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

中國使用白銀的歷史相當悠久,但其作為貨幣的時間卻較為短暫。15世紀以來,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國際貿易數額迅速增長。到16世紀,大批銀元從美洲、日本等地進入中國,這些外國銀元種類繁多,主要有西班牙銀元、墨西哥銀元、美國貿易銀元、日本銀元等,此外還有西貢銀元、祕魯銀元、智利銀元等較為少見的銀元。其中,西班牙銀元和墨西哥銀元先後在中國市場上佔據重要份額,成為東南沿海和長江流域通商口岸的主要貨幣。許多人認為,如此鉅額的白銀湧入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與繁榮,有利於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中國使用白銀的歷史相當悠久,但其作為貨幣的時間卻較為短暫。15世紀以來,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國際貿易數額迅速增長。到16世紀,大批銀元從美洲、日本等地進入中國,這些外國銀元種類繁多,主要有西班牙銀元、墨西哥銀元、美國貿易銀元、日本銀元等,此外還有西貢銀元、祕魯銀元、智利銀元等較為少見的銀元。其中,西班牙銀元和墨西哥銀元先後在中國市場上佔據重要份額,成為東南沿海和長江流域通商口岸的主要貨幣。許多人認為,如此鉅額的白銀湧入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與繁榮,有利於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西班牙銀元

源源不斷湧入的外國銀元

到了清代,作為通貨的制錢與紋銀已經難以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白銀的渴望又愈加強烈,於是源源不斷的外國銀元通過當時唯一開放的貿易口岸——廣州大量湧入。例如主流的西班牙銀元,每年輸入的數額就在二百萬元左右。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錢銀並行流通的局面,即大宗交易用銀兩,小額支付用制錢。因清初規定銀錢比價為銀一兩等於一千文,因而民間習慣一兩以上多用銀,一兩以下多用錢。

但自鴉片戰爭後到二十世紀初的短短几十年間,外國銀元竟已佔據了中國貨幣市場的四成以上。外國銀元為何在中國如此吃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最直觀的原因就是傳統的銀兩太過落後。各地銀兩成色、重量不同,全國沒有統一標準,且種類繁多,互不通用。各地的標準也不相同,磨損者要貼費,成色不一者要勘驗,各地匯價差異者要加減水,計價標準不一者要折色,庫平重量不一者要換算……奸商上下其手,百姓苦不堪言。而外國銀元則是機器製造,批量生產,因其形制統一、價值穩定、便於核算等優點,在交易時無需逐一過秤稱重及確定成色,大大簡化了交易手續,節約了交易時間以及成本,受到市場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


"

中國使用白銀的歷史相當悠久,但其作為貨幣的時間卻較為短暫。15世紀以來,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國際貿易數額迅速增長。到16世紀,大批銀元從美洲、日本等地進入中國,這些外國銀元種類繁多,主要有西班牙銀元、墨西哥銀元、美國貿易銀元、日本銀元等,此外還有西貢銀元、祕魯銀元、智利銀元等較為少見的銀元。其中,西班牙銀元和墨西哥銀元先後在中國市場上佔據重要份額,成為東南沿海和長江流域通商口岸的主要貨幣。許多人認為,如此鉅額的白銀湧入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與繁榮,有利於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西班牙銀元

源源不斷湧入的外國銀元

到了清代,作為通貨的制錢與紋銀已經難以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白銀的渴望又愈加強烈,於是源源不斷的外國銀元通過當時唯一開放的貿易口岸——廣州大量湧入。例如主流的西班牙銀元,每年輸入的數額就在二百萬元左右。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錢銀並行流通的局面,即大宗交易用銀兩,小額支付用制錢。因清初規定銀錢比價為銀一兩等於一千文,因而民間習慣一兩以上多用銀,一兩以下多用錢。

