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O 2017」肺癌精選|非小細胞肺癌(NSCLC)靶向治療篇

癌症 肺癌 腫瘤 貧血 Haalthy肺騰助手 Haalthy肺騰助手 2017-09-25

「ESMO 2017」肺癌精選|非小細胞肺癌(NSCLC)靶向治療篇

「ESMO 2017」肺癌精選|非小細胞肺癌(NSCLC)靶向治療篇

非小細胞肺癌(NSCLC)

EGFR

奧希替尼一線治療EGFR突變NSCLC無進展生存期遠超第一代靶向藥

FLAURA研究結果顯示奧希替尼一線治療EGFR突變NSCLC無進展生存期達18.9個月,而第一代靶向藥無進展生存期只有10.2個月;對於腦轉移患者奧希替尼一線治療無進展生存期15.2個月,而第一代靶向藥為9.6個月;顱腦病灶進展率奧希替尼組為6%,而第一代靶向藥為15%。

奧希替尼副作用與第一代靶向藥相似,且更溫和。奧希替尼有可能成為EGFR突變患者一線治療新選擇。

「ESMO 2017」肺癌精選|非小細胞肺癌(NSCLC)靶向治療篇

「ESMO 2017」肺癌精選|非小細胞肺癌(NSCLC)靶向治療篇

「ESMO 2017」肺癌精選|非小細胞肺癌(NSCLC)靶向治療篇

序貫ALK靶向治療,超7成患者生存期65個月以上

PROFILE 1014研究的總生存期數據顯示克唑替尼一線治療ALK陽性患者總生存期與化療相比沒有統計學差異。但亞組分析顯示,克唑替尼一線耐藥後以其他ALK靶向藥繼續治療的患者總生存期最長,中位生存期仍未達到。至數據截止時,超7成此組患者生存期65個月以上,而一線克唑替尼耐藥後不接受ALK靶向治療的患者總生存期還不及一線化療耐藥後接受ALK靶向治療的患者。

研究提示序貫ALK靶向治療,患者生存獲益最大,療效更好的靶向藥更應該用在前頭,化療不是ALK陽性患者的優先選擇。

下圖為不同治療次序的總生存期曲線

曲線1為一線克唑替尼,後續ALK靶向治療

曲線2 為一線化療,後續ALK靶向治療

曲線3為一線克唑替尼,後續不接受ALK靶向治療

曲線4為一線化療,後續不接受ALK靶向治療

「ESMO 2017」肺癌精選|非小細胞肺癌(NSCLC)靶向治療篇

「ESMO 2017」肺癌精選|非小細胞肺癌(NSCLC)靶向治療篇

BRAF

達拉非尼聯合曲美替尼一線治療BRAF V600E突變NSCLC,中位總生存期達到24.6個月

BRAF V600E突變人群只佔NSCLC人群的1.4%,腺癌人群的1.6%,但腫瘤更具侵襲性,而且此類患者接受含鉑化療的療效差於非BRAF突變患者。

「ESMO 2017」肺癌精選|非小細胞肺癌(NSCLC)靶向治療篇

BRF113928研究納入36例之前未接受過治療的BRAF V600E NSCLC患者,接受達拉非尼150毫克,每天2次;曲美替尼2毫克,每天1次治療。

結果:客觀緩解率64%,大部分患者腫瘤消退超過30%,研究者評估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10.4個月,獨立評估機構評估的中位PFS為14.6個月。總生存期(OS)為24.6個月,預後大為改善。

聯合治療副作用較大,嚴重的3-4級副作用發生率44%,69%的患者需要暫停或推遲用藥,因此需慎重管理副作用。

目前美國、歐洲均已批准達拉非尼+曲美替尼治療BRAF V600E突變NSCLC患者。

「ESMO 2017」肺癌精選|非小細胞肺癌(NSCLC)靶向治療篇

病灶最佳反應的瀑布圖,縱座標為病灶變化的比例,劃線處為病灶消退30%,初次評估時的客觀緩解率為64%。

「ESMO 2017」肺癌精選|非小細胞肺癌(NSCLC)靶向治療篇

RET

RET強力抑制劑RXDX-105治療RET融合NSCLC Ib期臨床試驗數據公佈

RET融合發生在大約1-2%的非小細胞肺癌中,其中約一半是KIF5B-RET融合,目前RET融合患者缺乏成熟的靶向治療方案。

21例RET融合患者參加了RXDX-105的Ib期臨床試驗,這些患者先前均未接受過針對RET融合的靶向治療,其中13例為KIF5B-RET融合,8例非KIF5B-RET。RXDX-105治療的劑量是275毫克/天。

