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肉

前些日子和大家討論趙匡胤的出身,提到宋皇室是不吃豬肉的。就有人提出宋朝之前,貴族是不吃豬肉的,說沒有閹割技術,豬肉不好吃。其實這是不對的,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養豬了,並且豬作為每個家庭都要有的重要財產,才誕生了家這個字,家就是屋簷下有一個豕字。在殷墟出土了豬舍的模型,一般都是廁所和豬圈在一起,上面是廁所,下面是豬圈,人的排洩物會被豬吃掉。這種形式的廁所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依然存在。

"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肉

前些日子和大家討論趙匡胤的出身,提到宋皇室是不吃豬肉的。就有人提出宋朝之前,貴族是不吃豬肉的,說沒有閹割技術,豬肉不好吃。其實這是不對的,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養豬了,並且豬作為每個家庭都要有的重要財產,才誕生了家這個字,家就是屋簷下有一個豕字。在殷墟出土了豬舍的模型,一般都是廁所和豬圈在一起,上面是廁所,下面是豬圈,人的排洩物會被豬吃掉。這種形式的廁所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依然存在。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河姆渡陶豬

新石器時期

要是往前倒,我們國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家豬飼養的證據,應該在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在半坡遺址、河南瀝川下王崗遺址、餘姚河姆渡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豬骨,經過比對,發現這些豬骨與野豬骨頭有明顯區別,更加接近家豬的骨骼,說明此時,古人已經對野豬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馴養。

在河姆渡遺址出土過一隻陶豬,四肢短小,軀幹部分佔比例大,頭佔比例小,更加接近家豬的體型。只是這時候的豬前軀占身體的比例介於野豬的70%和家豬的35%之間,前軀占身體的50%,是野豬向家豬演化的中間狀態。

"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肉

前些日子和大家討論趙匡胤的出身,提到宋皇室是不吃豬肉的。就有人提出宋朝之前,貴族是不吃豬肉的,說沒有閹割技術,豬肉不好吃。其實這是不對的,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養豬了,並且豬作為每個家庭都要有的重要財產,才誕生了家這個字,家就是屋簷下有一個豕字。在殷墟出土了豬舍的模型,一般都是廁所和豬圈在一起,上面是廁所,下面是豬圈,人的排洩物會被豬吃掉。這種形式的廁所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依然存在。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河姆渡陶豬

新石器時期

要是往前倒,我們國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家豬飼養的證據,應該在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在半坡遺址、河南瀝川下王崗遺址、餘姚河姆渡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豬骨,經過比對,發現這些豬骨與野豬骨頭有明顯區別,更加接近家豬的骨骼,說明此時,古人已經對野豬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馴養。

在河姆渡遺址出土過一隻陶豬,四肢短小,軀幹部分佔比例大,頭佔比例小,更加接近家豬的體型。只是這時候的豬前軀占身體的比例介於野豬的70%和家豬的35%之間,前軀占身體的50%,是野豬向家豬演化的中間狀態。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骨頭化石

並且在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的48種動物骨骼中,豬骨佔大部分,說明豬肉是河姆渡人的主要的肉食來源。

在遊牧民族地區,卻很少有豬骨的發現。在豬牛羊馬狗這些動物中,只有狗和豬不用長距離放牧,適合在家庭中飼養,這個對於定居的農業經濟地區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肉食來源。

通過對於這些骨骼的牙齒的研究,發現,這些骨骼中以幼齡豬為主。這個好像在佐證一件事,就是未閹割的成年豬,豬肉不好吃。因此要在它的肉變得難吃之前就宰殺掉,說明此時閹割技術還沒有發明,或者說不成熟,沒有普遍推廣。

到了新石器晚期,私有財產的概念開始加強。通過對這一時期墓葬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用來殉葬的主要財產就是豬的下顎骨,可見豬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肉

前些日子和大家討論趙匡胤的出身,提到宋皇室是不吃豬肉的。就有人提出宋朝之前,貴族是不吃豬肉的,說沒有閹割技術,豬肉不好吃。其實這是不對的,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養豬了,並且豬作為每個家庭都要有的重要財產,才誕生了家這個字,家就是屋簷下有一個豕字。在殷墟出土了豬舍的模型,一般都是廁所和豬圈在一起,上面是廁所,下面是豬圈,人的排洩物會被豬吃掉。這種形式的廁所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依然存在。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河姆渡陶豬

新石器時期

要是往前倒,我們國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家豬飼養的證據,應該在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在半坡遺址、河南瀝川下王崗遺址、餘姚河姆渡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豬骨,經過比對,發現這些豬骨與野豬骨頭有明顯區別,更加接近家豬的骨骼,說明此時,古人已經對野豬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馴養。

在河姆渡遺址出土過一隻陶豬,四肢短小,軀幹部分佔比例大,頭佔比例小,更加接近家豬的體型。只是這時候的豬前軀占身體的比例介於野豬的70%和家豬的35%之間,前軀占身體的50%,是野豬向家豬演化的中間狀態。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骨頭化石

並且在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的48種動物骨骼中,豬骨佔大部分,說明豬肉是河姆渡人的主要的肉食來源。

在遊牧民族地區,卻很少有豬骨的發現。在豬牛羊馬狗這些動物中,只有狗和豬不用長距離放牧,適合在家庭中飼養,這個對於定居的農業經濟地區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肉食來源。

通過對於這些骨骼的牙齒的研究,發現,這些骨骼中以幼齡豬為主。這個好像在佐證一件事,就是未閹割的成年豬,豬肉不好吃。因此要在它的肉變得難吃之前就宰殺掉,說明此時閹割技術還沒有發明,或者說不成熟,沒有普遍推廣。

到了新石器晚期,私有財產的概念開始加強。通過對這一時期墓葬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用來殉葬的主要財產就是豬的下顎骨,可見豬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古老的職業:劁豬匠人

商周時期

到了商時期,養豬就更普遍了,開始出現對於養豬的記述。隨著貴族的大規模養豬,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育種人員。根據古籍記載,商朝有”豕人“這個官職,是專門負責豬的選育的,還有“牧人”,是負責餵豬的。在這一時期,豬的相關文字在漢字中也開始增多了,例如母豬叫豝,公豬叫豭,養豬叫豢,三個月的豬叫豯,六個月的豬叫豵,帶這個豕字旁的字特別多,都是跟豬有關係的。而且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個字“豶”,就是閹豬,說明這個時候,閹割的技術已經有了,並且成熟到可以發明一個字來表示它了。

周朝時,記錄養豬的文獻就更多了,《周禮》 、《禮記》、《爾雅》 、《說文解字》 、《方

言》等許多古籍中,均記載了豬的年齡、毛色、性別而區分的諸多名稱。

"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肉

前些日子和大家討論趙匡胤的出身,提到宋皇室是不吃豬肉的。就有人提出宋朝之前,貴族是不吃豬肉的,說沒有閹割技術,豬肉不好吃。其實這是不對的,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養豬了,並且豬作為每個家庭都要有的重要財產,才誕生了家這個字,家就是屋簷下有一個豕字。在殷墟出土了豬舍的模型,一般都是廁所和豬圈在一起,上面是廁所,下面是豬圈,人的排洩物會被豬吃掉。這種形式的廁所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依然存在。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河姆渡陶豬

新石器時期

要是往前倒,我們國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家豬飼養的證據,應該在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在半坡遺址、河南瀝川下王崗遺址、餘姚河姆渡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豬骨,經過比對,發現這些豬骨與野豬骨頭有明顯區別,更加接近家豬的骨骼,說明此時,古人已經對野豬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馴養。

在河姆渡遺址出土過一隻陶豬,四肢短小,軀幹部分佔比例大,頭佔比例小,更加接近家豬的體型。只是這時候的豬前軀占身體的比例介於野豬的70%和家豬的35%之間,前軀占身體的50%,是野豬向家豬演化的中間狀態。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骨頭化石

並且在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的48種動物骨骼中,豬骨佔大部分,說明豬肉是河姆渡人的主要的肉食來源。

在遊牧民族地區,卻很少有豬骨的發現。在豬牛羊馬狗這些動物中,只有狗和豬不用長距離放牧,適合在家庭中飼養,這個對於定居的農業經濟地區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肉食來源。

通過對於這些骨骼的牙齒的研究,發現,這些骨骼中以幼齡豬為主。這個好像在佐證一件事,就是未閹割的成年豬,豬肉不好吃。因此要在它的肉變得難吃之前就宰殺掉,說明此時閹割技術還沒有發明,或者說不成熟,沒有普遍推廣。

到了新石器晚期,私有財產的概念開始加強。通過對這一時期墓葬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用來殉葬的主要財產就是豬的下顎骨,可見豬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古老的職業:劁豬匠人

商周時期

到了商時期,養豬就更普遍了,開始出現對於養豬的記述。隨著貴族的大規模養豬,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育種人員。根據古籍記載,商朝有”豕人“這個官職,是專門負責豬的選育的,還有“牧人”,是負責餵豬的。在這一時期,豬的相關文字在漢字中也開始增多了,例如母豬叫豝,公豬叫豭,養豬叫豢,三個月的豬叫豯,六個月的豬叫豵,帶這個豕字旁的字特別多,都是跟豬有關係的。而且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個字“豶”,就是閹豬,說明這個時候,閹割的技術已經有了,並且成熟到可以發明一個字來表示它了。

周朝時,記錄養豬的文獻就更多了,《周禮》 、《禮記》、《爾雅》 、《說文解字》 、《方

言》等許多古籍中,均記載了豬的年齡、毛色、性別而區分的諸多名稱。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國家博物館館藏漢代陶豬舍

漢朝

漢代時,甚至有了專門相豬的人,《史記》中記載了一個叫留長孺的人善於相豬,他通過對於小豬的外在特徵,推斷這個小豬的成活率、飼養難度、出肉率,如果太低就要及時淘汰,一面浪費人工和糧食。例如:短頸無長毛者良,一廂有三牙者難留。這些相豬法,為以後系統地總結相豬經驗奠定了基礎。

漢朝時的書籍記載了養豬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積肥。《汜勝之書》是我國古代最早記述養豬積肥的文獻。書中談到種麻使用“溷中熟糞”,即腐熟的豬糞。溷就是豬圈中積肥的地方,一般是在豬圈裡挖的一個深坑,平時的豬糞都趕到裡面去漚著,等到豬糞充分發酵後,就施到地裡去。雖然只是最早的積糞記載,但是溷這個字在商周就出現了,可以推測,積肥這種行為在商周時就有了。

"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肉

前些日子和大家討論趙匡胤的出身,提到宋皇室是不吃豬肉的。就有人提出宋朝之前,貴族是不吃豬肉的,說沒有閹割技術,豬肉不好吃。其實這是不對的,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養豬了,並且豬作為每個家庭都要有的重要財產,才誕生了家這個字,家就是屋簷下有一個豕字。在殷墟出土了豬舍的模型,一般都是廁所和豬圈在一起,上面是廁所,下面是豬圈,人的排洩物會被豬吃掉。這種形式的廁所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依然存在。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河姆渡陶豬

新石器時期

要是往前倒,我們國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家豬飼養的證據,應該在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在半坡遺址、河南瀝川下王崗遺址、餘姚河姆渡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豬骨,經過比對,發現這些豬骨與野豬骨頭有明顯區別,更加接近家豬的骨骼,說明此時,古人已經對野豬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馴養。

