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很乾燥,人體也會變得皮膚乾燥,口乾鼻幹。如何預防滋潤呢?'

"

燥為秋季的主氣,中醫將秋燥又分溫燥和涼燥,二者都會不同程度地表現為皮膚乾燥、口乾鼻燥、咽喉乾燥、咳嗽無痰或少痰難出等。

"

燥為秋季的主氣,中醫將秋燥又分溫燥和涼燥,二者都會不同程度地表現為皮膚乾燥、口乾鼻燥、咽喉乾燥、咳嗽無痰或少痰難出等。

秋天很乾燥,人體也會變得皮膚乾燥,口乾鼻幹。如何預防滋潤呢?

初秋尚熱,易感溫燥,伴有發熱、微惡風寒、頭痛、舌紅等;而深秋氣涼,易感涼燥,初起時惡寒重而發熱較輕,舌頭顏色不紅,等。

燥邪性質和致病

(1)燥性乾澀,易傷津液:臨床常見鼻燥咽乾,脣裂口渴,乾咳少痰,大便乾燥,皮膚乾澀皸裂,毛髮失榮等症狀。

"

燥為秋季的主氣,中醫將秋燥又分溫燥和涼燥,二者都會不同程度地表現為皮膚乾燥、口乾鼻燥、咽喉乾燥、咳嗽無痰或少痰難出等。

秋天很乾燥,人體也會變得皮膚乾燥,口乾鼻幹。如何預防滋潤呢?

初秋尚熱,易感溫燥,伴有發熱、微惡風寒、頭痛、舌紅等;而深秋氣涼,易感涼燥,初起時惡寒重而發熱較輕,舌頭顏色不紅,等。

燥邪性質和致病

(1)燥性乾澀,易傷津液:臨床常見鼻燥咽乾,脣裂口渴,乾咳少痰,大便乾燥,皮膚乾澀皸裂,毛髮失榮等症狀。

秋天很乾燥,人體也會變得皮膚乾燥,口乾鼻幹。如何預防滋潤呢?

(2)燥易傷肺:肺為嬌髒,喜潤惡燥,司呼吸,外合皮毛,開竅於鼻。故燥邪傷人,自口鼻而入,最易犯肺。燥傷肺津,多見乾咳少痰,或無痰,痰中帶血,無汗或少汗,鼻幹口燥,咽乾,便祕等症狀。

秋天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肺臟是一個嬌嫩、容易受外邪侵害的臟器,燥邪影響肺臟,耗損人體津液,而出現口乾、脣乾、鼻幹、咽乾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秋季當防燥邪侵中醫認為,燥易傷肺,鼻為肺之竅,肺外合皮毛與大腸相表裡。

因此秋季注意滋養津液,調節空氣溼度,保持環境中的水分量等。

(1)適當補水:補水是秋季防燥的重要措施之一。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為1500毫升(3瓶水左右),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4瓶水)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

最好每天在清晨和晚上臨睡之前各飲水200毫升(半瓶水),白天兩餐之間各飲水800毫升(2瓶水)。一些喝水效果不好的人可以喝綠茶,或去買胖大海、枸杞子等泡茶喝。

"

燥為秋季的主氣,中醫將秋燥又分溫燥和涼燥,二者都會不同程度地表現為皮膚乾燥、口乾鼻燥、咽喉乾燥、咳嗽無痰或少痰難出等。

秋天很乾燥,人體也會變得皮膚乾燥,口乾鼻幹。如何預防滋潤呢?

初秋尚熱,易感溫燥,伴有發熱、微惡風寒、頭痛、舌紅等;而深秋氣涼,易感涼燥,初起時惡寒重而發熱較輕,舌頭顏色不紅,等。

燥邪性質和致病

(1)燥性乾澀,易傷津液:臨床常見鼻燥咽乾,脣裂口渴,乾咳少痰,大便乾燥,皮膚乾澀皸裂,毛髮失榮等症狀。

秋天很乾燥,人體也會變得皮膚乾燥,口乾鼻幹。如何預防滋潤呢?

(2)燥易傷肺:肺為嬌髒,喜潤惡燥,司呼吸,外合皮毛,開竅於鼻。故燥邪傷人,自口鼻而入,最易犯肺。燥傷肺津,多見乾咳少痰,或無痰,痰中帶血,無汗或少汗,鼻幹口燥,咽乾,便祕等症狀。

秋天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肺臟是一個嬌嫩、容易受外邪侵害的臟器,燥邪影響肺臟,耗損人體津液,而出現口乾、脣乾、鼻幹、咽乾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秋季當防燥邪侵中醫認為,燥易傷肺,鼻為肺之竅,肺外合皮毛與大腸相表裡。

因此秋季注意滋養津液,調節空氣溼度,保持環境中的水分量等。

(1)適當補水:補水是秋季防燥的重要措施之一。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為1500毫升(3瓶水左右),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4瓶水)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

最好每天在清晨和晚上臨睡之前各飲水200毫升(半瓶水),白天兩餐之間各飲水800毫升(2瓶水)。一些喝水效果不好的人可以喝綠茶,或去買胖大海、枸杞子等泡茶喝。

秋天很乾燥,人體也會變得皮膚乾燥,口乾鼻幹。如何預防滋潤呢?