結果,13例KIF5B-RET融合患者中沒有腫瘤客觀緩解病例,只有3例疾病穩定超過6個月。而8例非KIF5B-RET融合患者中有6例(75%)腫瘤客觀緩解。

治療相關的副作用主要是輕中度的1-2級,最常見的治療相關嚴重(3級)副作用(> 5%)為皮疹(10%),低磷血癥(8%),ALT升高(7%)和貧血(7%)。 此前有報道一例患者出現3級皮疹並伴有致死性肺泡出血。 沒有觀察到其他治療相關的≥4級副作用。

「ESMO 2017」肺癌精選|非小細胞肺癌(NSCLC)靶向治療篇

病灶最佳反應瀑布圖,紅色柱為非KIF5B,藍色柱為KIF5B,劃線處為腫瘤消退30%。

「ESMO 2017」肺癌精選|非小細胞肺癌(NSCLC)靶向治療篇

ROS1

1、洛拉替尼治療克唑替尼耐藥的ROS1陽性NSCLC患者初顯療效

ROS1陽性患者一線標準治療是克唑替尼,但克唑替尼耐藥後的治療選擇有限,洛拉替尼相比克唑替尼有更強的入腦能力,有成為ROS1陽性患者二線治療藥物的潛力。

47例ROS1陽性患者接受洛拉替尼治療,其中25例腦轉移,31例先前接受過克唑替尼治療,3例接受過克唑替尼和色瑞替尼治療。

患者接受100毫克/天的洛拉替尼治療,結果客觀緩解率為36.2%(17/47),疾病穩定為46.8%(21/47),12周疾病控制率為63.8%,24周疾病控制率為44.7%。顱內病灶客觀緩解率為56.0%(14/25)。

最常見的副作用為高膽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癥,外周組織水腫,認知障礙等,大部分患者副反應僅為輕微的1-2級,未發現有4-5級嚴重副反應發生。洛拉替尼治療克唑替尼耐藥的ROS1陽性NSCLC患者具有確定的療效,尤其是對於顱內病灶更有效。

2、日本ROS1/NTRK新藥DS-6051b I期臨床試驗結果公佈

試驗入組了15例日本ROS1陽性的晚期NSCLC患者,試驗確認了II期推薦劑量為600毫克/天,常見副作用是轉氨酶升高、腹瀉、噁心。7例患者腫瘤部分緩解,5例疾病穩定。9例未接受過克唑替尼治療的患者中6例部分緩解。此外腦轉移患者也出現臨床緩解。

「ESMO 2017」肺癌精選|非小細胞肺癌(NSCLC)靶向治療篇

熱休克蛋白

熱休克蛋白抑制劑OGX-427聯合吉西他濱、卡鉑化療不能改善晚期鱗癌患者生存

熱休克蛋白在70%-98%的鱗癌中高表達,它會促進癌細胞耐藥,臨床前研究顯示OGX-427可以抑制熱休克蛋白,提高化療的療效。但II期臨床試驗發現OGX-427聯合吉西他濱、卡鉑化療相比單獨化療不能改善晚期鱗癌患者的生存,而且聯用方案副作用更大,骨髓抑制及感染髮生率更高。

「ESMO 2017」肺癌精選|非小細胞肺癌(NSCLC)靶向治療篇

DNA甲基化轉移酶

DNA甲基化轉移酶抑制劑CC-486聯合白蛋白紫杉醇不能改善晚期NSCLC患者生存

CC-486是DNA甲基化轉移酶抑制劑。DNA甲基化轉移酶在NSCLC癌組織及癌旁組織中高表達,但臨床研究發現CC-486聯合白蛋白紫杉醇2、3線治療晚期NSCLC患者沒有生存獲益,副作用相似。

版權聲明

Haalthy科利健康是用心幫助患者申請臨床新藥入組的科普和數據隨訪公司。本平臺原創內容版權歸Haalthy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Haalthy科利健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