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時期與知識分子的覺醒

中國近代史 清朝 中國歷史 中國古代史 滾滾的歷史車輪 2017-04-07

19世紀中葉,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封閉的大門,一批進步愛國知識分子在內外危機的刺激下,開始從虛矯自大的心態中走出來,以此為開端,中國思想界開始發生鉅變,諸種學說,紛然雜陳,各式思潮,彼此激盪。可以說,近代中國許多進步思想觀念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源頭。

鴉片戰爭時期與知識分子的覺醒

一、憂患意識的復甦

開拓視野、戰勝無知,不斷向社會發出危機信號是知識分子的天職。自先秦以來的二千餘年間,進步的知識分子(儒生士人)就以批評政治、社會為職志,併為此而奮鬥不息。孔子曰:“天下無道則庶人議”。因而每當社會危機或政治危機來臨之際,進步的士人就悲天憫人,發出危機警告。他們“以天下國家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各個時代的“社會良心”。這使士人產生一種神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同時也成為士人關心國家、民族命運,推動社會改革的一種動力。但這種“報憂不報喜”的憂患意識卻為歷代封建統治者所忌諱、反感,他們不斷地加強對社會意識的高度壟斷統治,而對那些居安思危,洞燭機先的士人予以嚴厲的壓制和摧殘,包括肉體的消滅,到清朝更達到高峰。清朝統治者為了維護滿洲貴族的統治,對士人採取了高壓和籠絡的手段,壓制其靈性,束縛其智慧,麻醉其思想。在嚴厲的文化專制主義統治下,士人們動輒得咎,整日畏首畏尾,謹小慎微,不敢議論朝政,不敢接觸現實問題。為了明哲保身,只好脫離實際,“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他們的憂患意識泯滅了,大多數人變得昏憒、愚昧、迂腐、貪鄙,沉溺於科舉八股的黃粱美夢之中,即使少數有才華的士人也只能遠離塵世,埋頭於故紙堆中。新的思想被窒息,人才被摧殘,知識分子失去了優秀的傳統――使命感和責任感。歌功頌德,固步自封,不求上進的自大意識取代了憂患意識,再也無人呼喚危機。

鴉片戰爭時期與知識分子的覺醒

二、民族意識的覺醒

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很早就形成了民族認同心理和民族意識。這種民族意識成為一種巨大的凝聚力,在中華民族的發展過程中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古代的民族意識是以“尊王攘夷”、“夷夏大防”、“以夏變夷”等觀念為核心,具有狹隘性、封建性,往往為統治階級或少數個人野心家所利用,產生許多消極的影響。如鴉片戰爭前,中國官紳為狹隘的民族意識所束縛,對來華的外國人統稱為“非我族類無文化的野蠻人”,或“夷”、“狄”等等,認為“夷性犬羊,難保不生事端,要加以隔離防範”。因此,他們不能正確對待和處理與世界各民族之間的關係,不是頑固守舊,盲目自大,就是媚外祟洋,妥協投降。只有少數進步士人和官吏繼承了傳統民族意識中愛國、反侵略的優秀遺產,並在反侵略的鬥爭過程中更新了觀念,給傳統民族意識注入了新的內容,成為中華民族近代民族意識覺醒的開端。

19世紀是世界資本主義迅猛發展的世紀,資產階級“迫使一切民族―一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一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裡推行所謂的文明制度,即變成資產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古老的中國封建制度經過數千年的風雨興衰,已走到它的盡頭。在西方資產階級的遠征下,它面臨要麼滅亡,要麼改變自己的抉擇。由於中國統治階級愚昧顢預、固步自封,缺乏應變能力,中國出現嚴重的內外危機。進步知識分子在危機的刺激下,產生了強烈的憂患意識,由此導引了改革開放意識的萌發。

鴉片戰爭時期與知識分子的覺醒

四、歷史的侷限及意義

鴉片戰爭時期,進步的愛國知識分子衝破了封建專制的黑暗牢籠,救亡――改革――開放,成為他們覺醒的三部曲。封建統治的腐敗和外國的侵略,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危機意識和救亡使命感;要救亡,就只有對外反對侵略,對內進行改革,由此引導了改革意識的復甦;而要改革,不能再走傳統的老路,閉關自守,故又萌發了開放意識。他們將緊閉中國的帷幕撕開一道裂縫,開始睜眼觀察世界,初步認識到中國與列強的差距,主張向西方學習,“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從而揭開了近代中國思想史的新一頁。

鴉片戰爭時期與知識分子的覺醒

鴉片戰爭時期,開始覺醒的進步知識分子雖然還很少,並受到歷史的侷限,還沒有對社會產生較大的影響,然而他們卻是在近代中國歷史的進程中邁出了寶貴的第一步,代表了歷史前進的趨勢。偉大的思想一經產生,就會對歷史產生深刻的影響,鴉片戰爭結束後20年,這些先驅者的思想終於如滾滾的春雷在雲層中轟響,並引起知識界的共鳴,從而為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運動興起準備了思想方面的條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