在河姆渡遺址出土過一隻陶豬,四肢短小,軀幹部分佔比例大,頭佔比例小,更加接近家豬的體型。只是這時候的豬前軀占身體的比例介於野豬的70%和家豬的35%之間,前軀占身體的50%,是野豬向家豬演化的中間狀態。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骨頭化石

並且在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的48種動物骨骼中,豬骨佔大部分,說明豬肉是河姆渡人的主要的肉食來源。

在遊牧民族地區,卻很少有豬骨的發現。在豬牛羊馬狗這些動物中,只有狗和豬不用長距離放牧,適合在家庭中飼養,這個對於定居的農業經濟地區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肉食來源。

通過對於這些骨骼的牙齒的研究,發現,這些骨骼中以幼齡豬為主。這個好像在佐證一件事,就是未閹割的成年豬,豬肉不好吃。因此要在它的肉變得難吃之前就宰殺掉,說明此時閹割技術還沒有發明,或者說不成熟,沒有普遍推廣。

到了新石器晚期,私有財產的概念開始加強。通過對這一時期墓葬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用來殉葬的主要財產就是豬的下顎骨,可見豬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古老的職業:劁豬匠人

商周時期

到了商時期,養豬就更普遍了,開始出現對於養豬的記述。隨著貴族的大規模養豬,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育種人員。根據古籍記載,商朝有”豕人“這個官職,是專門負責豬的選育的,還有“牧人”,是負責餵豬的。在這一時期,豬的相關文字在漢字中也開始增多了,例如母豬叫豝,公豬叫豭,養豬叫豢,三個月的豬叫豯,六個月的豬叫豵,帶這個豕字旁的字特別多,都是跟豬有關係的。而且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個字“豶”,就是閹豬,說明這個時候,閹割的技術已經有了,並且成熟到可以發明一個字來表示它了。

周朝時,記錄養豬的文獻就更多了,《周禮》 、《禮記》、《爾雅》 、《說文解字》 、《方

言》等許多古籍中,均記載了豬的年齡、毛色、性別而區分的諸多名稱。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國家博物館館藏漢代陶豬舍

漢朝

漢代時,甚至有了專門相豬的人,《史記》中記載了一個叫留長孺的人善於相豬,他通過對於小豬的外在特徵,推斷這個小豬的成活率、飼養難度、出肉率,如果太低就要及時淘汰,一面浪費人工和糧食。例如:短頸無長毛者良,一廂有三牙者難留。這些相豬法,為以後系統地總結相豬經驗奠定了基礎。

漢朝時的書籍記載了養豬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積肥。《汜勝之書》是我國古代最早記述養豬積肥的文獻。書中談到種麻使用“溷中熟糞”,即腐熟的豬糞。溷就是豬圈中積肥的地方,一般是在豬圈裡挖的一個深坑,平時的豬糞都趕到裡面去漚著,等到豬糞充分發酵後,就施到地裡去。雖然只是最早的積糞記載,但是溷這個字在商周就出現了,可以推測,積肥這種行為在商周時就有了。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圈

《史記》中還記載了當時的富豪們養豬的規模巨大,“故曰陸地牧馬二百蹄, 牛蹄角千 ,千足羊, 澤中千足彘 ,水居千石魚陂 ……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一次性養豬千頭以上,規模也不算小了。

漢朝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習俗可以說明人們對於豬的重視。這就是墓葬習俗,漢朝有視死如生的觀念,往往在墓中陪葬很多死者生前的財富。在墓葬中最常見的就是陶甬,這其中就有陶的豬圈和小豬。還有他們往往在死者手裡放一個玉握豬,來象徵死者在死後依然掌握著財富,可見漢朝人對於豬的崇尚程度。

"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肉

前些日子和大家討論趙匡胤的出身,提到宋皇室是不吃豬肉的。就有人提出宋朝之前,貴族是不吃豬肉的,說沒有閹割技術,豬肉不好吃。其實這是不對的,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養豬了,並且豬作為每個家庭都要有的重要財產,才誕生了家這個字,家就是屋簷下有一個豕字。在殷墟出土了豬舍的模型,一般都是廁所和豬圈在一起,上面是廁所,下面是豬圈,人的排洩物會被豬吃掉。這種形式的廁所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依然存在。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河姆渡陶豬

新石器時期

要是往前倒,我們國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家豬飼養的證據,應該在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在半坡遺址、河南瀝川下王崗遺址、餘姚河姆渡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豬骨,經過比對,發現這些豬骨與野豬骨頭有明顯區別,更加接近家豬的骨骼,說明此時,古人已經對野豬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馴養。

在河姆渡遺址出土過一隻陶豬,四肢短小,軀幹部分佔比例大,頭佔比例小,更加接近家豬的體型。只是這時候的豬前軀占身體的比例介於野豬的70%和家豬的35%之間,前軀占身體的50%,是野豬向家豬演化的中間狀態。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骨頭化石

並且在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的48種動物骨骼中,豬骨佔大部分,說明豬肉是河姆渡人的主要的肉食來源。

在遊牧民族地區,卻很少有豬骨的發現。在豬牛羊馬狗這些動物中,只有狗和豬不用長距離放牧,適合在家庭中飼養,這個對於定居的農業經濟地區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肉食來源。

通過對於這些骨骼的牙齒的研究,發現,這些骨骼中以幼齡豬為主。這個好像在佐證一件事,就是未閹割的成年豬,豬肉不好吃。因此要在它的肉變得難吃之前就宰殺掉,說明此時閹割技術還沒有發明,或者說不成熟,沒有普遍推廣。

到了新石器晚期,私有財產的概念開始加強。通過對這一時期墓葬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用來殉葬的主要財產就是豬的下顎骨,可見豬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古老的職業:劁豬匠人

商周時期

到了商時期,養豬就更普遍了,開始出現對於養豬的記述。隨著貴族的大規模養豬,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育種人員。根據古籍記載,商朝有”豕人“這個官職,是專門負責豬的選育的,還有“牧人”,是負責餵豬的。在這一時期,豬的相關文字在漢字中也開始增多了,例如母豬叫豝,公豬叫豭,養豬叫豢,三個月的豬叫豯,六個月的豬叫豵,帶這個豕字旁的字特別多,都是跟豬有關係的。而且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個字“豶”,就是閹豬,說明這個時候,閹割的技術已經有了,並且成熟到可以發明一個字來表示它了。

周朝時,記錄養豬的文獻就更多了,《周禮》 、《禮記》、《爾雅》 、《說文解字》 、《方

言》等許多古籍中,均記載了豬的年齡、毛色、性別而區分的諸多名稱。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國家博物館館藏漢代陶豬舍

漢朝

漢代時,甚至有了專門相豬的人,《史記》中記載了一個叫留長孺的人善於相豬,他通過對於小豬的外在特徵,推斷這個小豬的成活率、飼養難度、出肉率,如果太低就要及時淘汰,一面浪費人工和糧食。例如:短頸無長毛者良,一廂有三牙者難留。這些相豬法,為以後系統地總結相豬經驗奠定了基礎。

漢朝時的書籍記載了養豬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積肥。《汜勝之書》是我國古代最早記述養豬積肥的文獻。書中談到種麻使用“溷中熟糞”,即腐熟的豬糞。溷就是豬圈中積肥的地方,一般是在豬圈裡挖的一個深坑,平時的豬糞都趕到裡面去漚著,等到豬糞充分發酵後,就施到地裡去。雖然只是最早的積糞記載,但是溷這個字在商周就出現了,可以推測,積肥這種行為在商周時就有了。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圈

《史記》中還記載了當時的富豪們養豬的規模巨大,“故曰陸地牧馬二百蹄, 牛蹄角千 ,千足羊, 澤中千足彘 ,水居千石魚陂 ……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一次性養豬千頭以上,規模也不算小了。

漢朝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習俗可以說明人們對於豬的重視。這就是墓葬習俗,漢朝有視死如生的觀念,往往在墓中陪葬很多死者生前的財富。在墓葬中最常見的就是陶甬,這其中就有陶的豬圈和小豬。還有他們往往在死者手裡放一個玉握豬,來象徵死者在死後依然掌握著財富,可見漢朝人對於豬的崇尚程度。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漢代玉握豬

這個時期對於農戶養豬甚至已經上升到了政策層面。西漢宣帝時,龔遂做渤海太守 ,因為“齊俗奢侈 ,好末技 ,不田作” ,他就推行帶有強制性色彩的勸農政策, 要求家每戶必須養母豬兩隻、雞五隻。

漢朝時,有一些人總結了自己的養豬經驗,寫了不少著作,但是流傳範圍不廣,後來都散失了,例如商邱子的《養豬法》 ,卜式的《養豬法》,估計這些書是對當時養豬經驗的一種彙集總結。雖然這些書沒有流傳下來,但是這些養豬的經驗還是流傳下來了。說會就到了南北朝時期,誕生了一部偉大的書籍。

"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肉

前些日子和大家討論趙匡胤的出身,提到宋皇室是不吃豬肉的。就有人提出宋朝之前,貴族是不吃豬肉的,說沒有閹割技術,豬肉不好吃。其實這是不對的,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養豬了,並且豬作為每個家庭都要有的重要財產,才誕生了家這個字,家就是屋簷下有一個豕字。在殷墟出土了豬舍的模型,一般都是廁所和豬圈在一起,上面是廁所,下面是豬圈,人的排洩物會被豬吃掉。這種形式的廁所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依然存在。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河姆渡陶豬

新石器時期

要是往前倒,我們國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家豬飼養的證據,應該在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在半坡遺址、河南瀝川下王崗遺址、餘姚河姆渡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豬骨,經過比對,發現這些豬骨與野豬骨頭有明顯區別,更加接近家豬的骨骼,說明此時,古人已經對野豬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馴養。

在河姆渡遺址出土過一隻陶豬,四肢短小,軀幹部分佔比例大,頭佔比例小,更加接近家豬的體型。只是這時候的豬前軀占身體的比例介於野豬的70%和家豬的35%之間,前軀占身體的50%,是野豬向家豬演化的中間狀態。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骨頭化石

並且在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的48種動物骨骼中,豬骨佔大部分,說明豬肉是河姆渡人的主要的肉食來源。

在遊牧民族地區,卻很少有豬骨的發現。在豬牛羊馬狗這些動物中,只有狗和豬不用長距離放牧,適合在家庭中飼養,這個對於定居的農業經濟地區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肉食來源。

通過對於這些骨骼的牙齒的研究,發現,這些骨骼中以幼齡豬為主。這個好像在佐證一件事,就是未閹割的成年豬,豬肉不好吃。因此要在它的肉變得難吃之前就宰殺掉,說明此時閹割技術還沒有發明,或者說不成熟,沒有普遍推廣。

到了新石器晚期,私有財產的概念開始加強。通過對這一時期墓葬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用來殉葬的主要財產就是豬的下顎骨,可見豬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古老的職業:劁豬匠人

商周時期

到了商時期,養豬就更普遍了,開始出現對於養豬的記述。隨著貴族的大規模養豬,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育種人員。根據古籍記載,商朝有”豕人“這個官職,是專門負責豬的選育的,還有“牧人”,是負責餵豬的。在這一時期,豬的相關文字在漢字中也開始增多了,例如母豬叫豝,公豬叫豭,養豬叫豢,三個月的豬叫豯,六個月的豬叫豵,帶這個豕字旁的字特別多,都是跟豬有關係的。而且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個字“豶”,就是閹豬,說明這個時候,閹割的技術已經有了,並且成熟到可以發明一個字來表示它了。

