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與他有著深仇大恨,臨死前竟然要為其平反,這是什麼心態?'

"

公元705年,一代女皇武則天,已經病入膏肓。由於,自己即將撒手人寰,她特意立下一道遺詔,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令人矚目:“要給曾經含冤受累的褚遂良、韓瑗等人平反!”

"

公元705年,一代女皇武則天,已經病入膏肓。由於,自己即將撒手人寰,她特意立下一道遺詔,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令人矚目:“要給曾經含冤受累的褚遂良、韓瑗等人平反!”

武則天與他有著深仇大恨,臨死前竟然要為其平反,這是什麼心態?

在女皇生命的最後時刻,還特意為人平反,想必,這個人對女皇有什麼恩情吧?

但是,真實的情況卻恰恰相反,褚遂良應該是武則天的仇人。褚遂良出身官宦人家,他的祖上褚湮做過南北朝樑國的御史中丞,父親褚亮在隋朝時期,就官至散騎常侍,而到了唐朝時期,褚亮、褚遂良父子,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謀臣。

唐太宗執政時期,褚遂良因為性格耿直,經常進諫李世民。褚遂良不僅敢於進諫,而且,所進的諫言都是具有建設性的,因此,褚遂良受到了唐太宗的器重,也得到當時的名臣魏徵、長孫無忌等人的一致讚許。官位由黃門侍郎升到了中書令,相當於唐朝的宰相。

那麼,這麼一位“品學兼優”的大臣,怎麼會與武則天結仇呢?

"

公元705年,一代女皇武則天,已經病入膏肓。由於,自己即將撒手人寰,她特意立下一道遺詔,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令人矚目:“要給曾經含冤受累的褚遂良、韓瑗等人平反!”

武則天與他有著深仇大恨,臨死前竟然要為其平反,這是什麼心態?

在女皇生命的最後時刻,還特意為人平反,想必,這個人對女皇有什麼恩情吧?

但是,真實的情況卻恰恰相反,褚遂良應該是武則天的仇人。褚遂良出身官宦人家,他的祖上褚湮做過南北朝樑國的御史中丞,父親褚亮在隋朝時期,就官至散騎常侍,而到了唐朝時期,褚亮、褚遂良父子,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謀臣。

唐太宗執政時期,褚遂良因為性格耿直,經常進諫李世民。褚遂良不僅敢於進諫,而且,所進的諫言都是具有建設性的,因此,褚遂良受到了唐太宗的器重,也得到當時的名臣魏徵、長孫無忌等人的一致讚許。官位由黃門侍郎升到了中書令,相當於唐朝的宰相。

那麼,這麼一位“品學兼優”的大臣,怎麼會與武則天結仇呢?

武則天與他有著深仇大恨,臨死前竟然要為其平反,這是什麼心態?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非常喜歡自己的四兒子李泰,想把他立為太子。但是,九兒子李治因仁義名聞天下,是諸位大臣心中太子的最佳人選。可是,唐太宗受到李泰花言巧語的矇蔽,就想試著立李泰為太子,當時,朝堂上的大臣都怕得罪唐太宗,不敢發聲反駁。

這時,耿直的褚遂良站了出來,他對太宗直言:不要輕易相信李泰的話,應該堅持以仁德為準則選李治為太子。唐太宗被褚遂良的一語點醒,立刻就立了李治為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唐高宗。在唐太宗去世之前,他召見長孫無忌、褚遂良兩人在病榻前,任命兩人為託孤大臣。

唐高宗李治繼位之後,因褚遂良極力維護自己的太子之位,對褚遂良非常感激。先是給予其河南郡公的封賞,後又被任命為尚書右僕射,使褚遂良成為唐朝排名第一的宰相。由此可見,褚遂良在太宗、高宗兩朝都受到了重用,從政生涯也是非常輝煌的。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之後,唐高宗因為非常寵愛武則天,就想廢黜掉當時的皇后王氏,改立武則天為新皇后。於是,唐高宗就召見朝中的幾位重要大臣褚遂良、長孫無忌、于志寧等人入宮商議。這幾個人都不贊成廢舊立新的行為,但是,懼於皇威,都不敢做出頭鳥。

"

公元705年,一代女皇武則天,已經病入膏肓。由於,自己即將撒手人寰,她特意立下一道遺詔,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令人矚目:“要給曾經含冤受累的褚遂良、韓瑗等人平反!”

