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耀州窯陶瓷特點'

陶瓷 瓷器 宋朝 北宋 唐朝 南宋 明朝 西安峰 2019-09-02
"
"
古代耀州窯陶瓷特點

耀州窯是我國古代的著名窯場,是北方青瓷的代表,曾兼燒黑、白、褐、黃、花、醬釉瓷及唐三彩等,是古代北方燒製陶瓷品種最為豐富的一處綜合性窯場。窯址以陝西銅川黃堡鎮為中心,其範圍包括上店、立地坡、陳爐及耀縣塔坡一帶。該窯創燒於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金元延續,止於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紀末,有800多年的連續燒造史。其產品質量、數量和工藝成就均達到很高水平,成為北宋六大瓷器窯系之一。 耀州窯瓷器在民國以前絕少仿品,20世紀30年代起始有仿品出現。近年則刻意仿古的製品日見興盛,不少仿品在市場上流通,甚至已登堂入室,為某些博物館所“珍藏”。因此,對耀瓷的真品和仿品的區別和鑑別,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侯。在鑑定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
古代耀州窯陶瓷特點

耀州窯是我國古代的著名窯場,是北方青瓷的代表,曾兼燒黑、白、褐、黃、花、醬釉瓷及唐三彩等,是古代北方燒製陶瓷品種最為豐富的一處綜合性窯場。窯址以陝西銅川黃堡鎮為中心,其範圍包括上店、立地坡、陳爐及耀縣塔坡一帶。該窯創燒於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金元延續,止於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紀末,有800多年的連續燒造史。其產品質量、數量和工藝成就均達到很高水平,成為北宋六大瓷器窯系之一。 耀州窯瓷器在民國以前絕少仿品,20世紀30年代起始有仿品出現。近年則刻意仿古的製品日見興盛,不少仿品在市場上流通,甚至已登堂入室,為某些博物館所“珍藏”。因此,對耀瓷的真品和仿品的區別和鑑別,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侯。在鑑定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古代耀州窯陶瓷特點

一、基本特徵

(—)、唐代

1、器胎特徵:早期多呈深灰色,僅少數為灰、黃色,胎質比較粗糙,有顆粒狀石英和少量較大氣孔,燒成後往往有點狀鐵斑痕出現。盛唐青瓷,胎呈淡黃色,較粗糙,胎土不太均勻,內可見氣泡和顆粒狀物質。到中晚唐時,胎質漸密,胎色呈灰和黑灰色,胎土往往出現小的點狀鐵斑。

2、器釉特徵:盛唐青瓷,釉料不夠精細,釉色青褐或青黃,透明度差,釉面往往缺乏光澤,甚至出現木光。中晚唐時,青瓷釉呈灰綠、灰青或青中顯灰色,釉薄,玻璃質感強,透明度好。

3、造型特徵:中唐以前造型較少,均為厚壁,以後造型漸多,器壁漸薄。

4、裝飾手法:貼花、繪彩、並開始劃花和戳印花。

5、裝燒工藝特徵:唐代主要採用三足支墊方法,燒成後盤碗內底中心均留有三點燒痕。

6、施釉特徵:初唐施於口下,後漸向下發展;中唐時,器外大部飾釉,僅眮下和器底露胎;中唐以前,施釉不均勻,見有垂釉和流淌現象。到晚唐,施釉部位再下,以至器外往往變為通體施釉。

7、底足特徵:早期以器壁厚不挖足(假圈足),到中晚唐時期,盤碗底足為流行的寬矮圈足(玉璧型底),這種玉璧型底的發展規律是,時代早則挖足淺而少,所留玉璧足特別寬,時代晚則挖足漸深,玉璧足漸窄,晚唐時圈足演變為細窄的玉環底。在整個唐代,該窯底足都做大底,器底露胎。

8、產品特徵:瓷器有,黑、白、青、黃褐、花釉、茶葉沫、外白內黑、外青內黑、白釉綠彩、白釉褐彩、素胎黑花、青釉下繪白彩、青釉黑彩、黑釉剔花填白彩、白釉褐綠彩等高溫釉瓷,還有唐三彩、低溫單彩釉和硫璃瓦等。

"
古代耀州窯陶瓷特點

耀州窯是我國古代的著名窯場,是北方青瓷的代表,曾兼燒黑、白、褐、黃、花、醬釉瓷及唐三彩等,是古代北方燒製陶瓷品種最為豐富的一處綜合性窯場。窯址以陝西銅川黃堡鎮為中心,其範圍包括上店、立地坡、陳爐及耀縣塔坡一帶。該窯創燒於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金元延續,止於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紀末,有800多年的連續燒造史。其產品質量、數量和工藝成就均達到很高水平,成為北宋六大瓷器窯系之一。 耀州窯瓷器在民國以前絕少仿品,20世紀30年代起始有仿品出現。近年則刻意仿古的製品日見興盛,不少仿品在市場上流通,甚至已登堂入室,為某些博物館所“珍藏”。因此,對耀瓷的真品和仿品的區別和鑑別,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侯。在鑑定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古代耀州窯陶瓷特點

一、基本特徵

(—)、唐代

1、器胎特徵:早期多呈深灰色,僅少數為灰、黃色,胎質比較粗糙,有顆粒狀石英和少量較大氣孔,燒成後往往有點狀鐵斑痕出現。盛唐青瓷,胎呈淡黃色,較粗糙,胎土不太均勻,內可見氣泡和顆粒狀物質。到中晚唐時,胎質漸密,胎色呈灰和黑灰色,胎土往往出現小的點狀鐵斑。