周朝時,記錄養豬的文獻就更多了,《周禮》 、《禮記》、《爾雅》 、《說文解字》 、《方

言》等許多古籍中,均記載了豬的年齡、毛色、性別而區分的諸多名稱。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國家博物館館藏漢代陶豬舍

漢朝

漢代時,甚至有了專門相豬的人,《史記》中記載了一個叫留長孺的人善於相豬,他通過對於小豬的外在特徵,推斷這個小豬的成活率、飼養難度、出肉率,如果太低就要及時淘汰,一面浪費人工和糧食。例如:短頸無長毛者良,一廂有三牙者難留。這些相豬法,為以後系統地總結相豬經驗奠定了基礎。

漢朝時的書籍記載了養豬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積肥。《汜勝之書》是我國古代最早記述養豬積肥的文獻。書中談到種麻使用“溷中熟糞”,即腐熟的豬糞。溷就是豬圈中積肥的地方,一般是在豬圈裡挖的一個深坑,平時的豬糞都趕到裡面去漚著,等到豬糞充分發酵後,就施到地裡去。雖然只是最早的積糞記載,但是溷這個字在商周就出現了,可以推測,積肥這種行為在商周時就有了。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圈

《史記》中還記載了當時的富豪們養豬的規模巨大,“故曰陸地牧馬二百蹄, 牛蹄角千 ,千足羊, 澤中千足彘 ,水居千石魚陂 ……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一次性養豬千頭以上,規模也不算小了。

漢朝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習俗可以說明人們對於豬的重視。這就是墓葬習俗,漢朝有視死如生的觀念,往往在墓中陪葬很多死者生前的財富。在墓葬中最常見的就是陶甬,這其中就有陶的豬圈和小豬。還有他們往往在死者手裡放一個玉握豬,來象徵死者在死後依然掌握著財富,可見漢朝人對於豬的崇尚程度。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漢代玉握豬

這個時期對於農戶養豬甚至已經上升到了政策層面。西漢宣帝時,龔遂做渤海太守 ,因為“齊俗奢侈 ,好末技 ,不田作” ,他就推行帶有強制性色彩的勸農政策, 要求家每戶必須養母豬兩隻、雞五隻。

漢朝時,有一些人總結了自己的養豬經驗,寫了不少著作,但是流傳範圍不廣,後來都散失了,例如商邱子的《養豬法》 ,卜式的《養豬法》,估計這些書是對當時養豬經驗的一種彙集總結。雖然這些書沒有流傳下來,但是這些養豬的經驗還是流傳下來了。說會就到了南北朝時期,誕生了一部偉大的書籍。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賈思勰

南北朝時期

北魏時期,中國傑出農學家賈思勰完成了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它主要總結的是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的經驗,其中就有養豬法。書中提到:“圈不厭小,處不厭穢,亦需小廠以避雨雪。春夏草生,隨時放牧 ,糟糠之屬,當日別與。八、九 、十,放而不飼。所有糟糠,則蓄待窮冬春初。”

豬圈要小,限制豬的活動範圍,利於育肥,髒點沒有關係。豬圈還要有小屋,可以給豬避雨雪。春夏之交,草剛長出來,牛羊能吃,但是豬吃不飽,要適當地補充糟糠等飼料。八九十份,草都結了籽,還有各種野果子,這些就夠豬吃的了,不用浪費飼料,讓他們到外面吃就好了,節省的飼料要留在冬天和春天使用。

還有:“豬性甚便水生之草 ,耙耬水藻等令近岸 ,豬則食之 ,皆肥 。”給豬餵食水生植物,既節省飼料,豬長得又肥。

"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肉

前些日子和大家討論趙匡胤的出身,提到宋皇室是不吃豬肉的。就有人提出宋朝之前,貴族是不吃豬肉的,說沒有閹割技術,豬肉不好吃。其實這是不對的,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養豬了,並且豬作為每個家庭都要有的重要財產,才誕生了家這個字,家就是屋簷下有一個豕字。在殷墟出土了豬舍的模型,一般都是廁所和豬圈在一起,上面是廁所,下面是豬圈,人的排洩物會被豬吃掉。這種形式的廁所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依然存在。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河姆渡陶豬

新石器時期

要是往前倒,我們國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家豬飼養的證據,應該在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在半坡遺址、河南瀝川下王崗遺址、餘姚河姆渡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豬骨,經過比對,發現這些豬骨與野豬骨頭有明顯區別,更加接近家豬的骨骼,說明此時,古人已經對野豬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馴養。

在河姆渡遺址出土過一隻陶豬,四肢短小,軀幹部分佔比例大,頭佔比例小,更加接近家豬的體型。只是這時候的豬前軀占身體的比例介於野豬的70%和家豬的35%之間,前軀占身體的50%,是野豬向家豬演化的中間狀態。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骨頭化石

並且在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的48種動物骨骼中,豬骨佔大部分,說明豬肉是河姆渡人的主要的肉食來源。

在遊牧民族地區,卻很少有豬骨的發現。在豬牛羊馬狗這些動物中,只有狗和豬不用長距離放牧,適合在家庭中飼養,這個對於定居的農業經濟地區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肉食來源。

通過對於這些骨骼的牙齒的研究,發現,這些骨骼中以幼齡豬為主。這個好像在佐證一件事,就是未閹割的成年豬,豬肉不好吃。因此要在它的肉變得難吃之前就宰殺掉,說明此時閹割技術還沒有發明,或者說不成熟,沒有普遍推廣。

到了新石器晚期,私有財產的概念開始加強。通過對這一時期墓葬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用來殉葬的主要財產就是豬的下顎骨,可見豬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古老的職業:劁豬匠人

商周時期

到了商時期,養豬就更普遍了,開始出現對於養豬的記述。隨著貴族的大規模養豬,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育種人員。根據古籍記載,商朝有”豕人“這個官職,是專門負責豬的選育的,還有“牧人”,是負責餵豬的。在這一時期,豬的相關文字在漢字中也開始增多了,例如母豬叫豝,公豬叫豭,養豬叫豢,三個月的豬叫豯,六個月的豬叫豵,帶這個豕字旁的字特別多,都是跟豬有關係的。而且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個字“豶”,就是閹豬,說明這個時候,閹割的技術已經有了,並且成熟到可以發明一個字來表示它了。

周朝時,記錄養豬的文獻就更多了,《周禮》 、《禮記》、《爾雅》 、《說文解字》 、《方

言》等許多古籍中,均記載了豬的年齡、毛色、性別而區分的諸多名稱。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國家博物館館藏漢代陶豬舍

漢朝

漢代時,甚至有了專門相豬的人,《史記》中記載了一個叫留長孺的人善於相豬,他通過對於小豬的外在特徵,推斷這個小豬的成活率、飼養難度、出肉率,如果太低就要及時淘汰,一面浪費人工和糧食。例如:短頸無長毛者良,一廂有三牙者難留。這些相豬法,為以後系統地總結相豬經驗奠定了基礎。

漢朝時的書籍記載了養豬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積肥。《汜勝之書》是我國古代最早記述養豬積肥的文獻。書中談到種麻使用“溷中熟糞”,即腐熟的豬糞。溷就是豬圈中積肥的地方,一般是在豬圈裡挖的一個深坑,平時的豬糞都趕到裡面去漚著,等到豬糞充分發酵後,就施到地裡去。雖然只是最早的積糞記載,但是溷這個字在商周就出現了,可以推測,積肥這種行為在商周時就有了。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圈

《史記》中還記載了當時的富豪們養豬的規模巨大,“故曰陸地牧馬二百蹄, 牛蹄角千 ,千足羊, 澤中千足彘 ,水居千石魚陂 ……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一次性養豬千頭以上,規模也不算小了。

漢朝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習俗可以說明人們對於豬的重視。這就是墓葬習俗,漢朝有視死如生的觀念,往往在墓中陪葬很多死者生前的財富。在墓葬中最常見的就是陶甬,這其中就有陶的豬圈和小豬。還有他們往往在死者手裡放一個玉握豬,來象徵死者在死後依然掌握著財富,可見漢朝人對於豬的崇尚程度。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漢代玉握豬

這個時期對於農戶養豬甚至已經上升到了政策層面。西漢宣帝時,龔遂做渤海太守 ,因為“齊俗奢侈 ,好末技 ,不田作” ,他就推行帶有強制性色彩的勸農政策, 要求家每戶必須養母豬兩隻、雞五隻。

漢朝時,有一些人總結了自己的養豬經驗,寫了不少著作,但是流傳範圍不廣,後來都散失了,例如商邱子的《養豬法》 ,卜式的《養豬法》,估計這些書是對當時養豬經驗的一種彙集總結。雖然這些書沒有流傳下來,但是這些養豬的經驗還是流傳下來了。說會就到了南北朝時期,誕生了一部偉大的書籍。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賈思勰

南北朝時期

北魏時期,中國傑出農學家賈思勰完成了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它主要總結的是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的經驗,其中就有養豬法。書中提到:“圈不厭小,處不厭穢,亦需小廠以避雨雪。春夏草生,隨時放牧 ,糟糠之屬,當日別與。八、九 、十,放而不飼。所有糟糠,則蓄待窮冬春初。”

豬圈要小,限制豬的活動範圍,利於育肥,髒點沒有關係。豬圈還要有小屋,可以給豬避雨雪。春夏之交,草剛長出來,牛羊能吃,但是豬吃不飽,要適當地補充糟糠等飼料。八九十份,草都結了籽,還有各種野果子,這些就夠豬吃的了,不用浪費飼料,讓他們到外面吃就好了,節省的飼料要留在冬天和春天使用。

還有:“豬性甚便水生之草 ,耙耬水藻等令近岸 ,豬則食之 ,皆肥 。”給豬餵食水生植物,既節省飼料,豬長得又肥。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崽

書中還介紹了母豬的產後護理:“十一、十二月生者,一宿蒸之。索籠盛豚,著甑中,微火蒸之,、汗出便罷 。豚不蒸則腦凍不合,出旬便死。所以然者 。豚性腦少,寒盛則不能自暖,故以暖氣助之。”這個是介紹母豬下在冬天下了小豬仔,為了提高成活率,而要保暖的,用”索籠微火蒸之“。千萬不能大火,否則蒸著蒸著,就想喝兩壺了。

書中還記載了給小豚如何配飼料:“宜埋車輪為食場 ,散粟豆柱內。小豚足食, 出入自

由,則肥速 。”

還有給小豬割蛋蛋的時間:“六十日後犍” 。等等

《齊民要術》對於養豬經驗的總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北朝時期,養豬業的發展水平。而且也提到了這一時期,養豬由放牧開始到半牧半飼的轉化。這一點折射出一個問題,就是這一時期,氣候正在發生變化,漢朝時適合放豬的沼澤地區逐漸消失,大規模放豬的飼養方式受到了限制。這導致了唐朝及以後,養豬業向完全舍養的方向轉化。