武則天與他有著深仇大恨,臨死前竟然要為其平反,這是什麼心態?

在女皇生命的最後時刻,還特意為人平反,想必,這個人對女皇有什麼恩情吧?

但是,真實的情況卻恰恰相反,褚遂良應該是武則天的仇人。褚遂良出身官宦人家,他的祖上褚湮做過南北朝樑國的御史中丞,父親褚亮在隋朝時期,就官至散騎常侍,而到了唐朝時期,褚亮、褚遂良父子,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謀臣。

唐太宗執政時期,褚遂良因為性格耿直,經常進諫李世民。褚遂良不僅敢於進諫,而且,所進的諫言都是具有建設性的,因此,褚遂良受到了唐太宗的器重,也得到當時的名臣魏徵、長孫無忌等人的一致讚許。官位由黃門侍郎升到了中書令,相當於唐朝的宰相。

那麼,這麼一位“品學兼優”的大臣,怎麼會與武則天結仇呢?

武則天與他有著深仇大恨,臨死前竟然要為其平反,這是什麼心態?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非常喜歡自己的四兒子李泰,想把他立為太子。但是,九兒子李治因仁義名聞天下,是諸位大臣心中太子的最佳人選。可是,唐太宗受到李泰花言巧語的矇蔽,就想試著立李泰為太子,當時,朝堂上的大臣都怕得罪唐太宗,不敢發聲反駁。

這時,耿直的褚遂良站了出來,他對太宗直言:不要輕易相信李泰的話,應該堅持以仁德為準則選李治為太子。唐太宗被褚遂良的一語點醒,立刻就立了李治為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唐高宗。在唐太宗去世之前,他召見長孫無忌、褚遂良兩人在病榻前,任命兩人為託孤大臣。

唐高宗李治繼位之後,因褚遂良極力維護自己的太子之位,對褚遂良非常感激。先是給予其河南郡公的封賞,後又被任命為尚書右僕射,使褚遂良成為唐朝排名第一的宰相。由此可見,褚遂良在太宗、高宗兩朝都受到了重用,從政生涯也是非常輝煌的。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之後,唐高宗因為非常寵愛武則天,就想廢黜掉當時的皇后王氏,改立武則天為新皇后。於是,唐高宗就召見朝中的幾位重要大臣褚遂良、長孫無忌、于志寧等人入宮商議。這幾個人都不贊成廢舊立新的行為,但是,懼於皇威,都不敢做出頭鳥。

武則天與他有著深仇大恨,臨死前竟然要為其平反,這是什麼心態?

此時,耿直的褚遂良又打了頭炮,他說:“王皇后一直都是唐太宗認可的兒媳婦,現在當了皇后,不管是犯了什麼過錯,都不能隨便的廢除。”雖然,唐高宗做出了各種解釋,但是,褚遂良認為這些理由都不成立。

已經被武則天迷住了心智的唐高宗,執意要廢舊立新,逼得褚遂良把官帽、官笏都放在地上,還不斷的磕頭直至流血,以此來規勸唐高宗。褚遂良如此過激的行為,氣得皇帝身後的武則天直叫:“應該先殺了這個老頑固!”

之後,朝廷中愛拍馬屁的大臣李勣又說:“這本來就是陛下的家務事,外人要怎麼管呢?”很快,武則天就被立為了新皇后,褚遂良因為其之前的行為被趕出中央。最後,唐高宗一直把他貶黜到了當時的邊遠地帶,也就是今天的廣西桂林地區做都督。

在武則天掌握實權之後,為了報仇解恨就繼續加倍的迫害褚遂良,先是聯合一些大臣誣告褚遂良要謀反,然後,不顧褚遂良年事已高,就把他貶黜流放到更加偏僻的愛州地區,也就是今天越南清化,最終,褚遂良悲慘的死在了那裡。

即便如此,武則天還不解氣,把褚遂良的家人,以及子孫都流放到了那裡。

"

公元705年,一代女皇武則天,已經病入膏肓。由於,自己即將撒手人寰,她特意立下一道遺詔,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令人矚目:“要給曾經含冤受累的褚遂良、韓瑗等人平反!”