但自鴉片戰爭後到二十世紀初的短短几十年間,外國銀元竟已佔據了中國貨幣市場的四成以上。外國銀元為何在中國如此吃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最直觀的原因就是傳統的銀兩太過落後。各地銀兩成色、重量不同,全國沒有統一標準,且種類繁多,互不通用。各地的標準也不相同,磨損者要貼費,成色不一者要勘驗,各地匯價差異者要加減水,計價標準不一者要折色,庫平重量不一者要換算……奸商上下其手,百姓苦不堪言。而外國銀元則是機器製造,批量生產,因其形制統一、價值穩定、便於核算等優點,在交易時無需逐一過秤稱重及確定成色,大大簡化了交易手續,節約了交易時間以及成本,受到市場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但這種局面也潛藏著危機,當時的有識之士已經預感到這種現狀將會導致的危害。外國鑄造的銀幣多少都有“兌水”,當時一般以七錢二分為足銀貨幣,而外國銀幣很多成色只有九成,甚至不足九成,拿到中國來使用照樣暢通無阻。而且由於其製作精美,使用方便,市價還會高於七錢二 。就這樣,貪婪的外國商人們可以以“不足銀的銀幣”在中國收購白銀,拿到國外再鑄銀幣,然後再流人中國。如此循環套利,攫取了中國大量的經濟利益。若按11億元流入額的統計口徑算,僅外國銀元一項,清代中國就有1.7億兩白銀的利益外流。

另一方面,清代銀兩與制錢一直屬於不同的貨幣體系,且二者間無固定比價,而制錢通常以銅鑄造。到了晚清,銅礦產量日益減少,洋銅價值昂貴,清政府維持貨幣供應量的做法就是想方設法的往其中“灌水”,結果就是銅錢價值遠低於銅價。外國商人就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以銀元換取中國銅鈔,一方面可獲幾乎一倍的暴利,另一方面也為發展本國工業提供了原料,而中國付出的代價就是嚴重的錢荒。


"

中國使用白銀的歷史相當悠久,但其作為貨幣的時間卻較為短暫。15世紀以來,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國際貿易數額迅速增長。到16世紀,大批銀元從美洲、日本等地進入中國,這些外國銀元種類繁多,主要有西班牙銀元、墨西哥銀元、美國貿易銀元、日本銀元等,此外還有西貢銀元、祕魯銀元、智利銀元等較為少見的銀元。其中,西班牙銀元和墨西哥銀元先後在中國市場上佔據重要份額,成為東南沿海和長江流域通商口岸的主要貨幣。許多人認為,如此鉅額的白銀湧入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與繁榮,有利於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西班牙銀元

源源不斷湧入的外國銀元

到了清代,作為通貨的制錢與紋銀已經難以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白銀的渴望又愈加強烈,於是源源不斷的外國銀元通過當時唯一開放的貿易口岸——廣州大量湧入。例如主流的西班牙銀元,每年輸入的數額就在二百萬元左右。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錢銀並行流通的局面,即大宗交易用銀兩,小額支付用制錢。因清初規定銀錢比價為銀一兩等於一千文,因而民間習慣一兩以上多用銀,一兩以下多用錢。

但自鴉片戰爭後到二十世紀初的短短几十年間,外國銀元竟已佔據了中國貨幣市場的四成以上。外國銀元為何在中國如此吃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最直觀的原因就是傳統的銀兩太過落後。各地銀兩成色、重量不同,全國沒有統一標準,且種類繁多,互不通用。各地的標準也不相同,磨損者要貼費,成色不一者要勘驗,各地匯價差異者要加減水,計價標準不一者要折色,庫平重量不一者要換算……奸商上下其手,百姓苦不堪言。而外國銀元則是機器製造,批量生產,因其形制統一、價值穩定、便於核算等優點,在交易時無需逐一過秤稱重及確定成色,大大簡化了交易手續,節約了交易時間以及成本,受到市場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但這種局面也潛藏著危機,當時的有識之士已經預感到這種現狀將會導致的危害。外國鑄造的銀幣多少都有“兌水”,當時一般以七錢二分為足銀貨幣,而外國銀幣很多成色只有九成,甚至不足九成,拿到中國來使用照樣暢通無阻。而且由於其製作精美,使用方便,市價還會高於七錢二 。就這樣,貪婪的外國商人們可以以“不足銀的銀幣”在中國收購白銀,拿到國外再鑄銀幣,然後再流人中國。如此循環套利,攫取了中國大量的經濟利益。若按11億元流入額的統計口徑算,僅外國銀元一項,清代中國就有1.7億兩白銀的利益外流。