2、器釉特徵:盛唐青瓷,釉料不夠精細,釉色青褐或青黃,透明度差,釉面往往缺乏光澤,甚至出現木光。中晚唐時,青瓷釉呈灰綠、灰青或青中顯灰色,釉薄,玻璃質感強,透明度好。

3、造型特徵:中唐以前造型較少,均為厚壁,以後造型漸多,器壁漸薄。

4、裝飾手法:貼花、繪彩、並開始劃花和戳印花。

5、裝燒工藝特徵:唐代主要採用三足支墊方法,燒成後盤碗內底中心均留有三點燒痕。

6、施釉特徵:初唐施於口下,後漸向下發展;中唐時,器外大部飾釉,僅眮下和器底露胎;中唐以前,施釉不均勻,見有垂釉和流淌現象。到晚唐,施釉部位再下,以至器外往往變為通體施釉。

7、底足特徵:早期以器壁厚不挖足(假圈足),到中晚唐時期,盤碗底足為流行的寬矮圈足(玉璧型底),這種玉璧型底的發展規律是,時代早則挖足淺而少,所留玉璧足特別寬,時代晚則挖足漸深,玉璧足漸窄,晚唐時圈足演變為細窄的玉環底。在整個唐代,該窯底足都做大底,器底露胎。

8、產品特徵:瓷器有,黑、白、青、黃褐、花釉、茶葉沫、外白內黑、外青內黑、白釉綠彩、白釉褐彩、素胎黑花、青釉下繪白彩、青釉黑彩、黑釉剔花填白彩、白釉褐綠彩等高溫釉瓷,還有唐三彩、低溫單彩釉和硫璃瓦等。

古代耀州窯陶瓷特點

(二)、五代

1、器胎特徵:早中期為黑胎器,呈深灰、黑灰、鐵灰、黑色等。胎外表施有較厚的白色化妝土。器表多不見唐器中常見的黑點狀鐵斑。白胎器為稍晚期,質地相當純淨,色相當白,呈潔白或白中略灰色調緻密度和均勻度與宋器比要稍差,不施化妝土。

2、器釉特徵:黑胎的青釉瓷,釉色為,暗藍的天青色、微灰的湖青、湖綠、湖藍等色,玻璃質感強,透明度好,常有開片,為裹足釉;白胎的青釉瓷,釉多呈淡青、淡天青、青白、粉青等色,少數呈湖青和湖綠色,透明度好,亦有開片,較黑胎器少,為該窯歷代青瓷中最為淡雅的瓷器。

3、造型特徵:多仿晚唐與五代的金銀器皿,比唐代清秀,器物底仍較大。

4、裝飾手法:劃花、剔花、貼花、戳花、捏塑、鏤空、繪畫化妝土(極少見到)。

5、裝燒工藝特徵:早期採用一器一支墊(三足支墊)一匣缽進行單件支燒燒成後盤碗滿釉裹足上或外底心留有三點支燒痕,後來又發展為三點或一大堆託珠法,燒成後裹足釉的足底釉面上,留有三小堆託珠燒痕或底足粘滿砂粒;晚期採用了刮掉足底釉的新方法。

6、施釉特徵:通體施釉到底,多飾裹足釉。

7、底足特徵:器物底仍較大,做玉環底,足多外撇。

8、產品特徵:除青瓷外,兼燒少數黑釉、醬釉及白釉褐綠彩瓷。

(三)、宋代

1、器胎特徵:早期胎有深淺兩種,深者為黑灰或鐵灰色,外施化妝土,淺為淺灰色,不施化妝土,均多含有黑色鐵質小顆粒和氣孔;中期全部為淺淡灰白色,無鐵質小顆粒,不施化妝土,但有明顯的白色介面層;晚期和南宋多呈灰白色,少數有淺灰和土灰色,不施化妝土。

2、器釉特徵:早期多數為青灰或青黃色,少數有與五代近似的青綠和淡青色;中期幾乎都為橄欖青色玻璃質金瑩透明度好,釉面光澤度強,釉雖薄但硬度大,很少發現唐五代尚有的流釉、堆釉和幹釉現象,很少見到釉面無光和橘皮釉現象,胎釉結合非常緊密;晚期和南宋又出現了暗青、青綠、青黃、淡青、月白等多種色調。

3、造型特徵:造型清秀,底足漸小,作高窄直圈足,製作都很規整。

4、裝飾手法:有劃花(五代剔花和宋代刻花的輔助手法)、剔花(宋初尚有延續,中期後不見)、刻花、印花、貼花、捏塑、鏤空。

5、裝燒工藝特徵:均採用刮掉器物底足釉裝燒工藝。

6、施釉特徵:施滿釉足底露胎。

7、底足特徵:早期底足較寬,足底往往粘有石英託珠,紋飾簡單,由於初將燒柴改為燒煤,燒成氣氛不穩,產品色澤與五代和宋中期相比,普遍發暗;中期壁薄質細,緻密度超過此前產品,底足增高,以飾釉後再經二次精修的高窄圈足為特徵;晚期盛行斗笠狀小碗,以足底變矮、器胎變薄、出現雞心底為特徵,還盛行印花器。

8、產品特徵:除青瓷外,兼燒少量黑、白、醬釉及兔毫、油滴結晶釉瓷。

"
古代耀州窯陶瓷特點

耀州窯是我國古代的著名窯場,是北方青瓷的代表,曾兼燒黑、白、褐、黃、花、醬釉瓷及唐三彩等,是古代北方燒製陶瓷品種最為豐富的一處綜合性窯場。窯址以陝西銅川黃堡鎮為中心,其範圍包括上店、立地坡、陳爐及耀縣塔坡一帶。該窯創燒於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金元延續,止於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紀末,有800多年的連續燒造史。其產品質量、數量和工藝成就均達到很高水平,成為北宋六大瓷器窯系之一。 耀州窯瓷器在民國以前絕少仿品,20世紀30年代起始有仿品出現。近年則刻意仿古的製品日見興盛,不少仿品在市場上流通,甚至已登堂入室,為某些博物館所“珍藏”。因此,對耀瓷的真品和仿品的區別和鑑別,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侯。在鑑定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古代耀州窯陶瓷特點

