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中國古代史 時大彬 清朝 陶瓷 紫藝聯盟紫砂中華 2017-05-26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這把壺就是我們傳說中的時大彬,為什麼說是傳說中的時大彬呢?因為時大彬的傳世作品很多,但是目前大家公認的也只有三四個,而這三四個大部分被博物館收藏。這把壺,應該是我見過的民間收藏時大彬作品當中的一件,民間有兩件時大彬珍藏同屬於一位臺北藏家,這非常難得。

今天的題目是《清初宜窯小壺初探》。大家知道宜興紫砂創始的時間在明代中期左右,準確來說,目前留存於世的真跡多是在明代萬曆以後。有一些文獻記載的名家,但目前沒有看過他們的傳世作品。所以說,這些名字只能作為文獻上的資料,目前沒有辦法證明有這些名家作品的存在。

時大彬是大家所熟悉的名字,是很多陶瓷的教科書都會提到的一個名家。雖然很多人說,紫砂壺的創始人另有其人,名曰“龔春”。但目前此人只為一個民間傳說,因為沒有他的作品傳世,所以沒有辦法證明“龔春”的存在。但是時大彬是可以確認的,因為他有留存於世的作品,文獻資料也非常充足,大家可以通過這些作品來相互印證。從風格上,泥料上等方方面面,還有出土資料和作品可以證明時大彬這個人是存在的。如果大家有看過時大彬的作品就會非常驚歎!大家肯定不相信,在明末年代做出來的紫砂壺跟現代的紫砂壺,已經沒有區別。過去有一些人錯誤的觀點,認為紫砂在草創初期的時候,工藝是非常粗糙的,不像今天做得這麼精工。當然一部分紫砂專書收入了一些明末清初的日用茶具,使得很多人以為紫砂在創始階段是做得非常粗工的。之前的話,其實還沒有進入我今天講課的主題,因為在授課之前,我要給大家做一個科普,普及一下基本常識。大家先看一下時大彬的作品,大概是長什麼樣子的。

第一張提樑壺,是民間私人收藏裡極少數確定的時大彬,這個非常難得,因為其他的大家認為靠得住的時大彬作品大部分都是在博物館收藏,博物館收藏的我們不容易有機會上手。大量的圖片可以佐證時大彬的作品風格是什麼樣的。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第二把時大彬作品是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收藏,在1936年在倫敦展出過,當時大韋德基金會出版編過一本陶瓷類專書,這件東西是書上的原件,現在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展出。這把時大彬跟前面發的第一把時大彬提樑壺之間,有一個風格的相互印證,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壺嘴的部位,造型的風格還是一致的。

時大彬在民間極為稀有,這證明時大彬的作品在市場上很少交易。所以沒辦法確定時大彬作品如果拿出來賣,應該賣什麼價錢。之前保利秋拍拍了一把陳鳴遠的茶壺,成交價是2750萬落錘,含佣金3000萬多一點。陳鳴遠就已經3000萬了,時大彬什麼價錢呢?這個是很難評估的。目前拍賣的這把陳鳴遠,已經是紫砂壺拍賣交易的最高價格了。陳鳴遠和時大彬的風格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再看一下剛剛發的時大彬壺,大彬壺的作品風格和現代壺沒有兩樣,非常精緻。這裡補充一點,紫砂壺在時大彬之前的,目前出土有一件沒有作者名款是在一位明代的太監墓被發現的。這位是明末的大太監名曰“吳經”,他的身份是宮廷的採辦,代表皇家在民間採購一些宮廷用品。明末紫砂草創的時候,這位太監就買了紫砂壺,但有可能不是買而是民間行賄,大家讀過歷史都應該知道,太監在明末權傾朝野,有很多好東西都到了太監的手上,就不會傳到皇帝宮廷去。所以第一把紫砂壺的出土,居然不是在帝王或者大官的墓裡,可見好東西一面世便被太監中飽私囊,並珍愛隨葬。

“吳經”的壺長什麼樣子,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吳經提樑,這把壺尺寸非常大,造型上比較粗曠.。到了時大彬,我們可以看到剛剛發的兩把壺,紫砂壺的面貌有一些轉變。