另一方面,清代銀兩與制錢一直屬於不同的貨幣體系,且二者間無固定比價,而制錢通常以銅鑄造。到了晚清,銅礦產量日益減少,洋銅價值昂貴,清政府維持貨幣供應量的做法就是想方設法的往其中“灌水”,結果就是銅錢價值遠低於銅價。外國商人就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以銀元換取中國銅鈔,一方面可獲幾乎一倍的暴利,另一方面也為發展本國工業提供了原料,而中國付出的代價就是嚴重的錢荒。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銀兩

西方商人利用這種不平等的金融貿易賺取了大量資本,而中國方面卻對此茫然無知,甚至還在推波助瀾。洋人以外國銀幣購買中國產品,這在當時清朝的海關政策中卻被視為中國貨物的出口,但卻並非外國銀幣的進口,所以海關只收出口稅,而不收外國銀元的進口稅。這實際上是為洋錢的進入大開國門。當時的人們並未意識到,其實外國銀元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這種程度的傾銷會對國內貨幣市場造成巨大的破壞。

各省自鑄銀元,應對市場的流通銀元

外國貨幣自由進出中國並在市場流通,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貨幣主權的喪失,以至於威脅國計民生。如何打好這場特殊的經濟戰?這一度成為清代統治者的棘手之事。

清代一些官員曾試圖上書要求禁止民間流通洋銀元,無果後又企圖將洋銀元重新拉回到秤量流通的舊方式中去,但是面對銀元早已廣泛流通的現實,禁行銀元的主張根本無法實現。再者提議禁行銀元的官員也沒有可行的辦法解決銀元的廣泛流通。於是各種銀元還是自由地在市面上流通。

終於,朝野上下達成了一致意見,那就是自鑄銀元。即使不看洋錢湧入對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僅僅從國家主權意義上說,中國也應當自鑄貨幣。

光緒十五年(1889),兩廣總督張之洞奏請自鑄銀元,以圖抵制外國銀元。所鑄之“龍洋”每元重庫平七錢三分,作為法定貨幣使用,完稅納糧皆可通用。算是開了中國自鑄銀元的先河。


"

中國使用白銀的歷史相當悠久,但其作為貨幣的時間卻較為短暫。15世紀以來,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國際貿易數額迅速增長。到16世紀,大批銀元從美洲、日本等地進入中國,這些外國銀元種類繁多,主要有西班牙銀元、墨西哥銀元、美國貿易銀元、日本銀元等,此外還有西貢銀元、祕魯銀元、智利銀元等較為少見的銀元。其中,西班牙銀元和墨西哥銀元先後在中國市場上佔據重要份額,成為東南沿海和長江流域通商口岸的主要貨幣。許多人認為,如此鉅額的白銀湧入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與繁榮,有利於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西班牙銀元

源源不斷湧入的外國銀元

到了清代,作為通貨的制錢與紋銀已經難以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白銀的渴望又愈加強烈,於是源源不斷的外國銀元通過當時唯一開放的貿易口岸——廣州大量湧入。例如主流的西班牙銀元,每年輸入的數額就在二百萬元左右。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錢銀並行流通的局面,即大宗交易用銀兩,小額支付用制錢。因清初規定銀錢比價為銀一兩等於一千文,因而民間習慣一兩以上多用銀,一兩以下多用錢。

但自鴉片戰爭後到二十世紀初的短短几十年間,外國銀元竟已佔據了中國貨幣市場的四成以上。外國銀元為何在中國如此吃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最直觀的原因就是傳統的銀兩太過落後。各地銀兩成色、重量不同,全國沒有統一標準,且種類繁多,互不通用。各地的標準也不相同,磨損者要貼費,成色不一者要勘驗,各地匯價差異者要加減水,計價標準不一者要折色,庫平重量不一者要換算……奸商上下其手,百姓苦不堪言。而外國銀元則是機器製造,批量生產,因其形制統一、價值穩定、便於核算等優點,在交易時無需逐一過秤稱重及確定成色,大大簡化了交易手續,節約了交易時間以及成本,受到市場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但這種局面也潛藏著危機,當時的有識之士已經預感到這種現狀將會導致的危害。外國鑄造的銀幣多少都有“兌水”,當時一般以七錢二分為足銀貨幣,而外國銀幣很多成色只有九成,甚至不足九成,拿到中國來使用照樣暢通無阻。而且由於其製作精美,使用方便,市價還會高於七錢二 。就這樣,貪婪的外國商人們可以以“不足銀的銀幣”在中國收購白銀,拿到國外再鑄銀幣,然後再流人中國。如此循環套利,攫取了中國大量的經濟利益。若按11億元流入額的統計口徑算,僅外國銀元一項,清代中國就有1.7億兩白銀的利益外流。