"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肉

前些日子和大家討論趙匡胤的出身,提到宋皇室是不吃豬肉的。就有人提出宋朝之前,貴族是不吃豬肉的,說沒有閹割技術,豬肉不好吃。其實這是不對的,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養豬了,並且豬作為每個家庭都要有的重要財產,才誕生了家這個字,家就是屋簷下有一個豕字。在殷墟出土了豬舍的模型,一般都是廁所和豬圈在一起,上面是廁所,下面是豬圈,人的排洩物會被豬吃掉。這種形式的廁所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依然存在。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河姆渡陶豬

新石器時期

要是往前倒,我們國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家豬飼養的證據,應該在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在半坡遺址、河南瀝川下王崗遺址、餘姚河姆渡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豬骨,經過比對,發現這些豬骨與野豬骨頭有明顯區別,更加接近家豬的骨骼,說明此時,古人已經對野豬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馴養。

在河姆渡遺址出土過一隻陶豬,四肢短小,軀幹部分佔比例大,頭佔比例小,更加接近家豬的體型。只是這時候的豬前軀占身體的比例介於野豬的70%和家豬的35%之間,前軀占身體的50%,是野豬向家豬演化的中間狀態。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骨頭化石

並且在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的48種動物骨骼中,豬骨佔大部分,說明豬肉是河姆渡人的主要的肉食來源。

在遊牧民族地區,卻很少有豬骨的發現。在豬牛羊馬狗這些動物中,只有狗和豬不用長距離放牧,適合在家庭中飼養,這個對於定居的農業經濟地區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肉食來源。

通過對於這些骨骼的牙齒的研究,發現,這些骨骼中以幼齡豬為主。這個好像在佐證一件事,就是未閹割的成年豬,豬肉不好吃。因此要在它的肉變得難吃之前就宰殺掉,說明此時閹割技術還沒有發明,或者說不成熟,沒有普遍推廣。

到了新石器晚期,私有財產的概念開始加強。通過對這一時期墓葬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用來殉葬的主要財產就是豬的下顎骨,可見豬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古老的職業:劁豬匠人

商周時期

到了商時期,養豬就更普遍了,開始出現對於養豬的記述。隨著貴族的大規模養豬,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育種人員。根據古籍記載,商朝有”豕人“這個官職,是專門負責豬的選育的,還有“牧人”,是負責餵豬的。在這一時期,豬的相關文字在漢字中也開始增多了,例如母豬叫豝,公豬叫豭,養豬叫豢,三個月的豬叫豯,六個月的豬叫豵,帶這個豕字旁的字特別多,都是跟豬有關係的。而且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個字“豶”,就是閹豬,說明這個時候,閹割的技術已經有了,並且成熟到可以發明一個字來表示它了。

周朝時,記錄養豬的文獻就更多了,《周禮》 、《禮記》、《爾雅》 、《說文解字》 、《方

言》等許多古籍中,均記載了豬的年齡、毛色、性別而區分的諸多名稱。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國家博物館館藏漢代陶豬舍

漢朝

漢代時,甚至有了專門相豬的人,《史記》中記載了一個叫留長孺的人善於相豬,他通過對於小豬的外在特徵,推斷這個小豬的成活率、飼養難度、出肉率,如果太低就要及時淘汰,一面浪費人工和糧食。例如:短頸無長毛者良,一廂有三牙者難留。這些相豬法,為以後系統地總結相豬經驗奠定了基礎。

漢朝時的書籍記載了養豬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積肥。《汜勝之書》是我國古代最早記述養豬積肥的文獻。書中談到種麻使用“溷中熟糞”,即腐熟的豬糞。溷就是豬圈中積肥的地方,一般是在豬圈裡挖的一個深坑,平時的豬糞都趕到裡面去漚著,等到豬糞充分發酵後,就施到地裡去。雖然只是最早的積糞記載,但是溷這個字在商周就出現了,可以推測,積肥這種行為在商周時就有了。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圈

《史記》中還記載了當時的富豪們養豬的規模巨大,“故曰陸地牧馬二百蹄, 牛蹄角千 ,千足羊, 澤中千足彘 ,水居千石魚陂 ……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一次性養豬千頭以上,規模也不算小了。

漢朝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習俗可以說明人們對於豬的重視。這就是墓葬習俗,漢朝有視死如生的觀念,往往在墓中陪葬很多死者生前的財富。在墓葬中最常見的就是陶甬,這其中就有陶的豬圈和小豬。還有他們往往在死者手裡放一個玉握豬,來象徵死者在死後依然掌握著財富,可見漢朝人對於豬的崇尚程度。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漢代玉握豬

這個時期對於農戶養豬甚至已經上升到了政策層面。西漢宣帝時,龔遂做渤海太守 ,因為“齊俗奢侈 ,好末技 ,不田作” ,他就推行帶有強制性色彩的勸農政策, 要求家每戶必須養母豬兩隻、雞五隻。

漢朝時,有一些人總結了自己的養豬經驗,寫了不少著作,但是流傳範圍不廣,後來都散失了,例如商邱子的《養豬法》 ,卜式的《養豬法》,估計這些書是對當時養豬經驗的一種彙集總結。雖然這些書沒有流傳下來,但是這些養豬的經驗還是流傳下來了。說會就到了南北朝時期,誕生了一部偉大的書籍。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賈思勰

南北朝時期

北魏時期,中國傑出農學家賈思勰完成了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它主要總結的是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的經驗,其中就有養豬法。書中提到:“圈不厭小,處不厭穢,亦需小廠以避雨雪。春夏草生,隨時放牧 ,糟糠之屬,當日別與。八、九 、十,放而不飼。所有糟糠,則蓄待窮冬春初。”

豬圈要小,限制豬的活動範圍,利於育肥,髒點沒有關係。豬圈還要有小屋,可以給豬避雨雪。春夏之交,草剛長出來,牛羊能吃,但是豬吃不飽,要適當地補充糟糠等飼料。八九十份,草都結了籽,還有各種野果子,這些就夠豬吃的了,不用浪費飼料,讓他們到外面吃就好了,節省的飼料要留在冬天和春天使用。

還有:“豬性甚便水生之草 ,耙耬水藻等令近岸 ,豬則食之 ,皆肥 。”給豬餵食水生植物,既節省飼料,豬長得又肥。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崽

書中還介紹了母豬的產後護理:“十一、十二月生者,一宿蒸之。索籠盛豚,著甑中,微火蒸之,、汗出便罷 。豚不蒸則腦凍不合,出旬便死。所以然者 。豚性腦少,寒盛則不能自暖,故以暖氣助之。”這個是介紹母豬下在冬天下了小豬仔,為了提高成活率,而要保暖的,用”索籠微火蒸之“。千萬不能大火,否則蒸著蒸著,就想喝兩壺了。

書中還記載了給小豚如何配飼料:“宜埋車輪為食場 ,散粟豆柱內。小豚足食, 出入自

由,則肥速 。”

還有給小豬割蛋蛋的時間:“六十日後犍” 。等等

《齊民要術》對於養豬經驗的總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北朝時期,養豬業的發展水平。而且也提到了這一時期,養豬由放牧開始到半牧半飼的轉化。這一點折射出一個問題,就是這一時期,氣候正在發生變化,漢朝時適合放豬的沼澤地區逐漸消失,大規模放豬的飼養方式受到了限制。這導致了唐朝及以後,養豬業向完全舍養的方向轉化。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唐朝人一看就是愛吃豬肉的

唐朝時期

唐朝時期,小農經濟發達,大規模養豬的情形大大減少,但是依然有官家的官豕動輒數千頭。但是如此大規模的養豬場地,在唐朝的均田制之下,很少有人願意這樣浪費了,因此這一時期,多以家家戶戶個人飼養一兩頭豬的模式為主,保持“家二母彘”。此時依然還有少數養豬大戶,如唐朝的馬氏五兄弟,他們就是完全靠養豬致富,此時他們飼養上千頭豬,完全使用的是圈養的方式,養出的豬,都就近供應長安市場。

"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肉

前些日子和大家討論趙匡胤的出身,提到宋皇室是不吃豬肉的。就有人提出宋朝之前,貴族是不吃豬肉的,說沒有閹割技術,豬肉不好吃。其實這是不對的,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養豬了,並且豬作為每個家庭都要有的重要財產,才誕生了家這個字,家就是屋簷下有一個豕字。在殷墟出土了豬舍的模型,一般都是廁所和豬圈在一起,上面是廁所,下面是豬圈,人的排洩物會被豬吃掉。這種形式的廁所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依然存在。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河姆渡陶豬

新石器時期

要是往前倒,我們國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家豬飼養的證據,應該在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在半坡遺址、河南瀝川下王崗遺址、餘姚河姆渡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豬骨,經過比對,發現這些豬骨與野豬骨頭有明顯區別,更加接近家豬的骨骼,說明此時,古人已經對野豬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馴養。

在河姆渡遺址出土過一隻陶豬,四肢短小,軀幹部分佔比例大,頭佔比例小,更加接近家豬的體型。只是這時候的豬前軀占身體的比例介於野豬的70%和家豬的35%之間,前軀占身體的50%,是野豬向家豬演化的中間狀態。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骨頭化石

並且在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的48種動物骨骼中,豬骨佔大部分,說明豬肉是河姆渡人的主要的肉食來源。

在遊牧民族地區,卻很少有豬骨的發現。在豬牛羊馬狗這些動物中,只有狗和豬不用長距離放牧,適合在家庭中飼養,這個對於定居的農業經濟地區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肉食來源。

通過對於這些骨骼的牙齒的研究,發現,這些骨骼中以幼齡豬為主。這個好像在佐證一件事,就是未閹割的成年豬,豬肉不好吃。因此要在它的肉變得難吃之前就宰殺掉,說明此時閹割技術還沒有發明,或者說不成熟,沒有普遍推廣。

到了新石器晚期,私有財產的概念開始加強。通過對這一時期墓葬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用來殉葬的主要財產就是豬的下顎骨,可見豬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古老的職業:劁豬匠人

商周時期

到了商時期,養豬就更普遍了,開始出現對於養豬的記述。隨著貴族的大規模養豬,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育種人員。根據古籍記載,商朝有”豕人“這個官職,是專門負責豬的選育的,還有“牧人”,是負責餵豬的。在這一時期,豬的相關文字在漢字中也開始增多了,例如母豬叫豝,公豬叫豭,養豬叫豢,三個月的豬叫豯,六個月的豬叫豵,帶這個豕字旁的字特別多,都是跟豬有關係的。而且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個字“豶”,就是閹豬,說明這個時候,閹割的技術已經有了,並且成熟到可以發明一個字來表示它了。

周朝時,記錄養豬的文獻就更多了,《周禮》 、《禮記》、《爾雅》 、《說文解字》 、《方

言》等許多古籍中,均記載了豬的年齡、毛色、性別而區分的諸多名稱。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國家博物館館藏漢代陶豬舍

漢朝

漢代時,甚至有了專門相豬的人,《史記》中記載了一個叫留長孺的人善於相豬,他通過對於小豬的外在特徵,推斷這個小豬的成活率、飼養難度、出肉率,如果太低就要及時淘汰,一面浪費人工和糧食。例如:短頸無長毛者良,一廂有三牙者難留。這些相豬法,為以後系統地總結相豬經驗奠定了基礎。

