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發現古書,書中描繪出這樣一個“中國”, 我們可能被騙千年'

"

晉武帝太康二年,也就是公元281年,時為汲郡汲縣的河南衛輝市,發生了一件大事,當地一座有名的先秦古墓,被一個名叫“不準”的盜墓賊給光顧了!不過,不準在進入古墓後,看到墓穴裡沒有想象當中的金銀珠寶,反而是堆滿了竹簡,不由的大失所望,最後只找到一些財物後,便匆匆離開。

第二天,古墓附近的村民,路過此地,看到被打開的古墓,便向當地官府報告,官府聽到消息,便派人前來查看,並且準備將墓中,剩餘財物都搬運出來,這才發現這堆竹簡上,寫滿了古文字,於是便將這些堆積如山的散亂的竹簡,給運了出來並上報給了晉武帝。

"

晉武帝太康二年,也就是公元281年,時為汲郡汲縣的河南衛輝市,發生了一件大事,當地一座有名的先秦古墓,被一個名叫“不準”的盜墓賊給光顧了!不過,不準在進入古墓後,看到墓穴裡沒有想象當中的金銀珠寶,反而是堆滿了竹簡,不由的大失所望,最後只找到一些財物後,便匆匆離開。

第二天,古墓附近的村民,路過此地,看到被打開的古墓,便向當地官府報告,官府聽到消息,便派人前來查看,並且準備將墓中,剩餘財物都搬運出來,這才發現這堆竹簡上,寫滿了古文字,於是便將這些堆積如山的散亂的竹簡,給運了出來並上報給了晉武帝。

盜墓賊發現古書,書中描繪出這樣一個“中國”, 我們可能被騙千年

晉武帝就命令當時的中書監荀勖和中書令和嶠,將散亂的竹簡排定並負責翻譯竹簡上的古文字。經過排定翻譯後,一共整理出了,十三卷古文,書中內容,按年編次,敘述了夏、商、週三代,以及先秦的晉國、魏國的歷史,所以,這些竹簡所記載的內容,是一部編年體通史,也被稱為“竹書紀年”。

同時,經過反覆考證,也確定了這座古墓是戰國時期,魏國第四任國君魏襄王的墓冢,也就是說這些竹簡,要比一直被儒家奉為正史的《史記》還要早上三百多年,而且,作為先秦時期的書籍,所記載的關於先秦時期的歷史,其可信度比史記還要高。

"

晉武帝太康二年,也就是公元281年,時為汲郡汲縣的河南衛輝市,發生了一件大事,當地一座有名的先秦古墓,被一個名叫“不準”的盜墓賊給光顧了!不過,不準在進入古墓後,看到墓穴裡沒有想象當中的金銀珠寶,反而是堆滿了竹簡,不由的大失所望,最後只找到一些財物後,便匆匆離開。

第二天,古墓附近的村民,路過此地,看到被打開的古墓,便向當地官府報告,官府聽到消息,便派人前來查看,並且準備將墓中,剩餘財物都搬運出來,這才發現這堆竹簡上,寫滿了古文字,於是便將這些堆積如山的散亂的竹簡,給運了出來並上報給了晉武帝。

盜墓賊發現古書,書中描繪出這樣一個“中國”, 我們可能被騙千年

晉武帝就命令當時的中書監荀勖和中書令和嶠,將散亂的竹簡排定並負責翻譯竹簡上的古文字。經過排定翻譯後,一共整理出了,十三卷古文,書中內容,按年編次,敘述了夏、商、週三代,以及先秦的晉國、魏國的歷史,所以,這些竹簡所記載的內容,是一部編年體通史,也被稱為“竹書紀年”。

同時,經過反覆考證,也確定了這座古墓是戰國時期,魏國第四任國君魏襄王的墓冢,也就是說這些竹簡,要比一直被儒家奉為正史的《史記》還要早上三百多年,而且,作為先秦時期的書籍,所記載的關於先秦時期的歷史,其可信度比史記還要高。