武則天與他有著深仇大恨,臨死前竟然要為其平反,這是什麼心態?

在女皇生命的最後時刻,還特意為人平反,想必,這個人對女皇有什麼恩情吧?

但是,真實的情況卻恰恰相反,褚遂良應該是武則天的仇人。褚遂良出身官宦人家,他的祖上褚湮做過南北朝樑國的御史中丞,父親褚亮在隋朝時期,就官至散騎常侍,而到了唐朝時期,褚亮、褚遂良父子,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謀臣。

唐太宗執政時期,褚遂良因為性格耿直,經常進諫李世民。褚遂良不僅敢於進諫,而且,所進的諫言都是具有建設性的,因此,褚遂良受到了唐太宗的器重,也得到當時的名臣魏徵、長孫無忌等人的一致讚許。官位由黃門侍郎升到了中書令,相當於唐朝的宰相。

那麼,這麼一位“品學兼優”的大臣,怎麼會與武則天結仇呢?

武則天與他有著深仇大恨,臨死前竟然要為其平反,這是什麼心態?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非常喜歡自己的四兒子李泰,想把他立為太子。但是,九兒子李治因仁義名聞天下,是諸位大臣心中太子的最佳人選。可是,唐太宗受到李泰花言巧語的矇蔽,就想試著立李泰為太子,當時,朝堂上的大臣都怕得罪唐太宗,不敢發聲反駁。

這時,耿直的褚遂良站了出來,他對太宗直言:不要輕易相信李泰的話,應該堅持以仁德為準則選李治為太子。唐太宗被褚遂良的一語點醒,立刻就立了李治為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唐高宗。在唐太宗去世之前,他召見長孫無忌、褚遂良兩人在病榻前,任命兩人為託孤大臣。

唐高宗李治繼位之後,因褚遂良極力維護自己的太子之位,對褚遂良非常感激。先是給予其河南郡公的封賞,後又被任命為尚書右僕射,使褚遂良成為唐朝排名第一的宰相。由此可見,褚遂良在太宗、高宗兩朝都受到了重用,從政生涯也是非常輝煌的。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之後,唐高宗因為非常寵愛武則天,就想廢黜掉當時的皇后王氏,改立武則天為新皇后。於是,唐高宗就召見朝中的幾位重要大臣褚遂良、長孫無忌、于志寧等人入宮商議。這幾個人都不贊成廢舊立新的行為,但是,懼於皇威,都不敢做出頭鳥。

武則天與他有著深仇大恨,臨死前竟然要為其平反,這是什麼心態?

此時,耿直的褚遂良又打了頭炮,他說:“王皇后一直都是唐太宗認可的兒媳婦,現在當了皇后,不管是犯了什麼過錯,都不能隨便的廢除。”雖然,唐高宗做出了各種解釋,但是,褚遂良認為這些理由都不成立。

已經被武則天迷住了心智的唐高宗,執意要廢舊立新,逼得褚遂良把官帽、官笏都放在地上,還不斷的磕頭直至流血,以此來規勸唐高宗。褚遂良如此過激的行為,氣得皇帝身後的武則天直叫:“應該先殺了這個老頑固!”

之後,朝廷中愛拍馬屁的大臣李勣又說:“這本來就是陛下的家務事,外人要怎麼管呢?”很快,武則天就被立為了新皇后,褚遂良因為其之前的行為被趕出中央。最後,唐高宗一直把他貶黜到了當時的邊遠地帶,也就是今天的廣西桂林地區做都督。

在武則天掌握實權之後,為了報仇解恨就繼續加倍的迫害褚遂良,先是聯合一些大臣誣告褚遂良要謀反,然後,不顧褚遂良年事已高,就把他貶黜流放到更加偏僻的愛州地區,也就是今天越南清化,最終,褚遂良悲慘的死在了那裡。

即便如此,武則天還不解氣,把褚遂良的家人,以及子孫都流放到了那裡。

武則天與他有著深仇大恨,臨死前竟然要為其平反,這是什麼心態?

