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臨床常用的幾則瀉心湯使用之異同

中醫 黃連 生薑 甘草 人蔘 黃芩 棗子 藥品 茯苓 胃炎 中醫名家祁文強 2019-04-25

一、半夏瀉心湯

中醫臨床常用的幾則瀉心湯使用之異同

本方由半夏、乾薑、黃芩、黃連、人蔘、炙甘草、大棗組成。它是治療脾胃之氣失和,心下痞滿而挾有痰飲的一種痞證,後人將其稱為痰氣痞。因其挾有痰飲,故兼有嘔吐之證。此證氣機升降不利,中焦痞塞,胃氣不降而生熱,故用芩、連之苦寒以降之;脾氣不升而生寒則腸鳴下利,故用乾薑之辛熱以溫之;痰飲擾胃,逆而作嘔,故用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嘔;脾胃氣弱,不能斡旋上下,故以人蔘、炙草、大棗以補之。本方清上溫下,苦降辛開,寒熱並用,以和脾胃,為治療心下痞的主方,也是中醫治療慢性胃炎的常用方。

中醫臨床常用的幾則瀉心湯使用之異同

二、生薑瀉心湯

藥物組成:生薑、甘草、人蔘、乾薑、黃芩、黃連、半夏、大棗。本方即半夏瀉心湯加生薑減乾薑用量而成。治療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幹噫食臭,腸鳴下利,或脅下作痛,小便不利,脈沉弦,舌苔水滑。證屬脾胃虛弱,中氣不運,飲食不化,水飲內停而成痞。藥用生薑健胃以散水飲,佐以半夏滌痰以消痞氣;乾薑溫中以祛寒氣;人蔘、甘草、大棗甘溫扶虛,補中益氣;黃芩、黃連苦寒而降,以治胃氣上逆。多年的臨床實踐餘對生薑瀉心湯的使用已得心應手,井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中醫認為:本方的辨證要點為脅下有水氣,臨床表現當為脅下疼痛及腹中腸鳴。在使用本方時通常加茯苓以健脾利水。本方在治療慢性胃炎的應用中與半夏瀉心湯有異曲同工之妙,臨床區別主要在於嘔與利的多少,以及有無腸鳴。

中醫臨床常用的幾則瀉心湯使用之異同

三、甘草瀉心湯

藥物組成:炙甘草、黃芩、黃連、乾薑、半夏、大棗。本方即半夏瀉心湯減人蔘,加重甘草之劑量而成。治療心下痞硬而滿,腹中雷鳴,下利頻作,水谷不化,乾嘔心煩不得安之虛氣痞。方以甘草命名,義在緩客氣之逆,益中州之虛;佐以大棗之甘,則扶虛之力為大;半夏辛降,和胃消痞;芩、連清其客熱;乾薑溫其裡寒。務使中氣健運,寒熱消散,胃氣不痞,客氣不逆則愈。本證由於反覆誤下,脾胃氣虛較重,成痞利俱甚之證。因此,按林億所云,此方無人蔘,乃脫落之故,本方當有人蔘為是。本方與半夏瀉心湯相比較,增加了炙甘草的用量,而藥味相同。因此,在臨床應用時,應當互相發明,虛相明顯時,即可用半夏瀉心湯加重炙甘草用量治療,經方之用,也當以變為靈。以上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均為治療心下痞的方劑,皆以脾胃升降夫常,寒熱錯雜而出現的心下痞滿與嘔、利等證為主。三方藥物相仿,治療略同,但同中有異,其中辛開、苦降、甘調各有偏重。如半夏瀉心湯證以心下痞兼嘔為主;生薑瀉心湯證以心下痞硬,幹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與下利為主;甘草瀉心湯證則以痞利俱甚,谷氣不化,客氣上逆,乾嘔心煩不得安為主。

四、大黃黃連瀉心湯

中醫臨床常用的幾則瀉心湯使用之異同

《傷寒論》第154條雲:“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此條述證簡單,只有一脈一證。一證者,心下痞,按之濡也,說明病人只是感覺心下胃脘部位有堵悶痞塞之感,但按之卻柔軟,而無堅硬疼痛,是屬氣痞。一脈者,就是關上浮,關脈以候脾胃,浮脈又主陽熱,今陽熱之脈,僅見於關上,說明中焦有熱,影響脾胃氣機升降,故心下痞塞不通。然未與有形之物相結,故雖痞塞而不疼痛。本證後世醫家稱之為熱痞,劉渡舟教授在火證論中叫做“火痞”,其治療當瀉熱消痞。方中大黃苦寒,瀉熱和胃開結,黃連苦寒,清心胃之火。以麻沸湯漬之,則味輕氣薄,清熱而不瀉下,治在胃而不及腸。二藥合用,使熱去結開,則痞滿自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