盜墓賊發現古書,書中描繪出這樣一個“中國”, 我們可能被騙千年

然而,《竹書紀年》所記載的先秦時期的歷史,與《史記》中所描述的內容卻大相徑庭,使得史學界,大為震動,無數人對儒家思想、尤其是孔子和司馬遷等人,更是極盡嘲諷,並一度將《尚書》、《春秋》和《史記》斥之為“偽史”。

特別是,一直被儒學推崇的“禮”的最好表現“禪讓制”,在《竹書紀年》中,被徹底的顛覆。摻雜儒家思想的傳統官方史料《史記》,曾記載,當年堯,主動禪位給舜,舜又主動禪位給了禹,而關於這段歷史,在《竹書紀年》卻是這樣記述的,“昔堯德衰,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後禹殺舜而即為帝位”,也就是說,堯舜禹之間並非主動禪讓,而是依靠武力,來接班的。

"

晉武帝太康二年,也就是公元281年,時為汲郡汲縣的河南衛輝市,發生了一件大事,當地一座有名的先秦古墓,被一個名叫“不準”的盜墓賊給光顧了!不過,不準在進入古墓後,看到墓穴裡沒有想象當中的金銀珠寶,反而是堆滿了竹簡,不由的大失所望,最後只找到一些財物後,便匆匆離開。

第二天,古墓附近的村民,路過此地,看到被打開的古墓,便向當地官府報告,官府聽到消息,便派人前來查看,並且準備將墓中,剩餘財物都搬運出來,這才發現這堆竹簡上,寫滿了古文字,於是便將這些堆積如山的散亂的竹簡,給運了出來並上報給了晉武帝。

盜墓賊發現古書,書中描繪出這樣一個“中國”, 我們可能被騙千年

晉武帝就命令當時的中書監荀勖和中書令和嶠,將散亂的竹簡排定並負責翻譯竹簡上的古文字。經過排定翻譯後,一共整理出了,十三卷古文,書中內容,按年編次,敘述了夏、商、週三代,以及先秦的晉國、魏國的歷史,所以,這些竹簡所記載的內容,是一部編年體通史,也被稱為“竹書紀年”。

同時,經過反覆考證,也確定了這座古墓是戰國時期,魏國第四任國君魏襄王的墓冢,也就是說這些竹簡,要比一直被儒家奉為正史的《史記》還要早上三百多年,而且,作為先秦時期的書籍,所記載的關於先秦時期的歷史,其可信度比史記還要高。

盜墓賊發現古書,書中描繪出這樣一個“中國”, 我們可能被騙千年

然而,《竹書紀年》所記載的先秦時期的歷史,與《史記》中所描述的內容卻大相徑庭,使得史學界,大為震動,無數人對儒家思想、尤其是孔子和司馬遷等人,更是極盡嘲諷,並一度將《尚書》、《春秋》和《史記》斥之為“偽史”。

特別是,一直被儒學推崇的“禮”的最好表現“禪讓制”,在《竹書紀年》中,被徹底的顛覆。摻雜儒家思想的傳統官方史料《史記》,曾記載,當年堯,主動禪位給舜,舜又主動禪位給了禹,而關於這段歷史,在《竹書紀年》卻是這樣記述的,“昔堯德衰,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後禹殺舜而即為帝位”,也就是說,堯舜禹之間並非主動禪讓,而是依靠武力,來接班的。

盜墓賊發現古書,書中描繪出這樣一個“中國”, 我們可能被騙千年

不僅如此,關於商代的歷史記載,《史記》和《竹書紀年》,也有很大的出入。《史記》中伊尹儼然是“中國第一賢相”,曾因年輕氣盛的商王,太甲暴虐亂德,而將其流放桐地(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為商湯守墓,三年後,太甲悔過自新,伊尹又還政於他。而在《竹書紀年》中,對此事卻有截然相反的記述,老商王死後,年幼的太甲即位,伊尹趁幼主,根基未穩,將其流放後,自己稱王執政,結果成年後的太甲潛逃回都城,將篡位的伊尹殺害。從正常的,歷史規律來看,《竹書紀年》記述的幼主,被權臣流放欺壓,似乎也更符合歷史的真相。