另一方面,清代銀兩與制錢一直屬於不同的貨幣體系,且二者間無固定比價,而制錢通常以銅鑄造。到了晚清,銅礦產量日益減少,洋銅價值昂貴,清政府維持貨幣供應量的做法就是想方設法的往其中“灌水”,結果就是銅錢價值遠低於銅價。外國商人就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以銀元換取中國銅鈔,一方面可獲幾乎一倍的暴利,另一方面也為發展本國工業提供了原料,而中國付出的代價就是嚴重的錢荒。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銀兩

西方商人利用這種不平等的金融貿易賺取了大量資本,而中國方面卻對此茫然無知,甚至還在推波助瀾。洋人以外國銀幣購買中國產品,這在當時清朝的海關政策中卻被視為中國貨物的出口,但卻並非外國銀幣的進口,所以海關只收出口稅,而不收外國銀元的進口稅。這實際上是為洋錢的進入大開國門。當時的人們並未意識到,其實外國銀元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這種程度的傾銷會對國內貨幣市場造成巨大的破壞。

各省自鑄銀元,應對市場的流通銀元

外國貨幣自由進出中國並在市場流通,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貨幣主權的喪失,以至於威脅國計民生。如何打好這場特殊的經濟戰?這一度成為清代統治者的棘手之事。

清代一些官員曾試圖上書要求禁止民間流通洋銀元,無果後又企圖將洋銀元重新拉回到秤量流通的舊方式中去,但是面對銀元早已廣泛流通的現實,禁行銀元的主張根本無法實現。再者提議禁行銀元的官員也沒有可行的辦法解決銀元的廣泛流通。於是各種銀元還是自由地在市面上流通。

終於,朝野上下達成了一致意見,那就是自鑄銀元。即使不看洋錢湧入對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僅僅從國家主權意義上說,中國也應當自鑄貨幣。

光緒十五年(1889),兩廣總督張之洞奏請自鑄銀元,以圖抵制外國銀元。所鑄之“龍洋”每元重庫平七錢三分,作為法定貨幣使用,完稅納糧皆可通用。算是開了中國自鑄銀元的先河。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張之洞

然而,銀元之鑄造權掌於各省督撫,各省所鑄銀元重量、成色均存歧異,全國貨幣市場混亂不堪。因此,實現銀元國家鑄造,確立銀元重量、成色統一標準,就成為清代幣制改革的緊要之事。

朝廷開始統一幣制,穩定市場

光緒二十九年(1903),朝廷籌劃進行一場徹底的幣制改革運動。1905年7月天津設戶部造幣總廠,11月清政府開始全面進行貨幣改革,目的是統一銀幣。但由於本位幣不定,引起了空前的“兩”“元”之爭。

當時銀元的單位問題有一兩與七錢二分兩種主張,爭論不決。一兩銀元源於舊有的銀兩制度,七錢二分銀元則仿自流入的外國銀元。兩派支持者互不相讓,前者認為事關國家主權問題,不能延用洋人的規矩。而後者則認為七錢二分的比重已隨洋元的廣泛使用而為世人所接受,不需再大動干戈。

自鑄銀元的含銀成色應高於還是低於洋錢?直觀上看,似乎應當使自鑄銀元的成色高於洋錢,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信譽、取得民心、佔領市場。但事實卻並非如此,1889年張之洞自鑄七錢三分銀元時就是抱此想法,認為比七錢二分的外國銀元高一分,即可將其驅逐出去,但結果卻恰恰相反。實際上,這是經濟學中“劣幣驅除良幣”的結果:當兩種貨幣同價不同質(值)時,人們會把其中的高質貨幣儲藏起來,而只把劣幣拋入市場。因此,若使自鑄之銀元的成色高於洋銀,結果將是中國自鑄之銀元會迅速流失到各家各戶的儲藏罐中,而留在市場上流通的將仍是洋銀。

那麼,既有劣幣驅逐良幣之理,是否應當反過來使自鑄之國銀的成色略低於洋銀呢?例如七錢一分?也不行。因為,一種新貨幣要進入市場為民眾所接受,它需要建立信譽,而一種金屬鑄幣要建立市場信譽,成色是基礎。若民眾自始便知此幣乃一劣幣,則人們一開始就很難接受它,更不必提流通了。