【特別說明】

傳世所見明末茗壺以大壺居多,如江蘇南京嘉靖十二年(1533年)太監吳經墓的提樑式茶壺、福建漳浦萬曆四十年工部侍郎盧維楨墓的鼎足蓋圓壺等,皆為體量較大的茶器。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中有提及時大彬是在遊婁東後,因“聞陳眉公與琅琊、太原諸公品茶施茶之論,乃作小壺。”,而張燕昌之《陽羨陶說》:“先府君性嗜茶,嘗得時大彬小壺如菱花八角,側有款字,隨手合蓋舉之,能翕其全壺”。

說到時大彬小壺的出現,明末的一位文人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中有提及大彬是在遊婁東後,因“聞陳眉公與琅琊、太原諸公品茶施茶之論,乃作小壺。”這位陳眉公是明末的一位大書法家,也是一位文人即陳繼儒。一位民間做壺地位不高的工匠,為何會與文人相交呢?可見當時時大彬的地位還是很高的,而且文人對紫砂壺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這把漳浦出土的時大彬的作品,曾經在中國茶葉博物館展出過,這是一件公認的時大彬作品,但卻是我見過的所有大彬作品中尺寸偏大的。漳浦這把應該算是中期作品,剛才我貼的兩件屬於大彬晚期作品,應該是文獻裡提到遊婁東後所作。

【特別說明】

“罷造龍團,惟採芽茶以進”(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補遺》(《筆記小說大觀》15編6冊)卷一《列朝》供御茶頁3977),棄抹茶、點茶而轉變以相似今天的沖泡方法,張源《茶錄》中稱明人的飲茶法為“泡法”,《投茶》《泡法》一書記載:“投茶有序,毋使其宜。先茶後湯曰下投:湯半下茶,復以湯滿,曰中投:先湯後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另外,許次紓(1549-1604)《茶疏》<烹點>中也說到:“未曾汲水,先備茶具,必潔必燥,開口以待。蓋或仰放,或置磁盂,勿竟覆之案上,漆氣食氣,皆能敗茶。先握茶手中,俟湯即入壺,隨手投茶湯,以蓋覆定,三呼吸時,次滿傾盂內,重投壺內,用以動盪香韻,兼色不沉滯,更三呼吸頃,以定其浮薄,然後瀉以供客,則乳潤清滑,馥郁鼻端。”,這兩篇文章都描述晚明的吃茶法與今相去不遠。

由於明末出現了我們現在南方的沏茶方式,把茶葉扔進茶壺,名曰“投茶”,茶葉投入後悶一段時間,呼吸三時後倒出品嚐。這跟我們現在的品茶方式沒什麼兩樣,這種泡茶的方法就會產生一些小壺。我們所說的時大彬小壺應該對後來的小壺是有影響的,我們如何界定一方壺的大小呢?準確來說應該是200cc以下為小壺,閩南潮汕人沏茶的一種工具,我們叫功夫茶道。功夫茶道的壺比時大彬的壺還要小,這種小尺寸的壺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我們先來看一件比較重要的傳世品。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這把許龍文的小壺,它是200cc多一點,這種就是標準的小壺。

曾經有一個老先生寫過一篇論文,叫《許龍文考》,他把許龍文的生卒年定在1618-1666年,也就是晚明到康熙年間。許龍文是時大彬的再傳弟子即徒孫,清初的大名家,日本的靜嘉堂文庫中有兩把收藏,《名壺圖錄》中把這兩把壺的壺型描述為“藏六”,大家看這個壺是一個扁的六方壺,乍看之下就像一隻烏龜,壺嘴是烏龜的頭,壺把是烏龜的尾,六方形是烏龜的四肢。所謂藏六就是說做人要像烏龜一樣,頭、尾、四肢藏起來,有明哲保身的意思在裡面,代表了文人做人低調的主張。可以說這種小壺是很符合文人茶道要求的。