"

晉武帝太康二年,也就是公元281年,時為汲郡汲縣的河南衛輝市,發生了一件大事,當地一座有名的先秦古墓,被一個名叫“不準”的盜墓賊給光顧了!不過,不準在進入古墓後,看到墓穴裡沒有想象當中的金銀珠寶,反而是堆滿了竹簡,不由的大失所望,最後只找到一些財物後,便匆匆離開。

第二天,古墓附近的村民,路過此地,看到被打開的古墓,便向當地官府報告,官府聽到消息,便派人前來查看,並且準備將墓中,剩餘財物都搬運出來,這才發現這堆竹簡上,寫滿了古文字,於是便將這些堆積如山的散亂的竹簡,給運了出來並上報給了晉武帝。

盜墓賊發現古書,書中描繪出這樣一個“中國”, 我們可能被騙千年

晉武帝就命令當時的中書監荀勖和中書令和嶠,將散亂的竹簡排定並負責翻譯竹簡上的古文字。經過排定翻譯後,一共整理出了,十三卷古文,書中內容,按年編次,敘述了夏、商、週三代,以及先秦的晉國、魏國的歷史,所以,這些竹簡所記載的內容,是一部編年體通史,也被稱為“竹書紀年”。

同時,經過反覆考證,也確定了這座古墓是戰國時期,魏國第四任國君魏襄王的墓冢,也就是說這些竹簡,要比一直被儒家奉為正史的《史記》還要早上三百多年,而且,作為先秦時期的書籍,所記載的關於先秦時期的歷史,其可信度比史記還要高。

盜墓賊發現古書,書中描繪出這樣一個“中國”, 我們可能被騙千年

然而,《竹書紀年》所記載的先秦時期的歷史,與《史記》中所描述的內容卻大相徑庭,使得史學界,大為震動,無數人對儒家思想、尤其是孔子和司馬遷等人,更是極盡嘲諷,並一度將《尚書》、《春秋》和《史記》斥之為“偽史”。

特別是,一直被儒學推崇的“禮”的最好表現“禪讓制”,在《竹書紀年》中,被徹底的顛覆。摻雜儒家思想的傳統官方史料《史記》,曾記載,當年堯,主動禪位給舜,舜又主動禪位給了禹,而關於這段歷史,在《竹書紀年》卻是這樣記述的,“昔堯德衰,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後禹殺舜而即為帝位”,也就是說,堯舜禹之間並非主動禪讓,而是依靠武力,來接班的。

盜墓賊發現古書,書中描繪出這樣一個“中國”, 我們可能被騙千年

不僅如此,關於商代的歷史記載,《史記》和《竹書紀年》,也有很大的出入。《史記》中伊尹儼然是“中國第一賢相”,曾因年輕氣盛的商王,太甲暴虐亂德,而將其流放桐地(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為商湯守墓,三年後,太甲悔過自新,伊尹又還政於他。而在《竹書紀年》中,對此事卻有截然相反的記述,老商王死後,年幼的太甲即位,伊尹趁幼主,根基未穩,將其流放後,自己稱王執政,結果成年後的太甲潛逃回都城,將篡位的伊尹殺害。從正常的,歷史規律來看,《竹書紀年》記述的幼主,被權臣流放欺壓,似乎也更符合歷史的真相。

盜墓賊發現古書,書中描繪出這樣一個“中國”, 我們可能被騙千年

可能是《竹書紀年》,相對於儒家經典太異類,甚至衝破了,儒家古代歷史體系及思想文化,所以在宋代,儒學成為國學,特別是,朱熹一派的“理學”居於正統之後,《竹書紀年》被當作異論的禁書,而被打擊,一度失傳。而流傳至今的《竹書紀年》,其實是在明朝中葉流傳下來的拓本,而並非原本。

"

