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特產之一:鎮寧波波糖

中國近代史 手工藝 婚姻 中國歷史 店小二美食 2017-04-13

糖是用糯米加工的飴糖和去皮炒熟的芝麻粉末為主要原料,經過精心加工製作而成。將飴糖加溫至四十攝氏度時,加入芝麻末,這時飴糖就能層層起酥,在將起酥的糖皮捲成扁圓形狀,一個個潔白的酥糖就像春風拂盪的層層波瀾,故名為-糖。-糖以飴糖為原料,飴糖清甜易消化,經過麥芽酶的作用可變為葡萄糖,直接進入血液,極富營養,加上芝麻末,更加香甜酥脆,入口即化,是一種老友皆宜的食品。

貴州特產之一:鎮寧波波糖

歷史傳說

關於鎮寧波波糖的來歷,有不少美麗的傳說。這裡是其中的一個。以前,鎮寧城裡有個做糖的老糖匠,老伴死了,只有一個兒子,名叫唐兒。唐兒從小聰明、誠實、勤快,才十歲就學會了父親的做糖手藝。他們以包穀為原料,做出“餈粑糖”、“窩絲糖”來賣,也能餬口。

桃花李花開了又謝,白水河的河水落了又漲,冬去春來,唐兒二十歲了,仍沒有找到媳婦。這年的端陽節,老糖匠和唐兒用竹籮筐挑著糖到白水河瀑布一帶去賣。過去,天黑了糖還賣不完,這天才到晌午糖就賣光了。父子倆很高興,邁著輕快地腳步返家。當他們路過白水河邊時,忽然聽到有人在呻喚,只見一個年輕姑娘躺在地上,衣著破爛,滿身是泥,身子十分消瘦。唐兒父子見那姑娘十分可憐,就把她放進籮筐抬回家來。到家後,父子倆馬上燒來熱水,幫她洗去身上的泥土,找來唐兒的衣服給她換上,又給她喂水喂藥。不一會,姑娘從昏迷中醒採,她萬分地感激唐兒父子的救命之恩。

這姑娘名叫蘭姑,父母早已去世,她孤苦一人,流落異鄉。唐兒子見她可憐,就留下她一起生活。從此,蘭姑幫助他們做糖,洗衣做飯,把這個家弄得井井有條,唐兒父子樂得眉開眼笑。光陰似箭,一幌一月過去了。蘭姑的身體恢復了,長得挺精神,人越發顯得秀氣,又乖又甜。唐兒看在眼裡,喜在心上,暗暗地愛上了她。

貴州特產之一:鎮寧波波糖

那時,鎮寧州的提督趙德昌是個欺壓百姓又貪財好色的傢伙,他訪得老糖匠家來了個漂亮的姑娘後,就起了歹心。一天,狗官趁唐兒父子外出賣糖去了,就叫差人把蘭姑傳進州衙來,狗官見蘭姑像天仙般美貌,魂不附體,兩眼直勾勾望著蘭姑乾笑。蘭姑問狗官喊她來有哪樣事,狗官說是喜歡她,要娶她做妾。蘭姑氣得掉頭就走,狗官已叫人攔住大門,走不了啦。狗官見蘭姑堅決不從,就叫人把她關了起來。

老糖匠和唐兒賣糖回來,聽到消息後,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父子倆商量來商量去,都沒有救蘭姑的好辦法。最後,唐兒想起去找結拜的哥哥犟略想辦法。

犟略是個苗族後生,打獵能手,為人正直,樂於助人。唐兒是有一次去白水河瀑布一帶賣糖時和他相識的,因為二人情投意合,就結拜為兄弟。

第二天一打早,唐兒去找到犟略,把事情的原委一說,犟略馬上說;“我帶幾個人衝進州衙,把狗官殺了,救出蘭姑”。見唐兒有些猶豫,犟略又說:“兄弟,不要怕,現在這個世道,貪官橫行,好人受氣,有理說不清,不來武的不行,你快回去,做好準備救蘭姑。”

貴州特產之一:鎮寧波波糖

唐兒走後,犟略立馬邀來三十多個夥伴,商量好辦法,就身背弓箭,手提砍刀獵叉,一起奔向鎮寧城。他們來到城裡,天已黑盡。犟略帶著人,神不知鬼不覺地來到州衙前,把守門的兵丁殺了,一陣喊殺,衝進州衙去。狗官聽到喊殺聲,不知出了什麼事情,嚇得從後門逃跑了。犟略衝進州衙,找不到趙德昌,就把鐵鎖砸開,救出了蘭姑。

狗官在外躲了一夜,才回到州衙,立即派人去抓唐兒父子和蘭姑,可是他們早已離家出走了。他又派兵去抓犟略和他的同夥,也沒有抓到。狗官氣紅了眼睛,便把氣發在老百姓身上,派兵四處催逼苛捐雜稅,把無辜的百姓抓進牢裡。這年正值大旱,糧食減產,百姓被逼得背井離鄉,逃荒要飯。人們提起那狗官,無不切齒痛恨。