一、基本特徵

(—)、唐代

1、器胎特徵:早期多呈深灰色,僅少數為灰、黃色,胎質比較粗糙,有顆粒狀石英和少量較大氣孔,燒成後往往有點狀鐵斑痕出現。盛唐青瓷,胎呈淡黃色,較粗糙,胎土不太均勻,內可見氣泡和顆粒狀物質。到中晚唐時,胎質漸密,胎色呈灰和黑灰色,胎土往往出現小的點狀鐵斑。

2、器釉特徵:盛唐青瓷,釉料不夠精細,釉色青褐或青黃,透明度差,釉面往往缺乏光澤,甚至出現木光。中晚唐時,青瓷釉呈灰綠、灰青或青中顯灰色,釉薄,玻璃質感強,透明度好。

3、造型特徵:中唐以前造型較少,均為厚壁,以後造型漸多,器壁漸薄。

4、裝飾手法:貼花、繪彩、並開始劃花和戳印花。

5、裝燒工藝特徵:唐代主要採用三足支墊方法,燒成後盤碗內底中心均留有三點燒痕。

6、施釉特徵:初唐施於口下,後漸向下發展;中唐時,器外大部飾釉,僅眮下和器底露胎;中唐以前,施釉不均勻,見有垂釉和流淌現象。到晚唐,施釉部位再下,以至器外往往變為通體施釉。

7、底足特徵:早期以器壁厚不挖足(假圈足),到中晚唐時期,盤碗底足為流行的寬矮圈足(玉璧型底),這種玉璧型底的發展規律是,時代早則挖足淺而少,所留玉璧足特別寬,時代晚則挖足漸深,玉璧足漸窄,晚唐時圈足演變為細窄的玉環底。在整個唐代,該窯底足都做大底,器底露胎。

8、產品特徵:瓷器有,黑、白、青、黃褐、花釉、茶葉沫、外白內黑、外青內黑、白釉綠彩、白釉褐彩、素胎黑花、青釉下繪白彩、青釉黑彩、黑釉剔花填白彩、白釉褐綠彩等高溫釉瓷,還有唐三彩、低溫單彩釉和硫璃瓦等。

古代耀州窯陶瓷特點

(二)、五代

1、器胎特徵:早中期為黑胎器,呈深灰、黑灰、鐵灰、黑色等。胎外表施有較厚的白色化妝土。器表多不見唐器中常見的黑點狀鐵斑。白胎器為稍晚期,質地相當純淨,色相當白,呈潔白或白中略灰色調緻密度和均勻度與宋器比要稍差,不施化妝土。

2、器釉特徵:黑胎的青釉瓷,釉色為,暗藍的天青色、微灰的湖青、湖綠、湖藍等色,玻璃質感強,透明度好,常有開片,為裹足釉;白胎的青釉瓷,釉多呈淡青、淡天青、青白、粉青等色,少數呈湖青和湖綠色,透明度好,亦有開片,較黑胎器少,為該窯歷代青瓷中最為淡雅的瓷器。

3、造型特徵:多仿晚唐與五代的金銀器皿,比唐代清秀,器物底仍較大。

4、裝飾手法:劃花、剔花、貼花、戳花、捏塑、鏤空、繪畫化妝土(極少見到)。

5、裝燒工藝特徵:早期採用一器一支墊(三足支墊)一匣缽進行單件支燒燒成後盤碗滿釉裹足上或外底心留有三點支燒痕,後來又發展為三點或一大堆託珠法,燒成後裹足釉的足底釉面上,留有三小堆託珠燒痕或底足粘滿砂粒;晚期採用了刮掉足底釉的新方法。

6、施釉特徵:通體施釉到底,多飾裹足釉。

7、底足特徵:器物底仍較大,做玉環底,足多外撇。

8、產品特徵:除青瓷外,兼燒少數黑釉、醬釉及白釉褐綠彩瓷。

(三)、宋代

1、器胎特徵:早期胎有深淺兩種,深者為黑灰或鐵灰色,外施化妝土,淺為淺灰色,不施化妝土,均多含有黑色鐵質小顆粒和氣孔;中期全部為淺淡灰白色,無鐵質小顆粒,不施化妝土,但有明顯的白色介面層;晚期和南宋多呈灰白色,少數有淺灰和土灰色,不施化妝土。

2、器釉特徵:早期多數為青灰或青黃色,少數有與五代近似的青綠和淡青色;中期幾乎都為橄欖青色玻璃質金瑩透明度好,釉面光澤度強,釉雖薄但硬度大,很少發現唐五代尚有的流釉、堆釉和幹釉現象,很少見到釉面無光和橘皮釉現象,胎釉結合非常緊密;晚期和南宋又出現了暗青、青綠、青黃、淡青、月白等多種色調。