晉武帝太康二年,也就是公元281年,時為汲郡汲縣的河南衛輝市,發生了一件大事,當地一座有名的先秦古墓,被一個名叫“不準”的盜墓賊給光顧了!不過,不準在進入古墓後,看到墓穴裡沒有想象當中的金銀珠寶,反而是堆滿了竹簡,不由的大失所望,最後只找到一些財物後,便匆匆離開。

第二天,古墓附近的村民,路過此地,看到被打開的古墓,便向當地官府報告,官府聽到消息,便派人前來查看,並且準備將墓中,剩餘財物都搬運出來,這才發現這堆竹簡上,寫滿了古文字,於是便將這些堆積如山的散亂的竹簡,給運了出來並上報給了晉武帝。

盜墓賊發現古書,書中描繪出這樣一個“中國”, 我們可能被騙千年

晉武帝就命令當時的中書監荀勖和中書令和嶠,將散亂的竹簡排定並負責翻譯竹簡上的古文字。經過排定翻譯後,一共整理出了,十三卷古文,書中內容,按年編次,敘述了夏、商、週三代,以及先秦的晉國、魏國的歷史,所以,這些竹簡所記載的內容,是一部編年體通史,也被稱為“竹書紀年”。

同時,經過反覆考證,也確定了這座古墓是戰國時期,魏國第四任國君魏襄王的墓冢,也就是說這些竹簡,要比一直被儒家奉為正史的《史記》還要早上三百多年,而且,作為先秦時期的書籍,所記載的關於先秦時期的歷史,其可信度比史記還要高。

盜墓賊發現古書,書中描繪出這樣一個“中國”, 我們可能被騙千年

然而,《竹書紀年》所記載的先秦時期的歷史,與《史記》中所描述的內容卻大相徑庭,使得史學界,大為震動,無數人對儒家思想、尤其是孔子和司馬遷等人,更是極盡嘲諷,並一度將《尚書》、《春秋》和《史記》斥之為“偽史”。

特別是,一直被儒學推崇的“禮”的最好表現“禪讓制”,在《竹書紀年》中,被徹底的顛覆。摻雜儒家思想的傳統官方史料《史記》,曾記載,當年堯,主動禪位給舜,舜又主動禪位給了禹,而關於這段歷史,在《竹書紀年》卻是這樣記述的,“昔堯德衰,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後禹殺舜而即為帝位”,也就是說,堯舜禹之間並非主動禪讓,而是依靠武力,來接班的。

盜墓賊發現古書,書中描繪出這樣一個“中國”, 我們可能被騙千年

不僅如此,關於商代的歷史記載,《史記》和《竹書紀年》,也有很大的出入。《史記》中伊尹儼然是“中國第一賢相”,曾因年輕氣盛的商王,太甲暴虐亂德,而將其流放桐地(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為商湯守墓,三年後,太甲悔過自新,伊尹又還政於他。而在《竹書紀年》中,對此事卻有截然相反的記述,老商王死後,年幼的太甲即位,伊尹趁幼主,根基未穩,將其流放後,自己稱王執政,結果成年後的太甲潛逃回都城,將篡位的伊尹殺害。從正常的,歷史規律來看,《竹書紀年》記述的幼主,被權臣流放欺壓,似乎也更符合歷史的真相。

盜墓賊發現古書,書中描繪出這樣一個“中國”, 我們可能被騙千年

可能是《竹書紀年》,相對於儒家經典太異類,甚至衝破了,儒家古代歷史體系及思想文化,所以在宋代,儒學成為國學,特別是,朱熹一派的“理學”居於正統之後,《竹書紀年》被當作異論的禁書,而被打擊,一度失傳。而流傳至今的《竹書紀年》,其實是在明朝中葉流傳下來的拓本,而並非原本。

盜墓賊發現古書,書中描繪出這樣一個“中國”, 我們可能被騙千年

《竹書紀年》中所記述的歷史,跟我們熟知的歷史出入甚大,所以令許多人難以接受,只不過一直被奉為正史的《史記》,和被歷代刻意隱藏的《竹書紀年》,到底誰,才真正的記錄了歷史實情,還有待,進一步考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