漢朝時的書籍記載了養豬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積肥。《汜勝之書》是我國古代最早記述養豬積肥的文獻。書中談到種麻使用“溷中熟糞”,即腐熟的豬糞。溷就是豬圈中積肥的地方,一般是在豬圈裡挖的一個深坑,平時的豬糞都趕到裡面去漚著,等到豬糞充分發酵後,就施到地裡去。雖然只是最早的積糞記載,但是溷這個字在商周就出現了,可以推測,積肥這種行為在商周時就有了。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圈

《史記》中還記載了當時的富豪們養豬的規模巨大,“故曰陸地牧馬二百蹄, 牛蹄角千 ,千足羊, 澤中千足彘 ,水居千石魚陂 ……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一次性養豬千頭以上,規模也不算小了。

漢朝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習俗可以說明人們對於豬的重視。這就是墓葬習俗,漢朝有視死如生的觀念,往往在墓中陪葬很多死者生前的財富。在墓葬中最常見的就是陶甬,這其中就有陶的豬圈和小豬。還有他們往往在死者手裡放一個玉握豬,來象徵死者在死後依然掌握著財富,可見漢朝人對於豬的崇尚程度。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漢代玉握豬

這個時期對於農戶養豬甚至已經上升到了政策層面。西漢宣帝時,龔遂做渤海太守 ,因為“齊俗奢侈 ,好末技 ,不田作” ,他就推行帶有強制性色彩的勸農政策, 要求家每戶必須養母豬兩隻、雞五隻。

漢朝時,有一些人總結了自己的養豬經驗,寫了不少著作,但是流傳範圍不廣,後來都散失了,例如商邱子的《養豬法》 ,卜式的《養豬法》,估計這些書是對當時養豬經驗的一種彙集總結。雖然這些書沒有流傳下來,但是這些養豬的經驗還是流傳下來了。說會就到了南北朝時期,誕生了一部偉大的書籍。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賈思勰

南北朝時期

北魏時期,中國傑出農學家賈思勰完成了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它主要總結的是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的經驗,其中就有養豬法。書中提到:“圈不厭小,處不厭穢,亦需小廠以避雨雪。春夏草生,隨時放牧 ,糟糠之屬,當日別與。八、九 、十,放而不飼。所有糟糠,則蓄待窮冬春初。”

豬圈要小,限制豬的活動範圍,利於育肥,髒點沒有關係。豬圈還要有小屋,可以給豬避雨雪。春夏之交,草剛長出來,牛羊能吃,但是豬吃不飽,要適當地補充糟糠等飼料。八九十份,草都結了籽,還有各種野果子,這些就夠豬吃的了,不用浪費飼料,讓他們到外面吃就好了,節省的飼料要留在冬天和春天使用。

還有:“豬性甚便水生之草 ,耙耬水藻等令近岸 ,豬則食之 ,皆肥 。”給豬餵食水生植物,既節省飼料,豬長得又肥。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崽

書中還介紹了母豬的產後護理:“十一、十二月生者,一宿蒸之。索籠盛豚,著甑中,微火蒸之,、汗出便罷 。豚不蒸則腦凍不合,出旬便死。所以然者 。豚性腦少,寒盛則不能自暖,故以暖氣助之。”這個是介紹母豬下在冬天下了小豬仔,為了提高成活率,而要保暖的,用”索籠微火蒸之“。千萬不能大火,否則蒸著蒸著,就想喝兩壺了。

書中還記載了給小豚如何配飼料:“宜埋車輪為食場 ,散粟豆柱內。小豚足食, 出入自

由,則肥速 。”

還有給小豬割蛋蛋的時間:“六十日後犍” 。等等

《齊民要術》對於養豬經驗的總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北朝時期,養豬業的發展水平。而且也提到了這一時期,養豬由放牧開始到半牧半飼的轉化。這一點折射出一個問題,就是這一時期,氣候正在發生變化,漢朝時適合放豬的沼澤地區逐漸消失,大規模放豬的飼養方式受到了限制。這導致了唐朝及以後,養豬業向完全舍養的方向轉化。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唐朝人一看就是愛吃豬肉的

唐朝時期

唐朝時期,小農經濟發達,大規模養豬的情形大大減少,但是依然有官家的官豕動輒數千頭。但是如此大規模的養豬場地,在唐朝的均田制之下,很少有人願意這樣浪費了,因此這一時期,多以家家戶戶個人飼養一兩頭豬的模式為主,保持“家二母彘”。此時依然還有少數養豬大戶,如唐朝的馬氏五兄弟,他們就是完全靠養豬致富,此時他們飼養上千頭豬,完全使用的是圈養的方式,養出的豬,都就近供應長安市場。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皇帝愛吃羊肉,擋不住老百姓愛吃豬肉啊

宋朝時期

宋朝時期,除了皇室和朝中一些大臣“不用豬肉,只登羊肉外”,東京汴梁城每天食用的豬肉都達到了上萬頭,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唯民間所宰豬 ,須從此(南薰門)入京, 每日至晚 ,每群萬頭, 止數人驅逐,無有亂行者 。”可見汴梁人對豬肉的需求程度和宋代養豬業的發達程度,幾乎是每家每戶都會吃的。根本不存在只有窮人才吃的情況。

宋朝皇室不吃豬肉,可能跟趙匡胤在沙陀系軍隊裡生活過,飲食習慣發生了改變才和遊牧民族一樣食用羊肉的。

"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肉

前些日子和大家討論趙匡胤的出身,提到宋皇室是不吃豬肉的。就有人提出宋朝之前,貴族是不吃豬肉的,說沒有閹割技術,豬肉不好吃。其實這是不對的,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養豬了,並且豬作為每個家庭都要有的重要財產,才誕生了家這個字,家就是屋簷下有一個豕字。在殷墟出土了豬舍的模型,一般都是廁所和豬圈在一起,上面是廁所,下面是豬圈,人的排洩物會被豬吃掉。這種形式的廁所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依然存在。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河姆渡陶豬

新石器時期

要是往前倒,我們國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家豬飼養的證據,應該在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在半坡遺址、河南瀝川下王崗遺址、餘姚河姆渡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豬骨,經過比對,發現這些豬骨與野豬骨頭有明顯區別,更加接近家豬的骨骼,說明此時,古人已經對野豬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馴養。

在河姆渡遺址出土過一隻陶豬,四肢短小,軀幹部分佔比例大,頭佔比例小,更加接近家豬的體型。只是這時候的豬前軀占身體的比例介於野豬的70%和家豬的35%之間,前軀占身體的50%,是野豬向家豬演化的中間狀態。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骨頭化石

並且在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的48種動物骨骼中,豬骨佔大部分,說明豬肉是河姆渡人的主要的肉食來源。

在遊牧民族地區,卻很少有豬骨的發現。在豬牛羊馬狗這些動物中,只有狗和豬不用長距離放牧,適合在家庭中飼養,這個對於定居的農業經濟地區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肉食來源。

通過對於這些骨骼的牙齒的研究,發現,這些骨骼中以幼齡豬為主。這個好像在佐證一件事,就是未閹割的成年豬,豬肉不好吃。因此要在它的肉變得難吃之前就宰殺掉,說明此時閹割技術還沒有發明,或者說不成熟,沒有普遍推廣。

到了新石器晚期,私有財產的概念開始加強。通過對這一時期墓葬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用來殉葬的主要財產就是豬的下顎骨,可見豬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古老的職業:劁豬匠人

商周時期

到了商時期,養豬就更普遍了,開始出現對於養豬的記述。隨著貴族的大規模養豬,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育種人員。根據古籍記載,商朝有”豕人“這個官職,是專門負責豬的選育的,還有“牧人”,是負責餵豬的。在這一時期,豬的相關文字在漢字中也開始增多了,例如母豬叫豝,公豬叫豭,養豬叫豢,三個月的豬叫豯,六個月的豬叫豵,帶這個豕字旁的字特別多,都是跟豬有關係的。而且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個字“豶”,就是閹豬,說明這個時候,閹割的技術已經有了,並且成熟到可以發明一個字來表示它了。

周朝時,記錄養豬的文獻就更多了,《周禮》 、《禮記》、《爾雅》 、《說文解字》 、《方

言》等許多古籍中,均記載了豬的年齡、毛色、性別而區分的諸多名稱。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國家博物館館藏漢代陶豬舍

漢朝

漢代時,甚至有了專門相豬的人,《史記》中記載了一個叫留長孺的人善於相豬,他通過對於小豬的外在特徵,推斷這個小豬的成活率、飼養難度、出肉率,如果太低就要及時淘汰,一面浪費人工和糧食。例如:短頸無長毛者良,一廂有三牙者難留。這些相豬法,為以後系統地總結相豬經驗奠定了基礎。

漢朝時的書籍記載了養豬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積肥。《汜勝之書》是我國古代最早記述養豬積肥的文獻。書中談到種麻使用“溷中熟糞”,即腐熟的豬糞。溷就是豬圈中積肥的地方,一般是在豬圈裡挖的一個深坑,平時的豬糞都趕到裡面去漚著,等到豬糞充分發酵後,就施到地裡去。雖然只是最早的積糞記載,但是溷這個字在商周就出現了,可以推測,積肥這種行為在商周時就有了。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圈

《史記》中還記載了當時的富豪們養豬的規模巨大,“故曰陸地牧馬二百蹄, 牛蹄角千 ,千足羊, 澤中千足彘 ,水居千石魚陂 ……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一次性養豬千頭以上,規模也不算小了。

漢朝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習俗可以說明人們對於豬的重視。這就是墓葬習俗,漢朝有視死如生的觀念,往往在墓中陪葬很多死者生前的財富。在墓葬中最常見的就是陶甬,這其中就有陶的豬圈和小豬。還有他們往往在死者手裡放一個玉握豬,來象徵死者在死後依然掌握著財富,可見漢朝人對於豬的崇尚程度。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漢代玉握豬

這個時期對於農戶養豬甚至已經上升到了政策層面。西漢宣帝時,龔遂做渤海太守 ,因為“齊俗奢侈 ,好末技 ,不田作” ,他就推行帶有強制性色彩的勸農政策, 要求家每戶必須養母豬兩隻、雞五隻。

漢朝時,有一些人總結了自己的養豬經驗,寫了不少著作,但是流傳範圍不廣,後來都散失了,例如商邱子的《養豬法》 ,卜式的《養豬法》,估計這些書是對當時養豬經驗的一種彙集總結。雖然這些書沒有流傳下來,但是這些養豬的經驗還是流傳下來了。說會就到了南北朝時期,誕生了一部偉大的書籍。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賈思勰

南北朝時期

北魏時期,中國傑出農學家賈思勰完成了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它主要總結的是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的經驗,其中就有養豬法。書中提到:“圈不厭小,處不厭穢,亦需小廠以避雨雪。春夏草生,隨時放牧 ,糟糠之屬,當日別與。八、九 、十,放而不飼。所有糟糠,則蓄待窮冬春初。”

豬圈要小,限制豬的活動範圍,利於育肥,髒點沒有關係。豬圈還要有小屋,可以給豬避雨雪。春夏之交,草剛長出來,牛羊能吃,但是豬吃不飽,要適當地補充糟糠等飼料。八九十份,草都結了籽,還有各種野果子,這些就夠豬吃的了,不用浪費飼料,讓他們到外面吃就好了,節省的飼料要留在冬天和春天使用。

還有:“豬性甚便水生之草 ,耙耬水藻等令近岸 ,豬則食之 ,皆肥 。”給豬餵食水生植物,既節省飼料,豬長得又肥。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崽

