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痤瘡,口服“中成藥”的辨治,這10幾種常用藥,中醫教你選

中醫 痤瘡 皮膚病 連翹 神黃中醫說 2017-06-12

尋常痤瘡,口服“中成藥”的辨治,這10幾種常用藥,中醫教你選

專業醫學團隊,只為優質內容,請點右上角關注!

曹洋,曲劍華,張蒼

痤瘡相當於中醫的“肺風粉刺”“酒刺”“面皰”等。依據中醫歷代文獻及近現代醫家觀點,將痤瘡歸納為4個基礎證型,包括熱盛型、溼熱型、衝任型及痰瘀型。現通過抓主症、辨分型,將對應的中成藥選萃如下。

熱盛型

本型以粉刺及丘疹為主,可有膿皰,皮損色紅,癢痛感,伴口乾、便祕。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1、梔子金花丸、金花消痤丸

尋常痤瘡,口服“中成藥”的辨治,這10幾種常用藥,中醫教你選

此兩成方均為唐代《外臺祕要》中黃連解毒湯的加味,方中皆有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大黃及金銀花,適宜青年屬實證熱證,皮損見炎性丘疹伴有小膿皰者,尤以額頭、鼻部周圍為重。

其中【梔子金花丸】加入知母、天花粉降火潤燥、排膿消腫,是在清熱瀉火的基礎上,加以養陰解毒,更適合伴有目赤咽乾、口熱口瘡的患者。

【金花消痤丸】則添入薄荷、桔梗、甘草,加強了宣肺利咽之力,故伴有咽喉腫痛者使用更為相宜。

2、防風通聖丸、連翹敗毒丸

尋常痤瘡,口服“中成藥”的辨治,這10幾種常用藥,中醫教你選

【防風通聖丸】,出於金代名醫劉完素的《宣明論方》,諸藥合用,汗下清利四法俱備,有散風清熱、解表通裡之功。

【連翹敗毒丸】,出自明代王肯堂撰寫的《證治準繩》,具有清熱解毒、散風消腫之功效。

此兩方含有9種相同藥味:麻黃、荊芥穗、防風、連翹、薄荷、大黃、當歸、黃芩、甘草,而前方還兼有川芎、梔子、石膏、芒硝等藥味,洩熱宣通之力較強,故適用於痤瘡伴有頭痛咽乾、小便短赤或大便祕結的患者。後方則增加了金銀花、黃連、苦蔘、白芷、羌活、柴胡等藥味,兼顧瞭解毒利溼之力,適合皮損紅赤、腫脹、微熱、疼痛及刺癢者。

對於熱盛型,偏於上焦肺系之熱者,皮損主要分佈於前額、眉間、鼻頭鼻翼處,多伴口舌、咽喉幹痛,宜選梔子金花丸或金花消痤丸。

偏於下焦腸系之熱者,皮損主要分佈面頰、顴部,多伴有小便黃、大便祕結,可選防風通聖丸、或連翹敗毒丸。

目前治療熱盛型的中成藥較多,按熱邪蘊結的臟腑來選擇應用,針對性會更強。

溼熱型

本型皮損多見丘疹膿皰,顏面多脂,伴口臭、便祕、尿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1、當歸苦蔘丸

【當歸苦蔘丸】,是出自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名醫龔信、龔廷賢父子治療皮膚病的經典名方。1968年由同仁堂首先開發研製成丸劑。因全方只有當歸、苦蔘兩味藥組成,又稱“歸參丸”。二藥相伍,一溫一寒、一開一洩,因此方可清熱燥溼、活血化瘀,故對於疼痛性丘疹、硬結,少數膿皰,伴脂溢明顯者為適宜。

2、消痤丸

尋常痤瘡,口服“中成藥”的辨治,這10幾種常用藥,中醫教你選

【消痤丸】具有清熱利溼、解毒散結的功效,因其中夏枯草、紫草、竹茹清熱涼血散結,故對於黑頭粉刺、小結節的效果較好;又有龍膽草、黃芩清利溼熱,針對口苦口臭、顏面油膩的力量較強;而生石膏、石斛、麥冬、玄蔘清熱養陰之品的加入,針對口乾便祕的患者較為相宜。

