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節的歷史非常悠久,不過月餅則並非如此。雖然有“太史餅”之類種種美好的傳說,但事實上,作為中秋節“限定美食”的月餅出現其實很晚。假期吃月餅賞月,我們請到文化學者侯印國教授講一講“中國月餅簡史”。

"

中秋節的歷史非常悠久,不過月餅則並非如此。雖然有“太史餅”之類種種美好的傳說,但事實上,作為中秋節“限定美食”的月餅出現其實很晚。假期吃月餅賞月,我們請到文化學者侯印國教授講一講“中國月餅簡史”。

不愛吃月餅?古代資深吃貨教你這麼吃

1、南宋最早有“月餅”,但和中秋節沒有關係

北宋蘇軾的《留別廉守》詩中有一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往往被認為是描寫月餅的詩句,甚至有個別網友以訛傳訛,還以這一句為基礎,偽造了幾句湊進去,真假混雜,而且直接將這首詩的題目故意錯成《月餅》。

有一些介紹中秋文化的文章不加考辨,紛紛引用,難免可笑。這句詩當然和我們今天意義上的月餅沒有關係,它只是說有一種甜點,樣子圓圓像月亮,用了酥油和糖來做餡兒,這種甜點也不是說只有中秋節吃,它也是一種日常甜點。

再往後,在南宋《武林舊事》等書中,提到有一種麵食叫“月餅”,不少人認為這就說明宋代人已經在中秋節肯定在吃月餅了。其實也不然,當時叫“月餅”的食物,只是一種日常美食,這種食物和今天的餅也長得不像,它是蒸出來,其實更像是包子。

兩宋之際中秋節的習俗,在《東京夢華錄》等書中有很詳細的記錄,中秋節前後酒店會賣新酒,所以喝新酒是當時中秋節的“保留節目”,至於食物,比較應景的是剛剛上市的螃蟹和石榴、榲勃、梨、棗、葡萄、棖橘等時令水果。晚上賞月,富貴人家自己在家裡亭臺樓閣張燈結綵,普通人家則紛紛跑到酒樓裡來,大家欣賞各色表演,熱熱鬧鬧,直到通宵。

除了螃蟹和水果,兩宋之際鄭望的《膳夫錄》中,提到中秋夜的節令食物有“玩月羹”。事實上,在當時整個過中秋的風俗中,並沒有吃月餅的習慣。

"

中秋節的歷史非常悠久,不過月餅則並非如此。雖然有“太史餅”之類種種美好的傳說,但事實上,作為中秋節“限定美食”的月餅出現其實很晚。假期吃月餅賞月,我們請到文化學者侯印國教授講一講“中國月餅簡史”。

不愛吃月餅?古代資深吃貨教你這麼吃

1、南宋最早有“月餅”,但和中秋節沒有關係

北宋蘇軾的《留別廉守》詩中有一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往往被認為是描寫月餅的詩句,甚至有個別網友以訛傳訛,還以這一句為基礎,偽造了幾句湊進去,真假混雜,而且直接將這首詩的題目故意錯成《月餅》。

有一些介紹中秋文化的文章不加考辨,紛紛引用,難免可笑。這句詩當然和我們今天意義上的月餅沒有關係,它只是說有一種甜點,樣子圓圓像月亮,用了酥油和糖來做餡兒,這種甜點也不是說只有中秋節吃,它也是一種日常甜點。

再往後,在南宋《武林舊事》等書中,提到有一種麵食叫“月餅”,不少人認為這就說明宋代人已經在中秋節肯定在吃月餅了。其實也不然,當時叫“月餅”的食物,只是一種日常美食,這種食物和今天的餅也長得不像,它是蒸出來,其實更像是包子。

兩宋之際中秋節的習俗,在《東京夢華錄》等書中有很詳細的記錄,中秋節前後酒店會賣新酒,所以喝新酒是當時中秋節的“保留節目”,至於食物,比較應景的是剛剛上市的螃蟹和石榴、榲勃、梨、棗、葡萄、棖橘等時令水果。晚上賞月,富貴人家自己在家裡亭臺樓閣張燈結綵,普通人家則紛紛跑到酒樓裡來,大家欣賞各色表演,熱熱鬧鬧,直到通宵。

除了螃蟹和水果,兩宋之際鄭望的《膳夫錄》中,提到中秋夜的節令食物有“玩月羹”。事實上,在當時整個過中秋的風俗中,並沒有吃月餅的習慣。

不愛吃月餅?古代資深吃貨教你這麼吃

2、中秋吃月餅,明代才開始,只是比今天的月餅大很多

傳說在元代,漢人為了抵禦外族統治,以餅為暗號,約定八月十五起義反抗,後來中秋節就有了吃月餅的習俗。這當然只是一個民間傳說故事,並非歷史真實。

中秋節開始吃月餅,其實是明朝以後才有的事情。嘉靖年間田汝成所著的《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條記載杭州的中秋節:“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燕,或攜檣遊船,沿遊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這個時候人們在中秋節,才開始互相饋贈月餅,將之視為團圓的象徵。