3、造型特徵:造型清秀,底足漸小,作高窄直圈足,製作都很規整。

4、裝飾手法:有劃花(五代剔花和宋代刻花的輔助手法)、剔花(宋初尚有延續,中期後不見)、刻花、印花、貼花、捏塑、鏤空。

5、裝燒工藝特徵:均採用刮掉器物底足釉裝燒工藝。

6、施釉特徵:施滿釉足底露胎。

7、底足特徵:早期底足較寬,足底往往粘有石英託珠,紋飾簡單,由於初將燒柴改為燒煤,燒成氣氛不穩,產品色澤與五代和宋中期相比,普遍發暗;中期壁薄質細,緻密度超過此前產品,底足增高,以飾釉後再經二次精修的高窄圈足為特徵;晚期盛行斗笠狀小碗,以足底變矮、器胎變薄、出現雞心底為特徵,還盛行印花器。

8、產品特徵:除青瓷外,兼燒少量黑、白、醬釉及兔毫、油滴結晶釉瓷。

古代耀州窯陶瓷特點

(四)、金代

1、胎釉特徵:前期胎呈淺灰色且略顯偏褐,此時很少見到宋橄欖色,多見豆青和翠青色,還燒有月白釉瓷;後期改為專為大眾燒造的大路貨,胎呈土白色、淺黃色、白中微黃、白中微棕黃等色,緻密度和精細度略差,青釉呈青黃、黃青、薑黃等色。盤碗內底有澀圈。

2、造型特徵:造型渾圓厚重,碗口部加厚,口壁甚至厚於腹壁,呈倒柱式造型。

3、裝飾手法:刻花、印花。

4、裝燒工藝特徵:金元明各時期,所使用的窯爐結構及燃料均與宋代相同類,但金後期至元明,通風和爐體日漸增大,爐內氣氛的變化也不在認真控制,所產青瓷幾乎都具有薑黃色特點。

5、施釉特徵:器內外施釉,足底露胎。

6、底足特徵:玉環底,器底多飾釉,但底足多不經二次修整,足內牆外斜,外底多呈雞心狀,紋樣多層次分佈。

月白釉創燒於宋代晚期,成熟於金代,胎於同期青瓷相似,宋晚期月白釉,青度大,白度小,近似淡青色,釉層亦薄,還常在盤晚內壁或內心加飾印花裝飾;到了金代,青色大大減弱,而白度明顯增強,一般器物往往呈灰白或月白色,上乘者往往呈青白色,以白中隱隱透出青色為特點,多為素面,渾圓敦厚,釉層加厚,透光性差,如蠟似玉。

7、產品特徵:前期以燒製豆青釉和月白釉青瓷為主,後期燒薑黃釉為主,同時兼燒黑釉、醬釉及兔毫、油滴結晶釉瓷。

(五)、元至明中期

1、胎釉特徵:前期胎呈土白、土黃、黃白色,底足露胎部位呈土黃色、棕黃色或棕紅色,釉多呈薑黃色,少數為青黃色,器內滿釉,多數有瑟圈,器外薑黃釉施釉部位,初期與金代相似,為通體施釉,外底心亦施薄釉,隨後改為外底和器足無釉露胎,還燒黑釉、醬釉、茶葉沫釉、白釉及少數白地黑花瓷。後期和明代變化很大,薑黃釉瓷已降為少數,胎釉更為衰落,胎多呈土白、土黃色,底足露胎部位往往為棕紅、棕褐色;青釉除薑黃色外,還見黃色、黃褐色、青褐色等;器外少見滿釉。多施釉不到底,腹下露胎現象;此時,多見白地黑花瓷,還有白釉、黑釉、醬釉和茶葉沫釉瓷,器物施釉部位,大體與同時期薑黃釉瓷相似。

2、造型特徵:元代時,最流行斂口圓腹大碗。造型趨簡單。

3、底足特徵:玉環底特徵為加寬,足內牆外斜,並演變為寬直圈足,挖足較深過肩,寬圈足加高。

4、產品特徵:前期以燒薑黃釉青瓷為主,後期以燒白地黑花為主,同時兼燒黑、白、醬、茶葉沫釉瓷。

二、成型製作特徵

1、拉坯輪制。該窯各個時期普遍採用了轆轤拉坯成型的製作方法,不論是圓器還是琢器,凡屬圓型的器物,都留有輪制拉坯的旋轉痕,並且是一次性輪制拉坯而成。當器物拉坯成型後,用割線將坯底從泥團上割斷,再用托子端出陰晾,到半乾時,再放回轆轤車上,用刮削刀具進行利坯和挖足。以輪制方法制作的器物,器壁薄厚均勻,器型規矩整齊,在器物的器壁和底足上一般都留有平行的旋轉輪痕。有些器物的不同部位分別拉坯成型,等器坯半乾後,再用與坯料相同的漿料粘合而成,如尊的器身與高足,大件瓶壺的分段輪制粘合等。

2、輪制和摸制結合。該成型方法是,將圓型器物的主體採用拉坯輪制,而配套的局部採用模製,最後粘合而成,如壺體與壺流、壺把,罐體與耳和系等。

3、模製。是模型具中製作成型的一種方法。如方體的盤、碟、套盒、各種造型的枕、多楞瓶、方壺等之類器物,均採用而次或多次翻模製初後再粘接而成。合模製作的造型,主要用在各種象生造型上,如人物和各種動物造型。