對於熱盛型,偏於上焦肺系之熱者,皮損主要分佈於前額、眉間、鼻頭鼻翼處,多伴口舌、咽喉幹痛,宜選梔子金花丸或金花消痤丸。

偏於下焦腸系之熱者,皮損主要分佈面頰、顴部,多伴有小便黃、大便祕結,可選防風通聖丸、或連翹敗毒丸。

目前治療熱盛型的中成藥較多,按熱邪蘊結的臟腑來選擇應用,針對性會更強。

衝任型

此型中年女性多見,皮疹色淡紅,以丘疹、結節為主,伴煩躁易怒,月經量少。舌淡紅,苔白,脈沉細或細數。

1、二至丸、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

尋常痤瘡,口服“中成藥”的辨治,這10幾種常用藥,中醫教你選

【二至丸】,載於《證治準繩》,由女貞子、旱蓮草組成,具有益肝腎、補肝血的功效。臨床上皮損暗紅,久治難愈,隨月經加重者,伴面色晦暗、皮膚粗糙,兼有月經不調或早年發白等症狀者選用為佳。

【六味地黃丸】,載於《小兒藥證直訣》,為北宋時期錢乙所創制,三補三瀉的藥物組合,以滋補腎陰為主,取“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意,因其組方獨具特色和優勢,療效肯定,至今沿襲近千載,其功能與主治範圍被歷代醫家推薦為滋陰補腎的經典方劑。

若皮損長久不愈,疹色暗紅,分佈以頰、下頜及下頦部為主,連成片狀,分界不明顯,同時伴有精神不振、或腰膝痠軟等症狀,選用此方為宜。

【知柏地黃丸】,來源於清代《醫宗金鑑》一書,是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入知母、黃柏所得,加強了滋陰清熱降火之功效。若陰虛火旺,症見少數膿皰、舌紅少苔、口乾口渴、手足煩熱、或眩暈耳鳴,則選用知柏地黃丸。

2、逍遙丸、加味逍遙丸

尋常痤瘡,口服“中成藥”的辨治,這10幾種常用藥,中醫教你選

源於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逍遙散,功效疏肝解鬱、健脾理血,主治肝鬱血虛脾弱證。皮損面部散在丘疹或膿皰、結節,色紅或暗紅,多因工作壓力大,或情緒不舒、精神緊張或過於勞累而發病,大多數患者伴有月經不調,經前皮損加重的特點[6]。若肝鬱血虛日久,則生熱化火,出現皮損紅、伴疼痛,舌邊尖紅,口乾口苦,煩悶急躁,行經乳房脹痛,此時逍遙散已不足以平其火熱,故宜選用加味逍遙丸,此方出自明代《內科摘要》,是在逍遙散基礎上加牡丹皮、梔子二藥組成,牡丹皮以清血中之伏火,炒山梔子善清肝熱,並導熱下行,使得整方增添了清肝涼血之力。

對於衝任型,偏肝腎不足者,均可在清熱治標的基礎上,配合二至丸、地黃丸類方藥治其本。偏於肝鬱氣滯者,則應考慮逍遙丸類方。

痰瘀型

本型皮損以結節、囊腫為主,可伴有粉刺、丘疹、膿皰、竇道及瘢痕等多形損害,伴有舌色暗紅或紫暗,舌苔薄黃,脈滑或澀。

1、皮膚病血毒丸

尋常痤瘡,口服“中成藥”的辨治,這10幾種常用藥,中醫教你選

【皮膚病血毒丸】,此方出自近代名醫施今墨的經驗方,其中包括金銀花、連翹、土貝母、土茯苓、當歸等多種藥味,其特點是在祛痰化瘀散結基礎上,兼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故用於面頸、胸背等皮脂腺分佈區見丘疹、膿皰、囊腫、結節者。

2、大黃蟲丸

【大黃蟲丸】,是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血痺虛勞脈證並治篇》中所錄之古方。本方用藥特點在於方中使用熟大黃苦寒,性沉不降,專於下瘀血,破癥瘕積聚,推陳致新,善行血分,走而不守;以蟲、虻蟲、蠐螬、水蛭4種蟲類藥破血逐瘀消癥;又伍以滋陰養血兼清熱之品。故對於痤瘡日久,以囊腫、結節、瘢痕及色素沉著為主,女性月經血塊較多,目眶黯黑者,選用甚佳。

對於痰瘀型,兼有熱毒者,選用皮膚病血毒丸;痰結瘀阻日久,瘢痕及肌膚甲錯者,首選大黃蟲丸。

請點關注,獲得更多專業中醫健康內容。

專業醫學團隊,只為優質內容。

友情提示: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 “中醫智庫” 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