綜上所述,武則天與褚遂良的仇還是很深的。

那麼,武則天為什麼在臨死之際,要為褚遂良平反呢?其中的原因有三:

第一: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畢竟,褚遂良只是武則天一時的私仇,他本人並不是什麼壞人,更不是小人。因此,作為一代女皇的武則天,在經歷這麼多之後,在自己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一切也該放下了。

第二:武則天雖然只是一介女流之輩,但是,她卻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明君。她從一個小妃子上升到一代帝王,見多了趨炎附勢和人性的淪喪,而褚遂良的忠貞不二,勇往直前的高尚品德,武則天是發自內心的認可的。

當時,褚遂良極力反對立武則天為後,後來,也證明他是正確的。武則天成為皇后之後,她逐漸掌握了國家大權,就把李唐的江山變成了武周的江山,自己坐了皇帝。從這就可以看出,褚遂良不但有忠勇之心,還是一個深謀遠慮的謀臣。

所以,像褚遂良這樣的臣子,如果能為自己所用,哪個皇帝不愛呢?

第三:相傳,武則天是一個極度愛才之人,初唐有名的大才子駱賓王,跟隨別人起兵反對武則天,但是,武則天看到駱賓王的討伐檄文後,直說:駱賓王這樣的人才沒被自己所用,真的是可惜了。而褚遂良也是極富文采的大才子,尤其是他的書法藝術被譽為“初唐四大家”。

"

公元705年,一代女皇武則天,已經病入膏肓。由於,自己即將撒手人寰,她特意立下一道遺詔,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令人矚目:“要給曾經含冤受累的褚遂良、韓瑗等人平反!”

武則天與他有著深仇大恨,臨死前竟然要為其平反,這是什麼心態?

在女皇生命的最後時刻,還特意為人平反,想必,這個人對女皇有什麼恩情吧?

但是,真實的情況卻恰恰相反,褚遂良應該是武則天的仇人。褚遂良出身官宦人家,他的祖上褚湮做過南北朝樑國的御史中丞,父親褚亮在隋朝時期,就官至散騎常侍,而到了唐朝時期,褚亮、褚遂良父子,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謀臣。

唐太宗執政時期,褚遂良因為性格耿直,經常進諫李世民。褚遂良不僅敢於進諫,而且,所進的諫言都是具有建設性的,因此,褚遂良受到了唐太宗的器重,也得到當時的名臣魏徵、長孫無忌等人的一致讚許。官位由黃門侍郎升到了中書令,相當於唐朝的宰相。

那麼,這麼一位“品學兼優”的大臣,怎麼會與武則天結仇呢?

武則天與他有著深仇大恨,臨死前竟然要為其平反,這是什麼心態?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非常喜歡自己的四兒子李泰,想把他立為太子。但是,九兒子李治因仁義名聞天下,是諸位大臣心中太子的最佳人選。可是,唐太宗受到李泰花言巧語的矇蔽,就想試著立李泰為太子,當時,朝堂上的大臣都怕得罪唐太宗,不敢發聲反駁。

這時,耿直的褚遂良站了出來,他對太宗直言:不要輕易相信李泰的話,應該堅持以仁德為準則選李治為太子。唐太宗被褚遂良的一語點醒,立刻就立了李治為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唐高宗。在唐太宗去世之前,他召見長孫無忌、褚遂良兩人在病榻前,任命兩人為託孤大臣。

唐高宗李治繼位之後,因褚遂良極力維護自己的太子之位,對褚遂良非常感激。先是給予其河南郡公的封賞,後又被任命為尚書右僕射,使褚遂良成為唐朝排名第一的宰相。由此可見,褚遂良在太宗、高宗兩朝都受到了重用,從政生涯也是非常輝煌的。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之後,唐高宗因為非常寵愛武則天,就想廢黜掉當時的皇后王氏,改立武則天為新皇后。於是,唐高宗就召見朝中的幾位重要大臣褚遂良、長孫無忌、于志寧等人入宮商議。這幾個人都不贊成廢舊立新的行為,但是,懼於皇威,都不敢做出頭鳥。

武則天與他有著深仇大恨,臨死前竟然要為其平反,這是什麼心態?