萬曆年間的太監劉若愚《酌中志》中則記載了當時北京皇宮和民間的中秋節,也提到了月餅,“(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饋送……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餅,仍整收於風涼乾燥之處,至歲暮閤家分用之,日團圓餅也。”

寓意團圓的月餅,當時也被叫做“團圓餅”,和西瓜、蓮藕等一起,是中秋節親友之間互相饋贈的標配,也是晚上供月的主要供品。

當時的月餅和今天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特別的大,要是當時有rap歌手,見了一定會情不自禁地唱:“你看這月餅,又大又圓!”。明朝劉侗、於奕正編著的《帝京景物略》卷二記載:“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花.......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

這是說當時月餅特別大的,甚至能達到“徑二尺”,也就是直徑66釐米左右,這跟常見的自行車輪胎一樣大了。這樣大的月餅當然不是一個人能吃掉的,全家共享這一個大月餅,正是“團圓”之意。

正因為當時中秋節的月餅普遍比較大,在明代早期的時候不稱呼其為月餅,而是叫“太餅”。明太祖第十七子朱權在《腰仙神隱書》“八月”條中記載:“其十五日夜,金精旺盛之時,月光最盛,合家大小於庭前長幼而坐,設杯盤酒食之具。乃造太餅一枚,眾共食之,謂之八月求團圓。”這個記載非常清楚,當時是一家人分著吃一個大月餅。

這種大月餅的風俗一直在清代都有延續。如道光《大同縣志》記載:“中秋節:八月初一日後,凡餅鋪俱開爐做餅,名月餅……其供月之餅大至三二尺許,名團圓餅。供畢,分給家人,不及外戚,外戚別制餅遺之。”

直到晚清的《燕京歲時記》,還記載有這種大月餅,“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在皇宮中,甚至還有數十斤重的大月餅。基本上是到了清代以後,方便食用的小月餅也開始慢慢流行開來。

"

中秋節的歷史非常悠久,不過月餅則並非如此。雖然有“太史餅”之類種種美好的傳說,但事實上,作為中秋節“限定美食”的月餅出現其實很晚。假期吃月餅賞月,我們請到文化學者侯印國教授講一講“中國月餅簡史”。

不愛吃月餅?古代資深吃貨教你這麼吃

1、南宋最早有“月餅”,但和中秋節沒有關係

北宋蘇軾的《留別廉守》詩中有一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往往被認為是描寫月餅的詩句,甚至有個別網友以訛傳訛,還以這一句為基礎,偽造了幾句湊進去,真假混雜,而且直接將這首詩的題目故意錯成《月餅》。

有一些介紹中秋文化的文章不加考辨,紛紛引用,難免可笑。這句詩當然和我們今天意義上的月餅沒有關係,它只是說有一種甜點,樣子圓圓像月亮,用了酥油和糖來做餡兒,這種甜點也不是說只有中秋節吃,它也是一種日常甜點。

再往後,在南宋《武林舊事》等書中,提到有一種麵食叫“月餅”,不少人認為這就說明宋代人已經在中秋節肯定在吃月餅了。其實也不然,當時叫“月餅”的食物,只是一種日常美食,這種食物和今天的餅也長得不像,它是蒸出來,其實更像是包子。

兩宋之際中秋節的習俗,在《東京夢華錄》等書中有很詳細的記錄,中秋節前後酒店會賣新酒,所以喝新酒是當時中秋節的“保留節目”,至於食物,比較應景的是剛剛上市的螃蟹和石榴、榲勃、梨、棗、葡萄、棖橘等時令水果。晚上賞月,富貴人家自己在家裡亭臺樓閣張燈結綵,普通人家則紛紛跑到酒樓裡來,大家欣賞各色表演,熱熱鬧鬧,直到通宵。

除了螃蟹和水果,兩宋之際鄭望的《膳夫錄》中,提到中秋夜的節令食物有“玩月羹”。事實上,在當時整個過中秋的風俗中,並沒有吃月餅的習慣。

不愛吃月餅?古代資深吃貨教你這麼吃

2、中秋吃月餅,明代才開始,只是比今天的月餅大很多

傳說在元代,漢人為了抵禦外族統治,以餅為暗號,約定八月十五起義反抗,後來中秋節就有了吃月餅的習俗。這當然只是一個民間傳說故事,並非歷史真實。

中秋節開始吃月餅,其實是明朝以後才有的事情。嘉靖年間田汝成所著的《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條記載杭州的中秋節:“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燕,或攜檣遊船,沿遊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這個時候人們在中秋節,才開始互相饋贈月餅,將之視為團圓的象徵。