書中還介紹了母豬的產後護理:“十一、十二月生者,一宿蒸之。索籠盛豚,著甑中,微火蒸之,、汗出便罷 。豚不蒸則腦凍不合,出旬便死。所以然者 。豚性腦少,寒盛則不能自暖,故以暖氣助之。”這個是介紹母豬下在冬天下了小豬仔,為了提高成活率,而要保暖的,用”索籠微火蒸之“。千萬不能大火,否則蒸著蒸著,就想喝兩壺了。

書中還記載了給小豚如何配飼料:“宜埋車輪為食場 ,散粟豆柱內。小豚足食, 出入自

由,則肥速 。”

還有給小豬割蛋蛋的時間:“六十日後犍” 。等等

《齊民要術》對於養豬經驗的總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北朝時期,養豬業的發展水平。而且也提到了這一時期,養豬由放牧開始到半牧半飼的轉化。這一點折射出一個問題,就是這一時期,氣候正在發生變化,漢朝時適合放豬的沼澤地區逐漸消失,大規模放豬的飼養方式受到了限制。這導致了唐朝及以後,養豬業向完全舍養的方向轉化。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唐朝人一看就是愛吃豬肉的

唐朝時期

唐朝時期,小農經濟發達,大規模養豬的情形大大減少,但是依然有官家的官豕動輒數千頭。但是如此大規模的養豬場地,在唐朝的均田制之下,很少有人願意這樣浪費了,因此這一時期,多以家家戶戶個人飼養一兩頭豬的模式為主,保持“家二母彘”。此時依然還有少數養豬大戶,如唐朝的馬氏五兄弟,他們就是完全靠養豬致富,此時他們飼養上千頭豬,完全使用的是圈養的方式,養出的豬,都就近供應長安市場。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皇帝愛吃羊肉,擋不住老百姓愛吃豬肉啊

宋朝時期

宋朝時期,除了皇室和朝中一些大臣“不用豬肉,只登羊肉外”,東京汴梁城每天食用的豬肉都達到了上萬頭,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唯民間所宰豬 ,須從此(南薰門)入京, 每日至晚 ,每群萬頭, 止數人驅逐,無有亂行者 。”可見汴梁人對豬肉的需求程度和宋代養豬業的發達程度,幾乎是每家每戶都會吃的。根本不存在只有窮人才吃的情況。

宋朝皇室不吃豬肉,可能跟趙匡胤在沙陀系軍隊裡生活過,飲食習慣發生了改變才和遊牧民族一樣食用羊肉的。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烤乳豬

元朝

元朝時,雖然蒙古人不吃豬肉,但是廣大的漢地、南方地區的人依然要吃豬肉,所以養豬業並沒有衰落,《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了他當時在我國浙江省的衢州旅行時所見到的情景,:“在這個地區,看不到綿羊 , 但有許多公牛 、母牛 、水牛和山羊 ,至於豬的數目則特別的多。”

"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肉

前些日子和大家討論趙匡胤的出身,提到宋皇室是不吃豬肉的。就有人提出宋朝之前,貴族是不吃豬肉的,說沒有閹割技術,豬肉不好吃。其實這是不對的,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養豬了,並且豬作為每個家庭都要有的重要財產,才誕生了家這個字,家就是屋簷下有一個豕字。在殷墟出土了豬舍的模型,一般都是廁所和豬圈在一起,上面是廁所,下面是豬圈,人的排洩物會被豬吃掉。這種形式的廁所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依然存在。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河姆渡陶豬

新石器時期

要是往前倒,我們國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家豬飼養的證據,應該在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在半坡遺址、河南瀝川下王崗遺址、餘姚河姆渡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豬骨,經過比對,發現這些豬骨與野豬骨頭有明顯區別,更加接近家豬的骨骼,說明此時,古人已經對野豬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馴養。

在河姆渡遺址出土過一隻陶豬,四肢短小,軀幹部分佔比例大,頭佔比例小,更加接近家豬的體型。只是這時候的豬前軀占身體的比例介於野豬的70%和家豬的35%之間,前軀占身體的50%,是野豬向家豬演化的中間狀態。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骨頭化石

並且在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的48種動物骨骼中,豬骨佔大部分,說明豬肉是河姆渡人的主要的肉食來源。

在遊牧民族地區,卻很少有豬骨的發現。在豬牛羊馬狗這些動物中,只有狗和豬不用長距離放牧,適合在家庭中飼養,這個對於定居的農業經濟地區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肉食來源。

通過對於這些骨骼的牙齒的研究,發現,這些骨骼中以幼齡豬為主。這個好像在佐證一件事,就是未閹割的成年豬,豬肉不好吃。因此要在它的肉變得難吃之前就宰殺掉,說明此時閹割技術還沒有發明,或者說不成熟,沒有普遍推廣。

到了新石器晚期,私有財產的概念開始加強。通過對這一時期墓葬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用來殉葬的主要財產就是豬的下顎骨,可見豬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古老的職業:劁豬匠人

商周時期

到了商時期,養豬就更普遍了,開始出現對於養豬的記述。隨著貴族的大規模養豬,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育種人員。根據古籍記載,商朝有”豕人“這個官職,是專門負責豬的選育的,還有“牧人”,是負責餵豬的。在這一時期,豬的相關文字在漢字中也開始增多了,例如母豬叫豝,公豬叫豭,養豬叫豢,三個月的豬叫豯,六個月的豬叫豵,帶這個豕字旁的字特別多,都是跟豬有關係的。而且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個字“豶”,就是閹豬,說明這個時候,閹割的技術已經有了,並且成熟到可以發明一個字來表示它了。

周朝時,記錄養豬的文獻就更多了,《周禮》 、《禮記》、《爾雅》 、《說文解字》 、《方

言》等許多古籍中,均記載了豬的年齡、毛色、性別而區分的諸多名稱。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國家博物館館藏漢代陶豬舍

漢朝

漢代時,甚至有了專門相豬的人,《史記》中記載了一個叫留長孺的人善於相豬,他通過對於小豬的外在特徵,推斷這個小豬的成活率、飼養難度、出肉率,如果太低就要及時淘汰,一面浪費人工和糧食。例如:短頸無長毛者良,一廂有三牙者難留。這些相豬法,為以後系統地總結相豬經驗奠定了基礎。

漢朝時的書籍記載了養豬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積肥。《汜勝之書》是我國古代最早記述養豬積肥的文獻。書中談到種麻使用“溷中熟糞”,即腐熟的豬糞。溷就是豬圈中積肥的地方,一般是在豬圈裡挖的一個深坑,平時的豬糞都趕到裡面去漚著,等到豬糞充分發酵後,就施到地裡去。雖然只是最早的積糞記載,但是溷這個字在商周就出現了,可以推測,積肥這種行為在商周時就有了。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圈

《史記》中還記載了當時的富豪們養豬的規模巨大,“故曰陸地牧馬二百蹄, 牛蹄角千 ,千足羊, 澤中千足彘 ,水居千石魚陂 ……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一次性養豬千頭以上,規模也不算小了。

漢朝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習俗可以說明人們對於豬的重視。這就是墓葬習俗,漢朝有視死如生的觀念,往往在墓中陪葬很多死者生前的財富。在墓葬中最常見的就是陶甬,這其中就有陶的豬圈和小豬。還有他們往往在死者手裡放一個玉握豬,來象徵死者在死後依然掌握著財富,可見漢朝人對於豬的崇尚程度。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漢代玉握豬

這個時期對於農戶養豬甚至已經上升到了政策層面。西漢宣帝時,龔遂做渤海太守 ,因為“齊俗奢侈 ,好末技 ,不田作” ,他就推行帶有強制性色彩的勸農政策, 要求家每戶必須養母豬兩隻、雞五隻。

漢朝時,有一些人總結了自己的養豬經驗,寫了不少著作,但是流傳範圍不廣,後來都散失了,例如商邱子的《養豬法》 ,卜式的《養豬法》,估計這些書是對當時養豬經驗的一種彙集總結。雖然這些書沒有流傳下來,但是這些養豬的經驗還是流傳下來了。說會就到了南北朝時期,誕生了一部偉大的書籍。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賈思勰

南北朝時期

北魏時期,中國傑出農學家賈思勰完成了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它主要總結的是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的經驗,其中就有養豬法。書中提到:“圈不厭小,處不厭穢,亦需小廠以避雨雪。春夏草生,隨時放牧 ,糟糠之屬,當日別與。八、九 、十,放而不飼。所有糟糠,則蓄待窮冬春初。”

豬圈要小,限制豬的活動範圍,利於育肥,髒點沒有關係。豬圈還要有小屋,可以給豬避雨雪。春夏之交,草剛長出來,牛羊能吃,但是豬吃不飽,要適當地補充糟糠等飼料。八九十份,草都結了籽,還有各種野果子,這些就夠豬吃的了,不用浪費飼料,讓他們到外面吃就好了,節省的飼料要留在冬天和春天使用。

還有:“豬性甚便水生之草 ,耙耬水藻等令近岸 ,豬則食之 ,皆肥 。”給豬餵食水生植物,既節省飼料,豬長得又肥。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崽

書中還介紹了母豬的產後護理:“十一、十二月生者,一宿蒸之。索籠盛豚,著甑中,微火蒸之,、汗出便罷 。豚不蒸則腦凍不合,出旬便死。所以然者 。豚性腦少,寒盛則不能自暖,故以暖氣助之。”這個是介紹母豬下在冬天下了小豬仔,為了提高成活率,而要保暖的,用”索籠微火蒸之“。千萬不能大火,否則蒸著蒸著,就想喝兩壺了。

書中還記載了給小豚如何配飼料:“宜埋車輪為食場 ,散粟豆柱內。小豚足食, 出入自

由,則肥速 。”

還有給小豬割蛋蛋的時間:“六十日後犍” 。等等

《齊民要術》對於養豬經驗的總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北朝時期,養豬業的發展水平。而且也提到了這一時期,養豬由放牧開始到半牧半飼的轉化。這一點折射出一個問題,就是這一時期,氣候正在發生變化,漢朝時適合放豬的沼澤地區逐漸消失,大規模放豬的飼養方式受到了限制。這導致了唐朝及以後,養豬業向完全舍養的方向轉化。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唐朝人一看就是愛吃豬肉的

唐朝時期

唐朝時期,小農經濟發達,大規模養豬的情形大大減少,但是依然有官家的官豕動輒數千頭。但是如此大規模的養豬場地,在唐朝的均田制之下,很少有人願意這樣浪費了,因此這一時期,多以家家戶戶個人飼養一兩頭豬的模式為主,保持“家二母彘”。此時依然還有少數養豬大戶,如唐朝的馬氏五兄弟,他們就是完全靠養豬致富,此時他們飼養上千頭豬,完全使用的是圈養的方式,養出的豬,都就近供應長安市場。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皇帝愛吃羊肉,擋不住老百姓愛吃豬肉啊

宋朝時期

宋朝時期,除了皇室和朝中一些大臣“不用豬肉,只登羊肉外”,東京汴梁城每天食用的豬肉都達到了上萬頭,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唯民間所宰豬 ,須從此(南薰門)入京, 每日至晚 ,每群萬頭, 止數人驅逐,無有亂行者 。”可見汴梁人對豬肉的需求程度和宋代養豬業的發達程度,幾乎是每家每戶都會吃的。根本不存在只有窮人才吃的情況。