第一張時大彬的壺很多人是沒有見過的,藏家之前是不讓人看的,所以能看見這把提樑壺很難得。

而康熙時期的作品中,不能不提到一個名家,那就是陳鳴遠。陳鳴遠和時大彬有什麼區別呢?時大彬是紫砂壺草創初期的代表人物,他對紫砂壺的造型工藝、氣韻風格做了一個很好的定位,把紫砂壺和民間自用茶具給區分出來,使紫砂壺從此達到文人評賞的品味。許龍文製作的小壺就是受他的影響。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這把壺是陳鳴遠作品,他的收藏者是臺灣的一個著名的學者,也是著名建築大師貝隸銘的學生。這把陳鳴遠的壺之所以說它是真跡,是因為底部有陳鳴遠的印章,這個印章能和南京博物館收藏的陳鳴遠的另一把壺上的印章相印證。陳鳴遠是一個讓人驚歎的紫砂名家,被人稱作花貨聖手。花貨就是仿生的紫砂器,而陳鳴遠就是它的創始人。紫砂壺在晚明的時候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了。紫砂壺有三種造型:光貨、筋紋和花貨。光貨是幾何形體的,筋紋是一瓣一瓣的,花貨就是帶動植物造型的。從陳鳴遠傳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無論是茶壺還是文房具,仿生的水平都非常高,做竹筍像竹筍,做南瓜像南瓜,卻又介於像與不像之間,正是這種對原物的再創作才叫藝術,“得其神而忘其型”。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這個圖裡面有一個南瓜壺,有一個竹筍樣子的水滴,還有一個石榴樣子的水盂,一個竹節的小杯,上方那個竹節樣的是一個筆筒,這幾件東西都是陳鳴遠的作品,通過它們可以對陳鳴遠的作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陳鳴遠其實是光貨、筋紋和花貨全能的大名家,這種大家從古到今都是極少的,哪怕顧景舟一輩子是做光貨為主,朱可心是做花貨的名家,王寅春是做筋紋的名家,但他們都沒有像陳鳴遠一樣三樣全能,而且都達到極高的水平。陳鳴遠最大的成就是把仿生的風格帶進了紫砂,這也是源於紫砂自身的優越性,因為其他的陶瓷沒有紫砂這麼強的可塑性,是不可能製作出如紫砂般細膩的造型的。

通過陳鳴遠的這個小壺作品,可以確認在康熙年間已經出現了小壺概念的茶具,已經和自用茶具脫離開來了,屬於所謂的文人茶道的範圍。我做過一個統計,現在傳世的陳鳴遠的被私人收藏的作品有28件,我都確認過真偽的,現在都在我認識的收藏家手上。這28件中紫砂壺只佔少數,有很多是文房的筆筒如水盂之類的東西。陳鳴遠之所以會做這麼多的文房具,主要是因為他交往了很多康熙時的文人,比如說曹廉讓、汪文柏、馬思贊等等,這些都是歷史上有記載的大文人,有詩人,有書法篆刻家,也有士大夫。陳鳴遠作為民間工匠,他會以賣出自己的作品來營生,買他作品的都是明末清初的大文人。

【特別說明】

明末文人文震亨(1585-1645年)所著述的《長物志》(1630年前後):“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還有,馮可賓在《岕茶箋》(1645年前後)也說到:“茶壺,窯器為上,又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酌,才得其趣。……壺小則味不渙散,香不耽擱。”)

有怎樣的消費市場,就會有什麼樣的產品。有很多人講,現代的紫砂壺為看上去很俗,很膩,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古壺讓這麼多人著迷的原因。