最終,1910年頒佈《幣制則例》為爭論畫上了一個句號,規定“中國國幣單位,著即定名曰圓,暫就銀為本位。以一元為主幣,重庫平七錢二分。”含純銀九層,合六錢四分八釐,鑄造“宣統元寶”龍洋,並決定將各地鑄幣權收歸中央。度支部通電各省督撫收回生銀、銀錠,改用銀元,並籌流通行用之法,同時在天津設立造幣總廠,以期統一鑄造銀元。但未過多久,辛亥革命爆發,清廷覆亡。銀幣沒有來得及正式發行就胎死腹中,僅有少數軍餉流入市場。


"

中國使用白銀的歷史相當悠久,但其作為貨幣的時間卻較為短暫。15世紀以來,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國際貿易數額迅速增長。到16世紀,大批銀元從美洲、日本等地進入中國,這些外國銀元種類繁多,主要有西班牙銀元、墨西哥銀元、美國貿易銀元、日本銀元等,此外還有西貢銀元、祕魯銀元、智利銀元等較為少見的銀元。其中,西班牙銀元和墨西哥銀元先後在中國市場上佔據重要份額,成為東南沿海和長江流域通商口岸的主要貨幣。許多人認為,如此鉅額的白銀湧入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與繁榮,有利於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西班牙銀元

源源不斷湧入的外國銀元

到了清代,作為通貨的制錢與紋銀已經難以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白銀的渴望又愈加強烈,於是源源不斷的外國銀元通過當時唯一開放的貿易口岸——廣州大量湧入。例如主流的西班牙銀元,每年輸入的數額就在二百萬元左右。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錢銀並行流通的局面,即大宗交易用銀兩,小額支付用制錢。因清初規定銀錢比價為銀一兩等於一千文,因而民間習慣一兩以上多用銀,一兩以下多用錢。

但自鴉片戰爭後到二十世紀初的短短几十年間,外國銀元竟已佔據了中國貨幣市場的四成以上。外國銀元為何在中國如此吃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最直觀的原因就是傳統的銀兩太過落後。各地銀兩成色、重量不同,全國沒有統一標準,且種類繁多,互不通用。各地的標準也不相同,磨損者要貼費,成色不一者要勘驗,各地匯價差異者要加減水,計價標準不一者要折色,庫平重量不一者要換算……奸商上下其手,百姓苦不堪言。而外國銀元則是機器製造,批量生產,因其形制統一、價值穩定、便於核算等優點,在交易時無需逐一過秤稱重及確定成色,大大簡化了交易手續,節約了交易時間以及成本,受到市場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但這種局面也潛藏著危機,當時的有識之士已經預感到這種現狀將會導致的危害。外國鑄造的銀幣多少都有“兌水”,當時一般以七錢二分為足銀貨幣,而外國銀幣很多成色只有九成,甚至不足九成,拿到中國來使用照樣暢通無阻。而且由於其製作精美,使用方便,市價還會高於七錢二 。就這樣,貪婪的外國商人們可以以“不足銀的銀幣”在中國收購白銀,拿到國外再鑄銀幣,然後再流人中國。如此循環套利,攫取了中國大量的經濟利益。若按11億元流入額的統計口徑算,僅外國銀元一項,清代中國就有1.7億兩白銀的利益外流。

另一方面,清代銀兩與制錢一直屬於不同的貨幣體系,且二者間無固定比價,而制錢通常以銅鑄造。到了晚清,銅礦產量日益減少,洋銅價值昂貴,清政府維持貨幣供應量的做法就是想方設法的往其中“灌水”,結果就是銅錢價值遠低於銅價。外國商人就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以銀元換取中國銅鈔,一方面可獲幾乎一倍的暴利,另一方面也為發展本國工業提供了原料,而中國付出的代價就是嚴重的錢荒。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銀兩

西方商人利用這種不平等的金融貿易賺取了大量資本,而中國方面卻對此茫然無知,甚至還在推波助瀾。洋人以外國銀幣購買中國產品,這在當時清朝的海關政策中卻被視為中國貨物的出口,但卻並非外國銀幣的進口,所以海關只收出口稅,而不收外國銀元的進口稅。這實際上是為洋錢的進入大開國門。當時的人們並未意識到,其實外國銀元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這種程度的傾銷會對國內貨幣市場造成巨大的破壞。