宋朝皇室不吃豬肉,可能跟趙匡胤在沙陀系軍隊裡生活過,飲食習慣發生了改變才和遊牧民族一樣食用羊肉的。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烤乳豬

元朝

元朝時,雖然蒙古人不吃豬肉,但是廣大的漢地、南方地區的人依然要吃豬肉,所以養豬業並沒有衰落,《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了他當時在我國浙江省的衢州旅行時所見到的情景,:“在這個地區,看不到綿羊 , 但有許多公牛 、母牛 、水牛和山羊 ,至於豬的數目則特別的多。”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不準養豬就要殺豬啊,這個賬不知道他怎麼算的

明朝

明朝就有點奇葩了,由於皇帝姓朱,所以明朝正德14年發了一道聖旨,“禁止養豬, 違者永遠充軍 , 以俗呼為國姓,旬日之間, 遠近盡殺, 減價賤售, 小豬埋棄 ,一時駭異。”《萬安縣志》載:“正德中 ,禁天下畜豬, 一時埋棄俱盡 。陳氏穴地養之, 遂傳其種 。”這是中國養豬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中國的養豬業幾乎在這裡就終止了。

"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肉

前些日子和大家討論趙匡胤的出身,提到宋皇室是不吃豬肉的。就有人提出宋朝之前,貴族是不吃豬肉的,說沒有閹割技術,豬肉不好吃。其實這是不對的,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養豬了,並且豬作為每個家庭都要有的重要財產,才誕生了家這個字,家就是屋簷下有一個豕字。在殷墟出土了豬舍的模型,一般都是廁所和豬圈在一起,上面是廁所,下面是豬圈,人的排洩物會被豬吃掉。這種形式的廁所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依然存在。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河姆渡陶豬

新石器時期

要是往前倒,我們國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家豬飼養的證據,應該在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在半坡遺址、河南瀝川下王崗遺址、餘姚河姆渡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豬骨,經過比對,發現這些豬骨與野豬骨頭有明顯區別,更加接近家豬的骨骼,說明此時,古人已經對野豬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馴養。

在河姆渡遺址出土過一隻陶豬,四肢短小,軀幹部分佔比例大,頭佔比例小,更加接近家豬的體型。只是這時候的豬前軀占身體的比例介於野豬的70%和家豬的35%之間,前軀占身體的50%,是野豬向家豬演化的中間狀態。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骨頭化石

並且在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的48種動物骨骼中,豬骨佔大部分,說明豬肉是河姆渡人的主要的肉食來源。

在遊牧民族地區,卻很少有豬骨的發現。在豬牛羊馬狗這些動物中,只有狗和豬不用長距離放牧,適合在家庭中飼養,這個對於定居的農業經濟地區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肉食來源。

通過對於這些骨骼的牙齒的研究,發現,這些骨骼中以幼齡豬為主。這個好像在佐證一件事,就是未閹割的成年豬,豬肉不好吃。因此要在它的肉變得難吃之前就宰殺掉,說明此時閹割技術還沒有發明,或者說不成熟,沒有普遍推廣。

到了新石器晚期,私有財產的概念開始加強。通過對這一時期墓葬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用來殉葬的主要財產就是豬的下顎骨,可見豬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古老的職業:劁豬匠人

商周時期

到了商時期,養豬就更普遍了,開始出現對於養豬的記述。隨著貴族的大規模養豬,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育種人員。根據古籍記載,商朝有”豕人“這個官職,是專門負責豬的選育的,還有“牧人”,是負責餵豬的。在這一時期,豬的相關文字在漢字中也開始增多了,例如母豬叫豝,公豬叫豭,養豬叫豢,三個月的豬叫豯,六個月的豬叫豵,帶這個豕字旁的字特別多,都是跟豬有關係的。而且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個字“豶”,就是閹豬,說明這個時候,閹割的技術已經有了,並且成熟到可以發明一個字來表示它了。

周朝時,記錄養豬的文獻就更多了,《周禮》 、《禮記》、《爾雅》 、《說文解字》 、《方

言》等許多古籍中,均記載了豬的年齡、毛色、性別而區分的諸多名稱。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國家博物館館藏漢代陶豬舍

漢朝

漢代時,甚至有了專門相豬的人,《史記》中記載了一個叫留長孺的人善於相豬,他通過對於小豬的外在特徵,推斷這個小豬的成活率、飼養難度、出肉率,如果太低就要及時淘汰,一面浪費人工和糧食。例如:短頸無長毛者良,一廂有三牙者難留。這些相豬法,為以後系統地總結相豬經驗奠定了基礎。

漢朝時的書籍記載了養豬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積肥。《汜勝之書》是我國古代最早記述養豬積肥的文獻。書中談到種麻使用“溷中熟糞”,即腐熟的豬糞。溷就是豬圈中積肥的地方,一般是在豬圈裡挖的一個深坑,平時的豬糞都趕到裡面去漚著,等到豬糞充分發酵後,就施到地裡去。雖然只是最早的積糞記載,但是溷這個字在商周就出現了,可以推測,積肥這種行為在商周時就有了。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圈

《史記》中還記載了當時的富豪們養豬的規模巨大,“故曰陸地牧馬二百蹄, 牛蹄角千 ,千足羊, 澤中千足彘 ,水居千石魚陂 ……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一次性養豬千頭以上,規模也不算小了。

漢朝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習俗可以說明人們對於豬的重視。這就是墓葬習俗,漢朝有視死如生的觀念,往往在墓中陪葬很多死者生前的財富。在墓葬中最常見的就是陶甬,這其中就有陶的豬圈和小豬。還有他們往往在死者手裡放一個玉握豬,來象徵死者在死後依然掌握著財富,可見漢朝人對於豬的崇尚程度。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漢代玉握豬

這個時期對於農戶養豬甚至已經上升到了政策層面。西漢宣帝時,龔遂做渤海太守 ,因為“齊俗奢侈 ,好末技 ,不田作” ,他就推行帶有強制性色彩的勸農政策, 要求家每戶必須養母豬兩隻、雞五隻。

漢朝時,有一些人總結了自己的養豬經驗,寫了不少著作,但是流傳範圍不廣,後來都散失了,例如商邱子的《養豬法》 ,卜式的《養豬法》,估計這些書是對當時養豬經驗的一種彙集總結。雖然這些書沒有流傳下來,但是這些養豬的經驗還是流傳下來了。說會就到了南北朝時期,誕生了一部偉大的書籍。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賈思勰

南北朝時期

北魏時期,中國傑出農學家賈思勰完成了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它主要總結的是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的經驗,其中就有養豬法。書中提到:“圈不厭小,處不厭穢,亦需小廠以避雨雪。春夏草生,隨時放牧 ,糟糠之屬,當日別與。八、九 、十,放而不飼。所有糟糠,則蓄待窮冬春初。”

豬圈要小,限制豬的活動範圍,利於育肥,髒點沒有關係。豬圈還要有小屋,可以給豬避雨雪。春夏之交,草剛長出來,牛羊能吃,但是豬吃不飽,要適當地補充糟糠等飼料。八九十份,草都結了籽,還有各種野果子,這些就夠豬吃的了,不用浪費飼料,讓他們到外面吃就好了,節省的飼料要留在冬天和春天使用。

還有:“豬性甚便水生之草 ,耙耬水藻等令近岸 ,豬則食之 ,皆肥 。”給豬餵食水生植物,既節省飼料,豬長得又肥。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崽

書中還介紹了母豬的產後護理:“十一、十二月生者,一宿蒸之。索籠盛豚,著甑中,微火蒸之,、汗出便罷 。豚不蒸則腦凍不合,出旬便死。所以然者 。豚性腦少,寒盛則不能自暖,故以暖氣助之。”這個是介紹母豬下在冬天下了小豬仔,為了提高成活率,而要保暖的,用”索籠微火蒸之“。千萬不能大火,否則蒸著蒸著,就想喝兩壺了。

書中還記載了給小豚如何配飼料:“宜埋車輪為食場 ,散粟豆柱內。小豚足食, 出入自

由,則肥速 。”

還有給小豬割蛋蛋的時間:“六十日後犍” 。等等

《齊民要術》對於養豬經驗的總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北朝時期,養豬業的發展水平。而且也提到了這一時期,養豬由放牧開始到半牧半飼的轉化。這一點折射出一個問題,就是這一時期,氣候正在發生變化,漢朝時適合放豬的沼澤地區逐漸消失,大規模放豬的飼養方式受到了限制。這導致了唐朝及以後,養豬業向完全舍養的方向轉化。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唐朝人一看就是愛吃豬肉的

唐朝時期

唐朝時期,小農經濟發達,大規模養豬的情形大大減少,但是依然有官家的官豕動輒數千頭。但是如此大規模的養豬場地,在唐朝的均田制之下,很少有人願意這樣浪費了,因此這一時期,多以家家戶戶個人飼養一兩頭豬的模式為主,保持“家二母彘”。此時依然還有少數養豬大戶,如唐朝的馬氏五兄弟,他們就是完全靠養豬致富,此時他們飼養上千頭豬,完全使用的是圈養的方式,養出的豬,都就近供應長安市場。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皇帝愛吃羊肉,擋不住老百姓愛吃豬肉啊

宋朝時期

宋朝時期,除了皇室和朝中一些大臣“不用豬肉,只登羊肉外”,東京汴梁城每天食用的豬肉都達到了上萬頭,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唯民間所宰豬 ,須從此(南薰門)入京, 每日至晚 ,每群萬頭, 止數人驅逐,無有亂行者 。”可見汴梁人對豬肉的需求程度和宋代養豬業的發達程度,幾乎是每家每戶都會吃的。根本不存在只有窮人才吃的情況。

宋朝皇室不吃豬肉,可能跟趙匡胤在沙陀系軍隊裡生活過,飲食習慣發生了改變才和遊牧民族一樣食用羊肉的。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烤乳豬

元朝

元朝時,雖然蒙古人不吃豬肉,但是廣大的漢地、南方地區的人依然要吃豬肉,所以養豬業並沒有衰落,《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了他當時在我國浙江省的衢州旅行時所見到的情景,:“在這個地區,看不到綿羊 , 但有許多公牛 、母牛 、水牛和山羊 ,至於豬的數目則特別的多。”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不準養豬就要殺豬啊,這個賬不知道他怎麼算的

明朝

明朝就有點奇葩了,由於皇帝姓朱,所以明朝正德14年發了一道聖旨,“禁止養豬, 違者永遠充軍 , 以俗呼為國姓,旬日之間, 遠近盡殺, 減價賤售, 小豬埋棄 ,一時駭異。”《萬安縣志》載:“正德中 ,禁天下畜豬, 一時埋棄俱盡 。陳氏穴地養之, 遂傳其種 。”這是中國養豬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中國的養豬業幾乎在這裡就終止了。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紅薯是個好東西

清朝

清朝時,養豬業漸漸恢復,這時出現了一種新的飼料:地瓜。地瓜產量高,熱量大,不管是藤蔓還是地瓜都能養豬,比之前用浮萍餵養效果還好。據《番禺續志》記載:“當地養豬,均以煮熟番薯、番瓜、紅莧菜等和糟飼之, 故其肉肥美 。”