明末清初是紫砂壺發展的早期,但此時工藝已算完備精良,而且受眾皆為品味高雅的文人。就好比一般工匠雕刻的壽山石同樣不會入高先生法眼。再如文震亨《長物志》所記載,晚明文人對生活用品都抱以一種極致的追求與品位,所以在這樣一個時代出現如此高水準的紫砂壺作品也就不足為奇了。除了剛才所講許龍文,陳鳴遠,時大彬等大家的作品之外,還有康熙時的外銷紫砂可以確認為清三代早期小壺的。在康熙的外銷紫砂壺我們發現有一部分在尺寸,體量都比較小,這些壺有實用器,有玩賞品。雖然紫砂壺的演變歷來受茶道影響,但紫砂壺有一些尺寸不一定適合當時的茶道需求,這點從一些沒有使用痕跡的傳世紫砂壺可以看出。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黃顏色的這把叫三獸,處於雍正乾隆時期,壺嘴是獸形壺流,壺鈕是小螭龍,如意形的壺把也是一條變形小螭龍,這種三獸壺顧景舟也有學習過,他的作品雲肩如意壺比此件尺寸要大。這把壺曾經在中國茶葉博物館展出過。這把100cc容量的壺算是很小了,當時的用途今日已無法考證。我入手此壺時,它是沒有任何使用痕跡的,只有灰塵,沒有茶跡。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長方形,蓋子有魑龍的這把壺,也是全新。當時這樣的外銷壺到歐洲後,是作為日常玩賞還是茶道使用,我們不能確定,但可從外銷紫砂壺傳世品可見,有很多小壺都未曾使用。所以可推斷,它們的主人在當時買入時可能是為了玩賞。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特別說明】

“以小為貴”(體量小於200cc)的茗壺最早出現於何時?幾不可考。據目前紫砂學者黃健亮先生的考證,至少在康熙一朝,便有一些精緻的小壺的出現。在德國得累斯頓茨溫格宮(Porzellansammlung Zwinger Dresden)所藏的百餘件康熙時期的紫砂器,這是當時的薩克森選帝侯強者奧古斯塔(Augustus the Strong,1670-1733年)數以萬計的東亞陶瓷收藏的一部分,其收藏清單最早為1721年(康熙59年)開列,至遲為1727年的購藏記錄,這批有斷代依據的外銷紫砂器中,便有一些屬於“功夫茶壺”類型的小壺(圖3)。

另外,康熙時期外銷歐洲貼花風格的紫砂壺,也普遍可見不少體量較小的茗壺,例如“朱泥貼龍鳳紋笠帽壺”(圖4)及“朱泥貼花六方宮燈壺”(圖5),後者壺身還保存著歐洲當地巴洛克風格的包鑲裝飾工藝,這類歐洲加工裝飾手法的茶壺,最早可見丹麥皇家藝術館(Royal Danish Kunstkammer)所藏的貼花朱泥壺,這種茶壺最遲在1656年已經收入該館入藏清單。

這五張圖片都是外銷風格的傳世小壺,尺寸,品相,真偽都無疑,都是我自己的藏品。這一類在歐洲博物館較多見,之前所附文字資料有顯示:有些歐洲外銷紫砂壺是有博物館入藏記錄的,年限和入藏記錄都非常準確——晚明到乾隆這段時期。

清三代宜興小壺我們不得不說小朱泥。它們盛行於閩南和潮汕,這些地方在當時就出現功夫茶形式,福建漳浦過去出土一些小朱泥,墓葬信息顯示是雍正乾隆時期。小朱泥工藝精湛,進一步印證明末到清三代紫砂製作工藝水準之高。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康熙丁亥(1707)迄今三百零八年

圖片裡的小朱泥底款是"大清丁亥年惠逸公"。惠逸公,惠孟臣,留佩等是常見的名家款。這些名家款很多是寄託款,康乾時期有很多是作者本款,可以通過壺的工藝水平和款書風格來斷定。這把兩行八字款屬於康熙雍正時期的落款格式。

可以不誇張的說,這些看起來嶄新的老壺製作工藝水準堪比今日新壺,拿這樣的小壺和當今宜興水平最高的名家作品相較便知。按照今時的工藝水準,要做到如此比例勻稱,胎薄工精,氣韻俊雅也有相當難度。所以說清三代小壺是紫砂發展史的一個高峰,非常值得我們去關注與學習。