4、輪制和捏塑結合。此種成型方法是先將圓形器物的主體拉坯輪制,然後採用手捏和雕塑的手法進行局部加工。

三、造型特徵

耀州瓷由於使用廣泛,器物種類齊全多樣,凡是古代社會生活所需要的器物種類,該窯均有燒造,在當時其他窯中實屬罕見。

碗。碗一直是器物種類中數量最大的產品。

唐代,中唐以前,造型較少,均為厚壁、餅足或玉壁底;晚唐造型增多,器壁漸薄,花口大量出現。

五代,大量的碗以仿金銀器為特徵,底足由唐代盛行的玉壁底足變為玉環底,圈足往往外撇並略有增高。

宋代,早期的碗,以侈口圓弧腹內底下凹圈足造型為多,口部或飾以葵口,腹部往往飾有瓜稜、出筋和多層刻花仰蓮瓣紋,也有光素無紋的,還有敞口圓弧腹內底下凹圈足碗等,與五代相比,器腹加深,腹弧增圓,圈足雖外撇,但漸高漸窄。中期,碗的造型大量增加,其中最多見的是侈口翻脣圓弧腹內底下凹圈足碗,不僅有瓜稜、出筋、光素腹,還有淺腹型、瘦腹型和侈口折沿型,等等。與早期相比,底足漸小,圈足增高變窄,且往往施釉後又經二次精心修足,中期的器足修整得最為齊整。晚期,碗的造型繼續發展,造型多樣亦多變,其變化規律是底足變小,腹下削瘦,圈足變矮,外底中心凸起,俗稱“雞心底”,底足修飾多不如中期規範,或不進行二次刮修。

金代,碗明顯的造型特徵是口部加厚,口壁甚至厚於腹壁,形成倒樁式造型。

元代,最流行斂口圓腹大碗。

四、色釉類別特徵

(一)、低溫鉛釉瓷

1、低溫單彩釉瓷:有棕黃 、棕褐、粉綠、黃綠幾種釉色,以棕黃和棕褐釉最多,各色低溫釉均有光澤,透明度好,玻璃質感強,釉色鮮亮,富有裝飾效果,胎有土白和淺粉紅色兩種色,均系瓷土製作,器胎和底溫釉因所需的溫度不同,採用而次燒成,先將胎在1000——1100度下素燒,後施釉在900度左右低溫下燒成,不施化妝土,見有日用器皿、象生動物、玩具、建築模型和明器,產品僅見於唐代。

2、低溫多彩釉器:釉色有棕黃、棕褐、淡黃、淡綠、白幾種,以二彩、三彩、四彩等多種彩釉加飾同一器物。裝飾方法,或各彩間隔使用,使釉彩之間排列有序;或以一種色彩為主調,再點綴其他彩釉;還有各彩釉之間交相疊施,燒成時多種色釉相互流淌、相互交融,裝飾得富麗華貴,光彩照人,其胎的特徵和燒造工藝,均與低溫單彩釉器相同。種類有日用器皿、人物俑、象生動物、建築構件、建材、玩具等。唐代生產。

3、曜變三彩釉瓷:釉料的配方和釉色均同於唐三彩,但呈色與一般的三彩有區別。釉面上浮現出一團團以赤橙黃綠藍青紫排列的曜變光暈彩斑,色彩格外絢麗,胎呈白中略有淺紅色。

4、低溫釉絞胎瓷:用白色胎料和紫紅色胎料分層捲曲,橫斷切面上出現各種條理花紋,然後把它貼在器物的坯胎上,施釉後入窯燒成,此器僅唐代有,只見於枕面上。

5、琉璃釉建材:有綠、褐黃、黑釉幾種,以綠色最多,均裝飾在琉璃板瓦、筒瓦覆蓋在屋殿上外露的部位。胎為土白或淺粉紅色,瓷土製成,素燒和二次燒製,色釉玻璃質感強,胎燒結度好,胎釉結合緊密。僅見於唐代。

(二)、高溫釉瓷器

1、褐黃釉瓷:釉呈褐黃、青黃、正黃幾種色調,胎多呈土白色,亦有灰白色或灰黃色,釉料較粗,透燒度差,木光,少有其他裝飾。初燒時施釉不勻,色釉多流淌,和垂釉。器物僅見日用器皿碗、缽、盞、碟、盒、壺、盆之類,釉下施白色化妝土。見盛唐,晚唐時少見。

2、青釉瓷:是耀州窯的代表產品,從創燒到停燒,歷經800餘年,有青褐、灰青、青綠、淡青、天青、粉青、淡天青、橄欖青、豆青、綠青、黃青等多種呈色。

3、月白釉瓷:為金代所造。釉呈微青中顯白的月白色調。此釉粘稠度大,玻璃化程度低,釉層厚,質感如蠟似玉,多用來裝飾在造型渾圓的素面器物上。

4、釉下繪白彩青瓷:也稱釉下白彩,是含鐵量較大的器胎上,用白色的化妝土進行繪畫,施釉燒成,在透明的青釉下眏出灰黑胎地上的白彩紋樣,有清淡素雅的美感。以食具和酒具為主,為唐代產品。

5、黑釉瓷:歷代生產,數量僅次於青瓷,唐代最多,種類和造型最豐富,釉色深沉,穩重大方,釉面光澤度極好,歷經千年釉面多保持如新,代表作品有黑釉塔式罐。在胎質特點上,唐代黃堡窯黑釉瓷與該窯口同時期其他色釉瓷胎土相同,為含鐵質較高的深灰色,僅少數為灰色、黃色,在一些胎骨較厚導致略有生燒現象的黑瓷胎體還有灰黃混雜色,即靠近器表的胎土呈灰色,靠近內璧的部分呈土黃色,胎土欠淘洗,胎質較粗,混雜有顆粒狀石英和少量較大的氣孔,這種夾生燒造的黑瓷與唐代黃堡窯使用柴草為燃料應有一定關係,宋代該窯用煤炭作燃料燒,窯溫明顯提高,因此瓷器胎骨不但更細膩,瓷化程度也更好,到金元以後,由於窯爐不斷增大,裝燒量日趨增加,導致金元以後耀州窯黑瓷燒造為提高燒造量大量採用套燒和疊燒工藝,胎骨又變為土黃色,燒結程度又有所下降,這種黑瓷胎骨顏色和燒結程度的變化,也成為鑑定黑釉耀瓷的特徵之一。