各省自鑄銀元,應對市場的流通銀元

外國貨幣自由進出中國並在市場流通,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貨幣主權的喪失,以至於威脅國計民生。如何打好這場特殊的經濟戰?這一度成為清代統治者的棘手之事。

清代一些官員曾試圖上書要求禁止民間流通洋銀元,無果後又企圖將洋銀元重新拉回到秤量流通的舊方式中去,但是面對銀元早已廣泛流通的現實,禁行銀元的主張根本無法實現。再者提議禁行銀元的官員也沒有可行的辦法解決銀元的廣泛流通。於是各種銀元還是自由地在市面上流通。

終於,朝野上下達成了一致意見,那就是自鑄銀元。即使不看洋錢湧入對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僅僅從國家主權意義上說,中國也應當自鑄貨幣。

光緒十五年(1889),兩廣總督張之洞奏請自鑄銀元,以圖抵制外國銀元。所鑄之“龍洋”每元重庫平七錢三分,作為法定貨幣使用,完稅納糧皆可通用。算是開了中國自鑄銀元的先河。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張之洞

然而,銀元之鑄造權掌於各省督撫,各省所鑄銀元重量、成色均存歧異,全國貨幣市場混亂不堪。因此,實現銀元國家鑄造,確立銀元重量、成色統一標準,就成為清代幣制改革的緊要之事。

朝廷開始統一幣制,穩定市場

光緒二十九年(1903),朝廷籌劃進行一場徹底的幣制改革運動。1905年7月天津設戶部造幣總廠,11月清政府開始全面進行貨幣改革,目的是統一銀幣。但由於本位幣不定,引起了空前的“兩”“元”之爭。

當時銀元的單位問題有一兩與七錢二分兩種主張,爭論不決。一兩銀元源於舊有的銀兩制度,七錢二分銀元則仿自流入的外國銀元。兩派支持者互不相讓,前者認為事關國家主權問題,不能延用洋人的規矩。而後者則認為七錢二分的比重已隨洋元的廣泛使用而為世人所接受,不需再大動干戈。

自鑄銀元的含銀成色應高於還是低於洋錢?直觀上看,似乎應當使自鑄銀元的成色高於洋錢,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信譽、取得民心、佔領市場。但事實卻並非如此,1889年張之洞自鑄七錢三分銀元時就是抱此想法,認為比七錢二分的外國銀元高一分,即可將其驅逐出去,但結果卻恰恰相反。實際上,這是經濟學中“劣幣驅除良幣”的結果:當兩種貨幣同價不同質(值)時,人們會把其中的高質貨幣儲藏起來,而只把劣幣拋入市場。因此,若使自鑄之銀元的成色高於洋銀,結果將是中國自鑄之銀元會迅速流失到各家各戶的儲藏罐中,而留在市場上流通的將仍是洋銀。

那麼,既有劣幣驅逐良幣之理,是否應當反過來使自鑄之國銀的成色略低於洋銀呢?例如七錢一分?也不行。因為,一種新貨幣要進入市場為民眾所接受,它需要建立信譽,而一種金屬鑄幣要建立市場信譽,成色是基礎。若民眾自始便知此幣乃一劣幣,則人們一開始就很難接受它,更不必提流通了。

最終,1910年頒佈《幣制則例》為爭論畫上了一個句號,規定“中國國幣單位,著即定名曰圓,暫就銀為本位。以一元為主幣,重庫平七錢二分。”含純銀九層,合六錢四分八釐,鑄造“宣統元寶”龍洋,並決定將各地鑄幣權收歸中央。度支部通電各省督撫收回生銀、銀錠,改用銀元,並籌流通行用之法,同時在天津設立造幣總廠,以期統一鑄造銀元。但未過多久,辛亥革命爆發,清廷覆亡。銀幣沒有來得及正式發行就胎死腹中,僅有少數軍餉流入市場。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辛亥革命


清政府並不徹底的銀元改革

1889年到清亡的二十幾年問,共鑄銀幣約兩億元,但多是熔化外國和舊龍洋改鑄的,直到清滅亡前夕才統一鑄幣制度。清末雖然把銀幣定為法幣,因清政府缺乏金融控制力,仍未實現本位貨幣。今日看來,清末鑄造銀元和貨幣改革並不夠徹底,但它為幣制改革的現代化鋪平道路,存在一定的積極意義。