清初宜窯小壺初探

圖片裡小壺的造型叫具輪珠,在當今日本拍賣會或者古玩市場偶爾會發現此造型的小壺,但所見大多為晚清仿品,這些壺從明末清初已有出現。

【特別說明】

“具輪珠”小壺的由來,在日人奧玄寶《茗壺圖錄》有載:“近時有一種奇品、邦俗呼曰具輪珠、所謂小圓式、鵝蛋式之類也、形有大小、制有精粗、泥色有朱、有紫、有梨皮、小而精者、曰獨茶銚、粗而小者、曰丁稚、而大概無款識、故不詳為何人手作、或雲不降崇禎、或雲不升乾隆、議論紛紜、未有確乎析眾訴者、予竊謂、粉本蓋權輿於明代良工、而清人轉傳臨摹、更逞奇巧、必非一人一手之所能制、蓋良工不苟作、若王氏之善畫、十日一水、五日一石、妙品所以不多也、茲壺予所傳聞、殆將四十品、而目擊者過半、但有大同小異耳、其豈悉成於良工之一手耶、或有久匿於巾箱中、而清人新制不容疑者、或有經手澤揩摩、而彷佛明人所造者、似難辨而不難辨、故概論之、恐非明人之制、若彼不降崇禎之言、崇獎過當、而不升乾隆之說、雖不當亦不遠矣、而其為器拙而密、樸而雅、流直而快於注湯、大小適宜有韻致、是所以盛行於世也、請者京阪好事家渴望心醉、一覩茲壺、津津流涎、爭購競求、不惜百金二百金、必獲而後已、至曰非獲具輪珠者、難與言茗事、於是狡賈乘機射利、價比拱璧、甚有售偽物以欺人者、嗚呼好事之弊一至於此、玩物喪志、非言誣也。”奧玄寶對於這類“具輪珠”式小壺的觀點,有“粉本蓋權輿於明代良工,而清人轉傳臨摸(摹)”這段話,即其認為明末應該就有這類小壺的存在。

這段文字作者是清末一愛壺學者,也是藏家。他所著《茗壺圖錄》序文很有趣,講到 “人無癖不可交”等等,"對壺痴迷之人,哪怕對一個壺蓋,一把破壺,一片陶片,都愛不釋手,令人如痴如醉",也講到“具輪珠”也叫小圓式,鵝蛋式,有各種泥色。或崇禎,或乾隆都有良工所做。這樣的小壺容量僅50cc,所以定當不會用來泡茶。我所見清三代小壺還有更小的,小至20cc或30cc,可用來做硯滴。乾隆時期一位叫張廷濟的書畫家所藏小壺"弌滴壺"就是如此。

【特別說明】

值得一提的是,嘉興博物館藏有一件傳為張廷濟(1768-1848年)舊藏的 “弌滴壺”(圖12),此壺的尺寸非常小,堪稱微型壺,底款天圓地方式“惠”“孟臣”,雖館方定其為明代惠孟臣作品,然而筆者從款識風格及形制判斷,應是雍乾時期的出品。而與此壺相類似的還有荷蘭華人藏家談德龍先生收藏的同式“陳鳴遠款弌滴壺”(圖13),這兩隻微型壺的發現,同式而不同印款,說明不是陶人即興而偶一為之的遊戲之作,在當時應該有一定的產量面世。而這類做工精緻的宜興小品壺,恐非用於茶飲,其實際用途真是耐人尋味的。

本文以目前有限的材料作一個簡單的梳理,仍有許多脈絡和衍變尚待後人繼續去釐清。這篇短文旨在提出紫砂壺的大小雖與茶事緊密關聯,然而其形制發展卻相對滯後。從現存的傳器及數據發現,部份不合乎當時飲茶方式的壺具,也許還有茶道以外的其他功能及用途,尤其是少量早清微型的具輪珠壺以及一滴壺,似乎已經脫離茶道範疇,進入把玩欣賞的層面。

上面這段文字裡面提到嘉興博物館有一件張廷濟所藏"弌滴壺",此壺很小。我上手過荷蘭一位藏家朋友一件同等大小乾隆時期小朱泥壺,這樣的壺不會用於茶道,或為賞玩,或為壺販招攬生意的樣品,或為文房硯滴,都無從得知。但從可考資料得知,清三代出現如此造型小壺與民間常見日用茶具截然不同的兩種脈絡。日用茶具的工藝價值,審美價值等遠不及此類專供文人雅士賞玩的小壺。

文 | 劉創新


關注公眾號:

紫砂中華

專注紫砂實力派

紫砂界首家全網營銷服務商

業界最知名的紫砂交流平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