萬曆年間的太監劉若愚《酌中志》中則記載了當時北京皇宮和民間的中秋節,也提到了月餅,“(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饋送……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餅,仍整收於風涼乾燥之處,至歲暮閤家分用之,日團圓餅也。”

寓意團圓的月餅,當時也被叫做“團圓餅”,和西瓜、蓮藕等一起,是中秋節親友之間互相饋贈的標配,也是晚上供月的主要供品。

當時的月餅和今天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特別的大,要是當時有rap歌手,見了一定會情不自禁地唱:“你看這月餅,又大又圓!”。明朝劉侗、於奕正編著的《帝京景物略》卷二記載:“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花.......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

這是說當時月餅特別大的,甚至能達到“徑二尺”,也就是直徑66釐米左右,這跟常見的自行車輪胎一樣大了。這樣大的月餅當然不是一個人能吃掉的,全家共享這一個大月餅,正是“團圓”之意。

正因為當時中秋節的月餅普遍比較大,在明代早期的時候不稱呼其為月餅,而是叫“太餅”。明太祖第十七子朱權在《腰仙神隱書》“八月”條中記載:“其十五日夜,金精旺盛之時,月光最盛,合家大小於庭前長幼而坐,設杯盤酒食之具。乃造太餅一枚,眾共食之,謂之八月求團圓。”這個記載非常清楚,當時是一家人分著吃一個大月餅。

這種大月餅的風俗一直在清代都有延續。如道光《大同縣志》記載:“中秋節:八月初一日後,凡餅鋪俱開爐做餅,名月餅……其供月之餅大至三二尺許,名團圓餅。供畢,分給家人,不及外戚,外戚別制餅遺之。”

直到晚清的《燕京歲時記》,還記載有這種大月餅,“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在皇宮中,甚至還有數十斤重的大月餅。基本上是到了清代以後,方便食用的小月餅也開始慢慢流行開來。

不愛吃月餅?古代資深吃貨教你這麼吃

3、古代月餅的口味有哪些?

在今天,除了常見的豆沙、棗泥、五仁、蛋黃、蓮蓉之類的口味,各種神奇口味的月餅層出不窮,只有想不到的,沒有見不到的,什麼巧克力月餅、鮑魚月餅、榴蓮月餅、烤鴨月餅之類,經常刷屏。在古代,月餅的口味就遜色很多,最簡單的,不過就是一個實心麵餅。當然,也有一些口味稍微講究的月餅。

清代大才子袁枚,在他完成於南京的美食名著《隨園食單》中,記載了一種“劉方伯月餅”。這種月餅的製作方法,是“用山東飛面,作酥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為細末,微加冰糖和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甚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這種酥皮而以種種果仁為餡料的月餅,正類似今天備受吐槽的五仁月餅。雖然袁枚對其推崇備至,但今天的網友們怕是很難再接受這種口味。

清代曾懿的《中饋錄》中特別詳細地記載了一種“酥月餅”的做法,“用上白灰面,一半上甑蒸透,勿見水氣,一半生者以豬油合涼水和麵,再將蒸熟之面,全以豬油和之。用生油麵一團,內包熟油麵一小團,以擀麵杖擀成茶杯口大,疊成方形,再擀為團,再疊為方形,然後包餡。用餅印印成,上爐炕熟,則得矣。油酥餡則用熟面和糖及核桃等,略加麻油,則不散矣。”這種家常的小月餅,顯然也是酥皮果仁餡兒的。

《紅樓夢》裡也記載過賈府吃的月餅,基本上也是屬於五仁月餅的範疇。普通人家大都吃五仁,但皇宮裡口味就顯得豐富一點,就餡料的口味來說,有蜜餞果脯餡兒的,有橙沙餡兒的,有棗泥餡兒的,有芝麻椒鹽餡兒的。這比普通人家能吃到的就精緻了不少,但和今天各種腦洞大開的風味月餅相比,就大失其色了。

很多今天我們熟悉的月餅口味,出現都很晚。比如經典的蓮蓉月餅,就有“有了蓮香樓蓮蓉,才有蓮蓉月餅”的說法,蓮香樓1889年才創立,發明蓮蓉月餅就更晚了,距今也不過百年左右的時間。上海著名的鮮肉月餅,最早也不會超過上世紀60年代,很有可能是70年代之後才有的。再比如冰皮月餅,更是香港企業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才發明出來的,基本上就是一個準“90”後,距今不過30多年。 揚子晚報記者 張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