"

中國使用白銀的歷史相當悠久,但其作為貨幣的時間卻較為短暫。15世紀以來,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國際貿易數額迅速增長。到16世紀,大批銀元從美洲、日本等地進入中國,這些外國銀元種類繁多,主要有西班牙銀元、墨西哥銀元、美國貿易銀元、日本銀元等,此外還有西貢銀元、祕魯銀元、智利銀元等較為少見的銀元。其中,西班牙銀元和墨西哥銀元先後在中國市場上佔據重要份額,成為東南沿海和長江流域通商口岸的主要貨幣。許多人認為,如此鉅額的白銀湧入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與繁榮,有利於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西班牙銀元

源源不斷湧入的外國銀元

到了清代,作為通貨的制錢與紋銀已經難以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白銀的渴望又愈加強烈,於是源源不斷的外國銀元通過當時唯一開放的貿易口岸——廣州大量湧入。例如主流的西班牙銀元,每年輸入的數額就在二百萬元左右。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錢銀並行流通的局面,即大宗交易用銀兩,小額支付用制錢。因清初規定銀錢比價為銀一兩等於一千文,因而民間習慣一兩以上多用銀,一兩以下多用錢。

但自鴉片戰爭後到二十世紀初的短短几十年間,外國銀元竟已佔據了中國貨幣市場的四成以上。外國銀元為何在中國如此吃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最直觀的原因就是傳統的銀兩太過落後。各地銀兩成色、重量不同,全國沒有統一標準,且種類繁多,互不通用。各地的標準也不相同,磨損者要貼費,成色不一者要勘驗,各地匯價差異者要加減水,計價標準不一者要折色,庫平重量不一者要換算……奸商上下其手,百姓苦不堪言。而外國銀元則是機器製造,批量生產,因其形制統一、價值穩定、便於核算等優點,在交易時無需逐一過秤稱重及確定成色,大大簡化了交易手續,節約了交易時間以及成本,受到市場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但這種局面也潛藏著危機,當時的有識之士已經預感到這種現狀將會導致的危害。外國鑄造的銀幣多少都有“兌水”,當時一般以七錢二分為足銀貨幣,而外國銀幣很多成色只有九成,甚至不足九成,拿到中國來使用照樣暢通無阻。而且由於其製作精美,使用方便,市價還會高於七錢二 。就這樣,貪婪的外國商人們可以以“不足銀的銀幣”在中國收購白銀,拿到國外再鑄銀幣,然後再流人中國。如此循環套利,攫取了中國大量的經濟利益。若按11億元流入額的統計口徑算,僅外國銀元一項,清代中國就有1.7億兩白銀的利益外流。

另一方面,清代銀兩與制錢一直屬於不同的貨幣體系,且二者間無固定比價,而制錢通常以銅鑄造。到了晚清,銅礦產量日益減少,洋銅價值昂貴,清政府維持貨幣供應量的做法就是想方設法的往其中“灌水”,結果就是銅錢價值遠低於銅價。外國商人就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以銀元換取中國銅鈔,一方面可獲幾乎一倍的暴利,另一方面也為發展本國工業提供了原料,而中國付出的代價就是嚴重的錢荒。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銀兩

西方商人利用這種不平等的金融貿易賺取了大量資本,而中國方面卻對此茫然無知,甚至還在推波助瀾。洋人以外國銀幣購買中國產品,這在當時清朝的海關政策中卻被視為中國貨物的出口,但卻並非外國銀幣的進口,所以海關只收出口稅,而不收外國銀元的進口稅。這實際上是為洋錢的進入大開國門。當時的人們並未意識到,其實外國銀元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這種程度的傾銷會對國內貨幣市場造成巨大的破壞。

各省自鑄銀元,應對市場的流通銀元

外國貨幣自由進出中國並在市場流通,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貨幣主權的喪失,以至於威脅國計民生。如何打好這場特殊的經濟戰?這一度成為清代統治者的棘手之事。

清代一些官員曾試圖上書要求禁止民間流通洋銀元,無果後又企圖將洋銀元重新拉回到秤量流通的舊方式中去,但是面對銀元早已廣泛流通的現實,禁行銀元的主張根本無法實現。再者提議禁行銀元的官員也沒有可行的辦法解決銀元的廣泛流通。於是各種銀元還是自由地在市面上流通。

