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琳琅滿目的膏方我們該如何區分與選擇呢?

中醫 中藥 養生 阿膠 藥盾公益 藥盾公益 2017-10-11

面對琳琅滿目的膏方我們該如何區分與選擇呢?

一年一度的膏方節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面對多種多樣的膏方,我們怎麼對其加以區分呢?下面我們將簡單介紹膏方的分類與組成。

膏方的分類


根據傳統的膏方製作工藝可以將膏方分為清膏和蜜膏,後者也常稱為膏滋。清膏是將中藥煎煮後直接收膏,適合體質較好的人群進行調養。而蜜膏是在收膏時加入蜂蜜或者其他糖類,更適合年老體弱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

膏方中常會用到動物膠(如阿膠、龜甲膠、鹿角膠等)類或胎盤、鹿鞭等動物藥,此類膏方稱為葷膏,這類膏方多為溫補之劑,宜冰箱低溫冷藏保存,一般在冬季服用。

面對琳琅滿目的膏方我們該如何區分與選擇呢?


與葷膏相對的則是素膏,此類膏方無動物類藥材,多為平補類膏方,同清膏一樣適合體質較好的人群進行調養。

面對琳琅滿目的膏方我們該如何區分與選擇呢?

膏方的組成


膏方一般由中藥飲片、輔料這兩部分組成。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

中醫通過四診對患者的體質與病情進行辨證分析所給出的處方即為對症藥,兼顧祛病與滋補。輔料有蜂蜜、冰糖、飴糖、木糖醇和料酒,有調味、去腥、健脾等功能,同時也具有滋補的功效,如阿膠、鹿角膠等;糖類除了改善口感以外也具有補中緩急之功效。

面對琳琅滿目的膏方我們該如何區分與選擇呢?

小貼士:膏方中常見的中藥


1、患者若脈弱無力、神疲怠倦、動則氣喘、飲食無味,常以黃芪、黨蔘、太子參、茯苓、白朮等組方以補氣為主。

2、若脈細無力、面色蒼白常以熟地黃、當歸、白芍等組方補養氣血。

3、膏方中的藥物多為粘膩呆滯之品,久服多影響脾胃運化,易閉門留寇,因此一般需加用陳皮、砂仁、焦山楂、炒麥芽、白朮等健脾理氣藥,加強吸收,達到補而不滯的功效。

面對琳琅滿目的膏方我們該如何區分與選擇呢?


在冬季養生時,一定要請中醫辨清自己的身體症狀,然後對症選擇進補及養生方式。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官方公眾號(PSMChina)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