……都大有人在。

孩子有夢想,不要當澆冷水的父母。職業不分高低貴賤,有決心把興趣變成技能,成為職業的孩子,並不比會讀書的孩子差,同樣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和汗水。父母要做的是支持和鼓勵,適當的時候逼孩子一把,讓孩子不僅僅是三分鐘熱度,而是持之以恆的熱愛。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三、父母的格局影響孩子的一生

說到格局,有人會先入為主地認為,知識深厚、視野寬廣、閱歷豐富的父母格局會更大,正所謂“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不可否認,這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目光不僅侷限於短期,會為孩子的未來做更深遠的打算。

但是,父母的格局更重要的還在於其價值觀,也就是為人處世的準則。

有的父母讀了很多書,卻一直把孩子往國外送,看不起國內的教育,吃了洋墨水回來的孩子卻變成了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有的父母只是樸素的農民,只懂得做人要知足常樂、知恩圖報,所以孩子走出大山後反哺農村,給貧困的孩子們帶去希望。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曾說過:在學校和家庭生活中,我們經常容易犯“唯智主義”的錯誤,分數一俊遮百醜,智力唯上最重要。

“唯智主義”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唯分數論”,可以說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很多父母以成績來定孩子的智力高低,更以智力來定孩子的人生。這是十分錯誤的教育觀念。

我家樓下有個在讀高一的孩子叫小宋,這孩子從小就非常優秀,以往每次下樓遇到,他媽媽總要問問我家孩子的成績,我只說比上次有進步就夠了。但是這個暑假,竟從沒見小宋下過樓。

快開學了,我帶孩子去買文具,偶然碰到了小宋,但是他卻一臉疲憊,黑眼圈很重,我忙問他是不是病了身體不舒服?小宋回答說:“最近都睡不好,因為這個暑假媽媽給我加了很多的學習任務,每天寫卷子都寫不完。”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經過詢問才知道,原來上學期期末小宋考了年級第二,這在很多人看來不可謂不是一個好成績,可在一直要求孩子考第一的小宋媽媽看來,第二名就是不努力不用功。

這樣“唯分數論”的父母並不在少數。近期熱播的《小歡喜》電視劇中,宋倩對於女兒考第二名很是不滿:“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年初的韓劇《天空之城》裡英才的媽媽也因為孩子考了第二名,不許他睡覺。

“唯智主義”的父母們,孩子考第二名並不會比第一名差,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有進步的空間,一直考第一名不見得是好事,成績不能決定一切,孩子不是僅僅會讀書就夠了,走好人生路,除了知識,技能和品格也不可或缺。


一、知識、技能和品格三者相輔相成

如今不少父母患上了“焦慮症”,他們為孩子的成績焦慮,為孩子的前途焦慮,甚至為孩子婚姻焦慮。“不好好讀書,將來讀什麼好大學?找什麼好工作?哪有女孩子願意嫁給你?”

真的是這樣嗎?

即使考試成績出色,研究能力不足,就算考進大學也會被勸退,如之前有一所大學就勸退了一批研究生。也沒有哪一家單位會要只會讀書,毫無技能的“人才”,更不會有人願意與“書呆子”結婚。

而品格不好的人就更加不用說了。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外國有諺語說,“通往羅馬的大道不止一條”,中國也有俗話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杜威認為:“知識、技能和品格三者之中的每一樣都必須學習”。

父母不應該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考試機器”,科技的進步和網絡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知識鴻溝”在不斷縮小,人們在知識的獲取上沒有多大的差別,真正存在差別的還在於一個人的技能掌握的熟練程度和擁有的品質。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二、把孩子的興趣培養成技能

你可能經常聽見父母說這樣的話:

  • “整天打遊戲,打得好能當飯吃嗎?”
  • “唱歌唱得好有什麼用?你能當歌手嗎?”
  • “畫漫畫就是在浪費時間,你能靠這個賺錢?”

很多家長還是固守傳統的觀念,希望孩子認真讀書,考個好大學,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孫子呢?也一樣認真讀書,考個好大學,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

有的父母從來都不知道孩子真正想過的是什麼樣的人生。一旦孩子選擇的專業、職業,父母自己不瞭解就堅決反對,認為孩子在自毀前途,往往就會搬出這樣一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實際上,讓孩子吃一吃虧並不是壞事,俗話說,多摔跟頭才能學會走路。千萬別讓孩子還沒會走,你就讓他跑步。

對於孩子的興趣愛好,有的家長是堅決反對,認為是在浪費時間、耽誤學習。雖然有的家長較為開明,說孩子喜歡什麼興趣就發展什麼,但很少有家長認為孩子的興趣真的能發展成一項技能,甚至成為今後的職業。

然而,這沒有什麼不可能的。有的孩子喜歡打遊戲,發展成電競選手,喜歡閱讀寫作的變成作家,喜歡看漫畫的變成畫師,喜歡唱歌的變成歌手……都大有人在。

孩子有夢想,不要當澆冷水的父母。職業不分高低貴賤,有決心把興趣變成技能,成為職業的孩子,並不比會讀書的孩子差,同樣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和汗水。父母要做的是支持和鼓勵,適當的時候逼孩子一把,讓孩子不僅僅是三分鐘熱度,而是持之以恆的熱愛。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三、父母的格局影響孩子的一生

說到格局,有人會先入為主地認為,知識深厚、視野寬廣、閱歷豐富的父母格局會更大,正所謂“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不可否認,這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目光不僅侷限於短期,會為孩子的未來做更深遠的打算。

但是,父母的格局更重要的還在於其價值觀,也就是為人處世的準則。

有的父母讀了很多書,卻一直把孩子往國外送,看不起國內的教育,吃了洋墨水回來的孩子卻變成了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有的父母只是樸素的農民,只懂得做人要知足常樂、知恩圖報,所以孩子走出大山後反哺農村,給貧困的孩子們帶去希望。

孩子聰明就夠了嗎?技能和品格同樣重要,別做“唯智主義”的父母

擁有大格局和正確價值觀的父母,不是僅僅盯著孩子的成績,會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支持孩子哪怕是渺小的夢想。

今日話題:

你認為孩子的智力最重要嗎?對於孩子的興趣愛好,你會支持嗎?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交流。

————————

我是一名三歲寶寶的爸爸,育兒是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寶寶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細緻的關懷。大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共同探討,一起解決。

我是溫柔虎爸,每天在帶娃養娃中與寶寶一起成長。

每天分享育兒經驗,歡迎各位寶爸寶媽與我共同分享養娃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