這一時期還出了關於豬的疾病的書籍《豬經大全》, 成書於(清)光緒 19 年前 ,作者不詳,是專門論述獸醫的專著 ,系統地講述豬病治療方法 ,共有 50 種豬病,有症狀 、處方和插圖說明。

這段時期,各國的豬的品種也開始相互交流,中國的豬被帶到英國、美國等國家進行雜交選育,外國的豬也進入到中國,可惜清朝後期,民貧國困,經濟沒有得到發展,養豬業也停頓了。

"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肉

前些日子和大家討論趙匡胤的出身,提到宋皇室是不吃豬肉的。就有人提出宋朝之前,貴族是不吃豬肉的,說沒有閹割技術,豬肉不好吃。其實這是不對的,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養豬了,並且豬作為每個家庭都要有的重要財產,才誕生了家這個字,家就是屋簷下有一個豕字。在殷墟出土了豬舍的模型,一般都是廁所和豬圈在一起,上面是廁所,下面是豬圈,人的排洩物會被豬吃掉。這種形式的廁所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依然存在。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河姆渡陶豬

新石器時期

要是往前倒,我們國家迄今為止發現的家豬飼養的證據,應該在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在半坡遺址、河南瀝川下王崗遺址、餘姚河姆渡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豬骨,經過比對,發現這些豬骨與野豬骨頭有明顯區別,更加接近家豬的骨骼,說明此時,古人已經對野豬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馴養。

在河姆渡遺址出土過一隻陶豬,四肢短小,軀幹部分佔比例大,頭佔比例小,更加接近家豬的體型。只是這時候的豬前軀占身體的比例介於野豬的70%和家豬的35%之間,前軀占身體的50%,是野豬向家豬演化的中間狀態。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骨頭化石

並且在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的48種動物骨骼中,豬骨佔大部分,說明豬肉是河姆渡人的主要的肉食來源。

在遊牧民族地區,卻很少有豬骨的發現。在豬牛羊馬狗這些動物中,只有狗和豬不用長距離放牧,適合在家庭中飼養,這個對於定居的農業經濟地區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肉食來源。

通過對於這些骨骼的牙齒的研究,發現,這些骨骼中以幼齡豬為主。這個好像在佐證一件事,就是未閹割的成年豬,豬肉不好吃。因此要在它的肉變得難吃之前就宰殺掉,說明此時閹割技術還沒有發明,或者說不成熟,沒有普遍推廣。

到了新石器晚期,私有財產的概念開始加強。通過對這一時期墓葬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時期,用來殉葬的主要財產就是豬的下顎骨,可見豬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古老的職業:劁豬匠人

商周時期

到了商時期,養豬就更普遍了,開始出現對於養豬的記述。隨著貴族的大規模養豬,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育種人員。根據古籍記載,商朝有”豕人“這個官職,是專門負責豬的選育的,還有“牧人”,是負責餵豬的。在這一時期,豬的相關文字在漢字中也開始增多了,例如母豬叫豝,公豬叫豭,養豬叫豢,三個月的豬叫豯,六個月的豬叫豵,帶這個豕字旁的字特別多,都是跟豬有關係的。而且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個字“豶”,就是閹豬,說明這個時候,閹割的技術已經有了,並且成熟到可以發明一個字來表示它了。

周朝時,記錄養豬的文獻就更多了,《周禮》 、《禮記》、《爾雅》 、《說文解字》 、《方

言》等許多古籍中,均記載了豬的年齡、毛色、性別而區分的諸多名稱。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國家博物館館藏漢代陶豬舍

漢朝

漢代時,甚至有了專門相豬的人,《史記》中記載了一個叫留長孺的人善於相豬,他通過對於小豬的外在特徵,推斷這個小豬的成活率、飼養難度、出肉率,如果太低就要及時淘汰,一面浪費人工和糧食。例如:短頸無長毛者良,一廂有三牙者難留。這些相豬法,為以後系統地總結相豬經驗奠定了基礎。

漢朝時的書籍記載了養豬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積肥。《汜勝之書》是我國古代最早記述養豬積肥的文獻。書中談到種麻使用“溷中熟糞”,即腐熟的豬糞。溷就是豬圈中積肥的地方,一般是在豬圈裡挖的一個深坑,平時的豬糞都趕到裡面去漚著,等到豬糞充分發酵後,就施到地裡去。雖然只是最早的積糞記載,但是溷這個字在商周就出現了,可以推測,積肥這種行為在商周時就有了。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圈

《史記》中還記載了當時的富豪們養豬的規模巨大,“故曰陸地牧馬二百蹄, 牛蹄角千 ,千足羊, 澤中千足彘 ,水居千石魚陂 ……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一次性養豬千頭以上,規模也不算小了。

漢朝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習俗可以說明人們對於豬的重視。這就是墓葬習俗,漢朝有視死如生的觀念,往往在墓中陪葬很多死者生前的財富。在墓葬中最常見的就是陶甬,這其中就有陶的豬圈和小豬。還有他們往往在死者手裡放一個玉握豬,來象徵死者在死後依然掌握著財富,可見漢朝人對於豬的崇尚程度。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漢代玉握豬

這個時期對於農戶養豬甚至已經上升到了政策層面。西漢宣帝時,龔遂做渤海太守 ,因為“齊俗奢侈 ,好末技 ,不田作” ,他就推行帶有強制性色彩的勸農政策, 要求家每戶必須養母豬兩隻、雞五隻。

漢朝時,有一些人總結了自己的養豬經驗,寫了不少著作,但是流傳範圍不廣,後來都散失了,例如商邱子的《養豬法》 ,卜式的《養豬法》,估計這些書是對當時養豬經驗的一種彙集總結。雖然這些書沒有流傳下來,但是這些養豬的經驗還是流傳下來了。說會就到了南北朝時期,誕生了一部偉大的書籍。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賈思勰

南北朝時期

北魏時期,中國傑出農學家賈思勰完成了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它主要總結的是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的經驗,其中就有養豬法。書中提到:“圈不厭小,處不厭穢,亦需小廠以避雨雪。春夏草生,隨時放牧 ,糟糠之屬,當日別與。八、九 、十,放而不飼。所有糟糠,則蓄待窮冬春初。”

豬圈要小,限制豬的活動範圍,利於育肥,髒點沒有關係。豬圈還要有小屋,可以給豬避雨雪。春夏之交,草剛長出來,牛羊能吃,但是豬吃不飽,要適當地補充糟糠等飼料。八九十份,草都結了籽,還有各種野果子,這些就夠豬吃的了,不用浪費飼料,讓他們到外面吃就好了,節省的飼料要留在冬天和春天使用。

還有:“豬性甚便水生之草 ,耙耬水藻等令近岸 ,豬則食之 ,皆肥 。”給豬餵食水生植物,既節省飼料,豬長得又肥。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豬崽

書中還介紹了母豬的產後護理:“十一、十二月生者,一宿蒸之。索籠盛豚,著甑中,微火蒸之,、汗出便罷 。豚不蒸則腦凍不合,出旬便死。所以然者 。豚性腦少,寒盛則不能自暖,故以暖氣助之。”這個是介紹母豬下在冬天下了小豬仔,為了提高成活率,而要保暖的,用”索籠微火蒸之“。千萬不能大火,否則蒸著蒸著,就想喝兩壺了。

書中還記載了給小豚如何配飼料:“宜埋車輪為食場 ,散粟豆柱內。小豚足食, 出入自

由,則肥速 。”

還有給小豬割蛋蛋的時間:“六十日後犍” 。等等

《齊民要術》對於養豬經驗的總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北朝時期,養豬業的發展水平。而且也提到了這一時期,養豬由放牧開始到半牧半飼的轉化。這一點折射出一個問題,就是這一時期,氣候正在發生變化,漢朝時適合放豬的沼澤地區逐漸消失,大規模放豬的飼養方式受到了限制。這導致了唐朝及以後,養豬業向完全舍養的方向轉化。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唐朝人一看就是愛吃豬肉的

唐朝時期

唐朝時期,小農經濟發達,大規模養豬的情形大大減少,但是依然有官家的官豕動輒數千頭。但是如此大規模的養豬場地,在唐朝的均田制之下,很少有人願意這樣浪費了,因此這一時期,多以家家戶戶個人飼養一兩頭豬的模式為主,保持“家二母彘”。此時依然還有少數養豬大戶,如唐朝的馬氏五兄弟,他們就是完全靠養豬致富,此時他們飼養上千頭豬,完全使用的是圈養的方式,養出的豬,都就近供應長安市場。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皇帝愛吃羊肉,擋不住老百姓愛吃豬肉啊

宋朝時期

宋朝時期,除了皇室和朝中一些大臣“不用豬肉,只登羊肉外”,東京汴梁城每天食用的豬肉都達到了上萬頭,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唯民間所宰豬 ,須從此(南薰門)入京, 每日至晚 ,每群萬頭, 止數人驅逐,無有亂行者 。”可見汴梁人對豬肉的需求程度和宋代養豬業的發達程度,幾乎是每家每戶都會吃的。根本不存在只有窮人才吃的情況。

宋朝皇室不吃豬肉,可能跟趙匡胤在沙陀系軍隊裡生活過,飲食習慣發生了改變才和遊牧民族一樣食用羊肉的。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烤乳豬

元朝

元朝時,雖然蒙古人不吃豬肉,但是廣大的漢地、南方地區的人依然要吃豬肉,所以養豬業並沒有衰落,《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了他當時在我國浙江省的衢州旅行時所見到的情景,:“在這個地區,看不到綿羊 , 但有許多公牛 、母牛 、水牛和山羊 ,至於豬的數目則特別的多。”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不準養豬就要殺豬啊,這個賬不知道他怎麼算的

明朝

明朝就有點奇葩了,由於皇帝姓朱,所以明朝正德14年發了一道聖旨,“禁止養豬, 違者永遠充軍 , 以俗呼為國姓,旬日之間, 遠近盡殺, 減價賤售, 小豬埋棄 ,一時駭異。”《萬安縣志》載:“正德中 ,禁天下畜豬, 一時埋棄俱盡 。陳氏穴地養之, 遂傳其種 。”這是中國養豬史上最黑暗的一頁,中國的養豬業幾乎在這裡就終止了。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紅薯是個好東西

清朝

清朝時,養豬業漸漸恢復,這時出現了一種新的飼料:地瓜。地瓜產量高,熱量大,不管是藤蔓還是地瓜都能養豬,比之前用浮萍餵養效果還好。據《番禺續志》記載:“當地養豬,均以煮熟番薯、番瓜、紅莧菜等和糟飼之, 故其肉肥美 。”

這一時期還出了關於豬的疾病的書籍《豬經大全》, 成書於(清)光緒 19 年前 ,作者不詳,是專門論述獸醫的專著 ,系統地講述豬病治療方法 ,共有 50 種豬病,有症狀 、處方和插圖說明。

這段時期,各國的豬的品種也開始相互交流,中國的豬被帶到英國、美國等國家進行雜交選育,外國的豬也進入到中國,可惜清朝後期,民貧國困,經濟沒有得到發展,養豬業也停頓了。

中國六千年的養豬歷史

土豬兩頭烏

綜上所述,我國的養豬業歷史悠久,中間也有過大規模養殖的過程,但是囿於小農經濟的侷限,漢朝之後,始終沒有能夠有突破性的發展,直到新中國建立後,有了大規模的現代化養豬場,這一困境才得以改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