(2)燥邪飲食調節:“溫燥”的患者可多吃楊桃、檸檬、葡萄、柚、梨子等含維生素C或涼潤的水果,避免冰品、辛辣、燒烤、油炸、咖啡、茶葉和乾果類等食品。

“涼燥”的患者可用老薑、紅糖煮水喝,喝完可蓋被微微發汗。避免服用飲料、寒性食物、刺激物和乾果類等。在乾燥的氣候環境中,飲食上要注意滋養津液,可適量飲湯水,

並適當選擇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薺、柿子、百合、銀耳等,少吃辛辣、油炸、烈性酒及乾燥的膨化食品。

(3)早睡早起:由於秋季天氣較涼,風速較急,地氣清肅,萬物變色,人們宜早睡早起,使意志安遠寧靜。這樣收斂神氣,可使肺氣不受秋燥的損害,從而保持肺的清肅功能。

(4)堅持鍛鍊身體:秋天氣候變化較大,早晚溫差懸殊,所以應選擇適宜的項目堅持鍛鍊,以強身健體。

具體項目如慢跑、做操、打球、練拳等,強度因人而異,以舒適為宜。通過鍛鍊,可提高總的身體功能和機體的耐受能力,以便更有效抵禦秋燥肅殺之氣的侵襲。另外,在庭院、室內可養些能淨化空氣的綠色植物,睡前亦可於臥室裡置冷水一盆溼潤空氣。

【貼心提示】這裡為您介紹幾款防燥的飲食食譜。

第一,蜜漬荸薺:將幾個荸薺洗淨去皮,浸入蜜中2~3日後,適量食用,對咳吐黃痰、腸燥便祕有良好效果。

"

燥為秋季的主氣,中醫將秋燥又分溫燥和涼燥,二者都會不同程度地表現為皮膚乾燥、口乾鼻燥、咽喉乾燥、咳嗽無痰或少痰難出等。

秋天很乾燥,人體也會變得皮膚乾燥,口乾鼻幹。如何預防滋潤呢?

初秋尚熱,易感溫燥,伴有發熱、微惡風寒、頭痛、舌紅等;而深秋氣涼,易感涼燥,初起時惡寒重而發熱較輕,舌頭顏色不紅,等。

燥邪性質和致病

(1)燥性乾澀,易傷津液:臨床常見鼻燥咽乾,脣裂口渴,乾咳少痰,大便乾燥,皮膚乾澀皸裂,毛髮失榮等症狀。

秋天很乾燥,人體也會變得皮膚乾燥,口乾鼻幹。如何預防滋潤呢?

(2)燥易傷肺:肺為嬌髒,喜潤惡燥,司呼吸,外合皮毛,開竅於鼻。故燥邪傷人,自口鼻而入,最易犯肺。燥傷肺津,多見乾咳少痰,或無痰,痰中帶血,無汗或少汗,鼻幹口燥,咽乾,便祕等症狀。

秋天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肺臟是一個嬌嫩、容易受外邪侵害的臟器,燥邪影響肺臟,耗損人體津液,而出現口乾、脣乾、鼻幹、咽乾及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秋季當防燥邪侵中醫認為,燥易傷肺,鼻為肺之竅,肺外合皮毛與大腸相表裡。

因此秋季注意滋養津液,調節空氣溼度,保持環境中的水分量等。

(1)適當補水:補水是秋季防燥的重要措施之一。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為1500毫升(3瓶水左右),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4瓶水)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

最好每天在清晨和晚上臨睡之前各飲水200毫升(半瓶水),白天兩餐之間各飲水800毫升(2瓶水)。一些喝水效果不好的人可以喝綠茶,或去買胖大海、枸杞子等泡茶喝。

秋天很乾燥,人體也會變得皮膚乾燥,口乾鼻幹。如何預防滋潤呢?

(2)燥邪飲食調節:“溫燥”的患者可多吃楊桃、檸檬、葡萄、柚、梨子等含維生素C或涼潤的水果,避免冰品、辛辣、燒烤、油炸、咖啡、茶葉和乾果類等食品。

“涼燥”的患者可用老薑、紅糖煮水喝,喝完可蓋被微微發汗。避免服用飲料、寒性食物、刺激物和乾果類等。在乾燥的氣候環境中,飲食上要注意滋養津液,可適量飲湯水,

並適當選擇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薺、柿子、百合、銀耳等,少吃辛辣、油炸、烈性酒及乾燥的膨化食品。

(3)早睡早起:由於秋季天氣較涼,風速較急,地氣清肅,萬物變色,人們宜早睡早起,使意志安遠寧靜。這樣收斂神氣,可使肺氣不受秋燥的損害,從而保持肺的清肅功能。

(4)堅持鍛鍊身體:秋天氣候變化較大,早晚溫差懸殊,所以應選擇適宜的項目堅持鍛鍊,以強身健體。

具體項目如慢跑、做操、打球、練拳等,強度因人而異,以舒適為宜。通過鍛鍊,可提高總的身體功能和機體的耐受能力,以便更有效抵禦秋燥肅殺之氣的侵襲。另外,在庭院、室內可養些能淨化空氣的綠色植物,睡前亦可於臥室裡置冷水一盆溼潤空氣。

【貼心提示】這裡為您介紹幾款防燥的飲食食譜。

第一,蜜漬荸薺:將幾個荸薺洗淨去皮,浸入蜜中2~3日後,適量食用,對咳吐黃痰、腸燥便祕有良好效果。

秋天很乾燥,人體也會變得皮膚乾燥,口乾鼻幹。如何預防滋潤呢?

第二,冰糖黑木耳:將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用文火燉熟後服食,可滋陰潤燥,治療口鼻乾燥。

第三,百合蓮子粥:將百合、蓮子各適量煮熟食用,可益氣,強身,聰耳,明目,潤肺養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