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清史稿》的不客觀、不公正?

文|陳事美

王朝興替、朝代更迭,每一個朝代都要進行修史工作。根據歷史慣例,為前朝修史一直是中國的傳統。明朝有明史,清朝自然也有清史,那就是《清史稿》。但有專家說,《清史稿》不客觀、不公正,應該封禁掉。那麼,該如何評價《清史稿》呢,又該如何看待所謂的不客觀、不公正呢?是否真的應該封禁呢?

《清史稿》的一個很大爭議便是編纂人。主編是趙爾巺,另外還有編纂人員一百多人。先說趙爾巺這個人,人們非議的是,他是清朝遺老。清朝遺老主編清史,難免給人以不客觀、不公正的口實。

首先說這個身份的問題。趙爾巺是漢軍正藍旗人,是典型的旗人,但他並不是滿人,雖然很多人把他視為滿人。再說他的資格,他是30歲中進士,做過翰林院編修。曾先後做過東三省將軍、山西巡撫、戶部尚書、四川總督等職,說起來也是省部級高官。並且既有中央部委的工作經驗,又有主政一方的工作經歷。還有立場問題,趙爾巺曾激烈反對革命,反對共和,是完全站在清朝一邊的臣子。

如何看待《清史稿》的不客觀、不公正?

由這樣的人修清史,有問題嗎?關鍵是,他是袁世凱請出山的。民國建立後,1914年3月,總統袁世凱下令成立清史館,聘請趙爾巺擔任第一任清史館。民國總統邀請修清史,是國家行為,絲毫沒問題。開始趙爾巺是推辭的,他猶豫的是,修史難免會對清廷進行負面評價,從感情上可能自己無法接受。另外又擔心自己學問不夠,重要的是還會得罪人。但架不住袁世凱反覆勸說,趙爾巺最後還是勉強答應了他。

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袁世凱對修史的重視。因為中國的傳統歷史觀中有“國可滅,史不可滅”的說法。

此時的趙爾巺已經70歲高齡,他召集了一百多名學者,二百多名工作人員,又聘請了三百多名名譽工作人員。編纂人員不乏專業學者,如柯劭文,是著名的史學家,曾獨自編纂過元史。繆荃蓀是目錄學家,在史學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這兩位專家雖然也是清朝遺老,但都是漢人。趙爾巺去世後,柯劭文又擔任清史館館長,繆荃蓀又成為後來清史的主編。由此可以看出,那些抨擊《清史稿》由滿人編纂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

趙爾巺主編的《清史稿》歷時十三年,期間因軍閥混戰等原因,曾遭遇嚴重的財務危機,但最終還是在1927年初步完成初稿。此時的趙爾巺已經83歲,自知時日不多的他,迫切想看到自己付出多年心血的清史成書。於是,悄悄印刷了一部分,向全國發行,由此引來眾多非議。

反對最強烈的是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他認為,這部《清史稿》明顯是一部反革命的禁書,反對漢族、蔑視先烈,歌頌清朝尤其讓人難以接受。如對於革命的群體,一概採取蔑稱,如稱呼明末起義的農民為“土賊”,太平軍為“粵匪”,辛亥革命為“倡亂”。曾加入同盟會,參加過武昌起義的易培基越看越憤怒,甚至建議政府全面封禁此書。

其實,這就是易培基的不對了。易培基咋說也是一位接受過新思想教育的人,早年還到日本留過學。難道他不清楚,國民有言論、出版自由嗎?讓民國政府隨意查禁書籍,這與清朝的文字獄有何區別?況且,這部《清史稿》還是民國政府承認並支持的。

再說所謂的客觀與公正的問題。每個人、每個群體都會代表著一個階層,任何人都會有立場,因此,任何史書都沒有絕對的客觀與公正。就拿趙爾巺的《清史稿》來說,作為曾經的清朝官員,趙爾巺對清朝多少會有留戀之情並在清史中有所體現,這完全是正常的。至於“土賊”、“粵匪”、“倡亂”等稱呼,反映的完全是清廷立場,雖然距離官修正史有一定距離,但這個也不是大問題。因為,任何史書都只是一面之詞,歷史的真相需要互相求證,互為補充。如果沒有那些蔑稱,後人可能都不會知道這些詞。

同樣的道理,如果讓那些激烈反對清朝的人去編纂清史,肯定又是另一幅樣子。勢必會把清朝罵個體無完膚,難道這就是客觀公正了嗎?肯定也不是。除非在編纂集體中,既有滿清遺老,又有易培基這樣的革命者。但這兩種人在一起,還能工作嗎?還能達成共識嗎?可能就是整天吵來吵去。

趙爾巺畢竟是清朝進士出身,又做過省部級高官,同時還有眾多漢人史學專家的輔助,這種團隊不說是最佳,至少也是頂尖的。這些人肯定要比那些始終遊離在“體制外”的革命者更加了解清朝。

另外,袁世凱“趁熱修史”也是值得稱讚的。1914年,剛剛進入民國,大家都是從清朝過來的,人還都活著,此時趁著熱乎勁修史才正是時候。試想,如果一百年後再修清史,活在清朝的人都死光了,有誰還真正懂清朝。最後還不是根據各種書籍、傳記、傳說來編纂史書。這就會造成很大程度的歷史失真問題。況且,一百年後修史,社會變遷、時代發展,修史人的視野與思維同樣會受時代的影響。尤其是抹黑前朝幾乎成了修史的慣例,如果這樣,就更談不上客觀公正了。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侷限,有侷限不要緊,有錯誤也不礙事,大家都把自己的觀點擺出來,任後人去評判唄。

作為官修正史,很多人可能拿趙爾巺的《清史稿》當作史學權威來看了。其實,不要將任何一部史書當作權威,每一本史書無非就是史料,只是參考而已。真正的客觀公正,都需要讀者自己“貨比三家”後去評價。歷史真相從來不在史書中,而是在讀者的心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