6、花釉瓷:它是以黑釉作地,再在黑釉地之上點繪塊斑狀的白料進行裝飾,燒成後在漆黑光亮黑釉上,呈現出朵朵的白色斑塊。斑飾呈乳濁狀,在白色或乳白色中雜以棉絮狀的天藍或淡綠色紋理,猶如飄浮的雲朵,千變萬化。器型有鼓、罐、壺等。唐代出現,俗稱“唐鈞”。

7、黑釉剔花填白彩瓷:是採用陰刻手法,在黑釉的坯胎上,剔除紋樣圖案部位的釉藥和部分胎土,再將白色的化妝胎料或不透明的白色釉彩填入被剔刻的陰紋凹槽內,入窯燒製而成。唐代創新,五代以後不見。

8、素胎黑彩瓷:是用點繪的手法,將紋樣圖案用黑色釉藥繪於器物坯體之上,直接入窯燒成,多飾白色化妝土,但粉飾不到底,腹下往往露深色底胎。胎呈灰青色,唐代較多的產品,器物種類有碗、盤、碟、盞、缽、罐、燈、盒等。

9、素胎茶葉沫釉彩瓷:此種器物的種類、造型、製作工藝、裝飾方法、使用釉料等,均與素胎黑釉彩瓷相同,只是呈現出的是茶葉沫色釉彩,胎呈土黃色。唐代生產。

10、素胎青黑釉彩瓷:是在施有白色化妝土的盤、碟坯件上,用青釉料裝飾器口內外,繪製出均勻的五曲弧型垂幔,再用黑釉在器內底心和周壁繪製花卉紋樣入窯燒成,燒成後,青釉晶瑩透明,黑釉彩花卉鮮明突出,交相輝映。唐代產品。

11、外青內黑兩釉瓷:唐代創燒,五代延用,宋代極少見。

12、外青內醬兩釉瓷:晚唐和五代出現,宋以後少見。

13、茶葉沫釉瓷器:唐代大宗色釉品種之一。釉呈乳濁狀,釉表光亮潤澤但有失透感。釉色為褐綠、黃綠、翠綠、深綠諸色。成功的產品,在純正的綠色底釉上往往呈現出點點深色的結晶斑,猶如新春的碧茶沫,噴灑在器表,將溫潤光滑的釉面裝飾得富於變幻。與其它窯口相比質量最好,最好的釉色,可與雍正官窯產品比美。器物種類與黑釉瓷相仿,應有盡有。唐代創燒後流行一時,五代和宋代少見。金、元、明各代又有生產,但釉色多黃綠,而且極少見到點沫狀的結晶釉斑,與唐代早期產品相比,表現出明顯的衰退特徵。

14、白釉瓷:唐代大宗產品之一,色釉有粗與細兩種。粗白瓷佔大多數,釉呈乳白、黃白、或白中微泛灰色,但透明度較好,玻璃質感強,較細的白瓷,釉色比前者細,釉色較白。但兩者的胎都比較粗糙,呈土黃色,飾化妝土,種類較多。晚唐數量減少,五代和宋金時非常少見,到元代數量又大增。元代白瓷,胎也非常粗糙,但化妝土比唐代潔白細膩,釉呈雪白色或白中微微顯灰,釉層很薄,化妝土厚,但兩者往往均不到底。

15、白釉下綠彩瓷:是在著有白色化妝土的坯胎上,使用含有氧化銅的彩料進行隨意的點繪,施白釉入窯燒製而成。唐至五代初燒造。

16、白釉褐彩瓷:在飾有白色化妝土的坯胎上,用含鐵量較高的彩料進行點繪,罩白釉入窯燒成。唐代只有該窯燒造,是宋代磁州窯創燒的白地黑花瓷的先驅。

17、白釉褐綠彩瓷:15和16兩種方法集中在了一件器物上,五代創燒,種類和產品很少。

18、白釉黑彩瓷:在施有白色化妝的坯胎上,用含鐵量較高的彩料進行點繪,施白釉入窯燒成。元至明初燒造,器物種類有碗、盤、碟、杯、瓶、罐、盆等。是元代的大宗產品。

19、醬釉瓷:也稱柿釉瓷,是該窯燒造的重要瓷類之一。色釉為單一的醬釉色,釉面光滑明亮,具有很強的金屬光澤。唐末五代創燒,但產品釉面缺乏光澤度,釉不純正,醬紫中略泛黑色,顯示出尚不成熟的特徵。五代器物種類少,到了宋代,釉色成為純正的醬紫色,釉質精細,施釉均勻,在所燒造的各色瓷釉品種中,燒成溫度最高、瓷胎燒結程度最好的產品。已見到的器物有碗、盞、盤、碟、盞託、燈、執壺、單柄罐等,其中以茶具和酒具最為常見。到金代仍有很多燒造,元代時數量減少。

20、結晶釉瓷:也稱黑釉鐵斑瓷,或醬釉褐斑瓷。有油滴和兔毫兩類。油滴,多為黑褐色釉在釉面上佈滿了星點結晶,也有少數醬褐色釉,釉面有星點醬斑。這兩種油滴釉雖呈色不同,但其結晶斑點都猶如油滴浮在水面上,閃爍出點點圈圈的金屬光澤,十分美麗。兔毫,也是黑色釉,但釉的流動性大,口沿突出部位因釉流失變薄,黑色淡化為棕褐色,器內外形成自上而下的細兔毫形狀。此種油滴、兔毫結晶釉類瓷,採用的是一次施釉工藝。始燒於北宋,金代仍有燒造。器物種類多見碗、盞之類圓器。