正在這時,苗族農民領袖黃金印在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西征軍的影響下,和太平軍將領曾廣依一道率領義軍攻克了鎮寧州城,殺了趙德昌,趕走了大小貪官,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人們從困苦中得到解救,對太平天國義軍和農民軍十分感激。為了慰勞義軍,鎮寧城關、扁擔、安西等田壩地區獻來“銀糯米”、“金黃麥”、江龍、募役、六馬等山區獻來“香芝麻”、花生、核桃等,縣城裡的人聚在一起商量,要把各地老百姓獻來的這些東西做成一種最美好的糖獻給義軍,表示鎮寧各民族人民的心意。大家商量了好久,一時找不出能做好糖食的人,便決定用出榜招賢的辦法,寫了招賢榜貼在鐘鼓樓下。榜文貼出後的第三天,才見有一男一女來揭榜,大家圍攏去看見是唐兒和蘭姑。原來老糖匠聽說義軍趕走了狗官們,就帶著唐兒和蘭姑回老家來,他們聽說要做一種最好的糖食來慰勞義軍,決定試一試,老糖匠就叫唐兒和蘭姑把招賢榜揭下來。

貴州特產之一:鎮寧波波糖

唐兒和蘭姑揭榜回家後,在老糖匠的指導下,按照多年來做糖的經驗,先用金黃麥發出麥芽,再將銀糯米和麥芽煮熬糖化,然後濾去糖渣,將濾出的—糖水放在鍋中再熬煮,再將熬好的液糖放在架子上反覆拉扯,然後起酥……老糖匠和唐兒、蘭姑幹了九天九夜,做出了糖。但一吃起來還會粘牙,味道也不很可口。聰明的蘭姑找來芝麻,將芝麻搗細放在糖裡,又將花生、核桃包在糖中,這樣吃起來香而不鬱,甜而不濃,可是吃起還不夠酥、脆,唐兒和蘭姑又在扯糖上狠下功夫,在熬糖起酥時反試驗火候……最後,一種酥、脆、香、甜的糖終於出來了。但這種糖叫什麼名字呢?蘭姑想了一會說:“那糖在起酥時就像河水的波浪一樣,一浪趕一浪的,就叫波波糖吧。”老糖匠和唐兒都說這個名字好,於是就定名為波波糖。

糖做好了,唐兒和蘭姑更加相親相愛,寸步不離。老糖匠馬上給唐兒和蘭姑訂下婚事。第二天,正是中秋佳節,秋高氣爽,鎮寧城的各族父老、兄弟、姊妹為義軍的勝利召開慶祝大會。天剛亮,四面八方的人都來了,犟略和他的同伴也來了。在慶祝會上,人們把老糖匠、唐兒和蘭姑做的波波糖獻給義軍。義軍吃了波波糖,一個個讚不絕口。黃金印曉得波波糖是老糖匠、唐兒、蘭姑嘔心瀝血做成的,稱讚他們手藝高強,當場獎賞白銀一百兩,並親自給唐兒和蘭姑主持在當天辦理婚事。

八月十五晚上,一輪明月掛在天空,鎮寧城人山人海,有的耍龍,有的玩燈,犟略和他的同伴吹起蘆笙跳起舞,盡情地歡唱,為了慶祝義軍的勝利,祝賀老糖匠父子和蘭姑做出的糖,祝賀唐兒和蘭姑結下美好的姻緣。唐兒和蘭姑成婚後,相親相愛,不斷改進製作波波糖的技術,使波波糖的質量越來越好。鎮寧波波糖就這樣一代傳一代,一直傳到今天。

鎮寧波波糖的製作來

波波糖是用糯米加工的飴糖和去皮炒熟的芝麻粉末為主要原料,經過精心加工製作而成。將飴糖加溫至四十攝氏度時,加入芝麻末,這時飴糖就能層層起酥,在將起酥的糖皮捲成扁圓形狀,一個個潔白的酥糖就像春風拂盪的層層波瀾,故名為波波糖。波波糖以飴糖為原料,飴糖清甜易消化,經過麥芽酶的作用可變為葡萄糖,直接進入血液,極富營養,加上芝麻末,更加香甜酥脆,入口即化,是一種老友皆宜的食品。

波波糖相傳原是鎮寧附近苗族王宮中的宮廷小點,後來其製作方法流傳出來,經過不斷加工,才形成今天的波波糖。

當地苗族、布依族、漢族群眾中還流傳著以波波糖慰問太平天國起義軍的傳說。

一八六四年,太平天國西征軍黃金印部路過鎮寧,為各族人民解除料苦難。扁擔山區和鎮寧縣城附近各族人民為歡慶勝利和慰勞起義軍,紛紛獻上了“銀糯米”、“金麥黃”,募役、六馬邊遠山區的少數民族群眾獻上了山區特產“香芝麻”,他們推選了心靈手巧的各族代表,經過幾天幾夜辛勤勞動,製成了酥、脆、香、甜的波波糖共大家分享。波波糖製成的傳說,反映了它的確是貴州各族人民共同創造出來的珍品。

波波糖早就聞名於世。一九七九年波波糖在廣州交易會上受到國內外人士歡迎,現在它已遠銷美國、加拿大、日本、朝鮮和東南亞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來往參觀黃果樹瀑布的客人,總是喜歡品嚐一下當地特產波波糖,帶上幾盒饋贈親友,因此鎮寧波波糖的聲明便隨著客人們的足跡,傳向遠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