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兆軍:漫談“文寶坻”

中國歷史 薊縣 清朝 中國古代史 文學 京畿有道 2018-12-13

長期以來,京東大地流傳著“文寶坻、武薊縣”的說法。這是說寶坻崇文、薊縣尚武。

“文寶坻”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和重要標誌成為寶坻人文興盛的美譽。但是“文寶坻”到底何人所說、何時所說,歷史文獻卻沒有記載。

陳兆軍:漫談“文寶坻”

或許,“文寶坻”的說法來自民間,而不是官方。

民間的說法來源大體分為兩種:一是外縣人對寶坻美譽。例如薊縣人對寶坻人說,你們寶坻真是“文寶坻”啊!二是寶坻人對家鄉的自譽。例如寶坻人對薊縣人說,我縣可是堂堂的“文寶坻”呢!

無論是他人美譽還是驕傲的自譽都能說明一點,那就是寶坻肯定在“文”方面有優勢、有特點、能拿得出手。

那麼“文寶坻”到底是指那些方面呢?筆者認為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解釋。

從廣義上看,“文寶坻”是指歷代寶坻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以及寶坻人民創造、積累的各種文化現象。也就是說寶坻人民在歷史長河中創作的一切文明成果。它表現為多元化、多樣性:遺址文化、鹽文化、水文化、農耕文化、遼金文化、佛教文化、科舉文化、家族文化等等。這些文化因素都影響了當地的民間文化和民俗。

以上文化現象從宏觀上,構成“文寶坻”。

從狹義上看,“文寶坻”應該是具體的、形象的,而且能夠津津樂道耳熟能詳。這樣一來,“文”的範圍就特指某一方面,比如文學、書法、藝術、科舉等。元代的雕塑大師劉元、清代的詩人王煐都屬於此類。

王煐、李光庭等文化名人能不能撐起“文寶坻”呢?如果從這方面看,寶坻是不是一定能明顯區別於武清、薊縣、寧河等縣?

筆者認為,從文學藝術看,只能說這是構成“文寶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文寶坻”區別周圍縣的最大優勢。

那麼,“文寶坻”區別周圍縣的最大優勢又是什麼呢?

陳兆軍:漫談“文寶坻”

答案就是科舉考試!

明清社會,科舉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和覆蓋要遠遠超過單個文化名人。而明清時期尤其是清朝,寶坻的科舉水平恰恰很高,完全可以形成重量級的文化現象。清朝寶坻進士數量是明朝的三倍。作為一個科舉大縣,科舉上的成功很可能被寶坻百姓津津樂道。最主要的是它能很好的和周圍縣區分。

有清一代,順天府的整體科舉實力在全國都是領先的。順天府是指明清朝兩代北京地區,順天府的轄區在清初多有變化,乾隆八年(1743)開始固定了下來,共領五州十九縣。即通、薊、涿、霸、昌平五州和大興、宛平、良鄉、房山、東安、固安、永清、保定、大城、文安、武清、香河、寶坻、寧河、三河、平谷、順義、密雲、懷柔十九縣,又混稱為順天府二十四州縣。根據李鴻章主編《畿輔通志》、《光緒順天府志》等官方文獻統計,目前發現寶坻有進士53人(不包括武進士)排在順天府第4位,名列前茅。

陳兆軍:漫談“文寶坻”

其中大興、宛平遙遙領先為第一梯隊,兩縣進士總數為678名,在整個清朝就是四分天下有其一。寶坻與之相比,差距很大。但是有一個現象要給予重視。順天府為朝中權貴聚集之地,而在京官員又經常把自己子弟的戶籍放在大興、宛平兩縣,以便貴族子弟應考。所以我們要辯證地看待大興、宛平兩縣的科舉盛況!

陳兆軍:漫談“文寶坻”


如果將大興、宛平、通州作為個案處理,寶坻則排第1名。不作個案處理,寶坻則排第4名,成績仍然靠前。

與周圍縣相比,寶坻幾乎是武清的2倍、寧河的2.5倍、香河的11倍、薊縣的18倍。

所以就科舉來看,“文寶坻”之稱實至名歸。因為科舉影響深遠持久,寶坻百姓對此可能很自豪,外縣可能很羨慕。這就構成了“文寶坻”的基礎。

陳兆軍:漫談“文寶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