21、黑釉醬斑瓷:有彩羽狀和斑塊狀兩種,彩羽狀的黑釉醬斑數量最多,其色釉是黑釉作地,以器內底為中心,在周壁上呈現出向四面輻射形的醬紫色羽狀條斑,有雙層羽斑和多層羽斑,另一種玳瑁斑是用黑釉作地,在黑色釉面上佈滿了塊團狀的醬釉斑紋 。此種黑釉醬斑瓷,採用先上黑色底釉,再用另一種釉料在黑釉底上隨意點繪成彩斑,入窯燒成。

後仿耀瓷的鑑定

對後仿耀瓷的鑑定,主要依靠的是對真品的認識和鑑定能力。只有反覆認真觀察真品,努力鑽研該窯唐、五代、宋、金、元、明各時期瓷器的基本特徵與不同風格,掌握其800年間的發展規律,才能練就一副“火眼金睛”,讓最好的高仿品也難在自己面前亂真。

1. 器胎

耀窯從創燒的唐代開始,經五代、宋、金、元至明代終燒,800多年間所用的瓷胎原料,均取自當地一種含鐵量較多的坩泥土,在氧化氣氛中呈現出不同色調的黃色,在還原氣氛中呈現出不同色調的灰色。又因各時期對瓷土原料的粉碎加工、淘洗、沉澱、陳腐、練制等制泥工藝各不相同,從而又明顯地具有多種多樣的年代特徵。而後仿器胎,由於所用泥料的礦藏來源和製備工藝與古代所有朝代都不同,因此具有一些與真品明顯不同的特點。有一種底足塗汁的仿品,燒成後足底白色變成火石紅色,有明顯人為塗抹痕跡。

2. 瓷釉

青釉的仿品,往往存在釉面薄厚不均勻的現象,口沿下常有積釉,口沿部位常有流釉、縮釉和泛黃情形,還常常發現補釉情況;而真品青釉光潤肥厚,清澈純淨,仿品往往有混濁之感。真品往往有細小的開片和細小的桔皮紋,絕無流釉現象發生,在某些器物上甚至會有上部釉層比下部釉層還厚的現象。青釉器物釉色多變,有的稍綠,有的稍黃,但不論釉色深淺都含有黃的成分,否則便不是耀州窯器物,或是後仿的,年代越晚,閃黃的程度就越大,這是鑑定耀州窯及製作年代的重要依據之一。與宋代青瓷真品很接近的青中閃黃仿品,其光澤度,晶瑩溫潤性及玻璃質感又有別於真品。若用放大鏡進行對比觀察,仿品釉內氣泡大小、疏密程度及排列層次亦不同於真品。還有一個明顯的不當,就是用宋代中期至晚期的青釉色調,去仿五代、宋初、宋金交界及金代的器物,其特徵行家一眼就能看破。

月白釉的仿製,其釉色比較清淡,色調與晚宋及金代比較相近,但釉層太薄,缺少溫潤的玉質感,在風格和質地上與真品有明顯的區別。

新仿的黑釉和醬釉瓷,瓷釉均不及真品的肥厚和溫潤光澤程度。特別是新仿醬釉器,瓷釉色調很好,但顯得乾澀而缺乏光澤程度。

新仿的茶葉沫釉,色調偏黃偏棕褐,缺少青綠色缺少肥潤感,而且往往有茶無沫,缺少茶葉沫的結晶體。

新仿的結晶釉和黑釉醬斑瓷器,與真品相比最大的區別是結晶斑和醬斑幾乎都顯得生硬不自然,帶有明顯的人為仿作特徵。因自然變化而形成者,可說是鳳毛麟角,十多年來只看過三四件,而且被仿製者視為診藏,不願出售。

後仿耀瓷中造型特別精美者往往是採用注漿模製法生產的,這種方法古代未曾使用過。有些合模的縫痕尚有顯露。

耀瓷圈足輪削比較仔細,連足際無釉處都認真修削,足牆比較細薄;而仿品圈足較為圓滑,明顯的區別於切削平齊規整的真品圈足。

真品器底胎釉交接處呈現黃褐色或漏釉處呈現醬色小斑塊;而仿品則胎骨稍厚,較真品色淺,無漏釉的醬色小斑塊。

真品胎壁並非十分均勻,有起伏感。仿品印花的圖案粗淺模糊。器底常滿釉,底面平而無雞心凸。

在旬邑縣發現屬金元時代的窯址,產品水平不高,胎體粗而發黃,釉層稀薄,澀圈,印花為多,多為成條狀的纏枝花卉。

3.紋飾

在鑑定時要注意主題紋飾與輔助紋飾的刀法變化,凡真品的主題紋飾刀鋒較深,輔助紋飾則刀鋒較淺,均有一定斜度,層次清楚立體感強。刀刻深處釉色較深,而順著斜面漸淺淡。而仿品雖刻出斜面,但剔掉的底子過於生硬

印花紋飾層次複雜,線條繁密,構圖嚴謹,密而不亂。

真品的箆紋淺而密集,自然流暢,而仿品則往往疏而深。

早期紋飾的兩個特點:刻花僅限與部分部位和只刻不劃特點。中期以後紋飾比較複雜,刻劃並用。

其中,複製品與真品很相似,其造型、刻花手法、紋樣特徵,釉色都很相似,特別是底足的施釉方法、挖足、修足底、粘沙、指甲痕、棕黃斑等等,都力求和真品相似。鑑定時,要多和真品的實物相比較。真品和複製品還是有微妙的區別,特別是複製品的胎和釉,與真品的區別比較明顯。最新的複製品中,刻花紋樣可以很相像,這是因為又新發明了雙刃刀具,刻起花來,既快捷又輕便,而且紋樣的刀鋒達到了犀利圓活的效果,特別是紋樣線條的拐角處,犀利的刀鋒痕十分明顯。

