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生活中,有一類生意火爆店鋪被稱為“網紅店”

排位4000多桌

再等7個小時

...

這些令人咂舌的數字只是起點

若是沒上過幾次熱搜

沒刷爆過幾次朋友圈

都不好意思開分店

甚至還衍生了代替排隊取號的“黃牛”

兩股戰戰,只求一飲

高價買入,但求一餐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小長假期間,長沙某網紅小龍蝦店排桌排到4612桌!該店工作人員表示,店內大大小小的桌子有500張左右,4600多桌估計要等好幾個小時才能吃上。而作為小長假期間最熱門的旅遊城市之一,杭州也不甘示弱,比如人氣爆棚的某火鍋店排隊上千號是常態,有人不惜排隊七八個小時,只為吃上一頓火鍋,很多人下午取號,深夜才能吃上。

吃貨們為心儀的美食不惜排隊數小時,不禁讓“吃瓜群眾”一臉疑惑:這些網紅餐廳真的好吃到無法抗拒嗎?真的有那麼多人願意為一餐飯排隊數小時嗎?排隊吃飯的背後又有哪些隱情?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南京某壽司店走紅,與其他熱情好客的店不同,老闆在自己的小店,為那些熙熙攘攘的食客定了許多規矩。

人不到不開席,不打包,不批量生產,食物上桌後一分鐘內得吃。

想吃什麼都得預定,每餐只接待10個人,不接受新客,必須老帶新。

不少老顧客給予這家店高度評價:“除了他家的日料,基本上其他地方我都不碰的。”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小清新、有格調、匠人精神都全了,可惜有些“貓膩”

這家壽司店憑藉一支別出心裁的宣傳視頻迅速“走紅”,但同樣也是這條視頻結束了該店紅極一時的現象。

有人指出,老闆在視頻中一再強調吃的是“食材本味”,卻在片頭就表演了壽司上擠蛋黃醬、噴槍燒黃油。

蛋黃醬、黃油都是相對廉價“萬能調料”,加在壽司裡也不少見。

但是,用了蛋黃醬、黃油,就意味著再高級的食材都會被調成同一個味道,打著“本味、高檔”旗號的店,這種行為的確難以理解。

也有網友翻出了店老闆去年十月做壽司時的照片,左手手背上有一處明顯的傷口。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有網友指出傷口疑似感染 / 現代快報

宣傳視頻中,有許多是老闆帶著手錶處理食材的鏡頭。

由於做壽司,廚師的手要和食物多次接觸,所以必須保證手部乾淨衛生,並且不能佩戴手錶這種容易“藏汙納垢”的飾品。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幾乎所有處理食材的鏡頭都戴有手錶

宣傳片裡寫著“堅守規矩,忠於本味”,可最該守規矩的廚師本人,似乎對自己要求頗低。

遭群嘲後,老闆出面迴應。

先是說自己做的是創意料理,而非日本料理,堅持“好吃就是標準,傷口是被燙的,戴手錶是為了看時間”。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老闆迴應 / 北京時間

後來,他承認了戴手錶處理食物,是違反食品安全條例的行為,需要整改。

但對於手上傷口,他有話要說:“我的手是沒有問題的,網友是扒我四個月之前的微博,說我手這樣那樣,然後把事情放大,現在我沒法說這個事情。”

視頻也引起了相關部門注意。

目前,店鋪已經被責令停止經營、接受調查處理。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老闆堅持手傷是四個月前的事情,並且沒有為此道歉 / @南京零距離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人總是會覺得這麼多人排隊的地方總應該不錯吧,其實現在的網紅影響就是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心理。

近幾年餐飲界所湧現出的網紅店不少,甚至形成一種流行的經營模式。

但檢索相關新聞就可發現,在不少網紅店聲名鵲起的同時,問題也是層出不窮。

有些網紅店確實是靠著比別家實惠,比別家美味紅起來的;而有些網紅店成功的路徑,本身就是通過虛假營銷製造出來的。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有沒有知名度不重要,隊伍一定要長

花3個小時排隊就為了一杯奶茶,就連暴雨天也不減大家的熱情,某茶的新聞屢次刷新大家的三觀:隊伍不超過10米,別說自己是網紅店。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食材如何不重要,包裝一定要精美

現在很多網紅店,不是在食材上花心思進行改良,而是在包裝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如果不放一張小卡片,不在包裝上寫幾句文藝的話,好像就不能顯示出自己的情懷。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好不好吃不重要,長得一定要好看

若是吃了好吃的東西沒有發朋友圈,簡直就像是白吃了一樣。因此現在網紅美食的標配就是顏值一定要高,要上得了檯面,發得了朋友圈,最好還有一大波人點讚的那種。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底蘊不夠也沒事,只要文案夠給力

剛創立的網紅新店,沒有時間沉澱的品牌故事,也沒有歲月檢驗過的美食味道,於是就只能編造各種文藝的創始人故事,難免有為賦新詞強說愁之感。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朋友圈爆款之一的網紅冒煙冰激凌,所謂“冒煙”,實際是液氮揮發的場景。

餐廳的冷拼盤,或者刺身等食物,常常以液氮作為陪襯。一是可以保持食品冷鮮,二是營造出一種煙霧繚繞的美感。

冒煙冰激凌同樣利用“冷鮮”和“美感”。利用液氮製作冰激凌球,理論上可以更好鎖住奶油,讓食材成型。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實際上,它對口感的影響並不大。

液氮的加入,更多是會讓冰激凌吃起來很“酷”:吞雲吐霧給人一種刺激的感受。許多口味並不好的冰激凌,利用煙霧效果,搖身一變,成了網紅爆款。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其實許多網紅店鋪、網紅食品,並不見得有多“高大上”。

看得到的,是包裝營銷後,廣受追捧的網紅產品;看不到的,是這些店鋪、食品背後的衛生隱患、安全隱患。

精緻是假的、格調是裝的,可能只有貴是真實的。其中暗藏的風險,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但背後的風險是,吃冒煙冰激凌,嘴巴可能會凍傷。

常壓下液氮的溫度是零下196度,將其倒入冰激凌碗內,多數液氮會因為氣溫高而揮發,但有時會留下液氮殘留。

將它們吃入嘴中,或者不小心灑在身體上,兩秒的接觸就會產生不可逆的凍傷,讓皮膚或者內臟細胞直接壞死。

很少有商家會在包裝上標明液氮可能產生的危害。所以,儘量別為了“吐霧”,去接觸這種網紅食品。

實在想打卡發朋友圈,也得等到冰激凌中的煙霧散盡之後,再吃掉它們。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排隊7小時,等位4000桌?扒一扒網紅店鋪背後的套路

要打卡、要拍照、要精緻、要儀式感、要美好生活……

身處在大環境中,不願“眾人皆有我獨無”,這種心理很正常。

可事實上,所謂“精緻美好”,也許只是表象,因為沒有人會把生活中的瑣碎鋪陳出來,你所看到的或許也只是營銷包裝後的“假象”。

盲目地追捧“偽精緻”的網紅店、網紅景點、網紅食品,反而可能錯過你真正想要的東西、想要過的生活。

誰也免不了庸俗,但有些東西,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甄別的能力,不要太過迷戀。

來源:新華網、互聯網綜合整理

融媒體編輯:Ac_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