終於,朝野上下達成了一致意見,那就是自鑄銀元。即使不看洋錢湧入對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僅僅從國家主權意義上說,中國也應當自鑄貨幣。

光緒十五年(1889),兩廣總督張之洞奏請自鑄銀元,以圖抵制外國銀元。所鑄之“龍洋”每元重庫平七錢三分,作為法定貨幣使用,完稅納糧皆可通用。算是開了中國自鑄銀元的先河。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張之洞

然而,銀元之鑄造權掌於各省督撫,各省所鑄銀元重量、成色均存歧異,全國貨幣市場混亂不堪。因此,實現銀元國家鑄造,確立銀元重量、成色統一標準,就成為清代幣制改革的緊要之事。

朝廷開始統一幣制,穩定市場

光緒二十九年(1903),朝廷籌劃進行一場徹底的幣制改革運動。1905年7月天津設戶部造幣總廠,11月清政府開始全面進行貨幣改革,目的是統一銀幣。但由於本位幣不定,引起了空前的“兩”“元”之爭。

當時銀元的單位問題有一兩與七錢二分兩種主張,爭論不決。一兩銀元源於舊有的銀兩制度,七錢二分銀元則仿自流入的外國銀元。兩派支持者互不相讓,前者認為事關國家主權問題,不能延用洋人的規矩。而後者則認為七錢二分的比重已隨洋元的廣泛使用而為世人所接受,不需再大動干戈。

自鑄銀元的含銀成色應高於還是低於洋錢?直觀上看,似乎應當使自鑄銀元的成色高於洋錢,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信譽、取得民心、佔領市場。但事實卻並非如此,1889年張之洞自鑄七錢三分銀元時就是抱此想法,認為比七錢二分的外國銀元高一分,即可將其驅逐出去,但結果卻恰恰相反。實際上,這是經濟學中“劣幣驅除良幣”的結果:當兩種貨幣同價不同質(值)時,人們會把其中的高質貨幣儲藏起來,而只把劣幣拋入市場。因此,若使自鑄之銀元的成色高於洋銀,結果將是中國自鑄之銀元會迅速流失到各家各戶的儲藏罐中,而留在市場上流通的將仍是洋銀。

那麼,既有劣幣驅逐良幣之理,是否應當反過來使自鑄之國銀的成色略低於洋銀呢?例如七錢一分?也不行。因為,一種新貨幣要進入市場為民眾所接受,它需要建立信譽,而一種金屬鑄幣要建立市場信譽,成色是基礎。若民眾自始便知此幣乃一劣幣,則人們一開始就很難接受它,更不必提流通了。

最終,1910年頒佈《幣制則例》為爭論畫上了一個句號,規定“中國國幣單位,著即定名曰圓,暫就銀為本位。以一元為主幣,重庫平七錢二分。”含純銀九層,合六錢四分八釐,鑄造“宣統元寶”龍洋,並決定將各地鑄幣權收歸中央。度支部通電各省督撫收回生銀、銀錠,改用銀元,並籌流通行用之法,同時在天津設立造幣總廠,以期統一鑄造銀元。但未過多久,辛亥革命爆發,清廷覆亡。銀幣沒有來得及正式發行就胎死腹中,僅有少數軍餉流入市場。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辛亥革命


清政府並不徹底的銀元改革

1889年到清亡的二十幾年問,共鑄銀幣約兩億元,但多是熔化外國和舊龍洋改鑄的,直到清滅亡前夕才統一鑄幣制度。清末雖然把銀幣定為法幣,因清政府缺乏金融控制力,仍未實現本位貨幣。今日看來,清末鑄造銀元和貨幣改革並不夠徹底,但它為幣制改革的現代化鋪平道路,存在一定的積極意義。


銀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時期大量銀元湧入中國能促進經濟發展嗎?

雲南省造“宣統元寶”

而後成立的民國政府也在繼續鑄造機制銀元,但銀元、銀錠混用的局面對社會經濟產生了較為嚴重的負面影響,如缺乏統一的貨幣進行結算、匯兌費用高昂等,迫使國民政府在1933年宣佈實施“廢兩改元”,真正實現了銀元對傳統銀錠的“貨幣取代”。而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貨幣,要等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才得以出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