宋元耀州窯瓷辨識

高鬆年

今陝西省銅川市在宋代時屬耀州管轄。所謂的耀州窯在西安以北100多公里的銅川黃堡鎮一帶。耀州窯後來形成了我國北方的一個著名的青瓷窯系。它以銅川耀州窯為代表,包括後來相繼模仿耀州窯的河南的臨汝窯、宜陽窯、寶丰窯、城關窯和廣東的西村窯、廣西永福窯等所燒造之瓷,均屬耀州窯系瓷。耀州窯創燒於唐代,五代至宋逐漸發展成熟,並受越窯影響創燒刻花青瓷而聞名於世。到元代以後漸趨衰落,至明代中期以後基本上就終止了。宋代耀州窯以出產青瓷為主,除此外也生產一些黑釉、醬釉、黑釉醬斑和結晶釉瓷;金代時,除青釉、月白釉和薑黃釉外,也燒造上述的醬、黑釉器;元明時期,除了燒造薑黃釉青瓷外,同樣也燒造黑釉、醬釉和茶葉沫釉、白釉,以及少量的白地黑花器。

這裡主要說一下鑑識耀州窯青釉瓷的一些要領。耀州窯青釉瓷器的瓷胎與越窯、龍泉窯的瓷胎基本相像,也是以灰白色胎質為主,胎質和大多數的北方窯口產品的胎體顯粗鬆不同,顯得非常緊密和精細,但胎骨較龍泉窯器要稍薄。因為胎質內含鐵量較高,胎色呈深灰色,整個器物常見有點點褐色布滿全身,在器物的露胎處可常見醬色氧化鐵的小斑塊,器物的釉薄之處也常可看到隱現出來的淡褐色。這種狀況在器物的底部、足部和器身縮釉之處,可看得很清晰。在放大鏡下,這種褐斑和和釉下透出的褐黃色尤其可以明顯地看到。這是鑑識耀州窯瓷的一個重要特徵。耀州窯瓷在民國以前少有仿造品,因此,凡見仿品絕大多數是現代仿造的。仿品一般胎骨顯得厚重,由於含鐵量低,胎色呈灰白色,較真品要淺。胎體厚薄較均勻,真品的胎壁並不是十分均勻的。在仿品的漏釉和縮釉之處見不到醬色小斑,釉薄處也沒有褐色透出。據此,即可辨識是否是耀州窯瓷。

宋代耀州窯青釉瓷釉色顯青翠,釉質細潤,但施釉一般較薄,且釉色深淺多變,但不論深淺,一概都是在青中閃現黃色。而且是年代越晚,閃黃越明顯,到元代以後,幾乎成了黃釉器。在放大鏡下,可見到器物的溝壑處氣泡大小不一,而且顯得很通透疏朗。耀州窯瓷在宋代中期以後,一般在胎釉間不施化妝土,因此,在胎內含鐵量較高的作用下,整個釉面呈現青中透黃的色調,有的則是在青中微顯出淡紅的色調。這是耀州窯青瓷器的一種主色調。仿品釉面青黃髮亮,光澤度過強,有"賊光",釉面過於透明,卻缺乏細膩溫潤之感。釉色常是偏綠或偏黃。很多販賣贗品常在器物上掛泥漿和油汙作舊,遇到這種情況,須小心鑑別。

耀州窯瓷的器物一般都製作規正、精巧。多見為日用品,像盤、碗、杯、碟、洗、壼等,少見瓶、罐。其裝飾紋樣主要有蓮花、纏枝花卉、魚水紋、嬰戲圖和犀牛望月等。耀州窯裝飾方法主要有刻劃、模印和堆塑等幾種。以刻劃、模印為多見,尤以其刻花器聞名於世。耀州窯的刻花器系用刀子或竹籤之類的工具在瓷胎上刻劃而成。當時運用的刀法系宋時流行的"一面坡"的刻法。這種刻法,刀法流利,斜坡切入很深,線條剛勁有力又靈動自如,從側面看能顯凹凸感,但斜面又非常光滑流利。仿品很難達到這樣的水準,常見的是劃花生硬浮淺,刀法軟弱呆滯,多看真品,就能一眼識破贗品;模印裝飾系用特製的模子印圧而成。耀州窯的模印圧出的紋飾花紋凹凸明顯、紋樣清晰,這也是該窯口瓷器的一種獨特風格。現代仿品的印花圖案常常是粗淺模糊、含混不清的。拿到一件器物後,只要從裝飾效果的角度,與真品作一對比,真偽立馬就可顯現出來;還有一種裝飾手法就是在一些盤、洗之類的器物的底部堆塑一些怪人、怪獸之類作為底足。仿品堆塑多見於壼、瓶之類,但耀州窯的瓶、罐之類恰恰較少見,因此,務要小心謹慎,不要輕意認定。後期耀州窯也生產白釉鐵鏽花器,與磁州窯不同之點在於,磁州窯畫的黑花圖案較為具象,而耀州窯器則畫得比較抽象,體現了一種速度、力量和美的結合。此外,耀州窯真品的圈足常常是切削得很平整的,而仿品圈足底緣則常做得較為圓滑,器底常做成滿釉,底面平而無遇到這些 情況,就要聯繫其胎釉特徵和裝飾風格等方面全面去考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