此時,耿直的褚遂良又打了頭炮,他說:“王皇后一直都是唐太宗認可的兒媳婦,現在當了皇后,不管是犯了什麼過錯,都不能隨便的廢除。”雖然,唐高宗做出了各種解釋,但是,褚遂良認為這些理由都不成立。

已經被武則天迷住了心智的唐高宗,執意要廢舊立新,逼得褚遂良把官帽、官笏都放在地上,還不斷的磕頭直至流血,以此來規勸唐高宗。褚遂良如此過激的行為,氣得皇帝身後的武則天直叫:“應該先殺了這個老頑固!”

之後,朝廷中愛拍馬屁的大臣李勣又說:“這本來就是陛下的家務事,外人要怎麼管呢?”很快,武則天就被立為了新皇后,褚遂良因為其之前的行為被趕出中央。最後,唐高宗一直把他貶黜到了當時的邊遠地帶,也就是今天的廣西桂林地區做都督。

在武則天掌握實權之後,為了報仇解恨就繼續加倍的迫害褚遂良,先是聯合一些大臣誣告褚遂良要謀反,然後,不顧褚遂良年事已高,就把他貶黜流放到更加偏僻的愛州地區,也就是今天越南清化,最終,褚遂良悲慘的死在了那裡。

即便如此,武則天還不解氣,把褚遂良的家人,以及子孫都流放到了那裡。

武則天與他有著深仇大恨,臨死前竟然要為其平反,這是什麼心態?

綜上所述,武則天與褚遂良的仇還是很深的。

那麼,武則天為什麼在臨死之際,要為褚遂良平反呢?其中的原因有三:

第一: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畢竟,褚遂良只是武則天一時的私仇,他本人並不是什麼壞人,更不是小人。因此,作為一代女皇的武則天,在經歷這麼多之後,在自己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一切也該放下了。

第二:武則天雖然只是一介女流之輩,但是,她卻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明君。她從一個小妃子上升到一代帝王,見多了趨炎附勢和人性的淪喪,而褚遂良的忠貞不二,勇往直前的高尚品德,武則天是發自內心的認可的。

當時,褚遂良極力反對立武則天為後,後來,也證明他是正確的。武則天成為皇后之後,她逐漸掌握了國家大權,就把李唐的江山變成了武周的江山,自己坐了皇帝。從這就可以看出,褚遂良不但有忠勇之心,還是一個深謀遠慮的謀臣。

所以,像褚遂良這樣的臣子,如果能為自己所用,哪個皇帝不愛呢?

第三:相傳,武則天是一個極度愛才之人,初唐有名的大才子駱賓王,跟隨別人起兵反對武則天,但是,武則天看到駱賓王的討伐檄文後,直說:駱賓王這樣的人才沒被自己所用,真的是可惜了。而褚遂良也是極富文采的大才子,尤其是他的書法藝術被譽為“初唐四大家”。

武則天與他有著深仇大恨,臨死前竟然要為其平反,這是什麼心態?

一生耿直的褚遂良,雖然悲慘迫害,但是,他對後世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就連一直痛恨她的一代女皇武則天,在臨死前都對他念念不忘,還要讓後人為他平反,真是難得。 唐德宗時追贈其為太尉,唐懿宗時經安南觀察使高駢奏請,將褚遂良在愛州的墳墓及後裔歸葬於陽翟。

參考資料:

【《新唐書·后妃傳》、《舊唐書·本紀第六·則天皇后》、《新唐書·列傳第三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